《現(xiàn)代企業(yè)經營與決策仿真》課程講義_第1頁
《現(xiàn)代企業(yè)經營與決策仿真》課程講義_第2頁
《現(xiàn)代企業(yè)經營與決策仿真》課程講義_第3頁
《現(xiàn)代企業(yè)經營與決策仿真》課程講義_第4頁
《現(xiàn)代企業(yè)經營與決策仿真》課程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xiàn)代企業(yè)經營與決策仿真課程講義(第二版)“洞悉理論知識把握決策先機!”理論知識部分本部分主要闡述的是在課程實訓中所用到理論知識,包括決策的幾個方面、影響因素及決策思路等。 系統(tǒng)設置的各模擬企業(yè)可交替生產、銷售三種不同類型的產品(E型、B型和I型),其中E型產品是各企業(yè)主要生產和銷售的產品。這些產品可在三種不同類型的市場上進行銷售(一般競爭市場、招標市場和用戶大批量訂購市場),其中,一般競爭市場是各企業(yè)E型產品的主要銷售市場,通過促銷手段運用進行競銷。前面所述的各周期市場經濟形勢變化和銷售量預測報告主要就是對該市場而言。系統(tǒng)設置的促銷運用手段主要為產品銷售價格、廣告費用投入、銷售人員數(shù)量和產品質

2、量水平等四個。 一、 產品銷售價格(一)需求的價格彈性在考察價格對產品銷售的影響時,我們經常會用到需求的價格彈性這個概念。需求的價格彈性簡稱需求彈性或價格彈性,它表示在一定時期內在其它影響需求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價格的一定程度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程度,我們通常用價格彈性系數(shù)來表示:需求量變動百分比 價格變動百分比設Q表示一種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商品的價格,Q表示需求量的變動量,P表示價格變動的數(shù)值,Ed表示價格彈性系數(shù),則上式可以改寫為:Ed=Q/Q100%QP= P/P100%PQ1) 上式中當P趨向于0時,即變成需求點彈性,Ed=dQP dPQ2) 上式中當PP2P1時,即為需求曲線上的兩

3、個點時,即為需求弧彈性,不過此時用弧的中點的價格和需求量作為公式中的P和Q,即Ed=Q2-Q1P1+P2 P2-P1Q1+Q23) 由于價格和需求量往往成反方向變動所以求得的彈性往往為負數(shù),我們通常取絕對值作為其彈性?!纠和炼沟男枨髲椥浴考僭O土豆的市場需求函數(shù)為:Q60001000P(Q的單位為千克,P的單位為元),請計算下列兩種情況需求彈性,并說明其含義:1) 當P2元時的需求點彈性(0.5)2) 當價格從2元上升到3元后的弧彈性(0.71)(二)需求彈性的五種情形即價格策略1) Ed=0,表示不顧價格如何變化,需求量固定不變(Q0)我們稱之為完全無彈性,其需求曲線為水平直線。2)Ed=,

4、我們稱之為需求具有無限彈性,表示在既定的價格水平下,需求量可以隨意變動,其需求曲線為垂直線。3)Ed1,我們稱之為需求富有彈性商品,宜降價,如奢侈品,旅游產品等4)Ed1,需求缺乏彈性商品,宜提價,生活必需品5)Ed1,單元彈性。提價和降價不影響利潤在模擬企業(yè)的四個促銷手段中,產品銷售價格對產品市場銷售影響最為敏感,其關系曲線如下左圖所示:950 1150 1350 銷售價格 50 25 18 1.2銷售量和銷售價格成反比。設定當價格為1150元/臺時,銷售量指數(shù)為100(如其銷售量為22105臺的話)。則當價格下降到950元/臺時,銷售量指數(shù)將翻一番,達到200,即銷售量可達44210臺;當

5、價格上升到1350元/臺時,銷售量指數(shù)將減半,即只有50,其銷售量只有11052臺。所以,應根據(jù)市場形勢變化(市場容量的變化)、企業(yè)自身的生產能力和其它一些經營條件,正確制訂產品銷售價格。在實際決策時,模擬企業(yè)決策者應該結合系統(tǒng)(老師)給定的市場容量數(shù)據(jù)(銷售額,單位:千萬元),再設定一定行業(yè)平均價格而計算得到整個行業(yè)的需求總量,從而制定自己產品的價格,可以在系統(tǒng)中進行曲線模擬的多次試算。二、廣告費用投入廣告費用投入所產生的產品銷售額增加效應如上頁右圖所示。關系曲線中的廣告費用投入和銷售額增加效應均以占銷售額的百分比來表示。開始時,由于廣告費用投入數(shù)量太少,尚未能形成規(guī)模效應,此時,單位廣告費

6、用投入的增加,將會是入不敷出,即yw;最后再通過yw的平衡點,再度進入yw的階段。所以,廣告費用投入至少應控制在y=w時的兩個平衡點之間。在廣告費用投入占銷售額7左右時,單位廣告費用投入的增加效應達到最大值。接近15時,效應增加已不明顯;超過15時,其多投費用幾乎已不起作用,近乎于白投。模擬企業(yè)在進行廣告費用決策時,先依據(jù)本周期企業(yè)的營銷策略,確定廣告費用占銷售收入的預計比例。進而用產品價格和廣告費用兩個因素進行曲線模擬,最后確定滿意的組合。三、其它促銷手段銷售人員數(shù)量和產品質量水平所產生的銷售額增加效應原理與廣告費用相同。銷售人員費用投入可按銷售人員數(shù)量與其人均工資費用相乘計算而得,實際決策

7、是可以先根據(jù)企業(yè)本周期的營銷策略確定銷售人員費用占銷售收入的預計比例,再計算總體的銷售人員費用,進而求得可以雇傭的銷售人員數(shù)量。在根據(jù)預計產品質量水平也折算到所投入的費用,其主要包括為研究開發(fā)部門職工所支付的工資費用和社會福利費用、其它產品改進費用的投入兩大項,還可以根據(jù)系統(tǒng)預算進行調試。幾個要點: 四個促銷手段中,除產品質量水平所起的效應可按60比例遞減性地延續(xù)到以后各經營周期外,其它促銷手段所起的效應均僅本周期有效。 系統(tǒng)最后實現(xiàn)的是各促銷手段的組合效應,即:如在降低銷售價格的同時,提高廣告費用投入、增加銷售人員、改進產品質量,則可強化因降價而產生的銷售額(量)增加效應;反之,在降低銷售價

8、格的同時,減少廣告費投入及其它促銷手段費用的投入,則會淡化因降價而產生的銷售額(量)增加效應。 與此同時,本企業(yè)促銷手段的使用效果還取決于競爭企業(yè)的市場促銷努力程度。與競爭企業(yè)相比,只有當本企業(yè)的產品價格越低、廣告費用越高、銷售人員越多、且產品質量越好,那么,本企業(yè)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才會越大,這一市場占有率稱為理論市場占有率,由市場促銷手段確定。 若本企業(yè)因生產量不足而無法向市場提供足夠產品的話,顧客就會轉向競爭企業(yè)購買所需要的產品,這時,實際的產品市場銷售額就會小于應有的產品市場銷售額;反之,若競爭企業(yè)無足夠產品供貨的話,顧客就會轉向本企業(yè)購買所需要的產品,這時,實際的產品市場銷售額就會大于應

9、有的產品市場銷售額,由此而得到的產品市場占有率稱為實際市場占有率,與企業(yè)產品產量有關。 這里,理論市場占有率和實際市場占有率均指各企業(yè)E型產品一般市場銷售額在所有企業(yè)E型產品一般市場銷售額合計中所占的比例(份額)。 由于上述四個促銷手段效應關系均成曲線關系,在不同的投入點效應值的大小不一樣,如在銷售效 4應曲線中,在不同的曲線點上,彈性系數(shù)是不一樣的,因而,銷售量和銷售額對價格的敏感度也將是不一樣的;在廣告效應曲線中,廣告費用投入增加在占銷售額的2、7和12時,其單位效應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簡單地說四個促銷手段中哪一手段最為重要,及其應用效應在所產生的組合效應中所占的比例各為多少,而是與投

10、入點有關,但在一般情況下銷售價格對產品市場銷售影響最為敏感。 市場銷售案例以第一周期第一企業(yè)決策為例。由于第一周期市場經濟形勢趨于好轉,市場對E型產品需求有所增加,因而第一企業(yè)的產品市場銷售價格確定為1160元/臺,廣告費用投入為2.92(百萬元),銷售人員招聘為58人,研究開發(fā)部門職工人數(shù)增加3人,其它產品改進費用投入為0.40(百萬元)。假定其余四個競爭企業(yè)促銷手段保持第0周期決策數(shù)據(jù)不變,則經系統(tǒng)計算后,第一周期各企業(yè)促銷手段及其市場競爭結果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市場競爭結果報告表中,理論市場占有率即為依據(jù)各企業(yè)促銷手段強度而應得到的市場銷售額份額。實際市場占有率與理論市場占有率的不一致,主要

11、是由于第一企業(yè)無貨可供而使部分顧客轉向了其余四個企業(yè)所致。 鞏固練習11、 某企業(yè)對一般產品E進行預測時發(fā)現(xiàn),如果定價為900元/臺時,銷售量為50000臺,計算此時的銷售額,若此時投入占銷售額7的廣告費用時,能使銷售額在原來的基礎上增長20,計算在價格和廣告兩個因素作用下的銷售額,請問實際的銷售額大于還是小于此數(shù),為什么?請預測合理的E銷售量和銷售額。2、 (繼續(xù)上題)請計算上題中投入廣告費用占你預測銷售的比例,并與7%進行比較。3、 (繼續(xù)第1題)若該企業(yè)的管理層決定本周期投入在銷售人員上的費用要占預測銷售額的5,又已知銷售人員一年的工資為3.5萬,銷售人員不需招聘費用,期初沒有銷售人員,

12、員工福利費用占工資總額的80(銷售人員無福利),請問可以招聘多少個銷售人員。4、 (繼續(xù)第1題)若該企業(yè)決定用預測銷售額的8來提高產品質量,已知投入的產品改經費用為100萬,科研人員工資為5萬/年,福利為80,科研人員招聘費用為1萬/人,企業(yè)原由科研人員6人, 5請問應該再招聘多少科研人員?參考答案:1、4.5107,5.4107, 由于此預測沒有考慮競爭對手的策略和自身在行業(yè)中的地位,故一般情況下銷售額會小于次數(shù),此處估計為51072、上題的廣告費用:3.15106,占預測銷售額5107 的6.3%,小于73、銷售人員總費用為:2.5106 可以雇傭銷售人員71.4約72個4、總的產品質量改

13、進費用為:4106 ,減去100萬的產品改進費用,還剩3106 可以勇于雇傭科研人員,原有6個,費用為54萬,可以招24.6個約25個科研人員根據(jù)市場銷售原理,各企業(yè)可測算出本企業(yè)可能達到的產品市場銷售量,進而依據(jù)以銷定產的原則,確定各類產品的生產量,調整設備和人員生產能力。通常,是在調整設備生產能力后,根據(jù)滿負荷(100)運行要求,再確定生產人員需求,進行生產人員的招聘和辭退計算。以第一周期第一企業(yè)決策為例。預計在所確定的市場促銷手段決策數(shù)據(jù)下,該企業(yè)的一般產品市場銷售量可達25000臺,為此,該企業(yè)擬增加一條生產線,以擴大設備生產能力。設欲投入的維修保養(yǎng)費用為10萬元,這樣,第一企業(yè)的周期

14、設備生產能力為:6500(單位/條)50.929250(單位)式中的0.9為維修保養(yǎng)系數(shù),取決于投入的維修保養(yǎng)費用多少(維修保養(yǎng)系數(shù)與維修保養(yǎng)費用之間的關系請參見情景設定)。設該企業(yè)生產全部的5000臺B型特殊產品,則用于生產E型一般產品的生產能力單位為:2925050000.924750(單位)。式中50000.9=4500(單位)系指每臺B型特殊產品耗用0.9個設備生產能力單位時,5000臺B型特殊產品需耗用4500個設備生產能力單位。由此,剩余的24750個設備生產能力單位可用來生產24750臺E型一般產品,這和預計產品市場銷售量相近,即為一般市場產品計劃生產量。計算生產設備負荷為:(5

15、0000.9)+24750/29250=29250/29250=100%生產人員需求數(shù)為:(5000/280)+(24750/250)=17.8+99=116.8117(人)式中,280為一個生產人員一個經營周期可生產的B型特殊產品臺數(shù),250為一個生產人員一個經營周期可生產的E型一般產品臺數(shù)??紤]到生產人員的自行流動數(shù)為4人左右,應通過新招聘人員予以平衡,故應再增加4人,即需1174121(人) 。原有生產人員94人,則應新招聘生產人員累計數(shù)為:12194=27(人) 。一個機器人可代替一名生產人員。若認為購買機器人更為經濟的話,可以考慮購買機器人。假定該企業(yè)決定購買23個機器人,則新招聘生

16、產人員需求數(shù)為:12123944 (人)計算生產人員負荷為:(5000/280)+(2475025023)/250/(121234)=93.85/94100%每周期均會產生生產人員自行流動數(shù),流走人數(shù)多少為隨機數(shù),但和兩個因素有關:企業(yè)支付的社會福利費用比例和前一周期原有的生產人員總數(shù)。在同樣人數(shù)情況下,社會福利費用支付比例越高,流走人數(shù)越少;在同樣的福利費用比例下,原有生產人員越多,流走人數(shù)越多。通常,生產人員100人左右時,社會福利費用支付比例占生產人員工資總額的80%時,流走人數(shù)為45人;占75%時,流走人數(shù)為67人。如社會福利費用支付比例為80%,當原有生產人員為100人左右時,流走人

17、數(shù)為45人;當原有生產人員為120人左右時,流走人數(shù)為78人,余類推。由此,與第0周期相比較,調整后的設備和人員生產能力及其負荷如下表所示: 設備生產能力擴大措施除增加生產線外,還可通過生產合理化費用投入、維修保養(yǎng)費用增加和加班來實現(xiàn)。 設備生產能力壓縮措施除變賣生產線外,還可通過降低維修保養(yǎng)費用來實現(xiàn)。變賣生產線收入只有該設備帳面凈值的30,如某企業(yè)在第一周期擬變賣一條生產線,該生產線已經使用了四年,每年的折舊額為40 萬元,除去四年的折舊160萬元后,帳面凈值為240萬元,變賣后的收入僅為24030=72萬元,所以,一般不足為取。 原有四條生產線到第六周期時已折舊完畢,不再提取折舊費,但各

18、企業(yè)仍可繼續(xù)使用,這樣,產品成本可大為降低。 生產設備和生產人員為擴大生產能力加班而形成的30萬元設備加班費和占生產人員工資總額25的人員加班費無論加班幅度多少都是不變的, 即加班1和加班10所形成的加班費相同,主要是為了促使學員能正確計算設備和人員負荷、合理使用企業(yè)生產能力;無論是設備還是人員,只要有一項加班,兩項加班費用都會同時發(fā)生。所以,如要加班的話,應讓設備和人員同時加班,且最好加足10。鞏固練習21、若某企業(yè)本周期的生產計劃為:E 75800臺,I 5000臺。企業(yè)原有5條生產線,維修保養(yǎng)系數(shù)為0.9,生產合理化系數(shù)為1.09,請計算安排此生產計劃需多少條生產線,需要購買幾條?為了使

19、生產線做滿負荷運轉,該怎么調整生產計劃或這是維修保養(yǎng)系數(shù)或生產合理化系數(shù)?請列舉幾套方案。2、(繼續(xù)上題)請給調整后的生產計劃(如沒有調整就按原來的計算)計算所需生產人員個數(shù),企業(yè)原有生產人員200人,福利80%,請計算招聘的生產人員數(shù)量。3、若該企業(yè)有一條多余的生產線給予報廢,已經提取折舊5年,40萬/年,請計算該條生產線報廢所得!參考答案:1、 生產能力需求為:81300單位,企業(yè)實際擁有生產能力為:31882.5單位,49417.5單位,需增加生產線7.75條。因為與8比較接近,故購買8條,那么此時多余0.25條,為此可以做出以下調整,降低生產合理化系數(shù)到1.03,同時提高維修保養(yǎng)系數(shù)到

20、0.94,此時計算所需的生產線為7.92條;或提高E的產量,提高到77394臺。2、 若按第一題中前一方案調整,則原生產計劃不變,所需人員326個,考慮到溜走19人,故招聘32620019145人3、 60萬 材料訂購批量與資金占用成正比、與材料單價成反比,對產品成本影響較大。所以,在確定材料訂購批量時既要考慮滿足產品生產上的需要,盡量減少資金積壓,又要充分利用批量價格折扣。不同定購批量的與價格的關系表如下: 以第一周期第一企業(yè)決策數(shù)據(jù)為例 。E型一般產品需原材料24750個單位,B型特殊產品需原材料5000個單位,合計為24750500029750(單位)。若只購買29750個單位原材料,則

21、材料單價為90元/單位,合計為9029750 = 2677500(元),設該款項為貸款所得,利率以9計,利息費用為26775009%24.09(萬元);若考慮批量價格折扣而擴大訂購批量為45001個單位的話,則材料訂購單價為70元/單位,合計為70450013150070(元),一個周期的利息費用為:3150070928.35(萬元),除去本周期用去的29750個單位后,尚剩的15251個單位會再形成一個周期的利息費用為 701525199.60(萬元),合計為28.35+9.60=37.95(萬元),多付利息費用37.9524.09=13.86萬元;而批量價格折扣節(jié)省原材料訂購費用合計為(9

22、0-70)45001= 90(萬元),兩項相抵,可少支出9013.86= 76.14(萬元)。因而,最后可確定原材料訂購批量為45001個單位。較大的訂購批量可降低材料成本,從而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附件訂購批量決策原理與原材料訂購批量決策原理相同,第一企業(yè)確定的附件訂購批量為25001個單位。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鞏固練習31、若企業(yè)某周期的生產計劃為:60000臺E,8000臺B,假設期初原材料和附件庫存都為0,請對原材料和附件的采購量進行決策,設貸款利息為9。2、某企業(yè)原有庫存原材料5000件,采購價18元/件,現(xiàn)有采購進20000件,采購價14元/件,請用加權平均法計算這些原材料的平均成

23、本。3、已知某企業(yè)的總成本函數(shù)為TC=3500+3Q210Q,請計算當產量為100時,單位產品的總成本,單位變動成本及單位固定成本,一般企業(yè)在定價時,價格的最低限是多少?4、方園銷售公司某個月的固定成本為22000元,本月它銷售產品的種類、數(shù)量及單位變動成本如下:A 產品,40元/件,500件;B產品,60元/件,600件;C產品,80元/件,400件,請三種產品各自的單位總成本。參考答案:1、 原材料需求:68000單位,附件需求60000單位,按需求量采購的單價分別為70和150,上調一擋為60和140元,原材料的第一方案利息為:68000709428400元,第二方案利息為7000160

24、9378005.4元,再加200160910805.4元,總利息為388810.8元,還可以節(jié)省材料費用700011070萬,故效益明顯好于第一方案;附件的第一方案利息為:60000150981萬,第二方案利息為:700001140988.2萬,再加10001140912.6萬,可以節(jié)省采購費用為71萬,比第一方案省8188.212.67151.2萬,所以第二方案好2、 14.8元3、 325元,單位變動290元,單位固定35元,定價低限290元4、 50元,75元,80元首先,系統(tǒng)根據(jù)企業(yè)擬定的生產經營決策方案,進行生產經營成本類型核算,核算報表如下表所示:表中: 原材料費用本周期產品生產所

25、消耗的原材料價值原材料單價消耗數(shù)量70297502082500(元)2.08(百萬元)一次訂購批量較大,存放在倉庫中的原材料尚未用于生產時,不能計入當期成本。有期初庫存時,單價以加權平均法求平均數(shù) (見上頁倉庫報告)。 附件費用 本周期產品生產所消耗的附件價值附件單價消耗數(shù)量170.2247504212450(元)4.21一次訂購批量較大,存放在倉庫中的附件尚未用于生產時,不能計入當期成本。有期初庫存時單價以加權平均法求平均數(shù) (見上頁倉庫報告)。 生產材料費用系指輔助性的生產材料費用,E型一般產品每臺30元,B型特殊產品每臺28元,第一周期第一企業(yè)生產材料費用(3024750)(285000

26、) 0.88(百萬元)。 工資費用 其中直接成本2.82 (百萬元) ,指生產人員的工資費用即30000942.82 (百萬元)式中30000為一個生產人員一個經營周期的工資費用,94為生產人員數(shù)。 人員附加費用即企業(yè)支付的社會福利費用,其中直接成本2.26 (百萬元) ,系指生產人員的社會福利費用,即2.820.82.26 (百萬元)式中0.8為決策表中所給予的社會福利費用占工資總額的系數(shù)80%。 扣除直接人員費用后,余下的即為發(fā)生在其他各部門的間接人員費用,詳見“成本發(fā)生部門核算”。 招聘/解雇費用 本周期招聘生產人員4人,研究人員4人,每人發(fā)生招聘費用1萬元,合計8元。銷售人員不發(fā)生招聘

27、費用。 廠房折舊費用 總投資額為400萬元,折舊期為20個周期,每周期折舊額為0.2(百萬元)。 生產線折舊費用 每條生產線投資額為400萬元,折舊期為10個周期,每條生產線每周期折舊額為0.4(百萬元),五條生產線合計折舊額為2(百萬元)。 機器人折舊費用 每個機器人投資額為32萬元,折舊期為8個周期,每個機器人每周期折舊0.04(百萬元),23個機器人合計折舊費為0.92(百萬元)。 其它固定費用 基本保持不變。 合理化費用 可由生產合理化投入費用和管理合理化投入費用兩部分組成。本周期沒有投入生產合理化費用,0.3(百萬元)僅為管理合理化費用。 返修廢品費用 隨機數(shù),與產品生產量成正比,與

28、社會福利費成反比。 其次,系統(tǒng)進行成本發(fā)生部門核算,核算報表如下頁表所示。表中費用為發(fā)生在各相關部門的間接費用。其中: 工資 采購部門采購人員5人,一個采購人員一個經營周期的工資費用為30000元,小計為:3000050.15 (百萬元)研發(fā)部門研發(fā)人員12人,一個研發(fā)人員一個經營周期的工資費用為50000元,小計為:50000120.60 (百萬元)銷售部門銷售人員63人,一個銷售人員一個經營周期的工資費用為35000元,小計為 35000632.205 (百萬元),加因銷售B型特殊產品而形成的10000元固定銷售人員費用,合計為2.205+ 0.012.2152.22 (百萬元)管理部門管

29、理人員25人,一個管理人員一個經營周期的工資費用為35000元, 小計為 35000250.875 (百萬元),因投管理合理化費用30萬元時可節(jié)省管理人員工資費用25%,所以,管理人員實際工資費用為0.875 (百萬元) (1-0.25)0.656 0.66 (百萬元)由此,各發(fā)生部門間接工資費用總額為0.150.602.2150.6563.6213.62 (百萬元) 社會福利費用 各部門的人員附加費用(社會福利費用)即為各部門形 成的間接工資費用(不含銷售人員工資費用)社會福利費用系數(shù)(本例中為80%)。由此,各發(fā)生部門間接社會福利費用總額為:(3.621-2.215)0.81.1248 (

30、百萬元) 1.12 (百萬元) 生產人員工資與社會福利費用屬直接人員費用,直接進入成本,不在此表中核算。 招聘/解雇費用 本周期招聘生產人員4人,研究人員4人,每人發(fā)生招聘費用1萬元,合計8萬元。 廠房折舊費用 各部門占用廠房、辦公場地所形成的折舊費用,一般不會變化。 其它固定費用 基本保持不變。 其余各項內容涵義與成本類型核算報表中的對應內容相同。 最后一行合計中的0.45 (百萬元)、3.83 (百萬元)、1.57 (百萬元)、5.74(百萬元)和2.55 (百萬元)等數(shù)據(jù)即為分別發(fā)生在采購、生產、研究開發(fā)、銷售庫存及管理部門的間接成本費用,累計為14.14(百萬元)。 最后,系統(tǒng)再進行成

31、本承擔單元核算,計算出各類產品的產品成本和生產經營成果。核算報表如下表所示。表中: 材料間接費用0.45(百萬元)來自于成本發(fā)生部門核算報表中的采購部門,分攤方式是以各產品直接材料費用為基礎。計算公式為:材料間接費用 0.45分攤系數(shù) = 0.062674材料直接費用 7.18式中,“材料直接費用”為原材料、附件和輔助生產材料費用等所有材料費用之和。 E型產品分攤額E型產品材料直接費用分攤系數(shù)6.690.062674=0.42(百萬 元) B型產品分攤額B型產品材料直接費用分攤系數(shù)0.490.062674=0.03(百萬元) 加工間接費用3.83(百萬元)來自于成本發(fā)生部門核算報表中的生產部門

32、 ,分攤方式是以各產品直接加工費用為基礎,計算公式原理與材料間接費用分攤計算公式原理相同。加工間接費用 3.83分攤系數(shù) = 0.753937加工直接費用 5.08式中,“加工直接費用”為生產人員的工資費用和社會福利費用之和。 E型產品分攤額E型產品加工直接費用分攤系數(shù)4.300.753937=3.24(百萬 元) B型產品分攤額B型產品加工直接費用分攤系數(shù)0.780.753937=0.59(百萬元) 研究開發(fā)費用1.57(百萬元)、銷售費用5.44(百萬元)、管理費用2.55(百萬元)分別來自于成本發(fā)生部門核算報表中的研究開發(fā)、銷售倉庫和管理部門,分攤方式是以各產品制造成本為基礎,計算公式原

33、理與材料間接費用、加工間接費用分攤計算公式原理相同。如研究開發(fā)費用分攤計算公式為:研究開發(fā)費用 1.57分攤系數(shù) = 0.094979制造成本費用 16.53 E型產品分攤額E型產品制造成本費用分攤系數(shù)14.640.097399=1.39(百萬 元) B型產品分攤額B型產品制造成本費用分攤系數(shù)1.890.097399=0.18(百萬元)計算單位變動成本根據(jù)成本承擔單元核算表中的“材料直接費用”和“加工直接費用”加和除以產品數(shù)量得到,而不是單位材料和人工加起來,因為這里有機器人的問題,它是屬于固定費用! 產品庫存變化系指庫存產品制造成本(價值)變化,計算公式為:產品庫存變化產品期末庫存價值期初庫

34、存價值=00.33= 0.33 (百萬元)如產品庫存變化計算結果為正值,表示產品庫存價值有所增加,計算經營成果時產品庫存價值按制造成本計入產品銷售收入;反之,如計算結果為負值,表示產品庫存價值有所減少,如本例所示,減少了0.33 (百萬元),其意義為本周期銷售產品收入中,有部分產品是上周期生產的產品,上周期計算產品收入時已按制造成本價值計入,本周期銷售產品收入中應將這部分予以扣除,不得重復計算。如下表所示。(因為本 15周期的銷售收入中可能部分是因銷售上周期的庫存產品得到的,所以為了計算本周期利潤,把這些產成品成本從此中扣除!)鞏固練習41、已知某企業(yè)某周期的生產計劃為:40000臺E,600

35、0臺B,請完成下面成本承擔單元核算表中的空中期貸款數(shù)量計算公式為:中期貸款額=本周期的所有支出費用+本周期期末所必備的現(xiàn)金存量10萬元本周期銷售收入的80%上周期銷售收入的20% 期初現(xiàn)金和其它收入計算結果若為正值,此值即為需要的中期貸款額,并應略微多貸一些,留有余地,以防對銷售收入的判斷失誤,造成貸款不足而引發(fā)透支貸款;反之,計算結果若為負值,則表示企業(yè)現(xiàn)金擁有量已可滿足經營需要,此值即為余額,不必再向銀行貸款,不再作擴大性投資的話,進而可考慮運用余額購買有價證券(須區(qū)別的是:支出費用不一定就是成本費用,如本周期購買的原材料為45001各單位,支出原材料費用3.15百萬元,但用于當期生產的僅

36、為29750各單位,即進入成本的原材料僅為2.08百萬元,其余的存放在倉庫中)。各項費用支出和各項收入計算如下表所示。 表中本周期的所有支出費用為: 材料費用8.28(百萬元)計算公式為材料費用=原材料費用 + 附件費用 + 輔助生產材料費用=3.15 + 4.25 + 0.88=8.28(百萬元)式中,原材料訂購批量為45001個單位,考慮到批量價格折扣,單價為70元/單位。由此,原材料采購總費用為:70元/單位45001單位=3.15(百萬元);附件訂購批量為25001個單位,考慮到批量價格折扣,單價為170元/單位。由此,附件采購總費用為:170元/單位25001單位=4.25(百萬元)。輔助生產材料費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