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課時訓練_第1頁
時 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課時訓練_第2頁
時 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課時訓練_第3頁
時 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課時訓練_第4頁
時 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課時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訓練(二) 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一、選擇題1人類對力與運動關系的認識經(jīng)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時代科學家的主要觀點,這三種觀點形成的先后順序是()圖21A BCD2下列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牛頓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B牛頓第一定律是沒有事實依據(jù),憑空想象出來的C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得出的D牛頓第一定律認為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3如圖22,小鐘同學在做模擬引力實驗時,用一根細線拴住一塊橡皮,使橡皮繞手做圓周運動。假如橡皮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則它將()圖22A保持原來的圓周運動B以外力消失時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

2、動C速度減小但仍做圓周運動D突然停止運動4如圖23所示,小球被壓縮的彈簧彈出后,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滾動過程中受到的力為()圖23A重力、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彈簧的彈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滾動的力5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高速行駛的汽車急剎車時滑行距離比低速行駛的汽車滑行距離大,說明物體速度越大,慣性越大B脫手后的實心球繼續(xù)運動,是因為實心球受到了慣性的作用C推動地面上靜止的物體比維持這個物體做勻速運動所需要的力大,說明靜止的物體慣性較大D殲擊機投入戰(zhàn)斗前要拋掉副油箱,是為了減小慣性,使飛機飛行更加靈活6關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

3、的是()A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tài)可能會改變B靜止在地面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和它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拔河比賽中甲隊獲勝,但比賽中甲隊對乙隊的拉力等于乙隊對甲隊的拉力D跳水運動員蹬跳板時,他對跳板的力和跳板對他的力是一對平衡力7如圖24所示,物塊A靜止在固定的斜面上。此時物塊的重力產(chǎn)生兩方面的作用效果:使物塊壓緊斜面以及使物塊有沿斜面向下滑動的趨勢。因而可將物塊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進行分解。實際解決問題時,就可以用這兩個方向上的分力來等效替代物塊的重力。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24A物塊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塊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物塊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塊的重力

4、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物塊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物塊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塊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對平衡力8下列關于力與運動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A自行車從斜坡上沖下來時不容易停下來,說明速度越大慣性越大B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也能運動C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D只受一對平衡力勻速運動的物體,若去掉其中一個力,則物體的運動速度一定增大9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種玩具,該玩具中間是軸承,軸承內(nèi)有滾珠,邊上有三個用密度較大的金屬制作的飛葉,撥動飛葉后,飛葉可以繞軸在指尖上長時間轉(zhuǎn)動(如圖25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圖25A飛葉轉(zhuǎn)速變慢,慣性不變

5、B軸承內(nèi)有滾珠,有利于減小摩擦C飛葉被撥動后旋轉(zhuǎn),是因為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D陀螺對指尖的壓力和指尖對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10如圖26所示,一個木塊A放在長木板B上,彈簧測力計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墻壁上,長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木塊相對于地面保持靜止,長木板B以速度v勻速運動,水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T,則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圖26A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C當長木板以2v的速度勻速運動時,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長木板上,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T11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在同一直線上時,方向相反

6、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為兩力之差,合力方向與較大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為兩力之和,合力方向與二力方向相同。如圖27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上端固定,下端連接一金屬小球,A點是小球在自然狀態(tài)下靜止時的位置。開始時將小球拉到C位置,釋放后,小球以A點為中心位置在B、C間做往復運動(已知ABAC),關于小球在豎直方向上的受力和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27A小球從C點運動到A點的過程中,所受重力與彈簧彈力的合力方向向上,小球速度不斷增大B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所受重力與彈簧彈力的合力方向向上,小球速度不斷減小C小球運動到B點時速度為零并保持平衡狀態(tài)D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合力的方

7、向保持不變二、填空題12如圖28是我國著名的斯諾克選手丁俊暉在比賽時的情景。比賽前臺球靜止在球臺上,臺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擊球后,臺球離開球桿仍能向前運動是由于的緣故,而球的速度越來越小,是因為受到的作用。圖2813如圖29甲所示,用手能將彈性鋼片拉彎,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的發(fā)生改變;松手后鋼片將塑料片打出,如圖乙所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小鋼球不會隨塑料片飛出,說明小鋼球具有,小鋼球下落是受到了的作用。圖2914轎車為了保護司機安全都安裝有安全氣囊系統(tǒng),如圖210所示,這套系統(tǒng)在汽車突然(選填“加速”或“減速”)時會自動充氣彈出,司機由于具有將直接撞在

8、氣囊上,氣囊能(選填“增大”或“減小”)對司機的壓強,不會造成人體傷害。圖21015如圖211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地面上的物體,用方向不變的力F向右推物體,推力F的大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的運動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丙所示,則在t1 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N;在t3 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N。圖211三、作圖與簡答題16將一個地球儀放在水平桌面上,請在圖212中畫出該地球儀所受力的示意圖,O為該地球儀的重心。圖21217在自動化生產(chǎn)線上,常用傳送帶傳送工件,如圖213所示,一個工件與傳送帶一起水平向右做加速運動,不計空氣阻力,請在圖中畫出工件受到的所有力的示意圖。圖

9、21318如圖214所示,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時,該棋子會飛出去。(1)飛出去的棋子相對于其他棋子的運動狀態(tài)是怎樣的?_(2)上面的棋子會落到原來位置的下方,這是為什么?_圖21419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同學們進行大掃除,大威端著一盆水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他不小心將水盆撞到了站在門口的小平身上(如圖215所示),水灑了出來。請猜想發(fā)生碰撞后水會灑向大威還是小平?為什么?_圖215四、實驗探究題20劉偉同學為了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設計了如圖216所示的斜面實驗。圖216(1)為了使小車在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在實驗中劉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劉偉采用的研究問

10、題的方法是。(2)從甲、乙、丙三次實驗中小車所停位置的情況看,實驗中小車所受阻力最大。(3)劉偉從實驗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運動的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運動。(4)牛頓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jié)出牛頓第一定律,它的內(nèi)容是。2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活動中:圖217(1)如果物體只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且處于狀態(tài),說明這兩個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圖217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2)小華認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須測出物體所受的和的大小來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據(jù)相互作用的關系直接測出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條件的前提下,另一個力無法直接測量

11、,所以這一方案無法實施下去。(3)為此,兩位同學不斷改進并先后設計了三個實驗方案,如圖乙所示,請你判斷他們改進的先后順序為:(用字母表示),這樣的改進是為了減小對實驗的影響。(4)如圖丙是最終確認的實驗方案,此方案中,由于,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計。參考答案1C解析 亞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的錯誤觀點,后來伽利略提出“如果物體在運動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再后來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礎上又總結(jié)出靜止的物體不受力的情況,從而總結(jié)出牛頓第一定律,即“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這三種觀點形成的先

12、后順序為。2C3B4A5D6C解析 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所以運動狀態(tài)一定不變,故A錯誤;靜止在地面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和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拔河比賽時甲隊獲勝,但甲隊對乙隊的拉力與乙隊對甲隊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正確;跳水運動員對跳板的作用力與跳板對跳水運動員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7D解析 斜面上的物塊所受重力可以分解為垂直于斜面向下和沿著斜面向下的兩個力,由于物塊是靜止在斜面上的,所以物塊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塊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對平衡力,物塊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塊的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

13、是一對平衡力。8B解析 慣性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與物體是否運動及運動的速度大小都無關,故A錯誤。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可以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則做曲線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平衡力作用,故C錯誤。只受一對平衡力且勻速運動的物體,若去掉其中一個力,則物體受力不再平衡,故運動狀態(tài)一定會改變,可能做加速運動也可能做減速運動,故D錯誤。9D10D解析 由于此時木塊A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此時木塊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故A錯誤;此時長木板也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長木板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此時長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故

14、B錯誤;當長木板以2v的速度勻速運動時,長木板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此時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拉力F,故C錯誤;由以上分析知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為T,當用2F的力作用在長木板上時,木塊A仍受滑動摩擦力作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則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所以此時木塊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故D正確。11A解析 A點是小球在自然狀態(tài)下靜止時的位置,說明在A點小球所受彈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小球從C點運動到A點的過程中,彈力大于重力,所以合力方向向上,與小球運動方向相同,小球速度不斷增大,故A正確。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彈簧的彈力變小,小于小球的重力,所以合力方向向下,與小球運動方向相反,小球速度不斷減小,故B錯誤。小球運動到B點時速度為零,但合力不為零,所以不是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所受合力的方向是變化的,故D錯誤。12平衡力慣性摩擦阻力(或摩擦力,或阻力)13形狀運動狀態(tài)慣性重力14減速慣性減小152416如圖所示17如圖所示18(1)飛出去的棋子相對于其他棋子是運動的。(2)原來棋子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用力擊打出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