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皮膚高級職稱測驗考點點評_第1頁
中醫(yī)皮膚高級職稱測驗考點點評_第2頁
中醫(yī)皮膚高級職稱測驗考點點評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皮膚咼級職稱測驗考點點 評作者:日期:2015年中醫(yī)皮膚高級職稱考試考點點評小張老師特詳細梳理了有關中醫(yī)皮膚高級職稱考試的考點知識,提供給參 加2015年參加考試的考生掌握,以下是詳細知識。一、小兒頭癬診斷依據(jù)【診斷依據(jù)】一、主要見于兒童,分為黃癬、白癬、黑點癬三形。二、黃癬最多見。典型損害為頭皮硫黃色厚痂,呈小圓形,可互相融合。 痂皮有鼠臭氣味,干燥易碎,清除痂皮后有小的淺表潰瘍,愈合后形成萎縮性 疤痕。病發(fā)無光澤,易斷,長短不齊。三、白癬比黃癬略少。損害為白色斑片狀鱗屑,斑片內的頭發(fā)距頭皮24mm 處折斷,外為白色菌鞘。在濾過紫外線照射下呈亮綠色熒光。愈后無疤痕,頭發(fā)生長不受影響。四、

2、黑點癬較少見。損害類似白癬,但數(shù)目較多,損害小。頭發(fā)露出頭皮 即斷,有的距頭皮24mn處折斷。少數(shù)愈后留有疤痕,頭發(fā)生長受到影響,部 分病例表現(xiàn)為膿癬型,炎癥明顯,毛囊疏松,頭發(fā)脫落,邊緣清潔整齊。頭皮 以外的皮膚、毛發(fā)和指甲也可被感染。五、組織病理示急性或慢性炎癥,有白細胞浸潤。在角層和毛發(fā)內可見菌 絲或抱子?!绢愖C鑒別】本病應與頭皮銀屑病、脂溢性皮炎、膿皮病、石棉狀糠疹,斑禿、濕疹等 相鑒別.這些病的頭發(fā)都無折斷現(xiàn)象。【中醫(yī)病名】一,白禿瘡二、肥瘡三、堆沙痢痢四、癩痢頭五、赤禿六、蛀毛癬【中醫(yī)病機】一、由理發(fā)用具不潔傳染而生。二、腠理開疏,風熱相搏,氣血不潮,皮膚干枯而成【臨床選方】內治宜

3、散風清熱,可用消風散加減。但本病多重于外治,先將頭發(fā)剃光, 小范圍皮損則用鑷子將病發(fā)拔凈,再選用以下藥物。1 以煙袋中之煙油加水十分之一,煎之成膏擦患部,極效。2 百草霜和豬脂和之,外搽。8用胡桃肉數(shù)塊,搗爛,再以紅燭油與水銀 3分,混合擦敷,奏效。4 硫黃末、雞子用香油煎,調搽。5 白面豆豉和研,陳醋調敷。6. 凡士林入硫黃束,調和敷之.7 豬脂煎芫花,熬膏,敷之。8. 大鯽魚一尾,去腸,入亂發(fā)填滿,燒研入雄黃末二錢,用生油調勻搽之。9. 50%苦楝子軟膏外搽,上復油紙,以帽子固定,每日早晚各一次,連用 兩個月。10. 新鮮或干燥槐花花蕾微炒研末,用食油調成膏狀,直接敷于患處,每 日一次。1

4、1. 明磯為未納滿所有蜂房的孔眼內(以內有幼蜂最好)。后將蜂磯放瓦片 上烘焙至焦黑色,取出涼透,研末,貯瓶備用,用時先剃去頭發(fā)洗凈,后用菜 油調藥末外敷,每日一次。12. 煅白磯30克,青磯(生用)30克,石硫黃15克,生石膏15克,共研細 末,用食油腳120克調勻,然后入鍋中蒸之即可,用棉簽蘸上藥,搽于患處, 每日2次.13. 先用明磯水冼去痂皮,再搽一掃光。14. 銅綠、石膏各4兩、枯磯、松香,青黛、黃柏各 2兩,滑石4兩,共 為極細末,入凡士林內調膏,外搽患處。15. 五倍子30克,水煎取汁,再兌入米醋120毫升,混勻,涂患處。16. 露蜂房適量,焙黃,研細末,用豬油按 1520%濃度調

5、成軟膏,外搽。17. 川楝子、百部各15克,研細末,凡士林調敷患處。18. 藜蘆、蛇床子、黃柏、百部、五倍子各 4. 5克,斑蝥3克。用95%的 酒精100毫升浸泡1周后,用棉簽蘸藥液外搽。【按語】預防本病極為重要,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適當膈離。病者使用的梳 子、帽子及枕巾等生活用品要煮沸消毒。還應加強對理發(fā)人員的宣傳教育,理 發(fā)工具應常用75%酒精消毒,病發(fā)立即燒毀。患兒須徹底治愈后,方能入學或 人托。二、面部體癬診斷依據(jù)【診斷依據(jù)】一、常先有手、足癬,股癬,甲癬等。因搔抓而蔓延至面部,以面頰、前 額,頸部多見。二、初起為丘疹、水皰或丘皰疹,從中心向外擴展,呈圓形損害。邊緣隆 起而狹窄,

6、由散在的丘疹、水皰,丘皰疹、痂和鱗屑連接而成。損害處中心可 自愈.三、自覺瘙癢,多發(fā)于夏秋季,冬季自愈或轉入靜止階段。四、刮其損害邊緣作直接鏡檢或霉菌培養(yǎng),可得陽性結果?!绢愖C鑒別】本病應與濕疹、接觸性皮炎、疊瓦癬相鑒別?!局嗅t(yī)病名】一、圓癬二、金錢癬三、荷葉癬四、荷錢癬瘡五、雀眼癬【中醫(yī)分型】一、風濕客于肌表型二,接觸蟲邪型三、膚熱挾濕型【臨床選方】本病以外治為主。1 胡粉盛絹袋中,撲之能絕根。2 旋復花、天麻苗、防風等為末,洗凈,以油調涂之。3 狼毒末涂之。4. 土槿樹皮為末,醋調,重湯煮如膠敷之 o5荷葉蒂曬干,研末。香油調敷,數(shù)日脫去厚皮一層,癬亦不復發(fā)。6. 羊蹄根杵絞汁,入輕粉少許,和如膏涂之,三五次愈。7. 皂角,和醋熬成膏,涂敷患處,數(shù)次便愈。8. 石炭酸五錢,橄欖油1兩,薄荷油一滴,混合,分蘸毛布,貼患處9. 用黃牛皮一塊,燒存性,加麻油調和,以鵝翎拭患處,百發(fā)百中。10. 石榴皮蘸明磯末抹之,自愈。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