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控制方案_第1頁
高程控制方案_第2頁
高程控制方案_第3頁
高程控制方案_第4頁
高程控制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程控制方案1.2.1 網(wǎng)點布設1.高程網(wǎng)點布設的準備工作:確定高程基準點和工作基點位置,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基準點和工作基點應避開交通干道主路、地下管線、倉庫堆棧、水源地、河岸、松軟填土、滑坡地段、機器振動區(qū)以及其他可能使標石、標志易遭腐蝕和破壞的地點。(2) 基準點應選設在變形影響范圍以外且穩(wěn)定、易于長期保存的地方。在建筑區(qū)內,其點位與鄰近建筑物的距離應大于建筑物基礎最大寬度的2倍,其標石埋深應大于鄰近建筑物基礎的深度。(3) 基準點、工作基點之間宜便于進行水準測量。當使用電子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方法進行觀測時,應盡可能使各點周圍的地形條件一致;當使用靜力水準測量方法進行沉降觀測時,用于

2、聯(lián)測觀測點的工作基點宜與沉降觀測點設在同一高程面上,點間高差不應超過±10mm,當不能滿足這一要求時,應設置上下高程不同但位置垂直對應的輔助點,以傳遞高程。2. 高程網(wǎng)點布設的實施:高程基準點和工作基點標石的選型及埋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準點的標石應埋設在基巖層或原狀土層中,可根據(jù)點位所在處的不同地質條件,選埋水準基點可按高程控制點標石的型式進行埋設;(2)高程控制點標石的型式:1)基巖水準基點標石應按圖1-1的型式埋設: 圖1-1巖層水準基點標石(單位:cm)1-抗腐蝕金屬標志;2-鋼筋混凝土井圈;3-井蓋;4-砌石土丘;5-井圈保護層2) 淺埋鋼管水準標石應按圖1-2的規(guī)格埋

3、設:圖1-2淺埋鋼管水準標石3)混凝土三角高程點墩標標石應按圖1-3的規(guī)格埋設:(a)巖層點墩標 (b)土層點墩標圖1-3混凝土三角高程點墩標標石4) 鑄鐵或不銹鋼墻水準標石應按圖1-4的規(guī)格埋設:圖1-4鑄鐵或不銹鋼墻水準標石(單位mm)5) 混凝土三角高程點建筑物頂標石應按圖1-5的規(guī)格埋設: 圖1-5混凝土三角高程點建筑物頂標石(單位cm)(3)工作基點的標石可按點位的不同要求,選埋淺埋鋼管水準標石、混凝土普通水準標石或墻腳、墻上水準標志等。 (4) 標石的型式:可按本施工工藝高程控制點標石的型式的規(guī)定執(zhí)行。特殊土地區(qū)和有特殊要求的標石規(guī)格及埋設,應另行設計。 (5)高程控制測量宜使用水

4、準測量方法。對于二、三級沉降觀測的高程控制測量,當不便使用水準測量時,可使用電子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方法。具體技術要求應符合1.2.2節(jié)和1.2.3節(jié)的規(guī)定。1.2.2 幾何水準測量1.應用幾何水準測量方法進行各等級高程控制測量或沉降觀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特級、一級測量,應使用DSZ05或DS05型光學水準儀或電子水準儀配因瓦合金標尺或條碼標尺,按光學測微法或自動觀測法觀測;對二級測量,應使用DSZ1、DSl或DSZ05、DS05型光學水準儀或電子水準儀配因瓦合金標尺或條碼標尺,按光學測微法或自動觀測法觀測;對三級測量,可使用DSZ3、DS3型儀器、區(qū)格式木質標尺,按中絲讀數(shù)法觀測,亦可用

5、不低于DSZ3、DS3型的各類儀器配因瓦合金標尺或條碼標尺,按光學測微法或自動觀測法觀測。(2) 光學測微法和中絲讀數(shù)法的每測站觀測順序和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水準測量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自動觀測法的每測站觀測順序與光學測微法相同,自動觀測法每測站觀測前、后視兩次照準的尺面相同。(3) 各等級觀測中,每周期的觀測線路數(shù)r可根據(jù)所選等級精度和使用的儀器類型,按(1)式估算并作調整后確定:r(md/mo )² (1)式中 mo 所選等級的測站高差中誤差(mm); md不同類型水準儀的單程觀測每測站高差中誤差估值(mm),可按下列經驗公式計算: DS05、DSZ05型 md0.0250.0029d

6、 DS1、DSZ1型 md3.92×103dDS3、DSZ3型 md其中d為各等級的最長視線長度(m)。按(1-1)式估算的結果應作如下調整:1)當rl時,應至少采用單程觀測;2)當l<r2時,應采用往返觀測或單程雙測站觀測;3)當2<r<4時,應采用兩次往返觀測或正返向各按單程雙測站觀測;4)當rl時,各等級高程網(wǎng)的首次觀測、復測以及各周期觀測中的工作基點穩(wěn)定性檢測,對特級、一級應進行往返測,對二級、三級應進行單程雙測站觀測。從第二次觀測開始,對特級宜按往返或單程雙測站觀測,對一、二、三級可按單程觀測。但任一等級的支線必須作往返或單程雙測站觀測。2. 水準觀測的有

7、關技術參數(shù)應符合質量標準表1-2規(guī)定;3. 水準觀測的限差應符合質量標準表1-3的規(guī)定。4. 使用的水準儀、水準標尺在項目開始前和結束后應進行檢驗,項目進行中也應定期檢驗。檢驗應按現(xiàn)行國家水準測量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檢驗后應符合下列要求:(1) i角對用于特級水準觀測的儀器不得大于10",對用于一、二級水準觀測的儀器不得大于15",對用于三級水準觀測的儀器不得大于20"。補償式自動安平水準儀的補償誤差Da絕對值不得大于0.2"。(2) 水準標尺分劃線的分米分劃線誤差和米分劃間隔真長與名義長度之差,對線條式因瓦合金標尺不應大于0.1mm,對區(qū)格式木質標尺不應大

8、于0.5mm。5. 水準觀測作業(yè)應符合下列要求:(1) 應在標尺分劃線呈像清晰和穩(wěn)定的條件下進行觀測。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約半小時、太陽中午前后、風力大于四級、氣溫突變時以及標尺分劃線的呈像跳動而難以照準時進行觀測。晴天觀測時,應用測傘為儀器遮蔽陽光。(2)作業(yè)中應經常對水準儀及水準標尺的水準器和i角進行檢查。當發(fā)現(xiàn)觀測成果出現(xiàn)異常情況并認為與儀器有關時,應及時進行檢驗與校正。(3) 每測段往測與返測的測站數(shù)均應為偶數(shù),否則應加入標尺零點差改正。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標尺應互換位置,并應重新整置儀器。在同一測站上觀測時,不得兩次調焦。轉動儀器的傾斜螺旋和測微鼓時,其最后旋轉方向,均應為旋進。(4

9、)對各周期觀測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相鄰觀測點高差變動跡象、地質地貌異常、附近建筑物基礎和墻體裂縫等情況,應做好記錄,并畫出草圖。6. 水準觀測成果的重測與取舍,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凡超出本施工工藝質量標準表1-3規(guī)定限差的成果,均應進行重測。 (2)測站觀測限差超限,應立即重測;當遷站后發(fā)現(xiàn)超限時,應從水準點或穩(wěn)固可靠的已知點開始重測。(3) 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超限,應先就可靠程度較小的往測或返測進行整測段重測。若重測高差與同方向原測高差的較差未超限,且其中數(shù)與另一單程原測高差的不符值亦未超限時,則取此中數(shù)作為該單程的高差結果;若同向超限,而與另一單程高差未超限,則取用重測結果;若重測高差或同

10、方向兩高差中數(shù)與另一單程高差的較差超出限差時,則須重測另一單程。當出現(xiàn)同向不超限而異向超限的分群現(xiàn)象時,應進行具體分析,并選擇有利觀測時間或縮短視距再進行重測,直至符合限差要求為止。(4) 單程雙測站所測高差較差超限時,可只重測一個單線,并與原測結果中符合限差的一個單線取中數(shù)采用;若重測結果與原測結果均符合限差時,則取三次結果的中數(shù);當重測結果與原測兩個單線結果均超限時,則須再重測一個單線。(5) 附合路線或環(huán)線閉合差超限時,應先就路線上可靠程度較小的某些測段進行重測,當重測后仍不符合限差時,則應重測該路線上的其余有關測段。(6) 在已測路線上,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超限時,應按規(guī)定的觀測方法繼

11、續(xù)往前檢測,以確定穩(wěn)固可靠的已測點作為聯(lián)測點。7. 靜力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應符合質量標準表1-4的規(guī)定。8. 靜力水準測量作業(y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觀測前向連通管內充水時,不得將空氣帶入,可采用自然壓力排氣充水法或人工排氣充水法進行充水。(2). 連通管應平放在地面上,當通過障礙物時,應防止連通管在垂直方向出現(xiàn)形而形成滯氣“死角”。連通管任何一段的高度都應低于蓄水罐底部,但最低不宜低于20cm。(3). 觀測時間應選在氣溫最穩(wěn)定的時段,觀測讀數(shù)應在液體完全呈靜態(tài)下進行。(4). 測站上安置儀器的接觸面應清潔、無灰塵雜物。儀器對中誤差不應大于2mm,傾斜度不應大于10。使用固定式儀器時,應有

12、校驗安裝面的裝置,校驗誤差不應大于±0.05mm。(5). 宜采用兩臺儀器對向觀測。條件不具備時,亦可采用一臺儀器往返觀測。每次觀測,可取23個讀數(shù)的中數(shù)作為一次觀測值。讀數(shù)較差限值,視讀數(shù)設備精度而定,一般為0.020.04mm。1.2.3 電子測距三角高程測量1.對水準測量確有困難的測區(qū)和二、三級高程控制測量,可用電子測距三角高程測量。對于更高精度或特殊的高程控制測量確需采用三角高程測量時,應進行詳細設計,并制作專用覘牌和必要的配件(見下圖1.2.3-1、1.2.3-2)。(1) 三角高程測量覘牌可按圖1.2.3-1的型式制作: 圖1.2.3-1三角高程測量覘牌(2) 三角高程測

13、量量高桿可按圖1.2.3-2的型式制作:注:1覘座;2標桿;3加強管;4標桿腔;5連接件;6固定器;7管壁;8標桿刻度;9錐體螺旋圖1.2.3-2 三角高程測量量高桿型式2.電子三角高程測量的其視線長度一般不大于300m,最長不得超過500m,視線垂直角不得超過10°,視線高度和離開障礙物的距離不得小于1.5m。3.三角高程測量可布置為每一照準點安置儀器(以下簡稱每點設站)進行對向觀測;也可布置為兩照準點中間安置儀器(以下簡稱中間設站)的路線。中間設站時,應采用單程雙測法,在特制覘牌的兩個照準目標高度上分兩組觀測,以避免粗差并消減垂直度盤和測微器的分劃系統(tǒng)性誤差,同時按本施工工藝1.

14、9.2第3條的規(guī)定評定每公里偶然中誤差mm。中間設站法的前后視線長度之差,對于二級不得超過15m,三級不得超過d/10(d為視線長度)。前后視距累差,對于二級不超過30m,三級不超過100m。4. 三角高程測量施測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三角高程測量邊長的測定,應采用符合表1.3.3第1條規(guī)定的相應精度檔次的測距儀往返觀測各2測回。當采取中間設站時,前、后視各觀測2測回。測距的各項限差和要求應符合1.3.3節(jié)的要求。(2) 垂直角觀測應采用覘牌為照準目標,按要求采用中絲雙照準法觀測。中間設站分兩組觀測時,垂直角觀測的順序宜為:第一組:后視前視前視后視;第二組:前視后視后視前視。每

15、次照準后視或前視時,一次正倒鏡完成該分組測回數(shù)的1/2。中間設站觀測的垂直角總測回數(shù)應等于每點設站往返觀測的垂直角總測回數(shù)。垂直角觀測,宜在日出后一小時至日落前一小時的期間內目標成像清晰穩(wěn)定時進行。陰天的全天或晴天的1419時之間為最有利觀測時段。(3) 儀器高、覘標高應在觀測前后用經過檢驗的量桿或鋼尺各量測一次,精確讀至0.5mm,當較差不大于1mm時取用中數(shù)。二級宜用解析法測定儀器高。采用中間設站時可不用量儀器高。(4) 測定邊長和垂直角時,由于所用測量作業(yè)儀器的不同,測距儀光軸和經緯儀照準軸可能不共軸,同時在不同覘牌高度上分兩組觀測垂直角時必須進行歸算。首先,應將觀測邊長歸算到垂直角觀測

16、照準線上,再將第二組垂直角歸算到第一組垂直角觀測視線上,才能計算和比較兩組高差。5. 三角高程測量高差的計算及其限差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 單向觀測時應按(2)式計算高差:(2)式中D-三角高程測量邊的水平距離(m);h-三角高程測量邊兩端點的高差(m); v-觀測垂直角;K-當?shù)氐拇蟮卣酃庀禂?shù);R-地球平均曲率半徑(m);I-儀器高(m);v-覘牌高(m)。(2) 中間設站觀測時應按(3)式計算高差: (3)式中1、2腳標分別表示后視和前視標號;12觀測的垂直角;D1、D2水平距離(m);K-當?shù)氐拇蟮卣酃庀禂?shù);R-地球平均曲率半徑(m); v1、v2-覘牌高(m)。(3) 三角高程測量觀

17、測的限差按表1.2.3-1的要求執(zhí)行。表1.2.3-1 三角高程測量的限差 (mm)等級附合線路或環(huán)線閉合差檢測已測邊高差之差二級±4±6三級±12±18注:D為測距邊邊長,以km為單位;L為附合路線或環(huán)線長度,以km為單位1.2.4質量標準 1.水準觀測的有關技術參數(shù)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水準觀測的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和視線高度應符合表1.2.4-1的規(guī)定。表1.2.4-1 水準觀測的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和視線高等 級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積差視線高度特 級100.30.50.5一 級300.71.00.3二 級502.03.00.2三 級755.08

18、.0三絲能讀數(shù)注:當采用電子水準儀觀測時,前視或后視的水平視線應不低于0.7m。2.水準觀測的限差應符合表1.2.4-2的規(guī)定:表1.2.4-2水準觀測的限差(mm)等 級基輔分劃讀數(shù)之差基輔分劃 所測高差之差往返較差及附合或環(huán)線閉合差單程雙測站所測高差較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特 級0.150.20.10.070.15一 級0.30.50.30.20.45二 級0.50.71.00.71.5三 級光學 測微法1.01.53.02.04.5中絲讀數(shù)法 2.03.0注:(1)當采用電子水準儀觀測時,基輔分劃的讀數(shù)應為對同一面的兩次讀數(shù);(2)表中n為測站數(shù)。3.靜力水準觀測技術要求應符合表1.2.4-3的規(guī)定:表1.2.4-3 靜力水準觀測技術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