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度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圈層結構同步練習_第1頁
2018度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圈層結構同步練習_第2頁
2018度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圈層結構同步練習_第3頁
2018度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圈層結構同步練習_第4頁
2018度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圈層結構同步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劃分地球內部圈層的主要依據(jù)是( )A.巖漿活動的強弱程度B.組成物質的溫度變化C.內部巖石的堅硬程度D.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2、讀“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系圖”,因為地震波在地殼中呈現(xiàn)出如圖所示的傳播特征,所以地質學家可以利用地震波來尋找地下的礦產(chǎn)資源,下列礦產(chǎn)資源能通過地震波尋找到的是( )A. 石油 B. 石墨 C. 鐵礦 D. 煤炭3、2019年9月7日,墨西哥附近附近海域發(fā)生8.4 級地震,震源深度19公里。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殼 B. 地幔 C. 外核 D. 內核4、印度尼西亞度假勝地巴厘島上的阿貢火山于2019年1月15日再次噴發(fā),火山灰直沖天空2500米

2、高處。讀“阿貢火山噴發(fā)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火山噴發(fā)物來自( )A. 地殼 B. 巖石圈 C. 軟流層 D. 內核(2)本次火山噴發(fā),影響到的圈層有( )大氣圈 水圈 生物圈 巖石圈A. B. C. D. 5、讀地球圈層示意圖,完成下列13題。(1)據(jù)圖分析,a圈層厚度的空間變化特點是( )陸地大于海洋平原地區(qū)大于高山高原地區(qū)大致與地表海拔呈正相關關系大致與地表海拔呈負相關關系A. B. C. D. (2)b圈層的特點是( )A. 連續(xù)而規(guī)則 B. 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 C. 規(guī)則而不連續(xù) D. 不規(guī)則而連續(xù)(3)c圈層的主要成分是( )A. 氫氣、氧氣 B. 氮氣、二氧化碳 C. 氧氣、氮氣

3、 D. 氧氣、二氧化碳6、下列關于地球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物圈占有巖石圈的全部B.水圈是一個連續(xù)且規(guī)則的圈層C.巖石圈位于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D.地??赡苁枪虘B(tài)、外核可能是液態(tài)7、一天,喜羊羊來到美麗的敬亭山。它突發(fā)奇想,從敬亭山“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側去看看,如果它始終保持直線前進并穿越地心。據(jù)此回答問題。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地殼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地殼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殼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D.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殼8、下列對水圈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連續(xù)不規(guī)則 B. 連續(xù)而規(guī)則C. 不連續(xù)但規(guī)則 D. 不連續(xù)不

4、規(guī)則9、下圖1中圈層表示( )圖1 A.地幔 B.地殼 C.地核 D.軟流層10、科學家目前對地球內部的研究主要通過( )A人工鉆探 B超聲波 C科學勘探 D地震波11、北京時間2019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震中位于宮城縣以東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為20千米,此次地震使福島核電站遭受破壞,產(chǎn)生核泄漏危機。據(jù)此回答下題。福島核電站遭受破壞后,產(chǎn)生的放射性危害物質,可能污染的圈層是( )水圈 地核 巖石圈 生物圈 大氣圈A B C D12、近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科學家一起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邊界”的嘗試。僅從地殼厚度考慮,本次試驗地點最可能位于( )A

5、黃土高原B東北平原C四川盆地D印度洋13、打超深鉆井,鉆穿地殼,直接“觸摸”到地殼與地幔的邊界,這是全世界地球科學家的理想。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已登上美國“決心”號鉆探船,準備在西南印度洋開展打穿地球殼幔邊界的一次大洋鉆探。據(jù)此回答1-2題。(1) 若地球科學家們能夠一直掘進到地心,則依次鉆探的是( )A. 地殼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 地殼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殼D. 地殼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2)當前科學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質對地球內部的結構進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其地下儲有石油的是( )A. B. C.

6、 D. 14、關于地震波的敘述正確的是( )A. S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氣體傳播 B. P波可以通過固、液、氣三態(tài)傳播,且速度較慢C. 在莫霍界面,P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 D. 在古登堡界面S波完全消失15、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qū)莫霍界面等深度線分布。完成下列題。36344040424446485052M30°N110°E120°E40等莫霍界面深度線(千米)(1)圖中M的數(shù)值應是( )A40 B42 C44 D46(2)若沿北緯30°繪制地殼剖面圖,則厚度最大處的地形類型最有可能是( )A四川盆地B長江中下游平原C馬里亞納海溝D青藏高原16、閱讀下列材料

7、,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 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測定,2019年4月25日5時38分,在智利中部沿岸近海發(fā)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南緯33.03度,西經(jīng)71.88度。材料二 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1)地震發(fā)生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是地球內能的急劇釋放的表現(xiàn)方式B此次地震,位于智利中部沿岸近海的震中處,震級應大于6.9級C地震發(fā)生時,太陽黑子數(shù)目異常D發(fā)生在海洋中的強烈地震不會對人類產(chǎn)生危害(2)智利地震發(fā)生時,在震中附近的太平洋上( )A只測到橫波 B只測到縱波C同時測到橫、縱波 D均測量不到(3)結合材料二判斷兩個不連續(xù)面A為_,B為_。(4)填出圖中字母代表

8、的圈層名稱:C_,DE_,F(xiàn)G_。(5)如何推斷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物質是固態(tài)還是液態(tài)?17、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1根據(jù)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的不同,可以判斷E是_波,F(xiàn)是_波;A是_面,B是_面。2根據(jù)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不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為不同的圈層A界面以上圈層是_;圈層C是_;圈層D是_;圈層H是_。橫波只能通過固體介質傳播,而縱波可以通過固、液、氣不同介質傳播。3根據(jù)地震波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推測不同圈層的物質狀態(tài)可能是什么?4依據(jù)地震波傳播速度的不同,可以應用于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中。請你舉例說明地震波可以用

9、于我們生產(chǎn)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舉兩例說明)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2019年4月16日00時25分在日本九州島熊本縣發(fā)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jù)日本新聞網(wǎng),截至上午9時,連環(huán)強震已致11人遇難,900余人受傷。材料二 圖13為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圖13(1)地震發(fā)生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通過地震波向外釋放出能量B.地球的內能主要來源于太陽輻射C.地震發(fā)生時,首先到達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橫波D.發(fā)生在海洋中的強烈地震不會對人類產(chǎn)生危害(2)地震發(fā)生時,在農田里耕作的農民感受是 ( ) A.左右搖晃 B.上下顛簸C.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D.先上下

10、顛簸,后左右搖晃(3)結合材料二判斷兩個不連續(xù)面:A為 ,B為 ,地震波通過B界面時,波速變化有何特征? (4)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圈層名稱:C ,D+E ,F(xiàn)+G 。(5)如何推斷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物質是固態(tài)還是液態(tài)?19、讀“經(jīng)緯網(wǎng)圖”和我國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線圖,完成下列問題。(1)經(jīng)緯度位置:甲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東半球的是_;位于高緯度地區(qū)的是_,位于寒帶的有_,位于溫帶的有_。(3)丙位于甲的_方向。(4)右圖地區(qū)的地殼厚度變化趨勢大體為 。(5)若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千米為 。參考答案1、【答案】D2、【答案】A【解析】橫波不能通過液體,石油為液體,故A正確。3、【答案

11、】B【解析】大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6千米,而本次海上地震的震源深度19公里,因此震源應位于地幔,B正確。4、【答案】1. C 2. D【解析】1. 火山噴發(fā)物是巖漿,巖漿來自于地球內部的軟流層,即選C。2. 火山噴發(fā),首先影響到的圈層是大氣圈、然后降落到水圈、生物和巖石圈,所以選D。5、【答案】C B C【解析】1讀圖可知,圖中a圈層位于莫霍面以上,為地殼,陸地大于海洋,高山高原地區(qū)大于平原地區(qū),大致與地表海拔呈正相關關系,故選C。2讀圖可知,b圈層為水圈,水圈為連續(xù)不規(guī)則的圈層,故選B。3讀圖可知,c圈層為大氣圈,大氣圈的主要成分為氧和氮,故選C。6、【答案】D7、【答案】C8、【答案】A【解

12、析】水圈是由地球上各種水體構成的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圈層。9、【答案】B10、【答案】D 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D A14、【答案】D【解析】橫波只能在固體物質中傳播,縱波可以通過通過固、液、氣三態(tài)傳播,且速度較快,AB錯誤;在莫霍界面,橫波和縱波波速都突然增加,C錯誤;在古登堡界面橫波消失,縱波波速下降,D正確。故選D。15、【答案】C D【解析】1.圖中莫霍界面等深線信息即為地殼厚度,M處四川盆地,地殼較薄,等值線數(shù)值選取附近等值線中較小的數(shù)字,即44。故C正確。2.從圖中莫霍界面等深度線反映出其與地形地勢密切相關,一般而言,地勢高的地方莫霍界面深度大。故D正確。16、【

13、答案】(1)A (2)B (3)莫霍面;古登堡面 (4)地殼、地幔、地核 (5)縱波、橫波遇到不同的介質,傳播速度發(fā)生變化;縱波可以通過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傳播,橫波只能通過固態(tài)傳播17、【答案】1、E是橫;F是縱;A是莫霍(或是地殼和地幔分界面),B是古登堡(或是地幔和地核分界面)。2、地殼 地幔 外核 內核 3、地殼可能是固體物質;地??赡苁枪腆w物質;而地核不是固體物質,可能是液體、氣體或是其它形態(tài)物質。4、用人為產(chǎn)生的地震波可以勘探地下自然資源,例如石油資源、水資源和其它金屬或非金屬礦產(chǎn)資源等。還可以勘探地下是否存在斷裂帶、褶皺帶等。18、【答案】(1)A (2)D(3)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

14、面, 縱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完全消失。(4)地殼 地幔 地核(5)由于縱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氣體三態(tài)傳播,而橫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因此可以判斷:地殼和地幔屬于固態(tài),地核可能為液態(tài)。19、【答案】(1)(60°S,170°W) (2)乙、丁 丙、丁 丙、丁 甲、乙 (3)西南(4)由東向西逐漸增大 (5)莫霍界面【解析】(1)圖上中心點為S,說明是南半球的俯視圖。相鄰兩條緯線相差10°,所以甲低緯度為60°S。南半球地球順時針自轉,從180°向東經(jīng)度數(shù)減小,因此經(jīng)度為170°W。(2)東西半球的分界線為20°W和與之相對的160°E經(jīng)線。小于20°的西經(jīng)度和小于160°的東經(jīng)度在東半球;大于20°的西經(jīng)度和大于160°的東經(jīng)度在西半球。甲為170°W,乙、丁為150°E,丙為170°E;故四地位于東半球的是乙、??;高緯度地區(qū)指60°-90°之間的地區(qū),故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