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培優(yōu)補差專項_第1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培優(yōu)補差專項_第2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培優(yōu)補差專項_第3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培優(yōu)補差專項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培優(yōu)補差專項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解釋加點的詞語。(1)反歸取之(_)(2)至之市(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畫線句。寧信度,無自信也。_3“鄭人買履”由于_一書。同樣出自這本書的成語還有_。2. 文言文閱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比藨?yīng)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1解釋

2、下列加點的字。(1)譽之日:_(2)吾盾之堅:_2翻譯下面這個句子。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_3這個故事可概括為一個成語是:_。3. 課外閱讀??锖庾种晒纾趯W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镎f詩,解人頤?!倍?,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聞?wù)呓越忸U歡笑。1文中一個家喻戶曉的典故是:_。2下列句子中橫線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鄰舍有燭而不逮:不給他 

3、0; B.衡乃與其傭作:雇傭勞作C.而不求償:報償       D.邑人畏服之如是:同鄉(xiāng)4. 閱讀短文。師曠論學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1)晉平公問于師曠曰 _

4、(2)何不炳燭乎?_(3)臣聞之_  (4)盲臣安敢戲其君乎?  _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臣聞之 B.如日出之陽 C.驅(qū)之別院 D.學而時習之3翻譯句子。   (1)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_(2)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_4這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_5. 文言文賞析。登泰山記(節(jié)選)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

5、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1解釋加點的文言實詞。余所不至(_) 及既上(_)(_)   日照城郭(_)2譯文中的畫線句。(1)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譯文:_(2)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譯文:_3用自己的話描述“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的景象,至少使用一種修辭。_6. 文言文閱讀。道旁苦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弧_x自(世說新語)(注釋)王戎:晉朝人,

6、竹林七賢之一。嘗:曾經(jīng)。諸:眾。游:玩。子:果實。折枝:壓彎了樹枝。競:爭著。走:跑。信然:真是這樣。1翻譯下面的句子。嘗與諸小兒游。_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_2你認為王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_7.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日:“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日:“君與俱來?!笔?“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庇墒窍戎魉煸劻?,凡三往,乃見。1用一個成語概括本段講的故事_2這個故事出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_作者是(_)3請為這本名著寫一段80字左右的推薦詞。_8. 文言文閱讀。(甲)田真哭荊京兆(zhào)田真兄弟三人,共

7、議分財生貲(z),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荊樹,共議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樹即枯死,狀如火燃。真往見之,大驚,謂諸弟曰:“樹本同株,聞將分斫(zhuó),所以憔悴(qiáo cuì),是人不如木也?!币虮蛔詣?,不復解樹。樹應(yīng)聲榮茂。兄弟相感,合財寶,遂為孝門。(注釋)  京兆:京城地區(qū)。生貲:財產(chǎn)。破:劈開。斫:砍。憔悴:枯萎,凋零。悲不自勝:悲傷得自己受不了,形容極度悲傷。勝:承受,控制。榮茂:繁榮茂盛。孝門: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家庭。(乙)七步詩三國·魏曹植煮豆持作羹(gng),漉豉以為汁。萁(qí)向釜(f)下然,豆在釜中泣。本

8、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釋)  持:用來。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食物。漉豉以為汁:過濾煮熟后發(fā)酵過的豆子,用以制成調(diào)味的汁液。萁:豆秸,即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釜:鍋。然:同“燃”,燃燒。本:原本,本來。煎:熬煮,這里指迫害。何:何必。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皆平均 _(2)惟堂前一株紫荊樹 _(3)其樹即枯死 _(4)不復解樹 _2結(jié)合注釋,翻譯下面的句子。(1)樹本同株,聞將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_(2)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_3對于(甲)(乙)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甲)這

9、則故事通過主人家堂前紫荊樹的前后變化說明兄弟團結(jié)、家庭和睦的重要性。B.(乙)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兄弟,用萁煮豆來比喻兄弟相殘,表達了作者的不滿和悲憤之情。C.(乙)中“本是同根生”與(甲)中的“樹本同株”意思相近。D.(甲)(乙)兩部分內(nèi)容都表現(xiàn)了兄弟相爭、骨肉相殘,都說明了人不如事物團結(jié)的道理。9. 文言文閱讀。殺駱駝破甕昔有一人,于甕中盛谷。駱駝入甕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為憂。有一老人來語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當斬頭,自能出之。”即用其語,以刀斬頭。既殺駝,而復破甕,如此癡人,為世人所笑。(選自百喻經(jīng))(注)昔:從前;古時候。甕:一種口小腹大的陶器。以為憂:以之

10、為憂,為此事發(fā)愁。用:采納。癡:傻、愚蠢。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1)有一老人來語之曰  語:_(2)吾教汝出 汝:_(3)以刀斬頭 以:_(4)既殺駝而復破甕   既: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駱駝入甕中食谷,首不得出。譯文:_(2)既不得出,其人以為憂。譯文:_(3)既殺駝而復破甕,如此癡人,為世人所笑。譯文:_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_10. 文言文閱讀。有記載,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經(jīng)來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留下了下面的語段。讓我們來讀一讀。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

11、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1(理解字詞)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1)憶昔去年春(_)   A從前   B錯過 C傍晚(2)江邊曾會君(_)   A君主   B君子 C這里指子期(3)此曲終兮不復彈(_)  A終于   B終歸 C結(jié)束2(提取信息)用“   ”畫出最能表現(xiàn)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句子。3(問題探究)文中能夠說明“此曲終兮不

12、復彈”和“子期不在對誰彈”的原因的句子是(   )A.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B.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C.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 D.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4(個性感悟)讀了語段,你體會到了什么?_11.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金鉤桂餌魯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鍛黃金之鉤,錯以銀碧,垂翡翠之綸。其持竿處位則是,然其得魚不幾矣。故曰:“釣之務(wù)不在芳飾,事之急不在辯言?!?解釋下列字義:好(_)餌(r)(_)是(_)2翻譯句子:(1)魯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鍛黃金之鉤;_(2)釣之務(wù)不在芳飾,事之急不在辯言。_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_12. 閱讀

13、揠苗助長,完成下面各題。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謂其人曰:“!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1默寫句子,并寫出自己的理解。句子:_。意思:_。句子:_。意思:_。2發(fā)揮想象,完成下面的續(xù)寫??吹健懊鐒t槁矣”,農(nóng)夫的兒子急匆匆地跑回家,他對父親說:_。望著滿地已經(jīng)枯死的禾苗,農(nóng)夫不禁感嘆道:_。3“揠”、“苗”、“助”、“長”這幾個字在新華字典中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A.揠苗助長  B.苗揠助長    C.苗揠長助  D.揠苗長助4小明才三歲,媽媽就每天逼著他練鋼琴,這讓小明很不開心。請你用上“

14、揠苗助長”這個成語,勸說小明的媽媽。_兩小兒辯日的寫作特點。_13. 課外文言文閱讀??锖庾种晒纾╣u),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锖猓簼h朝人。 不逮:指燭光透不過來。大姓:大戶。文不識:姓文,名不識。傭作:被雇傭勞作 大學:很有學問的人。1解釋加點的字。以書映光而讀之(_) 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愿得主人書遍讀之。_3請你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你所讀到的故事_。14. 文言文閱讀。書戴嵩畫牛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日:“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云:“耕當問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