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地質學復習資料_第1頁
構造地質學復習資料_第2頁
構造地質學復習資料_第3頁
構造地質學復習資料_第4頁
構造地質學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判斷題1、對稱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巖層的頂面。對2、對稱浪成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巖層的底面。錯3、泥裂在剖面上一般成“V”字形,其“V”字形尖端指向巖層頂面。錯4、斜層理由一組或多組與主層面斜交的細層組成,其細層的收斂方向指向巖層的底面方向。對5、斜層理由一組或多組與主層面斜交的細層組成,其細層的收斂方向指向巖層的頂面方向。錯6、粒級層理又稱遞變層理,其特點是在一單層內(nèi),從底到頂粒度由粗逐漸變細。對7、雨痕的凹坑或瘤狀印模的圓弧形頂端總是指向巖層底面。對斷層運動方向1、在斷層旁側發(fā)育的壓性結構面(如褶皺軸面)與斷層所構成的銳角指示斷層對盤的運動方向。對2、在斷層旁側發(fā)育的張性結構面(如羽狀張節(jié)

2、理)與斷層的銳夾角指示對盤的運動方向。錯3、在斷層旁側發(fā)育的羽狀剪節(jié)理與斷層所構成的銳角指示斷層對盤的運動方向。錯4、牽引褶皺的弧形頂端指示斷層對盤運動方向。錯5、牽引褶皺的弧形頂端指示斷層本盤運動方向。對6、同沉積斷層的上盤常發(fā)育逆牽引構造,逆牽引構造一般構造背斜,其弧形頂端指示斷層本盤的運動方向。錯褶皺1、 同沉積褶皺是在巖層形成后受力變形而形成的。錯2、 同沉積斷層是在巖層形成后受力斷裂而形成的。錯3、 在多層巖層受到順層擠壓引起的縱彎褶皺作用過程中,背斜中各相鄰巖層的下層相對向背斜的轉折端滑動。錯4、 在多層巖層受到順層擠壓引起的縱彎褶皺作用過程中,背斜中各相鄰巖層的上層相對向背斜的轉

3、折端滑動。對V字形法則1、 當巖層傾向與地面坡向相同,且?guī)r層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時,巖層界線與地形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反。對2、 當巖層傾向與地面坡向相反,巖層界線與地形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反。錯3、 當巖層傾向與地面坡向相同,且?guī)r層傾角小于地面坡度傾角時,巖層界線與地形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反。錯4、 當巖層傾向與地面坡向相反時,巖層出露線與地形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同。對5、 當巖層傾向與地面坡向相同,且?guī)r層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時,巖層界線與地形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反。對6、 當巖層傾向與地面坡向相反時,巖層出露線與地形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反。錯力學基礎1、 因為在與最大主應力成45度夾角方向上的剪應力最大,

4、因此剪裂面沿此方向發(fā)育。錯2、 在構造分析中,通常將應力橢球體的三個主應力軸用A、B、C或X、Y、Z表示。錯3、 在構造分析中,通常將應變橢球體的三個主應變軸用A、B、C或X、Y、Z表示。對斷層1、 反階步的陡坎指示對盤運動方向。錯2、 反階步的陡坎指示本盤運動方向。對3、 正階步的陡坎指示本盤運動方向。錯4、 正階步的陡坎指示對盤運動方向。對5、 當斷層的走向與褶皺的走向一致時,該斷層為走向斷層。錯6、 當斷層的走向與褶皺的走向一致時,該斷層為縱斷層。對 7、 當斷層的走向與褶皺軸的延伸方向垂直時,該斷層為傾向斷層。錯8、 當斷層的走向與褶皺軸的延伸方向垂直時,該斷層為橫斷層。對9

5、、 負花狀構造表明走滑斷層同時具有逆沖斷層的性質。錯10、 負花狀構造表明走滑斷層同時具有正斷層的性質。對11、 正花狀構造表明走滑斷層同時具有正斷層的性質。錯12、 正花狀構造表明走滑斷層同時具有逆沖斷層的性質。對13、 發(fā)辮狀構造是逆斷層的標型特征。錯14、 發(fā)辮狀構造是正斷層的標型特征。錯15、 發(fā)辮狀構造是走滑斷層的標型特征。對16、 同沉積斷層的斷距隨深度的增大,地層時代越老,斷距越大。對17、 同沉積斷層的斷距隨深度的增大,地層時代越老,斷距越小。錯18、 同沉積斷層中,同一地層在下降盤與上升盤的厚度之比稱為生長指數(shù),生長指數(shù)越大說明了同沉積斷層的活動強度越大。對19、 同沉積斷層

6、中,同一地層在下降盤與上升盤的厚度之比稱為生長指數(shù),生長指數(shù)越大說明了同沉積斷層的活動強度越小。錯節(jié)理及縫合線構造1、 縫合線構造的錐軸方向平行于最大主壓應力軸。對2、 節(jié)理的分期就是將一定地區(qū)不同時期形成的節(jié)理加以區(qū)分,將同期節(jié)理組合在一起。對3、 節(jié)理的配套就是將一定地區(qū)不同時期形成的節(jié)理加以區(qū)分,將同期節(jié)理組合在一起。錯劈理1、 微劈石域的變形較劈理域強。錯2、 微劈石域的變形較劈理域微弱。對線理1、 拉伸線理為B型線理。錯2、 礦物生長線理為B型線理。錯3、 皺紋線理為B型線理。對4、 交面線理為B型線理。對5、 桿狀構造為B型線理。對緒論1、 傳統(tǒng)構造觀認為地殼運動是以水平運動為主。

7、錯2、 現(xiàn)代構造觀認為地殼運動是以水平運動為主。對3、 地球的圈層構造是指地球內(nèi)部在垂向上是成層,分為不同規(guī)模的圈層;各圈層的密度、強度、地球物理性質等互有差異。各圈層的界面可以是漸變的,也可以是急變的,它們不僅是物質組成的分界面,也常常是構造活動面。對4、 構造層次是指因向地下深處溫度、壓力升高引起巖石力學性質變化,從而導致在同一期構造變形中,不同深度各帶的變形各具特點和規(guī)律,形成特征性構造。于是,自地表至深層劃分成不同的構造層次。對5、 淺構造層次以塑性變形為主。錯6、 薄皮構造認為地殼運動是以水平運動為主,不同的構造向下要終止在不同的近于水平的軟弱面上。對二、填空題1、根據(jù)軸面產(chǎn)狀和兩翼

8、產(chǎn)狀、褶皺可分為直立、斜歪、倒轉、平臥、翻卷。2、以長寬比為標準,將褶皺描述為等軸、短軸、線狀。3、脆性斷層構造巖主要包括角礫、碎裂、超碎裂、?;?、斷層泥。4、韌性斷層(韌性剪切帶)構造巖主要包括初糜棱、糜棱、千糜、變晶糜棱巖。5、隔擋式褶皺的特點為是:背斜_窄_;向斜_寬_;隔槽式褶皺的特點是背斜_寬_;向斜_窄_。6、不整合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平行、角度7、巖石在外力作用下一般都經(jīng)歷三個變形階段彈性、塑性、斷裂。8、斷層的幾何要素有斷層面、斷層線、斷層帶、上盤、下盤。9、侵入巖體的原生構造有流線、流面、橫節(jié)理、縱節(jié)理、層節(jié)理、斜節(jié)理。10、石香腸構造的幾何要素有 縱間隔、橫間隔、寬度、長度

9、、厚度。11、常見的小型線理為 拉伸、礦物生長、皺紋、交面、擦線。12、正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的命名依據(jù)是_兩盤相對運動_,走向、傾向、軸向、順層斷層命名的參照標準是_斷層走向與所切巖層走向方位的關系。13、橫跨、斜跨、共軸疊加褶皺之兩期褶皺軸在空間所保持關系為垂直、斜交、平行。14、劈理構造的基本要素為 .劈理域和微劈石。15、巖層的真傾角總是_大_于視傾角;真厚度總是_小_于視厚度。16、影響巖石力學性質的主要因素包括 各向異性、圍壓、溫度、孔隙流體、時間因素。17、根據(jù)節(jié)理產(chǎn)狀與巖層產(chǎn)狀關系的節(jié)理分類意見是走向、傾向、斜向、順層。18、劈理構造的成因分類的基本類型為破劈理、滑劈理、流劈

10、理。19、A軸線理包括拉伸、生長、擦線、鞘褶皺、壓力影。20、B軸線理包括交面、皺紋、石香腸、桿狀構造、窗欞構造21、晶體結構的位錯類型刃型、螺型、混合型22、斷層存在的地貌標志斷層三角面、斷層崖、山脊錯位、串珠狀湖泊洼地、帶狀泉水。23、斷層存在的構造標志 產(chǎn)狀突變、構造巖、地質體不連續(xù)。24、兩翼產(chǎn)狀均為倒轉的褶皺被稱為_翻卷_,一翼產(chǎn)狀較陡,另一翼產(chǎn)狀較緩的褶皺被稱為_斜歪_。25、應力是單位面積的_內(nèi)_力。26、構造地質學研究的對象是地殼,或巖石圈中的地質構造。27、地質構造研究應包括構造的幾何學、運動學、動力學以及流變學研究。28、沉積巖中可以用來確定巖層頂?shù)酌娴脑鷺嬙熘饕行睂永?/p>

11、,粒級層序,波痕,泥裂,古生物化石的生長和埋藏狀態(tài)等。29、巖層的產(chǎn)狀要素包括走向,傾向,傾角。30、巖層的產(chǎn)狀類型包括水平,傾斜,直立,倒轉31、當巖層的傾向與地面坡向相同且?guī)r層傾角小于坡度角時,巖層露頭線與地形等高線呈相同方向彎曲,但巖層露頭線的彎曲度大于等高線的彎曲度。32、當巖層的傾向與地面坡向相同且?guī)r層傾角大于坡度角時,巖層露頭線與地形等高線呈相反方向彎曲。 巖層的露頭界線形態(tài),決定于巖層產(chǎn)狀,地形以及二者的相互關系。33、傾斜巖層的露頭寬度取決于厚度,產(chǎn)狀,地面產(chǎn)狀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 34、地層的接觸關系按成因可分為整合接觸,不整合接觸兩種基本類型。 35、不整合又可分為平行不整

12、合接觸,角度不整合接觸。36、平行不整合的形成過程下降接受沉積,上升沉積間斷和遭受剝蝕,再下降接受沉積。37、角度不整合的形成過程下降接受沉積,褶皺上升(常伴有斷裂、巖漿活動和區(qū)域變質等再下降接受沉積。38、確定不整合存在的標志主要有地層古生物,沉積,構造,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等。39、確定不整合形成的時代,通常是以不整合面下伏地層中最新的一層時代為下限,以上覆地層中最老一層的時代為上限。40、巖石變形的五種方式為拉伸,擠壓,剪切,彎曲,扭轉。 按變形后的形狀可歸納為兩種基本類型均勻變形,非均勻變形。41、巖石在外力作用下,一般要經(jīng)歷彈性變形,塑性變形,破裂變形三個變形階段。 42、當巖石發(fā)生剪

13、切破裂時,包含最大主應力軸1象限的共軛剪切破裂面之間的夾角稱為共軛剪切破裂角。43、剪裂角是指最大主應力軸1與剪切破裂面夾角。 44、最大主應力軸1方向與剪切破裂面之間的夾角稱為剪裂角。45、剪裂角的大小取決于內(nèi)摩擦角的大小。 46、頁巖的內(nèi)摩擦角比砂巖的小,則頁巖的剪裂角比砂巖的大。 47、在同一動力持續(xù)作用的變形過程中,如果應變狀態(tài)發(fā)生連續(xù)的變化,這種變形稱為遞進變形。48、影響巖石力學性質與巖石變形的因素有圍壓,溫度,溶液,孔隙壓力,時間。49、褶皺形態(tài)多種多樣,但基本形式有兩種:背斜,向斜。50、褶皺要素主要有核,翼,轉折端,樞紐,軸面,軸跡。51、褶皺樞紐一定是褶曲的同一層面上最大彎

14、曲點的聯(lián)線。 52、在橫部面上,根據(jù)軸面產(chǎn)狀和兩翼產(chǎn)狀可將褶皺形態(tài)描述為直立,斜歪,倒轉,平臥,翻卷。 53、根據(jù)軸面產(chǎn)狀和樞紐產(chǎn)狀,可將褶皺(里卡德分類)分為直立水平,直立傾伏,傾豎,斜歪水平,平臥,斜歪傾伏,斜臥。54、褶皺層的上、下褶皺面傾角相等的切點的聯(lián)線稱等傾斜線。 55、常見的褶皺組合類型有穹窿和構造盆地,雁行式,隔檔式和隔槽式,復背斜和復向斜。56、褶皺形成機制的基本類型有縱彎,橫彎,剪切,柔流。 57、影響褶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層理發(fā)育情況,巖層厚度和力學性質,巖層埋藏深度和應變速率,基底構造。58、確定褶皺形成時代的主要方法有角度不整合分析,巖性厚度分析。 59、按節(jié)理的力學成

15、因可將褶皺分為剪節(jié)理,張節(jié)理。 60、根據(jù)節(jié)理與褶皺軸的關系可將節(jié)理分為縱節(jié)理,橫節(jié)理,斜節(jié)理。 61、根據(jù)節(jié)理與巖層產(chǎn)狀的關系可將節(jié)理分為走向節(jié)理,傾向節(jié)理,斜向節(jié)理,順層節(jié)理。62、節(jié)理整理和統(tǒng)計一般采用圖表形式,主要有玫瑰花,極點圖,等密圖。63、在垂直于被錯斷巖層走向的部面上可測得的斷距有鉛直斷距,地層斷距,水平斷距。按斷層兩盤相對運動可將斷層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 64、據(jù)安德森模式,形成正斷層的應力狀態(tài)是1直立,2和3水平。 65、據(jù)安德森模式,形成逆斷層的應力狀態(tài)是3直立,1和2水平。 66、據(jù)安德森模式,形成平移斷層的應力狀態(tài)是2直立,1和3水平。 67、識別斷層的地貌

16、標志主要有斷層崖,斷層三角面,錯斷的山脊,山嶺和平原的突變,串珠狀湖泊洼地,泉水的帶狀分布,水系特點。68、韌性斷層主要發(fā)育在地殼的深部。 69、反牽引構造發(fā)育于正斷層的上盤。 70、逆沖推覆體帶可劃分為型俯沖,型俯沖,陸陸碰撞型,陸內(nèi)俯沖帶四種基本類型。71、從幾何的角度來看,任何地質構造都可以概括為面狀構造,線狀構造。 72、面狀構造和線狀構造可劃分為透入性,非透入性兩類。 73、按劈理的傳統(tǒng)分類可將劈理分為流劈理,破劈理,滑劈理。 74、按劈理發(fā)育的不同地質背景可將劈理分為軸面劈理,層間劈理,順層劈理,斷裂劈理。75、變形巖石中小型線理有拉伸線理,礦物生長線理,皺紋線理,交面線理。 76

17、、變形巖石中的大型線理有石香腸構造,窗欞構造,鉛筆構造,桿狀構造。 77、侵入巖體的產(chǎn)狀可分協(xié)調(diào)侵入體和不協(xié)調(diào)侵入體。78、侵入巖體的原生流動構造可分為流線,流面。 79、從成因上,可將侵入巖與圍巖的接觸關系分為侵入接觸,沉積接觸,斷層接觸。80、變質巖區(qū)構造解析應包括幾何分析,構造序列分析,構造變形,環(huán)境分析,應力應變場分析等幾個方面或步驟。81、建立區(qū)域構造模式一般應注意大地構造背景,建立構造群落,劃分構造層次,確定變形構造場,進行構造綜合等幾個方面和步驟。 82、形成表生構造的作用主要包括重力,差異壓實,震動與擾動,溶解與吸水,冰川。83、重力作用形成的典型表生構造有蠕動構造,卷曲構造,

18、地面滑坡。 84、差異壓實作用形成的表生構造主要有上薄褶皺,魚尾狀構造,縮脹構造。三、簡單題001視傾角Ans:當剖面與巖層的走向斜交時,巖層與該剖面的交跡線叫視傾斜線,視傾斜線與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線間的夾角稱為視傾角,也叫假傾角。002真傾角Ans:當剖面與巖層的走向垂直時,巖層與該剖面的交跡線叫傾斜線,傾斜線與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線間的夾角稱為真傾角。003側伏向與側伏角Ans:當線狀構造包含在某一傾斜平面內(nèi)時,此線與該平面走向線間所夾之銳角即為此線在那個平面上的側伏角,構成側伏銳角的走向線的那一端的方位叫側伏向。004傾伏向與傾伏角Ans:某一直線在空間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傾斜直線在水平面上

19、的投影線所指示的該直線向下傾斜的方位,叫傾伏向;傾斜直線與其水平投影之間所夾銳角叫傾伏角。005應力Ans:單位面積的附加應力006差異應力Ans:1、3的差值007應力軌跡Ans:各個應力狀態(tài)的連線008線應變Ans:變形的結果引起物體內(nèi)質點之間的線段的變化,常用單位長度的改變量來表示。009剪應變Ans:變形的結果引起兩條線段之間的夾角的變化叫做剪應變。010剪裂角Ans:剪裂面與最大主應力的夾角011共軛剪裂角Ans:兩組共軛剪節(jié)理的夾角為共軛剪裂角。012均勻應變Ans:物體內(nèi)各質點的應變特征相同的變形。013非均勻應變Ans:物體內(nèi)各質點的應變特征發(fā)生變化的變形。014應變橢球體An

20、s:應變橢球體:為了形象地描述巖石的應變狀態(tài),常設想在變形前巖石中有一個半徑為1的單位球體,均勻變形后形成為一個橢球,以這個橢球體的形態(tài)來表示巖石的應變狀態(tài),這個橢球體便是應變橢球體。015旋轉變形Ans:應變橢球體主軸方向的物質線在變形前后方向發(fā)生改變的變形叫旋轉變形。016非旋轉變形Ans:應變橢球體主軸方向的物質線在變形前后方向未發(fā)生改變的變形叫非旋轉變形。017共軸遞進變形Ans:在遞進變形過程中,如果各增量應變橢球體的主軸始終與有限應變橢球體的主軸一致,叫做共軸遞進變形。018非共軸遞進變形Ans:在遞進變形過程中,如果各增量應變橢球體的主軸與有限應變橢球體的主軸不一致,叫做非共軸遞

21、進變形。019增量應變Ans:變形期中某一瞬間正在發(fā)生的小應變叫增量應變。020有限應變Ans:物體變形的最終狀態(tài)與初始狀態(tài)對比發(fā)生的變化稱為有限應變021蠕變Ans:在恒定應力作用下,應變隨時間持續(xù)增長的變形稱為蠕變。022劈理Ans:將巖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此生面狀構造。023劈理域Ans:劈理域:由層狀硅酸鹽或不溶殘余物質富集成的平行或交織狀的薄條狀或薄膜。024微劈石Ans:夾與劈理域之間的窄的平板狀或透鏡狀的巖片。025透入性構造Ans:在一個地質體中均勻連續(xù)彌漫整體的構造叫透入性構造。026非透入性構造Ans:指僅僅產(chǎn)生于地質體局部或只影響某個別區(qū)段的構造叫非透

22、入性構造027連續(xù)劈理Ans:凡巖石中礦物均勻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寬度極小,以致只能借助偏光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分辨劈理域和微劈石的劈理。028不連續(xù)劈理Ans:劈理域在巖石中具有明顯間隔,用肉眼就能直接鑒別劈理域和微劈石的劈理。029拉伸線理Ans:拉長的巖石碎屑、礫石、鮞粒、礦物顆粒或集合體等平行排列而顯示的線狀構造。030交面線理Ans:兩組面理相交或面理與層理相交形成的線理。031皺紋線理Ans:先存面理上的微細褶皺的樞紐平行排列而成的線理。032礦物生長線理Ans:由針狀、柱狀或板狀礦物順其長軸定向排列而成的線理。033石香腸構造Ans:又稱布丁構造,是不同力學性質互層的巖系受

23、到垂直巖層擠壓時形成的,軟弱層被壓向兩側塑性流動,夾在其中的強硬層不易塑性變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斷,構成斷面上形態(tài)各異、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長條狀塊段,即石香腸。在被拉斷的強硬層的間隔中,或由軟弱層呈褶皺楔入,或由變形過程中分泌出的物質所充填。故石香腸構造是各種斷塊、裂隙與楔入褶皺或分泌物充填的構造組合。034窗欞構造Ans:窗欞構造是強硬層組成的形似一排欞柱的半圓柱狀大型線狀構造。035壓力影構造Ans:是礦物生長線理的另一種表現(xiàn)。由巖石中相對剛性的物體及其兩側(或四周)在變形中發(fā)育的同構造纖維狀結晶礦物組成。巖石中作為相對剛性的物體有黃鐵礦、磁鐵礦,還有化石、礫石、巖屑和變斑晶等。變形一般不強

24、,只出現(xiàn)微破裂、波狀消光、變形紋等。核心物質兩側的結晶纖維由石英、方解石、云母或綠泥石等礦物組成。036樞紐Ans:單一褶皺面上最大彎曲點的連線。037褶皺脊線Ans:同一褶皺面上沿著背形最高點的連線。038翼間角Ans:正交剖面上兩翼間的內(nèi)夾角。圓弧形褶皺的翼間角是指通過兩翼上兩個拐點的切線之間的夾角。039軸面Ans:各相鄰褶皺面的樞紐連成的面叫軸面。040軸跡Ans:軸面與地形面的交線在地質圖上的投影稱為地質圖上的軸跡。041褶軸褶軸:從幾何學觀點來看,轉折端渾圓的褶皺面,可看作一條直線通過平行自身移動而構成的一個曲面,這條直線成為褶軸,這種褶皺稱為圓柱狀褶皺。042平行褶皺褶皺面做平行

25、彎曲的褶皺,同一褶皺層的厚度在褶皺的各部分一致,所以也叫等厚褶皺,彎曲的各層具有同一個曲率中心,所以也叫同心褶皺。043相似褶皺組成褶皺的各褶皺面做相似彎曲的褶皺。各面的曲率相同,但是沒有共同的曲率中心。所以,褶皺的形態(tài)不隨深度的變化而改變,同一褶皺層的厚度發(fā)生有規(guī)律的變化,兩翼變薄,轉折端加厚,平行軸面量出的視厚度在褶皺的各部位保持一致。044隔檔式褶皺又稱梳狀褶皺,由一系列平行褶皺組成,其特點是背斜緊閉,發(fā)育完整,而兩個背斜之間的向斜平緩開闊。045隔槽式褶皺由一系列平行褶皺組成,其特點是向斜緊閉,發(fā)育完整,而兩個向斜之間的背斜平緩開闊,常呈箱狀。046迭加褶皺又稱重褶皺,指已經(jīng)褶皺的巖層

26、再次彎曲變形而形成的褶皺。047縱彎褶皺作用指巖層受到順層擠壓應力的作用而形成的褶皺。048橫彎褶皺作用巖層受到與層面垂直的應力作用而發(fā)生彎曲的行為稱為橫彎褶皺作用。049共軸迭加褶皺由早期等斜至平臥褶皺與晚期直立水平褶皺,在兩期褶皺軸或樞紐近于平行疊加情況下形成的褶皺叫共軸疊加褶皺。050橫跨褶皺疊加褶皺中,由兩期皆為直立水平褶皺,兩期褶皺軸直交的橫跨疊加形成的褶皺叫橫跨褶皺。051節(jié)理系在一次構造作用的統(tǒng)一應力場中形成的產(chǎn)狀呈規(guī)律性變化的一群節(jié)理叫節(jié)理系。052節(jié)理組指在一次構造作用的同一應力場中形成的,產(chǎn)狀基本一致和力學性質相同一群節(jié)理叫做節(jié)理組。053追綜張節(jié)理承襲、利用共軛剪裂面而形

27、成的,表征張性特點的節(jié)理。054共軛剪節(jié)理同一、統(tǒng)一構造應力場控制產(chǎn)生的兩組相交且彼此切割的剪節(jié)理。055張節(jié)理張應力產(chǎn)生的破裂面稱張節(jié)理。056剪節(jié)理剪應力產(chǎn)生的破裂面稱剪節(jié)理。057滑距斷層兩盤實際的位移距離。是根據(jù)錯動前的一個點,錯動后分成兩個對應點之間的實際距離。058斷距指被錯斷巖層在兩盤上的對應層之間的相對距離。059地層斷距斷層兩盤上對應層之間的垂直距離。060階步在斷層滑動面上常有與擦痕直交的微細陡坎,這種微細陡坎稱為階步。061逆沖推覆構造大型逆沖斷層的上盤,因從遠處推移而來而稱為外來巖體,下盤意味著相對不動而稱為原地巖體。推覆體就是一種外來巖體,因總體稱平板狀又稱逆沖巖席。

28、逆沖斷層與推覆體共同構成逆沖推覆構造或推覆構造。062飛來峰當逆沖斷層和推覆構造發(fā)育區(qū)遭受強烈侵蝕切割,將外來巖體大片剝蝕掉,只在大片被剝露出來的原地巖塊上殘留小片孤零零的外來巖體。稱為飛來峰。063構造窗當逆沖斷層和推覆構造發(fā)育區(qū)遭受強烈侵蝕切割,將部分外來巖塊剝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巖塊,表現(xiàn)為一片外來巖塊中出現(xiàn)一小片由斷層封閉的原地巖塊,常常是較老地層中出現(xiàn)一小片由斷層封閉的較年輕地層,這種現(xiàn)象叫構造窗。064同沉積斷層又稱生長斷層一般為走向正斷層,主要發(fā)育在沉積盆地邊緣。斷層一邊活動一邊在斷層兩側發(fā)生沉積。065碎裂巖斷層兩盤研磨的更細的斷層巖,由原巖的巖紛或細?;蛟瓗r的礦物碎粒組成。顆粒一

29、般在0。012mm之間。066擦痕斷層兩盤巖石被磨碎的巖屑和巖紛在斷層面上刻劃的結果,擦痕有時表現(xiàn)為一端粗而深,一端細而淺,由粗而深端到細而淺端一般指示對盤運動方向。067地壘由兩組走向近平行,反向傾斜的正斷層構成。068地塹由兩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傾斜的正斷層構成。069韌性剪切帶韌性剪切帶是巖石在韌性狀態(tài)下發(fā)生連續(xù)變形的狹窄高剪切應變帶。070S-C組構韌性剪切帶內(nèi)常發(fā)育兩種面理:1、平行于剪切帶內(nèi)的應變橢球體的XfYf面的剪切帶內(nèi)面理(S),在剪切帶內(nèi)呈“S”形展布。2、糜棱巖面理(C)。糜棱巖面理實際上是一系列平行于剪切帶邊界的間隔排列的小型強剪切應變帶。常由更小的顆?;蛟颇傅鹊V物所組成

30、?!癝”型面理和“C”型面理所夾的銳角指示剪切帶的剪切方向。071糜棱巖糜棱巖是具有下列四種特征的斷層巖:1、與原巖相比,粒度顯著減??;2、具增強的面理和(或)線理;3、發(fā)育于狹窄的強應變帶內(nèi);4、巖石中至少有一種主要的造巖礦物發(fā)生了明顯的塑性變形。072鞘褶皺是韌性剪切帶內(nèi)一種特殊的A型褶皺。因其形似刀鞘故名鞘褶皺。大多呈扁圓狀或舌狀,或呈圓筒狀,多數(shù)為不對稱褶皺,沿剪切方向拉的很長。073構造置換主要指發(fā)生在變質巖石中,表征次生構造面理取代原巖層理或早期面理的構造現(xiàn)象。001Quest:確定巖層產(chǎn)狀的兩個基本要素A:走向和傾向()B:傾向和傾角()C:走向和傾角()Ans:B002Ques

31、t:兩套地層關系反映了構造演化過程為:下降沉積褶皺、巖漿侵入并遭受剝蝕再下降沉積,其接觸關系為A:平行不整合()B:角度不整合()C:整合()D:假整合()Ans:B003Quest:巖層的真傾角A:大于視傾角()B:小于視傾角()C:等于視傾角()Ans:A004Quest:遞進變形過程中,在非常微小瞬間發(fā)生微量應變是A:無限小應變()B:有限應變()C:增量應變()D:非均勻應變()Ans:C005Quest:在共軸遞進變形中,增量應變橢球體的主軸始終與有限應變橢球體主軸A:平行()B:不平行()C:可平行也可不平行()Ans:A006Quest:在單剪狀態(tài)下,剪切面平行A:應變橢球體的X

32、Y面()B:應變橢球體的XZ面()C:ab運動面()D:應變橢球體的YZ面()Ans:A007Quest:在體積不變情況下弗林圖解中K1的應變橢球體形態(tài)是A:旋轉扁球體()B:長形橢球體()C:扁形橢球體()D:平面應變橢球體()Ans:008Quest:巖層產(chǎn)狀和厚度不變,若坡向與傾向相同,當坡角越接近傾角時,則露頭寬度A:越小()B:越大()C:無變化()Ans:B009Quest:在共軸遞進變形情況下應變橢球體長軸大體相當于A:最大壓應力方向()B:最大張應力方向()C:中間應力軸方向()Ans:B010Quest:S形雁行張節(jié)理的變形機制是A:擠壓作用()B:共軸遞進變形()C:非共軸

33、遞進變形()Ans:A011Quest:節(jié)理系是指A:在一個露頭上所有節(jié)理組合()B:在一次構造應力場中形成產(chǎn)狀和力學性質相同的一群節(jié)理組合()C:在一次構造應力場中形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節(jié)理的組合()D:在一個地區(qū)所有產(chǎn)狀、性質相同的節(jié)理統(tǒng)稱()Ans:C012Quest:線理延伸方向與應變橢球體A軸一致的A型線理有A:石香腸構造()B:皺紋線理()C:礦物生長線理()Ans:C013Quest:旋轉應變是一種A:純剪應變()B:共軸應變()C:非共軸應變()Ans:A014Quest:褶皺內(nèi)外弧曲率相同,等傾斜線等長的褶皺是A:相似褶皺()B:等厚褶皺()C:平行褶皺()D:頂薄褶皺()Ans

34、:B015Quest:在垂直巖層走向的剖面上出現(xiàn)地層重復最可能有下列哪種構造A:褶皺()B:斷裂()C:褶皺和斷裂()Ans:A016Quest:影響褶皺主波長的主要因素有A:能干層厚度和能干層與介質的粘度比()B:應力大小和能干層厚度()C:應力大小和應力作用的時間長短()D:能干層粘度和能干層與介質的厚度比()Ans:A017Quest:在地層層序正常地區(qū),順著褶皺樞紐傾伏方向觀察時,地層時代A:由新到老()B:由老到新()C:背斜由老到新,向斜由新到老()Ans:C018Quest:鞘褶皺是一種特殊的A型褶皺,它是A:在強烈壓扁條件下產(chǎn)生()B:在強烈拉伸條件下產(chǎn)生()C:發(fā)育在韌性剪切

35、帶中強烈剪切部位()Ans:C019Quest:平行褶皺的等傾斜線特征為A:與軸面平行且等長()B:向內(nèi)弧收斂且等長()C:向內(nèi)弧收斂且不等長()D:向外弧收斂且等長()Ans:B020Quest:褶皺樞紐是指A:單一褶曲面往上凸的最高點連線()B:單一褶曲面往下凹的最低點連線()C:單一褶曲面最大彎曲點的連線()D:褶曲軸面與地面交線()Ans:C021Quest:中和面褶皺作用形成褶皺各處垂直層面厚度不變,其典型的褶皺形態(tài)為A:頂厚褶皺()B:相似褶皺()C:平行褶皺()D:頂薄褶皺()Ans:C022Quest:軸面直立樞紐傾伏的褶皺稱為A:直立傾伏褶皺()B:斜歪傾伏褶皺()C:斜臥褶

36、皺()Ans:A023Quest:正斷層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A:2直立,13水平()B:1直立,23水平()C:3直立,12水平()Ans:B024Quest:斷層兩盤地層真斷距是下列哪種剖面上測得的A:垂直地層走向的剖面()B:平行地層走向的剖面()C:垂直斷層走向的剖面()D:平行斷層走向的剖面()Ans:C025Quest:斷層走向與巖層走向基本直交的斷層是A:橫斷層()B:傾向斷層()C:走向斷層()D:順層斷層()Ans:B026Quest:由若干條產(chǎn)狀基本一致、性質相同的斷層形成的斷層組合是A:階梯狀斷層()B:迭瓦狀斷層()C:雁行式平移斷層()D:前面三種都可能()Ans:D02

37、7Quest:當斷面直立時,擦痕的側伏角A:與傾伏角相同()B:比傾伏角大()C:比傾伏角小()D:與傾伏角無關()Ans:A028Quest:飛來峰指A:在外來系統(tǒng)巖石廣布的區(qū)內(nèi),因剝蝕出露的一小片被斷層所圍限的原地系統(tǒng)巖石()B:在原地系統(tǒng)巖石分布區(qū),因剝蝕而殘留一小片被斷層圍限的外來系統(tǒng)巖塊()C:在地形較高處看到的孤立的地質體D:在地形低洼處的不同于其周圍巖石的地質體()Ans:B029Quest:剝離斷層是A:位移量很大的逆斷層()B:巨大狹長的斷陷盆地()C:低緩的大型伸展正斷層()Ans:C030Quest:逆沖斷層產(chǎn)狀與上下盤巖層產(chǎn)狀一致地段叫A:斷坪()B:斷坡()Ans:A

38、031Quest:糜棱巖是指A:較高溫度和應力差下礦物發(fā)生塑性變形而成()B:由一種堅硬巖石構成的構造巖()C:脆性破碎研磨而成()Ans:A7.問答題(共40道)001巖層露頭形態(tài)及出露寬度受那些因素影響?試述“V“字形法則?影響因素:地形、坡度、產(chǎn)狀“V”字型法則:1)相反相同當巖層的傾向與坡向相反時,巖層界線與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同,但是等高線更彎曲。2)相同相反當巖層的傾向與坡向相同時,同時巖層的傾角大于坡角,巖層的界線與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反。巖層在河谷中V尖端指向下游,在山脊處指向山頂。3)相同相同當巖層的傾向與坡向相同時,同時巖層的傾角小于坡角,巖層的界線與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同。但是

39、巖層的界線更彎曲。巖層在河谷中V尖端指向上游,在山脊處指向下坡方向。002簡述均勻應變、非均勻應變及其特征?均勻應變:物體內(nèi)各點的應變特征相同的變形;特征:變形前的直線,變形后認為直線;變形前的平行線變形后仍然平行。非均勻應變:物體內(nèi)各點的應變特征發(fā)生變化的變形;特征:直線經(jīng)變形后不再為直線而成為曲線或折線,平行線變形后不再保持平行,圓變形以后也不在是圓或者橢圓。003試述應變橢球體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地質構造中的應用?應變橢球體:為了形象地描述巖石的應變狀態(tài),常設想在變形前巖石中有一個半徑為1的單位球體,均勻應變后成為一個橢球,以這個橢球體的形態(tài)和方位來表示巖石的應變狀態(tài),這個橢球體便是應變橢球

40、體。應變橢球體的三個主軸方向可形象地表示變形造成的地質構造的空間方位。垂直3的平面(或XY面,或AB面)是受壓扁的,代表褶皺的軸面或者片理面等的方位;垂直1的平面(或者YZ面,或BC面)為張性面,代表了張性構造(如張節(jié)理)的方位;平行1(或X軸,或A軸)的方向為最大拉伸方向,常可反映在礦物的定向排列上。004簡述遞進變形的概念?并舉例說明遞進變形的地質表現(xiàn)?遞進變形:在變形過程中,物體從初始狀態(tài)變化到最終狀態(tài)的過程是一個由許許多多次微量應變逐次疊加的過程,這種變形發(fā)展過程成為遞進變形。005巖石的破裂方式有幾種?各與主應力軸之間有何關系?張破裂與剪破裂;張裂面與1平行,剪裂面與1呈45度-/2

41、的關系。006簡述庫倫破裂凖則的地質意義?=45度-/2007簡述影響巖石力學性質與巖石變形行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響特點?簡述影響巖石力學性質與巖石變形行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響特點?1)各向異性:2)圍壓:3)溫度:4)孔隙壓力:5)應變速率:008簡述劈理的分類?一、傳統(tǒng)的分類方案:1)流劈理;2)破劈理3)滑劈理二、結構形態(tài)分類:1)連續(xù)劈理2)不連續(xù)劈理009簡述劈理的應變研究意義?劈理一般垂直于最大縮短方向,平行于壓扁面,即平行于應變橢球體的XY主應變面。010簡述石香腸構造及其與主應力關系?石香腸構造又稱布丁構造,是不同力學性質互層的巖系受到垂直巖層擠壓時形成的,軟弱層被壓向兩側塑性流動

42、,夾在其中的強硬層不易塑性變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斷,構成斷面上形態(tài)各異、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長條狀塊段,即石香腸。在被拉斷的強硬層的間隔中,或由軟弱層呈褶皺楔入,或由變形過程中分泌出的物質所充填。故石香腸構造是各種斷塊、裂隙與楔入褶皺或分泌物充填的構造組合。與主應力之間的關系:石香腸的長度指示了局部的中間應變軸(Y軸),寬度指示了拉伸方向(X軸)或局部的最小主應力方向;厚度指示了壓縮方向(Z軸)或局部的最大主應力方向。011試述褶皺位態(tài)分類?1)直立水平褶皺軸面近于直立,傾角為90°80°,樞紐近平行,傾伏角為0°10°;2)直立傾伏褶皺軸面近于直立,傾角為

43、90°80°,樞紐傾伏角為10°70°;3)傾豎褶皺軸面近于直立,傾角為90°80°,樞紐傾伏角為70°90°;4)斜歪水平褶皺軸面傾角為80°20°,樞紐近平行,傾伏角為0°10°5)斜歪傾伏褶皺軸面傾角為80°20°,樞紐傾伏角為10°70°6)平臥褶皺樞紐傾伏角和軸面傾角均為0°20°7)斜臥褶皺樞紐和軸面兩者傾向及傾角基本一致,軸面傾角為20°80°,樞紐在軸面上的側伏角為20°

44、70°012試述蘭姆賽褶皺等傾斜線分類?分為三類五型:類褶皺的等斜線向內(nèi)弧呈收斂狀,內(nèi)弧曲率總是大于外弧曲率,故外弧傾斜度也總是小于內(nèi)弧傾斜度。根據(jù)等斜線的收斂程度再細分為三個亞類:A型等斜線向內(nèi)弧強烈收斂,各線長短差別極大,內(nèi)弧曲率遠大于外弧曲率。為典型的頂薄褶皺。B型等斜線也向內(nèi)弧收斂,并與褶皺面垂直,各線長短大致相等,褶皺層真厚度不變,內(nèi)弧曲率仍大于外弧曲率,為典型的平行褶皺。C型等斜線向內(nèi)弧輕微收斂,轉折端等斜線比兩翼附近的要略長一些,反映兩翼厚度有變薄趨勢,內(nèi)弧曲率略大于外弧曲率。這是平行褶皺向相似褶皺的過渡型式。類等斜線互相平行且等長。褶皺層的內(nèi)弧和外弧的曲率相等,即相鄰

45、褶皺面傾斜度基本一致,為典型的相似褶皺。類等斜線相外弧收斂向內(nèi)弧撒開,呈倒扇狀,即外弧曲率大于內(nèi)弧曲率,為典型的頂厚褶皺。013比較相似褶皺()與平行褶皺(IB)的主要特點?平行褶皺:等斜線也向內(nèi)弧收斂,并與褶皺面垂直,各線長短大致相等,褶皺層真厚度不變,內(nèi)弧曲率仍大于外弧曲率相似褶皺:等斜線互相平行且等長。褶皺層的內(nèi)弧和外弧的曲率相等,即相鄰褶皺面傾斜度基本一致。014簡述縱彎褶皺的特點及其伴生的小構造?特點:1)褶皺是平面應變,任一點的中間應變軸都與褶皺軸平行。2)垂直層面的層的原始厚度保持不便,典型的褶皺形態(tài)是B型平行褶皺,但層內(nèi)沒有中和面。3)褶皺面上初始與褶皺軸成角相交的直線線理,變

46、形后與皺褶軸的夾角不變。在赤平投影上,線理標繪成一個與褶皺軸成角的小圓。4)在垂直褶皺軸的正交剖面上,可以看到最大應變軸方向從兩翼向彎曲的頂部收斂,呈反扇形排列。應變強度與兩翼間角大小有關,在轉折端處無剪應力,在拐點處應變最強。小構造:1)褶皺面上形成擦痕。2)不對稱小褶皺和層間劈理3)層間破碎帶4)構造透鏡體5)石香腸構造等015簡述褶皺主波長理論及其地質意義?理論要點:1)褶皺的主波長與所受作用力的大小沒有直接關系,而與強巖層的厚度及層與介質的粘度比有關。2)褶皺主波長與褶皺層的原始厚度d成正比。3)褶皺的主波長Wi與強硬層和介質的粘度比(1/2)的立方根成正比。地質意義:016用示意圖表

47、示中和面褶皺巖石中應變狀態(tài)?017如何區(qū)分彎滑和彎流褶皺作用?1)彎滑與彎流褶皺作用對巖層的要求不同:彎流作用要求巖層相對較軟,而彎滑作用要求巖層相對強硬或在強硬層間有很薄的軟弱層。2)根據(jù)伴生的小構造確定彎滑褶皺常伴生擦痕、不對稱小褶皺和層間劈理、層間破碎帶彎流褶皺常伴生構造透鏡體、石香腸構造等。018如何區(qū)分張節(jié)理與剪節(jié)理?張節(jié)理和剪解理各自的破裂面不同:張節(jié)理:1)產(chǎn)狀不甚穩(wěn)定,延伸不遠。單條節(jié)理短而彎曲,節(jié)理常側列產(chǎn)生。2)張節(jié)理面粗糙不平,無擦痕。3)在膠結不太堅實的礫巖或者砂巖中的張節(jié)理常常繞礫石或者粗砂而過,如切過礫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4)張節(jié)理多開口,一般被礦脈充填。脈寬變化

48、較大,脈壁不平直。5)張節(jié)理有時呈不規(guī)則的樹枝狀,各種網(wǎng)絡狀,有時也追蹤"X"型共軛剪節(jié)理形成鋸齒狀張節(jié)理、單列或共軛雁列式張節(jié)理,有時也呈放射狀或同心圓狀組合形式。剪節(jié)理:1)產(chǎn)狀較穩(wěn)定,沿走向和傾向延伸較遠。2)剪節(jié)理較平直光滑,有時具有因剪切滑動而留下的擦痕。剪節(jié)理未被礦物充填時時平直閉合縫,如被充填,脈寬較為均勻,脈壁較為平直。3)發(fā)育于礫巖和砂巖等巖石中的剪節(jié)理,一般穿切礫石和膠結物。4)典型的剪節(jié)理常常組成共軛"X"型節(jié)理系。"X"型節(jié)理系發(fā)育良好時,則將巖石切成菱形、棋盤格式。剪節(jié)理往往成等距排列。5)主剪裂面由羽狀微裂

49、面組成。019共軛剪節(jié)理及其構造分析中的地質意義?由兩組剪節(jié)理組成的"X"型剪節(jié)理叫做共軛剪節(jié)理。根據(jù)共軛剪節(jié)理可以判斷主應力的分布。兩組共軛剪節(jié)理的交線代表中間應力2,兩組節(jié)理的交角平分線分別代表1和3。020簡述野外識別斷層的主要標志?標志:1)地貌標志:斷層崖、斷層三角面、錯斷的山脊、串珠狀湖泊洼地、泉水的帶狀分布、水系特點(河流急劇轉或河谷被錯斷)。2)構造標志:巖層產(chǎn)狀的急變和變陡、節(jié)理化劈理化帶的突然出現(xiàn)、小褶皺劇增、擠壓破碎和各種擦痕等現(xiàn)象、構造透鏡體。3)地層標志:地層缺失和重復4)巖漿活動和礦化作用標志:巖體、礦化或者硅化等熱液蝕變帶沿一條線斷續(xù)分布。5)

50、巖相和厚度標志:一個地區(qū)的沉積巖相和厚度沿一條線發(fā)生急劇變化。021根據(jù)哪些標志可以判斷斷層兩盤相對運動方向?1)根據(jù)兩盤地層的新老關系2)牽引構造3)擦痕和階步4)羽狀節(jié)理5)斷層兩側小褶皺6)斷層角礫巖022簡述斷層運動學分類?1)正斷層2)逆斷層3)平移斷層023用安德森模式簡述斷層形成的方式?1)形成正斷層的應力狀態(tài)是:1直立、2和3水平,2與斷層走向一致,上盤順斷層傾斜向下滑動。根據(jù)形成正斷層的應力狀態(tài)和莫爾圓表明,引起正斷層作用的有利條件是:最大主應力在鉛直方向上逐漸增大,或者最小主應力在水平方向上減小。2)形成逆斷層的應力狀態(tài)是:1和2水平,3直立,2平行于斷層走向。根據(jù)形成逆斷

51、層的應力狀態(tài)和莫爾圓表明,引起逆斷層作用的有利條件是:最大主應力在水平方向上逐漸增大,或者最小主應力逐漸減小。3)形成平移斷層的應力狀態(tài)是:1和3水平,2直立,斷層面走向垂直于2,滑動方向也垂直于2,兩盤順斷層走向滑動。024簡述斷層的雙層結構模式及其相應的斷層巖?90年代后的更新觀點認為:大斷層的上部、下部具有不同的變形特征,通常:淺部發(fā)育糜棱系列,深部發(fā)育碎裂系列構造巖025簡述正斷層的基本特征及其常見的組合形式?特征:1)上盤下降、下盤上升。2)斷層面產(chǎn)狀較陡。大型正斷層向地下切割的過程中,產(chǎn)狀變緩成鏟狀或犁狀。組合:地塹、半地塹、負花狀構造026簡述逆斷層的基本特征及其常見的組合形式?

52、特征:1)上盤上升、下盤下降。2)斷層面產(chǎn)狀較緩。組合:地壘、花狀構造。027雁列張節(jié)理是怎樣形成的?雁列張節(jié)理是由早期已形成的張節(jié)理又發(fā)生剪切變形使中部發(fā)生旋轉而形成的,即雁列張節(jié)理利用和遷就了早期張節(jié)理。028簡述糜棱巖的基本特征?1)與原巖相比,粒度顯著減?。?)具增強的面理和(或)線理;3)發(fā)育于狹窄的強應變帶內(nèi);4)巖石中至少有一種主要的造巖礦物發(fā)生了明顯的塑性變形。029根據(jù)哪些標志判斷韌性剪切帶的剪切運動方向(可用示意圖說明)?運動方向標志:1)錯開的巖脈或標志層2)不對稱褶皺3)鞘褶皺4)S-C面理5)"云母魚"構造6)旋轉碎斑系7)不對稱的壓力影8)&qu

53、ot;多米諾骨牌"構造9)曲頸狀構造。030簡述韌性剪切帶中的SC組構的特征?韌性剪切帶內(nèi)常發(fā)育兩種面理(SC組構):1、平行于剪切帶內(nèi)的應變橢球體的XfYf面的剪切帶內(nèi)面理(S),在剪切帶內(nèi)呈"S"形展布。2、糜棱巖面理(C)。糜棱巖面理實際上是一系列平行于剪切帶邊界的間隔排列的小型強剪切應變帶。常由更小的顆?;蛟颇傅鹊V物所組成。"S"型面理和"C"型面理所夾的銳角指示剪切帶的剪切方向。隨著剪應力加大,剪切帶內(nèi)面理(S)逐漸接近以至于平行于糜棱巖面理(C)。031在什么情況下地層出露寬度可以小于地層的實際寬度?在巖層為近水

54、平產(chǎn)狀、地形為陡崖的情況下。032斷層分類依據(jù)有哪些?分別劃分為哪幾種具體類型?斷層的分類依據(jù)主要有兩種:一、斷層與有關構造的幾何關系分類(一)按斷層走向與所切巖層走向的方位關系分類1)走向斷層2)傾向斷層3)斜向斷層(二)按斷層走向與褶皺軸向或區(qū)域構造線之間的幾何關系分類1)縱斷層2)橫斷層3)斜斷層二、斷層兩盤相對運動分類1)正斷層2)逆斷層3)平移斷層033褶皺組合的三大類型及各類的概略特征是?三大類型是:一、阿爾卑斯式褶皺;二、侏羅山式褶皺;三、日爾曼式褶皺。特征概略:一、阿爾卑斯式褶皺:一系列線狀褶皺呈帶狀展布,所以褶皺的走向基本上與構造帶的延伸方向一致;整個帶內(nèi)的背斜和向斜呈連續(xù)波

55、狀,基本同等發(fā)育,布滿全區(qū);不同等級的褶皺往往組合成巨大的復背斜和復向斜,并伴有疊瓦狀斷層。二、侏羅山式褶皺:分為隔檔式和隔槽式。隔檔式褶皺:又稱梳狀褶皺,由一系列平行褶皺組成,其特點是背斜緊閉,發(fā)育完整,而兩個背斜之間的向斜平緩開闊。隔槽式褶皺:由一系列平行褶皺組成,其特點是向斜緊閉,發(fā)育完整,而兩個向斜之間的背斜平緩開闊,常呈箱狀。三、日爾曼式褶皺:發(fā)育于構造變形十分輕微的地臺蓋層中,以卵圓形穹隆、拉長的短軸背斜或長垣為主。褶皺翼部傾角極緩,甚至近于水平,但規(guī)??梢院艽?,延長可以數(shù)十公里計。穹隆或長垣可以孤立分布于水平巖層中,所以向斜和背斜不同等發(fā)育,而且空間展布常無明顯的方向性;有些穹隆

56、或長垣也可稍呈有規(guī)律地定向排列。034疊加褶皺的三種基本形式及平面或露頭干涉圖形樣式?類型1由兩期皆為直立水平褶皺,兩期褶皺軸呈大角度相交或直交的橫跨疊加形成,通常稱正交者為"橫跨褶皺",斜交者為"斜跨褶皺"。類型2由早期緊閉至等斜的斜歪或平臥褶皺與晚期直立水平褶皺,在兩期褶皺軸以大角度相交或直交的情況下橫跨疊加形成。類型3由早期等斜褶皺至平臥褶皺與晚期直立水平褶皺,在兩期褶皺軸或樞紐近于平行疊加情況下形成。干涉圖035簡述線理構造的常見并指出其軸型歸屬?常見的線理構造:1)石香腸構造2)窗欞構造3)桿狀構造4)鉛筆構造5)壓力影構造軸型歸屬:?036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質圖和剖面圖上有何表現(xiàn)?怎樣鑒別?平行不整合:表現(xiàn)在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地層的產(chǎn)狀彼此平行一致,但因時間間斷而地層缺失。角度不整合:表現(xiàn)在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地層間不僅有地層缺失,而且產(chǎn)狀不同,褶皺型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