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一化學選修4第三章電離平衡一、考綱要求1了解電解質的概念。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2了糖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以及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3了解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4了解水的電離,離子積常數(shù)。5. 了解溶液pH的定義。了解測定溶液pH的方法,能進行pH的簡單計算。6. 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鹽類水解的應用。7. 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8. 了解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轉化的本質。二、高考命題規(guī)律近幾年該部分內容在高考題中考查的知識有:電解質溶液為高考熱點之一,題型主要是選擇題。 1.主要考查弱電解質的電離
2、平衡移動2.主要考查溶液的pH與c(H+)的關系3.主要考查考察了電離平衡常數(shù)與溶解平衡常數(shù)既溶度積的計算和分析4.主要考查考查常見離子的共存5.主要考查水解與電離平衡、物料守恒和電荷守恒、離子濃度大小比較。(是考試熱點內容)6.主要考查外界條件對鹽類水解及電離平衡的影響。三、知識清單(一)、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強電解質: 電解質 電離程度 弱電解質:注意:化合物不是電解質即為非電解質易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強電解質,難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電解質(例如:CH3COOH易溶,但它為弱電解質;BaSO4難溶,但它溶解那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所以BaSO4等仍為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與電解質強弱沒有必
3、然的關系。(二)、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電離平衡:在一定溫度下,當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達到最大程度時,弱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與離子 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離子的 都不在發(fā)生變化,達到了 狀態(tài)。 電離平衡的特征:與化學平衡相似 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強電解質電離用“=”,弱電解質電離用“”注意:多元弱酸分步電離,多元弱堿一步電離(中學階段) 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移動(1)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符合 原理(2)影響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因素有: 內因:弱電解質的本性外因: 溫度: ; 濃度: ; 同離子反應:加入與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 加入能反應的物質: 5、電離平衡常數(shù)(1)概念:在一定
4、條件下,弱電解質的電離達到平衡時,溶液中 的系數(shù)次方之積跟溶液中 是一個常數(shù),這個常數(shù)叫電離平衡常數(shù),簡稱電離常數(shù),用K表示。(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也可用Ka表示,堿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也可用Kb表示)注:濃度指平衡濃度。(2)電離平衡常數(shù)的意義:K值越大,說明電離程度 ,酸堿也就 ;K值越小,說明電離程度 ,離子結合成分子就越容易,酸堿就 。(3)影響K的外界條件:對于同一電解質的稀溶液來說,K只隨 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溫度 ,K值 。若不指明溫度,一般指25。(三)、水的電離1.離子方程式: ,或 。2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 kw= C(H)·C(OH ) 常溫下: kw= 3影響Kw大小的因素是:
5、 注意:任何物質的水溶液中,在常溫時,KW= ,KW與溶液的酸堿性無關,只與: 有關。計算題記牢公式c(OH)·c(H+)=Kw計算時看是否是常溫,不是常溫要看該溫度下的Kw值(四)、溶液酸堿性:在25時, 中性溶液:c(H+) c(OH) c(H+) 酸性溶液:c(H+) c(OH) c(H+) 堿性溶液:c(H+) c(OH) c(H+) (五)、溶液的pH值1溶液的pH值(1)定義pH = (2)pH適用范圍 。 注:水中加酸或堿均抑制水的電離,但由水電離出的c(H+)與c(OH)總是相等。任何電解質溶液中,H+與OH總是共存,但不能大量共存。溶液的酸、堿性主要在于c(H+)與
6、c(OH)的相對大小。c(H+)與c(OH)此增彼減,且溫度不變Kw = c(H+)·c(OH)不變。(3)溶液PH的測定方法: (4)關于pH值的計算類型及計算方法1強酸或強堿溶液的PH值 2酸堿混合(一般稀溶液密度相近,體積可簡單加和) 酸性à求C(H+)àpH一定要先判斷溶液酸堿性堿性à先求C(OH-)à再根據(jù)Kw求C(H+)àpH(1)酸I+酸II :C(H+) = (2)堿I+堿II :C(OH-) = (3)酸I+堿II: 完全中和:C(H+) = C(OH-) = 1mol/L酸過量: C(H+)= 堿過量:C(OH-)
7、 = 3溶液的稀釋【小結】1 溶液酸堿性pH計算經(jīng)驗規(guī)律(1)兩強酸等體積混合 混合后的pH=小的+0.3(2)兩強堿等體積混合 混合后的pH=大的0.3(3)當按所給反應物質的量之比計算時,酸堿不論強弱,誰大誰過剩,溶液呈誰性。(4)酸堿等體積混合pH = 2 某酸與pH = 12 某堿混合pH難定pH = 4 某酸與pH = 10 NaOH混合 pH7pH = 4 H2SO4與pH = 10 某堿混合pH70.01mol/L pH = 2 一元酸與0.01mol/L pH = 12一元堿混合pH = 7(5) pH 減小一個單位,C(H+)擴大為原來的10倍。 PH增大2個單位,C(H+)
8、減為原來的1/100(6)稀釋規(guī)律:分別加水稀釋m倍時,溶液的物質的量的濃度均變?yōu)樵瓉淼?1/m , 強酸中c(H+)變?yōu)樵瓉淼?/m ,但弱酸中c(H+)比原來的1/m大,故稀釋后弱酸酸性強于強酸。2關于pH相同的酸(含強酸和弱酸)(1)溶液中c(H+)相等 (填“相等”或“不等”)。(2)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的濃度:強酸 < 弱酸(填“>”或“<”)。(3)耗堿規(guī)律:pH和溶液體積均相同的HCl、H2SO4、CH3COOH與堿完全反應時,消耗堿物質的量最多的是 CH3COOH 。(六)、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酸堿中和滴定的概念】1、實質: 2、概念:利用 反應,用已知濃度的
9、 (或 )來測定未知濃度的 (或 )的實驗方法,叫“中和滴定”?!局泻偷味ú僮鳌?、儀器: 酸式滴定管可盛裝 _堿式滴定管不能盛裝_ 2、試劑:標準濃度的溶液,待測濃度的溶液,指示劑。3、滴定前準備(1)檢查: (2)玻璃儀器洗滌: 水洗 用標準液潤洗裝標準液的滴定管 用待測液潤洗裝待測液的滴定管(3)向用標準液潤洗過的滴定管中裝入標準液。調整液面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注意O刻度在上方),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氣泡,記下刻度讀數(shù)。(4)往錐形瓶中加入一定體積(一般為20.00mL)的待測液注:錐形瓶只能用蒸餾水洗 ,一定不能用待測液潤洗,否則結果會偏高,錐形瓶取液時要用滴定管(或用相應體積規(guī)格的移
10、液管),不能用量筒。(5)向錐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劑。注:指示劑用量不能過多,因指示劑本身也具有弱酸性或弱堿性,會使滴定中耗標準液量增大或減小,造成滴定誤差。4、滴定操作用 操作滴定管, 搖動錐形瓶,眼睛注意 ,到最后一滴剛好使指示劑顏色發(fā)生改變,且 不再變化為止,記下刻度讀數(shù)。再重復上述操作一次或兩次。(定量分析的基本要求)5、數(shù)據(jù)的處理取兩次操作或叁次操作所耗實際試液體積的平均值進行計算。(如果有偏差太大的要舍去)注:用滴定管的精確度為0.01mL,故無論用滴定管取待測液或用標準液滴定達終點計數(shù)時,待測液和標準液體積都必須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第二位數(shù)。6、中和滴定誤差分析造成滴定誤差的關鍵因素
11、是: 標準液濃度是否準確 待測液體積 滴定時耗標準液的體積。因此,滴定時引起誤差的錯誤操作常有以下幾點:1、錐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測液潤洗,測定結果是 。2、不能用量筒取待測液,因量筒為粗略量具,分度值為最大量度的1/50,精度低,要用移液管取液。3、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標準液潤洗就直接裝入標準液,測定結果是 。4、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測定結果 。5、滴定過程中,標準液滴到錐形瓶外,或盛標準液滴定管漏液,測定結果是 。6、盛待測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測液潤就取液入錐形瓶,測定結果 。7、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測定結果 。8、待測液濺到錐形瓶外或在瓶壁內上方附著,測定結果 。
12、9、標準液滴入錐形瓶后未搖勻,出現(xiàn)局部變色或剛變色未等待半分鐘觀察變色是否穩(wěn)定就停止滴定,測定結果 。(七)、 鹽類的水解【鹽類的水解】:在 中 電離出來的離子跟水所電離出來的 或 結合生成 的反應。注:多元弱酸根離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為主(除SiO32-外),都要分步寫.要求:能夠判斷是否是水解反應,要能夠書寫水解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鹽類的水解規(guī)律】:(水解規(guī)律)(無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都弱雙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強顯中性)誰強顯誰性。注:有弱還要看溶不溶,不溶也不一定不水解。(如MgCO3也水解,但是FeS不水解。)中和反應一般是完全進行的,所以有弱電解質參與的中和反應的逆反應,其水
13、解反應程度很小,用可逆符號。誰強顯誰性,都強不水解顯中性,都弱看水解的相對強弱。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看電離與水解的相對強弱。(HSO3和H2PO4,電離程度>水解程度,所以NaHSO3和Na H2PO4的水溶液呈酸性,其他弱酸的酸式鹽一般水溶液呈堿性)【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1)內因:鹽的性質 (2)外因:濃度:增大鹽的濃度,水解平衡向 移動,但水解程度 。溶液的酸堿性:對于水解呈酸性的溶液加酸 水解,加堿 水解。對于水解呈堿性的溶液加酸 水解,加堿 水解。溫度:溫度越高,水解程度 。因鹽類水解是中和反應的 ,中和反應均為放熱反應,水解反應一定 。同種元素陽離子的化合價價高者解程度更大,如
14、Fe3+>Fe2+【水解平衡中的兩個守衡關系】:以醋酸鈉溶液為例說明:(填>,< ,=)CH3COONa + H2OCH3COOH + NaOH; CH3COO + H2O CH3COOH + OH溶液呈電中性,所以溶液中n(正電荷)= n(負電荷)即:n(Na+) n(H+) = n(CH3COO)+ n(OH)(兩邊同時除以體積)即:電荷守恒:c(Na+)c(H+) c(CH3COO)+ c(OH)CH3COONa固體中,n(Na+) = n(CH3COO)但在CH3COONa溶液中,因為CH3COO)水解,所以 n(Na+) > n(CH3COO)即 c(Na+)
15、 > c(CH3COO);根據(jù)CH3COONa固體中,n(Na+) = n(CH3COO)所以該溶液中n(Na+) = n(CH3COO) + n(CH3COOH),(兩邊同時除以體積)即:物料守恒:c(CH3COOH)+ c(CH3COO)c(Na+)【鹽類水解的應用】:(1)判斷溶液的酸堿性:水解呈堿性的溶液,保存時試劑瓶要用橡膠塞。根據(jù)鹽溶液的酸堿性,可以證明酸、堿的強弱。酸:選其強堿鹽溶液,若該鹽溶液呈中性,說明該酸是 ;若呈堿性說明該酸是 。堿:選其強堿鹽溶液,若該鹽溶液呈中性,說明該堿是 ;若呈酸性說明該堿是 。根據(jù)同濃度(相同)強堿(不同)弱酸鹽溶液的堿性強弱,可以比較弱酸
16、的相對強弱。 弱酸越弱,說明對應的弱酸根離子水解程度越 。幾種同濃度(相同)強堿(不同)弱酸鹽溶液堿性越強,對應酸的酸的酸性越 。某些活潑金屬與強酸弱堿鹽反應。(如:Mg放入NH4Cl、FeCl3溶液中產(chǎn)生氫氣。)判斷溶液中微粒種類:先看溶劑分子和溶劑電離產(chǎn)生的微粒,再看溶質電離產(chǎn)生的微粒,最后看溶劑和溶液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微粒;(2)解釋一些化學現(xiàn)象明礬、三氯化鐵凈水。(水解的離子反應方程式)明礬凈水 三氯化鐵凈水 原因:膠體粒子的表面積 ,吸附能力 , 而起凈水作用。(3)鹽類水解平衡的移動配制鹽溶液。配制FeCl3溶液要加入 ,配制Na2SiO3溶液加入 ,目的: 熱的純堿溶液清洗油污效果較
17、好,原因: 制備Fe(OH)3膠體的操作:為什么用沸水? 。加熱時間能不能太長 采用加熱的方法來促進溶液中某些鹽的水解,使之生成氫氧化物沉淀,以除去溶液中某些金屬離子。判斷鹽溶液加熱蒸干的產(chǎn)物:例:將Na2CO3溶液加熱蒸干后得到 將FeCl3溶液加熱蒸干后得到 ,蒸干后再灼燒得到 將Fe2(SO4) 3溶液加熱蒸干后得到 制備納米材料。例如,用TiCl4制備TiO2,制備時加入大量的水,同時加熱,促進水解趨于完全.所得沉淀經(jīng)焙燒得TiO2(4)雙水解問題(弱酸弱堿鹽及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同時溶于水)判斷離子共存問題: 發(fā)生水解且相互促進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Al3+分別與CO3
18、2、HCO3、AlO2,Al3+與S2等。生活實例:泡沫滅火器原理、施用化肥:普鈣、氨態(tài)氮肥不能與草木灰混用。(5) 分析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1、首先要判斷溶液的性質(有些判斷要通過計算來完成)2、掌握解此類題的三個思維基點:比較離子濃度的大小通常要考慮到電離、水解和守恒等量關系通常要用到三個守恒關系式(有時是三個守恒式相加或相減而得到)3、分清他們的主要地位和次要地位: (八)、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概念】(1)定義:在一定條件下, 溶于水,當 的速率和 的速率相等時,形成溶質的飽和溶液,達到平衡狀態(tài),這種平衡稱為沉淀溶解平衡。(2)特征:(與化學平衡相似)(3)生成難溶電解質的離子反應
19、的限度 化學上通常認為殘留在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小于 ,沉淀就達完全。(4)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內因:電解質的本性(2)外因:遵循 原理濃度:加水,平衡向 方向移動。溫度:絕大數(shù)難溶鹽的溶解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多數(shù)平衡向 方向移動。少數(shù)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動,如Ca(OH)2的溶解平衡。同離子效應:向平衡體系中加入相同的離子,使平衡向 的方向移動。【溶度積】 1、概念:在一定 下,難溶 MmAn溶于水形成 溶液時,溶質的離子與該固態(tài)物質之間建立動態(tài)平衡,這時的離子濃度 是一個常數(shù),叫作溶度積常數(shù),簡稱溶度積。符號為KSP 2、表達式 MmNn(s)mMn+(aq)nNm(aq)Ksp
20、c(Mn+)m·c(Nm)n3、意義:溶度積Ksp反映了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溶度積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物質的溶解能力,所以它們之間可以互相換算。知道溶解度可以求出溶度積,也可以由溶度積求溶解度。4、影響Ksp的因素:溫度絕大數(shù)難溶鹽的溶解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向 移動。Ksp 。少數(shù)鹽的溶解是放熱過程,升高溫度,向生成 移動,Ksp 。如Ca(OH)2。5、判斷規(guī)則 通過比較溶度積與溶液中有關離子濃度冪的乘積(離子積)Qc的相對大小,可以判斷難溶電解質在給定條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Qc > Ksp時: 溶液過飽和,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動有沉淀生成 Qc = Ksp時: 溶液
21、飽和,處于平衡狀態(tài)Qc < Ksp時: 溶液不飽和,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動沉淀溶解四、重難點突破:電解質溶液問題分析中常用經(jīng)驗規(guī)則1、酸堿混合恰好反應,誰強顯誰性(水解)。2、pH之和等于14或C(H+)與C(OH)相等的一強一弱等體積混合,誰弱水過量顯誰性。如pH=3的HCl與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后,離子濃度關系為:C(NH4+)>C(Cl)>C(OH)>C(H+)。3、一強一弱混合呈中性,弱者應稍過量。如在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CH3COOH溶液,當V(CH3COOH)=10mL時溶液呈堿性,要使溶液呈中性,V(CH3CO
22、OH)應稍大于10mL。4、同種弱電解質溶液,越稀電離程度越大,但溶液的C(H+)或C(OH)反而減?。馊芤合♂尶赡茉龃螅?。5、鹽類水解規(guī)律:越弱越水解,越稀越水解。鹽水解對應的酸或堿越弱,這種鹽的水解程度越大,堿(酸)性越強。如等濃度的Na2CO3、NaHCO3、CH3COONa溶液,pH順序為:Na2CO3>NaHCO3>CH3COONa。同種鹽溶液越稀,水解程度越大,但酸堿性減弱。如0.1mol/L的NH4Cl與(NH4) 2SO4溶液,水解程度:NH4Cl >(NH4) 2SO4,C(H+):(NH4) 2SO4> NH4Cl。6.強弱電解質的區(qū)別:相同pH稀
23、釋相同倍數(shù),弱電解質的pH變化小。等濃度比較,弱電解質的酸或堿性弱;等pH比較,兩者的酸堿性相同,但弱電解質的濃度大。7離子濃度比較思路:【必備相關知識】:電離平衡理論和水解平衡理論1.電離理論: 弱電解質的電離是微弱的,電離消耗的電解質及產(chǎn)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時注意考慮水的電離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濃度大小關系。 多元弱酸的電離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電離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濃度大小關系。2.水解理論: 弱酸的陰離子和弱堿的陽離子因水解而損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弱酸的陰離子和弱堿的陽離子的水解是微量的(雙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
24、成的弱電解質及產(chǎn)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電離平衡和鹽類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堿性溶液中的c(OH-))總是大于水解產(chǎn)生的弱電解質的濃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 一般來說“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堿性的溶液中c(OH-)c(H+); 多元弱酸的酸根離子的水解是分步進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為主。例如Na2CO3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1電荷守恒:如NaHCO3溶液中 n(Na+)n(H+)n(HCO3-)2n(CO32-)n(OH-)2物料守恒:由于電離或水解因素,有
25、些離子會發(fā)生變化變成其它離子或分子等,但離子或分子中某種特定元素的原子的總數(shù)是不會改變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3導出式質子守恒:如碳酸鈉溶液中由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將Na+離子消掉可得:c(OH-)=c(H+)+c(HCO3-)+2c(H2CO3)。五、考向熱點突破及例題分析:考點一: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特點:(1)動態(tài)平衡,電離方程式用“”(2)條件改變,平衡被打破。例題1(2010全國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醋酸溶液的,將此溶液稀釋1倍后,溶液的,則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至溶液恰好無色,則此
26、時溶液的C鹽酸的,鹽酸的D若1mL的鹽酸與100m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則溶液的【解析】A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釋則C(H+)減小,pH增大,ba,故A錯誤;B酚酞的變色范圍是pH= 8.010.0(無色紅色),現(xiàn)在使紅色褪去,pH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間,故B錯誤;C常溫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無限的接近7;D正確,直接代入計算可得是正確,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設強酸pH=a,體積為V1;強堿的pH=b,體積為V2,則有10-aV1=10-(14-b)V2,現(xiàn)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答案】D考點二: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向水中加入酸或堿會抑制水的電離,而且C(H+)、
27、C(OH-)的濃度越大,對水的電離的抑制作用越強;向水中加入能消耗C(H+)、C(OH-)的物質(如能水解的鹽),會促進水的電離,而且生成的鹽的弱酸、弱堿越弱,對水的電離的促進作用越強;由于電離吸熱,所以,升溫能促進水電離。但只要溫度不變,水溶液(稀溶液)中的C(H+)·C(OH-)就不變,溫度升高會使C(H+)·C(OH-)增大。例題2. (2011山東高考)室溫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釋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溶液中導電粒子的數(shù)目減少B.溶液中不變C.醋酸的電離程度增大,c(H)亦增大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解析:醋酸
28、屬于弱酸,加水稀釋有利于醋酸的電離,所以醋酸的電離程度增大,同時溶液中導電粒子的數(shù)目會增大,由于溶液體積變化更大,所以溶液的酸性會降低,即c(H)、c(CH3COO)、c(CH3COOH)均會降低,因此選項A、C均不正確;由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知,所以其中表示醋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由于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和醋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均只與溫度有關,所以選項B正確;pH=3的醋酸說明醋酸的濃度大于0.001mol/L,pH=11的NaOH溶液說明氫氧化鈉的濃度等于0.001mol/L,因為在稀釋過程中醋酸的物質的量是不變的,因此加入等體積的pH=11的NaOH溶液時,醋酸會過量,因此溶液顯酸性,D不正確。答案:B考點
29、三:鹽類水解及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注意水解和電離平衡的相對強弱,及兩個守恒關系。例題3(2011江蘇高考)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體積0.1 mol·L1NaOH溶液:c(CO32) c(HCO3) c(OH)c(H)D.常溫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
30、Na)0.1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解析:本題屬于基本概念與理論的考查,落點在水解與電離平衡、物料守恒和電荷守恒、離子濃度大小比較。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HCO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與電離兩個過程,而溶液呈堿性,說明水解過程大于電離過程,c(H2CO3)c(CO32)B.c(OH)c(H)c(HCO3)2c(H2CO3)中把c(H)移項到等式另一邊,即是質子守恒關系式。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體積0.1 mol·L1NaOH溶液后,相當于0.05 mo
31、l·L1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混合液,由于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因此正確的關系是:c(HCO3)c(CO32) c(OH)c(H)。D.常溫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包括CH3COO水解和CH3COOH電離兩個過程,既然pH7, 根據(jù)電荷守恒式,不難得出c(Na)c(CH3COO) 0.1 mol· L1,c(H)c(OH-)1×107 mol·L1。水解是有限的,c(CH3COOH)c(CH3COO)。答案:B考點四: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欲沉淀某種離子時,盡量選擇讓該離子形成的沉淀溶
32、解度足夠小的試劑,同時盡量增大與該離子形成沉淀的離子濃度,已使該離子沉淀更完全。例題4(2011浙江高考)海水中含有豐富的鎂資源。某同學設計了從模擬海水中制備MgO的實驗方案:模擬海水中的離子濃度(mol/L)NaMg2Ca2Cl0.4390.0500.0110.5600.001注:溶液中某種離子的濃度小于1.0×105 mol/L,可認為該離子不存在;實驗過程中,假設溶液體積不變。已知: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KspCa(OH)24.68×106;KspMg(OH)25.61×1012。下列
33、說法正確的是A沉淀物X為CaCO3B濾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C濾液N中存在Mg2、Ca2D步驟中若改為加入4.2 g NaOH固體,沉淀物Y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解析:步驟發(fā)生Ca2OHCaCO3H2O;步驟:KspMg(OH)2c(Mg2)×(103)25.6×1012,c(Mg2)5.6×106。QCa(OH)2c(Ca2)×(103)2108Ksp,無Ca(OH)2析出。A正確。生成0001 mol CaCO3。B錯誤。剩余c(Ca2)0.001 mol/L。C錯誤。c(Mg2)5.6×106105,無剩余,D錯
34、誤。生成0.05 mol Mg(OH)2,余0.005 mol OH,QCa(OH)20.01×0.00522.5×107Ksp,無Ca(OH)2析出。答案:A考點五:電解質溶液的綜合考察:注意本節(jié)的重點知識的綜合運用:例題5.(2010浙江卷)已知:25時弱電解質電離平衡數(shù):Ka(CH3COOH),Ka(HSCN)0.13;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shù):Kap(CaF2)25時,mol·L-1氫氟酸水溶液中,調節(jié)溶液pH(忽略體積變化),得到c(HF)、c(F-)與溶液pH的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請根據(jù)以下信息回答下旬問題: 圖2(1)25時,將20mL 0.10 m
35、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1HSCN溶液分別與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實驗測得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V)隨時間(t)變化的示意圖為圖2所示:反應初始階段,兩種溶液產(chǎn)生CO2氣體的速率存在明顯差異的原因是 ,反應結束后所得兩溶液中,c(CH3COO-) c(SCN-)(填“”、“”或“”)(2)25時,HF電離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值Ka ,列式并說明得出該常數(shù)的理由 。(3) mol·L-1HF溶液與 mol·L-1 CaCl2溶液等體積混合,調節(jié)混合液pH為4.0(忽略調節(jié)混合液體積的變
36、化),通過列式計算說明是否有沉淀產(chǎn)生。解析:信息分析:HSCN比CH3COOH易電離,CaF2難溶。F-PH=6,PH=0時以HF存在。F-與HF總量不變。問題引導分析(解題分析與答案):(1)相同的起始條件,只能是因為兩種酸的電離度不同導致溶液中起始反應時H+濃度不同引起反應速率的不同。反應結束后,溶質為CH3COONa和NaSCN,因CH3COOH酸性弱于HSCN,故CH3COONa水解程度大,c(CH3COO-)c(SCN-)。 (2)HF電離平衡常數(shù)Ka= 【c(H+)* c(F-)】/ c(HF),其中c(H+)、 c(F-)、 c(HF)都是電離達到平衡時的濃度,選擇中間段圖像求解
37、。根據(jù)圖像:PH=4時,c(H+)=10-4, c(F-)=1.6×10-3、 c(HF)=4.0×10-4。Ka=0.4×10-3。(3)PH=4.0,則c(H+)=10-4,此時:根據(jù)HF電離,產(chǎn)生的c(F-)=1.6×10-3,而溶液中的c(Ca2+)=2.0×10-4。c2(F-)×c(Ca2+)=5.12×10-10,5.12×10-10大于Kap(CaF2),此時有少量沉淀產(chǎn)生。答案:(1)兩種酸的電離度不同導致溶液中起始反應時H+濃度不同引起反應速率的不同、(2)Ka=0.4×10-3 HF
38、電離平衡常數(shù)Ka= 【c(H+)* c(F-)】/ c(HF),其中c(H+)、 c(F-)、 c(HF)都是電離達到平衡時的濃度,選擇中間段圖像求解。(3)PH=4.0,則c(H+)=10-4,此時:根據(jù)HF電離,產(chǎn)生的c(F-)=1.6×10-3,而溶液中的c(Ca2+)=2.0×10-4。c2(F-)×c(Ca2+)=5.12×10-10,5.12×10-10大于Kap(CaF2),此時有少量沉淀產(chǎn)生。六、分級訓練題A組(基礎訓練題組)1用0.01mol·L1 NaOH 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溶液
39、體積最大的是 A鹽酸B硫酸 C高氯酸 D醋酸2用0.1mol·L1 NaOH 溶液完全中和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溶液體積 A中和鹽酸的最大B中和硝酸的最大 C中和醋酸的最大 D一樣大325時,pH=2的HCl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濃度是 A1×107mol·L1 B1×1012mol·L1. C1×102mol·L1 D1×1014mol·L1.4在25時,某稀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10-13mol/L。有關該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溶液一定呈酸性 B 該溶液一
40、定呈堿性C 該溶液的pH值可能為1 D 該溶液的pH值可能為135pH=13的強堿溶液與pH=2的強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則強堿與強酸的體積比是A111 B91 C111 D19.6相同溫度下,100mL 0.01mol/L的HF與10mL 0.1mol/L的HF相比較,下列數(shù)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時所需NaOH的量 Bc (H+) C電離程度 Dc (OH)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向0.1 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鈉溶液,溶液的pH增大B向0.1 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溶液中c(Ac)增大C向0.1 mol/L醋酸溶液中不斷加水,溶液中c(H)增大
41、D向0.1 mol/L醋酸溶液中滴入少量濃鹽酸,溶液的導電性減弱8.100時,Kw1.0×1012,若100某溶液中的c(H)1.0×107mol/L,則該溶液 A呈中性 B呈堿性 C呈酸性 Dc(OH)/ c(H)1009.在水電離出的c(H+)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 AK、Na、HCO3、Cl BK、Br、AlO2、ClCSO42、Na、NO3、Cl DSO42、NH4、Al3、Cl10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四種陰離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粉末后,溶液中離子的濃度基本保持不變的是(不考慮溶液在反應前后的體積變
42、化)ASO32 BCH3COO CCO32 DHCO311將pH=1的鹽酸平均分成2份,l份加適量水,另1份加入與該鹽酸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適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則加入的水與NaOH溶液的體積比為A9 B10 C11 D1212 對室溫下pH相同、體積相同的氨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分別采取下列措施,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適量的氯化銨晶體后,兩溶液的pH均堿小B溫度下降10oC,兩溶液的pH均不變C分別加水稀釋10倍,兩溶液的pH仍相等D用鹽酸中和,消耗的鹽酸體積相同13 25時,向V ml PH=a的鹽酸中滴加PH=b的NaOH溶液10V ml,反應后的溶液中c(Cl)=nc(Na),則
43、此時a+b的值為A12 B13 C14 D1514 pH=2的兩種一元酸HX和HY的溶液分別取50mL,加入過量的鎂粉,充分反應后,收集H2的體積在相同狀況下分別為V1和V2,若V1>V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HX一定是弱酸 BNaX水溶液的堿性弱于NaY水溶液的堿性CHX一定是強酸 D反應開始時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同導電能力加水體積Oabc15.一定溫度下,將一定質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b、c三點溶液的pH:cabBa、b、c三點醋酸的電離程度:abcC用濕潤的pH試紙測量a處溶液的pH,測量結果偏小Da、b、c三點溶液用1mol/
44、L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消耗氫氧化鈉溶液體積:cab16.將一元酸HA的溶液與一元堿BOH的溶液等體積混合,若所得溶液顯酸性,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A若混合前酸、堿pH之和等于14,則HA肯定是弱酸B若混合前酸、堿物質的量濃度相同,則HA肯定是弱酸C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混合溶液純水BOH溶液D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一定滿足:c(B)c(A)c(H)c(OH)17.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當他們的濃度均為0.10mol·L1時,甲酸中的c(H+)約為乙酸中c(H+)的3倍?,F(xiàn)有甲酸溶液a和乙酸溶液b,經(jīng)測定他們的pH:pHa = pHb。由此可知Ac (甲酸)= 3c (乙酸) Bc (甲酸)=1/
45、3 c (乙酸)C兩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OH)相同D等體積的a、b溶液用NaOH溶液中和時,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ab18. MOH和ROH兩種一元堿的溶液 分別加水稀釋時,pH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ROH是一種強堿 B在x點,MOH完全電離C在x點,C(M+)=C(R+) D稀釋前,C(ROH)=10C(MOH)19.一支25mL滴定管,內盛溶液液面在15.00mL刻度處,當將滴定管內液體全部排出時,所得液體的體積是A、10.00mL B、15.00mL C、小于10.00mL D、大于10.00mL20實驗室用標準鹽酸溶液測定某NaOH溶液的濃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劑,下列操作
46、中可能使測定結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在裝酸液前未用標準鹽酸溶液潤洗23次B開始實驗時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在滴定過程中氣泡消失C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由黃色變橙色,立即記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錐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潤洗23次2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一定溫度下AgCl水溶液中,c(Ag+)和c(Cl-)的乘積是一個常數(shù);B.AgCl的Ksp = 1.8×10-10 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體的溶液中,c(Ag+) = c(Cl-)且Ag+與Cl-濃度的乘積等于1.8×10-10 mol2·L-2;C.溫度一定時,當溶
47、液中c(Ag+)和c(Cl-)的乘積等于Ksp值時,此溶液為AgCl的飽和溶液;D向飽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鹽酸,Ksp值變大。B組(各區(qū)模擬訓練題組)1.(和平區(qū)20102011摸底)在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H,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入水時,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加入少量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和平區(qū)20102011摸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
48、越小,溶解度越大B可以通過沉淀反應使雜質離子完全沉淀C難溶電解質的溶解達到平衡后就靜止不動了D一定濃度的NH4Cl溶液可以溶解Mg(OH)23.(和平區(qū)20092010期末)0.1mol·L1NaHSO4和0.2 mol·L1Na2S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能使pH試紙變藍,則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 c(S2)c(SO42) c(HS)c( OH) c(H) B2c(SO42) c(S2)c(HS) c(H2S)Cc(Na+)c(H)c(SO42)c(S2)c(HS)c( OH)D c(H) 2c(HS) 5c(H2S) c(S2) c(SO42) c( OH)4(
49、河北區(qū)20102011二模)下列粒子物質的量濃度關系不正確的是 A5mL 0.1mol/L AgNO3溶液和1mL 0.1mol/L AlCl3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c(NO3-)c(Ag+)c(Al3+)c(Cl-)B常溫下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pH7。則在pH=7的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C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D氫硫酸的K1、K2均比碳酸的小,則NaHS溶液中:c(Na+)c(HS-)c(H+)c(OH-)5.(紅橋區(qū)20092010一模)已知25 時,AgI 飽和溶液中c(Ag+) 為1.22 ×10-8 mol/L,AgCl的飽和溶液中c(Ag+)為1.25 ×10-5 mol/L。若在10 mL 含有KCl和KI各為0.01 mol/L的溶液中,加入V mL 0.01 mol/L的AgNO3溶液 充分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5時,AgI的溶解度大于AgClB向KCl和KI的溶液中加入0.01 m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yè)大型機械的選用與維護技巧研究試題及答案
- 農村工地出租合同標準文本
- 農業(yè)觀察與分析2024年試題及答案
- 七臺河農村房買賣合同標準文本
- 2025至2030年普通原子印油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西安思源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考試題庫學生專用
- 色澤與酒體搭配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無線網(wǎng)絡測試優(yōu)化系統(tǒng)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西安城市建設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考試題庫審定版
- 2025年西雙版納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考試題庫匯編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真題及答案
- 【初中歷史】遼宋夏金元時期經(jīng)濟的繁榮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2025-2030中國橄欖球行業(yè)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 砌體結構檢測試題及答案
- DB32T 5061.1-2025 中小學生健康管理技術規(guī)范 第1部分:心理健康
- 2025年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審定版
- 2025年洛陽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考點梳理)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地產(chǎn)租賃合同模板:詳細條款與風險防范指南3篇
- 《伯努利方程》課件
- 2025年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