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交不親和淺顯理解_第1頁
自交不親和淺顯理解_第2頁
自交不親和淺顯理解_第3頁
自交不親和淺顯理解_第4頁
自交不親和淺顯理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交不親和是一種植物界常見的現(xiàn)象自交不親和是一種植物界常見的現(xiàn)象達爾文發(fā)現(xiàn)的自交不育性,形態(tài)學證據(jù)。達爾文認為是花粉和柱頭的一些變異導致自交的不育性,他觀察了多種植物存在這種現(xiàn)象。十九世紀初解釋自交不育性的模型自交不親和的植物及分類自交不親和的植物及分類 自交不親和異態(tài)型孢子體型亞麻科櫳牛兒科蓼科報春花科同態(tài)型孢子體型十字花科旋花科配子體型禾本科罌粟科薔薇科茄科車前草科(玄參科)柱柱頭頭?花粉花粉十字花科和罌粟科十字花科和罌粟科低等真核生物和茄科低等真核生物和茄科植物植物花粉管伸長花粉管伸長花粉管伸長花粉管伸長識別自我的機制十字花科:十字花科:雄性S位點編碼SP11( S-locus prot

2、ein 11 )雌性編碼SRK( S-locus receptor kinase )。在SPII和SRK之間存在著S-haplotype的特異性互作,如I-labeled-S8-SP11與S8-haplotype膜有很強的結合能力與S9-haplotype的膜卻沒有強烈結合能力。而且S8-SPII與S8-SRK以及S8-haplotype膜表面的一個60- kDa的蛋白直接結合。十字花科植物識別自我的機制:自身的柱頭S-決定基因表達的SP11和可以與自身花粉的細胞膜表面的SRK識別并結合而進入花粉內部發(fā)揮作用。而非自身的SP11無法進入花粉細胞內部發(fā)揮作用。SRK可以激活下游的ARC1,ARC

3、1可能參與E3泛素轉移酶,泛素化降解與花粉發(fā)芽花粉管伸長相關的蛋白。MLPK(M locus protein kinase)是一種細胞質受體激酶,它處于信號系統(tǒng)上游激活促進自交不親和的反應。罌粟科:罌粟科:雄性S位點編碼PrpS(P. rhoeas pollen S),雌性S位點編碼PrsS(P. rhoeas stile S)?,F(xiàn)階段的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PrpS與PrsS的互作,提高花粉管中Ca+含量從而引起細胞凋亡造成自交不親和現(xiàn)象。柱頭分泌的PrsS與花粉膜上的PrpS特異性的結合,啟動膜表面的Ca2+通道,Ca2+在短時間內驟增引起下游反應,最終引起細胞凋亡。識別非我的機制 雌性編碼S-R

4、Nase引起花粉管中RNA降解從而不親和,雄性編碼多種SLFs( S-locus F-box )是SCF (Skp1Cullin1F-box)的元件,可識別S-RNase 并使其泛素化降解,而雄性的多種SLFs中沒有識別自我的S-Rnase的SLF。 S-RNase有分泌相關的位點,可以證明雌性表達的的S-Rnase通過分泌進入雄性的花粉管,產生毒性作用。 SLF有一個新穎的泛素結合位點,并且最近研究表明有些SLF可以對自身泛素化引起自身降解。S-RNase structure S-RNases 有同源性從30%到90%不等的眾多等位基因,他們可以分為起源相同的三個家族。 雖然等位基因很多但是

5、S-RNases有從C1到C5五個保守序列SLF結構 FD1:識別位點。 FD2:非特異性SBD(S-RNase-binding domain) FD3:識別位點。 SLF在茄科和車前科 科植物中有一個高度可變區(qū)(RHV) ,SFB在李屬植物中有兩個高度可變區(qū)(HVa and HVb) ,高度可變區(qū)被認為在自我和非我的特異性識別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最近研究認為其他區(qū)域在特異性識別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中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有6個F-box群,并且就目前的認識水平,植物是真核生物中F-box蛋白最多的,目前在擬南芥中一發(fā)現(xiàn)了700多個F-box蛋白。而這些蛋白功能不僅限于自交不親和,它們參與

6、了發(fā)育和信號轉導的過程。 F-box 蛋白 TIR1 和 COI1分別是生長素和茉莉酸的受體,他們的蛋白互作位點是富含亮氨酸的位點。自交不親和的生理學模型:自交不親和的生理學模型:S-RNase分泌到細胞外機制被生長中的花粉分泌到細胞外機制被生長中的花粉管吸收,對花粉管產生毒害作用。管吸收,對花粉管產生毒害作用。SLF蛋白與蛋白與Skp1和和Cullin1形成的形成的E3可以可以降解降解S-RNase。自交不親和的compartmentalization模型 發(fā)現(xiàn)了HT-B基因,在S-RNase進入花粉管以后才表達。 當特異性的自身S-RNase 進入花粉管后,一個特異性過程破壞HT-B穩(wěn)定性

7、,從而解救了S-Rnase。現(xiàn)有模型1.SLF有兩個不同的結構域,一個與同源的SRNase特異性結合,另外一個與所有SRNase結合的結構域。2.另外存在一種蛋白PhSBP1 (P. hybrida S-RNasebindingprotein),也是E3的元件,而在這一假設中SLF與同源SRNase的結合可能作為一種假的底物沒有被降解。3. 雄性S-決定因子首先形成一種多聚體,與SRNase特異性的相互作用。(但是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這種SLF多聚體)4. 09年一篇報道認為在在矮牽牛中一次自交不親和反應至少有三種不同的SLF作為花粉的S-決定因子參與反應問題1.前面所說的SP11與SRK和PrpS與

8、PrsS都存在進化上的一致性,但是S-Rnase比現(xiàn)有的SLFs有更多的等位突變,并且SLF出現(xiàn)在進化較晚的時期。因此要研究為什么出現(xiàn)SLFs及其是怎樣出現(xiàn)的。2.系統(tǒng)生物學研究表明, 給定的某個家族或屬的Pollen S determinant 與本身與自交不親和無關SLF的親緣關系比它們另外的屬或家族與自交不親和相關的Pollen S determinant 的親緣關系要近。3.S-RNase上保守位點不太可能是與SLF蛋白結合的位點,但是其他位置多為可變結構,所以目前尚不能解釋 none-self- S-Rnase如何與SLF蛋白結合4. 有實驗證明體外S-Rnase降解SLF不是必需的。我不成熟的猜想 有沒有可能是一種類似于免疫反應的機制由于自身的S-RNase被認為是自身物質而不會被泛素化降解,而其他的類似于“抗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