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學術原理與推算方法_第1頁
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學術原理與推算方法_第2頁
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學術原理與推算方法_第3頁
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學術原理與推算方法_第4頁
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學術原理與推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學術原理與推算方法    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學術原理與推算方法 五運六氣學說是中醫(yī)學術的奇葩,既是醫(yī)學氣象學理論的嚆矢,又是獨具特色的疾病預測學,閃爍著中醫(yī)學術的思想光芒。然而自宋代至今一千多年來,學術界對這一學說見仁見智,毀譽互參,未能得到發(fā)揚光大。前年“非典”肆虐寰宇,該學說再次受到關注,一些學者運用其方法對非典的發(fā)生及流行趨勢作了預測,引起人們興趣和重視。本講座簡單介紹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學術原理及其推算方法。 一、五運六氣的基本學術原理 判斷五運六氣學說究竟是科學理論還是五行術數的衍繹,必須首先了解其基本學術原理。五運六氣學說的學

2、術原理是什么?它是在中醫(yī)“人與天地相參應”這一整體觀念指導下,著眼于天地自然的運動變化,特別是氣候的變化對人以及發(fā)生于人身上的疾病的影響,運用當時的天文、歷法、物候、音律等科學知識,并以帶有濃厚數理哲學內涵的陰陽、五行、干支甲子等為工具,通過獨特的運算方法以總結一定周期內氣候變化規(guī)律,再從氣候與疾病相關的角度闡明疾病發(fā)生及發(fā)展變化。其基本原理用數學方式加以表述,就是:y=f(x) (1)疾病(y)是以氣候(x)為變量的函數f(x)x=z(t),(t),(t),(t) (2)氣候(x)是以五運(t)、六氣(t)、運氣合參(t),(t)為變量的函數;其中五運和六氣又是以時間為變量的函數(t)和(t

3、)。(2)代入(1),可得:y=f z(t),(t),(t),(t) 即:y=F(t)由上可見,以時間為變量,通過一系列既定的運算法則,可以推衍出未來某一時段的氣候和疾病的發(fā)展變化趨勢,這就是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原理。人生活于天地自然之中,天地氣交所產生的風寒暑濕燥火氣候環(huán)境,既是人類的生存條件,又是引起疾病,影響其發(fā)展變化的重要因素。疾病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是中醫(yī)在“人與天地相參應”整體觀念指導下形成的基本認識,亦是疾病本質的客觀反映。至于自然氣候,其常其變,為自然力所主宰,雖有其不可逆轉性和神秘性,但亦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和可預測性,古代醫(yī)家通過長期氣象觀察并對所積累的經驗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創(chuàng)建

4、了獨特的“五運六氣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氣候變化的周期性規(guī)律,成為預測氣候和疾病的基本模式和方法。什么是科學?科學就是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客觀規(guī)律的揭示和闡釋。運氣學說客觀地揭示了疾病與氣候的相關關系,并根據氣候變化的周期性規(guī)律預測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趨勢,盡管它是用陰陽五行、干支甲子等帶有五行術數色彩的概念加以表述,而且其方法還比較樸素、粗糙,但其基本學術原理中卻是蘊含著豐富而深邃的科學內涵。 二、運氣學說的形成與發(fā)展 五運六氣學說是隨著中醫(yī)學術的發(fā)展和完善逐步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眾所周知,現(xiàn)所見到并且仍然沿用的五運六氣理論和推算方法出自素問七篇大論,七篇大論為王冰整理注釋素問時所補入,雖非

5、王氏自己的偽作,亦非素問原有之舊文。然而在內經早期篇章中,不僅已經奠定了運氣學說的基本學術原理,而且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靈樞·九宮八風等篇亦記述了比較簡單、樸素的氣候和疾病預測方法。素問七篇大論構建了運氣學說完整的理論體系,它們不僅從天地陰陽的角度闡述了氣候的變化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可預測性,同時論述了氣候變化與人體和疾病的相關關系,強調了因時制宜診斷、治療疾病這一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套完整、嚴密的五運六氣推算方法。應該指出的是,作為這一推算方法的核心的五運六氣歷法,是以大寒日為一個運氣年起點的純太陽歷,與六節(jié)藏象論等篇采用的以陰陽合歷為特征的傳統(tǒng)農歷有所不同的獨特歷法。因

6、此,五運六氣學說既是中醫(yī)學術的精華,又保存了現(xiàn)已佚亡的古代歷法資料,對研究古天文歷法亦具有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經過王冰整理闡釋的運氣學說,既深刻體現(xiàn)中醫(yī)的基本學術理念,又為中醫(yī)提供了預測疾病、指導辨證論治的重要方法,因此受到歷代醫(yī)家的重視。特別在宋代,運氣學說風行一時,宋徽宗政和年間,不僅將運氣學說作為所編著的圣濟總錄的重要內容,置于是書之首而詳加論述,而且由國家編制運氣歷,提前公布以指導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而劉溫舒在所作的刺法論、本病論中把運氣學說用以探討疫病發(fā)生、流行規(guī)律及其防治方法,提出了“三年化疫”理論,是對該學說的重大創(chuàng)新和發(fā)揮,可惜劉氏將其著作作為素問遺篇托入內經之中,遂被后世目為偽

7、作而受到忽略。宋代以后,多數醫(yī)家秉承運氣學說的理論和方法,并以之預測疾病的發(fā)生流行,指導臨床辨證論治,但亦有醫(yī)家因預測結果與客觀實際時有差距,故而持懷疑以至否定態(tài)度。現(xiàn)代亦有人引用歷年氣象資料對五運六氣推算方法進行驗證,得出的結論既有肯定亦有否定,至今尚莫衷一是。三、五運六氣的推演方法(一)干支甲子 干支甲子是古代傳統(tǒng)的紀時(年、月、日、時)方法,亦是運氣學說用以推演五運六氣的重要工具。 1.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其中甲、丙、戊、庚、壬(屬奇數)稱陽干;乙、丁、己、辛、癸(屬偶數)稱陰干,同時,十天干分別配屬五行: 木(甲乙)火(丙丁)土(戊己)金(庚辛)水

8、(壬癸)2.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十二地支,同樣,子、寅、辰、午、申、戌稱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稱陰支,而十二支與五行的配屬關系則是: 木(寅卯)火(巳午)土(丑辰未戌)金(申酉)水(亥子) 3.六十甲子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中陽干與陽支、陰干與陰支相配,則成為“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9、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六十甲子主要用以紀年和紀日。4.十干紀運五運六氣中的五運由干支紀年中的年干決定,稱“十干化運”。其規(guī)律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保ㄅc十干配五行不同)其中陽干所化之運為“太過”,陰干所化之運為“不及”。(如甲年為土運太過,己年為土運不及) 5.十二支紀氣 五運六氣中的六氣則由干支紀年中的年支決定,稱“十二支化氣”。又以“三陰三陽”為其標識,合稱“標、本、中氣”。 十二支 巳亥子午寅申丑未卯酉辰戌 本風木君火相火濕土燥金寒水 標厥陰少陰少陽太陰陽明太陽 中氣少陽太陽厥陰陽明太陰少陰六氣與十二支對

10、應關系中又有正化、對化之分:如厥陰風木正化于亥,對化于巳;少陰君火正化于午,對化于子。(三)五運1.十干化運和五音建運如前所述,十干決定五運及其太過、不及,為了表述的方便,古人又以配屬五行的五音來代表它,稱“五音建運”:十干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五運土金水木火五音建運宮商羽角徵2.歲運又稱中運、大運,由該年的年干所決定。如甲子年和己酉年都為土運。歲運有太過、不及之分,甲子年為土運太過,稱“太宮”;己酉年為土運不及,稱“少宮”。3.主運主運指主一年五個時段的五運之氣。主運年年相同(但太、少不同),每運主令73.05日。 (1)五步推運:把一年分為五運,稱為初運、二運、三運、四運、終運,同時配屬五行

11、:初運二運三運四運終運木火土金水(2)太少相生:五運的太過、不及在五音建運中分別稱為“太”和“少”:     甲    己    乙    庚    丙    辛    丁    壬    戊    

12、癸     土    金    水    木    火     太宮    少宮    太商    少商    太羽    少羽  

13、0; 太角    少角    太徵    少徵     太為太過,少為不及。五運的太過、不及互生。如:初運二運三運四運終運甲年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宮)金(少商)水(太羽)己年木(少角)火(太徵)土(少宮)金(太商)水(少羽)太與少系以當年主運的太過、不及來確定。4.客運客運以當年的歲運為初運,年年不同,如客人之來去,故稱。如:初運二運三運四運終運甲年土(太宮)金(少商)水(太羽)木(少角)火(太徵)己年土(少宮)金(太商

14、)水(少羽)木(太角)火(少徵)同樣按太少相生規(guī)律決定各運的太過、不及。(四)六氣1.主氣主氣分六步,每步四個節(jié)氣(60.875天),分別為一氣所主:初之氣厥陰風木大寒、立春、于水、驚蟄二之氣少陰君火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三之氣少陽相火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四之氣太陰濕土大暑、立秋、處暑、白露五之氣陽明燥金秋分、旱路、霜降、立冬終之氣太陽寒水小雪、大雪、冬至、小寒2.客氣客氣指在天之六氣隨干支年運的不同而表現(xiàn)出來的盛衰變化。同樣分六步,但年年不同,以三陰三陽表述,又分司天、在泉及其左右間氣(如圖)。司天:輪值主司天氣(上位),位于正南方,又稱“天氣”。在泉:在司天之氣的正下方(北方),又稱地氣

15、。 司天、在泉同主一年之氣,司天 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司天、 在泉總是一陰一陽、二陰二陽、 三陰三陽固定相對.左右間氣:分別位于司天和在泉左右兩側的六氣 3.客主加臨每年輪值的客氣六步分別加臨于年年不變的主氣六步之上。加臨方法:將司天之氣加臨于主氣三之氣上,在泉之氣加臨于主氣的終之氣上,其余四個間氣依次相加(見下圖)。 (五)運氣同化地之五運和天之六氣互相交感,共同影響一年的氣候,為運氣合治。其中有相反亦有相合,相合的情況有如下五種:1.天符歲運之氣與司天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共12年:土運之歲,上見太陰:己丑、己未(土濕同化)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戊寅、戊申、戊子、戊午(火與暑熱同化)

16、金運之歲,上見陽明:乙卯、乙酉(金燥同化)木運之歲,上見厥陰:丁巳、丁亥(風木同化)水運之歲,上見太陽:丙辰、丙戌(水寒同化)2.同天符歲運太過之氣與在泉之氣五行屬性相同。共6年:土濕同化:甲辰、甲戌:歲土太宮,在泉太陰濕土(太陽司天)金燥同化:庚子、庚午:歲金太商,在泉陽明燥金(少陰司天)風木同化:壬申、壬寅:歲木太角,在泉厥陰風木(少陽司天)3.歲會 歲運與歲支的五行屬性相同。共8年:木運臨卯:丁卯火運臨午:戊午 土運臨四季:甲辰、甲戌、己丑、己未金運臨酉:乙酉水運臨子丙子 4.同歲會歲運不及之氣與客氣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共6年: 癸巳、癸亥、癸卯、癸酉癸為少徵,巳亥少陽相火在泉(厥陰

17、司天),卯酉少陰君火在泉(陽明司天)。辛丑、辛未辛為歲水不及,丑未太陽寒水在泉(太陰司天)。 5.太乙天符既是天符,又是歲會。 乙酉、戊午、己丑、己未四年。天符、歲會的主病情況:“天符為執(zhí)法,歲會為行令,太乙天符為貴人中執(zhí)法者其病速而危;中歲會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比⑦\氣推演的主要內容及舉例 (一)運氣推演的主要內容1.五運的正常與失常 平氣:運太過而被當年司天之氣所抑或運不及而得當年司天之氣的資助。如戊辰年(1988)火運太過而得司天太陽寒水之氣的抑制。乙酉年(1975)金運不及但得司天陽明燥金之氣的資助(該年為太乙天符歲會) 又如辛亥年(1971)水運不及,但得北方亥水資助

18、;癸巳年(1953)火運不及,但得南方巳火資助。另外:若歲運不及之年,其交運的日干或時干與運同屬,亦為平氣之年。如丁丑年(1997)木運不及,但交運時日(大寒日1997年1月20日)壬戌,丁、壬同運,故亦為平氣。甲申年(2004)交運為2004年1月20日己亥,甲己同運,但甲申為陽土太過,故不屬平氣。平氣之年氣候比較正常,亦較少疾病流行。 太過:歲運為陽干之年則為太過之年。歲運太過若得到司天之氣的抑制,亦可為平氣之年。歲運太過,主要出現(xiàn)本臟及其所勝之臟的病變。不及:歲運為陰干之年為不及之年。若得司天或在泉之氣的資助則為平氣之年。歲運不足,除本臟之氣為所勝之氣所抑制而致病之外,亦會出現(xiàn)“己所勝”

19、之氣“輕而侮之”的病變。勝復:歲運不及,為相勝之氣所勝,勝氣當令一段時期后,被抑的不及之氣會產生相生之氣來報復勝氣。如歲木不及,燥氣大行以后,會產生火氣來復。另,歲運太過,亢盛失常以后,亦會出現(xiàn)勝己之氣出來報復的情況。在勝復情況下,氣候變化較大,病變亦比較復雜。 郁發(fā):五運之氣受到制勝而過度被抑制,則可郁極而發(fā)。如木運過勝,土氣過度受抑,則可郁極而爆發(fā)。郁發(fā)時氣候常有劇烈的變化,發(fā)過之后則氣歸于平。其病變則與郁發(fā)之氣有關,如土郁之發(fā)多病心腹脹滿、腸鳴下利、嘔吐霍亂、痰飲、水腫等病。 2.六氣的主客變化情況(1)主氣的常變 六氣正變(常):主歲之氣,應時而至。說明氣候比較正常,疾病亦不會有太多的

20、異常。六氣勝復(變):主歲之氣未至而至,是為太過,太過則本氣過亢而所勝之氣受病。所勝之氣又會產生復氣,復氣過甚亦會使氣候和疾病出現(xiàn)較大異常。 (2)客氣的司天、在泉司天和在泉之氣對一年的氣候和疾病亦有較大影響。一般來說,司天主要影響上半年,在泉主要影響下半年。 (3)客主加臨客氣加臨于固定不變的主氣之上,按其五行生克關系判斷其常變順逆。客主相同或相生為常為順,相克則為逆。君相二火則以“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 3.運氣合治的周期變化五運5年(10年)一個小周期,六氣6年一個小周期,運氣合治,故30年為一紀,60年為一周,其德、化、政、令全部出現(xiàn)。掌握60年的運氣格局紀能推算任何年份的氣候和疾

21、病情況。(七篇大論,特別是六元正紀大論有了推算。)(二)運氣推演舉例: 例一:癸未年(2003年)運:少徵火(陰火不足,伏明) 氣:太陰濕土司天;左間少陽相火,右間少陰君火。太陽寒水在泉;左間厥陰風木,右間陽明燥金。 交司時刻:初運起于壬午年(2002)大寒日(農歷12月18日癸巳亥時初刻)五運格局: 客運:火(少徵)土(太宮)金(少商)水(太羽)木(少角)主運: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宮)金(少商)水(太羽) 六氣變化格局:初之氣(大寒驚蟄 1.203.21)客氣厥陰(風木);主氣厥陰(風木) 二之氣(春分立夏 3.215.21)客氣少陰(君火);主氣少陰(君火)三之氣(小滿小暑 5.21

22、7.23)客氣太陰(濕土);主氣少陽(相火) 四之氣(大暑白露 7.239.23)客氣少陽(相火);主氣太陰(濕土)五之氣(秋分立冬 9.2311.23)客氣陽明(燥金):主氣陽明(燥金) 終之氣(小雪小寒 11.2304.1.21)客氣太陽(寒水);主氣太陽(寒水)運氣特點:火運不及;太陰濕土司天。氣化運行后天,陰專其政。 運氣合參:運生氣小逆??椭骷优R:客主相得。 氣候:上半年寒濕流行,下半年偏寒燥。病況:二之氣溫癘大行,證兼寒濕。 (2000年庚辰“三年化(金)疫”) 初之氣:風濕相薄;血溢,關節(jié)痛。二之氣:濕熱蒸?。粶匕O大行。 三之氣:應熱不熱,多雨濕;身重浮腫,胸腹?jié)M。四之氣:濕熱;

23、腠理熱,血暴溢,浮腫。 五之氣:干燥寒冷;皮膚病,寒性外感。終之氣:寒冷;關節(jié)痛,腰背痛。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陰專其政,陽氣退避民病寒濕,腹?jié)M身憤胕腫,痞逆寒厥拘急。(初之氣)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jié)不利,身重筋痿。(二之氣)其病溫癘大行,遠近咸若。(三之氣)感于寒濕,則民病身重胕腫,胸腹?jié)M。(四之氣)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jié)M熱,脹,甚則胕腫。(五之氣)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終之氣)感于寒,則病人關節(jié)禁固,腰脽痛,寒濕推于氣交而為疾也?!崩杭咨昴?2004年) 運:太宮土(陽土有余,敦阜)氣:少陽相火司天;左間陽明燥金,右間太陰

24、濕土。 厥陰風木在泉;左間少陰君火,右間太陽寒水。交司時刻:初運起于癸未年(2003)大寒日(農歷12月30日己亥寅時初刻 五運格局: 客運:土(太宮)金(少商)水(太羽)木(少角)火(太徵) 主運: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宮)金(少商)水(太羽)六氣變化格局: 初之氣(大寒驚蟄 1.213.20)客氣少陰(君火);主氣厥陰(風木)。二之氣(春分立夏 3.205.21)客氣太陰(濕土);主氣少陰(君火)。 三之氣(小滿小暑 5.217.22)客氣少陽(相火):主氣少陽(相火)。四之氣(大暑白露 7.229.23)客氣陽明(燥金);主氣太陰(濕土)。 五之氣(秋分立冬 9.2311.22)客氣

25、太陽(寒水);主氣陽明(燥金)。終之氣(小雪小寒 11.2205.1.20)客氣厥陰(風木);主氣太陽(寒水)。 運氣特點:歲土太過,雨濕流行。少陽相火司天,氣候炎熱(濕熱)。運氣合參:氣生運順化。 客主加臨:客主相得氣候:先天,比較平和。 病況:疫病流行可能性小(初之氣溫病乃起)。初之氣:風溫;溫病乃起。 二之氣:火受郁,潮濕溫暖;頭痛身熱,咳逆,嘔吐,瘡瘍。三之氣:暑熱盛;熱中,瘡瘍,咳嘔,喉痹目赤,善暴死。 四之氣:燥濕同化,涼乃至;腹?jié)M身重。五之氣:寒乃來,雨乃降;寒邪為病。 終之氣:多風氣霧露;心痛,咳嗽。結語:正確評價運氣學說的價值 運氣學說產生于一千多年前而沿用至今,雖然體現(xiàn)了中

26、醫(yī)的基本學術理念,具有深邃的科學內涵,但站在當代學術的高度審視這一學說,無可諱言,其理論和方法尚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這亦是后世用以預測氣候和疾病而時有不甚準確的原因所在。運氣學說描述和研究的是一千多年前的氣候環(huán)境和在這種氣候環(huán)境影響下的疾病情況。氣象史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既有較短周期,亦有較長周期,古人限于認識能力和技術條件,無法了解成百上千年的氣候大周期,因而運氣學說研究的只是六十年以內的氣候小周期。而古今氣候差異則影響了原有預測方法的準確性。至于古今疾病譜的變化則更為顯著,隨著醫(yī)學科學的進步,歷史上長期居于發(fā)病首位和作為主要死亡原因的感染性疾病,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而生活方式的改變、環(huán)

27、境污染導致的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新出現(xiàn)的傳染病等已經獲得現(xiàn)代病的美稱并成為主要死亡原因。古今氣候和疾病譜的差異,是傳統(tǒng)運氣推算方法不能準確預測當代氣候和疾病變化趨勢的一個重要原因。氣候和疾病不單受時間因素,同時亦受地理因素的影響,我國幅員廣闊,地理形勢復雜,因此氣候的地域性差異相當顯著,素問·異法方宜論對此有過精辟論述。關于氣候的南北差異,前人有“百里一日”之說,似可作為修正參考值,但僅對于四時正常氣候而言,異常氣候則每為具體地理條件所決定而缺乏普遍規(guī)律,歷史上??梢姷降耐荒攴莸哪蠞潮焙祷蛘吣虾当睗尘褪亲蠲黠@例子。又如每年夏秋影響廣東的臺風,其登陸地點不是粵東就是粵西,居于

28、兩地之間而同處沿海的廣州地區(qū)則很少受到臺風正面襲擊。七篇大論的作者根據其所在地區(qū)的氣候和疾病變化情況制定出來的運氣推算方法,只考慮時間因素而沒有考慮地理因素,對于其他地區(qū)來說,其準確性當然受到影響。另外,氣候的變化,疾病的流行,既有其常,又有其變,其??蓽y,其變則難料。運氣學說以干支甲子為工具推演出來的“三十年為一紀,六十年為一周”的固定格局,只能言其常而未能達其變,因而亦影響了其預測的準確度。古代醫(yī)家創(chuàng)建了五運六氣學說,成為醫(yī)學氣象學和疾病預測學的前驅。與其它科學理論同樣,在其學說構建之初,難免存在著粗略性和局限性,了解其局限性,是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這一學說的前提。因此,如何以繼承發(fā)揚的態(tài)度,推陳出新,運用現(xiàn)代科學的技術和方法發(fā)展完善這一學說,提高其在當代疾病預測方面的意義和作用,是一個值得思考探索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充分肯定疾病與氣候密切相關這一學術思想的正確性,并以此作為預測疾病發(fā)生、流行和發(fā)展變化的基本出發(fā)點?,F(xiàn)代氣象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