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專題訓練--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歸類(共9頁)_第1頁
初中化學專題訓練--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歸類(共9頁)_第2頁
初中化學專題訓練--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歸類(共9頁)_第3頁
初中化學專題訓練--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歸類(共9頁)_第4頁
初中化學專題訓練--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歸類(共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歸類科學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學習方式,貫穿與整個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近幾年的各地中考試卷中,以開放型的命題方式對探究能力的考查比重在逐年加大,尤其是實驗探究題更呈現出多樣、靈活和開放。現就該類考題歸類解析如下:一、物質成份的探究例1、(05黃崗)室驗室開放日,我與小娜、小佳、小華、小麗等同學來到實驗室,看到實驗桌上擺放著四瓶無標簽的試劑,分別是兩瓶固體和兩瓶液體,我們決定對“固體與液體”之間的反應進行一些探究。(1) 小娜同學從一瓶固體和一瓶液體中各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進行混合,立即產生了一種無色氣體,對氣體是何物質,同學們進行了大膽的猜想,小佳同學的

2、猜想可能是 ; ;。(2)我想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小佳同學猜想是正確的,實驗設計如下:實 驗 步 驟現 象 及 結 論 (3)小華想用右上圖給定的收集裝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學猜想中的氣體,則氣體由 (填a或b)端進入。(4)小麗同學從另外兩瓶試劑中各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發(fā)現混合后,固體發(fā)生了變化,但無氣泡放出。同學們對加入試管中的固體和液體從不同的反應類型、物質類別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例2、(03宜昌)“旺旺雪餅”袋內有一個小紙袋,上面寫著“干燥劑,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劑的理由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我對它作了一系列探究,獲得較

3、多收益,其實驗方案如下:問題與猜想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問題1:小紙袋中的物質能否繼續(xù)作干燥劑?取足量小紙袋中固體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水,觸摸杯壁。 不能做干燥劑問題2:我猜想變質后的物質可能是 (可圖示) 我對它還有一個要再探究的新問題: 。分析:首先是要清楚生石灰可作干燥劑的化學原理,同時要分析生石灰在空氣中久置會發(fā)生一些什么變化以及變化后的產物,針對產物的性質特點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例3、(05眉山)小李和小王兩位同學對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受熱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體產物的成分進行探究。(1)小李根據堿式碳酸銅的化學式對黑色固體產物做出以下猜想:可能是碳,可能是氧化銅,可能是

4、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據是 ;(2)小王根據碳的化學性質,認為猜想可以排除,理由是 ;(3)為驗證、猜想,他們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體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蕩,待完全反應后靜置觀察現象。若猜想正確,現象應該是 ;若猜想正確,現象應該是 。分析:(1)反應物為堿式碳酸銅Cu2(OH)2CO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都不變,所以反應后物質也由銅、氧、氫、碳幾種元素組成,據此可作出猜想;(2)猜想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受熱會發(fā)生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所以此猜想不合理;(3)鑒別碳和氧化銅,根據其化學性質不同,可向盛有少量黑色固體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

5、稀硫酸,振蕩,碳和稀硫酸不反應,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溶液變藍色,據此可鑒別碳和氧化銅二、物質變化條件的探究例4、(03宜昌)小林同學發(fā)現銅制眼鏡框表面出現了綠色物質,通過化學學習知道該物質為銅銹,俗稱銅綠,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提出問題銅是在什么條件下銹蝕的?小林對此進行了探究。猜想根據銅銹的化學式,猜想銅生銹可能是銅與水、 、 共同作用的結果。設計與實驗借鑒“鐵釘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小林設計了“銅片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如下圖所示:(1)實驗較長時間后,發(fā)現 試管中的光亮銅片最先生銹(填字母編號)。(2)從優(yōu)化實驗的角度考慮,A實驗是多余的,他只考慮了水這個單一條件

6、。C試管中除光亮銅片、蒸餾水外,還有的另外一種物質為 (3)D試管中除光亮銅片外,還有的另外兩種物質,為 ;從D試管的實驗中,獲得的結論是 。評價與改進我認為小林設計的“銅片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不夠完善,要得出正確結論,還要補充的一個實驗是(可圖示) 。反思與小結通過銅片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我獲得的啟示是: 分析:金屬在空氣中銹蝕都跟氧氣有關,而根據堿式碳酸銅的化學式可以分析,銅在空氣中銹蝕還可能跟含碳的氣體,即二氧化碳氣體和水有關,借鑒鐵釘銹蝕條件的探究方式來分析回答、評價小林同學的實驗方案。例5、(05威海)鐵暴露在空氣中會生銹。不知你注意了沒有,將蘋果切開不久,果肉上就會產生一層咖啡色的

7、物質,也好象是生了“銹”一樣。某化學活動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咎岢鰡栴}】切開的蘋果“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猜想與假設】猜想:可能與空氣沒有關系,只是果肉內的物質自身相互反應而“生銹”。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銹”; 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并且蘋果“生銹”的速度還可能與溫度有關?!臼占C據】 (一)查閱有關資料:已知蘋果“生銹”是果肉里的物質(酚和酶)與空氣中的一種物質發(fā)生反應,生成咖啡色的物質。(二)實驗探究:針對上面的猜想

8、至猜想,化學活動小組依次設計了實驗方案,進行了實驗驗證,并依次觀察到下列實驗現象。請你將他們設計的可行的實驗探究方案,填寫在下表中。猜想可行的實驗方案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猜想將一小塊果肉浸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觀察現象。 果肉表面不變色。猜想果肉表面變色。猜想果肉表面不變色。猜想 果肉表面不變色。猜想 溫度高的先變色?!镜贸鼋Y論】 ?!痉此寂c評價】 (1)在四種猜想中,你認為猜想 (填代號)最不合理,理由是 。(2)在驗證猜想時,同學們發(fā)現,如果水不與空氣隔絕,果肉放在水中時間長了也會變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緫谩扛鶕鲜鼋Y論,要防止果汁變質,果品加工廠加工和保存果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 三、物質性

9、質的探究例6、(03遼寧)實驗室常用石蕊試紙檢驗物質的酸堿性:酸性物質使藍色的石蕊試紙變紅,堿性物質使紅色的石蕊試紙變藍。某學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右圖進行實驗。請回答:(1)該學生通過上述實驗能否得出滿意的結論? 若能,請說明理由;若不能,請你設計還需進行的實驗,以得出滿意結論。(用語言敘述或圖示均可)干燥試管不變色變紅色干燥藍色石蕊試紙()()()分析:首先要知道水不能是石蕊試紙變色,二氧化碳氣體若具有酸性,則應該能使干燥的石蕊試紙變色,而實驗()只能說明碳酸具有酸性,因而上述實驗不能得出滿意的結論。還需設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實驗()裝置來進行驗證。例7、(05濰

10、坊)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易溶于水,已被氧化,能與碘反應。人體缺乏維生素C可能引發(fā)多種疾病。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它研究如下:(1)猜想:維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實驗方案:提供試劑:維生素C片、蒸餾水、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pH試紙。根據以上試劑,請你幫助他們設計出兩種實驗方案,并寫出實驗現象:實 驗 內 容實 驗 現 象方案 :方案:(3)結論:維生素C具有酸性。根據維生素C的性質,判斷下列物質中能與維生素C反應的是( )。A.金屬鎂 B.食鹽 C.氫氧化鈉 D.硫酸銅(4)某同學聯想到西紅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放置時間長短是否對維生素C

11、的含量產生影響。他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把新鮮西紅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紅柿分別搗碎,用紗布將汁液擠入兩個燒杯中;取兩支盛有2mL藍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試管,分別滴加上述兩種汁液,邊加邊振蕩,直到藍色剛好消失,記錄滴數如下:汁 液新鮮西紅柿的汁液放置一周的西紅柿的汁液滴 數 12 20請回答下列問題:你認為西紅柿中維生素C含量高的是 。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是 。分析:首先認識酸性物質具有的性質,根據性質設計驗證的實驗方案。例8、(04鎮(zhèn)江)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純堿(Na2CO3)的性質后,聯想到家中蒸制饅頭時常用的物質小蘇打(NaHCO3),于是采用市售的小蘇打樣品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實驗一:探究碳酸

12、氫鈉的化學性質() 取樣品溶于適量的水中,測得溶液的大于。() 向小蘇打樣品中滴加鹽酸,有大量氣泡產生,經檢驗該氣體是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向小蘇打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了白色沉淀。() 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采用了右圖所示裝置對小蘇打和純堿做了對比實驗。實驗中小試管內沾有無水硫酸銅粉末的棉花球變成藍色,a燒杯中石灰水無明顯現象,b燒杯中石灰水了現白色渾濁。試回答: 在實驗結束時,操作上要注意的問題是: 由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請歸納出小蘇打的化學性質(至少三點) 。分析:本題只要認真閱讀實驗探究的過程和實驗現象,并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即可得出小蘇打的化

13、學性質。例一、分析:首先要知道在初中化學利用固體和液體接觸來制取的氣體主要有哪些,然后針對所猜想的氣體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同樣,對固體和液體反應不產生氣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后,提出猜想的可能。答案(1)CO2;H2或O2 (2)如是CO2或H2;或O2實 驗 步 驟現 象 及 結 論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將試管口堵一會兒,點燃此氣體;或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是二氧化碳?;蚰苋紵a生淡藍色火焰;或聽到爆鳴聲,則證明是氫氣;或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3)中如果是氫氣 填 a (如是氧氣或二氧化碳填 b )(4) 猜想一:金屬與鹽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猜想二:金屬氧化物與酸溶液反應;

14、猜想三:堿與酸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猜想四:氧化物(如CaO)與水發(fā)生化合反應猜想五:可溶于水的固體物質例2、解:(1)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2)氧化鈣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的氫氧化鈣對人體有腐蝕作用故填:腐蝕;(3)問題1:(1)不能繼續(xù)做干燥劑說明氧化鈣已經全部變質,與水混合沒有熱量放出,故填:溫度不變;問題2:(2)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故填:碳酸鈣;(3)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可以使用鹽酸檢驗是否生成碳酸鈣,故填:取少量固體放入試管中加入稀鹽酸;(4)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

15、化碳氣體,故填:有氣泡生成;(5)碳酸鈣例3、解:(1)根據堿式碳酸銅的化學式對黑色固體產物做出猜想的依據是質量守恒定律,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2)猜想可以排除,理由是碳具有還原性,能將氧化銅還原為銅,二者在高溫下不能共存;(3)鑒別碳和氧化銅,向盛有少量黑色固體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蕩,待完全反應后靜置觀察現象若猜想正確,因為碳和稀硫酸不反應,所以固體沉淀在試管底部,無現象;若猜想正確,現象應該是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溶液變藍色;故答案為:(1)質量守恒定律;(2)碳具有還原性,能將氧化銅還原為銅;(3)黑色固體沉淀于試管底部,無現象;黑色固體逐漸

16、消失,溶液逐漸變?yōu)樗{色例四、答案: O2、CO2(或名稱,下同) B CO2(或O2) CO2和O2 水是銅生銹的必要條件之一(或缺少水這個條件,銅不能生銹。) 取一支試管,放入一塊光亮銅片,加入少量蒸水浸沒部分銅片,充入O2(或CO2)后,塞緊橡皮塞,放置對比觀察。(或用右圖示表示)。(說明:此實驗中充入的氣體必須與相反,否則此空不得分)例五、答案:【收集證據】猜想可行的實驗方案猜想將一小塊切開的蘋果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現象。猜想將切開的蘋果放入盛有氮氣的集氣瓶中,觀察現象。猜想將切開的蘋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現象。猜想各取一小塊蘋果分別放入兩支集滿氧氣的試管中,將其中一

17、支試管放入熱水中,觀察兩試管中蘋果的變色速度?!镜贸鼋Y論】 是果肉中的成分與氧氣作用的結果,“生銹”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果肉變色速度越快?!痉此寂c評價】(1) 氮氣化學性質很穩(wěn)定,通常不與其它物質反應。(2)水中溶解了氧氣【應用】將水果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裝并低溫保存。例六、答案:不能得出滿意的結論,因為該實驗不能說明二氧化碳有沒有酸性。干燥試管干燥藍色石蕊試紙例七、答案:(2) 將維生素C片溶于蒸餾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色。將維生素C片溶于蒸餾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試紙上,跟比色卡比較;pH試紙變紅色或pH小于7。 將維生素C片溶于蒸餾水配成溶液,把維生素C的溶液逐滴滴入氫氧化鈉的酚酞溶液;紅色消失。(3)A、C (4)新鮮的西紅柿 有壞血酸的病人要多吃含維生素C高的蔬菜和水果;要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例八、答案:(2)NaHCO3HClNaCl+CO2H2O(4)應先將導管從燒杯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 碳酸氫鈉受熱會分解,碳酸鈉受熱不分解(或碳酸鈉比碳酸氫鈉穩(wěn)定) 碳酸氫鈉的水溶液呈堿性,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它可與酸發(fā)生反應;它可以與堿反應,它受熱能分解。(任選三個性質)參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