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壓力研究綜述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0/c8c7f760-3a31-4887-828a-c40c5b2fd4d6/c8c7f760-3a31-4887-828a-c40c5b2fd4d61.gif)
![心理壓力研究綜述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0/c8c7f760-3a31-4887-828a-c40c5b2fd4d6/c8c7f760-3a31-4887-828a-c40c5b2fd4d62.gif)
![心理壓力研究綜述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0/c8c7f760-3a31-4887-828a-c40c5b2fd4d6/c8c7f760-3a31-4887-828a-c40c5b2fd4d63.gif)
![心理壓力研究綜述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0/c8c7f760-3a31-4887-828a-c40c5b2fd4d6/c8c7f760-3a31-4887-828a-c40c5b2fd4d64.gif)
![心理壓力研究綜述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0/c8c7f760-3a31-4887-828a-c40c5b2fd4d6/c8c7f760-3a31-4887-828a-c40c5b2fd4d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理壓力研究綜述摘要本文探討了壓力概念內(nèi)涵,認為壓力概念是一個普遍概念而非單獨概念。從縱向角度考察了壓力研究的三大取向,即自變量研究、因變量研究、中介變量研究。闡述并分析了壓力研究三大理論的特點與不足之處,并對未來壓力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做了初步的探討。關鍵詞壓力普遍概念研究取向發(fā)展趨勢一、壓力的概念探討當stress被引入作為心理學術語時,我國心理學詞典和教科書對其有多種解釋,如壓力、應激、緊張、挫折等,當前心理學研究并未給其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從概念接受角度來說,用壓力這個概念則相對來說通俗易僮,易于被大眾接受。如果從心理學研究角度對其進行定義,那么就可能有多種概念的內(nèi)涵:如壓力反應、壓力事件、壓力
2、感、壓力應對等。如塞里(1936)從生物醫(yī)學的研究角度出發(fā)將其定義為人或動物有機體對環(huán)境刺激的一種具有非特異性的生物學反應現(xiàn)象。我國有心理學家則認為壓力包括壓力事件和心理壓力兩個概念,壓力事件(stress)是指一定令個體緊張,感受到威脅性的刺激情境或事件。心理壓力是個體在生活實踐中對壓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一種特別緊張的綜合性心理狀態(tài),即個體心理真正意識到了壓力存在而無法擺脫時形成的帶有緊張情緒的心理狀態(tài),而應激則是心理壓力的特殊表現(xiàn)形態(tài)。從上述觀點來看,不同的心理學家對壓力的定義并不盡相同,可見,壓力是個普遍概念而非單獨二、壓力研究的取向縱觀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各種壓力研究,大致可以概括出三
3、種類型:1 .將壓力作為因變量進行研究,關注個體對有害刺激的反應早期以塞里為代表的生物醫(yī)學觀認為應激是有害刺激作用于有機體的結果,注重研究應激狀態(tài)下的生理反應過程,而不是引起這種反應的心理社會原因,并在其研究的鄲出上提出一般應激綜合癥(GAS模型),其觀點和研究模式至今還在醫(yī)學的病理生理學研究領域占有一席之地。2 .將壓力作為自變量進行研究,關注壓力來源的性質(zhì)與特征這類研究把應激作為自變量,研究各種有害性刺激物的性質(zhì)和特征。歷史上,與塞里研究形成對照的是一段時期里心理學家們把應激與應激源作為同一概念來研究。而且心理學家所指的應激源的范圍相當廣泛,遠不是塞里所強調(diào)的軀體性應激源,還包括心理的、社
4、會的和文化性的應激源。3 .對壓力過程中的中介變量進行研究,關注個體在應激源與應激身心反應中,中介變量如何具作用例如,認知因素首先被認為是應激的決定因素,Lazarus提出,應激的發(fā)生并不伴隨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應,而是發(fā)生于個體察覺或估價一種有威脅的情景之時。其它還發(fā)現(xiàn)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個人經(jīng)歷和個性特征等許多因素對應激反應起著中介作用。三、壓力研究的階段依照壓力的研究取向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臨床取向(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該階段主要是從病理心理的角度出發(fā),說明生活中的危機事件或身體疾病對個體身心的影響,對危機事件的研究是從壓力源研究角度而言的。主要研究:綁架、家庭成員
5、殺害人(Mayersl976;Morawetz;1982;Pettil980);父母離異(Steinberg,1974;Yours,1980)以及創(chuàng)傷性事件(Bulman&wortman,1977)等。身體疾病又是該階段研究較多的另一個壓力源。研究者主要考慮一些傳染性小而殘廢率的重大疾病。包括心臟病(Mehler,1978),激素疾病(Drotar,ousens,1980),癟癥(Earle,1979)等。該階段研究明顯不足之處在于被試年齡分布的不均衡,青少年研究只有7%,而成人研究則高達42%,另外過度重視危機和重大壓力源而忽視了日常壓力源的研究工具缺乏。第二個發(fā)展取向研究階段。自8
6、0年代開始,對壓力的研究突破生理心理模式,轉向發(fā)展心理模式。從壓力源來說,日常壓力源的研究是第二階段的顯著性標志。日常壓力源主要來指家庭、學校、同伴等日常壓力事件,例如學校環(huán)境與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者著重從發(fā)展任務的角度來研究個體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交互作用與應對的關系(oerter,1985)。研究考察了年齡、性種族和人格特征對壓力的影響,研究了社會支持又慘,如壓力問題此外,研究者開始從自我概念這一新的角度來研究個體內(nèi)部因素對壓力的影響。四、壓力研究的主要理論背景1 .反應理論生理醫(yī)學的壓力觀該理論認為壓力是人或動物有機體對環(huán)境刺激的一種生物學反應現(xiàn)象,可由加在有機體的許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具
7、有非特異性。該理論提出應激的"一般適應綜合癥"模型(thegeneraladaptationsyndrone,簡稱GAS)包括警戒反應階段、抗拒階段、衰竭三個階段提出用生理參數(shù)(肌肉緊張度,皮膚電等)作為應激反應的客觀指標,比心理變量或其他的軀體狀況在應激的評估和測量上更具有信度和效度,此外GAS理論的提出促進了從生理系統(tǒng)的變化來揭示應激與心理健康關系,這一新的突破口,也是闡明各種社會心理因素對人體作用機制的關鍵。GAS模型的不足之處在于:沒有包含理解人類應激的重要心理因素,把人看作是對不良環(huán)境做被動反映的生命體。在強調(diào)生理J旨標的同時,忽視了人心理和行為的反作用。另外對于
8、壓力的評價也有較偏向的一面。2 .壓力刺激理論生物物理學的壓力觀該理論模型把壓力定義為能夠引起個體產(chǎn)生緊張反應的外部環(huán)境刺激,如失業(yè),失戀,天災,貧困等。其關注的核心在下可種環(huán)境能夠使人產(chǎn)生緊張反應。該模型的主要貢獻在于:通過推動壓力源(生活事件)的定量化研究,促進了人們對社會心理刺激和疾病關系的認識,從而加速了身心醫(yī)學的發(fā)展。在該模型鄲出上開展的一系列研究對于揭示生活事件和軀體疾病及精神病癥狀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該模型的不足也顯而易見:將活生生的人物理化了,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心理行為的復雜性。3 .CPT模型心理學的壓力觀壓力的CPT模型,即認知一現(xiàn)象學-交互作用(cogniti
9、ve_phenomenological_transactional,CPT)模型,該模型的典型人物代表是拉扎羅斯(lazarus)和??寺?Folkman)等人。該模型的核心點是,應激"既不是環(huán)境刺激,不是人的性格,也不是一個反應而是需求以及理性地應對這些需求之間的聯(lián)系”。該理論模型包含如下三個基本要點:(1)認知的觀點,即認為思維和認知是決定壓力反應的主要中介和直接動用,換言之,壓力感能否產(chǎn)生,以什么形式出現(xiàn),均取決于個體對其與環(huán)境間關系的評估。(2)現(xiàn)象學的觀點,既強調(diào)與壓力有關的時間、地點、事件、環(huán)境以及人物的具體性。(3)相互作用的觀點,包含兩大要點:其一,在壓力過程中,存在
10、許多中介因素,壓力源與中介因素的交互作用將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個體最后的反應方式和結果。其二,壓力產(chǎn)生與個體與環(huán)境間的特定關系,若個體認為自己無力對付環(huán)境需求則會產(chǎn)生壓力體驗。該模型包含了壓力研究的基本的四個要素:壓力源、中介變量、生理或心理的反應結果。拉扎羅斯(lazarus和Launier,1978)認為:任何一個事件,只要是環(huán)境或內(nèi)在要求超出了個體的適應性資源,壓力就會產(chǎn)生。與刺激模型理論和GAS模型相比,CPT是有下述特點:(1)不像前兩種理論那樣,只關注壓力過程的兩端,而是更注重中間過程的研究,尤其強調(diào)了個體心理和行為的作用,對于全面理解壓力想象具有重要意義;(2)克服了前兩種理論中對人
11、的機械生物化的看法,不再將人看作是只受壓力情景擺布的消極有機體,而是認可和強調(diào)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作用;(3)運用該模型可促進對壓力的干預方式的研究,如改變中介機制可有效控制壓力反應等。五、壓力研究的主要方法縱觀長達近一個世紀的壓力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問卷調(diào)查與心理測量法,采用最多的工具是量表或問卷。最主要出現(xiàn)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如下表1所示:從以上研究工具分析看,由于依據(jù)壓力研究理論觀點各異,出現(xiàn)了不同壓力調(diào)查問卷和測量量表,但總體來看他們大部分是考察個體所承受的壓力源來評價壓力,而對壓力源研究主要是通過歸納個體日常事件中對個體日常事件中對個體影響較大且產(chǎn)生壓力的事件。
12、事件越多,影響程度越大則表明個體的壓力越大。六、壓力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回顧過去的壓力研究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壓力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壓力源、壓力反應、壓力中介變量三個領域,從上個世紀末80年代以來,國內(nèi)外有關壓力的研究又出現(xiàn)了新的發(fā)展趨勢:1 .壓力的跨方化研究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環(huán)圜口發(fā)展任務給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個體提出了不同的挑戰(zhàn)(Greenfield&Cocking,1994)。Markus,Kitayama(1991)Dchan(1994)指出,文化的力量可能對壓力的評估產(chǎn)生顯著影響,壓力與心理適應的研究結果是有明顯的跨方化差異。對同樣的壓力事件,不同文化背景,包括不同國家、地區(qū)、種族和社會團
13、體中的個體的事件的壓力感受和態(tài)度不盡相同,這無疑是取決于該文化規(guī)則、習俗和觀念等因素。有的研究者對中美兩國大學生"學生生活應激量表"的測試結果進行了上唳。結果顯示,我國大學生對量表部分因素的反應及其總分都與美國大學生有及其顯著的差異,表明我國大學生對應激狀態(tài)的認知和函寸反應不同與美國學生。Jose和Anna等人(1998)近期對俄羅斯和美國青少年的壓力進行了跨文化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俄美兩國青少年在重大生活事件的壓力水平上沒有顯著差異,但俄羅斯青少年的日常壓力顯著大于美國同齡人,這與俄羅斯社會動蕩,經(jīng)濟衰退直接有關。2 .壓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在壓力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常常是關
14、注危機性或重大性生活事件與人的心理適應之間的關系,如失業(yè)、配偶或朋友死亡等危險性壓力事件的影響(B.S,Dohrenwent,1981)。后來研究者發(fā)現(xiàn),由日常生活及社會角色所帶來的持續(xù)壓力是影響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如由婚姻、育兒及家庭經(jīng)濟所帶來的壓力與人的抑郁有密切相關(Schnefer&Lazarus,1981)。同時發(fā)現(xiàn),時間壓力,缺乏自主決策,工作角色含糊不清,工作中的績效評價等與人的抑郁也有相關很大(Billings&Moos,1982;Kasc,1978)。40多項橫斷研究均發(fā)現(xiàn)了壓力與抑郁的顯著相關(Compas,Orosan&Grant,1993)。然
15、而,這種相關不局限于抑郁。Compas和Howell(1989)等人發(fā)現(xiàn),壓力與內(nèi)在心理問題相關(可解釋11%的變異)要大于外在心理問題的相關(可解程5%的變異)。這可能表明,壓力事件與抑郁等與其它癥狀的關系更為密切,但壓力與各種心理和癥狀之間均存在普遍的關系,進一步研究表明,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關系。七、壓力研究的評析1 .研究對象的范圍過于集中被試的選擇"重兩端輕中間",即重視18歲之前的兒童青少轉口成年人,輕視18歲之后到成熟的中間階段壓力的特點考察,青年時期,尤其是青年中期和晚期日常壓力特點的研究是一個相對薄的領域,青年中期的壓力研究遠落后于成人方面的研究,也落后于
16、兒童期的研究。美國心理學家科雷汶(W.KIeiwer,1991)指出,有關成人的壓力與應對研究已處于“成熟期",而對于青年的這方面研究尚處于不成熟的"嬰兒期"。這種現(xiàn)狀與發(fā)展心理學的生命全程觀不夠協(xié)調(diào)。2 .重靜態(tài)特點研究,輕動態(tài)發(fā)展考察。已有研究對壓力隨個體成熟而發(fā)展變化的特點缺之考察,對18歲之后的大學生壓力和應對的發(fā)展特點尤其缺之足夠的探討。3 .理論研究較多,干預研究較少。從研究的取向來看,壓力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壓力的來源、反應及中介變量等方面,而在壓力的應對及干預方面研究較少,即便有,也是相關研究,如壓力與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等,實證研究則少見。參考文獻:1PhillipL.Rice.胡佩誠譯健康心理學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項目管理與風險控制作業(yè)指導書
- 營銷人的選書與讀書
- 2025年延邊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庫答案
-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口算題100題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學期口算練習
- 2025年湖北交通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怎樣考試
- 2025年昆明貨運從業(yè)資格考試技巧
- 電力行業(yè)合作協(xié)議(2篇)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1.2《分式的乘方》聽評課記錄2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單元優(yōu)化提升鏈接學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 2024-2025年中國專網(wǎng)通信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北京市豐臺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行業(y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范本3篇
- 計劃供貨時間方案
- 2024年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西藏事業(yè)單位c類歷年真題
- 2024人教新目標(Go for it)八年級英語下冊【第1-10單元】全冊 知識點總結
- 2025中國移動安徽分公司春季社會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英語下學期開學考試(深圳專用)-2022-2023學年七年級英語下冊單元重難點易錯題精練(牛津深圳版)
- 2025江蘇省全日制勞動合同書范本
- 杭州市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服務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