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冊第六單元基礎(chǔ)知識歸納_第1頁
第五冊第六單元基礎(chǔ)知識歸納_第2頁
第五冊第六單元基礎(chǔ)知識歸納_第3頁
第五冊第六單元基礎(chǔ)知識歸納_第4頁
第五冊第六單元基礎(chǔ)知識歸納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班級 姓名 得分 一、 第五冊第六單元基礎(chǔ)知識歸納18齊 桓 晉 文 之 事(一) 生字詞:1、龁 2、釁 3、觳觫4、褊 5、庖6、忖度7、挾 8、蒞 9、便嬖10、愬 11、惛 12、放辟 13、罔14、庠序 15、孝悌(二) 通假字:1、無以,則王乎: 2、王說: 3、刑于寡妻: 4、為長者折枝: 5、蓋亦反其本矣: 6、可得聞與: 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8、皆欲赴愬于王: 9、無不為已: 10、是罔民也: (三) 詞類活用:1、無以,則王乎: 2、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6、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權(quán),

2、然后知輕重: 8、度,然后知長短: 9、危士臣: 10、朝秦楚: 11、小固不可以敵大: 12、寡固不可以敵眾: 13、弱固不可以敵強: 14、從而刑之: 1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6、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17、不識有諸: 18、不忍其觳觫: 19、彼惡知之: 20、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 (四)古今異義:1、吾何愛一牛: 2、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4、至于兄弟: 5、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6、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7、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 8、然后從而刑之: (五)特殊句式:A 判斷句:1、是乃仁術(shù)也 2、夫子之謂也 3、是誠不能也 4、是折枝之類也是罔民也 B

3、 被動句: 百姓之不見保C 省略句:1、有牽牛而過堂下者 2、將以釁鐘 3、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D 賓語前置句:1、臣未之聞也 2、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5、然則一羽之不舉 6、輿薪之不見 7、何以異 8、未之有也 E 狀語后置句:1、王坐于堂上 2、構(gòu)怨于諸侯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19莊 暴 見 孟 子 (一)字音王語暴以好樂 庶幾 有諸 獨樂樂孰樂 臣請為王言樂 管籥之音 疾首蹙頞羽旄 則王矣 (二)通假字可得聞與: 今王田獵于此: (三)詞類活用王語暴以好樂: 獨樂樂,與人樂樂: 與少樂樂,與眾樂樂: 則王矣: (四)特殊句式 A被動句 暴見于王 他日,見于王

4、B省略句 不若與人 不若與眾 C賓語前置句好樂何如? 何以能鼓樂也? 何以能田獵也? D狀語后置句王語暴以好樂 今王鼓樂于此 今王田獵于此 20孟子見梁襄王(一) 生字出,語人曰 卒然問曰 天下惡乎定 孰能與之 沛然下雨 (二) 通假字卒然問曰: 浡然興之: 民歸之,由水之就下: (三) 重點句翻譯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熟能一之 天油然作云則苗浡然興之矣 今夫天下之人牧 引領(lǐng)而望之矣21孟子短文兩篇(一)字詞1、良人: 2、則必饜酒肉而后反: 2、則盡富貴也: 3、瞷良人之所之: 4、國中: 5、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6、與其妾訕其良人: 7、施施從外來: 8、弈秋: ” 9、通國之善弈者

5、也: 10、使弈秋誨二人弈: 11、 惟弈秋之為聽: 12、鴻鵠: 13、思援弓繳而射之: 14、為是其智弗若與: 15、非然也: (二)通假字1則必饜酒肉而后反: 2、蚤起: 3、施從良人之所之: 4、為是其智弗若與: (四) 賓語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五)本單元成語1. 比喻方向、方法不對,一定達不到目的。( )2. 比喻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問題都看得很清楚。( )3 .形容一家人被迫分離四散。( )4. 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二、 練習(一)(一)、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分)1危乎高哉2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3以手扶膺坐長嘆4哭聲直上干云霄5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6舉疾首

6、蹙頞而相告曰7王嘗語莊子以好樂8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9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10今恩足以及禽獸11此惟救死而恐不贍12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13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二)、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是( 分)( )1A將進酒 B呼兒將出換美酒2A耶娘妻子走相送 B肯與鄰翁相對飲3A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B生長明妃尚有村4A但見悲鳥號古木 B行人但云點行頻5A所守或匪親 B或從十五北防河6A烹羊宰牛且為樂 B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7A不若與眾 B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8A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B今之樂猶古之樂也9A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B而王豈為是哉10A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B以小易大,彼惡知之(三)、

7、解釋下列各組加點字( 分)1其A其如是,孰能御之? B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C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D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2乃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B是乃仁術(shù)也C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D爾其勿忘乃父之志3獨A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 B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C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D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4于A暴見于王 B王坐于堂上C君子之于禽獸也 D構(gòu)怨于諸侯5與A孰能與之 B然則廢釁鐘與C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D問其與飲食者(四)、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含義( 分)1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2與爾同銷萬

8、古愁3為長者折枝 4蓋亦反其本矣5民歸之,由水之就下也 6則必饜酒肉而后反7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8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9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10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五)、翻譯(特殊句式)( 分)1而良人未之知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3王見之,曰:“牛何之?” 4吾何愛一牛?5王語暴以好樂 6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7今王鼓樂于此 8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六、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詞,并作解釋( 分)1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2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3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 4孰能一之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6老者衣帛食肉7吾王之好鼓樂 8. 輕暖不足

9、于體與9. 寡固不可以敵眾 10是以君子遠庖廚也七、翻譯下列各句( 分)1 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翻譯: 2 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翻譯: 3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翻譯: 4 獨于齊王反復接引,亦只為齊王老實耳。翻譯: 5 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翻譯: 二、 練習(二)(一)基礎(chǔ)知識:1加點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德何如,則可以王矣?王:wng B語人曰:我不能。語:yC王請度之!度:d D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便:pin2釋詞、譯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御:抵御,通過安

10、撫百姓實行王道,沒有誰能阻擋得了。B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易:換。宜:應該。我并不是吝惜錢財才拿只羊去替換牛,難怪百姓要說我吝嗇哩。C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乃:是。 沒有關(guān)系,這正是仁愛之道,(因為您只)見到牛沒有見到羊。D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獨:難道。 現(xiàn)在大王您一片仁心施于禽獸,而百姓卻一無所得,這是什么原因呢?3釋詞、譯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抑:難道。難道您要拿起武器,危害您的臣下和士兵,和諸侯強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嗎?B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見:看見。見

11、:被。車木柴看不見,是不愿用視力;百姓不被愛護,是您不愿廣旋恩澤。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及:推及。尊奉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奉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人家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東西放在手掌上轉(zhuǎn)動那么容易了。D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緣:攀登。憑您現(xiàn)在的所作所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東西,簡直像是爬到樹上去抓魚一樣。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吝惜。吳廣素愛人 愛護。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喜歡、喜愛A愛明足以察秋毫之未 視力。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清楚、明白。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 賢明的。B明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談論

1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義、道理。任重而道遠 道路。C道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君主自稱。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守寡。寡固不可以敵眾 少。D寡4多義詞辨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5與“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兩項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C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D若是其甚與?6指出通假字并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刑;通“型”,刑罰。B無以,則王乎?以:通“已”,止。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路途。D蓋亦反其本矣!蓋:通“盍“,何不。7與例句中加點字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是以后世無傳焉 A得璧,傳之美人 B師者,所以

13、傳道授業(yè)解惑也C此世所以不傳也 D不傳于賢而傳于子8與例句中加點字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度,然后知長短 A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 B度我至軍中,公乃入C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D寸而度之,至丈必差(說苑)9與例句中加點字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A地形陷易盡知之 B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C天下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 D豈取之易守之難乎10與例句中加點字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A其若是,孰能御之 B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C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D桓公田于澤,管仲御11下列加點的詞,其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 A、今之樂猶古

14、之樂也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B、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 C、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 投諸渤海之尾 D、吾屬今為之虜矣 文王之囿,共七十里,有諸(1)(2)12下列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今王鼓樂于此 可得聞與 百姓聞王鐘鼓之聲 不與民同樂也 臣請為王言樂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 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ABDC13按句中“疾”字含義將句子分類,選出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舉疾首蹙 而相告曰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草枯鷹眼疾 時操軍眾已有疾疫 若皇上閱兵時疾馳入營 聲非加疾也

15、A、/ B、/C、/ D、/14加點字不破讀的一項是( ) A、王嘗語莊子以好樂 B、與少樂樂,與眾樂樂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15對加點虛詞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其若是,孰能御之? 則齊國其庶幾乎 王語暴以好樂 暴未有以對也A、相同不同 B、相同相同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16、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 B、曰:“可得聞與?” 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C、王變乎色曰 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D、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 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17譯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大王把他

16、嗜好音樂的事告訴了我,我卻沒有什么話回答他。 B、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獨自欣賞音樂是快樂的,跟別人一起欣賞音樂也是快樂的,哪一種更快樂呢? C、臣請為王言樂請允許我給您講講真正的快樂吧! D、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夠擊鼓奏樂呢?18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兩組是( )A孟子見梁襄王 就之而不見所畏焉B天下惡乎定? 以小易大,彼惡知之C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六王畢,四海一D望之不似人君 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19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接近,走近。 B其如是,孰能御之 如果。C誠如是也,民歸之 如果。 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自然

17、而然地。20通假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卒:通“猝”,突然B民歸之,由水之就下 由:能“猶”,如同C王說,曰:“詩云” 說:通“悅”,欣悅D蓋亦反其本矣 蓋:通“盍”,何E吾王之好田獵 田:通“畋”,打獵21與加點字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1)例句:又顧而之他 A君臣相顧,泣下沾襟 B、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C、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2)例句:思援弓繳而射之 A、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 B、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C、援玉 兮擊鳴鼓 D、猿猱欲度愁攀援之祭者乞其余 動詞,往,到去 施從良人之所之 通“迤”,逶迤而行而良人未之知

18、也 代妻子偵察,得其真相之事 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喜悅自得的樣子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結(jié)構(gòu)助詞“的”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動詞,實行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結(jié)構(gòu)助詞“的” 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 動詞,用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名詞,兵卒 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國都,京城卒之東郭番間 副詞,終于,最后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中原魯肅聞劉表卒 動詞,死 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國家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副詞,突然。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 北方BADC22、對下列加點的多義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二)文段閱讀閱讀文段,完成23-26題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

19、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制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3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

20、心。 因:就、隨之。B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侈:奢侈。C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制:規(guī)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贍:足。24通假字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已:通“矣”,語氣助詞。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罔:能“網(wǎng)”,張網(wǎng)以伺,猶言陷害。C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頒:通“斑”,黑白相間。 D則蓋反其本矣! 蓋:通“盍”,“何不”的合音字。25加點詞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A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B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 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C蓋亦反其本矣! 王欲行之,則蓋反其本矣! D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

21、以事父母。 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26對本段內(nèi)容層次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A開頭至“罔民而可為也?”為第一層,論無恒產(chǎn)導致民亂政暴,反面論證“制民之產(chǎn)”的必要。B“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奚暇治禮義哉!”為第二層,古今對比論證“制民之產(chǎn)”的必要。C“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第三層,下面闡述怎樣“制民之產(chǎn)”。 D這一段從治理百姓、鞏固統(tǒng)治進而統(tǒng)一天下的角度來論證,因此,對作為統(tǒng)治者的齊王來說,具有極大的說服力,文末描述的一幅王道樂土圖客觀上也有利于百姓。閱讀文段,完成27-37題寡人愿安承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泵献訉υ唬骸皻⑷艘澡枧c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痹弧耙匀信c政 ,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痹唬骸扳矣蟹嗜猓瑤蟹蜀R,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如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