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校生物博物館游記_第1頁
南校生物博物館游記_第2頁
南校生物博物館游記_第3頁
南校生物博物館游記_第4頁
南校生物博物館游記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校生物博物館游記摘要:因為對生物資源感興趣,又得知可以以游記代替論文,于是避重就輕的,我便在11月22日獨自一人參觀了中山大學南校馬文輝生物博物館,帶著滿足和遺憾,次日寫下所見所想,作為作業(yè)。11月22日,天氣晴朗,適逢中大校運會,南校熙熙攘攘的擠滿了像我一樣的“游客”,對南校的古墻舊窗老樹一花一草都滿是好奇。信步在南校校道,仿佛置身民國時期,對比現(xiàn)代化的線條凌冽的大學城校區(qū),古色古香的南校會讓人有種放慢步調(diào)的心境,細嗅花香的雅致。漸漸走出人群,又拐過幾道彎,我便找到了馬文輝堂。坐落在馬文輝堂的就是我的目的地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據(jù)資料顯示,生物博物館成立于2000年,有22萬號植物標本、60

2、余萬號昆蟲標本、3萬號動物標本等。最早的標本采集于1817年,有近200年的歷史,更有大熊貓、金絲猴等百余種珍稀動物標本和500多件古生物化石標本。博物館作公眾的科學普及教育以及輔助相關(guān)大、中、小學的教學用。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馬文輝先生的半身雕像,他殷切的目光期待著每一位來訪者。然后,正對門口的便是一對亞洲象。這對龐然大物肩并肩“漫步”在籬笆園中,似在低聲呢喃。而雌象更是面露笑容,溫柔地望著雄象。它們已然忘卻了時光,享受著永恒。標識牌上寫著,這對亞洲象原是生活在廣州動物園的一對伴侶,分別來自越南和泰國。在1983年死亡后贈送給了我校的生物系,后于2000年適逢建館制成標本放置于此。于是沉

3、默了17年的它們又得以重見天日,用另一種方式繼續(xù)相伴。順著大象標本往前走,過道壁柜里全是古生物化石標本,有約八米長的長薩斯特魚龍化石、有猶如龍魚放大版的完整新中國龍、有賣相兇狠的鱗齒魚、有小巧玲瓏形似膠囊的恐龍蛋,更有很多不知名的遠古生物化石,雖然只剩骨架甚至殘缺,卻都跨越了時間長河,與我們對話,分享著它們的故事。隔著數(shù)萬年的時光,如今卻能近在咫尺,化石果真是時間留給我們的瑰寶。懷揣著敬意,我仔仔細細地觀察了每個標本上的細紋,渴望能找到探索過去探索起源的絲毫線索。往回折返后走向一樓展廳的另一角,是現(xiàn)代大型哺乳類動物的標本。除了眼球為人造外,標本表面的其他部分都來自原動物,因此看見棕熊、豹、老虎

4、等猛獸標本時還是會讓人起疙瘩。特別是那列在一角的碩大的北極熊,估計超一噸重,熊掌非常肥厚,雖然只是靜靜站在玻璃箱中作起步狀,但卻足以讓我感到它的兇猛而后退幾步。除了北極熊,館中還陳列著企鵝、鴕鳥等國外的珍稀動物標本。這些在一般動物園里看不到,只能隔著電視電腦屏幕觀賞的國外的珍稀動物也可以這里找到,這就是標本博物館的資源優(yōu)勢吧。登上二樓,這是昆蟲標本的展廳。但是非??上?,當天該展廳沒有開放。二樓只剩下氣味非常濃的廁所了。登上三樓,非常慶幸海洋生物的展廳開放了。跟一樓展廳一個標本一個玻璃格子不同,三樓的標本顯得擁擠了不少。也難怪,海洋生物本就是動物界的種類最多的,而其中絕大部分又是我們沒見過甚至沒

5、聽過的,千奇百怪,各有特色,很有展示的價值。為了節(jié)省空間和有更好的角度展示,絕大部分大型標本用線錯落有致地掛在墻上,這讓它們仿佛還在大海中你追我趕,肆意暢游。展品有護士鯊、豹紋鯊、翻車魚、海豚、海獅、海豹而其中數(shù)種海龜?shù)捏@人的體積,令我突然想起了西游記中仙龜背唐僧過海的情節(jié),想來也不是沒有可能把。展廳的中央陳列著非常多用小瓶子裝著泡在福爾馬林的小型海洋生物標本,因為時間有限便沒有一一細看。除了海洋生物外,三樓的一面壁柜還用來展示了一部分小型的哺乳類標本,包括豪豬、獼猴、狐、黑長臂猿、黑葉猴、巨松鼠、刺猬、熊貓它們大多形態(tài)可掬、活潑可愛。而數(shù)只不同大小的熊貓甚至展現(xiàn)出了親子相處的狀態(tài)??煽闯鰳吮?/p>

6、制作人員望盡可能地復原這些生物原來的生機、靈性。一路走過,就好像坐上了時光穿梭機,穿越至遠古,又穿梭回當代。聽到遠古生物深情的呼喚,讀著生物由簡至繁的進化,感受海陸空的輪換,窺見了地球多姿多彩的物種篇章。由此可見,生物博物館是一種極好的資源。標本保存時間長、保存條件不高,博物館可在一屋之內(nèi)搜集從古至今世界各地的生物,極大的節(jié)約了飼養(yǎng)成本和生物資源,方便了參觀者,起著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而化石也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由化石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huán)境,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jīng)歷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等等,因此極具歷史價值。而動物資源就更是可貴了,除了能提供肉、乳、皮毛和畜力,是發(fā)展食品、輕紡、醫(yī)藥等工業(yè)的重要原料外,野生動物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