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變電設備缺陷分級_第1頁
輸變電設備缺陷分級_第2頁
輸變電設備缺陷分級_第3頁
輸變電設備缺陷分級_第4頁
輸變電設備缺陷分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輸變電設備缺陷管理規(guī)定1 總則1.1為了加強我省輸變電設備的運行、檢修管理,規(guī)范設備的缺陷定義與分類,及時跟蹤并消除設備存在的缺陷,提高設備的健康運行水平,特制定本規(guī)定。1.2本規(guī)定適用于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省公司)所屬發(fā)供電企業(yè)、縣級供電企業(yè)的輸變電設備(含部分二次設備及輔助設施)缺陷管理, 對配電網(wǎng)絡設備和水電廠的發(fā)電設備缺陷管理可參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1.3各單位應依據(jù)本規(guī)定修訂自己的缺陷管理規(guī)度,確保設備缺陷實現(xiàn)閉環(huán)管理。1.4在本規(guī)定頒發(fā)生效時,原先省公司頒發(fā)的有關輸變電設備的缺陷管理規(guī)定及缺陷分類標準同時作廢。2 缺陷的定義及分類2.1 缺陷缺陷是指電氣設備及其相應的輔助設備在運

2、行及備用時,出現(xiàn)影響電網(wǎng)安全運行或設備健康水平的一切異?,F(xiàn)象。2.2 設備缺陷的分類設備缺陷按其對電網(wǎng)安全運行的威脅程度和設備健康狀況分為四類, 即:類設備缺陷、類設備缺陷、類設備缺陷、類設備缺陷。2.2.1 類設備缺陷:指嚴重程度已經(jīng)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隨時可能導致事故的發(fā)生,必須立即消除或安排檢修,以及采取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的設備缺陷。2.2.2 類設備缺陷:指缺陷比較嚴重,在短期內雖不會使設備發(fā)生事故或威脅人身和設備安全,但需在近期內安排消除或消除前應加強監(jiān)視、跟蹤的設備缺陷。2.2.3 類設備缺陷:指設備部件傷損或缺少應有的附屬裝置,近期對設備安全、經(jīng)濟運行影響不大的,需結合計劃檢修

3、、臨時停運或不需停電進行處理的設備缺陷,但該類缺陷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2.2.4 類設備缺陷: 指缺陷比較輕微,不影響設備的安全運行和供電能力,且在較長時間(指一個小修周期內)不會有明顯加劇或惡化的需安排停電處理的缺陷,該類缺陷經(jīng)本單位批準可延期結合停電處理,但必須在設備的一個小修周期內完成。2.3 對施工或設備制造等遺留的不符合國家和上級機關頒布的有關標準,現(xiàn)運行中無法進行更改和處理的,且不影響設備性能的缺陷,在采取了必要的技術措施或管理措施后,能確保其不影響人身、電網(wǎng)、設備安全的,報經(jīng)單位分管生產領導或總工程師確認簽字,可不統(tǒng)計為缺陷。3 缺陷管理職責分工3.1 設備缺陷由各發(fā)供電企業(yè)

4、生產技術管理部門歸口管理,在生技和運行、檢修部門均應設置專職或兼職的設備缺陷管理人員。3.2 運行部門職責3.2.1負責及時發(fā)現(xiàn)設備在運行和備用中發(fā)生的缺陷,如實做好設備缺陷的記錄、分類、審核、填報,并做好設備消缺記錄的填報及缺陷消除后的驗收工作;3.2.2對未按時消除的設備缺陷負責進行跟蹤。3.3檢修部門職責3.3.1 負責采取措施及時消除設備存在的各類缺陷;3.3.2負責加強設備檢修管理,并對消缺質量負責;3.3.3負責做好每季度設備缺陷的統(tǒng)計分析;3.3.4對未消除的設備缺陷進行跟蹤、落實;3.3.5按時制定設備的消缺計劃。34基建部門職責負責對所轄基本建設項目施工遺留缺陷消除(缺)的監(jiān)

5、督、落實工作,新建項目應力爭做到“零缺陷”移交生產。3.5生產技術管理部門職責3.5.1負責監(jiān)督、落實設備缺陷的處理,并對其消缺質量進行考核;3.5.2負責核查或審批設備缺陷的分類;3.5.3負責檢查、督促檢修部門及時安排設備缺陷處理,以及協(xié)調設備缺陷處理的相關工作;3.5.4 組織制定復雜設備缺陷處理的安全、技術、組織措施,并負責審核技術、組織措施;3.5.5負責對設備缺陷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提出反措方案;3.5.6 對未消除的設備缺陷進行跟蹤、分析;3.5.7按時審批設備停電消缺的計劃。36 分管生產領導或總工程師職責3.6.1在接到重大類缺陷匯報后,及時做出決策指令;3.6.2負責對類缺陷

6、的定性及處理方案做出最終裁決。4 缺陷管理要求4.1設備缺陷實行全員全過程的閉環(huán)管理。運行人員、修試、校驗人員,基建驗收人員、各級工程技術人員都有責任發(fā)現(xiàn)、匯報設備存在的缺陷。4.2 缺陷管理要嚴格按缺陷處理流程進行,即:發(fā)現(xiàn)記錄(分析、分類后)審核(批 匯報處理消除-驗收。4.2.1發(fā)現(xiàn)缺陷(1)運行人員在設備巡視中,通過巡視設備發(fā)現(xiàn)的缺陷;(2)在進行設備的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設備存在的缺陷;(3)通過表計、信號等監(jiān)視裝置發(fā)現(xiàn)的缺陷。(4)在設備維護及定期修、試、校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缺陷;(5)通過定期安全檢查發(fā)現(xiàn)的缺陷;(6)各級領導、技術人員不定期的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xiàn)的缺陷;(7)新建、擴建、改建、驗收

7、時發(fā)現(xiàn)的缺陷;(8)通過其他途徑發(fā)現(xiàn)的缺陷。4.2.2 缺陷記錄(1)缺陷登錄的規(guī)定格式、規(guī)范化語言應按省公司輸變電信息管理系統(tǒng)統(tǒng)一進行規(guī)范;(2) 凡在巡視、試驗、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設備缺陷,運行人員應及時按有關規(guī)定的要求記錄到設備缺陷管理系統(tǒng)中,并由當班運行人員組織分析,正確地判斷設備缺陷類型;(3)缺陷記錄要求清楚、準確、詳細;運行人員應對登記缺陷的正確性負責,登記設備缺陷內容應清晰、明了,并填寫有關必要的參數(shù)。4.2.3 缺陷審核(批)權限(1)、類缺陷由運行部門的設備缺陷管理專責人審核;(2)難以確定的缺陷由生產技術管理部門的設備缺陷管理專責人復核;(3)類設備缺陷的定性應由生產技術管理部

8、門審批。4.2.4 缺陷上報類缺陷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必須在現(xiàn)場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缺陷勢頭的發(fā)展,并立即向調度所值班調度員、檢修部門、變電部門、生技部門匯報,必要時生技部門應及時向分管生產領導或總工程師匯報,并會同檢修部門制訂設備的消缺方案。類缺陷應立即安排消缺處理;其他缺陷按照缺陷管理規(guī)定進行,但不得超過規(guī)定的處理時限。4.2.5缺陷處理時限(1)類設備缺陷消除時間不超過24小時;(2)類設備缺陷消除時間不超過一個月;(3)類設備缺陷的消除時間不超過三個月;(4)類設備缺陷的消除時間不超過該設備的一個小修周期。4.2.6缺陷消除(1) 凡屬于運行人員維護工作范圍內的設備缺陷,運行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如

9、經(jīng)過處理后仍未能消除或屬運行人員無法消除的設備缺陷,運行人員除加強監(jiān)視檢查外,應盡可能地采取必要的技術、安全措施,防止設備缺陷擴大,并及時通知檢修人員處理。(2) 檢修部門應嚴格按設備檢修工藝規(guī)程的要求,及時消除設備缺陷并保證檢修的質量。(3) 設備存在缺陷需停電而當時無條件處理的設備缺陷,檢修人員必須積極采取必要的、并能保證設備安全的臨時措施。對于未消除或未完全消除的設備缺陷,運行人員應加強巡查,當具備處理條件時,運行、檢修部門應及時安排處理。當設備缺陷有擴大趨勢時,運行人員應立即通知相關人員進行處理,并匯報有關領導。(4) 設備缺陷處理后,有關部門應按有關要求進行逐級驗收,當存在能消除而未

10、消除的設備缺陷,運行人員有權拒絕辦理工作票結束手續(xù),直至設備缺陷消除。(5) 未能消除的設備缺陷,各有關部門應負責跟蹤、監(jiān)督、落實,必要時生產技術管理部門可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6) 新建工程移交的設備存在、類設備缺陷,在缺陷未消除前,一般不得投入運行?;ü芾聿块T應負責聯(lián)系廠家、安裝、調試單位或有關生產部門對未正式移交生產的設備在試運行期間發(fā)生的設備缺陷進行處理。(7)缺陷處理后,檢修工作負責人要做詳細的處理記錄,并由運行人員輸入省公司輸變電信息管理系統(tǒng)。5 設備缺陷的統(tǒng)計及考核指標5.1 設備缺陷消缺率及考核指標5.1.1 設備缺陷消缺率的定義在統(tǒng)計期間內已達到消缺周期并消除的設備缺陷條數(shù)

11、占該期間達到消缺周期內的設備缺陷總條數(shù)的百分數(shù)。5.1.2 設備缺陷消缺率統(tǒng)計計算公式(1)缺陷消缺率按類缺陷消缺率、類缺陷消缺率、類缺陷消缺率、類缺陷消缺率共四類進行統(tǒng)計。(2)缺陷消缺率計算方法如下:某類缺陷消缺率=已消的該類缺陷條數(shù) /該類缺陷總條數(shù)×100%。5.1.3、設備缺陷的統(tǒng)計周期每季末統(tǒng)計出當季類、類、類共三類設備缺陷的消缺率; 年底匯總全年的四類設備缺陷消缺率。5.1.4 設備缺陷消缺率的考核指標只對類、類、類設備年度缺陷消缺率進行考核,考核指標如下:(1)類設備缺陷消缺率=100%。(2)類設備缺陷消缺率90%。(3)類設備缺陷消缺率85%。5.2 設備消缺及時

12、率及統(tǒng)計要求5.2.1 設備消缺及時的定義(1)類設備消缺及時的定義:檢修部門接到類設備缺陷報告后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xiàn)場,在一天內處理完成設備缺陷并經(jīng)驗收合格視為及時。凡一時無法處理,視為不及時。(2)類設備消缺及時的定義:檢修部門從接到類設備缺陷報告之日起一個月內處理完成設備缺陷并經(jīng)驗收合格視為及時。若需結合檢修、停電或備品等原因而延期,均視為不及時。(3)類設備消缺及時的定義:檢修部門從接到類設備缺陷報告之日起三個月內處理完成設備缺陷并經(jīng)驗收合格視為及時。若需結合停電或備品等原因而延期,均視為不及時。(4)類缺陷消缺及時的定義:檢修部門從接到類設備缺陷報告之日起在設備的一個小修周期內處理完成

13、設備缺陷并經(jīng)驗收合格視為及時,超過一個小修周期視為不及時。5.2.2 設備消缺及時率(1) 設備消缺及時率的定義在統(tǒng)計期間內及時消除的設備缺陷條數(shù)占該期間內設備缺陷總條數(shù)的百分數(shù)。(2) 設備消缺及時率統(tǒng)計計算公式、類消缺及時率計算方法如下:某類消缺及時率=統(tǒng)計期間內及時消除的該類缺陷條數(shù)/統(tǒng)計期間內該類缺陷總條數(shù)×100%。5.2.3、設備消缺及時率的統(tǒng)計每季末統(tǒng)計當季類、類、類及設備消缺及時率; 每年底匯總當年類、類、類設備消缺及時率。5.3 類設備缺陷定性審批及時率和考核指標5.3.1 類設備缺陷定性審批及時率在一個月內應完成對類設備缺陷的定性審批。類設備缺陷定性審批及時率計算

14、方法如下:類設備缺陷定性審批及時率=統(tǒng)計期間內已及時定性審批的該類缺陷條數(shù) /統(tǒng)計期間內該類缺陷總條數(shù)×100%。5.3.2 類設備缺陷定性審批及時率考核指標對類設備缺陷季度定性審批及時率進行考核,考核指標如下:類設備缺陷定性審批及時率=100%。注:1設備缺陷統(tǒng)計、考核時,對在本統(tǒng)計周期內未處理完尚未到達消缺周期的缺陷,將納入下一個統(tǒng)計周期進行統(tǒng)計、考核;2對跨統(tǒng)計周期審批的類設備缺陷,其審批及時率納入下一個統(tǒng)計周期進行考核。 6 附則6.1本規(guī)定由省公司委托省電力試研院負責起草,省公司生產部負責條款解釋。6.2本規(guī)定自2008年1月1日起開始執(zhí)行。附件:輸變電設備缺陷分類各單位應

15、根據(jù)本規(guī)定的要求,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進行分類和補充完善。對未列入的其他設備缺陷可參照分類執(zhí)行,并及時向省公司反饋,以便及時補充完善。一、變電設備序號 缺陷內容 缺陷類別1設備的共性缺陷11 電器設備與金屬部件的連接接頭和線夾發(fā)熱缺陷111 接頭和線夾的溫度110OC I112 接頭和線夾的溫度110OC>t>95OC II113 接頭和線夾的溫度95OCt90OC III114 接頭和線夾溫度未超標但溫升超標70OC I115 接頭和線夾溫度未超標但溫升超標70OC>t>55OCII 116 接頭和線夾溫度未超標但溫升超標55OCt50OCIII 117 接頭和線夾溫度

16、未超標但相對溫差超標t35計算公式=(T1-T2)/(T1-T0)*100%T1:發(fā)熱點的溫度,T2:正常相對測點的溫度,T0:環(huán)境參照體溫度。 12 金屬部件與金屬部件的連接接頭和線夾發(fā)熱缺陷121 接頭和線夾的溫度130OC I122 接頭和線夾的溫度130OC>t>110OC II123 接頭和線夾的溫度110OCt100OC III124 接頭和線夾溫度未超標但溫升超標90OC I125 接頭和線夾溫度未超標但溫升超標90OC>t>70OCII 126 接頭和線夾溫度未超標但溫升超標70OCt60OCIII 127 接頭和線夾溫度未超標但相對溫差超標t35計算公

17、式=(T1-T2)/(T1-T0)*100%T1:發(fā)熱點的溫度,T2:正常相對測點的溫度,T0:環(huán)境參照體溫度。 13 充氣設備漏氣缺陷131 充氣設備漏氣,裝置發(fā)出閉鎖信號 I132 充氣設備漏氣,裝置發(fā)出報警信號 II133 裝置誤報警 III14 設備外絕緣缺陷141 傘裙輕微傷損(瓷裙外沿小角度缺損),外絕緣爬距仍滿足要求 142 1/3及以下傘裙傷損面由瓷裙外沿至瓷裙中部,外絕緣爬距仍滿足要求 III143 1/3以上1/2以下傘裙傷損面由瓷裙外沿至瓷裙中部,外絕緣爬距仍滿足要求 II144 僅有一片傘裙傷損面積由瓷裙外沿深達瓷柱,外絕緣爬距仍滿足要求 II145 1/2以上傘裙破損

18、面,由瓷裙外沿至瓷裙中部 I146 傘裙傷損面積,由瓷裙外沿深達瓷柱,一片以上 I147 目測可見裂紋 I148 1/3及以下傘裙跳閃 III149 1/3以上1/2以下傘裙跳閃 II1410 1/2以上傘裙跳閃 I1411 瓷瓶1/2以上傘裙RTV 涂料破損 15 導線松股、散股缺陷151 松股、散股面積低于7%A III152 松股、散股面積低于25%>A>7% II153 松股、散股面積低于25% I2油浸式變壓器類(含主變壓器、油浸式站用變、油浸式接地變、油浸式消弧線圏、油浸式電抗器)21 共性缺陷211 油枕(含調壓裝置油枕)2111 油枕油位與溫度曲線嚴重不符,且接近上

19、、下限 II2112 無油位 I2113 油位偏低,與溫度曲線對應刻度相差1格以上 2114 滿油位 I2115 假油位 I2116 連通器式油標管破損 I2117 旋轉指針式油位計玻璃破損 2118 旋轉指針式油位計進水 2119 變壓器油色發(fā)黑 I21110 油位計模糊不清 III21111 油位異常報警 I21112 油位異常誤報警 III21113 油位異常變化 I212 呼吸器2121 呼吸器堵塞 I2122 觀察窗玻璃破損 II2123 底座脫落,硅膠掉落 II2124 杯罩的油位低于下限 III2125 杯罩的油位低于內罩口 II2126 硅膠至上而下變?yōu)榉奂t色 II2127 硅

20、膠全部變?yōu)榉奂t色 II2128 硅膠有3/4變?yōu)榉奂t色 III2129 呼吸器內部充油 III21210 杯罩油封上積水 II213 壓力釋放裝置2131 防爆管玻璃破裂 I2132 壓力釋放裝置報警 I2133 壓力釋放裝置誤報警 III2134 外殼銹蝕嚴重 2135 裝置進水 II214 滲漏油2141 形成快速油流(一般呈柱狀或大面積流淌狀),且油位下降快I 2142 連續(xù)的滴淌,但油位下降不明顯 II2143 掛油珠 III2144 明顯且濕潤的油跡 215 散熱片2151 明顯破損、開裂且存在滲漏 I2152 破損、開裂但不存在滲漏 III2153 銹蝕嚴重 2154 部分變形堆擠

21、 216 本體2161 銹蝕嚴重 2162 引流線太緊 2163 本體內部有異常響聲 I2164 本體傾斜嚴重 I2165 消防裝置報警 I2166 起火冒煙 I2167 引流線或電纜斷線 I2168 基礎開裂沉降 III22 主變壓器221 本體2211 油浸自冷式主變壓器存在過溫現(xiàn)象>95OC I2212 油浸風冷、油浸強油風冷主變壓器存在過溫現(xiàn)象>85OC I2213 油浸自冷式主變壓器溫升超標>55K I2214 油浸風冷、油浸強油風冷主變壓器溫升超標>45K I2215 分相的主變壓器在負荷及冷卻條件相同情況下三相溫差超過10 OC II222 冷卻系統(tǒng)222

22、1風扇1/3以下不轉 III 2222風扇1/3以上1/2以下不轉 II 2223風扇1/2及以上不轉 I 2224風扇1/3以下方向轉反 III 2225風扇1/3以上1/2以下轉反 II 2226風扇1/2及以上轉反 I 2227風扇轉動時有碰殼聲 2228風扇1/3以下速度較正常時變慢 III 2229風扇1/3以上1/2以下速度較正常時變慢 II 22210風扇1/2及以上速度較正常時變慢 I 22211潛油泵1/3以下不轉 III 22212潛油泵1/3以上1/2以下不轉 II 22213潛油泵1/2及以上不轉 I 22214油流繼電器故障指針不轉 III 22215油流繼電器故障密

23、封不良,發(fā)現(xiàn)進水 III 22216散熱器閥門無法打開 I 22217潛油泵1/3以下存在異常聲響 III 22218潛油泵1/3以上1/2以下存在異常聲響 II 22219潛油泵1/2及以上存在異常聲響 I 22220水冷變壓器的油壓大于水壓的值小于0.05MPa I 22221水冷變壓器冷油器的水中含油 I 223調壓裝置 2231有載調壓裝置不能電動操作 III 2232有載調壓裝置電動調時存在滑檔現(xiàn)象 II 2233有載調壓裝置不能遠方調檔 III 2234有載調壓裝置計數(shù)器不走 2235有載調壓裝置在“遠方”調壓時“急停”按鈕失效 II 2236有載調壓裝置在調壓時發(fā)現(xiàn)電流異常變化

24、I 2237 有載調壓裝置濾油機運行時壓力超過廠家規(guī)定值III2238 有載調壓裝置在調壓時濾油機不動作 III2239 有載調壓裝置調壓次數(shù)超過廠家規(guī)定次數(shù) I22310 有載調壓裝置的操作按鈕失效 III22311 有載調壓裝置“就地”與“遠方”檔位顯示不同 III22312 調壓裝置電動、手動均失靈 II22313 調壓裝置轉動卡澀 III224 監(jiān)視表計2241 全部測溫裝置失靈 I2242 部分測溫裝置失靈 III2243 本體兩側測溫裝置顯示溫度不一致,相差10 OC以上III 2244 遠方與就地所顯示的溫度不一致,5 OC以上 III2245 測溫裝置外殼破損 III2246

25、測溫裝置進水 III2247 測溫裝置發(fā)過溫信號 I2248 測溫裝置誤發(fā)過溫信號 III225 瓦斯繼電器2251 瓦斯繼電器無頂蓋 I2252 瓦斯繼電器觀察窗破損 I2253 瓦斯繼電器觀察窗模糊不清,無法看清油位線 2254 瓦斯繼電器防雨罩歪斜掉落 III2255 瓦斯繼電器進水 I2256 瓦斯繼電器電纜孔洞封堵?lián)p壞 II2257 瓦斯繼電器報警 I23 油浸式站用變(含油浸式接地變)231 本體2311 油浸站用變存在過溫現(xiàn)象>95OC I2312 油浸站用變溫升超標>55K I232 調壓裝置2321 調壓裝置不能調檔 II2322 調壓裝置轉動卡澀 III24 油

26、浸式消弧線圏241 本體2411 油浸消弧線圏存在過溫現(xiàn)象>95OC I2412 油浸消弧線圏溫升超標>55K I2413 阻尼電阻發(fā)熱燒毀 I242 調壓裝置2421 帶自動調節(jié)裝置的消弧線圏不能電動調檔 II2422 調壓裝置電動、手動均失靈 I2423 調檔裝置轉動卡澀 III2424 在最大補償電流檔位運行,脫諧度大于5% II2425 中性點位移電壓大于15%相電壓 II25 油浸式電抗器251 本體2511 局部箱體溫升>70 K I2512 油浸電抗器存在過溫現(xiàn)象>95OC I2513 油浸電抗器溫升超標>55K I3干式變壓器類(含干式電抗器、干式

27、站用變、干式接地變、干式消弧線圏、阻波器)31 共性缺陷311 環(huán)氧樹脂等絕緣部件脫落 I312 環(huán)氧樹脂等絕緣部件開裂 I313 氣道內有雜物堵塞 314 本體緊固件松脫 I315 繞組上有異物 II316 繞組溫度超過廠家規(guī)定的標準 I317 繞組溫升超過廠家規(guī)定的標準 I318 銹蝕嚴重 319 引流線太緊 3110 本體內部有異常響聲 I3111 本體傾斜嚴重 I3112 起火冒煙 I3113 引流線或電纜斷線 I3114 基礎開裂沉降 III32 干式電抗器321 基礎出現(xiàn)裂紋 III322 支持瓷瓶發(fā)生斷裂 I33 干式站用變(含干式接地變壓器)331 冷卻系統(tǒng)3311 風機不能啟

28、動 II3312 風機不能自動啟動 III332 測溫裝置3321 遠方與就地所顯示的溫度不一致 III3322 測溫裝置外殼破損 III3323 測溫裝置發(fā)過溫信號 I3324 測溫裝置誤發(fā)過溫信號 III333 調壓裝置3331 調壓連接片沒有固定好造成發(fā)熱,數(shù)值超過廠家對繞組溫度的標準I 3332 調壓連接片沒有固定好造成發(fā)熱,數(shù)值超過廠家對繞組溫升的標準I 34 干式消弧線圏(其它非本體缺陷應與油浸式消弧線圏相同)341 調檔連接片沒有固定好造成發(fā)熱,數(shù)值超過廠家對繞組溫度的標準 I342 調檔連接片沒有固定好造成發(fā)熱,數(shù)值超過廠家對繞組溫升的標準 I35 阻波器351 阻波器內有雜物

29、 352 防鳥柵破損 353 阻波器氣道內有雜物堵塞 354 阻波器內調諧裝置引線脫落 I355 阻波器本體過溫(A 級絕緣浸漬過的材料)3551 阻波器表面溫度115OC I3552 阻波器表面溫升75 K I3553 阻波器表面溫度115OC>t>105OC II3554 阻波器表面溫升75 K >t>65 K II3555 阻波器表面溫度105OCt100OC III3556 阻波器表面溫升65Kt60 K III356 阻波器支持瓷瓶發(fā)生斷裂 I4斷路器41 操作機構411 共性缺陷4111 開關拒合 I4112 開關拒分 I4113 開關操作機構箱密封不良 I

30、II4114 開關操作機構箱門卡澀 III4115 開關操作機構箱門脫落 III4116 分相操作機構開關合閘時出現(xiàn)非全相 I4117 開關分閘時出現(xiàn)非全相 I4118 開關機構接地用軟銅線斷股 II4119 開關合閘線圈燒毀 I41110 開關跳閘線圈燒毀 I41111 傳動機構連桿松動脫落 I41112 開關操作機構聯(lián)鎖手柄脫落,開關無法合閘 I41113 機構緩沖器滲油 II41114 開關遠方就地均無法分合閘 I41115 開關輔助觸點接觸不良或不到位,開關無法正常斷開I 41116 開關不能電動分閘,但現(xiàn)場可手動分閘 I41117 開關機構箱內指示燈座脫落 III41118 開關機構

31、內合閘按鈕脫落 41119 開關機構內分閘按鈕脫落 41120 開關機構內合閘按鈕失靈 41121 開關機構內分閘按鈕失靈 41122 機構壓力表外殼破損 41123 開關機構門腐蝕 III41124 開關機構箱腐蝕破損,雨天將漏水至繼電器等二次元件I 41125 開關傳動機構工作缸與開關連接部位螺絲松動 I41126 開關機械閉鎖卡住,分閘位置指示不到位 I41127 壓力表損壞或指示失靈 I41128 開關操作機構位置指示與開關實際位置不對應 I41129 開關機構箱內合閘指示燈不亮或機構箱內燈座無電壓 III412 彈簧操作機構4121 無法儲能或儲能不到位 I4122 彈簧生銹 412

32、3 彈簧斷裂或出現(xiàn)裂紋 I4124 彈簧儲能電源跳閘時無法合上 I4125 開關端子箱內的斷路器儲能電源端子排燒毀 I4126開關操作機構彈簧松動或脫落 I 4127“彈簧儲能電源空開”的輔助接點損壞 413液壓操作機構 4131液壓機構補壓時間長,打壓時間達5分鐘 II 4132液壓機構補壓時間長,打壓時間達5分鐘以上 I 4133電機不停泵 I 4134開關液壓機構高壓油管拔管,機構零壓 I 4135機構頻繁打壓,低于15min 就打壓 I 4136機構頻繁打壓,低于30min 高于15min 就打壓 II 4137機構頻繁打壓,低于1h 高于30min 4138開關機構油箱油位較低 II

33、 4139開關機構油箱無油位 I 41310開關分合機械指示器連桿斷裂 I 41311開關液壓機構噴油 I 41312開關液壓機構壓力達到分合閘閉鎖值 I 41313液壓機構啟動壓力較規(guī)定啟動壓力低,壓力降低至重合閘閉鎖值以下后啟動 I41314開關液壓機構打壓接觸器燒毀 I 41315壓力達到啟泵值,開關液壓機構不啟泵 I 41316開關液壓機構油泵啟動但無法建壓 I 41317開關操作機構連桿開口銷脫落 I 41318液壓機構打壓電源熔絲熔斷,更換(或合上)后仍然熔斷 I 41319開關液壓機構端子箱直流電源開關損壞 41320液壓機構電動機燒毀 I 41321開關操作機構打壓后出現(xiàn)過壓告

34、警,壓力高于銘牌規(guī)定的最高壓力,經(jīng)泄壓后正常II 41322“油泵打壓電源空開”的輔助接點損壞 414氣動操作機構 4141空氣壓縮機油位低,油位接近底部 II 4142空氣壓縮機無油位 I 4143開關操作機構無法打壓 I 4144空氣壓縮機運轉但壓力無法上升,空氣壓力降到報警值 I 4145空壓機不會啟泵 I 4146空壓機傳動輪皮帶斷裂 I 4147空氣管道與儲氣罐連接處脫離,空氣壓力降至零壓 I4148 空氣管道與空氣壓縮機連接處脫離,空氣壓力降至零壓 I4149 空壓機啟動后不停泵 I41410 空壓機打壓電源空開跳閘,無法合閘 I41411 開關空壓機構壓力表上下壓力相差較大超過0

35、.15MPa (單機供氣柜內與開關本體機構柜內壓力指示不同) II41412 “空壓機打壓電源空開”的輔助接點損壞 41413 空壓機啟動壓力較規(guī)定啟動壓力低,壓力降低至報警值以下后啟動 II41414 空氣壓力下降,控制屏顯示“空氣壓力報警” II41415 空氣壓力下降,控制屏顯示“空氣壓力閉鎖”或“重合閘閉鎖” I41416 液壓機構補壓時間長,打壓時間達5分鐘 II41417 液壓機構補壓時間長,打壓時間達5分鐘以上 I41418 機構頻繁打壓,低于15min 就打壓 I41419 機構頻繁打壓,低于30min 高于15min 就打壓 II41420 機構頻繁打壓,低于1h 高于30m

36、in 41421 空壓機燒毀 I41422 開關操作機構打壓后出現(xiàn)過壓告警,壓力高于銘牌規(guī)定的最高壓力,經(jīng)泄壓后正常 II415 電磁操作機構4151 開關操作機構冒煙 I4152 開關合閘熔絲熔斷,更換后仍然熔斷 I4153 電磁式操作機構合閘接觸器卡澀 I4154 電磁式操作機構合閘接觸器燒毀 I4155 機構合閘鐵芯卡澀 I4156 機構分閘鐵芯卡澀 I42 開關本體421 共性缺陷4211 開關支柱瓷瓶斷裂 I4212 開關構架接地扁鐵脫焊 II4213 斷路器跳閘次數(shù)達到規(guī)定值 I4214 開關單元橫檔處有異物,安全距離不夠 I4215 開關構架接地扁鐵嚴重銹蝕 III422 油斷路

37、器4221 開關主油箱油位低,開關油位指示接近下限 II4222 開關主油箱無油位 I4223 開關副油箱油位低,開關油位指示接近下限 II4224 開關副油箱無油位 I4225 油斷路器油色異常 II4226 油斷路器內部有異常聲響 I4227 多油斷路器手動脫扣桿杠(或緊急跳閘桿杠)脫落 II4228 多油斷路器套管溢膠 II4229 油斷路器油位低,油位低于下限 II42210 油斷路器油標無油位 I42211 油斷路器出現(xiàn)假油位 42212 多油斷路器充油套管無油位 I42213 油斷路器冒煙 I42214油斷路器噴油 I 42215油斷路器防雨帽脫落 II 42216少油斷路器軟銅片

38、連接部分有斷片,軟連接斷片小于5% 42217 少油斷路器軟銅片連接部分有斷片,軟連接片斷片達20%以上 I423 SF6斷路器4231 開關密度繼電器滲油, 但有帶閥門或自封式閥門的 III4232 開關密度繼電器滲油, 但不帶閥門的 4233 SF6氣體密度開關損壞,SF6氣體壓力正常但控制屏顯示“SF6氣體壓力報警” III4234 SF6氣體密度開關損壞,SF6氣體壓力正常但控制屏顯示“SF6氣體壓力閉鎖” I424 真空斷路器4241 真空開關屏蔽罩內顏色發(fā)生變化 I4242 開關真空度異常,真空泡變紅 I4243 真空開關真空泡變黑 I425 手車開關柜4251 手車開關緊急分閘機

39、械卡死開關無法合閘 I4252 手車開關由冷備用推至熱備用時或拉出時發(fā)生手車開關不到位卡殼 I4253 手車開關機構內合閘按鈕脫落 4254 手車開關機構內分閘按鈕脫落 4255手車開關機構內合閘按鈕失靈 4256手車開關機構內分閘按鈕失靈 4257手車開關動觸頭燒毀嚴重 I 4258 手車開關航空插頭損壞 I4259 手車開關機械聯(lián)鎖裝置定位銷不能返回 I42510 手車開關柜門卡澀 42511 手車開關柜門轉軸損壞無法關上 I42512 手車開關分合閘位置指示與開關實際位置不對應 I42513 手車接地開關操作機構卡澀,接地開關合不上 I42514 手車開關上、下觸頭盒活門操作機構卡澀 I

40、I42515 手車開關位置開關損壞,無法監(jiān)視開關是否完全推入 I42516 手車接地開關電氣聯(lián)鎖裝置損壞 I42517 手車接地開關操作手柄無法插入 I42518 手車負荷開關操作軸卡澀 II42519 手車接地開關操作軸卡澀 II42520 開關帶電顯示器有一盞燈不顯示 42521 開關帶電顯示器有兩盞燈不顯示 II42522 開關帶電顯示器三盞燈不顯示 I42523 柜體發(fā)熱溫升超過制造廠規(guī)定的溫升值 II426 GIS 組合式開關4261 開關匯控柜上“刀閘及開關操作未到位”燈亮。開關匯控柜上“刀閘及開關操作未到位”燈亮 I4262 帶電顯示器有一盞燈不顯示 4263 帶電顯示器有兩盞燈

41、不顯示 II4264帶電顯示器三盞燈不顯示 I 4265GIS 內有放電聲 I 4266 GIS 開關匯控柜出現(xiàn)“氣室氣壓過低報警”, 壓力達到報警值 II4267 GIS 開關匯控柜出現(xiàn)“氣室氣壓過低報警”, 壓力達到閉鎖值 I427 斷路器動靜觸頭、中間觸頭發(fā)熱缺陷4271 動靜觸頭、中間觸頭的溫度80OC I4272 動靜觸頭、中間觸頭的溫度80OC>t>65OC II4273 動靜觸頭、中間觸頭的溫度65OCt55OC III4274 動靜觸頭、中間觸頭溫度未超標但相對溫差超標t35計算公式=(T1-T2)/(T1-T0)*100%T1:發(fā)熱點的溫度,T2:正常相對測點的溫

42、度,T0:環(huán)境參照體溫度 5隔離開關和接地刀閘51 隔離開關511 出線端子板受力,嚴重變形 I512 隔離開關合閘后導電桿歪斜不在一直線上,但輔助觸點閉鎖裝置良好II 513 引線螺栓及其它金屬部位有嚴重電暈 514 金屬部件銹爛 515 刀口部位接觸不好不能正常運行 I516 線夾松脫損壞 I517 有異物懸掛 I518 動靜觸頭部位接觸不好但可以運行 II519 導電桿嚴重腐蝕 II5110 刀口臟污,刀口部位接觸不好但不影響正常運行 5111 導線、接線樁頭振動或擺動幅度大 5112 機構箱腐蝕破損,雨天將漏水至繼電器等二次元件 I5113 操作中的拒分或拒合 I5114 自行誤分合

43、I5115 倒閘操作時閘刀操作不到位 I5116 操作機構缺鎖或插鎖脫落,操作機構機械閉鎖失靈 I5117 連桿斷裂、脫落 I5118 端子排爬電;接線樁頭松動、發(fā)熱或脫落 I5119 隔離開關觸頭防雨罩損壞 II5120 連桿有嚴重裂紋 II5121 機械轉動嚴重卡澀 II5122 傳動或轉動部件嚴重腐蝕 II5123 電動操作失靈 5124 機構箱內加熱器不能投入 III5125 操作機構不靈活 5126 連桿、底架銹爛 5127 連桿有輕微裂紋 5128 定位銷壞或不到位 5129 端子排銹蝕,臟污嚴重 III5130 端子箱、機構箱箱門關閉不嚴 III5131 電纜孔洞未封堵或封堵不嚴

44、 III5132 三相不同期超標 5133 操作熔絲座或空氣開關損壞 III5134 支柱絕緣子有裂紋、破損嚴重,有嚴重放電痕跡 I5135 法蘭開裂 I5136 瓷裙損傷在2cm2以上,影響絕緣但可正常運行 II5137 支柱絕緣子表面嚴重積污, 雨霧天放電嚴重 II5138 支柱絕緣子表面臟污,支柱絕緣子有輕微裂紋 5139 瓷裙損傷在2cm2以下,尚不影響運行 5140 有接地或短路現(xiàn)象 I5141 鋁包破損、芯線外露 I5142 護套破裂 II5143 鋁包外皮有擦傷或壓傷痕跡 II5144 絕緣電阻低 5145 輔助開關接觸不良 5146 隔離開關刀口、轉頭發(fā)熱缺陷51461 刀口、

45、轉頭的溫度130OC I51462 刀口、轉頭的溫度130OC>t>100OC II51463 刀口、轉頭的溫度100OCt90OC III51464 刀口、轉頭溫度未超標但溫升超標90OC I51465 刀口、轉頭溫度未超標但溫升超標90OC>t>60OCII 51466 刀口、轉頭溫度未超標但溫升超標60OCt50OCIII 51467 刀口、轉頭溫度未超標但相對溫差超標t35計算公式=(T1-T2)/(T1-T0)*100%T1:發(fā)熱點的溫度,T2:正常相對測點的溫度,T0:環(huán)境參照體溫度。 52 接地刀閘521 接地刀閘分不到位,安全距離不夠 I522 接地刀閘

46、與接地點間的連線斷股或銹爛嚴重 II523 接地刀閘合不到位 524 接地刀閘操作把手斷裂 525 接地刀閘連桿插銷斷裂 526 接地刀閘與主刀閉鎖不能實現(xiàn) II527 接地刀閘分合閘不到位或不能合閘 6互感器61 共性缺陷611 干式互感器外殼開裂 I612 互感器內有間歇性異常聲響 I613 充膠式互感器引線出口處溢膠 I614 互感器噴油 I615 互感器電纜外皮龜裂銅線裸露 I616 互感器末屏接地線的接頭脫落 I617 互感器末屏接地線的接頭接觸不良 I618 互感器防雨罩脫落 II619 互感器金屬外殼嚴重銹蝕 III6110 互感器起火冒煙 I6111 充氣互感器室壓力低裝置發(fā)出

47、報警信號 II6112 充氣互感器室壓力低裝置發(fā)出閉鎖信號 I6113 充油式互感器膨脹器異常 I6114 充油式互感器油變色 I6115 充油式互感器油位低,到達下限 II6116 充油式互感器滿油位 I6117 充油式互感器無油位 I6118 互感器二次接線盒蓋板密封不嚴 III6119 互感器二次接線盒進水 I6120 玻璃連通器式互感器油位計破損 I6121 非連通器式互感器油位計破損 6122 引流線太緊 III6123 引流線斷裂 I6124 互感器油位計外觀模糊不清 III6125 滲漏油(不含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分壓部分)61251 形成快速油流(一般呈柱狀或大面積流淌狀),且油位

48、下降快I 61252 連續(xù)的滴淌,但油位下降不明顯 II61253 掛油珠 III61254 明顯且濕潤的油跡 62 電壓互感器(含電容式電壓互感器)621 電壓互感器一次熔管夾具損壞 I622 電壓互感器二次側發(fā)生短路 I623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分壓電容部分滲漏油 I624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電磁單元油位異常升高 I625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外殼接地用軟銅線斷股 III626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外殼接地用軟銅線斷裂脫落 II627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內部有異常放電響聲 I628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放電間隙有放電聲 I629 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放電間隙瓷瓶破損 III63 電流互感器631 電流互感器二次

49、側發(fā)生開路 I632 電流互感器內連接接頭、線夾發(fā)熱缺陷6321 內連接接頭、線夾的溫度80OC I6322 內連接接頭、線夾的溫度80OC>t>65OC II6323 內連接接頭、線夾的溫度65OCt55OC III6324 線夾接頭溫度未超標但相對溫差超標t35計算公式=(T1-T2)/(T1-T0)*100%T1:發(fā)熱點的溫度,T2:正常相對測點的溫度,T0:環(huán)境參照體溫度。 7套管71 變壓器套管711 主變套管油位計無油位 I712 主變套管玻璃式油位計破裂 I713 主變套管指針式油位計破裂 714 主變套管油位計外觀模糊不清 III715 套管油變色 I716 形成快

50、速油流(一般呈柱狀或大面積流淌狀),且油位下降快 I717 連續(xù)的滴淌 I718 掛油珠 III719 明顯且濕潤的油跡 7110 末屏接地斷線 I7111 異常聲響 I72 穿墻套管721 穿墻套管導電螺桿輕微氧化 I722 充氣穿墻套管室壓力低報警 II723 充氣穿墻套管室壓力低閉鎖 I724 穿墻套管儲油罐油位低于下限值 II725 穿墻套管儲油罐無油位 I726 穿墻套管儲油罐外殼腐蝕 III727 形成快速油流(一般呈柱狀或大面積流淌狀),且油位下降快I 728 連續(xù)的滴淌 I729 掛油珠 III7210 明顯且濕潤的油跡 7211 末屏接地斷線 I7212 異常聲響 I7213 穿墻套管儲油罐滿油位 I7214 硅橡膠套管漏膠 II73 套管頂部柱頭發(fā)熱缺陷731 柱頭溫度80OC I732 柱頭溫度80OC>t>65OC II733 柱頭溫度65OCt55OC III734 柱頭溫度未超標但相對溫差超標t35計算公式=(T1-T2)/(T1-T0)*100%T1:發(fā)熱點的溫度,T2:正常相對測點的溫度,T0:環(huán)境參照體溫度。 8電容器和耦合電容器81 電力電容器811 集合式電容器組油位異常,電容器油位接近下限 II8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