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南龍古寨_第1頁
神秘的南龍古寨_第2頁
神秘的南龍古寨_第3頁
神秘的南龍古寨_第4頁
神秘的南龍古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神秘的南龍古寨史天地古榕與吊腳樓六百年,這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概念,即使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足以寫下重重的一筆.然而,無論六百年風云如何變幻,有一個地方卻幾乎沒有發(fā)生什么大的變化,甚至就連明代流亡皇帝朱由榔的闖入也未能改變那種原始的古樸,原始的神秘,原始的生態(tài),原始的幽靜和原始的壯美.這個地方叫南龍古寨,位于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興義市巴結鎮(zhèn)重巒迭嶂的大山深處,蜿蜒流淌的南盤江畔.古榕蔽日恍若人I司仙境車子離開興義城,沿著一條顛簸的公路一頭扎進”萬峰林”中,七折八彎地行駛了一個多小時,驀然,眼前出現(xiàn)一大片即將收割的稻田,汽車從稻田中央穿過,仿佛在用刀把一塊蛋糕切成兩半.坐在車上的巴結鎮(zhèn)干部徐瑞倫抬手指著稻

2、田盡頭處突兀而起的一座小山頭說:”看,那就是南龍古寨.”只見秋日沐浴下的小山頭滿目蔥綠,除了山腳處的幾幢吊腳樓外,寨子卻蹤影全無.我的疑惑引來小徐的微微哂笑,說:”這便是南龍古寨的神秘之處,無論你是遠看還是近看你都不能窺見寨子的全貌,等你看到寨子的時候,你已經(jīng)置身寨子中間了”果然,如其所說,我們步入寨中倒不如說是跌進林中,有的地方林子密得令人不得不低頭才能過去,我低得慢了點,頭顱已然被掛在樹上的一種沉甸甸的綠色果實敲了幾下.56“咯咯咯咯”,一串銀鈴般的笑聲頓時給寂靜的樹林平添幾分溫情.吊腳樓轉角處倏忽閃出一位布依婦女裊娜的身影.她甜甜地笑著表示對客人的歡迎,俄頃,便捧著一大把黃澄澄的果子請我

3、們品嘗.小徐告訴我這就是我的頭碰到的那種果實,只不過已經(jīng)成熟罷了.果子叫蕉桃,是這里的特產(chǎn),可以連皮一塊兒吃.一口下去,一股淡淡的甜味便流向嗓眼,既無核亦無渣,果肉中夾雜著一些小籽,有點像無花果.如果說人仙境得食仙桃,我今天到了南龍古寨,首先品嘗到了平生從未吃過的蕉桃,是否意味著我已進入了人間仙境?有道是蕉桃賽仙桃么.漫步寨中,最令人吃驚的便是那一株株高大的古榕樹,幾乎每一幢吊腳樓前都有若干棵奇形怪狀的榕樹,巨大的樹冠將吊腳樓遮蓋得嚴嚴實實,難怪站在遠處看寨子只能是只見樹不見屋呢.榕樹不僅樹冠巨大,樹根更是虬勁奇絕,有的似巨龍盤旋,有的像海牛戲嘻,有的似河馬飲水,有的像耆宿老者,千姿百態(tài),美不

4、勝收.寨中大小榕樹共有3.60多株,其中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榕樹就達108棵.寨子里村民們管榕樹叫黃角神樹,十分崇敬,每年三月初三都要在寨門旁邊的兩棵古榕樹下吹長號,演八音,唱布依戲來祭祀黃角神.據(jù)說南龍古寨曾遭受過官家和強盜的擄掠,后來黃角樹神顯靈打跑了強盜,趕走了官家,救了全寨百姓,保得南龍一方太平.從那以后,布依先民便視黃角樹為神樹,家家戶戶都在房前屋后遍植榕樹,以求平安,村民愛榕護榕蔚然成風.這才有了南龍古寨今天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珍珠泉邊傾訴歲月悠悠山腳下的一株榕樹旁,是一幅非常奇特的景觀.這株參天古榕根部已經(jīng)縷空,露出一個一米多高的洞口,洞口有眼一米見方的清泉,水深數(shù)尺,水流汩汩,終年不絕

5、,形成了罕見的”根包井”.這眼清泉叫珍珠泉,是布依先民的生命之走遍天下水,寨子中至今仍流傳著巖竹勇斗妖怪奪珠護泉的故事.相傳,南龍的先民們來到這里時,全是原始森林,根本沒有水源,后來發(fā)現(xiàn)牛身上有泥,循跡而去便找到了這眼泉,泉中有珍珠一粒,取出便不涌水,先民們視珍珠為生命,相約誰也不準動珍珠,可一天晚上,珍珠被一個妖怪盜走,泉水頓時干涸.這時有一個叫巖竹的布依青年挺身而出,經(jīng)過一番搏斗,射殺妖怪,尋回珍珠,令南龍古龍寨重新得到了水源.南龍古寨的先民是由江西遷移而來.一種說法是明洪武年間”調北征南”時期集體遷徙,另一種說法是明洪武年間為躲避兵役,整個村子都從江西湖廣搬遷.也有說是土著民族的.說法盡

6、管不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南龍古寨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約1368-139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明朝時在貴州設置13府,其中上5府除了貴陽府,安順府就是南龍府,其余二府為大定府和遵義府.最早的南龍府就設在今天的南龍古寨中,后來由于水源不敷官家之用,加之地域過于狹小,限制了城鎮(zhèn)發(fā)展才將府衙遷至距此幾十公里遠的安龍縣城,改為興義府.今天的南龍古寨,位于興義市以南39公里處,面積約2平方公里,生活中心區(qū)僅500多平方米,寨中218戶,813人全都是布依族,無一戶雜居民族,以韋,查,郎姓居多.去年,全寨人均收入716元,仍處于貧困邊緣.生活雖然并不富裕,但村民們自給自足,怡然自得,和睦

7、相處,其樂陶陶.人們種植糧食,蔬菜,喂養(yǎng)雞,鴨,豬,鵝,養(yǎng)牛以耕田,養(yǎng)馬以運輸.寨中還有300多臺織布機,家家戶戶都是自己織布,自己染色,自己縫制衣服.據(jù)村長李長德介紹,南龍古寨自建寨以來幾乎從未發(fā)生過任何治安案件.見我們面有疑色,村長領著我們就近來到一位村民的吊腳樓前,只見大門虛掩,用手輕輕一推,門”吱啞”一聲打開,屋內空無一人,除了日常用品外,還有縫紉機,電風扇等現(xiàn)代家用電器,可見主人絲毫rI1l/巳7fn!艾更天不擔心被盜.連走幾家均是如此,而且我還注意到,不少人家的大門上甚至連個門扣都沒安裝,顯然主人根本沒有鎖門的意識.這種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治安狀況,與現(xiàn)代城市中居高不下的發(fā)

8、案率相比,實在是有著天壤之別,令人感慨不已.點將臺前常懷幽古情愫南龍人在這恍若仙境的寨子里過著與世無爭的平靜生活,一晃200多年過去了,如果不是明朝流亡皇帝朱由榔及其朝臣的到來,那么南龍人的愛國熱情也許永遠也得不到應有的渲瀉.清初(1646年),桂王朱由榔(永明王)在廣東肇慶被兩湖云貴總督何騰蛟,吳貞毓等立為最后一個明代皇帝,定國號為永歷.永歷五年,清軍揮兵南下,明朝義軍節(jié)節(jié)敗退,朱由榔被迫四處流亡,于是年冬天逃至南龍古寨,以為是明洪武年間的南龍府,那知該府早已遷走,君臣失望之余念南龍這個地名中有一個”龍”字,姑且暫住一時.那朱由榔君臣及義軍倒也不算擾民,就在寨外的壩子里駐扎下來,每日照常練兵

9、,村民感其誠,幫助義軍用土石堆砌成一個不高的臺子,朱由榔君臣常在臺子上操練軍馬,因此得名“點將臺”.兩個月后,義軍首領孫可望遣使迎永歷帝至安龍居住,臨行前朱由榔許諾:”重整江山之時,永免南龍賦稅,重建南龍府.”只可惜,永歷帝命短無福,1659年逃至緬甸,吳三桂威逼緬王將其獻出,于1662年押解至昆明處死,南龍人亦一直未能享受到永歷皇帝許諾的優(yōu)惠政策.時至今日,唯一能夠讓南龍人想起永歷皇帝的就只剩下點將臺和臺下的演兵場了,只不過演兵場已在寨門放眼看去,稻浪起伏,豐收在望,而點將臺上則長滿小樹,與寨中幾人合抱的巨大榕樹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點將臺上的小樹并非人為栽種而是自然長出,雖經(jīng)300多年,卻始

10、終長不成大樹,每每長至碗口粗細便自行死亡,然后再發(fā)出新枝,周而復始,未有窮期,因而成為南龍古寨一個難解之謎.人們猜測那里是帝王曾經(jīng)站過的地方,樹們不敢稍有僭越,怕有傷皇氣,因此,紛紛折腰以示尊崇.這種解釋顯然十分牽強,但究竟是何自然原因導致這種奇怪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村民們期待著林業(yè)專家,地質專家們前來解開這個謎團.吊腳樓群布陣八卦戰(zhàn)圖南龍古寨又名八卦寨.該寨的所有建筑均依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卦之方位而建,全寨構成一幅完整的太極圖.這便是南龍古寨的另一個神秘之點.南龍古寨的建筑式樣比較單一,均為干欄式建筑,又叫吊腳樓.這是一種由”巢居”演變而來的特殊建筑,上古傳說中,有巢氏為避免族人遭野獸

11、侵襲,教民構木為巢,從此就有了房屋.南龍古寨的”干欄”式建筑全部為木結構,以木板為墻壁,以木為柱構成底架,小青瓦蓋.變成了一片連綿幾百畝的稻田.站小規(guī)模的八音坐唱s8頂,一般分為三層,下層飼養(yǎng)牲畜,堆放雜物,上兩層人居或堆放物品.爾雅中說:”人棲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即下層用來堆放雜物或安置廁所,以及用作牛圈;上層中間前半部分為客廳,后半部分為主人居住的寢室,左右兩側多為兒女居住;二層中的一部分隔為第三層,用來堆放糧食,瓜菜,飼料,農(nóng)具等.登樓的階梯一般為石塊砌就,依地形選擇位置,有直通堂屋的,也有建在房側的,像這樣的吊腳樓在南龍古寨總共有161座,若以八卦方位均分,每個方位約20座,如同迷

12、宮一般.在茂密的榕樹林中,許許多多的樹根下有一條由凹凸不平的石頭鋪就的弧形小路,路的寬度僅能容下一人一馬同時通過,路上全是牛馬的糞便.我們在石頭上跳來跳去,一邊注意觀察吊腳樓的方位變化,可始終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只是感覺路呈”S”形,首尾相連,如果沒人引領很可能會繞回原處,也就是說可能會迷路,小徐說他第一次到南龍古寨就曾迷過路.至于房屋依八卦而建的說法已經(jīng)得到了現(xiàn)代科學測繪的認可.前兩年,有關部門曾專門到南龍古寨,經(jīng)過精確測量,繪制出全部吊腳樓的分布圖,圖形顯示的確構成一幅完整的八卦圖.關于八卦圖的由來,村民們說南龍古寨歷史上曾遭受過強盜欺凌,在一次劫難后,天神現(xiàn)靈,賜給走I天下南龍人一副八卦圖

13、,囑族人依圖建屋,可保萬世平安.對此說法,永歷皇帝朱由榔便第一個不相信.他到寨中見吊腳樓環(huán)環(huán)相扣,道路循環(huán)交錯,如入迷宮,頓時驚訝不已,對大臣吳貞毓說:“此寨非常人所能設計,必有高人異士隱于此.”我亦深有同感,設計此寨的布依先民必是首先考慮到抵御外侮.試想諸葛亮當年創(chuàng)出八卦陣,就是為了戰(zhàn)爭的需要.蜀國將士依八卦而列陣,南龍先民則依八卦而建房,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旦遇敵來襲,將士也好,村民也好,均可以從八卦的各個方位出擊迎敵,令敵人難以招架.這也許就是南龍八卦古寨的由來.然而,這仍然只是一種解釋,真正的謎底尚待有識之士前來破解.八音坐唱不啻天籟2音林中的南龍古寨十分靜謐,除了鳥鳴聲,林濤聲,小

14、溪流淌聲之外幾乎聽不到什么嘈雜的聲音.因此,當一陣悅耳的琴聲在林中響起時,聲音便被放大了若干倍,令人精神為之一振.莫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天籟之音”?循著音樂聲找去,在一座寬敞的吊腳樓內我們見到了一位撫琴老人,他就是78歲的南龍寨老韋萬富.這位布依族樂師,14歲開始習學音吊腳樓I天地樂,精通吹,拉,彈,唱,拍,打等各種樂器,是南龍古寨內布依族古樂”八音坐唱”的唯一傳人.“八音坐唱”素有布依族民間藝術的”活化石”之稱,不僅在國內,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見的,它是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之一,是在其他地方早已消失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由于歷史和地理原因,在貴州延續(xù)了下來.“八音坐唱”始于元代以前,成型于清

15、乾隆年間,主要是作器樂性演奏,以吹,打,拍,拉為主.所謂”八音”,是指由八種樂器組成樂隊而得名,通常有笛子,簫筒,牛骨胡,葫蘆胡,月琴,牛皮鼓,包包鑼,小馬鑼,釵組成.演奏時,在沒有指揮和樂譜的情況下,八種樂器同時演奏,高,中,低音明晰清脆,音質悅耳動聽,伴以布依族少女的”打竹”舞蹈,這在少數(shù)民族合奏曲中較為少見.南龍古寨的”八音”相對復雜一些,在八種樂器之外還加入了嗩吶,木葉,以及布依族獨有的樂器”勒朗”和”雙勒朗”.演奏”八音坐唱”時,樂師和演員l2至30人不等.我們的到來令老人非常高興,他馬上召集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另一位樂師,在自家的廳前外廊上為我們奏起”八音坐唱”,老人的兩個孫女則跳起了

16、歡快的舞蹈,看得我們如癡如醉,樂不可支.老人告訴我們,每逢寨子中民族節(jié)日,婚喪嫁娶,或者喬遷祝壽等活動時,都要演奏“八音坐唱”,內容有獨特的布依曲調,民間傳說,漢語故事,以及布依戲等.”八音坐唱”的流傳基本以耳傳身授為主,也有歌本.老人隨手拿出一本樂譜來,我看到全是簡譜記譜,有官調八月桂,情義,洞亭秋,閑調,刮板調等幾十個曲目.老人出身音樂世家.父親是樂師,爺爺也是樂師,現(xiàn)在兒子又繼承了老人的衣缽,要將這種古老的藝術世世代代發(fā)揚光大.南龍古寨的”八音坐唱”具有很高的水平,曾代表巴結鎮(zhèn)參加過首屆中華民族博覽會,意大利國際民間藝術節(jié)的演出,以及民族風情錄,徐霞客,珠江行等電影,電視劇的拍娓動聽的樂

17、聲和獨特的民族韻味,傾倒了國內外觀眾,贏得了廣泛贊譽,被中外人士譽為”中國民族民間出土文物”,”東方文化的明珠”,”南盤江畔的藝術奇葩”.生態(tài)奇觀成為另類村民沒有人為南龍古寨統(tǒng)計過森林覆蓋率,據(jù)巴結鎮(zhèn)鎮(zhèn)長蘇永俊估計不會低于80%.生態(tài)環(huán)境好了,各種生態(tài)奇觀在寨子里便比比皆是.這并不奇怪,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南龍的先民們竟然能夠根據(jù)一些生態(tài)奇觀,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出優(yōu)美的民間文學,賦予普通生物以人的生命,于是這些生物便堂而皇之地成為南龍古寨的另類村民,受到良好的保護,有的甚至被視為神靈,而南龍古寨則成了名副其實的文化生態(tài)博物館.夫妻樹在南龍寨門口的左側,挺立著一棵偉岸挺拔的古榕樹,遠看與一般

18、榕樹并無區(qū)別,等走近細細觀賞,我們這才注意到這株榕樹的奇特之處.原來,這是三棵緊緊擁抱在一起的樹,奇就奇在居然還是三棵不同的樹,即中間一棵為古樟樹,從左右相擁而長的為寬葉榕,在距樟,榕約兩米高的間隙處又長出一棵尖葉榕.如果依植物學家的眼光來看,這種景觀大概屬于生態(tài)絞殺現(xiàn)象,一般都會以其中一種植物被殺死為代價,可眼前這株絞在一起的不同的樹,竟然能夠在數(shù)百年間相安無事.這不能不令人噴嘖稱奇.這株樹被南龍先民們稱為”夫妻樹,并且賦予了它一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傳說阿彰和阿容同時降生在南龍寨中兩個不同的家庭,阿彰系獨子,家中富裕顯赫,阿容系獨女,家中卻極其貧困,靠給阿彰家打工度日.兩人青梅竹馬,一起長

19、大,漸漸產(chǎn)生了愛情,可是阿彰的父母堅決反對.兩人不顧一切,愛得死去活來,不幸的是他們在一次幽會時被阿彰的父母發(fā)現(xiàn),想要逃脫已經(jīng)來不及了,于是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阿彰抽出一把長刀,刺穿兩人的身體,頓時,他們的身體便慢慢消失,而在他們站過的地方則立即長出一株相擁在一起的大榕樹和大樟樹來.春天,人們又發(fā)現(xiàn)兩樹之間又長出一株尖葉榕樹,據(jù)說這是他們曾經(jīng)救過的一只神鳥幻化而成.黃龍搭橋無論是誰,想進南龍古寨,必先經(jīng)過一座小小的石橋,橋下終年流水潺潺,橋旁長著一棵巨大的榕樹,而榕樹那極其發(fā)達的根部競一舉跨過小溪,成了一座小橋.人們在平坦的樹根上鋪上幾塊石條,數(shù)百年來歷經(jīng)風吹日曬,從未維修過,成了一座名符其實

20、的生態(tài)橋.由于這株榕樹的根部呈金黃色,南龍的先民們便稱之為”黃龍搭橋”.這座生態(tài)橋同樣有著一個美好的傳說:阿鳳是南龍寨中一個美麗的姑娘,她的歌聲賽過百靈鳥.阿龍是南海龍王的小兒子,因觸犯天規(guī)被貶至南龍寨旁的山林中悔過.一個偶然的機會,兩人通過木葉和歌聲相識,繼爾相愛.可是阿鳳的父母早已將女兒許配給了他人,便不允許他們的婚事,還把阿龍趕出寨子.恰巧南海龍王路過此處知道此事,不禁大怒,馬上作法,下起了傾盆大雨,轉瞬間山洪暴發(fā),山寨即將被淹沒,人們擠在寨門口卻無路可逃.正在危急時,阿龍變回龍形,撲入洪水之中,伸出尾巴搭成一座黃龍橋,救出全寨百姓.后來,就在阿龍救人處長出了一株大榕樹,榕樹的根成為南龍

21、古寨唯一的一座橋.河馬飛龍一株大榕樹并排著長出四條粗大的”腿”來,樹干若虬龍盤旋,欲騰空而去,這是整個南龍古寨所有榕樹中最具空間想象力的景觀.它有一個非常夸張的名字,叫”河馬飛龍”,就生長在村民查蘭進家屋后的斜坡后.南走遍天下龍古寨有一個古老的風俗,每年舉行一次對歌節(jié),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那天,小伙子必穿草鞋,一旦對歌結束,雙方的父母也滿意,那么姑娘,小伙就要交換定情物.姑娘的定情物為一雙布鞋,意思是小伙子可以脫掉草鞋換上布鞋,俗稱換鞋;小伙子的定情物是銀手鐲,意思是姑娘的手已有所屬.在有一年的對歌節(jié)上,寨中美女阿玉的歌聲無人可及,阿玉手中的布鞋遲遲送不出去,正在心急時,一陣動人的歌聲從坡底傳出,唱歌的青年叫阿旦,他英俊瀟灑,騎著一匹大白馬,闖入阿玉的心中.然而,阿旦卻是南海龍王的三太子,他要把阿玉帶離南龍古寨,這便引起全寨小伙子的妒嫉,他們聯(lián)合起來阻止阿玉和阿旦的婚事,不讓二人相見.有一次二人用刀把環(huán)繞全寨的刺竹圍墻削開一個口子相會時,被寨中小伙子們發(fā)現(xiàn),他們燃起火把要抓阿旦,情急之下阿旦乘坐的白馬受到驚嚇,就地化作一棵似龍騰飛的大榕樹的根,阿玉奮力把阿旦推出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