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含量對鎳金屬催化劑芳烴加氫抗硫性能的影響_第1頁
Ni含量對鎳金屬催化劑芳烴加氫抗硫性能的影響_第2頁
Ni含量對鎳金屬催化劑芳烴加氫抗硫性能的影響_第3頁
Ni含量對鎳金屬催化劑芳烴加氫抗硫性能的影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期黃華等Ni含量對鎳金屬催化劑芳烴加氫抗硫性能的影響41Ni含量對鎳金屬催化劑芳烴加氫抗硫性能的影響黃華1 尹篤林2 文建軍3 張茂昆1 徐斌1(1長嶺分公司技術中心2 湖南師范大學 3 湖南建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采用浸漬法制備了一系列不同Ni含量的負載型Ni/Al2O3催化劑。以甲苯為探針分子,以噻吩為毒物,在壓力1.0MPa、溫度200、空速2.0h-1的反應條件下,用固定床連續(xù)流動微反裝置進行了催化劑的抗硫性評價,并運用XRD、TPR、DSC、BET等手段研究了催化劑的物化性能、結構特征。結果表明,當Ni含量低于6.0%時,Ni幾乎與-Al2O3形成NiAl2O4尖晶石結構,失

2、去芳烴加氫活性和抗硫性能;高Ni含量有利于提高催化劑的還原度,從而提高了催化劑的抗硫性。 關鍵詞:鎳含量 金屬催化劑 芳烴加氫 抗硫二十一世紀是經濟發(fā)達環(huán)境清潔的新時代,研究和開發(fā)環(huán)保型清潔燃料和溶劑是綠色化學中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餾分油中因較高含量的硫、氮和芳烴,不僅會影響油品質量,而且會增加餾分油燃燒廢氣中的顆粒排放物1。目前,餾分油中的硫和氮采用傳統(tǒng)的硫化物催化劑不能完全脫除2,Pt、Pd等貴金屬催化劑具有較高的芳烴加氫活性,但對原料油中的硫化物非常敏感,易被硫中毒而失活。因此,芳烴加氫金屬催化劑研究的技術難點是如何提高催化劑的抗硫性能。相對于貴金屬而言,鎳也具有優(yōu)良的芳烴加氫活性,且

3、廉價易得,如能提高其抗硫能力,對工業(yè)應用將有著重大意義。1 實驗部分1.1催化劑的制備實驗所用載體由中石化長嶺分公司研究院提供。以鎳鹽B為原料,采用浸漬法制備了不同Ni含量的Ni/Al2O3催化劑。催化劑在120干燥2h后,經450焙燒4h,460480還原6h即可。1.2催化劑活性和抗硫性能評價以甲苯為探針分子,以噻吩為毒物,按質量比配成不同濃度硫含量的甲苯-噻吩溶液,在固定床連續(xù)流動微反裝置上進行催化劑活性評價。催化劑預先在1.0MPa、200、氫氣流速40mL/min的條件下還原1h,然后在同一條件下用北京衛(wèi)星制造廠生產的LB-05型平流泵進樣反應。反應產物用氣相色譜進行分析。1.3催化

4、劑的表征催化劑的XRD表征在日本理學公司D/MAX-1200型X-射線衍射儀上進行,電壓40kV,電流30mA,掃描速度4。/min。DSC分析在杜邦9900型差熱分析儀上進行,氣氛為高純氮,流速為50mL/min,升溫速率為10/min或15/min。催化劑樣品的BET分析是在美國Micrometeritics ASAP2400吸附儀上進行。TPR分析是在室溫下用流速50mL/min的5%H2+Ar混合氣吹掃0.5h,待色譜信號穩(wěn)定后,以15/min的速率升溫,用熱導池檢測H2的消耗變化情況,用雙筆記錄儀同時記錄溫度、色譜信號變化,得到TPR譜圖。2 結果與討論2.1活性組分原料的影響收稿日

5、期:20041112作者簡介:黃 華,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環(huán)境友好石油煉制、精細化學品的合成及有機催化等研究。分別以鎳鹽A、鎳鹽B和鎳鹽C為原料,在相同的條件下采用浸漬法制備了一組Ni/Al2O3催化劑。表1反映了不同原料對Ni含量和催化劑活性的影響,表中甲苯轉化率是催化劑在硫含量為750g/g的甲苯-噻吩混合原料中反應5h后的微反評價結果。表1表明,用不同原料制備的催化劑的活性差異較大,主要體現(xiàn)在甲苯轉化率的高低不一,這是由于Ni含量的不同導致的。以鎳鹽B為原料時,催化劑中活性組分Ni含量最高,催化活性最好。圖1是上述不同原料制備催化劑的DSC譜圖。圖中(1)是載體干條,在T=125處為載體

6、干條的脫水峰。由圖1可知,以鎳鹽B為活性組分原料時,催化劑的脫水峰窄而小,說明結晶水少,有利于提高其飽和溶液的鎳的濃度(可高達14.4%),從而提高了催化劑中的Ni含量,催化劑的抗硫性能也隨之提高;而以鎳鹽A和鎳鹽C為活性組分原料時,二者均有不足之處。前者的脫水峰寬而大,說明鎳鹽A的結晶水較多,影響了其飽和溶液的鎳的濃度(僅9.1%),不利于催化劑活性組分含量的提高,且鎳鹽A分解時釋放的NO2氣體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不符合綠色化學要求;鎳鹽C的溶解度較小,分解溫度較高(395左右),在較高的分解溫度下,促進了NiO與Al2O3的強相互作用,易形成不具有芳烴加氫活性的NiAl2O4。由此可見,采

7、用鎳鹽B作為催化劑制備的活性組分原料有利于Ni含量的提高,從而提高催化劑的抗硫性。表1 活性組分原料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原料名稱 Ni含量/% 甲苯轉化率/% 甲基環(huán)己烷產率/%鎳鹽A 8.6 87.5 87.3鎳鹽B 12.0 98.6 98.6鎳鹽C 8.0 76.2 75.8反應條件:200;1.0MPa;LHSV 2.0h-1;750g/g sulfur1 載體干條;2 鎳鹽C;3 鎳鹽B;4 鎳鹽A圖1 不同原料制備的催化劑的DSC譜圖2.2催化性能為進一步考察催化劑的催化性能,我們選用催化性能較優(yōu)的鎳鹽B為原料,采用浸漬法在相同的條件下制備了不同鎳含量的催化劑。表2是催化劑反應4h后

8、的微反活性評價結果。從表2可以看出,催化劑的芳烴加氫活性與Ni含量密切相關。當Ni含量為6.0%時,催化劑的加氫活性較小,甲苯轉化率僅為5.7%;當Ni含量在6.0%8.0%的范圍內遞增時,催化劑的催化活性也逐漸增大,且催化劑的選擇性也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明顯;當Ni含量達10.0%以上時,甲苯轉化率與甲基環(huán)己烷的產率均已高達99%以上,說明對Ni/Al2O3催化劑而言,Ni含量的高低顯著影響了催化活性的大小,只有適當提高Ni含量,才能制備出具有高效加氫和抗硫性能的催化劑。表2 不同Ni含量對催化活性的影響組分含量/ 甲苯轉化率/ 催化劑選擇性/ 甲基環(huán)己烷產率/%() % % % 6.0

9、 5.7 92.6 5.37.0 21.7 98.0 21.38.0 34.5 98.5 33.410.0 99.8 99.5 99.312.0 100.0 100.0 100.0反應條件:200;1.0MPa;LHSV 2.0h-1;750g/g sulfur123412514030512327811839520030040050000.51.01.52.02.53.0W/g3.510012341 6.0%;2 8.0%;3 10.0%;4 12.0%圖2 浸漬法制備的不同Ni含量催化劑的XRD譜圖2是浸漬法制備的一組不同鎳含量催化劑的XRD譜圖,催化劑的活性組分原料為鎳鹽B。從圖2可以發(fā)現(xiàn)

10、,每個催化劑樣品中都有-Al2O3的晶相存在,且均出現(xiàn)了NiO晶相的衍射峰(2=43.7o,63.3 o)和-Al2O3晶相的衍射峰(2=38.7 o),說明它們均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這與表2得出的結論是完全一致的。由圖2還可以看出,催化劑樣品(1)和(2)中NiO晶相的衍射峰有較明顯的位置偏移,主要體現(xiàn)在2的度數(shù)有所增大,由此我們推斷,催化劑(1)和(2)中的NiO可能與-Al2O3作用生成了NiAl2O4晶相,將使催化活性大大降低,這與表2的實驗結果是一致的。將催化劑的XRD譜圖與表2相關聯(lián),對于不同Ni含量的催化劑,各自催化活性的高低不一樣,說明催化活性還與催化劑中NiO的存在量以及能被

11、還原的活性組分Ni的多少有關3。表3是Ni含量對催化劑表面結構的影響。它表明,隨著Ni含量的增加,催化劑的比表面積減少,而孔容則隨之增大。綜合催化劑的XRD譜圖及活性評價結果認為:當催化劑中的Ni含量較小時,活性組分在載體上的分散度高,能夠較好地維持催化劑原有載體的比表面積,所以催化劑在低Ni含量時的比表面積較大;隨著Ni含量的增加,進入載體內部或孔隙中的活性組分Ni應會隨之增多,其結果是引起催化劑孔容的減小,但實際上,催化劑的BET結果表明,隨著Ni含量的增加,催化劑的孔容有所增大。由此可以推斷,高Ni含量時,可能是部分NiO與載體Al2O3發(fā)生強相互作用,生成NiAl2O4晶相,或生成了大

12、孔的催化劑,使催化劑的孔容增加,結果也導致了催化劑的比表面積減小。表4考察了不同Ni含量對催化劑還原度的影響。從表4可以看出,浸漬法制備的催化劑中有兩個最大還原峰,還原峰溫歸屬于塊狀NiO的還原峰,它所對應的最大還原峰溫在460左右4;還原峰溫歸屬于與Al2O3強相互作用的NiO的還原峰。隨著催化劑中Ni含量的增加,還原峰溫向低溫移動,說明隨Ni含量的增加,塊狀NiO的含量增加,催化劑的還原程度也增大,因而催化劑的加氫活性和抗硫性能增加。表3 不同Ni含量對催化劑表面結構的影響組分含量/%() 6.0 7.0 8.0 10.0 12.0比表面積/m2g-1 277 269 266 265 22

13、9孔容/mL.g-1 0.242 0.276 0.307 0.322 0.323表4 不同Ni含量對催化劑還原程度的影響組分含量/%() 6.0 7.0 8.0 10.0 12.0峰溫/ / 466 463 457 454峰溫/ 855 850 853 832 825532411 6.0%;2 8.0%;3 10.0%;4 12.0%;5 28.0%圖3 浸漬法制備的不同Ni含量催化劑的TPR譜圖圖3是浸漬法制備的不同鎳含量的催化劑的TPR譜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浸漬法制備的催化劑中均有塊狀NiO的存在。從整體上說,該方法制備的催化劑還原溫度較低,說明NiO與載體Al2O3的相互作用并不很強。隨

14、催化劑中Ni含量的增加,在T=460處的最大還原峰溫有所向低溫移動。將圖3與表2相關聯(lián),可以說明提高Ni含量,主要是增加了催化劑中塊狀NiO的量,從而提高了催化劑的還原度和抗硫性能。3 結論(1)活性組分原料對催化劑的催化活性有一定影響,以鎳鹽B為原料,效果最好。(2)Ni含量低于6.0%時,Ni幾乎與Al2O3形成NiAl2O4尖晶石結構,催化劑無芳烴加氫活性和抗硫能力;當Ni含量高于10.0%時,催化劑體現(xiàn)出良好的催化活性。(3)高Ni含量有利于提高催化劑的還原度,從而提高了催化劑的抗硫性能。參考文獻1扈林杰,李大東,曲良龍等. 負載型貴金屬芳烴飽和催化劑抗硫性能研究. 石油學報,1999,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