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高一《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達式)總表_第1頁
新編高一《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達式)總表_第2頁
新編高一《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達式)總表_第3頁
新編高一《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達式)總表_第4頁
新編高一《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達式)總表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新編高一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達式)總表寧化職專 吳含標(biāo) E-mail:hanbiao201 QQ:250523705 2004.6.16一、力(重力、彈力、摩擦力、力矩、力的合成與分解)1)常見的力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 10 m/s2 作用點在重心 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fù)形變方向 k:勁度系數(shù)(N/m) X:形變量(m)3.滑動摩擦力f=F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摩擦因數(shù) F: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fm為最大靜摩擦力注:(1)勁度系數(shù)K由彈簧自身決定。(2)摩擦因數(shù)與壓力大小及接

2、觸面積大小無關(guān),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3)fm略大于N 一般視為fmN 2)力的合成與分解1.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 同向: F=F1+F2 反向:F=F1-F2 (F1F2) FFY FX OX Y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1/2 F1F2時: F=(F12+F22)1/2 FF2F1O)FF2F1O 3.合力大小范圍 |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 Fy=Fsin 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2)合力與分力的關(guān)系是等效替代關(guān)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

3、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biāo)度嚴(yán)格作圖。(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fù)號表示力的方向,化成代數(shù)運算。二、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運動、自由落體、豎直上拋)1)勻變速直線運動1.平均速度V平=S/t (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 -Vo2=2as3.中間時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4、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G 、失重:NG 、完全失重:N=0,(豎直方向變速運動、太空中、圓周運動中)四、物體的平衡(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因定轉(zhuǎn)動軸物體的平衡)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F合=0 2. 二力平衡與三力平衡的規(guī)律。3.力矩M=FL L為對應(yīng)的力的力臂,指力的作用線到轉(zhuǎn)動軸(點)的垂直距離4.轉(zhuǎn)動平衡條件: M順時針= M逆時針 M的單位為Nm 此處NmJ注: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度直線狀態(tài),或者是勻速轉(zhuǎn)動。五、曲線運動(曲線運動條件、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平拋運動、圓周運動、離心運動)1)概述1.做曲線的條件: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

5、一直線上。2.初步認(rèn)識:是變速運動,速度方向是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上方向。3.研究方法:化曲為直,合運動與分運動具有同時性、等效性、獨立性、矢量性關(guān)系。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1.渡河、雨中行走、射擊問題的關(guān)鍵是明確合運動與分運動,正確畫速度或位移矢量圖。2.合運動方向通常就是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不一定是直線運動。3.渡河問題。(見圖1、2、3, V船為船頭方向分速度,V水為水流方向分速度,d為河寬)。a.通常情況下,船頭方向垂直對岸,渡河最短時間,t=d/V船。(注意:此時,船實際航行方向并不與河岸垂直,而是船頭分速度方向與河岸垂直,見圖1)b.當(dāng)V船大于V水時,調(diào)整船頭方向使

6、合速度方向垂直于河岸(圖2),最短渡河距離為d。c.當(dāng)V船小于V水時, V船與V (V合)垂直時渡河距離最短(圖3),最短距離為(dV水)/V船。VV水平V豎V圖4V水V船VV水V船VV水V船V圖1圖2圖3(4).雨中行走問題通常選在雨中運動的物體作為參考系。(如圖4,雨相對于地面豎直下落,雨中的人向右走,選人作為參考系,則雨相對于人的水平分速度是向左的。)3)圓周運動、勻速圓周運動1.線速度V=s/t=2R/T 2.角速度=/t=2/T=2f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 4.向心力F心=mV2/R=m2R=m(2/T)2R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guān)系

7、V=R7.角速度與轉(zhuǎn)速的關(guān)系=2n (n單位為r/s)8.物體做離心運動的條件:F合F心。(F心為做圓周運動的所需的向心力)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 弧長(S):米(m) 角度():弧度(rad) 頻率(f):赫(Hz)周期(T):秒(s) 轉(zhuǎn)速(n):r/s 半徑(R):米(m) 線速度(V):m/s 角速度():rad/s 向心加速度:m/s2YX0V0SYSxVYVxVAS4)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1.水平方向分運動:Vx= Vo Sx= Vot2.豎直方向分運動:Vy=gt (Sy)=gt2/23.運動時間:t=(2Sy/g)1/2 4.合運動:Vt=(Vx2+Vy2)

8、1/2=Vo2+(gt)21/2 S=(Sx2+ Sy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 tg=Vy/Vx=gt/Vo合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 tg=Sy/Sxgt/2Vo5.與的關(guān)系為tg2tg。6. 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y)決定,與V0大小無關(guān),時間t(等時性)是解題關(guān)鍵。注:(1)分析是哪些力提供了向心力是解決圓周運動問題的關(guān)鍵;向心力可以是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是合力提供,還可以是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3)變速圓周運動中一些特殊點的的合力等于向心

9、力,是決解此類問題的關(guān)鍵。(4)要掌握的實例分析:水流星、火車轉(zhuǎn)彎、汽車過拱橋、轉(zhuǎn)盤上的物體、圓形軌道中運動的小球、小球與直桿相連、圓錐擺 六、萬有引力(天體運動規(guī)律、地球人造衛(wèi)星、同步衛(wèi)星、失重現(xiàn)象)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 R:軌道半徑 T :周期 K:常量(與行星質(zhì)量無關(guān))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 g=GM/R2 , R:天體半徑(m)4.衛(wèi)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GM/R3)1/2 T=2(R3/GM)1/25.第

10、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wèi)星GMm/(R+h)2=m42(R+h)/T2 h36000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注:(1)高中階段,天體運動分析只是一種簡化處理,忽略次要因素,把天體運動視勻速圓周運動,且 F心=F萬。(2)應(yīng)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zhì)量、運行周期、速度等。(3)地球同步衛(wèi)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zhuǎn)周期相同。(4)衛(wèi)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5)地球衛(wèi)星的最大環(huán)繞速度和最小發(fā)射速度均為7.9Km/S。(6)不同問題,主次要因素是不

11、同的,如地球公轉(zhuǎn),主要是考慮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 ,而在地球表面上海洋的潮汐現(xiàn)象主要是考慮月球?qū)Φ厍虻囊ψ饔?。七、機械能(功和能,功是能量轉(zhuǎn)化的量度,能量觀點貫穿于整個物理學(xué))1.功W=FScos (定義式) W:功(J) F:恒力(N) S:位移(m) :F、S間的夾角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體的質(zhì)量 g=9.810 hab:a與b高度差(hab=ha-hb)6.功率P=W/t (定義式) P:功率瓦(W) W:t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J) t:做功所用時間(S)7.汽車牽引力的功率 P=FV P平=FV平 P:瞬時功率 P平:平均功率8.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和以恒定加速度啟動的運動

12、過程分析, 最大行駛速度(Vmax=P額/f)9.動能Ek=mv2/2 Ek:動能(J) m:物體質(zhì)量(Kg) v:物體瞬時速度(m/s)10.重力勢能EP=mgh EP :重力勢能(J) g:重力加速度 h:豎直高度(m) (從參考平面起)11.動能定理 W合= mVt 2/2 - mVo2/2 , W合=EKW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 EK:動能變化EK =( mVt 2/2- mVo2/2)12.機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條件):E=0 EK1+EP1=EK2+EP2 mV12/2+mgh1=mV22/2+ mgh2 13.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重力做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增量的負(fù)值)WG= -

13、 EP注:(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轉(zhuǎn)化多少。(2)O090O 做正功; 90O180O 做負(fù)功;=90o 不做功。(3)力方向與位移(速度)方向始終垂直時該力不做功(4)重力(彈力)做正功,則重力(彈性)勢能減少。(5)重力做功(恒力)做功與路徑無關(guān)。(6)機械能守恒條件:除重力(彈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 。八、沖量與動量(受力與動量的變化、單個物體、相互作用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適用范圍)1.動量P=mV P:動量(Kg/S) m:質(zhì)量(Kg) V:速度(m/S) 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3.沖量I=Ft I:沖量(NS) F:恒力(N) t:力的作用時間(S)

14、 方向由F決定4.動量定理I =P 或 Ft= mVt - mVo P: 動量變化P=mVt - mVo 是矢量式5.動量守恒定律P前總=P后總 P=P m1V1+m2V2= m1V1+ m2V2 (矢量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6.彈性碰撞P=0;EK=0 (即系統(tǒng)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恒)7.非彈性碰撞P=0;0EKEKm EK:損失的動能 EKm:損失的最大動能8.完全非彈性碰撞P=0;EK=EKm (碰后連在一起成一整體)9.m1以V1初速度與靜止的m2發(fā)生彈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10.由9得的推論-等質(zhì)量彈性正碰時二者交換速度(機

15、械能守恒、動量守恒)11.子彈m水平速度Vo射入靜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長木塊M,并一起運動時,由系統(tǒng)動量守恒和動能定理可得:機械能損失E損= fL相對=mVo2/2-(M+m)Vt2/2 Vt:共同速度 f:阻力注:(1)正碰又叫對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們“中心”的連線上。(2)以上表達式除動能外均為矢量運算,在一維情況下可取正方向化為代數(shù)運算(3)系統(tǒng)動量守恒的條件:合外力為零或內(nèi)力遠遠大于外力,系統(tǒng)在某方向受的合外力為零,則在該方向系統(tǒng)動量守恒(4)碰撞過程(時間極短,發(fā)生碰撞的物體構(gòu)成的系統(tǒng))視為動量守恒,原子核衰變時動量守恒。(5)爆炸過程視為動量守恒,這時化學(xué)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動能增加。(6)反沖運動,動量守恒:MV0=(M-m)VM+ mVm。(7)人船問題動量守恒:M/m=Lm/LM。九、機械振動(振動規(guī)律,彈簧振子的振動、單擺、單擺的回復(fù)力分析、共振、共鳴)1. 簡諧振動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