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矯治高度近視(精)_第1頁
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矯治高度近視(精)_第2頁
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矯治高度近視(精)_第3頁
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矯治高度近視(精)_第4頁
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矯治高度近視(精)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矯治高度近視【摘要】 目的評價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LASEK矯治 高度近視的療效。方法 選取高度近視患者 27 例(54眼),術前近視等效球鏡 為-6.00 -14.00?D,平均(-8.75 ± 1.27)Db觀察術后角膜上皮修復時間、術 后視力、角膜上皮下霧狀混濁(Haze、角膜地形圖及屈光度數(shù),隨訪時間為 6個月。結果所有術眼術中及術后均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角膜上皮修復時 間平均為(3.71 ± 0.26) d。術后3?d,裸眼視力0.5者48眼(88.9 %), > 0.8者19眼(35.2 %),術后7?d,裸眼視力0

2、.5者54眼(100.0 %), >0.8者47眼(87.0 %),術后6個月,裸眼視力均達到或超過術前最佳矯正 視力。術后1、3、6個月等效球鏡均在-0.50 + 0.50?D之間,術后1、3、6個 月角膜Haze發(fā)生率分別為13眼(24.1%)、7眼(13.0%)、2眼(3.7%),但 均小于2級,不影響視力恢復。結論LASEK治療高度近視視力恢復好且穩(wěn)定, 無明顯角膜上皮下霧狀混濁及屈光回退。 【關鍵詞】 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 角膜磨鑲術 近視 視力 角膜上皮下霧狀混濁Abstract:LASEK) for the correction of high myopia.LASEK wa

3、s performed on 54 eyes of 27 myopia patients. Th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 MethodsNopreoperative mean spherical (MSE) was -6.00 -14.00?D, average 8.75±1.27)D. Postoperativ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 refractive power, time of epithe

4、lial healing and corneal haze were all recorded.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6 months. Results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The epithelium was healed in a mean(3.71 ± 0.26) d. 3 days after the op eratio ns, the UCVA> 0.5 was foundin 88.9%(48/54) and > 0.8 in 35.2% (19/54). 7 days aft

5、er the op eratio ns, the UCVA > 0.5 was fou nd in 100%(54/54) and > 0.8 in 87.0% (47/54). 6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s the UCVA was equal with or bett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1, 3 and 6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s, corneal haze was found in 13 eyes (24.1%)

6、, 7 eyes (13.0%) and 2 eyes (3.7%)respectively but it was below grade 2 and had no effect on visual acuity.Conclusion LASEK is a safe, effective, stable and predictable surgery for myopia.Key words: 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 ; Myopia; Visual acuity ; Corneal haze 1999年 Camellin 1, 2

7、提出并命名的準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鑲術 (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為準分子激光矯治屈光不正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LASEK臺療低、中度近視的療效及安全性已 得到了認可1?3,我們旨在探討LASEK臺療高度近視的安全性、有效性、 穩(wěn)定性和可預測性。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6年1 8月在青島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眼科行LASEK勺高度近視患者27例, BCVA) 48眼達到或超過 0.8,6眼 0.61.2 術前檢查 對要求準分子激光(54眼),男 11例(22眼),女16例(32眼);18 37歲,平均

8、25歲;術 前近視等效球鏡為-6.00 -14.00?D,平均(-8.75 ± 1.27) D;術前最佳矯正視 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0.7;近視屈光度穩(wěn)定 2年以上。2 周以青光眼、視網(wǎng)膜裂孔等眼部疾患,精神健康,無糖尿病、甲亢及免疫性疾 無妊娠、哺乳期者。配戴軟性角膜接觸鏡者,術前停戴1.3 手術方法 采用鷹視酷眼準分子激光系統(tǒng)(德國科醫(yī)人公 ,角膜上皮刀(無錫康明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常規(guī)沖洗結膜囊并消毒鋪 0.4%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滴眼,每 5?min 1 次,共 2次。將配制好的 20%治療的近視患者,通過詢問病史及手術前檢查,包括裸

9、眼視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 UCVA、最佳矯正視力(BCVA、主導眼、瞳孔直徑、角膜地 形圖、眼壓、裂隙燈、角膜厚度及眼底檢查?;颊唔毰懦龍A錐角膜、眼部炎 癥、 病, 上。 司) 巾。乙醇溶液0.2?ml注入直徑為8?mm勺上皮環(huán)鉆內,20 25?s后即用吸血海綿吸 干酒精并用平衡液徹底沖洗。用上皮鋤自 1到 11點分離上皮瓣,邊分離邊將其 卷起折疊于12點鐘處。跟蹤對位后行傳統(tǒng)的PRK激光切削。沖洗角膜基質表 面,用沖洗針頭將上皮瓣復位。戴角膜接觸鏡。術后15?min內給以典必舒滴眼液(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每 5?min 1 次,共 3次

10、。1.4 術后隨訪 術后第1天,碘必舒滴眼液滴眼,4次/d。連續(xù)7 10?d之后,改為 0.1%艾氟龍滴眼液滴眼,4次/d,至術后1個月。以后每月遞減一次至停藥。 術后第1天,人工淚液(貝復舒、愛麗或淚然)滴眼液滴眼,4次/d,至術后2周,以后3次/d,至術后4個月。分別與術后第1、3、7、14?d, 1、2、3、6 個月復查,包括視力、眼壓、裂隙燈等。術后 1、 3、 6個月復查角膜地形圖及 屈光度。1.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用t檢驗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2 結 果27 例、 54眼術中及術后均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早期多出現(xiàn)眼部疼痛、畏光、流淚、異物感等刺激癥 狀。角膜

11、上皮完全修復后上述癥狀消失。2.1 角膜上皮修復時間術后1?d裂隙燈檢查見角膜上皮輕度水腫,術后 3 5?d視角膜上皮愈合程度摘除角膜接觸鏡。此時角膜上皮愈合,角膜透明。術后角膜上皮修復時間平 均為(3.71 ± 0.26) do2.2 視力 術后3?d,裸眼視力達到或超過0.5 者為 88.9% (48/54 ),0.8 者為 35.2% (19/54);術后 7?d,裸眼視力達 到或超過 0.5 者為 100%(54/54), 0.8 者為 87.0%(47/54);術后 6個月, 裸眼視力均達到或超過術前最佳矯正視力。2.3 殘余屈光度 術后1、 3、 6個月屈光度檢查,所有術

12、眼術后等效球鏡均在 -0.50?D 0.50?D 之 間,術后屈光度穩(wěn)定,無屈光回退。2.4 角膜上皮下霧狀混濁(Haze)術后角膜Haze分級應用的是5級分類方法4,0級:角膜完全透明,無混濁; 1級:在裂隙燈下用斜照法才能發(fā)現(xiàn)輕度點狀混濁; 2級:在裂 隙燈下容易發(fā)現(xiàn)混濁,不影響觀察虹膜紋理; 3級:角膜混濁,影響觀察虹膜 紋理; 4級:角膜明顯混濁,不能窺見虹膜紋理。術后 1、 3、 6個月角膜 Haze 發(fā)生率分別為 13眼(24.1%)、 7眼(13.0%)、 2眼(3.7%),但均小于 2 級,不影響視力恢復。3 討 論3.1 基本原理及其優(yōu)點 LASEK是介于PRK(準分子激光屈

13、光性角膜切削術,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與LASIK (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的一種新的手術方式 5, 6,是通過應用 20%酒精浸泡角 膜上皮,使角膜上皮的基底細胞與角膜前彈力層分離,然后將上皮瓣翻轉,常 規(guī)PRK后再將上皮瓣復位,并配戴角膜接觸鏡保護上皮瓣。與LASIK的不同主要在于LASEK是創(chuàng)建了一個角膜上皮瓣,而 LASIK是制作了一個角膜上皮聯(lián)合 部分角膜基質瓣(簡稱為角膜瓣)。就PRK而言,LASEK完整的角膜上皮瓣,可以減輕傳統(tǒng)PRK術后短時間內角膜上皮屏障的缺損而引起的疼痛,加快

14、有效視力的恢復,減少Haze的機率;同時,LASEK自身角膜上皮屏障的存在,對于 減少感染的風險也有價值。相對 LASIK而言,首先,LASEK術中不使用角膜板 層刀,避免了 LASIK術中切削角膜瓣的并發(fā)癥;其次,其角膜上皮瓣僅為5070?卩m而LASIK術中的角膜瓣通常需要130 160?卩m這就解決了以往由于 術后剩余的角膜基質床厚度的限制而無法接受手術的難題。因而其術后角膜膨 隆、圓錐角膜發(fā)生率低,屈光回退少;另外,由于LASEK術中角膜神經(jīng)末梢切斷少,對淚液反射性分泌影響小,術后干眼時間短??傊琇ASEK寸于小瞼裂、小角膜、角膜曲率過高或過平者,尤其是薄角膜、特殊職業(yè)的近視患者,

15、是首選的較為安全的手術方式 7, 8。百事通3.2 療效評價 本研究為近視屈光度不超過 -14.0?D 的高度近視。所有術眼術后 6個月,角膜 Haze發(fā)生率僅為3.7% (2/54眼);裸眼視力均達到或超過術前最佳矯正視力 且穩(wěn)定。即LASEK治療高度近視同樣有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穩(wěn)定性和可預 測性。有資料顯示,高度近視中 LASEK術后角膜Haze的發(fā)生率仍較高9, 嚴重的Haze有可能導致屈光回退、影響視功能。因而對高度近視仍持較為謹慎 態(tài)度。文獻報道10,預防和降低Haze的有效措施包括:(1)術中盡量保 存角膜上皮細胞的活性,保持上皮瓣和前彈力層的光滑完整;( 2)術后合理應 用激

16、素。筆者認為,術中嚴格控制酒精的濃度(不超過20%)及角膜上皮浸泡的時間(不超過30?s),輕柔剝離角膜上皮瓣,避免出現(xiàn)瓣破裂、游離、碎片 和術后角膜上皮局限缺損等,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術后激素的應用及眼壓的觀 察也很重要。除此之外,高性能的準分子激光系統(tǒng),如光滑的切削界面及高頻 率的快速切削,也是預防和降低 Haze的有效措施之一。3.3 缺點 首先,由于個體對乙醇反應的差異,術中要做好一個完整、有活力的角膜 上皮瓣較難,要求術者具備較好的手術基礎 10, 11。其次,術后 2 3 天眼 有異物感、畏光、流淚,最佳視力恢復期長,用藥周期長,復查次數(shù)多,少數(shù) 病例有皮質類固醇性青光眼及角膜 Ha

17、ze等并發(fā)癥。較之LASIK術后無疼痛、視 力恢復快、術后不用或少用激素等,尚有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與當今快捷、 舒適的人性化服務理念,其臨床應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綜上所述,LASEK寸高度近視的治療也是安全、有效、穩(wěn)定性好、預測性較高的手術方 式,尤其是對于薄角膜及LASIK手術制瓣有一定難度的小瞼裂、小角膜、角膜 曲率過高或過平者,降低了手術風險,擴大了近視治療范圍,是首選的較為安 全的手術方式。同時需要指出:( 1)手術成功的關鍵是活性角膜上皮瓣的制 作;( 2)角膜厚度及近視程度矯正的有效性也在一定的范圍內,仍需嚴格掌握 手術適應證;(3)相對LASIK而言,LASEK術后疼痛、視力恢

18、復期長、用藥及 觀察期長等特點,使其臨床應用也受到某些限制。對于LASEK治療近視的長期穩(wěn)定性和遠期角膜變化,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1Astle W F , Huang P T, Ingram A D , et al. 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 in childrenJ .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4, 30: 2529?2535. 2 Kornilovsky I M. Clinical results after sub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19、 LASEK)J . RefractSurg, 2001 , 17: 222?223.3 Michela C. LASEK has more than 1 year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J . Ocular Surgery News, 2000, 11:23?25. 4 陸文秀 . 準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術學 M . 北京:科學技 術文獻出版社, 2000: 114?115.5 Lee J B, Seong G J, Lee J H, et al. Comparison of 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and 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 for low to moderate myopia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1, 27:565?570. 6 Scerrati E.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vs 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IK vs LASEK) 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