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裝備拆裝實驗報告_第1頁
過程裝備拆裝實驗報告_第2頁
過程裝備拆裝實驗報告_第3頁
過程裝備拆裝實驗報告_第4頁
過程裝備拆裝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過程裝備拆裝實驗任務書1實驗目的:過程裝備拆裝實驗可完成在工廠現(xiàn)場無法進行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是工廠現(xiàn)場實習的重要補充。學生通過對流體輸送管路實訓系統(tǒng)、各種泵、閥、壓縮機、攪拌反應器、列管換熱器及發(fā)動機等設備的拆裝實踐,對小型機器設備的測繪,可以使學生對過程設備的內(nèi)部結構形式和功能加深了理解,使學生在初步接觸生產(chǎn)實踐的基礎上,對過程裝備的生產(chǎn)程序有一個基本認識。通過拆裝實驗可提高學生對流體輸送機械設備拆裝能力、化工儀表的操作能力,強化動手操作技能訓練、同時樹立學生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樹立責任意識,團隊協(xié)作精神,提高其分析解決問題、吃苦耐勞的能力和素質(zhì),為學生從事過控專業(yè)工作奠定基礎。2實驗內(nèi)容和要求:1

2、流體輸送管路拆裝實訓實驗(1) 全面分析系統(tǒng)、辨別正誤和迅速決策等能力,在實踐中結合了識圖能力、出具規(guī)范清單、安全操作等各項理論功底的考察。(2) 配套流體輸送機械、過程儀表和機械制圖等多門課程的教學實踐,如管件識辨、流量計安裝、檢測、顯示等。(3) 認識操作工具的準備:錘擊工具(鉗工鐵錘、木錘等);螺紋松緊工具(螺絲刀、起子、扳手等);測量工具(鋼尺、軟尺、水平尺等)。(4) 拆卸:按照先放水,管路先上后下、先儀表后閥門的順序進行拆卸;(5) 安裝:按照先閥門后儀表、管路先下后上,再加水的順序進行安裝。(6) 識讀工藝流程圖:主要了解掌握物料介質(zhì)的工藝流程、設備的數(shù)量、名稱和設備位號,所有管

3、線的管段號、物料介質(zhì)、管道規(guī)格、管道材料,管件、閥件及控制點(測壓點、測溫點、流量、分析點)的部位和名稱及控制系統(tǒng),與工藝設備有關的輔助物料水、氣的使用情況。以便在管路安裝和工藝操作實踐中,做到心中有數(shù)。(7) 工藝流程圖繪制:工藝流程圖一般按工藝裝置的主要工序為單元繪制,流程簡單的可以畫一張總工藝流程圖附在實驗報告中。(8) 實驗報告中說明工藝管道、閥門、儀表、調(diào)節(jié)控制閥及外圍設備的銜接關系。2 閥類拆裝實驗(1) 閥門是管路及熱力系統(tǒng)中的重要部件,因此必須熟悉和掌握閥門的結構和性能,正確識別多種閥門的結構、開度標志、指示信號,應能熟練準確地調(diào)節(jié)和操作閥門及時果斷地處理各種應急故障。(2)

4、拆卸:將閥門表面清理干凈,通常在閥體及閥蓋上打上記號,然后開啟閥門;拆下傳動裝置或拆下手輪螺母,取下手輪,拆下螺絲,取下墊子等;旋出閥桿,取下閥芯;拆下螺絲、螺母和平面軸承,將所有的零件放好。(3) 安裝:把平面軸承涂上黃油,連同螺絲套筒一起裝入閥蓋支架上的軸承座內(nèi);把閥瓣裝在閥板上,擰緊鎖緊螺母或連接螺母;將閥桿穿入填料盒內(nèi),再套上填料底環(huán)壓蓋,旋入螺絲套中,至開足位置;將閥體、閥瓣清理干凈;將墊片裝入閥體與閥蓋的法蘭之間,然后把組裝好的閥蓋正確地扣在閥體上;對稱、均勻地緊好螺栓,法蘭不得歪斜。(4) 實驗報告中說明本次拆裝閥的種類,名稱、代號以及各種閥的拆裝過程。3 發(fā)動機拆裝實驗(1)

5、掌握發(fā)動機各總成、各零部件的結構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拆裝方法和步驟及注意事項。(2) 熟悉各機構工作過程及調(diào)整方法和步驟。懂得并能正確地使用拆裝設備、工具、量具和工具起子、扳手、套筒、氣門彈簧鉗、手柄、連桿、內(nèi)六角匙、螺絲刀、鉗子、鯉魚鉗、鐵錘等常用工具和專業(yè)工具。了解安全操作常識,熟悉零部件拆裝后的正確放置、分類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工作和生產(chǎn)習慣,鍛煉和培養(yǎng)動手能力及團隊協(xié)作精神。(3) 拆卸發(fā)動機箱體:拆下氣缸蓋固定螺釘,注意螺釘應從兩端向中間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下螺釘;抬下氣缸蓋;取下氣缸墊,注意氣缸墊的安裝朝向;旋松油底殼的放油螺釘,放出油底殼內(nèi)機油;翻轉發(fā)動機,拆卸油底殼固定螺釘(注

6、意螺釘也應從兩端向中間旋松)。拆下油底殼和油底殼密封墊。旋松機油粗濾清器固定螺釘,拆卸機油濾清器、機油泵鏈輪和機油泵。(4) 拆卸發(fā)動機活塞連桿:轉動曲軸,使發(fā)動機1、 4缸活塞處于下止點;分別拆卸1、4缸的連桿的緊固螺母,去下連桿軸承蓋,注意連桿配對記號,并按順序放好。用橡膠錘或錘子木柄分別推出1、4缸的活塞連桿組件,用手在氣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連桿組件,注意活塞安裝方向。將連桿軸承蓋,連桿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裝回。不同缸的連桿不能互相調(diào)換。用樣方法可拆卸2、3缸的活塞連桿組。(5) 拆卸發(fā)動機曲軸飛輪組:旋松飛輪緊固螺釘,拆卸飛輪,飛輪比較重,拆卸時注意安全。拆卸曲軸前端和后端密封凸緣及油封

7、。按課本要求所示從兩端到中間旋松曲軸主軸承蓋緊固螺釘,并注意主軸承蓋的裝配記號與朝向,不同缸的主軸承蓋及軸瓦不能互相調(diào)換。抬下曲軸,再將主軸承蓋及墊片按原位裝回,并將固定螺釘擰入少許。注意曲軸推力軸承的定位及開口的安裝方向。(6) 發(fā)動機零部件清洗:清除發(fā)動機零部件的所有油泥和污垢,刮除氣缸、氣缸蓋及活塞積炭,更一步了解了發(fā)動機的工作原理。松機油粗濾清器固定螺釘,拆卸機油濾清器、機油泵鏈輪和機油泵。拆卸油箱、水箱;汽缸蓋與蓋罩;齒輪室蓋總成和調(diào)速器;活塞連桿組和汽缸套;曲軸飛輪總成;凸輪軸裝置;潤滑系零件。(7) 實訓中同學之間應相互配合協(xié)作,規(guī)范操作,各小組應確定每位成員的具體工作任務(如解

8、讀工藝流程、拆裝操作、傳遞工具、零件擺放等)。(8) 實驗報告中說明發(fā)動機整機拆裝的主要步驟;說明發(fā)動機各組成系統(tǒng)的結構與拆裝順序。4 泵類拆裝實驗(1) 熟悉泵類各主要零部件的結構和特點,為日后生產(chǎn)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2) 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具有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 拆卸離心泵:以較為復雜的離心泵為例,首先使用拉馬拆卸聯(lián)軸器,在鉤拉過程中, 可用銅錘或銅棒輕擊聯(lián)軸器;將泵蓋和泵體上的緊固螺栓松開,將轉子組件從泵體中取出;將葉輪前的葉輪螺母松開,即可取下葉輪(葉輪鍵應妥善保管好);取下泵蓋和軸套,并松開軸承壓蓋,將軸從懸架中抽出(注意在用銅棒敲打軸頭時,應戴上葉

9、輪螺母以防損傷螺紋)。(4) 拆卸齒輪油泵:從泵體內(nèi)拆除驅動單元組件;將中間聯(lián)軸器拆下;拆除泵體和軸承箱之間的連接螺栓;拆除軸承箱支腿螺栓;驅動單元整體從泵體內(nèi)取出。(5) 拆卸三相電泵、機床冷卻泵等:遵循先拆易損零件,附屬機件,后拆主要機件;從上到下,從外到里,即先拆外部件、上部機件,后拆內(nèi)部、下部機件;先拆總成,再分解部件中的零件。拆卸時要用正確方法使用工具,從而保護標件螺帽和螺紋。實驗報告中說明拆裝泵的種類,名稱、代號以及各種泵的拆裝過程。3拆裝實驗計劃及進度:(1) 2014年06月09日:拆裝安全教育,布置實驗任務及班級分組(附詳細分組表),開始拆裝實驗;(2) 2014年06月09

10、日06月12日,按照每個班級分四組,循環(huán)拆裝四個實驗;(3) 2014年06月13日上午整理拆裝實驗報告,下午提交報告(裝訂順序:實驗報告,任務書)進行成績評定。成績評定分為五個等級: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4、 拆裝實驗報告一、拆裝實驗名稱及實驗時間 1. 發(fā)動機拆裝實驗(實驗日期:2014年6月9日) 2. 閥類拆裝實驗(實驗日期:2014 年 6 月10 日) 3. 流體輸送管路拆裝實訓實驗(實驗日期:2014 年6 月11日) 4. 泵類拆裝實驗(實驗日期:2014 年6月12日) 二、拆裝實驗詳細步驟及實訓過程 1. 發(fā)動機拆裝實驗 2. 閥類拆裝實驗 3. 流體輸送管路拆裝實訓實

11、驗 4. 泵類拆裝實驗三、實驗報告1. 發(fā)動機拆裝實驗(1)四沖程汽油機工作原理:汽油機是將空氣與汽油以一定的比列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氣,在吸氣沖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氣經(jīng)壓縮點火燃燒產(chǎn)生熱能,高溫高壓的氣體作用于活塞頂部,推動活塞往復直線運動,通過連桿,曲軸飛輪機構對外輸出機械能。四沖程汽油機在進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和排氣沖程內(nèi)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2)拆裝的操作原則:為了使螺栓均勻受力減少零件變形使零件之間配合緊密,拆卸時要對每個螺栓均勻用力,按順時針或對角的方向;拆卸下來的螺栓,螺母,墊片等要根據(jù)其所在的位置和作用,與拆下的部件放在一起,方便安裝的取用。對于某些表面要求比較高的部件,確定不被

12、外物劃傷。拆裝時一定要注意細小部件,防止安裝時漏裝。拆裝時切忌野蠻拆裝,以防止對部件的破壞。拆裝時要注意零部件的安裝順序,避免做額外功,最好保障拆卸順序與安裝順序正好相反,這樣便于記憶不易出錯,還可以安裝簡便。(3)發(fā)動機拆裝的順序:拆裝發(fā)動機的箱體:拆下汽缸蓋固定螺釘,注意螺釘應從兩端向中間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下螺釘;抬下汽缸蓋;去下汽缸墊,注意汽缸墊的安裝朝向;旋松油底殼的放油螺釘,放出油底殼內(nèi)的機油;翻轉發(fā)動機;拆卸油底殼固定螺釘(注意螺釘也應從兩端向中間旋松)。拆卸油底殼和油底殼密封墊。旋松機油粗濾清器固定螺釘,拆卸機油濾清器,機油泵鏈輪和機油泵。拆卸發(fā)動機活塞連桿:轉動曲軸,使發(fā)

13、動機1,4缸活塞處于下止點;分別拆卸1,4缸的連桿和緊固螺母,去下連桿軸承蓋,注意連桿配對記號,并按順序放好。用橡膠錘或錘子木柄分別推出1,4缸的活塞連桿組件,用手在汽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連桿組件,注意活塞安裝方向。將連桿承蓋,連桿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裝回。不同缸的連桿不能互相調(diào)換。同樣方法可拆卸2,3的活塞連桿組。拆卸發(fā)動機曲軸飛輪組:旋松飛輪的緊固螺釘,拆卸飛輪,飛輪比較重,拆卸時注意安全。拆卸曲軸前段和后端密封凸緣及油封。從兩端到中間旋松曲軸主軸承蓋,緊固螺釘,并注意主軸承蓋的裝配記號與朝向,不同缸的主軸承蓋及軸瓦不能互相調(diào)換。括下曲軸,再將主軸承蓋及墊片按原位裝回,并講固定螺釘擰入少許。

14、注意曲軸推力軸承的定位以及開口的安裝方向。(4)發(fā)動機各組成系統(tǒng)結構:機體:是發(fā)動機的骨架,由它來支撐和安裝其它部件,包括:缸體、缸套、缸蓋、缸墊、油底殼、飛輪殼曲柄連桿機構:主要運動件,它可以把燃料燃燒產(chǎn)生的能量,通過活塞、活塞梢、連桿、曲軸飛輪轉變成機械能傳出去。包括曲軸、連桿、活塞、活塞梢卡皇、活塞銷襯套、活塞環(huán)、主軸瓦、連桿瓦、止推軸承,曲軸前后油封、飛輪、減震器等。配氣機構:定時把進、排氣門開啟和關閉。包括正時齒輪、凸輪軸、挺柱、頂桿、搖臂、氣門、氣門彈簧、氣門座圈、氣門導管、氣門鎖塊、近排氣管、空氣濾清器、消音器、增壓器等。燃油供給系:按發(fā)動機需要,定時、定量的把燃料供給給燃燒室。

15、包括郵箱、輸油管、濾清器、噴油泵、噴油器。潤滑系:把潤滑油供給給各運動摩擦副,包括機油泵、機油濾清器、調(diào)壓閥、管路、儀表、機油冷卻器等冷卻系:把發(fā)動機工作時產(chǎn)生的熱量散發(fā)給打氣。包括水箱、水泵、風扇、水管、節(jié)溫器、水濾器等。 發(fā)動機拆裝實驗照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2. 閥類拆裝實驗(1)閥門的種類,名稱,代號: 種類:按工作原理分:  1.開斷用:用來接通或切斷管路介質(zhì),如截止閥、閘閥、球閥、蝶閥等。       2.止回用:用來防止介質(zhì)倒流,如止回閥。  3.調(diào)節(jié)用:用來調(diào)節(jié)介質(zhì)

16、的壓力和流量,如調(diào)節(jié)閥、減壓閥。  4.分配用:用來改變介質(zhì)流向、分配介質(zhì),如三通旋塞、分配閥、滑等。        5.安全閥:在介質(zhì)壓力超過規(guī)定值時,用來排放多余的介質(zhì),保證管路系統(tǒng)及設備安全,如安全閥、事故閥。  6.他特殊用途:如疏水閥、放空閥、排污閥等。名稱,代號:閥門的型號通常應表示閥門的類型,驅動方式,連接形式,結構特點,公稱壓力,密封材料,閥體材料等,閥門的類型標準化對閥門的設計,選用,經(jīng)銷,提供了方便。當今閥門的類型種類越來越多,閥門的型號的編制也愈來愈復雜、一般的編

17、號發(fā)放為:第一單元:閥門的類型代號;第二單元:傳動方式: 第三單元: 連接方式;第四單元:結構形式;第五單元:密封副材料; 第六單元:公稱壓力;第七單元:閥體材料等。本次試驗中發(fā)的型號為:D341.X462渦輪法蘭閥;601u05防爆閥; AC220V 電功閥等、蝶閥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耗材少,安裝尺寸小,開關迅速,90°往復回轉,驅動力矩小的特點。用于截斷,接通,調(diào)節(jié)管路中的介質(zhì),具有良好的流體控制特性和關閉密封特性。防爆閥也叫負壓防爆閥,采用磁力自動啟閉技術,動作壓力準確,動作后自動復位,無需條件。在火電廠機組中廣泛使用。電動閥是自控閥門中的高端產(chǎn)品,它不僅可以實現(xiàn)開關

18、作用,調(diào)節(jié)閥還可以實現(xiàn)閥位調(diào)節(jié)功能。電動執(zhí)行器的行程可分為:90°角行程和直角行程兩種,特殊要求還可以滿足180°、270°、360°全行程。由角行程的電動執(zhí)行器配合角行程的閥使用,實現(xiàn)閥門90°以內(nèi)旋控制通道流體通斷;直行程的電動執(zhí)行器配合直行程的閥使用,實現(xiàn)上、下動作控制管道流通斷。(2)各種閥的拆裝過程: 1.閘閥(1)拆卸:解體前做好配合記號,按順序進行拆卸,并做好記錄。 解體時閥門應處于開啟狀態(tài)。 注意拆卸順序,按照指導老師要求按順序拆卸,并做好記錄。注意填料的保護,不能硬撬,以免損傷填料,不要損傷零部件表面。&#

19、160;用干布搽干凈卸下的螺栓及零件。 對合金鋼閥門的內(nèi)部零件應進行觀察,了解其密封結構。(2)安裝:閥門組裝時,閥門應處于開啟狀態(tài)。安裝前須檢查閥門腔內(nèi)和密封面等部位,不允許有污物或砂粒附著。按配合順序組裝,遵循拆卸過程的記錄,按照相反的順序進行依次組裝。 各連接部位螺栓,要求均勻擰緊;閘板部位補充潤滑劑。   更換填料。 調(diào)整閘板與閥座的接觸面積。 按順序裝入閘板。 均勻緊固各部連接件。 檢查各部裝配要求、間隙: 1)閥門在關閉狀態(tài)下,閘板中心應比閥座中心高。2)閘桿與閘板連接牢靠,閥桿吻合

20、良好。 2.球閥(1)拆卸:和閘閥相同。(2)安裝: 組裝前應按球閥解體時的反方向順序進行。如發(fā)現(xiàn)密封面有損傷,需重新研磨,組裝后轉動手柄,不得有卡阻現(xiàn)象。  組裝前,閥體內(nèi)應吹掃干凈,以免雜物損傷密封面。  閥門按閥體上所示介質(zhì)流向箭頭安裝在管道上。  球閥的填料函內(nèi),一般裝條形填料。3其他閥:例如截止閥,蝶閥等的拆裝原理和上述兩種基本相同閥類拆裝實驗照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3.流體輸送管路拆裝實訓實驗1-水箱,2-不銹鋼拋光管,3-不銹鋼法蘭,4-玻璃轉子流量計,5-不銹鋼截止閥,6-壓力表,7-不銹鋼緩沖管,8-4

21、分鋼球閥,9-4分不銹鋼拋光焊接彎頭,10-不銹鋼法蘭,11-水泵,12不銹鋼法蘭(DN15),13-不銹鋼法蘭(DN25)14-支架,15-不銹鋼閘閥,16-不銹鋼軟管,17-不銹鋼過濾閥,18-不銹鋼接管,19-彈簧安氣閥,20-壓力表頭,21-銅閘閥,22-不銹鋼單向閥,23-管(2) 管理拆卸步驟:1將系統(tǒng)電源切斷;打開排氣閥,將管路內(nèi)的積液排空;2參照一定順序將管路器件拆下,其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拆卸時必須注意安全,通過團隊合作完成任務;拆卸時不能破壞儀表,閥門等器件;拆卸時合理安置拆下來的器件,如法蘭表面不能磕碰敲擊等;一般是由上往下,自由單點開始等方式進行拆卸;3拆卸后對管路進行

22、編號,方便分類;4將工具放置正確。(3) 管路安裝步驟;1安裝前要讀懂管路工藝流程圖和機械視圖;2安裝時按一定的順序進行,防止漏裝或錯裝,須注意閥門,流量計的液體流向;活塞,法蘭的密封;壓力表的量程選擇;3安裝后對系統(tǒng)進行開車檢查,須注意對照工藝流程圖或機械圖進行檢查;先將水箱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再開車檢驗;檢查系統(tǒng)是否運行正常,是否有漏水現(xiàn)象;檢查儀表是否正常工作顯示。4完成試驗后停車,切斷電源;5將水箱中的剩余液體,管路積液排空;6將工具放置回工具架。(4) 主要工具名稱使用: 扳手(包括開口扳手,套筒扳手,內(nèi)六角扳手等);是一種常用的安裝和拆卸工具。利用杠桿原理擰轉螺栓,螺釘,螺母和其他螺紋

23、緊持和螺母的開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兩端制有夾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擰轉螺栓或螺母持螺栓或螺母的開口。 管鉗:鐵質(zhì)管道,管件連接時,用夾緊固或松動的工具。流體輸送管路拆裝實訓實驗照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4.泵類的拆裝實驗(1)泵的種類、名稱、代號:按工作原理分:1.容積式泵:靠工作部件的運動造成工作容積周期性地增大和縮小而吸排液體,并靠工作部件的擠壓而直接使液體的壓力能增加。根據(jù)運動部件運動方式的不同又分為:往復泵和回轉泵兩類。根據(jù)運動部件結構不同有:活塞泵和柱塞泵,有齒輪泵、螺桿泵、葉片泵和水環(huán)泵。2.葉輪式泵:葉輪式泵是靠葉輪帶動液體高速回轉而把機械能傳遞給所輸送的液體。根據(jù)泵的葉輪和流道結構特點的不同葉輪式又可分為:離心泵、軸流泵、混流泵、旋渦泵。3.噴射式泵:是靠工作流體產(chǎn)生的高速射流引射流體,然后再通過動量交換而使被引射流體的能量增加。(2)泵的拆裝過程:拆卸離心泵:首先使用拉馬拆卸聯(lián)軸器,在鉤拉過程中,可用銅錘或銅棒輕擊聯(lián)軸器;將泵蓋和泵體上的緊固螺釘松開;將轉子組件從泵體中取出;將葉輪前的葉輪螺母松開,即可取下葉輪;取下泵蓋和軸套,并松開軸承壓蓋,將軸從懸架中抽出。拆卸齒輪油泵:從泵體內(nèi)拆除、驅動單元組件;將中間聯(lián)軸器拆下;拆除泵體和軸承箱之間的連接螺栓;拆除軸承箱支腿螺栓;驅動單元整體從泵體取出。拆卸三相電泵、機床冷卻泵等: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