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次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一.直線二次相遇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張與小王分別從甲、乙兩村同時出發(fā),在兩村之間往返行走(到達另一村后就馬上返回).在出發(fā)后40分鐘兩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達甲村后返回,在離甲村2千米的地方兩人第二次相遇問小張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解:畫示意圖如下:如圖,第一次相遇兩人共同泄了甲、乙兩村間距離,第二次相遇兩人已共同迄了甲、乙 兩村間距離的3倍,因此所需時間是40X34-60=2 (小時).從圖上可以看出從出發(fā)至第二次相遇,小張已泄了6X2-2=10 (千米)小王已泄了 6+2=8 (千米).因此,他們的速度分別是小張10十2=5 (千米/小時),小王8十2=4 (千米/
2、小時)答:小張和小王的速度分別是5千米/小時和4千米/小時.知識要點提示:甲從A地出發(fā),乙從B地出發(fā)柑向而行,兩人在C地相遇,柑遇后甲繼續(xù) 走到B地后返回,乙繼續(xù)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一般知逍AC和AD的距離, 主要抓住第二次相遇時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時走的路程的兩倍。例題:1.甲乙兩車同時從A. B兩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處相遇,它們各自到達對方車 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處相遇。請問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A. 120B. 100C. 90D. 80【答案】A。解析:設兩地相距X千米,由題可知,第一次相遇兩車共走了 X,第二次 相遇兩車共走了 2x,由于速度不變,所
3、以,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走的路程分別為第一 次相遇的二倍,即54X2=s-54+42r得出x=120o 54乘3再減去42=120再用120減去54 加42的和=24因為第一次相遇距離B地54千米,說明行完一個全程乙走了 54千米,到屮乙第 二次相遇時總共走了三個全程,也就是說,這時乙走了 54乘3千米,也就是16 2千米,這個162千米也是乙走完一個全程后還包括多走的42千米,所以用16 2減去42就是一個AB之間的全程。再用120減去兩次相遇距離A地和B地的距 離,就是兩相遇點之間的距離。2兩汽車同時從A、B兩地相向而行,在離A城52千米處相遇,到達對方城市后立即以 原速沿原路返回,在離
4、A城44千米處相遇。兩城市相距()千米A. 200B. 150C. 120D. 100【答案】幾 解析:第一次相遇時兩車共走一個全程,第二次相遇時兩車共走了兩個全 程,從A城出發(fā)的汽車在第二次相遇時走了 52X2=104千米,從B城出發(fā)的汽車走了 52+44 =94千米故兩城間距離為(104+96) 4-2=100 F米。繞圈問題:3在一個圓形跑道上,甲從A點、乙從B點同時出發(fā)反向而行,8分鐘后兩人相遇,再 過6分鐘甲到B點,又過10分鐘兩人再次柑遇,則甲環(huán)行一周需要()?A24分鐘B26分鐘C28分鐘D30分鐘【答案】C。解析:甲、乙兩人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用了 6+10=16分鐘。也
5、就 是說,兩人16分鐘走一圈。從出發(fā)到兩人第一次相遇用了 8分鐘,所以兩人共走半圈,即 從A到B是半圈,甲從A到B用了 8+6=14分鐘,故甲環(huán)行一周需要14X2=28分鐘。也是一 個倍數(shù)關系。甲乙二人分別從B兩地同時出發(fā),并在兩地間往返行泄:。第一次二人在距離B點400米 處相遇,第二次二人又在距離B點100米處相遇,問兩地相距多少米?答案:第一次二人在距離B點400米處相遇說明第一次相遇時乙行400米.(2)甲、乙從出發(fā)到第二次相遇共行3個全程。從第一次相遇后時到第二次相遇他們共 行2個全程。在這2個全程中甲行400+100=500米。說明甲在毎個全程中行500/2=250米。(3)因此在
6、第一次柑遇時(一個全程)250+400=650 米答:兩地相距650米。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站相對開出,第一次相遇離A站有90千米,然后各自按原速繼續(xù) 行駛,分別到達對方出發(fā)站后立即沿原路返回。第二次相遇時離A站的距離占AB兩站全長 的65%.求AB兩站的距離。答案:兩車第一次相遇時,共行了 1個全程,夷中甲車行了 90千米兩車第二次相遇時,為1+35%=!. 35個全程共行了 3個全程,夷中甲車行了 1個全程加上全程的1-65%=35%,兩車共行3個全程,甲車應該行90X3=270卡米所以AB距離270/1. 35=200千米例題 甲乙2人從AB兩地柑向而行,甲速度42km/h.乙速度3
7、0km/h.兩人在途中相遇后繼續(xù) 前行,各自到達AB點后返回,途中再次相遇,與第一次相遇點距離80km.求AB點距離? 用算術方法解:第一次相遇,甲走全程的:42/(42+30)=7/12乙走全程的:1-7/12=5/12第二次相遇,甲乙共走全程的3倍,甲zt73*7/12=21/12,從折返算起,走了21/12-1=9/12.距甲開始出發(fā)地距離為1-9/12=3/12, 兩點之間距離為全程的:7/12-3/12=4/12=1/3.就是80km, 則全程=80/ (1/3) =240 (km)例題 甲乙二人分別從A. B兩地同時出發(fā),并在兩地間往返行走。第一次二人在距離B點400米處相遇,第二
8、次二人又在距離B點100米處相遇,問兩地相距多少米? 解析:(1) 第一次二人在距離B點400米處相遇說明第一次柑遇時乙行400米.(2) 甲、乙從出發(fā)到第二次相遇共行3個全程。從第一次相遇后時到第二次相遇他們共行2個 全程。在這2個全程中甲行400+100=o00X-說明甲在每個全程中行500/2=250米。(3)因此在第一次相遇時(一個全程)250+400=650米答:兩地相距650米。二、環(huán)形二次相遇環(huán)形跑逍問題,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如果是相向而行,則每合走一圈柑遇一次:如果是同向而 行,則每追上一圈相遇一次.這個等量關系往往成為我們解決問題的關鍵。如圖,A. B是圓的直徑的兩端,小張在A點
9、,小王在B點同時出發(fā)反向行走,他們在C點 第一次相遇,C離A點80米:在D點第二次相遇,D點離B點60米求這個圓的周長.0,解:第一次相遇,兩人合起來疋了半個周長:第二次相遇,兩個人合起來又走了一圈.從出發(fā)開始算,兩個人合起來走了一周半因此,第二次相遇時兩人合起來所走的行程是第 一次相遇時合起來所泄的行程的3倍,那么從A到D的距離,應該是從A到C距離的3倍,即 A到D是80X3=240 (米)240-60=180 (米)180X2=360 (米)答:這個圓的周長是360米.如圖38-1, A. B是圓的一條直徑的兩端,小張在A點,小王在B點,同時出發(fā)逆時針而行, 第一周內,他們在C點第一次相遇,在D點第二次相遇。已知C點離A點80米,D點離B點 60米。求這個圓的周長?!痉治觥窟@是一個圓周上的追及問題。從一開始運動到第一次相遇,小張行了80米,小 王行了 “半個圓周長+80”米,也就是在相同的時間內,小王比小張多行了半個圓周長,然 后,小張、小王又從C點同時開始前進,因為小王的速度比小張快,要第二次再相遇,只能 是小王沿圓周比小張多跑一圈。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小王比小張多泄的路程(一個圓 周長)是從開始到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低代碼音樂制作平臺-全面剖析
- 2024年重慶青年職業(yè)技術學院事業(yè)單位招聘筆試真題
- 污泥處理與資源化技術-全面剖析
- 汽車零部件輕量化研究-全面剖析
-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凱江教育集團上學期12月月考七年級英語試卷
- 2024年北京朝陽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
- 虛擬現(xiàn)實商業(yè)模式-全面剖析
- 試驗機可靠性設計-全面剖析
- 高維稀疏數(shù)據(jù)聚類分析-全面剖析
- 四年級美術下冊跨學科整合教學計劃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PEP四年級英語下冊期末試卷(3)(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音頻)
- 2025年鄉(xiāng)村醫(yī)生公共衛(wèi)生服務考試題庫:公共衛(wèi)生服務傳染病防控跨部門合作試題
- 2025廣州房屋租賃合同標準版
- 2025中考(會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模板+簡答題歸納
- 真需求-打開商業(yè)世界的萬能鑰匙
- 手術室不良事件警示教育
- 廠房分布式光伏系統(tǒng)施工進度計劃橫道圖
- 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
- 玻璃配合料的制備
- 貴州省建設工程安全監(jiān)督備案登記表
- 小型雕刻機結構設計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