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qū)老人醫(yī)療與照護問題及其應對策略_第1頁
臺灣地區(qū)老人醫(yī)療與照護問題及其應對策略_第2頁
臺灣地區(qū)老人醫(yī)療與照護問題及其應對策略_第3頁
臺灣地區(qū)老人醫(yī)療與照護問題及其應對策略_第4頁
臺灣地區(qū)老人醫(yī)療與照護問題及其應對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臺灣地區(qū)老人醫(yī)療與照護問題及其因應對策*楊文山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壹、前言臺灣地區(qū)已進入了流行病學轉型的第三階段,即老年與慢性疾病等死亡因已逐漸 成為影響未來平均余命的主要原因(Yang and Knobel, 1999)。隨之而來的將是六 十五歲人口的大量增加,進而影響臺灣地區(qū)的人口結構與組成。毫無疑問地,未 來臺灣地區(qū)的人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將占有相當重要的比例(陳寬政,王德 睦,陳文玲,1986),而此比例的重要性也逐年增加(王德睦,1992)0所以在全 民健康保險實施后,未來的醫(yī)療政策,以及社會安全政策的制定,均必須優(yōu)先考 慮到老年人口絕對數(shù)目的增加、老年人口性別、年齡的

2、組成,并對老年人口的健 康狀況做通盤的了解,而做出因應的政策和方案。為要回答上述的問題,對于老 年男、女人口的平均余命,以及老年人口的健康狀況,及其是否能夠獨立生活, 或者必須依賴他人生活等均需做進一步的評估以及估算。 對于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命,疾病以及殘障狀況的長期變遷,以目前而言,有三種 較為流行的學理根據(jù)。而這些理論均有不同的生物背景以及數(shù)據(jù)指數(shù),做為理論 的重要依附。第一種理論稱之為疾病壓縮觀點(Fries, 1980,1989),認為近世以來 死亡率的降低,隨之而來的是罹病率以及殘障率的降低。疾病壓縮理論可以說是 一種對于平均余命的增加,老年人口的增長,持比較樂觀的看法,因為此理論以

3、為各年齡層死亡率的降低,不僅增加了壽命,而同時個人免于疾病和殘障的機率 也將同時減少°因此,F(xiàn)ries認為死亡率有一種直角化的趨向(rectangular) -即 是大部份的人都會存活的生命的極限,大約是八十五歲,而死于自然原因。第二種觀點,稱之為精神疾病、慢性病以及殘障擴大流行理論。此 一理論與疾病壓縮觀點相較,則持較為悲觀的看法(Gi-uenberh.1977;Kramer, 1980)。按照此一理論,近年來死亡率的降低,祇是醫(yī)學介入,以及抗 生素大量使用的結果,雖然一般人口的平均余命延長,但是其結果僅是更多的殘 障以及長期慢性病人口增加而已!所以死亡率的降低,平均余命的增加,并

4、沒有 帶來較高的生活品質,反而因為老年人口的增加和體質衰弱,殘障人口的絕對人 數(shù)增加,而使社會整體生活品質下降。最后一種理論,稱之為動態(tài)均衡(dynamic equilibrium )學說(Manton, 1982),立基于以上二種學理之間,而持較為平衡的說法,認為死亡率 的降低是由于醫(yī)學技術的進步,而較能控制過去認為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所以, 平均壽命的延長,死亡率降低但由于殘障以及疾病發(fā)生率降低的腳步較為遲緩, 所造成的結果,將是部份的人口,在一生中將會生活在某種疾病和殘障的狀態(tài)中。如果此一學理正確,年齡別的衰殘以及罹病率將不會隨著死亡率降低,但其盛形 率也不會如擴大理論所預測的來的多。上

5、述三種理論的鋪陳,一方面可以說明老人身體狀況是否因死亡率的降低有所改 變,提出了相當不同的看法,另外也說明了,平均余命的增加,而身體功能是否 也隨之改進,而有更佳的生活品質,提出了質疑。所以Manton (1990)就指出高 齡人口身體狀況的改變,會因為較高的罹病盛行率而有所不同。因此,如何檢視 在不同年齡階段,尤其是某些年歲以上的人口,其平均余命,不同身體功能的可 能狀況,成了一項相當值得研究的議題(Manton和Stallard , 1990)。世界衛(wèi)生 組織(WHO , 1984)以生命表的存活曲線概念,所發(fā)展的某一世代(cohort)免 于罹病以及殘障機率和其曲線所引伸的健康狀況,是其

6、中一項相當重要的概念發(fā) 展。而這些生命表中的死亡、罹病以及殘障機率不僅提供了一項估算的依據(jù),并 且同時也展示了老化生物機制對死亡、罹病和殘障機率的影響程度。所以如何同時評估一個世代人口的身體健康狀況,又同時涉及死亡、罹病以及殘 障機率的可能性,及不同結果對平均余命的影響激發(fā)了許多研究。所以近年來對 于老年人口的健康狀況的評估,已經(jīng)累積了相當多重要的文獻及經(jīng)驗模型。一般 而言滸多學者均采用健康的平均余命,或活躍的平均余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 縮寫為ALE)概念來做為計算和估計老年人口生活品質的一項重要指針。所謂健 康的平均余命(ALE)簡單的定義為身體健康不需依賴他人的

7、期望平均年數(shù) 可以做為老年人口的生活品質指針。因為此一估算所得之年數(shù)不僅為老年人口在 不同年齡時的存活年數(shù),而且此一年數(shù)之期間范圍也可做為評估此一人口在此一 期間可能花在獨立自主生活,或是依賴他人生活的平均年數(shù)。所以此一生活指針 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估算,不僅可以提供一個社會中個人人生歷程中的生活計劃,而且 也可以在社會層面,提供家居照顧,健康醫(yī)療以及社會服務的重要政策指針之依 據(jù)。健康平均余命(ALE)的研究,索索大者包含了一系列在美國不同地點,如波士 頓(Katz et. al., 1983),以及全國(Colvez et. al. , 1981 ; Crimmins , Saito 和 Lnge

8、gneri , 1989),加拿大(Colverz and Blanchet , 1983 ; Wilkins 和 Adams , 1983),英國和威爾斯地區(qū)(Bebbington , 1988)所做的跨年度回朔性研究,以 及在美國由Rogers , Rogers和Brelanger (1989)所做的回朔性和預測的研究; 國內則有陳寬政啄昭榮(1993)涂肇慶,陳寬政,王德睦(1994)和如和Chen (1994)所完成的系列研究。Katz et al.(1983)的研究發(fā)現(xiàn)波士頓一地老人健康的平均余命隨年齡的增加而降 低。在六十五歲到六十九歲間,健康的平均余命為十歲,此一在七十到七十四歲

9、 間減為8,1歲,但是到了八十五歲以上則減為2.9歲。同時在六十五歲到六十九 歲間有61%的人可以獨立自主生活,但是在七十到七十四歲間,則為57% ,而 到八十五歲時,則僅有40%左右的老人可以獨立自主不依賴他人生活。此一研究 同時發(fā)現(xiàn)雖然女性活的較男性長,但其健康的平均余命與男性幾乎相同。Bebbington (1988)英國和威爾斯地區(qū)的資料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六十五歲時女性可以存 活17.5歲,但其中大約有8,9年是免于殘障;同樣地,男性六十五歲時可以存活 13.4歲,但其中僅有7.7年是免于殘障。雖然女性活的較男性長,而且較多年歲 是免于殘障之苦,但由于女性活的較長,所以高齡女性在比例上有較長時

10、間是活 在殘障狀況中。Bebbington的此項研究成果與在加拿大、法國所做的研究大致 相仿。陳寬政,涂肇慶,王德睦(1994)和Tu和Chen (1994)所做的系列研究中,以 老人生活狀況調查以及人力資源應用調查所得之資料所做的估計發(fā)現(xiàn),從1986 到1991年間,就總平均余命而言,男性健康的平均余命在六十五歲增加了 3.1 歲;而總平均余命則僅增加了 2.1歲;同時六十五歲的殘障余命則減少了 1歲。在六十五歲時女性的數(shù)據(jù)大致與男性相似,就總平均余命而言,女性增加了 2.5 歲;健康的平均余命,則增加了 2.4歲;可是女性在六十五歲時的殘障余命不減 反增,成為6.3歲,增加了 0.9歲左右

11、。這些結果,根據(jù)陳寬政,涂肇慶以及王 德睦(1994)的解釋,認為臺灣地區(qū)的老年人口不分性別平均存活在殘障狀況下的 年數(shù)顯著下降,但是壽命延長與殘障減少卻使愈來愈多的老年人生活在罹患慢性 疾病卻不致殘的狀況下,產生老年人口疾病擴張的結果。這些研究的成果均指出隨時間的變遷,老年人口平均余命的增加,疾病、殘障與死亡 三條曲線間的關系也愈趨復雜,如何使用不同資料,以及不同統(tǒng)計模型與數(shù)學方法,求得更 正確現(xiàn)實狀況更加相近似的結果,相形之下也就顯得愈加重要,值得做進一步的探究。貳、研究方法一個人口中,全體居民的身體狀況及健康情形,不僅受到外在社會物質環(huán)境與生活品質的影響,而且也受到群體中個人內在生物機制

12、的左右(Manton , 1989)。所以如何將錯縱復雜的死亡、罹病以及殘障現(xiàn)象,及其之間可能產生的互動關系做一整體的觀察及厘清,并進而發(fā)展理論經(jīng)驗模型,成了一項相當困難的課題。其中所牽涉到的問題,可能會影響到理論及估計的效度,大略有兩個重要的論點。第一是資料搜集與數(shù)據(jù)質量的問題。雖然死亡資料在大部份地區(qū)及國家都保持相 當完整,并保持相當高的準確度,但是罹病率以及殘障率的資料在不同國家及不 同地區(qū),則因為定義不同,以及收集方式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估計方式。例如, Katz et al.(1983)對健康平均余命的估算,則延用日?;顒又羔?ADL)所發(fā)展出 來的測量工具做為估算的依據(jù)。其它一系列在

13、美國及加拿大的研究中(Colvezet al , 1981 ; Colverz and Blanchet , 1983 ; Wilkins 和 Adams , 1983 ; Crimmins , Saito和Ingegneri , 1989)則使用了國民健康調查中所定義短期和長期殘障盛行 率做為估算的依據(jù)。臺灣地區(qū)的研究則使用了不同資料而發(fā)展出對工作中人口以 及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殘障的測量工具(陳寬政,涂肇慶,王德睦,1994 Tu and Chen 1994)o這些研究中的資料是否為人口中罹病或殘障盛行率(prevalence rate)或者 為發(fā)生率(incidence rate)也會對健康

14、或殘障的平均余命產生偏誤的高估或低估 效果。第二個所涉及的問題是資料收集的期間,以及資料是否為長時間追蹤資料。由 于殘障與罹病之間并非一停止(end state)的過程,而是來回移動的狀態(tài),因此 如何將死亡,是否罹病,與殘障之間交互作用的關系納入理論模型,壁以求得最 佳估計值(Manton 和 Stallard , 1984 ; Rogers , Rogers 和 Belanger , 1989)成為 研究健康平均余命的最佳選擇。理想上,多重生命表(misstate life table)模型最適合使用來估算健康的平均余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因為它能考慮生命表人口

15、在不同狀態(tài)間的來 回移動,例如從獨立(自主)狀態(tài)轉變?yōu)橐蕾?殘障)狀態(tài),而乂回到獨立狀態(tài)的 情形。使用此種模型能產生最接近實際狀況的分析結果(Rogers, Rogers and Belanger, 1990),遺憾的是這個模型需要大型長期的資料,而目前臺灣并未收 集這樣的資料,祇能就盛行率生命表(occurrence rate life table)以及多遞減生 命表(multiple decrement life table)予以考量。雖然我們了解盛行率模型可區(qū)分 從依賴狀態(tài)回復到自主狀態(tài)的情形,但以盛行率做為投入變項,長期而言對老年 人口的觀察值易致悲觀的偏誤(Rogers, Roger

16、s and Belanger, 1990),且有低 估臺灣地區(qū)殘障平均余命的可能。本文使用多遞減生命表的方法,以198。到 1992年間年齡性別罹病率、殘障與死亡率為基礎資料(Manton和Stallard, 1984; Schooner, 1988),分析估算各種生命表函數(shù)。這個方法的優(yōu)點是資料容 易收集,計算簡便,可以取得期間指針。我們也同意多遞減生命表可能忽略從依 賴狀態(tài)回復到自主狀態(tài)的情形,而低估實際健康的平均余命,但是本研究主要的 目的在于測量健康的平均余命之變化情形,因此使用一致的方法來進行比較應比 是否低估更為重要。遞減生命表數(shù)學模型計算健康與殘障之平均余命,所需的經(jīng)驗資料僅為各

17、年齡別的 罹病率以及殘障率,即可估算健康以及殘障的平均余命。使用此一類型經(jīng)驗資料的缺點在于 可能對殘障平均余命產生偏誤的低估情形:但是,由于盛行率的資料較不易收集,所以此模 型以及資料所提供的估算數(shù)據(jù)是某一期間的健康以及殘障平均余命的平均年數(shù)。所以若資料 的收集具一致性(consistency),則所估計的數(shù)據(jù)在不同年度比較時,將保有較高的效度。遞減生命表方法對于健康與殘障平均余命所做的估計,在國內已有相當?shù)难芯砍晒c 論述發(fā)表(Tu and Chen, 1994;陳寬正,1994)。為要避免重復計算,同時為要從事不同研究 所得結果之比較,此一研究中將采用Bebbington (1988)的方

18、法,以大型實地調查資料中所 得到的一般人口健康狀況以及殘障率,作為估計臺灣地區(qū)健康以及殘障平均余命之估算依 據(jù)。由于目前國內相同類型研究所估算的健康以及殘障的平均余命,大都是以實地調查所得 之一般人口健康狀況作為估計的依據(jù),因此Bebbington (1988)在其論文中所發(fā)展的估算方 法,較適用于此種類型資料作為估計健康以及殘障平均余命的依據(jù)。因此,此一研究中將以 Bcbbington所發(fā)展的方法從事估算健康與殘障余命,此一結果將與遞減生命表方法所得的結 果做一比較。不論是遞減生命表方法所得到的結果,或是Bcbbington方法所估計的結果, 此兩種方法是國際上估計健康與殘障平均余命最常使用

19、的兩種估計方法。此一研究中所估計 臺灣地區(qū)十五歲以上男女各年齡組健康與殘障平均余命之結果,與遞減生命表所估計之結 果,可以驗證不同估算方法的效度。Bcbbington (1988)所估計的健康與殘障平均余命的方法相當簡潔,但此一方法必須由 實地調查中,先估算此一人口中之殘障率,此一估算所得之殘障率可與一般常用的生命表中 的參數(shù),作為估計健康與殘障平均余命的基礎。首先,估計不同性別的生命表,由生命表中估計所得不同年齡組的存活人數(shù)(h)以及平 均余命(ej,由生命表中所得的這兩組參數(shù)估計下列方程式:nLx=ex*lxYx+i*k+i此式中Lx則為一般生命表中由x歲到x+1歲的定常人口數(shù)。其次,則由

20、實地調查中所得的健康與殘障的人口數(shù)來估計殘障率(dx)。此一殘障率之估計在 Bcbbington以及其它研窕中,包含住院、行動不便、養(yǎng)老院、以及其它安養(yǎng)機構中的老年以 及殘障人口。由于國內的安養(yǎng)機構設施并不普遍,且老人的安養(yǎng)機構并未制度化,所以在臺 灣地區(qū)對于老年人口以及殘障人口的安養(yǎng)與照護,很難獲得一致性的估算標準。因此,此研 究中所估計的dx (殘障率)包含兩部分。其中,十五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勞動年齡人口殘 障率,由人力資源運用調查所搜集的勞動人口的殘障數(shù)量估計而得:而六十五歲以上的殘障 人口數(shù)量,則由臺灣地區(qū)人力資源調查所附帶的老人狀況調查估算而得。此一方法中對于不 同性別x到x+n歲,

21、平均殘障人口數(shù)量則由下式估算而得:nLWDx=nLx(l-ndx)第三個步驟,將可由以上估計的結果來估算健康的平均余命,其估算的方式如下:elwx=(SnLWDx)/lx上述方程式將作為估計臺灣地區(qū)男女健康平均余命的方法,而殘障的平均余命則由估 計所得的平均余命減去健康的平均余命而得。此研究所使用的資料,將是以行政院主計處所搜集的人力資源運用調查,及行政院主 計處主辦的老人生活狀況不同年度調查做分析。Tu和Chen (1994)的研究中,六十五歲以 下人口的殘障率所使用的資料,乃是人力資源應用調查所搜集勞動年齡人口的工作狀況,未 工作(從事經(jīng)濟活動)者其原因包含有衰老殘障選項中刪除六十五歲以上

22、者,所估計勞動人 口之殘障數(shù)量。此研究所使用的調查資料以及所估算的殘障人口,與Tu和Chen (1994)所 估計的殘障人口數(shù)相當接近。但此一研究中所沿用的殘障率估出,較近于盛行率而非發(fā)生率, 因此,估計的所得與由遞減生命表中所做的估計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由盛行率估計健康的 平均余命可能會產生偏誤的低估情形,但Bebbington (1984)所發(fā)展的估計方法是以盛行率 作為估沖的依據(jù),因此,此一低估偏誤的可能將會較低。此一研究將以行政院主計處所搜集 的人力資源應用調查資料,及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為主,作為估算各年度健康與殘障平均余命 的依據(jù)。而此研究所得之數(shù)據(jù)也將作為與Tu和Chen (1994

23、),以及陳寬政、陳昭榮、涂肇 慶(1993)和涂肇慶、陳寬政、陳昭榮(1993)研究結果之比較。此一比較,亦可作為評估使 用不同數(shù)學模型所發(fā)展的估計方法來估算殘障與健康平均余命效度的一種方式。參、研究發(fā)現(xiàn)臺灣地區(qū)男女十五歲以上不同年度之平均余命、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以及殘障之平均余命 估算所得結果將列于表一至表六,計算臺灣地區(qū)男女十五歲以上不同年度之平均余命、免于 殘障之平均余命以及殘障之平均余命各參數(shù)的相關資料則搜錄于附錄中。研究所得具體成果 則可分為下列數(shù)項:在1986年,臺灣地區(qū)15至1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1.7歲, 同年齡層女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4.6歲。20至24歲男性免

24、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7歲, 女性為49.8歲。25至2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2.4歲,女性為45歲。30至34歲 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37.8歲,女性為40.1歲。35至3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 為33.2歲,女性為353歲。40至4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8.6歲,女性為30.5歲。 45至4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4.2歲,女性為25.8歲。50至5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 平均余命為19.9歲,女性為21.2歲。55至5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5.8歲,女性 為16.7歲。60至6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1.7歲,女性為12.2歲。65至69歲男 性免于

25、殘障的平均余命為7.8歲,女性為7.9歲。70至7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5 歲,女性為5.6歲。75至7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3.9歲,女性為3.9歲。80至84 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4歲,女性為2.8歲。85歲以上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 1.7歲,女性為2歲。在1987年,臺灣地區(qū)15至1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2.4歲,同年齡層女性 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5.6歲。20至2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7.8歲,女性為50.8 歲。25至2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3.2歲,女性為46歲。30至34歲男性免于殘 障的平均余命為38.6歲,女性為4L2歲

26、。35至3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34歲,女 性為36.3歲。40至4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9.4歲,女性為31.5歲。45至49歲 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5.1歲,女性為26.8歲。50至5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 為20.8歲,女性為22.2歲。55至5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6.6歲,女性為17.7歲。 60至6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2.7歲,女性為13.2歲° 65至6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 平均余命為8.8歲,女性為9歲。70至7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6.4歲,女性為6.5 歲。75至7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6歲,女性為4.4歲。

27、80至84歲男性免于殘障 的平均余命為3.1歲,女性為3.1歲。85歲以上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3歲,女性為 2.1 歲。在1988年,臺灣地區(qū)15至1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2.5歲,同年齡層女性 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5.7歲。20至2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7.9歲,女性為50.9 歲。25至2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3.3歲,女性為46歲。30至34歲男性免于殘 障的平均余命為38.8歲,女性為41.2歲。35至3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34.2歲, 女性為36.4歲。40至4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9.7歲,女性為31.6歲。45至49 歲男性免于殘

28、障的平均余命為25.3歲,女性為26.9歲。50至5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 命為21歲,女性為22.2歲。55至5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6.9歲,女性為17.7 歲。60至6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2.9歲,女性為13.3歲。65至69歲男性免于殘 障的平均余命為9.1歲,女性為9.1歲。70至7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6.7歲,女性 為6.4歲。75至7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7歲,女性為4.4歲。80至84歲男性免 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3.4歲,女為2.8歲。85歲以上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6歲,女 性為2歲。在1989年,臺灣地區(qū)15至1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

29、平均余命為52.1歲,同年齡層女性 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5.2歲。20至2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7.5歲,女性為50.3 歲。25至2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2.9歲,女性為45.5歲。30至34歲男性免于殘 障的平均余命為38.3歲,女性為40.7歲。35至3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33.7歲, 女性為35.9歲。40至4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9.2歲,女性為31.1歲。45至49 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4.8歲,女性為26.3歲。50至5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 命為20.5歲,女性為21.7歲。55至5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6.4歲,女性為17.

30、1 歲。60至6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2.4歲,女性為12.6歲。65至69歲男性免于殘 障的平均余命為8.5歲,女性為8.3歲。70至7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6.1歲,女性 為5.9歲。75至7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3歲,女性為4.3歲。80至84歲男性免 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3.2歲,女性為3.3歲。85歲以上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8歲, 女性為2.7歲。在1991年,臺灣地區(qū)15至1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0.1歲,同年齡層女性 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2.5歲。20至2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5.4歲,女性為47.7 歲。25至2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

31、平均余命為40.9歲,女性為42.8歲。30至34歲男性免于殘 障的平均余命為36.2歲,女性為38歲。35至3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31.7歲,女 性為33.1歲。40至4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7.1歲,女性為28.3歲。45至49歲 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2.6歲,女性為23.6歲。50至5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 為18.2歲,女性為18.9歲。55至5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4歲,女性為14.2歲。 60至6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9.8歲,女性為9.6歲。65至6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 均余命為5.6歲,女性為5.1歲。70至7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

32、3.7歲,女性為3.5 歲。75至7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5歲,女性為2.6歲。80至84歲男性免于殘障 的平均余命為1.5歲,女性為2歲。85歲以上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1歲,女性為1.6 歲。在1993年,臺灣地區(qū)15至1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1.2歲,同年齡層女性 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3.8歲。20至2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6.6歲,女性為48.9 歲。25至2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42歲,女性為44.1歲。30至34歲男性免于殘 障的平均余命為37.4歲,女性為39.3歲。35至3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32.8歲, 女性為34.5歲。40至

33、4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8.3歲,女性為29.7歲。45至49 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3.9歲,女性為24.9歲。50至5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 命為19.5歲,女性為20.2歲。55至5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5.3歲,女性為15.6 歲。60至6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11.1歲,女性為11.1歲。65至69歲男性免于殘 障的平均余命為7.1歲,女性為6.6歲。70至74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5歲,女性 為4.6歲。75至79歲男性免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3.5歲,女性為3.3歲。80至84歲男性免 于殘障的平均余命為2.5歲,女性為2.3歲。85歲以上男性免于殘

34、障的平均余命為1.6歲, 女性為1.6歲。一般而言,女性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比男性高,但年齡達五十歲以上者,兩性之間的免于 殘障之平均余命則無明顯差異。一九八九年以后,男女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有下降的趨勢。此一研究結果與Tu and Chen (1994)以及陳寬政(1995)所作不同年度的研究相比較。此一 研究結果顯示在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九年間,無論是男性或女性,其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均 較陳寬政的研究高估。一九九一年與一九九三年女性的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推估結果低于 陳寬政的研究。且這兩年男女性在四十五歲以后,其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均低于陳寬政的數(shù)據(jù)近一倍。無論男女自中年以后,平均余命便急速下滑:

35、到了六十五歲以后,免于殘障之平均余 命便與殘障之平均余命相去無幾了。男性的平均余命與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均較女性低,然 而一般而言,男性在大部分的歲月中都是健康的。八十五歲以上特別是男性,有很大的比例 是殘障。自1986年起,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便呈現(xiàn)穩(wěn)定的成長狀態(tài),但其增加率仍遜于平均余 命,原因是慢性病期間一直被拉長,人們有很長的慢性病期間。這種趨勢符合悲觀理論的看 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八十五歲以上的老人,過去十年在平均余命與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 方而,都比退休年齡的老人有顯著的增加。另外,有學者指出,健康人的免于殘障之平均余 命被低估,真實數(shù)據(jù)可能是估計值的二倍。結論與建議臺灣地區(qū)的老年人口

36、數(shù)量將于未來大幅增加,罹患老年慢性疾病與殘障性疾病的老年人口 仍將累積成長,故應致力于引進晚近發(fā)展的醫(yī)療技術來控制老年人的慢性與殘障性疾病。男 性可能比較需要短期的急性醫(yī)療照護,而女性則對長期照護的需求較為殷切,因此政府在制 定醫(yī)療政策與保健方案時,可參考相關研究結論。在醫(yī)療政策上,由于臺灣地區(qū)出生時的平均余命,目前女性人口是七十七歲,男 性是七十二歲,仍比日本和北歐國家為低,應有許多改善的空間,所以如何以公 共衛(wèi)生政策的介入增加平均余命,乃是國家公共政策的首要目標。由于臺灣地區(qū) 老年人口在未來將持續(xù)大幅增加,而罹患老年慢性病與殘障性人口仍將累積成 長,因此如何在醫(yī)療政策上調整,對老年人的慢性

37、病與殘障性疾病進行控制,以 滿足老年人口的醫(yī)療需求,將是未來全民健保的重要任務。此一研究所提供的數(shù) 據(jù),將可提供醫(yī)政單位做為政策介入的依據(jù)。在研究經(jīng)驗累積上,將可提供一項新的資料基礎,做為與其它研究的比較依據(jù)。 此一研究估算健康平均余命之結果與其它研究所得之結果相較之下較為樂觀,其 原因可能由于使用盛行率而非發(fā)生率作為估算的依據(jù),但此研究所依據(jù)的數(shù)學模 式較利于利用盛行率之計算。固然由盛行率估計所得的殘障與健康的平均余命會 得到較樂觀的結果,也就是在老人健康文獻中所討論的疾病壓縮觀點,但是 此一結果與九。年代后期美國所得到的結果相當近似(Crimmins, Saito and Ingegner

38、i,1997; Spiers, Jagger, and Clarke, 1996; Manton, Stallard and Corder, 1995; Waidmann, Bound, and Schoenbaum, 1995)o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老人的存活率有長足 的進步,而且許多老人的疾病以及身體衰弱的狀況也不斷地降低。所以,本研究所得的結果是否高估,可作為未來深入研究臺灣地區(qū)老人免于殘障 以及健康平均余命的一項基礎。由于估計老人的健康狀況通常使用自我健康認 定,以及日常生活行動狀況(ADL與IADL)兩項指針作為評估的依據(jù),而這些 指針會因為對于疾病的了解、早期診斷結果以及使用醫(yī)療措施或其

39、它因素所影 響,因此,老人健康狀況的評估相當復雜。此外,社會結構因素的改變,例如: 全民健康保險的執(zhí)行同時也會影響老人的健康照護型態(tài)(Crimmims, 1996)。過去由于資料的受限,因此臺灣地區(qū)關于健康平均余命、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的 研究,鮮少利用疾病與殘障發(fā)生率的資料作為推估的依據(jù),因此,未來研究中若 可利用國民健康調查資料中的罹病率、殘障資料所推估的殘障率資料,將可作為 推估健康平均余命與殘障平均余命較為合理與周延的數(shù)據(jù)。在男女性別對于死亡、殘障、罹病的比較研究中,常常發(fā)現(xiàn),雖然女性的殘障率 與男性的殘障率并未有太多的不同,但由于女性的平均壽命較長,而女性的老年 人口比例較高,所以發(fā)現(xiàn)

40、女性在高齡人口中需要機構安置的比例在歐美國家中較 高。此一研究將對男女性別的殘障率做深度的分析,并對女性的醫(yī)療需求做進一 步的了解,做規(guī)劃未來醫(yī)療政策的參考。一般而言,女性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比 男性高,但由于女性對于自身健康之維護較為注意,所以是否女性將使用較多的 醫(yī)療資源以維護身體的健康,相當值得重視。此一研究中又發(fā)現(xiàn),不論男女兩性 年齡達五十歲以上者,兩性之間的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則相當近似;且自一九八 九年以后,男女免于殘障之平均余命皆有下降的趨勢,是否在最近數(shù)年間需要更 多醫(yī)療的介入,藉以提升男女免于殘障平均余命,是一個相當值得思考的議題。參考文獻(-)中文部分陳寬政、王德睦與陳文玲,1

41、986 ,臺灣地區(qū)人口變遷的原因與結果,人口學刊,9:1-23O王德睦,1992,臺灣地區(qū)未來人口成長的若干可能,臺大人口學刊, 15:1-15O楊文山與柯瓊芳,1992,廠長壽或長?。褐忻览夏杲】禒顩r的實證比較、 中美老人口之疾病照護及醫(yī)療政策,國際專題研討會,中央研究 院歐美研究所,臺北南港。涂肇慶、陳寬政與陳昭榮,1993 ,臺灣地區(qū)老人殘障率之研究,臺大 人口學刊,15:17-30o楊文山,1993,臺灣地區(qū)高齡人口特定死亡因趨勢之研究:19801988, 王國羽主編,社會安全問題之探討,199-214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 會福利研究所。陳寬政、陳昭榮與涂肇慶,1993,老年殘障與醫(yī)

42、療費用,王國羽主編, 社會安全問題之探討,179-197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陳寬政,1995,臺灣地區(qū)老年疾病與功能障礙的指針建構,行政院衛(wèi)生署委托研究計劃報告。楊文山,1996 ,臺灣地區(qū)人口平均余命與死因別變化趨勢之研究,楊 文山與李美玲主編,人口變遷、國民健康與社會安全,中央研究院中 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臺北南港,Pp.31-61 , 2月。(-)英文部分Bebbiiigton, A. C, 1988. uThe Expectation of Life without Disability in England and Wales.” Social Science an

43、d Medicine. 27: 321-326.Colvez, Alam and Madeleine Blanchet. 1981. Disability Trends ill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1966-76: Analysis of Reported Causes.n AJPH, 71: 464-471.Colvez, Alam and Madeleine Blanchet. 1983. “Potential Gains in Life Expectancy Free of Disability: A Tool for Health Planning

44、." International Joumal of Epidemiology. 12: 224-229.Crimmins, Eileen M. 1996. “Mixed Trends in Population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n Joum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Vol. 51B. No. 5, S223-S225.Crimmins, Eileen M,Y. Saito and D. higegiieri. 1989. “Changes in Life Expectancy and Disabili

45、ty-Free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5(2): 235-267.Crimmins, Eileen M,Y. Saito and D. Ingegneri. 1997. “Trends in Disability-Free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J 970-907'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3(3): 555-572.Fries, Janies F. 1980.

46、 uAging, Natural Death and the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79 New England Jouinal of Medicine, 303: 130-135.Fries, James F. 1983. uThe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 Milbank Memorial Fund Ouarterly. 61: 397-419.Ginenberg, E. M. 1977. uTlie Failure of Success.”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55: 3-24.Katz,

47、S.,L. G. Branch, M. H. Branson, J. A. Papsidero, J. C. Beck and D. S. Greer. 1983. “Active Life Expectanc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09: 1218-24.Kramer, M. 1980. uTlie Rising Pandemic of Mental Disordei s and associatedChronic Diseases and Disoiders."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a, 62

48、(Supplement).Manton, Keimeth G. 1983. "Changing Concept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79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41(2): 282-289.Manton, K. G. and Stallard E. 1984. Recent Trend in Mortality Analysis. Academic Press, Orlando, Florida.Manton, K. G, 1988. UA Longitu

49、dinal Study of Functional Change and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inal of Gerontology. 43: SI53-S161.Manton. K. G. 1990. Population Model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Disability Risks." in M. Oiy and M. W. Riley, (eds.) Gender, Heath and Longevity: Multidiscipl

50、inaiy Perspectives. Pp. 201-254. New York: Springer.Manton, K. G, and Stallard E. 1990. uClianges in Heath Functioning and Mortality.” in The Legacy of Longevity; Heath and Heath Care in Late Life. (eds.) by S. M. Stahl. Pp. 140-162. Newbury Park, Calif.: Sage.Manton, K.G., E. Stallard, and L. Corde

51、r. 1995. "Changes in Morbidity and Chronic Disability in the U.S. Elderly Population: Evidence from the 1982, 1984, 1989 National Long Tenn Care Surveys." Joum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50B:S194-S204.Myers, Gerorge. 1989. Mortality and Heath Dynamics at Older Age., in Lado Ruzicka

52、. Guillaume Wunsch and Penny Kane (Eds.) Differential Mortality: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Biosocial Factors, Clarendon Press: Oxford.Palmore, Erdman B. 1986. "Trends in the Health of the Aged.n The Gerontologist. 26: 298-302. 1976. “The Future Status of the Aged." The Gerontologist. 26: 298-302.Robin J-M, Colvez A, Bucqust D, Hatton F, Morel B, Lelaidier S. 1986. "L'espeiance de vie sans incapacite en Fr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