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期中實驗題答案_第1頁
八年級上冊期中實驗題答案_第2頁
八年級上冊期中實驗題答案_第3頁
八年級上冊期中實驗題答案_第4頁
八年級上冊期中實驗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上冊期中實驗題答案一解答題(共15小題)1(2015通遼)如圖所示,物體甲的長度為3.80cm,停表乙的示數(shù)為337.5s【考點】長度的測量;時間的測量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長度、時間、速度【分析】(1)刻度尺使用之前,需要首先觀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線刻度尺如果發(fā)生零刻度線磨損的情況,可以從某一個完整的刻度開始測量,同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測量時,要放正,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記錄時,既要記下數(shù)值,又要記下單位(2)根據(jù)秒表的結構和刻度盤的單位進行分析,即小刻度盤的單位是min,大刻度盤的單位是s,然后讀出時間【解答】解:(1)1cm=10m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根據(jù)圖中

2、顯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為mm,木塊的長度是3.80cm;(2)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5min和6min之間;大盤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盤指針在37.5s,因此秒表讀數(shù)為5min37.5s=5×60s+37.5s=337.5s故答案為:3.80;337.5【點評】本題考查了刻度尺、秒表的讀數(shù),要注意每種測量工具的分度值,在初中物理中,除了長度測量需要估讀外,其它測量都不用估讀2(2015杭州)經(jīng)測定,某志愿者的剎車反應時間(即圖中“反應過程”所用時間)是0.4s在某次實驗中,該志愿者駕車以72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33

3、m,則經(jīng)過8m距離后汽車才開始減速;若志愿者邊打電話邊駕車,以72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39m,此時志愿者的剎車反應時間是0.7s,由此研究可知,駕駛員駕駛時打電話,駕駛員的剎車反應會變慢(選填“變快”“變慢”或“不變”)【考點】速度與物體運動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分析】(1)據(jù)題目中的反應時間和汽車的運動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計算即可;(2)據(jù)題目中的信息可以計算出汽車剎車的距離,進而計算出汽車司機在反應前運動的距離,再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計算出司機的反應時間,從而得出打電話時,駕駛員剎車反應是變快還是變慢【解答】解:(1)反應時

4、間是0.4s,此時的速度是72km/h,即20m/s,所以此時運動的距離是:S=vt=20m/s×0.4s=8m,故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33m,則經(jīng)過8m距離后汽車才開始減速;(2)據(jù)(1)可知,汽車的司機反應后的距離是s=33m8m=25m,故當司機打電話時,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39m,即汽車司機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剎車運動的距離是S1=39m25m=14m,故據(jù)v=得,志愿者的剎車反應時間t=0.7s;故駕駛員駕駛時打電話,駕駛員的剎車反應會變慢故答案為:8;0.7;變慢【點評】理清題意,并能準確的利用速度的計算公式計算是解決該題的關鍵3(2015秋綿陽期中)如圖所示

5、,用力敲響音叉,并用懸掛的塑料球接觸發(fā)聲的叉股,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是塑料球被彈開,此現(xiàn)象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塑料球的作用是擴大音叉的振動【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物理學方法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簡答題;轉換法【分析】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解: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發(fā)聲的音叉也在振動,所以會將接觸它的塑料球彈開;音叉的振動比較小,通過塑料球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故答案為:塑料球被彈開;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擴大音叉的振動【點評】此題考查聲音產(chǎn)生的條件,通過轉化法將聲源的振動放大4(2015上甘嶺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敲擊右側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說明左

6、邊的音叉也在振動,兩個音叉之間的傳聲介質(zhì)是空氣【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條件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分析】(1)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音叉的振動不易觀察到,但是借助泡沫塑料球的彈起,將音叉的振動放大;(2)聲音的傳播靠介質(zhì),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兩個音叉之間的傳聲介質(zhì)是空氣【解答】解:(1)左邊的音叉的振動,是通過泡沫塑料球被彈起體現(xiàn)出來的;(2)聲音由右邊的音叉?zhèn)鞑サ阶筮叺囊舨?,是借助它們之間的介質(zhì)空氣實現(xiàn)的故答案為:振動、空氣【點評】此題是把音叉的振動轉化為輕質(zhì)小球的運動,是一種放大的方法,要學會應用5(2015江都市一模)智成同學利用吸管進行了如下小實驗:(1

7、)取一根吸管,將一端壓扁用剪刀傾斜剪去兩刀,如圖甲所示用嘴吹吸管剪過的一端,可聽到吸管由于振動而發(fā)出響亮的聲音邊吹吸管,并用剪刀將吸管的另一端逐漸剪去,聽到吸管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將變高(變高/變低/不變);(2)將吸管與頭發(fā)摩擦后,放置在撕碎的小紙屑堆中,發(fā)現(xiàn)吸管能吸引很多小紙屑,其原因是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請列舉出該現(xiàn)象在生活的一個實例:用梳子梳頭的時候,頭發(fā)會隨著梳子飄起來【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頻率及音調(diào)的關系;摩擦起電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聲現(xiàn)象;電流和電路【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的特征有三個:即音調(diào)、響度和音色;音調(diào)是指聲音的高低,取決于物體振動的頻率;響度是指聲音的大

8、小,取決于振幅和距離聲源的距離;音色是取決于發(fā)聲體本身的一種特性,一般利用音色來辨別物體(2)物體相互摩擦可以使物體帶電,帶電的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解答】解:(1)用嘴吹吸管的一端,可聽到吸管由于振動而發(fā)出響亮的聲音;用同樣的力吹吸管時,同時不斷的剪短吸管,使得吸管內(nèi)的空氣柱逐漸變短,振動變快,振動的頻率變大,所以其所發(fā)出的音調(diào)會變高(2)將吸管與頭發(fā)摩擦后,吸管帶上電荷,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所以會吸引碎紙屑;例如:用梳子梳頭的時候,頭發(fā)會隨著梳子飄起來故答案為:(1)振動;變高;(2)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用梳子梳頭的時候,頭發(fā)會隨著梳子飄起來【點評】本題考查了聲音的產(chǎn)生,影響音調(diào)的因素

9、,帶電體的性質(zhì),是一道基礎題6(2015陜西模擬)如圖所示,將手機放在玻璃廣口瓶中,并用抽氣機將其中的氣體不斷的向外抽打電話呼叫罩中的手機,這時手機能收到呼叫信號(填“能”或“不能”),由此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電磁波在真空中能傳播如果把玻璃廣口瓶換成金屬容器,再打電話呼叫其中的手機,這時手機不能收到呼叫信號(填“能”或“不能”),這說明金屬容器能屏蔽電磁波【考點】聲音的傳播條件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電磁波的一些重要特性:(1)電磁波在真空中能傳播(2)電磁波遇到金屬會被反射【解答】解:(1)因為電磁波能在真空中能傳播故用抽氣機抽去罩中的空氣,打電話呼叫罩內(nèi)的手

10、機,手機也能收到呼叫信號(2)因為電磁波遇到金屬會被發(fā)射將手機放在金屬容器(如餅干筒)中,打電話呼叫容器中的手機,這時手機不能收到呼叫信號; 故答案為(1)能,電磁波在真空中能傳播(2)不能,金屬容器能屏蔽電磁波【點評】本題是一道難度系數(shù)很高的題,平時很少出現(xiàn)電磁波知識,因此學生對電磁波比較陌生;本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電磁波的一些重要特性的理解和掌握7(2015蘿崗區(qū)模擬)如圖所示,小甘在藝術節(jié)上用吉他彈奏優(yōu)美的樂曲樂曲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小甘變換手指按壓弦的位置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diào);他用力撥動吉他弦可以提高聲音的響度;他撥動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變吉他的音調(diào)(后三空選填:音色、音調(diào)、響度)【

11、考點】聲音的傳播條件;頻率及音調(diào)的關系;響度與振幅的關系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聲現(xiàn)象【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聲音可以通過固體、液體、氣體傳播,一般情況下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2)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diào)、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diào)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弦的粗細和松緊都影響音調(diào)【解答】解:小甘在藝術節(jié)上用吉他彈奏優(yōu)美的樂曲樂曲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小甘變換手指按壓弦的位置,改變了弦的振動頻率,改變聲音的音調(diào);他用力撥動吉他弦,增大的弦的振幅,可以提高聲音的響度,

12、不同的吉他弦,弦的粗細不同,故音調(diào)也不同故答案為:空氣;音調(diào);響度;音調(diào)【點評】聲音的特征有音調(diào)、響度、音色;三個特征是從三個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且影響三個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能利用這些特性來解釋現(xiàn)實問題是解決該題的關鍵8(2015賀州一模)下表是某些介質(zhì)的聲速 v介質(zhì)v/(ms1)介質(zhì)v/(ms1)水(5)1450冰3230水(15)1470軟橡膠(常溫)40至50水(20)1480軟木500海水(25)1531鐵(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斷聲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只須寫出兩種)聲速大小可能和溫度有關,聲速大小可能和介質(zhì)有關(2)設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

13、發(fā)射聲波,經(jīng)過2s后收到回波,根據(jù)公式,計算出海水深度為多少米?【考點】聲速;回聲測距離的應用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聲現(xiàn)象【分析】(1)根據(jù)表中信息總結聲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zhì)和溫度有關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傳播聲音,固體的傳聲速度大于液體、氣體中的傳聲速度;聲音在同一介質(zhì)中傳播時,溫度越高,傳聲速度越快(2)從表中查出聲音在溫度為25的海水中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變形可求出海水深度【解答】解:(1)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聲音在水、海水、冰、鐵等不同介質(zhì)中速度不同,說明聲速大小和介質(zhì)種類有關;聲音在 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說明聲速大小和溫度有關(2)聲音在溫度為

14、25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聲音從海面到海底時間t=×2s=1s,v=,海水深度為h=s=vt=1531m/s×1s=1531m故答案為:(1)聲速大小可能和溫度有關;聲速大小可能和介質(zhì)有關;(2)海水深度為1531m【點評】此題考查聲速的影響因素、回聲測距的知識,考察學生讀表、總結能力9(2015山西)如圖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在平面鏡上放置一塊硬紙板,紙板由可以繞ON轉折的E、F兩部分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徑跡同時在紙板上出現(xiàn),你認為紙板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是垂直(選填“垂直”或“不垂直”)實驗時,從紙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徑跡,這是因

15、為光在紙板上發(fā)生了漫反射(2)小明讓一束光沿AO貼著紙板E射到平面鏡上,在紙板F上會看到反射光OB的徑跡三次改變?nèi)肷浣堑拇笮?,實驗所測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他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和其他同學的結論并不一致請你分析小明測量實驗數(shù)據(jù)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能是把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當成了反射角實驗次數(shù)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三次實驗中,總能在紙板上觀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由此小明得出結論:“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nèi)”請你評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不合理應將紙板F沿法線方向折轉,再

16、次觀察紙板上是否還能看到反射光【考點】光的反射定律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2)光的反射規(guī)律:三線共面(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兩線分居(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兩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光路可逆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是由于光在光屏上發(fā)生了漫反射而進入我們的眼里;(3)要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通過讓紙板B不與紙板A在同一平面上來研究【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線和其反射光線的徑跡同時在紙板上出現(xiàn),則法線必須與平面鏡垂直,并且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必須在同一平面內(nèi),因此紙板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必垂直;實驗時從

17、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這里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2)根據(jù)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線與法線的夾角,入射角是入射線與法線的夾角,當入射角分別為20°、30°、50°時,反射線與法線的夾角,即反射角也應分別是20°、30°、5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所以是把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當成了反射角(3)不合理實驗中要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應將紙板F沿法線方向折轉,再次觀察紙板上是否還能看到反射光故答案為:(1

18、)垂直;漫;(2)把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當成了反射角;(3)不合理應將紙板F沿法線方向折轉,再次觀察紙板上是否還能看到反射光【點評】本題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而不是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并考查了探究的方法,應注意掌握10(2015黑河)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垂直于鏡面且可繞ON轉動(1)如圖(a),當E、F在同一平面上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實驗結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這樣得出結論不合理(選填“

19、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憑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有偶然性,應進行多次實驗(2)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OA方向射出,因為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如圖(b),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在F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考點】光的反射定律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應多做幾次試驗,然后才可以得出結論;(2)當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變?yōu)橄喾捶较?,由圖可知,光路是可逆的;(3)實驗要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還要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

20、線、法線是否共面【解答】解:(1)不合理實驗有偶然性,不能只由一組數(shù)據(jù)就得出結論,憑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有偶然性,應進行多次實驗;(2)當光逆著原來的反射光線入射時,反射光線也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線反射出去,即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OA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以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一個角度,在白紙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是因為紙板OB面和反射光線以及法線不在同一個平面上,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故答案為:(1)不合理;憑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有偶然性,應進行多次實驗;

21、(2)OA;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點評】本題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本實驗可以得出: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以及光路具有可逆性11(2015阜新)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小明準備了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1)實驗時,小明應選G作為平面鏡(填字母),這樣選擇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小明應選BC兩支蠟燭(填字母)(3)實驗時鏡面與桌面必須垂直(4)實驗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燭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沒有看到燭焰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5)實驗結束后,小

22、明無意間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的電子鐘的像如圖乙所示,這時的時間是10:35【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在實驗中選玻璃板是為了準確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達到理想的實驗效果(2)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選擇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3)物體在平面鏡成像,像的大小跟物體到平面鏡大小、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都沒有關系像的大小只跟物體大小有關,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4)實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虛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5)根據(jù)平面鏡對稱的性質(zhì)求解鏡面對稱的性質(zhì):在平面鏡中的像與現(xiàn)實中的事物恰好順序顛倒,且關于鏡

23、面對稱【解答】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因此實驗時,小明應選G作為平面鏡(2)實驗中選擇相同的BC兩個蠟燭,為了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3)實驗時鏡面與桌子必須垂直;(4)實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虛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在光屏上并沒有看到燭焰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5)根據(jù)鏡面對稱的性質(zhì),在平面鏡中的像與現(xiàn)實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顛倒,且關于鏡面對稱,分析可得:圖中顯示的時間10:35故答案為:(1)G;確定像的位置;(2)BC;(3)垂直;(4)虛;(5)10:35【點評】實驗前我們要明白,

24、實驗時為什么要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為什么要選擇透明的玻璃板?為什么要選擇薄一些的玻璃板?為什么要使用刻度尺等等明確了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時目的性會更強12(2015義烏市)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1)實驗探究的步驟正確的順序是CDBAA移動點燃的蠟燭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實驗,在紙上記錄物與像的位置B、B;C、CB拿另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與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在紙上記下該蠟燭的位置AC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將一塊玻璃板豎立在紙上,在紙上記下玻璃板的位置D選取兩支大小相同的蠟燭,把一支蠟燭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蠟燭的像時,在紙上記下

25、蠟燭的位置A(2)步驟A的實驗目的是進行多次實驗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圖乙是物、像的位置實驗記錄,請你利用測量工具對乙圖的實驗記錄作出處理并得到相應規(guī)律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實驗步驟應該是先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再點燃蠟燭做實驗,為得到普遍規(guī)律,應改變玻璃板前蠟燭的位置,多做幾次實驗(2)初中物理用實驗探究物理問題時要進行多次實驗,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有的是多次測量

26、發(fā)現(xiàn)變化規(guī)律;有的是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3)根據(jù)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分析圖示實驗答題;平面鏡成像特點:平面鏡成像時,像物等距,相對于鏡面是對稱的,其連線與鏡面垂直【解答】解:(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實驗步驟A、B、C、D的合理順序是:C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將一塊玻璃板后面豎立在紙上,在紙上記下玻璃板的位置D選取兩支大小相同的蠟燭,把一支蠟燭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蠟燭的像時,在紙上記下蠟燭的位置AB拿另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與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在紙上記下該蠟燭的位置AA移動點燃的蠟燭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實驗,在紙上記錄物與

27、像的位置B、B;C、C(2)探究平面鏡成像時,要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其目的是進行多次實驗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由圖乙所示實驗現(xiàn)象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故答案為:(1)CDBA;(2)進行多次實驗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合理解決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只要熟練掌握平面鏡的成像特點,解答此類題目就很容易13(2015泉州)小麗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的實驗(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2mm厚的玻璃

28、板做實驗就合適實驗中用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的關系(2)在實驗過程中,小麗移動蠟燭B,使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確定了像的位置,為了研究平面鏡所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小麗用光屏代替蠟燭B,她不能(選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蠟燭A的像,由此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3)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如圖2所示,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蠟燭B與蠟燭A的像不能重合【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兩個反射面都能成像當玻璃板比較厚時,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比較遠,實驗時會出現(xiàn)明顯的兩個像,使實驗比較復雜;當玻

29、璃板比較薄時,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比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個像,使實驗簡單化;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2)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是判斷實像和虛像的最佳方法;(3)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無論怎樣移動另一支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解答】解:(1)當玻璃板越薄,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越近,可以近似看成一個像,使實驗簡單化所以選擇2mm的玻璃板;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

30、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2)在實驗過程中,小麗移動蠟燭B,使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確定了像的位置,平面鏡成像實驗時,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發(fā)現(xiàn)光屏上并沒有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故答案為:(1)2;大??;(2)像;不能;虛;(3)蠟燭B與蠟燭A的像不能重合【點評】從現(xiàn)象分析結論和設計實驗是學生感覺比較困難的習題,中考中又頻繁出現(xiàn),學生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14(2015威海)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圖分別是“探究平

31、面鏡成像特點”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將點燃的蠟燭A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樣操作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證明了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調(diào)整蠟燭、透鏡和光屏到圖乙所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燭焰的像,此時甲、乙兩圖中平面鏡與凸透鏡所成像的不同點是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逐漸向凸透鏡的焦點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的燭焰的像,則光屏應從圖乙的位置向遠離(選填“靠近

32、”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所成像的大小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菁優(yōu)網(wǎng)版權所有【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分析】(1)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同時能看到成像物體的像和鏡后和像對比的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2)可以從平面鏡與凸透鏡成像的虛實、大小、倒正等方面來進行比較;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當物距離變小時,像距變大,像的大小也變大【解答】解:(1)實驗過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一側,既能看到蠟燭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蠟燭A的蠟燭B,當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時,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從而便于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