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課程設計_第1頁
機械課程設計_第2頁
機械課程設計_第3頁
機械課程設計_第4頁
機械課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一、傳動方案擬定 . 3二、電動機的選擇 .4三、確定傳動裝置總傳動比及分配各級的傳動比 .6四、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設計 .7五、普通 V 帶的設計 .10六、齒輪傳動的設計 .15七、傳動軸的設計 . .18八、箱體的設計 . . .27九、鍵連接的設計 29 十、滾動軸承的設計 31 十一、潤滑和密封的設計 32 十二、設計小結 33設計題目:V 帶單級斜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機械系 設計者: 學 號:指導教師:19一、傳動方案擬定 設計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其簡圖如圖所示。電動機的高速輸出首先通過帶傳動減速一次后, 再經一級斜 齒圓柱齒輪減速器減速, 減速器的輸出

2、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凸輪軸 相聯(lián)。已知 :凸輪的轉速 n(r/min)、凸輪的輸出功率 P(kw);數(shù)據(jù)編號123456凸輪的轉速 n( r/min )4555657595105凸輪的輸出功率 P(kw)1.71.82.152.4533.2本次設計為第五組數(shù)據(jù)二、電動機選擇1、電動機類型和結構的選擇:選擇 Y 系列三相異步電動 機,此系列電動機屬于一般用途的全封閉自扇冷電動機, 其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價格低廉,維護方便,適用于 不易燃,不易爆,無腐蝕性氣體和無特殊要求的機械。2、電動機容量選擇: 電動機所需工作功率為: 式( 1): d a (kw) 由電動機至運輸帶的傳動總效率為:總=×

3、 × ×式中: 1、 2、3、 4、分別為帶傳動、軸承、齒輪 傳動、聯(lián)軸器和卷筒的傳動效率。取 =0.96, 0.98,0.97,.則: 總=0.96× 0.98×0.97× 0.97=0.85所以:電機所需的工作功率: d a=3/0.85=3.53KW3、確定電動機轉速輸出軸的轉速為 95r/min 根據(jù)手冊表推薦的傳動比合理范圍,取圓柱齒輪 傳動一級減速器傳動比范圍' =3。取帶傳動比 '= 。則總傳動比理論范圍為: a' 0。故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為N' d=I 'a× n 卷筒=(620

4、)×95=5701900r/min 則符合這一范圍的同步轉速有: 750、 1000 和 1500r/min 根據(jù)容量和轉速,選擇 Y112M-4 電機 功率為 4KW, 轉速為 1440r/min三、確定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和分配級傳動比: 由選定的電動機滿載轉速 nm 和工作機主動軸轉速 n 1、可得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為:ia=nm/n=nm/n 卷筒=1440/95=15.16總傳動比等于各傳動比的乘積 分配傳動裝置傳動比ia=i0× i(式中 i0、i 分別為帶傳動和減速器的傳動比)2、分配各級傳動裝置傳動比:根據(jù)指導書 P7表 1,取 i 0=3.2(普通 V 帶 i

5、=24)因為:ia i0×i所以:iiai0 15.16/3.2=4.7四、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設計: 將傳動裝置各軸由高速至低速依次定為軸, 軸, 以及i0,i1,為相鄰兩軸間的傳動比01,12,為相鄰兩軸的傳動效率P, P, 為各軸的輸入功率 (KW )T, T, 為各軸的輸入轉矩 (N·m)n,n,為各軸的輸入轉矩 (r/min )可按電動機軸至工作運動傳遞路線推算, 得到各軸 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1、 運動參數(shù)及動力參數(shù)的計算1)計算各軸的轉數(shù):軸: n=nm/ i0=1440/3.2=450 (r/min )軸: n= n/ i1=450/4.7=95r/min 卷筒

6、軸: n= n(2)計算各軸的功率:軸: P =Pd× 01 =Pd× 1=3.53×0.96=3.39( KW )軸: P= P× 12= P× 2×3 =3.39×0.98×0.97 =3.22( KW ) 凸輪軸: P= P· 4=0.97= P· 4=3.22×0.97=3.13KW ) 計算各軸的輸入轉矩:電動機軸輸出轉矩為:Td=9550·Pd/nm=9550×3.39/1440 =22.5N·m軸: T= Td·i0· 0

7、1= Td·i0· 1=22.5× 3.2× 0.96=69 N·m軸: T= T·i1· 12= T ·i1·2·4 =69×4.7×0.98×0.97=308.2N·m凸輪軸輸入軸轉矩: T = T· 4=299N· m由指導書的表 1 得 到: 1=0.96 2=0.983=0.97 4=0.97i0 為帶傳動傳動比i1 為減速器傳動比 滾動軸承的效率 為 0.980.995 在本設計中取 0.98計算各軸的輸出功率: 由于軸的輸

8、出功率分別為輸入功率乘 以軸承效率:故: P' =P × 軸承=3.39×0.98=3.32 KWP'= P×軸承=3.22×0.98=3.16 KW 計算各軸的輸出轉矩:由于軸的輸出轉矩分別為輸入轉矩乘 以軸承效率:則:T'= T× 軸承=69× 0.98=67.6N· mT'= T× 軸承=308.2×0.98=302N·m綜合以上數(shù)據(jù),得表如下:軸名效率 P (KW )轉矩 T ( N·m)轉速 n r/min傳動比 i效率輸入輸出輸入輸出電動機軸

9、4.514403.20.96軸3.393.326967.64504.70.95軸3.223.16308.2302951.000.97凸輪軸2.9929995五 . V 帶的設計1)選擇普通 V 帶型號由 PC=KA·P=1.1×3.53=3.88( KW )方案 1:取 A 型 V 帶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并驗算帶速:則取小帶輪d1=100mmd2=n1·d1·(1- )/n2=i·d1·(1- )=3.2×100×(1-0.02)=313.6mm由表 9-2 取 d2=300mm(雖使 n2 略有減少,由課本 P1

10、34表 9-5查 得 KA=1.1由課本 P132 表 9-2 得,推薦的 A 型小帶 輪基準直徑為 75mm125mm但其誤差小于 5%,故允許 )帶速驗算: V=n1·d1·/(1000×60)=1440×100·/(1000×60)=7.536 m/s介于 525m/s 范圍內,故合適確定帶長和中心距 a:0.7·(d1+d2) a02·(d1+d2)0.7×( 100+300) a02×( 100+300)280 a0800初定中心距 a0=500 ,則帶長為2L0=2·a0+

11、·(d1+d2) +(d2-d1) /(4 · a0)=2×500+·(100+300)/2+(300-100)2/(4×500)=1648 mm由表 9-3 選用 Ld=1400 mm 的實際中心距a=a0+(L d-L 0)/2=500+(1400-1648)/2=376 mm驗算小帶輪上的包角 11=180-(d2-d1)×57.3/a=180-(300-100) ×57.3/376=149.5>120 合適確定帶的根數(shù)Z=PC/(P0+P0)·KL·K)=3.88/(0.95+0.11)&#

12、215; 0.96×0.95)= 3.98故要取 4根 A型 V帶由機械設計書 表 9-4 查得P0=0.95 由表 9-6 查得 P0=0.11 由表 9-7 查得K=0.95 由表 9-3 查得 KL=0.96由機械設計書帶輪示意圖如下:六、齒輪傳動的設計: (1)、選定齒輪傳動類型、材料、熱處理方式、精 度等級。小齒輪選硬齒面,大齒輪選軟齒面,小齒輪 的材料為 45 號鋼調質,齒面硬度為 250HBS ,大 齒輪選用 45 號鋼正火,齒面硬度為 200HBS 。齒輪精度初選 8 級(2)、初選主要參數(shù)Z1=29 , u=4.7Z2=Z1·u=20× 4.7=

13、90(3)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 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2d1 3 2kT1 u 1 ZEZHZ 2d u H 確定各參數(shù)值1 載荷系數(shù) 查課本表 6-6 取 K=1.22 小齒輪名義轉矩T1=9.55×106×P/n1=9.55×106×3.39/450 =0.72×105 N· mm3 材料彈性影響系數(shù)由課本表 6-7 ZE=189.8 MPa4 區(qū)域系數(shù) ZH=2.55 重合度系數(shù)t=1.88-3.2·(1/Z1+1/Z2)=1.88-3.2×(1/19+1/90)=1.69Z0.774 t36 許用應力 查課

14、本圖 6-21( a)H lim 1 610MPaH lim 2 560MPa查表 6-8 按一般可靠要求取 SH=1則 H1 H lim1 610MPaSHH2 HSlHim 2 560MPa取兩式計算中的較小值,即 H =560Mpa于是 d1 3 d u2kT1 u 1 ZEZH Z 2H=3522 1.2 0.72 105 4.7 1 189.8 2.5 0.774.7560=44.68 mm(4)確定模數(shù)m=d1/Z1 44.68/20=2.35取標準模數(shù)值 m=2.5(5) 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計算F 2KT1 YFSY F 校核 bd1m式中 1 小輪分度圓直徑 d1=m·Z=2.5 ×19=47.5mm 2 齒輪嚙合寬度 b=d·d1 =1.0×47.5=47.5mm圓整為 50mm3 復合齒輪系數(shù) Y FS1=4.38 Y FS2=3.954 重合度系數(shù) Y=0.25+0.75/ t=0.25+0.75/1.69=0.69385 許用應力 查圖 6-22( a) Flim1 =245MPa Flim2 =220Mpa查表 6-8 ,取 SF=1.25則 F1 F lim1 245 196MPaF 1 SF 1.25 aF2 Flim 2 220 176MPaF 2SF1.2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