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護技術教案第五章_第1頁
植物保護技術教案第五章_第2頁
植物保護技術教案第五章_第3頁
植物保護技術教案第五章_第4頁
植物保護技術教案第五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案(課時備課)課程名稱:植物保護技術 課程類型:專業(yè)基礎課 教學進程:第12次課 第6章第一、二節(jié) 學 時:2 使用教材:植物保護技術(第二版) 肖啟明 歐陽河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學內容(按節(jié)):第6章 水稻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第一節(jié) 水稻害蟲一、稻螟蟲俗稱鉆心蟲。國內發(fā)生為害的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三種螟蟲均以幼蟲鉆蛀水稻莖稈為害,造成枯心和白穗。(一)三化螟的生活習性1.越冬 以老熟幼蟲在稻樁內越冬。2.各蟲態(tài)習性 三化螟成蟲白天靜伏,夜間活動。趨光性強,雌蛾喜在生長茂密、嫩綠的稻株上產卵。初孵出的蟻螟,通過爬行或吐絲下垂隨風飄落到附近稻株,尋找適宜部位蛀入莖內為害,水稻苗期受

2、害,造成枯心;破口抽穗期的稻株受害,造成白穗;灌漿后期受害,造成蟲傷株。幼蟲有轉株為害習性。以老熟幼蟲在稻株莖內化蛹。3.發(fā)生與環(huán)境的關系 影響其數量變化的因素有氣候、食物和天敵。越冬幼蟲化蛹的最低溫度為16,春季氣溫回升快慢影響三化螟發(fā)生的早遲,濕度主要影響發(fā)生量,春季雨水少的年份,發(fā)生數量多,為害重。水稻不同生育期,蟻螟侵入率不同,其中分蘗期、孕穗至抽穗期最易為蟻螟侵入為害,故稱危險生育期。三化螟的天敵很多,有寄生性(赤眼蜂,病原細菌、真菌、病毒)和捕食性天敵(蜘蛛)兩大類。(二)二化螟的生活習性1.越冬 以幼蟲在稻樁、稻草及雜草中越冬。2.各蟲態(tài)習性 與三化螟基本相似,但其食性較雜。(三

3、)綜合防治采取以農業(yè)防治為主,使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相協(xié)調的綜合防治措施。1.農業(yè)防治(1)消滅越冬蟲源 收獲后及時翻耕灌水。(2)栽培治螟 使水稻分蘗期、孕穗至抽穗期與蟻螟盛發(fā)期錯開;壓縮混栽面積。(3)推廣優(yōu)良抗蟲品種2.人工物理防治可采取點燈誘蛾滅殺成蟲,摘除卵塊,拔除枯心苗等措施。3.生物防治在卵孵高峰后25天或一、二齡幼蟲期,每667m2用100億活芽孢Bt懸浮劑100150ml,加25%殺蟲雙水劑75ml,兌水50kg噴霧12次。4.藥劑防治防枯心:每667m2可用18%殺蟲雙水劑200ml,拌細土1520kg,撒毒土;或50%殺螟松乳油75100ml,加水50kg噴霧。防白穗:用上

4、述農藥分別加水50kg噴霧或加水250300kg潑澆。二、稻縱卷葉螟(一)生活習性1.越冬 稻縱卷葉螟在我省不能越冬,我省每年發(fā)現的成蟲是由外地遷飛而來的。2.各蟲態(tài)習性 幼蟲吐絲結苞,在苞內刮食葉肉,留下一層透明表皮,呈現白苞。在苗期至撥節(jié)期為害,但以孕穗至齊穗期劍葉受害損失最大。老熟幼蟲在稻叢基部葉鞘內側或無效分蘗內結繭化蛹。成蟲具趨光性,具強趨蔭蔽性,具趨向蜜露進行補充營養(yǎng)的習性,并且具有趨嫩綠稻葉產卵的習性。3.發(fā)生與環(huán)境關系 成蟲生活的適溫為2228,相對濕度80%以上。另外,栽培制度和水肥管理也直接影響其食性和生活條件。(二)綜合防治1.保護利用天敵 以赤眼蜂效果較好。2.噴施BT

5、乳劑 方法同稻螟蟲。3.藥劑防治 每667m2可用50%殺螟松乳油50100ml,或18%殺蟲雙水劑200ml,加水50kg噴霧。三、稻飛虱常見危害水稻的以褐飛虱為主,其次為白背飛虱和灰飛虱。稻飛虱以成蟲、若蟲群集在稻叢基部為害,以刺吸式口器刺吸葉鞘或莖稈內的汁液,并且還產卵在葉鞘組織內使葉鞘出現褐色縱紋。(一)褐飛虱的生活習性褐飛虱是一種季節(jié)性遠距離遷飛昆蟲,我省初期蟲源主要由南方遷飛而來。食性單一,成若蟲均喜歡生活在蔭濕的環(huán)境中,對生長嫩綠、茂密的稻田有趨性。褐飛虱喜高濕環(huán)境,在水稻分蘗盛期、孕穗至抽穗期發(fā)生嚴重。(二)白背飛虱的生活習性與褐飛虱基本相同,但取食范圍比褐飛虱廣,棲息部位較高

6、。白背飛虱褐飛虱 (三)灰飛虱的生活習性主要危害秧田期和分蘗期前的稻苗,是三種稻飛虱中發(fā)生為害最早的一種。除本身直接危害外,還能傳播稻、麥、玉米多種病毒病?;绎w虱耐寒力較強,以三、四齡若蟲在麥田、綠肥田、溝邊、河邊禾本科雜草等莖部、枯葉及土壤縫隙內等處越冬。(四)綜合防治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保護天敵壓基數,壓前控后爭主動,合理用藥保豐收的綜合防治措施。1.農業(yè)防治 選育、種植抗蟲高產品種,科學管水,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2.生物防治 保護利用黑肩綠盲蝽及各種蜘蛛。3.藥劑防治防治指標:大發(fā)生前代每百叢有蟲300500頭或短翅型成蟲每百叢35頭。大發(fā)生當代每百叢有蟲500800頭或短翅型成蟲每百

7、叢58頭。防治適期:各代二、三齡若蟲高峰期。(1)每667m2用4%葉蟬散顆粒劑2kg或5%丙硫克百威2kg直接撒施。(2)每667m2用20%葉蟬散乳油100ml,或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3040g,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20g,或40%嘧啶氧磷乳油150300ml,加水5075kg噴霧。第二節(jié) 水稻病害一、稻瘟?。ㄒ唬┌Y狀識別按發(fā)生時期及部位不同,可分為苗瘟、葉瘟、節(jié)瘟、穗頸瘟和谷粒瘟。(二)發(fā)病規(guī)律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和病種谷上越冬。同一品種以苗期(四葉期)、分蘗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感病。氣溫在2430,田間濕度大,往往大發(fā)生。(三)綜合防治應采用栽培高產抗病品種為基礎,加強

8、肥水管理為中心,發(fā)病后及時施藥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1.選用高產抗病品種2.加強肥水管理3.減少菌源 (1)及時處理病稻草;(2)種子消毒, 用85%強氯精300倍液浸種24小時,洗凈后再浸種催芽。4.藥劑防治 防治苗瘟或葉瘟要掌握在發(fā)病初期用藥,防治穗頸瘟分別在抽穗始期,齊穗期各用藥一次。常用藥劑有:每667m2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75100g,或40%富士1號乳油7075ml,兌水5075kg噴霧。二、水稻紋枯?。ㄒ唬┌Y狀識別主要侵害葉鞘和葉片,亦可危害莖稈和穗部。葉鞘發(fā)病先在近水面處出現暗綠色水漬狀小斑,后擴大成橢圓形并相互聯(lián)合成云紋狀大斑。病斑邊緣暗褐色,中央灰綠色,擴展迅速。葉片發(fā)

9、病與葉鞘病斑相似,但形態(tài)較不規(guī)則。濕度大時,病部可見許多白色菌絲,隨后菌絲集結成白色絨球狀菌絲團,最后形成暗褐色,像蘿卜籽大小的菌核,菌核易脫落。(二)發(fā)生規(guī)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核和菌絲在病稻草、田邊雜草及其他寄主上越冬。病菌氣生菌絲一般在分蘗盛期至孕穗初期主要在株、叢間橫向擴展(亦稱水平擴展),導致病株率增加。其后再由下位葉向上位葉垂直擴展。稻田發(fā)病輕重與田間菌核殘留量、水肥管理及溫、濕度密切相關。高溫高濕有利于發(fā)病。(三)綜合防治1.打撈菌核,減少初侵染菌源2.加強肥水管理3.藥劑防治 用藥最好掌握在病害由水平擴展向垂直擴展的轉折階段進行,即孕穗期病蔸率15%20%時施藥

10、。常用的藥劑有:每667m2用5%井岡霉素水劑200ml,或10%井岡霉素水劑100ml,或50%紋枯利100g,兌水75kg噴霧到稻株下部。三、稻白葉枯病(一)癥狀識別主要危害葉片,其癥狀因水稻品種、發(fā)病時期及侵染部位不同可出現葉枯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脈型、黃化型五種類型。其中,葉枯型是田間最常見的典型癥狀,最初形成黃綠或暗綠色小病斑,隨即沿葉緣上下延伸,形成黃白或灰白色長條狀病斑。病斑可達葉片基部,病部與健部界限明顯,呈波紋狀。除黃化型外,以上各類病葉在潮濕時均有蜜黃色菌膿溢出,菌膿混濁有粘性,干后呈魚籽狀粘附病葉上。(二)發(fā)病規(guī)律初侵染源新稻區(qū)以帶菌種子為主,老病區(qū)以病稻草為主。在菌源

11、量足夠的前提下,氣溫在2530,相對濕度在85%以上,多雨、日照不足,常刮大風的氣候條件下易發(fā)生流行。每當暴風雨襲擊或洪澇之后,病害往往在幾天之內暴發(fā)成災。(三)綜合防治以種植抗病品種為基礎,秧田防治為關鍵,抓好水肥管理,輔以藥劑防治。1.選用抗病良種2.培育無病壯秧(1)從無病區(qū)換種;(2)選擇背風向陽,地勢較高,排灌方便,遠離屋邊曬場和上年病田的田塊育秧。(3)實行種子消毒,用85%強氯精的300倍液浸種24小時,洗凈后再浸種催芽;(4)加強秧田管理,實行排灌分家,防止大水淹田。晚稻移栽前,每667m2用10%葉枯凈可濕性粉劑150g,加水75kg噴霧一次。3.加強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后期

12、慎用氮肥,科學管水,不串灌、漫灌和淹苗。4.根據病情,及時施藥防治 秧田與本田發(fā)現發(fā)病中心時,或暴風雨、洪澇之后,應及時施藥。常用藥劑有:每667m2用10%葉枯凈可濕性粉劑250g;或20%葉青雙可濕性粉劑75100g,兌水5075kg噴霧。 教學目標:1. 熟練掌握:水稻主要害蟲(稻螟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的生活習性,主要病害(稻瘟病、稻紋枯病、稻白葉枯?。┑陌Y狀特點和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2. 掌握:水稻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3. 了解:水稻主要害蟲的形態(tài)特征,主要病害的病原特征;4. 學會:水稻主要病蟲害的診斷識別與防治技術。 教學重點:稻螟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的生活習性;稻瘟病、稻紋枯病

13、、稻白葉枯病的癥狀特點和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 教學難點:水稻主要病蟲害的診斷識別及防治技術。 教法建議:教師在講授主要病害蟲的特征時可參考教案中的電子掛圖; 可通過課件、實地觀察使學生學會主要病蟲害的診斷識別。 復習思考題:一、填空題1稻螟蟲在國內發(fā)生為害的主要有_、_和_。2稻螟蟲以幼蟲鉆蛀水稻莖稈為害,造成_和_。3三化螟以_(蟲態(tài))在_(場所)越冬。4常見危害水稻的稻飛虱有_、_、_三種,其中_可以傳播病毒病。5水稻紋枯病主要危害水稻的_和_。6防治水稻紋枯病,用藥最好掌握在病害由_擴展向_擴展的轉折階段進行。二、問答題1.如何對稻螟蟲進行綜合防治?2. 怎樣防治稻瘟?。?教學進程:

14、教 學 進 程 表內 容回顧、提問講 授小結、布置思考題用時(分鐘)57510 復習思考題答案:一、填空題1. 發(fā)病率(或普遍率),病情指數,產量增產率2. 三化螟,二化螟,大螟3. 枯心,白穗4. 褐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灰飛虱5. 葉片,葉鞘6. 水平,垂直二、問答題 1答:采取以農業(yè)防治為主,使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相協(xié)調的綜合防治措施。農業(yè)防治(1)消滅越冬蟲源 收獲后及時翻耕灌水。(2)栽培治螟 使水稻分蘗期、孕穗至抽穗期與蟻螟盛發(fā)期錯開;壓縮混栽面積。(3)推廣優(yōu)良抗蟲品種人工物理防治 可采取點燈誘蛾滅殺成蟲,摘除卵塊,拔除枯心苗等措施。生物防治 在卵孵高峰后25天或一、二齡幼蟲期,每667m2用100億活芽孢Bt懸浮劑100150ml,加25%殺蟲雙水劑75ml,兌水50kg噴霧12次。藥劑防治 防枯心:每667m2可用18%殺蟲雙水劑200ml,拌細土1520kg,撒毒土;或50%殺螟松乳油75100ml,加水50kg噴霧。防白穗:用上述農藥分別加水50k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