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地物理知識_第1頁
詩詞中地物理知識_第2頁
詩詞中地物理知識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詞中的物理知識中國的許多詩詞中既蘊涵著深刻的哲理, 又蘊涵著豐富的物理知 識。我們在欣賞這些詩詞時,不僅要挖掘詩詞的思想涵,而且應探討 詩詞所描述的自然現(xiàn)象與自然規(guī)律。請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 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边@首詩中蘊涵著豐 富的物理知識?!皻堦栦佀小?是由于光的反射、 鏡面成像而形成的。 “半江紅”是由于紅光的波長長,容易發(fā)生明顯的衍射現(xiàn)象,使晚霞 呈紅色。“九月初三夜”說明“露”這一自然現(xiàn)象一般發(fā)生在秋天。 “露似珍珠” 說明露珠呈球形且晶瑩透亮。 呈球形是因為液體的表面 力作用, 使液面具有收縮到最小面積的趨勢 (在體積相等

2、的各種形狀 的物體中,球形物體的表面積最?。?。露珠特別明亮是由于光發(fā)生了 全反射的緣故?!霸滤乒笔枪庋刂本€傳播而形成的。唐代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廬山中的“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 虹”不僅記錄了“虹”這一自然現(xiàn)象,還揭示了產(chǎn)生“虹”的兩個條 件:光和小水珠。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 上明月共潮生”說明海潮與月亮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1. 缸穿裙大雨淋。( 缸為什么穿裙子呢 ?因為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 化形成小水滴附著缸的外表面上。 同時也暗示著降溫即有大雨到來。 )2. 霜后暖,雪后寒。 (霜是由水蒸汽直接變成固態(tài)屬于凝華,又 因為凝華屬于放熱過程所以霜后暖; 大雪過后要融化從固態(tài)變

3、成液態(tài) 屬于熔化過程要從周圍空氣中吸熱所以雪后寒。)3. 大的地震聲音沉,小的地震聲音尖。 (這是由于大地震的振動 頒率小, 所以音調(diào)低感覺聲音沉; 小地震的振動頒率高所以音調(diào)高感 覺聲音尖。4. 水平不流,人平不言。 ( 連通器的原理 )5. 軟也是水,硬也是水。 (因為水具有流動性所以水是軟的。又 因為分子之間存在著后斥力難壓縮所以水是硬的。)6.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因為細繩與木塊,水與石頭接觸時受 力面積極小,產(chǎn)生的壓強極大,所以繩可以把木塊鋸斷,水可以把石 頭滴透。)7.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 (因為溫度越高,分子的 熱運動越激烈。所以當花朵分泌芳香分了擴散運動加快時

4、便預示著溫 度升高天氣變暖。)8.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物體 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無規(guī)則的運動。 這是氣體分子的擴散現(xiàn)象。 )9. 蘋果離樹,不會落在遠處。 (地球有吸引力而產(chǎn)生的重力方向 是堅直向下所以蘋果離樹,不會落在遠處。)10. 爬得高,跌得重。(因為被舉高的物體都具有重力勢能,并 且舉的越高重力勢能越大,所以爬得高,跌得重。)11. 玉不琢,不發(fā)光。(玉被打磨后非常的光滑,是鏡面反射, 反射光比較強,所以說玉不琢,不發(fā)光。)12. 船到江心拋錨遲,懸崖勒馬早已晚。(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即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所以說船到江心很難停下。)13. 撈

5、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是鏡中花。(在水和鏡中成的像 是虛像,所以說在水中撈不到月亮,在鏡中摘不到花。)14.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平靜的池水是平面鏡成像,由 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來變淺。)15.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物體運動的相對性, 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16.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聲音遇到物會反射回來即回聲。)17. 一葉遮目不見泰山。(光在同一種勻的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 的。)18.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 而形成的。)物理知識與古詩詞古詩詞是我國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 先人在創(chuàng)作時巧妙地借用 了許多物理知識,使其

6、作品大放異彩。而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注重學科 滲透”思想。我們在傳承古代文化的同時從中獲益的還應有隱藏其中 的物理知識,而詩詞類的試題成為近幾年中考題一道亮麗的風景。一、古詩詞中的能量知識1. 蘇軾的詩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詩詞中 涉及到能量轉(zhuǎn)化情況是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2、白詩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詞中的瀑 布蘊藏著巨大的機械能。二、古詩詞中的參照物知識1、毛澤東的詩詞“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萬千河”是,其 中“坐地”是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而“日行”則是相對于太陽在運 動。2、白望天門山一詩中寫到“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 邊來”?!扒嗌较鄬Τ觥笔且源瑸閰⒄?/p>

7、物,“孤帆日邊來”是以河岸 為參照物。3、閃閃紅星歌詞中“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 是船行”?!吧阶邅碛笔且源瑸閰⒄瘴铮吧讲粍?,是船行”是 以岸為參照物。4、“昨夜一陣大風,把井吹到籬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籬笆 墻外是以籬笆為參照物的。三、古詩詞中的熱學和分子動理論知識1、陸游村居山喜中“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 詩詞中“花氣襲人” 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加快的結(jié) 果,而溫度影響分子運動的激烈程度。2、旭山中留客中“縱使晴明無雨色,乳暈深處亦沾衣”。 露的形成(液化)。3、白居易暮江吟“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液化)。4、王安石梅花 “遙

8、知不是雪,為何暗香來”擴散現(xiàn)象 (分子的熱運動)5、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凝華)6、郭沫若游武夷泛舟九曲 “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 滿溪” 擴散現(xiàn)象(分子的熱運動)四、古詩詞中的聲音知識1、唐詩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聲音是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的;能區(qū)分“鐘”和“鼓”是根據(jù)音色來判別 的。2、酈道元的三峽中有“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的描寫。聲 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要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 當反射回的聲音到達 人耳比原聲晚 0.1s 就可以聽到回聲。五、古詩詞中的光學知識1、詩人高駢在山亭夏日“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 塘”。詩句中 “濃陰”是光沿直線傳播的

9、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 體形成的無光區(qū)域;而“倒影”則是光反射時的成像現(xiàn)象,并且所成 的像是正立的虛像。2、唐朝詩人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平面鏡成像知識。3、“潭清疑水淺”光的折射4、仲淹詩句“皓月千里, - 靜影沉壁”光的反射、平面鏡成 像。5、白詩詞“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光的直線傳播。6、禹錫望洞庭詩句“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鏡未磨” 光的反射“遙望洞庭山水色,盤里一青螺”一一平面鏡成像7、杜牧盆地詩句“齒破蒼苔地,偷它一線天,白云生鏡里, 明月落階前“一一平面鏡成像。&白早發(fā)白帝城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一一光的色散。9、吳偉題飲圖詩句“

10、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對嘴“一一平面 鏡成像11、千里江陵一日還:運動速度大12、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詩是以山為參照物,船相對于山是運動 的13、無邊落木蕭蕭下:樹葉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面落14、不盡長江滾滾來: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勢低的地方流動15、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相對運動的描述,由于自己的船沒有動, 旁邊的船相對于自己都在運動中1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我國,東方比西 方地勢低,江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低處流動。(物理 +地理)17、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由于月亮離地球遠,所以月光照 射的圍大。(物理+地理)18、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說明 1、聲音的傳播不會 三I物理知識與

11、古詩詞古詩詞是我國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創(chuàng)作時巧妙地借用了許多物理知識,使其作品大放異彩。而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注重學科滲透思想。我們在傳承 古代文 化的同時從中獲益的還應有隱藏其中的物理知識, 而詩詞類的試題成 為近幾年中考題一道亮麗的風景。一、古詩詞中的能量知識1. 蘇軾的詩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詩詞中涉及到能量轉(zhuǎn) 化情況是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2. 白詩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詩詞中的瀑布蘊藏著巨 大的機械能。二、古詩詞中的參照物知識1.毛澤東的詩詞“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萬千河 ”是,其中 “坐地”是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而 “日行 ”則是相對于太陽在運動

12、。2. 白望天門山一詩中寫到“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扒嗌较鄬Τ?”是以船為參照物, “孤帆日邊來 ”是以河岸為參照物。3、閃閃紅星歌詞中 “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吧阶邅碛?”是以船為參照物,而 “山不動,是船行 ”是以岸為參照物。4、 “昨夜一陣大風,把井吹到籬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籬笆墻外是以籬笆為參照物的。三、古詩詞中的熱學和分子動理論知識1、陸游村居山喜中 “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詩詞中 “花氣 襲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加快的結(jié)果, 而溫度影響分子運動的激烈程度。2、旭山中留客中 “ 縱使晴明無雨色,乳暈深處亦沾衣”。 露

13、的形成(液化)。3、白居易暮江吟“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 化)。4、王安石梅花a遙知不是雪,為何暗香來”擴散現(xiàn)象(分子的熱運動)5、繼楓橋夜泊a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凝華)6、郭沫若游武夷泛舟九曲a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擴散現(xiàn)象(分子的熱運動)四、古詩詞中的聲音知識1、唐詩楓橋夜泊 “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聲音是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的;能區(qū)分 “鐘 ”和“鼓”是根據(jù)音色來判別的。2、酈道元的三峽中有 “ 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的描寫。聲音在傳播的過程 中遇到障礙物要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當反射回的聲音到達人耳比原聲晚 0.1s就可以聽到回聲。五、古詩詞中的光學知識1、詩人高駢在山亭夏日a綠樹濃陰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詩句中“濃陰”是光沿直線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形成的無光區(qū)域;而“倒影” 則是光反射時的成像現(xiàn)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2 、唐朝詩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平面鏡成像知識。3a、“潭清疑水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