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技術報告重點_第1頁
工程測量技術報告重點_第2頁
工程測量技術報告重點_第3頁
工程測量技術報告重點_第4頁
工程測量技術報告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深圳港西部政府碼頭工程施 工 測量 技 術 設 計方 案 與 測量 報 告中交三航局深圳港西部政府碼頭工程項目部20102010. 0606編制者:日期:審核者:日期:批準者:日期:1一、概述1、工程概況深圳港西部政府碼頭工程位于深圳港媽灣港區(qū)海軍碼頭以北、大鏟灣南岸規(guī)劃岸線上。本碼頭岸線長200m,包括19m過度段、33m躉船段及148m碼頭段。北側臨時護岸:96.7m;碼頭面高程:5.4m(赤灣理論深度基準面 起算)。碼頭樁基采用1200mm與1000mmPHC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碼頭 排架間距為9m,共18榀排架;過度段樁基采用1200mm灌注樁,排架間 距為7m,共3榀排架;躉船段岸側兩

2、排為 1200mm灌注樁, 海側為1000mm鋼管樁。 整個碼頭共有PHC預應力混凝土管樁140根,鋼管樁6根,灌注樁33根。米用高樁梁板式結構。2、已有資料利用情況和來源經(jīng)實地查勘,測區(qū)可利用的有深勘院施工控制點交樁成果首級平面和高 程控制點A1、A2、A3o控制點埋設牢固,可以作為本測量項目的平面和高程 起算控制點使用。二、測量的技術依據(jù)1、交通部水運工程測量規(guī)范JTJ203-2001;2、水運工程測量質量檢驗標準JTS258-2008;3、水運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TJ257-2008;5、深勘院施工控制點交樁成果提供的首級平面控制(網(wǎng))基點、水準點。6、本工程設計施工圖紙等資料。三、施工測

3、量的目的本次施工測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深圳港西部政府碼頭工程施工 測量的需要,布設施工平面導線控制網(wǎng)以及控制基線和高程控制網(wǎng)用于整個 碼頭工程的施工測量放樣,內容有:1、水上沉樁施工測量放樣。2、縱橫梁施工測量放樣。3、構件安裝施工測量放樣。5、水工建筑物的變形觀測(沉降與位移觀測)6、竣工測量四、起算資料及復核情況根據(jù)深勘院施工控制點交樁成果提供的測量控制網(wǎng)點:A1、A2、A3詳細見附后深圳港西部政府碼頭施工控制點交樁成果表??衫玫挠衅矫婧透叱炭刂泣cA1、A2、A3在本工程施工區(qū)域附近,坐標為深圳獨立坐標系統(tǒng), 高程2為赤灣理論最低潮面。我部測量人員于2010年6月18日,對深勘院施 工

4、控制點交樁成果提供的測量控制網(wǎng)點進行復核,復核時A1與A3兩點間不通視,A1與A2之間因沙堆影響暫不通視,只有控制點A2A3之間通視,因 此我部用RTK進行測量,RTK基站采用任意架站,對A1、A2、A3進行一一復 核。復核結果(見平面控制(起始點)檢測成果表和四等水準高程復測計算 表):滿足規(guī)范要求,故我部采用A2A3坐標方位角,A3坐標和高程作為本 工程平面和高程控制網(wǎng)的起算點。五、使用測量儀器及精度一欄表儀器名稱型號數(shù)量精度指標GPS(RTK)V81短基線4.0短基線5.0全站儀SET230R31測角士2”測距2mm士2ppm。水準儀NAL23213mm/km經(jīng)緯儀J2-11測角士2”經(jīng)

5、緯儀DJD-3021測角士2”經(jīng)緯儀TDJ2E1測角士2”雙面尺木制2六、平面控制測量1、 平面控制坐標為深圳獨立坐標系。2、 根據(jù)水運工程測量規(guī)范施工平面控制網(wǎng)等級精度要求,建筑物離 岸距離200米內,建立控制網(wǎng)等級為二級導線。測角中誤差為士10測距相 對中誤差為1/30000,方位角閉合差為士16Vn,導線相對閉合差為1/10000。3、 點位埋設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在施工區(qū)域布設2個施工測量控制點G1、C5,均為鑿石點,用紅油漆標示,其頂端標志為該點高程。4、 平面控制根據(jù)深圳港西部政府碼頭施工控制點交樁成果表提供的首級測量控制點A1、A2、A3,從A3L1G1C5- L2L3A3加密布設

6、一 條二級閉合導線,嚴格按照測量規(guī)范進行操作,測角二測回,側邊二測回往 返觀測兩次讀數(shù)。5、 根據(jù)測量結果,我部將根據(jù)深圳港西部政府碼頭施工控制點交樁成果表提供的首級測量控制網(wǎng)點A1、A2、A3和施工測量控制點G1 C5作為 深圳港西部政府碼頭碼頭工程的測量平面和高程控制點。 為方便施工測量控 制及查閱有關3施工圖數(shù)據(jù),我部建立本工程施工坐標系統(tǒng),以碼頭前沿點IV為坐標原點,以垂直于IV、I二點連線且通過原點的直線為A軸;以IV、I二 點連線且通過原點的直線為B軸。其轉換公式:A=(X-XL)cosa+(Y-YL)sina;B=-(X-XL)sina+(Y-YL)cosaXL=16504.34

7、2;YL=95003.610;a=80(注:AB為施工坐標。X、Y為深圳獨立坐標系。a為碼頭的旋轉角)七、高程控制測量1、 高程系統(tǒng)為赤灣理論最低潮面。2、根據(jù)水運工程測量規(guī)范施工高程控制點引測不應低于四等水準 精度要求,本工程高程控制按照四等水準高程測量的技術要求進行施測。從A3-G1-C5-A3組成一條四等閉合水準路線。用紅黑面水準標尺觀測。視距不 大于100m,前后視距差不大于5m,視距累計差不大于10m,黑紅面讀數(shù)差 不大于3mm,黑紅面讀數(shù)差之差不大于5mm。八、測量平差方法和精度統(tǒng)計1、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測量采用近似平差方法。方位角閉合差按平均 分配,多1或少1配到短邊所夾的角。坐

8、標閉合差按邊長比例分配。2、閉合導線共6條導線邊, 導線總長930.985米, 方位角閉合差1”, 根 據(jù)方位角閉合差計算的測角中誤差為1”小于允許誤差士10”,導線全長相對 閉合差為:1/91031小于1/10000。九、專項測量1、水上沉樁測量定位方案(經(jīng)緯儀三點任意角交會)沉樁前,對樁位控制點的編號、后視點的位置及儀器測角讀數(shù)等進行 復核。4沉樁定位采用三點任意角交會,二臺儀器前方交會,一臺儀器校核, 貫入度和標高控制由專人負責控制和記錄。樁的平面扭角由樁設在打樁上 的羅盤儀來控制。在打樁船甲板上選擇一較方便的點,量取打樁船龍口中心的尺寸,以確定該點與樁中心的相對位置,利用龍口中心、甲板

9、控制點和立在岸上控制點的花桿來復核樁船的平面扭角(因本工程全部采用直樁,因此不必考慮樁的平面扭角與樁身斜度)。(1)、編制沉樁施工順序圖,并按沉樁順序安排制樁、運樁及沉樁。(2)、在原有堤岸上選定控制點的坐標與樁位的設計坐標,計算出放樣數(shù) 據(jù)(角度和邊長及控制標高見樁位坐標表)。(3)、分別安置兩臺或兩臺以上經(jīng)緯儀(其中一臺全站儀)在定位控制點 上,指揮樁船初步就位。(4)、利用樁船上的羅盤儀測出船的方位,指揮樁船擺正方向。(5)、標高控制根據(jù)設計樁頂標高和測站高程、儀高、距離計算出垂直角 均由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控制,貫入度采用水準儀觀測標示在樁面上尺寸進行控 制。(6)、正、側面的兩臺經(jīng)緯儀分別

10、照準樁上控制標高截面上的定位點(切 線點),指揮樁船精確定位,然后進行打樁。(7)、在打樁過程中各方面緊密配合,隨時觀測樁的偏位與標高,并及時 糾正,使樁正確地打在設計位置上。2、備用水上沉樁測量定位方案(RTK定位打樁系統(tǒng))RTK打樁定位是以GPS為核心的綜合打樁定位模式,與傳統(tǒng)定位模式 相比,其自動化程度較高,精度實時準確,可以滿足打樁定位規(guī)范要求,是 目前打樁定位發(fā)展趨勢。RTK打樁定位系統(tǒng)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1+3RTK;2,角度傾斜儀;3,聲控計數(shù)器;4,激光測距儀器(用全站儀 代替);5,打樁定位軟件及報表系統(tǒng)。在沉樁前,預先測量3GPS所在位置要素及船型姿態(tài)要素,根據(jù)施工設

11、 計圖將每個樁位信息錄入打樁系統(tǒng)。三維坐標由GPS控制,樁扭角通過軟件實時監(jiān)控,樁貫入度及斜率采用聲控計數(shù)器及傾斜儀監(jiān)控。同時在岸上設 立全站儀監(jiān)測臺復核樁位信息。(1)、編制沉樁施工順序圖,并按沉樁順序安排制樁、運樁及沉樁。(2)、根據(jù)堤岸上選定控制點的坐標與樁位的設計坐標,設計打樁系統(tǒng)電 子圖。5(3)、根據(jù)岸上控制點設立RTK基準站。(4)、利用RTK打樁定位系統(tǒng)指揮打樁定位。(5)、標高控制根據(jù)設計樁頂標高和測站高程、儀高、距離計算出垂直角 均由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控制,貫入度采用聲音計數(shù)器與水準儀觀測標示在樁面 上尺寸進行控制。(6)、在岸上設立全站儀監(jiān)測點,隨時檢核定位精度。3、兩臺經(jīng)緯

12、儀直角交會(備用方案)即在原有的施工控制點基礎上,建立“L”型基線,使碼頭正面基線與側 面基線相互垂直,以便于沉樁定位工作。4、縱橫梁施工測量放樣。對經(jīng)分段驗收的樁基,按照縱橫梁的平面尺寸,抄好圍檁木的標高并夾 設好,鋪好底板,在樁上放出排架中心線,然后根據(jù)排架中心線位置量出縱 橫梁寬度。放出底邊線及頂線??v橫梁的高程、平面位置測量放線前必須復核基線點和施工水準點,頂 模高程和側模邊線位置在澆筑砼前必須復核。頂面、支承面在砼澆筑完畢時, 必須對其高程進行校核。5、構件安裝測量放樣。碼頭上部構件安裝測量放樣均使用全站儀采用極坐標測設平面位置;水準儀測設標高控制高程。首先用水準儀抄好擱置面高程,全

13、站儀放出擱置面寬度,并用紅色油漆 畫上三角標注,并拉尺校核。安裝后校核構件標高、位置及垂直度。十、沉降及位移觀測為監(jiān)測碼頭的穩(wěn)定性,確保碼頭安全投入生產(chǎn),在施工期間為了施工安 全要進行沉降與位移變形觀測,碼頭建成后需在碼頭頂面設立沉降位移觀測 點,定期進行觀測。由于本工程是樁基礎梁板式碼頭,樁身的穩(wěn)定尤為重要,故需對沉樁進 行沉降、位移觀測。(1)沉降觀測水準點的埋設要能使沉降觀測的成果正確反映構筑物下沉過程的情況, 觀測點的埋設能反映構筑物變形特征,標志應穩(wěn)固、明顯、結構合理,應避 開障礙物,便于6觀察和長期保存。施工期間應制定合適的觀測周期,提交有 關沉降觀測成果表,觀測點位置圖,變形分析

14、報告等。在沉樁完成后在樁頂 設置觀測點,進行沉降觀測,每次觀測均做好沉降觀測記錄,觀測時做到定 時、定儀器、定人、定位,并做好數(shù)據(jù)整理工作。沉降、位移數(shù)據(jù)穩(wěn)定后方 可進行上部結構的施工。(2)位移觀測由于地質或其他原因,當構筑物在平面位置上發(fā)生位移時,應根據(jù)位移 的可能情況,在其縱向和橫向上分別設置觀測點和控制線,用經(jīng)緯儀視準線 或小角度法對碼頭基礎(樁位)及建成后的碼頭進行穩(wěn)定性(位移)觀測。每次觀測均做好觀測記錄,觀測時做到定時、定儀器、定人、定位,并做好 觀測數(shù)據(jù)整理工作。十一、竣工測量竣工測量是根據(jù)施工過程中的定位測量成果,竣工測量成果,實測成果 和隱蔽工程記錄編繪的圖紙,是竣工驗收的

15、重要技術檔案之一。1、碼頭施工完成后,對整個碼頭的平面位置:碼頭長度、寬度、前沿 線位置、前沿頂面標高、碼頭前沿水深、進行竣工測量,并填寫碼頭竣工整 體尺度表。2、繪制碼頭竣工總平面布置圖。十二、施工過程中的測量質量保證措施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對外業(yè)和內業(yè)資料進行兩級檢查,一級驗收,施工 放樣數(shù)據(jù)事前事后必須檢查無誤。外業(yè)放樣必須有多余方向點檢校。所設 測站作業(yè)前必須進行已知點校核,放樣結果必須符合規(guī)范要求。1、 主管工程測量技術人員根據(jù)有關單位移交的控制點、水準點(本工程由總包方委托深勘院布設施工控制點并提交報告),測量所需的資料、圖紙, 并對測量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 對交付的測量資料進行檢

16、查、核對,如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補測加固,重新 測校,并通知監(jiān)理到現(xiàn)場復測。3、在監(jiān)理工程師的旁站監(jiān)督下,對建立的平面、高程控制網(wǎng)定期半月 或每月進行復核,對每次復核的測量成果,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保證各控制 點在所要求的精度范圍內,布設的各工序開工的,應校核所有的測量控制點。 從而保證碼頭各部位的精確施工。4、做好測量儀器設備的常規(guī)檢校工作, 保持測量儀器設備良好狀態(tài),以 確保測量精確度。5、 外業(yè)測量作業(yè)時,必須有一定的遮陽措施,觀測時必須按測量規(guī)程進 行觀測,7確保外業(yè)觀測數(shù)據(jù)的準確。內業(yè)計算必須有二人相互計算和校核。6、 在工程施工期間應加強觀測沉降、位移,發(fā)現(xiàn)有沉降、位移應及時 復測,確保測量精度和工程質量。7、布設控制點的過程中,應綜合考慮控制點能夠便于施工,現(xiàn)場的通 視情況良好,點位采取維護措施確保地基穩(wěn)定、可靠、不易發(fā)生位移、 沉降以及被破壞。8對用在本工程的測量儀器按計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單位進行校正,施工 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儀器誤差過大,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正,精度滿足要求之 后,方可使用。9、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