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中考初中化學綜合題1.已知NaHCQ在270 c時完全分解為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而NazCQ受熱不分解?,F有某工廠生產出的一批 NaHCO3產品中混有少量的 Na2CO3,某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測定該 產品中NaHCQ的質量分數,設計了下列兩種實驗方案。方案一:樣品稀就酸測定生成CQ的質量。(1)NaHCO3俗稱,本實驗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C中盛放的物質是 。H C DL(2)若無裝置E,在其他操作正確的情況下, (填 能"或不能”準確測定樣品中 NaHCO的質量分數。(3)在其他操作正確的情況下,不能將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為稀鹽酸的原因是O方案二:樣品加熱r測定剩余固體質量 具體
2、操作步驟如下:取一只潔凈的田竭,稱得質量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樣品,稱得總質量為 41.2克;加熱盛有樣品的增竭;將增期充分冷卻,稱量增期和剩余固體的質量;多次重復步驟和至恒重,稱得增竭和剩余固體的總質量為35.0克。(4)實驗時需要重復 加熱、冷卻、稱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 。根據題目中的信息,寫出 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6)根據題意,計算樣品中 NaHCO3的質量分數為 。(請寫出計算過程)【答案】小蘇打濃硫酸 不能 鹽酸具有寸i發(fā)性,D中的堿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Q,還會吸收揮發(fā)出來的 HCl氣體,使測定結果偏大使碳酸氫鈉完全分解2NaHCQ工Na2CQ + H2O+CQ
3、 T 84%【解析】(1)根據NaHCQ俗稱為小蘇打解答,根據堿石灰會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2)根據E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進入D解答;(3)根據堿石灰是堿性干燥劑,鹽酸具有揮發(fā)性進行分析;(4)根據實驗時需要重復“加熱、冷卻、稱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氫鈉完全分解進行分析;(5)根據根據題目中的信息,寫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解答;(6)根據實驗過程中減少的質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進行分 析。(1) NaHCQ俗稱為小蘇打;堿石灰會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實驗在用堿石灰吸收二 氧化碳之前,需要將氣體干燥,C中盛放的物質是濃硫酸;(2) E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
4、碳進入 D,否則,若無裝置 E,在其他操作正確的情況下,不能準確測定樣品 中NaHCO3的質量分數;(3)堿石灰是堿性干燥劑,鹽酸具有揮發(fā)性,D中的堿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Q,還會吸收揮發(fā)出來的 HCl氣體,使測定結果偏大;(4)實驗時需要重復“加熱、冷卻、稱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氫鈉完全分解;(5) 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Q八Na2CQ+H2O+CQT ; (6)實驗過程中減少的質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固體減少質量為x。41.2g-35g=6.2g;設樣品中含有碳酸氫鈉為2NaHCQ 八Na2CO3+H2O+CO2 T 固體減少621686.2g16862x 6.2g
5、x=16.8g樣品中碳酸氫鈉為41.2g-21.2g=20g16.8g所以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一 X 100%=84%20g答: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為84%。2.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如下實驗與探究活動,請你參與。I .制取氣體并驗證氣體性質。ABCD(1)寫出儀器a的名稱: 。(2)用A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裝置C可以收集氧氣,這是因為氧氣具有 的性質。(3)裝置B與D組合制取并驗證 CO2的某些性質。檢查裝置B的氣密性的方法: 。若裝置D中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水,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若盛放氫氧化鈉 溶液,則沒有明顯現象產生。n .在老師的指導下,興趣小組
6、同學多角度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確實能發(fā)生反應。(4)小明進行如下實驗:將收集滿CO2的兩支試管(相同規(guī)格)分別倒立在水和NaOH溶液中,輕輕晃動試管,產生了如下圖所示現象。氮氧化鈉水屋衣 E二三二卜溶液 甲 乙小明根據,判斷CQ和NaOH發(fā)生了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甲實驗的目的是。(5)小菁同學取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用pH計測定溶液的pH為13.5,通入二氧化碳一會兒,測得溶液的 pH為11.2,繼續(xù)通入二氧化碳,再測得溶液的 pH為9.2,溶液的pH 降低的原因是,該實驗可以說明 CO2和NaOH發(fā)生了反應。(6)小菁根據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設計了另一個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
7、驗結論CO2與NaOH發(fā)生了反 應?!敬鸢浮块L頸漏斗2KC1Q =2KCl+ 302T (或其他合理答案)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關閉止水夾,往長頸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如果長頸漏斗與錐形瓶中的液面形成穩(wěn)定的水 位差說明裝置氣密(或其他合理答案)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乙試管內液體高度比甲試管內的液體高得多(或其他合理答案)2NaOH + CO = Na 2CO + H 2O對比實驗(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中NaOH減少,溶液堿性減弱取少量NaOH溶液于試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往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有大量的氣泡冒出【解析】(1)通過分析題中所指儀器的作用可知,a是長頸漏斗;(2)A裝置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
8、,反應條件是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鎰的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C1O 3 等 2KC1+3O 2, C裝置收集氧氣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原因是: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3)檢查裝置B的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止水夾,向長頸漏斗注入一 定量的水,如果長頸漏斗與錐形瓶中的液面形成穩(wěn)定的水位差說明裝置氣密,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所以裝置D中若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水,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若盛放氫氧化鈉 溶液,則沒有明顯現象產生;(4)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所以小明根據乙試管內的液體比甲試管內的液體高
9、得多,判斷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 2=Na 2CO3+H 2。;甲實驗中液面的高度對比乙實驗中液面 的高度得出結論,所以甲實驗的目的是對比實驗;(5)溶液的堿性強弱與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濃度有關,所以小菁取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用pH計測定溶液的pH為13.5。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會兒,測得溶液的pH為11.2,繼續(xù)通入二氧化碳,再測得溶液的pH為9.2,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氫氧化鈉減少,溶液堿性減弱,該實驗可以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6)二氧化碳和堿反應會生成碳酸鹽,碳酸鹽和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
10、量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有大工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化碳后,冉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泡冒出生了化學反應3.為了測定某品牌食用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小明取10克食用純堿樣品和足量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進行如圖甲實驗,實驗前后,均需往裝置中緩慢通一會兒氮氣.(樣品中其他成分不與稀硫酸反應 )圖乙(1)實驗前,先往 A裝置通入一會兒氮氣的目的是 .(2)隨著純堿樣品與稀硫酸反應,C裝置增加的質量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則該食用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3)若將稀硫酸換為濃鹽酸,實驗中C裝置增加的質量會偏大,請說明理由 .【答案】除去裝置中的二氧化碳84.8% 濃鹽酸易揮發(fā),揮
11、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能和氫氧化鈉反應【解析】【詳解】(1)實驗前,先往 A裝置通入一會兒氮氣的目的是除去裝置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2)設碳酸鈉質量為x,由表中數據控制,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3.52g,帆jCtMILSd包沁現CHCUT , 10644x3. &2g10644x 3.52gx= 8.48g ,則該食用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8.48g10g100% =84.8%,答:該食用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84.8%;(3)若將稀硫酸換為濃鹽酸,實驗中C裝置增加的質量會偏大,是因為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能和氫氧化鈉反應,導致測得的純堿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偏大。4.將40g稀
12、鹽酸逐滴加入到 20g溶質質量分數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邊滴加邊攪拌。隨著稀鹽酸的滴加,溶液的 pH變化如圖一所示,溶液的溫度變化如圖二所示(不考慮反應過程中熱量損失)。試回答:(1)圖二從A到B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 (填“增大”或“減小”(2)圖二表示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的點是 (3)計算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敬鸢浮繙p小B 3.65%(1)根據溶液pH的變化分析解答;(2)根據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分析解答;(3)根據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計算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解:(1)圖二從A至IJ B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減??;(2)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當酸堿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的熱量最多,溶液的溫度
13、最高,所以 圖二表示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的點是B;(3)由圖像可知,酸堿恰好中和時消耗稀鹽酸的質量是20go設20 g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x。NaOH+HCl=NaCl+ H2O4036.520 g X 4% x40 =20g 4 0036.5 -xx= 0.73 g20g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73g X 100% 3.65%答: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65%。5.金屬鉆(Co)在國防工業(yè)中有重要應用。某礦石中含鉆的氧化物(CoO、C02O3)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用硫酸酸浸的方法提取鉆元素,并探究最佳提取條件。寫出下列化合物中 Co元素的化合價:CoO, CO2O3。(2)酸浸時鉆的氧化物發(fā)
14、生如下反應:反應 I CoO+H2SQ=CoSQ+H2O反應 II 2Cc2O3+4H2SO=4CoSQ+O2 T +4H2O反應 m C6O3+2H2SO4+Na2SQ=2CoSO4+2H2O+Na2SO4反應后溶液中含鉆元素的微粒是 (填化學符號) 已知反應前礦石中 CoO的質量為ag,Co2O3的質量為bg,則理論上可以生成CoSO g(用含a、b的式子表示)(3)為探究最佳提取條件,將礦石在一定條件下酸浸 4小時,測量鉆元素的浸出率部分數據如 下:編R礦石用量(g)硫酸用量(g)Na2SC3Mt(g)溫度(C)鉆元素浸出 率()185.7112.6208556.39285.716.31
15、08549.98385.716.3106543.33485.716.310.436573.95585.716.310.866574.77 本實驗研究了哪些因素對鉆元素浸出率的影響 ;根據上表數據,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鉆元素的浸出率 工業(yè)生產中采用實驗 (填編號)的提取條件更合理?!敬鸢浮?2 +3 C(2+ 155 X (a/7586b/硫酸用量、亞硫酸鈉用量、溫度增大 4【解析】(1)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CoO中Co為+2價,Co2O3中Co為+3價;(2) 和上述方程式可知,反應后鉆元素以CoSQ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
16、中含鉆元素的微粒是Co2+;設CoO生成CoSQ的質量為x,Co2O3生成CoS。的質量為y,CoO+H2SQ=CoSQ+H2O75155ag x7ag=166/x x=155 x ag + 752CsO3+4H2SQ=4CoSQ+O2 T +4H2O332155X4bg y332)g= 155 汐4 y= 155 X4Xbg+332則理論上可以生成 CoSQ的質量為:155 x (a/75 + 83);(3)a表格中數據可知,對鉆元素浸出率產生影響的因素有硫酸用量、亞硫酸鈉用量、溫度;根據上表數據,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鉆元素的浸出率增大; 工業(yè)生產中應采 用實驗4的方案,雖然實驗 5的方
17、案中鉆元素浸出率最高,但考慮到實驗4中亞硫酸鈉的使用量接近實驗5方案中的一半,綜合考慮選擇實驗 4的方案。6.根據影響溶解度的因素和溶解度曲線回答問題。(1)從化學教材下冊 37頁得知,硝酸鉀受溫度影響溶解度變化明顯,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反常,如圖 1。KNO中混有少量NaCl,要得到較純凈的 KNO,可采取的措施是 ?,F有一瓶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要使其飽和,可采用的方法是 。(2)圖2,燒杯A中盛有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現向燒杯B中加入生石灰時,燒杯 A中變渾濁,可能的原因是a.反應放熱,溫度升高,氫氧化鈣溶解度變小b.反應消耗水后,氫氧化鈣結晶析出c.生石灰與水反應
18、生成的氫氧化鈣不溶于水d.燒杯B發(fā)生的反應與燒杯 A無關【答案】降溫結晶;加入硝酸鉀;abo【解析】【詳解】(1):由圖中溶解度曲線知低溫時,硝酸鉀會析出,氯化鈉不會析出,故可以用降溫結晶,過濾的方法除去氯化鈉;將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可以添加溶質,故可以添加硝酸鉀;(2):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應產生熱,溫度升高,氫氧化鈉溶解度變小會有析出,故水會變渾濁,選 abo【點睛】首先分析所給物質的溶解度變化,進而根據題意判斷是否有物質析出,做出正確結果。7.實驗室現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氫錢樣品,為測定其中碳酸氫錢的質量分數,某化學興 趣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該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 B、C中
19、所裝藥品均足量,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已知:碳酸氫錢受熱易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HCQ 人 NH3 T +H20T +CO2 T , NH3 能被酸溶液吸收。ABCD部分實驗步驟如下:I .打開彈簧夾,通入段時間的氮氣;II .關閉彈簧夾,給碳酸氫錢樣品加熱;III .當樣品反應完全,再停止加熱,直到玻璃管冷卻;W.實驗完畢,測得裝置 B、C中藥品的質量分別增加了mi、m2。請回答下列問題:(1)NH4HCO3屬于(選填 氮肥"磷肥”鉀肥”或 復合肥”;)裝置B中盛放的液體是(2)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步驟III中,停止加熱前應進行的操作是
20、(4)該樣品中碳酸氫錢的質量分數的表達式為 (用mi、m2的代數式表示)?!敬鸢浮康?濃硫酸(濃H2SC4)CC2+2NaOH=Na2CC3+H2C打開彈簧夾通氮氣乂 1(X附)或(1)根據碳酸氫錢含有氮元素解答;根據NH3能被酸溶液吸收及濃硫酸有吸水性解答;(2)根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解答;(3)根據必須將反應生成的氣體全部通入到B、C裝置且防止干擾實驗解答;(4)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解答。(1)NH4HCC3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裝置B中盛放的液體是濃硫酸(濃H2SQ);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Q+2NaOH=Na
21、2CC3+H2O; (3)步驟III中,停止加熱前應進行的操作是打開彈簧夾通氮氣;(4)設樣品中碳酸氫錢的質量為x。NH4HCC3 & NH3 f +H20T +CO2 T79447944m279 ml2x=4479m2樣品中碳酸氫錢的質量分數為44 x 100 =m! m279m244( mi m2)X 100 或1975 m211(m1 m2)8.室溫為25c時,某小組用無水氯化銅粉末制備氯化銅大晶體,制備過程如下:步驟I:查閱資料,得到氯化銅溶解度數據如下溫度(C)0202540506080溶解度(g)69.274.576.481.885.589.498.0步驟n :配制少量Cu
22、C2熱飽和溶液,冷卻結晶 得到晶種。步驟出:把晶種懸掛在新配制的 CuC2熱飽和溶液中,室溫下靜置數天,形成大晶體。步驟IV :取出大晶體,處理剩余的溶液(母?)。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用20mL蒸儲水(密度約為1g/mL)配制50 c的氯化銅飽和溶液。計算需稱取CuCl2的質量是 g。將稱取的CuC2固體和20mL水倒入燒杯中, (填操作名稱),直至固 體完全溶解。(2)母液中Cu2+屬于重金屬離子,隨意排放將導致環(huán)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處理的是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報紙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體B.向母液中加入適量 AgN。,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渣干燥保存,濾液倒入下水道C.向母液中加入適量 NaO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ntiviral-agent-67-生命科學試劑-MCE
- 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創(chuàng)新實驗學校2025屆高考診斷性測試物理試題試卷
- 追求全面2024系統(tǒng)規(guī)劃與管理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遼寧省撫順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能力評測(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5屆湖北省安陸市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考試物理試題
- 智能化高標準農田建設規(guī)劃設計
- 西醫(yī)臨床模擬試題與實際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液晶聚合物LCP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市場前景洞察
- 重慶三十二中學2025年高三第二次聯考物理試卷含解析
- 陜西省銅川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含解析
- 2025廣東省深圳市中考數學復習分類匯編《函數綜合題》含答案解析
-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單元測試題(人教版)
- 【9道一?!?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qū)九年級中考一模道法試卷(含答案)
- 金融工程重點總結
- 控煙知識培訓課件
- 設備的技改和更新管理制度
- GB/T 5453-2025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
- 2025年度毛絨玩具采購合同
- 2024年重慶A卷中考滿分作文《美不止一個答案》
- 做好基層紀檢監(jiān)察工作措施
- 2025年安徽銅陵市醫(yī)保局招聘編外聘用人員2人歷年自考難、易點模擬試卷(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