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修三第二單元第30講一、選擇題1以“人”“言”構形“信”字在商周時期并未出現,到春秋才產生。與此相應,對于“信”這個概念也是從記載春秋歷史的左傳一書開始,該書共有24處記載了諸侯、卿大夫等遵守承諾、盟誓的事例。人言為信在穩(wěn)定秩序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上述史實的背景是(B)A注重道德規(guī)范的儒家思想被統(tǒng)治者廣泛接受B王室衰微,禮崩樂壞C成熟的文字在春秋時期出現D左傳作者發(fā)明了“信”字解析以“人”“言”構形“信”字在商周時期并未出現,到春秋才產生,可知該史實的發(fā)生在春秋時期,時代特征是王室衰微,禮崩樂壞,B項正確;儒家思想在當時并未被廣泛接受,A項錯誤;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在商朝出現,C項錯誤;左
2、傳作者只是記錄“信”字的產生,不是發(fā)明,D項錯誤。2隨著佛教在我國的盛行,魏晉時期出現了一批以抄寫經籍為生的“經生”,而且形成了一種新的書體“寫經體”。這說明(C)A魏晉時期我國文學藝術達到最高峰 B魏晉時期的書法最高成就是“寫經體”C書法藝術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生活需要 D書法藝術的產生源于宗教藝術的發(fā)展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發(fā)展。材料信息說明魏晉時期出現以抄寫經書為職業(yè)的人,并且形成一種書法文體,主要是因為當時佛教在我國的盛行,說明書法藝術的發(fā)展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因此選擇C項;A項的“文學藝術達到最高峰”與題意無關,也不符合史實;B項的“最高成就是寫經體”錯誤,材料只是強調出現了這種新
3、的書體;材料只能說明宗教的發(fā)展推動了書法藝術的發(fā)展,D項的“源于宗教藝術”不正確。3下圖是羊字的各種寫法演變,對于中國古代漢字表述正確的是(A)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A是中華文明的象征之一 B一直自覺追求審美價值C由表音文字向象形文字轉變 D難以適應信息快速交流的需要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書畫和戲曲藝術、書法藝術。中國古代文字的發(fā)展是中華文明的象征之一,故A項正確;一直自覺追求審美價值說法絕對、材料中圖示展現的是由象形到表音,故B、C兩項說法錯誤;D項說法明顯錯誤。4右圖甲骨刻辭,學者釋讀如下:“商王帝辛(紂)祭祀大甲,以西伯之事上告,用黍稷之類奉獻,因而得到福佑?!睆闹锌梢缘贸?C)A“西伯
4、之事”應指牧野之戰(zhàn) B商代的黍稷種植已相當發(fā)達C甲骨文已是較為成熟的文字 D早期政治制度走向完備與成熟解析本題旨在考查中國早期政治時代和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依據所學,牧野之戰(zhàn)又稱“武王伐紂”,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進行的決戰(zhàn),而西伯侯為周文王;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標志著中國早期政治制度走向完備與成熟,這與題干中“商王帝辛(紂)祭祀大甲,以西伯之事上告”不符,故A、D兩項錯誤。商代的黍稷種植是否相當發(fā)達在題干所給材料中沒有體現,故B項錯誤;依據題干所給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甲骨文已經成為較為成熟的文字,故C項正確。5(2016·沈陽)清朝書法家梁峨在評書帖中說:“晉尚韻,唐尚法,宋
5、尚意,元、明尚態(tài)?!睋朔治鱿铝姓f法正確的是(C)A魏晉南北朝時期市民階層壯大,促進書法藝術的產生B唐朝士人群體形成,以書法表達對規(guī)范和風骨的追求C宋朝社會生活豐富多彩,文人以書法展現個人修養(yǎng)D元明時期文化專制高度加強,使書法藝術漸趨沒落解析本題為正誤選擇題,根據已有知識可判斷,A選項“市民階層壯大”不符合史實,B選項“士人群體形成”應為魏晉時期,D選項“書法藝術漸趨沒落”與史實不符。6(2016·永州)“太”:現代漢語解釋為“過于、很、高、大”等,在日語中有“粗、胖”之義,韓語中有“大的、最初”等意思。“祭”:現代漢語解釋為“對死者表示追悼的儀式”,在日語和韓語中,除了這層意思,還
6、增加了“節(jié)日”的用法,如“櫻花祭”??梢娭?、日、韓三國(A)A存在文化共通之處B曾經同族同宗同文C古代崇尚儒家思想D自古和睦形同一家解析材料反映出中日韓三國文化中有許多相似之處,故A項正確;中日韓屬于不同民族,不是同宗同族,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日韓古代崇尚儒家思想,故C項錯誤;中日之間也出現戰(zhàn)爭沖突,并不是自古和睦形同一家,故D項錯誤。7后人在評價夏圭繪畫時有詩曰:“但覺層層景不同,林泉到處生清風。意到筆精工莫比,只許馬遠齊稱雄?!毕铝凶髌房赡転橄墓缢鞯氖?A)解析本題考查古代繪畫藝術。詩句“但覺層層景不同,林泉到處生清風。意到筆精工莫比,只許馬遠齊稱雄?!狈从沉四纤紊剿嫷目侦`美和詩意
7、追求,B、C兩項顯然沒有空靈美,D項為人物畫。故應選A項。8著名畫家俞劍華在談某一繪畫特點時,認為這是由于“(文人學士)非專門名家,并未受繪畫上基本技能之嚴格訓練。不過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筆墨以為攄寫之具,所寫之究為何物,所寫之物似與不似,并未加重視”之故。這一繪畫藝術(B)A屬于山水畫派B能集中體現畫家多方面文化素養(yǎng)C屬于市民文化D對研究當時社會風土人情具有重要價值解析“非專門名家”等信息說明題中相關繪畫的作者并不屬于任何畫派,故A項錯誤;材料“未受繪畫上基本技能之嚴格訓練。借筆墨以為攄寫之具,所寫之究為何物,所寫之物似與不似,并未加重視”可知繪畫藝術強調畫家具備多方面藝術修養(yǎng),故B項正確;市
8、民文化的形式多種多樣,表現的都是市井生活,與材料主旨不符,故C項錯誤;社會風土人情材料無從體現,故D項錯誤。9蘇東坡曾這樣評價王維與吳道子的作品:“吳生雖絕妙,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謝龍樊?!彼麡O力推崇王維,譽之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碧K東坡對王、吳的評價(C)A改變了王、吳二人在中國畫壇的地位 B徹底否定了寫實、形似的主導思想C有利于文人畫體系的形成 D開創(chuàng)了“以形寫神”的畫風解析本題考查古代中國的文學。蘇東坡通過對王維與吳道子的作品的對比評價強調詩意,而傳統(tǒng)文人畫注重詩意,故這有利于文人畫體系的形成。此評價不能改變兩人在畫壇的地位;蘇東坡主張詩中有畫
9、,畫中有詩,要求二者具備。因此他并未徹底否定寫實、形似的主導思想;顧愷之是我國繪畫史上第一個提出“以形寫神”的繪畫理論的畫家。故應選C項。10(2016·蚌埠)某時代社會發(fā)生巨大變化:婚姻“不問閥閱”,科舉“不聞世家”,教育“廣開來路”,社交“不限士庶”,文學從“雅”到“俗”,繪畫從宗教畫、政治畫為主到山水畫、花鳥畫為主。這個時代應為(D)A西漢B魏晉C隋唐D宋朝解析漢代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制,有一定的門第限制,與材料中“婚姻不問閥閱”,科舉“不聞世家”不符,故A項錯誤;魏晉時期以九品中正制為選官制度,門第界限明顯,故B項錯誤;隋唐開始科舉,士族地位被打破,但文學以詩為主,繪畫不以山水畫
10、、花鳥畫為主,與材料中“文學從雅到俗,繪畫從宗教畫、政治畫為主到山水畫、花鳥畫為主”不符,故C項錯誤;宋代實行科舉選官,文學繪畫以適合市民階層需要的宋詞和風俗畫為主,符合材料,故D項正確。11“吳門畫派”的領袖沈周主張:“畫法以意匠經營為主,然必氣韻生動為妙。意匠易及,而氣韻別有三味,非言可傳!”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張的是(D)A洛神賦圖 B步輦圖C清明上河圖D墨蘭圖解析本題考查文人畫,意在考查解讀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意思是繪畫雖以意匠經營(形式構圖)為主,但最終必以立意所要體現的氣韻生動為旨歸,強調意境,符合文人畫特點,故選D項。12元末畫家倪瓚說:“余之竹聊以寫胸中逸氣耳!豈復較其似與非,
11、葉之繁與疏,枝之斜與直哉!”倪瓚認為繪畫應(C)A不作修飾 B注重創(chuàng)新 C寄興托志D突出求形解析本題考查古代中國書畫的發(fā)展。提取信息“余之竹聊以寫胸中逸氣耳”,結合所學可知,元明清的時候,士大夫的文人畫強調表現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并非不作修飾,故A項錯誤;題中未涉及創(chuàng)新,故B項錯誤;“寫胸中逸氣”體現寄興托志,故C項正確;“豈復較其似與非”,說明不注重形似,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3(2014·海南·32)材料趙孟(12541322),字子昂,元代著名書法家,為宋太祖后裔。南宋滅亡后,趙孟仕元朝,官至一品?,F代有書評家評價他的書法“平整、圓潤、妍,是元朝一大
12、家,宋以后一人而已。人說他格調不高,是因為他降元。但他的字好,學好不容易”。傅山(16071684)為明末清初人,注重個性宣泄的書法,在歷史上有很高的聲譽。他在訓子帖中說,在二十歲左右時,“于先世所傳晉唐楷書法,無所不臨(臨摹),而不能略肖”,偶然得到趙孟的墨跡,“愛其圓轉流麗,遂臨之”。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后,他拒仕清朝,對趙孟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變化,“薄其為人,痛惡其書淺俗無骨”,開始臨摹顏真卿(唐代著名書法家,在平定叛亂中為國捐軀,被后世視為忠臣)的書法,自嘆“腕(指書寫習慣)雜矣,不能勁瘦挺拗如先人矣”。摘編自白謙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等(1)根據材料,指出傅山對趙孟書法藝術
13、評價的前后變化及所持標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傅山對趙孟評價的因素。答案(1)變化:前期:圓轉流麗;后期:淺俗無骨。標準:前期就書法論書法;后期以氣節(jié)評價書法。(2)因素:時代變化;抗清情結;個人審美觀。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文字產生之后,經過長期的發(fā)展,至春秋戰(zhàn)國時代,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這不僅妨礙了文化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會給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種文書、檔案的書寫、閱覽和傳播造成巨大的困難。針對這種文字的紊亂狀況,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議,立即采取了“書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體整齊劃一,布局緊湊,筆畫勻稱,明顯改變了六國文字那種構造繁
14、雜,難寫難認的弱點。在秦代,由于隸書筆畫平正,結構趨于合理,便于書寫辨認,因此在社會上廣為傳播,并成為全國常用的通行字體。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材料二中國之所以在許多世紀中一直是個勤勞的但缺乏進取心的廣袤地區(qū),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國,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語言和文字的復雜,而不是由于任何別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英喬·韋爾斯世界史綱材料三中國文字,論其字形,則非拼音而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識,不便于寫;論其字義,則意義含糊,文法極不精密;論其在今日學問上之應用,則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詞,一無所有;論其過去之歷史,則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為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記號。此種文字,斷斷不能適用于二十世紀之新時代。欲使中國不亡,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 1918年錢玄同發(fā)表的中國今后之文字問題(1)據材料一指出,促使秦統(tǒng)一后實行“書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書向隸書的演進反映了文字演變的什么特點?(2)材料二中作者對中國文字的看法,你認同嗎?從秦始皇“書同文”的意義和古代中國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潔與員工合同范本
- 住宅加裝電梯工程合同范例
- 出售尼龍水箱合同范本
- 與政府合作合同范本
- 內控合同范本
- 協(xié)商撤銷合同范例
- 勞動合同范本 病假
- 單位租住房合同范本
- 個人蓋房合同范本
- 中醫(yī)醫(yī)聯體合同范本
- 染廠公司簡介(4個范本)
- PPT用中國地圖(可編輯)
- 基于德育的農村中小學校園欺凌現象的解決對策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
- 鐵路工程概預算-工程經濟管理培訓-課件
- 小學英語一般現在時-(演示)課件
- 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管理課件
- 盧卡奇教學講解課件
- 智慧環(huán)衛(wèi)項目建設方案
- 焊接作業(yè)現場環(huán)境溫度濕度記錄
- 長期護理保險待遇資格申請表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案:第一章+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