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階段性測試題七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n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荚嚂r間90分鐘。第1卷(選擇題共4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5個小題,每題2分,共1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用于凈化汽車尾氣的反應:2NO(g)+漢】應) M2(g) + Nb(g),已知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極慢,570K時的平衡常數為1 X 105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裝有尾氣凈化裝置的汽車排出的氣體中不再含有NO或COB.提高尾氣凈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溫度C.縮短反應所需時間的最佳途徑是研制高效催化劑D. 570K時該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很大,故使用催化劑并無實際意義解析
2、本題考查的是凈化汽車尾氣時發(fā)生的可逆反應。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因此排出的氣體中仍有NO或CO A錯;不確定該反應的熱效應,升高溫度時平衡移動的方向不確定,B錯;使用催化劑可以縮短反應所需的時間,C正確;使用催化劑可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有害氣體的轉化,D錯。答案C2. (2013 丹東)下列關于化學反應的嫡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化學反應的嫡變與反應的方向無關B.嫡值增大的反應都是混亂度增大的反應C.化學反應的嫡變直接決定了反應的方向D.嫡值增大的反應都能自發(fā)進行解析嫡變是影響化學反應方向的一個重要因素,A項錯誤;嫡值大小衡量的就是混亂度的大小,B項正確;嫡變和始變共同決定化學反應的方向,C、
3、D項錯誤。答案B3. (2013 煙臺)一定溫度下,向某容積為V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 a mol A和b mol B ,發(fā)生反應:aA(g)+bB(s)cC(g) ; 5 min時,測得C為xmol。下列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是()1 1A. 5 min 時,v(C) = x/5 V mol - L - sB.縮小容器體積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C. 05 min 內,v v(C) = a cD. 05 min內,用A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xc/(300 aV» mol - L 1 - s 1解析選項A,化學反應速率是單位時間內的平均速率,不是瞬時速率,且所給的v(C)表達式中時間單位是錯誤的。選項
4、B,當a=c時,縮小容器體積,平衡不移動。選項 C,根 據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正確。選項D,根據反應和題設條件可計算1 1出 v(A) = ax/(300 cV( mol - L s 。答案C4. (2 013 西安)能證明反應:H(g)+I2(出)2111已經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C(H2): c(I 2): c(HI) = 1 : 1 : 2單位時間內生成 n mol H 2的同時消耗n mol I 2反應速率 2V(H2) = 2v(I 2) =v(HI)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的顏色不變A.
5、 B,C. D.解析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之比與反應開始加入的物質的量有關,因此各物質的濃度之比不能作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錯;H2和I2均為反應物,且化學計量數相同,故正確;中速率關系在任何時刻都成立,與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無關;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溫度和體積一定時, 容器內壓強始終不變,溫度和壓強一定時,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因此壓強和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能作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 志,和錯;未達到平衡時,碘蒸氣的多少決定了混合氣體顏色的深淺,正確。答案A5. (2013 安徽合肥)某溫度下,反應 訃如)而山(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平衡后 c(A)
6、/ c(B) =a,若改變某一條件,足夠時間后反應再次達到平衡狀態(tài), 此時c(A)/ c(B) =b,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該溫度下,保持容積固定不變,向容器內補充了B氣體,則a<bB.若a=b,則B容積中一定使用了催化劑C.若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則有a<bD.若保持溫度、壓強不變,充入惰性氣體,則有a>b解析A項中增加B氣體,相當于壓強增大,平衡正向移動,所以b<a, A錯誤。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則 b<a, C錯誤。若保持溫度、壓強不變,充入惰性氣體,則體積增 大,平衡向氣體分子數增多的方向移動,即逆向移動,則a<b, D錯誤。答案B二、選擇
7、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題3分,共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6. (2013 濟南)已知一定溫度時發(fā)生反應 NxSO(s) +4H2(的 。2S(s) + 4建O(g) AH= - 225 kJ - mol1,該反應的正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在ti時改變了某種條件,反應在t 2時達平衡,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 )A.升高溫度B.增大H2的濃度C.使用催化劑D.增大壓強解析t1時溫度升高,正、逆反應速率均突然加快,平衡逆向移動,正反應速率繼續(xù)逐漸增大,A正確。增大H的濃度,開始時正反應速率達到最大值,平衡移動過程中速率減小,B錯誤。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的移動,C錯誤。由于是氣體
8、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D錯誤。答案A7.中(甲醇)*溫度分別為與、密閉容 器中反應,均進行到5 min時甲醇的體積分數(2013 石家莊)已知 CO和H2在一定條件下合成甲醇的反應為 CO(g) + 2H2 (的 C1130H(g)?,F在容積均為1 L的a、b、c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 1 mol CO和2 mol好的混合氣體,控制溫度進行反應,測得相關數據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正反應的 AH>0B.反應進行到5 min時,b容器中丫正=丫逆C.減壓可將b中的平衡狀態(tài)轉變成 c中的平衡狀態(tài)D.達到平衡時,a、b、c中CO的轉化率為b>a>c解
9、析本題的關鍵點是溫度不同,選取的時間是5 min , a肯定沒有達到平衡,b可能達到平衡也可能沒有,c肯定達到平衡。若三者均達到平衡,則甲醇的含量應依次降低,正 反應是放熱反應,A B、D錯誤。答案C8. (2013 大連)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3A(g) +2B編xC(g) + 2D(g),在2 L密閉容器中,把4 mol A和2 mol B混合,2 min后達到平衡時生成 1.6 mol C ,又測得反應 速率Vb= 0.2 mol - L 1 - min 1,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9. x = 310. B的轉化率為20%C.平衡時氣體壓強是原來的0.94倍D.達到平衡時 A的濃度為
10、1.4 mol - L 1解析達到平衡時B轉化的物質的量為 0.2 mol - L 1 - min 1X2 LX2 min = 0.8 mol3A(g)+ 2B 也)xC(g) + 2D(g)起始 4 mol 2 mol 0 0反應 1.2 mol 0.8 mol 1.6 mol 0.8 mol平衡 2.8 mol 1.2 mol 1.6 mol 0.8 mol所以可以計算出:x=4, B的轉化率為40%平衡時氣體壓強是原來的1.07倍,達到平衡時A的濃度為1.4 mol L t。答案D11.aABs的平衡體積分數bMBJ起始某化學學習小組在探究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某一個條件對反應:Aa(g)
11、 + 3R(C2£%(g)的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影響,得到如圖所示的變化規(guī)律,由此可得出的判斷結論不正確的是(圖中T為溫度,n為物質的量)()4A.達到平衡時,Aa的轉化率大小為 b>aB. a、b、c三點的平衡常數相同C.如果F>Ti,則正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D. b點時,平衡體系中 A B原子數之比一定是 1: 1解析一種反應物量增多,則另外一種反應物的轉化率提高,故 a、b、c三點對應的 A的轉化率逐漸增大,A正確;相同溫度,平衡常數不變,B正確;Ti到Ta,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則正反應是吸熱反應,C正確;b點對應的AB的體積分數的數值不能確定,所以A、B原子數也不能確定
12、,D錯。答案D10. (2013 哈爾濱)4.0 mol PCI 3和2.0 mol Cl 2充入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 條件下發(fā)生下述反應:PCl3(g) +Cl2(:C P(:l5(g)。達到平衡時,PCI5為0.80 mol ,如果此時移走2.0 mol PCl 3和1.0 mol Cl 2,在相同溫度下再達平衡時PCl5的物質的量是()A. 0.8 molB. 0.4 molC.小于 0. 4molD.大于 0.4 mol ,小于 0.8 mol解析采用等效平衡方法加以解決。反應達到平衡后,此時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Cl2,若不考慮平衡移動,則此時 PCl5
13、的物質的量為0.4 mol;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后,相當于減小壓強,故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再達平衡時PCl5的物質的量小于0.4 mol , C項正確。答案C11. (2013 太原)在一個容積為 V L的密閉容器中,放入 2 L A(g)和1 L B(g),在一 定條件下發(fā)生下列反應: 3A(g) + RaC(g) + 2D(g)。達到平衡后,A物質的量濃度減,1 人 ,一一,一 1 ,小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增大臺,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的值是()28A 1B. 2C. 3D . 4m解析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一,在密閉容器中,氣體的質量不變,混
14、合氣體的平n均摩爾質量增大,則 n總值減小,故a值只能為1,故選A。答案A12.(2013 開封)反應 NbQ(g)2M)2(g) A H= + 57 kJ - mol ,在溫度為 Ti、T2時,平衡體系中NG的體積分數隨壓強變化的曲線如圖所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c兩點的反應速率:a>cB. 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深、c淺C. a、b兩點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a>bD. b、c兩點化學平衡常數:b<c解析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二氧化氮的體積分數增大,因此Tl<T2o平衡常數僅是溫度的函數,正向進行的程度越大,平衡常數越大,因此b、c兩點化學平衡常數:b
15、<c;相同溫度下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快,a、c兩點的反應速率:c>a;相同溫度下增大壓強(即縮小體積)最終達到新的平衡, 平衡體系中各種氣體的濃度均增大,因此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淺、c深;平衡體系中氣的總質量不變,氣體的總物質的量越小,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越大,a點對應氣體的總物質的量大于b點的,因此a、b兩點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a<b。答案D13. (2013 威海)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 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 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甲圖所示。3階段的c(B)變化未畫出。乙圖為12時刻后改變條件平衡體系中正、
16、逆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且四個階段 都各改變一種反應條件且互不相同,1314階段為使用催化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H c(mol L-1) 0J5 0J1 0.06 0.05?!?2" & f2 h % 紜 r/min甲乙A.若ti=15 s,則用A的濃度變化表示的t0ti階段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0.004 mol - L -1-1-S8. t 4t 5階段改變的條件一定為減小壓強C.該容器的容積為 2 L , B的起始物質的量為 0.02 molD. t5t6階段,容器內 A的物質的量減少了 0.06 mol ,而此過程中容器與外界的熱交 換總量為a kJ ,該反應的熱
17、化學方程式:Bvg) +2C(g) A H= - 50a kJ - mol 1解析C 的濃度變化為 0.11 mol L 一0.05 mol L - = 0.06 mol L 1, 1314與 14 t5,條件改變時,平衡不發(fā)生移動,只可能是兩種情況,一是加入了催化劑,二是反應是一 個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相等的反應,改變了體系的壓強。t 3t 4階段為使用催化劑,則 t415階段改變的條件一定為減小壓強。A項,前15 s中A的濃度變化為0.15 mol ”T0.06molyT = 0.09 mol L t,速率為 0.006 mol L 一 s 一,A項錯;C項,A與 C的計量數之 比為3 2,
18、且該反應在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相等的反應,故B只能為生成物,且 B與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 1 2,則B的濃度改變?yōu)?.03 mol - L 其起始濃度為0.02 mol - L t,物質的量為0.04 mol , C項錯;1516的條件改變?yōu)樯邷囟?,這時反應正向進行,所 以正反應為吸熱反應,D項錯。答案B14. (2013 沈陽)把人、B、C D四種物質放在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 反應前及反應完成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物質ABCD反應前物質質里(g)19.78.723.60.4反應后物質質量(g)待測17.423.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物質C 一定是化合物B.此反應一定
19、不是可逆反應C.此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D.若A、C的摩爾質量之比為 97: 108,則參加反應的 A、C物質的量之比為:2解析此題考查了可逆反應的判斷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知識。根據題意可知,充分反應后各物質都沒反應完全,則此反應是可逆反應,B錯誤;根據反應前后質量守恒,可計算出A物質反應后的質量是 29.4 g ,又根據各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可以判斷 C是反 應物,A B、D是生成物,故C一定是化合物,A正確;A C的質量差分別是9.7 g、21.6 g, 結合A、C的摩爾質量比可以計算出參加反應的A、C物質的量之比為1: 2, D正確;由題意不能確定此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C正確
20、,選Bo答案B15. (2013 長春)下列表格中的各種情況,可以用如圖所示曲線表示的是()o時間反應縱坐標甲乙A相同質量的氨氣,在同一容器中發(fā)生反應:催化劑2NH3加熱、加壓' + 3代氨氣的轉化率500 C400 CB等質量的鉀、鈉分別與足量的水反應Hz的質里鈉鉀C在體積口變的恒壓容器中,體積之比為1: 3的 N2、H: N2 +3H催化劑2NH3H2加熱、加壓2NH氨氣的濃度活性高的 催化劑活性一般的催化劑D2 mol SO 2 和 1 mol O 2在相同溫度卜發(fā)生反c催化劑應:2SQ+Q加熱2SQSO的物質的量2個大氣壓10個大氣壓8解析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達到平衡的時間
21、較短,A項不符合;鉀比鈉活潑,反應結束的時間較短,等質量的鈉、鉀與足量水反應產生Hz的質量:鈉大于鉀,B項符合;使用催化劑不能使平衡移動,C項不符合;壓強增大,平衡正向移動,SO的物質的量增大,D項不符合。答案B第n卷(非選擇題共60分)三、填空題(本題包括5個小題,共60分)16.(本小題滿分10分)(2013 臨沂)在一個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高溫下發(fā)生反 應:Fe(s) +CO(:g)+CO(g)。其中CO、CO的物質的量(mol)隨時間(min)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1)反應在1 min時第一次達到平衡狀態(tài),固體的質量增加了3.2 g。用CO的濃度變化表小的反應速率 v(CQ) =
22、。(2)反應進行至2 min時,若只改變溫度,曲線發(fā)生的變化如圖所示,3min時再次達到平衡,則 AH 0(填“>”、“<”或)。(3)5 min 時再充入一定量的 CO(g),平衡發(fā)生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寫 編號)。a. v正先增大后減小b. v正先減小后增大c. v逆先增大后減小d. v逆先減小后增大表示n(CQ)變化的曲線是 (填寫圖中曲線的字母編號)。(4)請用固態(tài)物質的有關物理量來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0.2 mol2 L解析(1)Fe -FeQ 固體質量增加 3.2 g ,說明生成 FeO 0.2 mol , v(CQ) =1 m.n =0.1 mol
23、 L - min (2)由于建立新平衡的反應速率加快,可知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說明正反應吸熱。(3)充入CO CO濃度增大,逆反應速率增大,之后逐漸減??;5 min時CQ濃度不變,正反應速率不變,平衡逆向移動,CO濃度增大,正反應速率逐漸增大。答案(1)0.1 mol L 1 min 1 (2)>(3)c b (4)Fe(或 FeO)的質量(或物質的量)保持不變;或固體總質量保持不變17.(本小題滿分14分)(2013 濟南)(1)已知:2SO。2sE(g) + Q(g),在起始時體積相同的容器 A和B中同時分別充入 2 mol SO 3(兩容器裝有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A 保持
24、溫度和容積不變;B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卮鹣铝袉栴}:反應達平衡所需時間:A B(填“>”、或“ <”,下同);達平衡時SO的轉化率:A Bo若平衡后,向 A、B中分別充入稀有氣體, (填“A”或"B”)容器中的平衡 將向(填“正反應”或“逆反應”)方向移動。(2) 一定條件下,有反應:X(g) +2Y(g) 廿 AH= QkJ/mol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表達式為。在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 C中,充入1 mol X和2 mol Y進行反應,2 min后反應達 到平衡,此時平衡混合物中X為0.8 mol ,則以Y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mol/(L min), X的轉化率
25、為。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向密閉容器 D中充入0. 5 mol X 和1 mol Y ,達到平衡后 Z的 物質的量分數為 a,如果再向容器中充入 0.5 mol Z ,重新平衡后 Z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b, 則 a b(填“>”、“<”或“=”)。如圖所示曲線I、 n是該反應在只有一個反應條件不同時Z的體積分數與時間的關系圖,下列有關曲線I、n的敘述,正確的是 (填字母)。A. I沒有用催化劑,n用了催化劑b. n的反應溫度比I高且 q<010C. n的壓強比i大解析(1)2SQ2s02(g) + Q(g)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隨著反應進行,A容器壓強增大,而 B容器的壓強恒定,因
26、此 B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所用的時間長,B容器內SQ的轉化率高。A容器中充入稀有氣體,壓強增大,但反應體系中的反應物、生成物的濃度 不變,故平衡不移動;B容器中充入稀有氣體,因壓強恒定,故體積增大,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降低,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X(g)反2應中反應物、生成物均為氣體,其平衡常數為K= c 5* c2 y。v(Y) = 2v(X)=1 mol 0.8 mol 22 L X2 min0.1 mo|/(L - min) ; X 的轉化率為 1 叫 m: - X100。% 20% 因為條件是恒溫恒壓,所以向容器中通入0.5 mol X、1 mol Y與向容器
27、中通入任何物質的量的Z是等效的,故a=b。使用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能改變平衡時各物質的量,A項錯誤;溫度高,反應先達到平衡,若G0,則溫度升高時 Z的體積分數減小,B項正確;壓強大,反應先達到平衡,但Z在壓強高的條件下,體積分數大,C項錯誤。答案(1)<< B正反應(2) K= 7c2 2 n 0.120% ;Bc A * c18 .(本小題滿分11分)(2013 銀川)科學家們對CQ的應用研究日新月異。(1)科學家們研究發(fā)現,采用“ CCS技術捕獲的 CQ與海藻發(fā)生光合作用能大大提高海 藻的產量,為人類提供一種新型生物能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CQ分子中C。原子
28、以雙鍵結合B.該過程中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C.海藻能提供生物質能,參與自然界的碳循環(huán)D.如果能探明此反應機理,將有助于人類更好地利用太陽能,緩解能源危機(2)合成尿素的原料是 CQ和NH,合成原理分兩步:合成氨基甲酸?。篊Q(g) + 2NH(g)=NH2CQQINHfe)A H= 159.47 kJ/mol氨基甲酸俊分解:NHICQQN4Hs)=CQ(NH2) 2(s) 十陛Q(l)A H= + 28.49 kJ/mol則2 mol CQ完全反應合成尿素所 (填“吸收”或“釋放”)的熱量為 。(3)最近科學家們研制成功一種新型催化劑,能將CQ轉變?yōu)榧淄?。在常壓?00 C,CQ與H2體積比為1
29、4時反應,CQ轉化率達90%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1八 n(CH4)/mol300 rZ/min某興趣小組,在一定條件下,于體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模擬發(fā)生此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由圖可知升高溫度,K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00 c時,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以Ha的濃度變化表示化學反應速率是 (用nA、tA、V表示)。解析(1)COa分子的結構式為 O=C=OC O原子以雙鍵結合,A項正確;光合作用為化學變化,B項錯誤;海藻為生物,為碳循環(huán)提供生物質能,C項正確;探明此反應機理,可充分利用太陽能,D項正確。(2)根據蓋斯定律,+得CO(g)
30、+2NH(g)=CO(NH)2(s) + HO(l)AH= - 130.98 kJ/mol ,故2 mol CO 2完全反應合成尿素所釋放的熱量為261.96kJ。(3)根據反應物的體積比及產物中有CH,可得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 4HCIbc4c2 i)+ 2H2Q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八 :44;從圖中看出該反應為放熱反c1(2c2應,故升高溫度,K將減??;依據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知,300 C時,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 衡,以H2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是4nAmol L - min-。cCII4c2II2。答案(1)B(2)釋放 261.96 kJ (3)CO2 + 4H
31、CIL + 2H2OK =c |c4mol L min19 .(本小題滿分13分)(2013 濰坊)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其儲量巨大,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應用前景極為廣闊;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中常用無水醋酸鈉和NaOHE加熱的條件下通過脫竣 (脫去竣基)來制備甲烷,其化學方程式為。該實驗中需要在醋酸鈉與NaOH昆合物中加入CaO CaO12的作用是。(2)已知: CH4(g) + 2HO(g)=CO(g) + 4H(g)A H= +165.0 kJ/mol CO(g)+ H2O(g)=CO(g) + H2(g)A H= - 41.2 kJ/mol寫
32、出甲烷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的熱化學方程式:(3)由于天然氣是氣態(tài),運輸、使用都極不方便,目前科技工作者正在研究將天然氣與氧化碳、水反應制備甲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氧化劑是。(4)溫度為T C時,某容積為 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 下發(fā)生可逆反應:CO(g) + 3代Cll3OH(g)+ H2O(g)變化如圖中實線所示。圖中虛線表示僅改變某一反應條件時,6 mol CO 2和 8 mol H 2, 一定條件AH。容器中H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H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a n(H2)/mol024 6810 "min反應開始至 a點時v(H2)mol - L 1 - min若
33、曲線I改變的條件是升高溫度,則該反應AH(填“>”或 “<”)0。曲線n改變的條件是 (填字母代號)。a.增大CO濃度c.增大壓強b.增大水蒸氣濃度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T C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為 。解析(1)由題目給出的反應物可以寫出實驗室制備甲烷的化學方程式;由于該反應需要無水環(huán)境,因此氧化鈣白作用是吸水。(2)根據蓋斯定律,由得CH(g) +H2O(g)=CO(g) + 3Ha(g) A H= + 206.2 kJ/mol 。 (3)根據題中給出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可以 寫出化學方程式。在反應中,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降13低,故甲烷為還原劑
34、,二氧化碳為氧化劑。(4) v(H2)=(8 mol -6 mol) +(2 L X1 min)= 1 mol - L 1 - min 由圖可知,溫度升高,H2的含量增多,即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AH<0o曲線n表明氫氣的轉化率提高,增大二氧化碳濃度可達到轉化率提高的目的,a正確;增大水蒸氣濃度,H的轉化率降低,b錯誤;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H2的轉化率提高,c正確;催化劑對反應物轉化率無影響,d錯誤。由圖像結合化學方程式可知,平衡時n(H2)=2 mol,轉化的H為8 mol2 mol=6 mol ,故平衡時 n(CQ) = 6 mol - 2 mol =4 mol , n(CHOH)= n(HzO)= 2 mol ,故 K= (2 +2) X(2 +2) +(4 +2) X(2 +2) 3 =0.5。答案(1)CH 3COONa NaOH=NbCO+ CH T 吸水 (2)CH4(g) + H2O(g)=CO(g) + 3H2(g)A H= + 206.2 kJ/mol (3)3CH4+CO+2HzO>4CHOH CO (4)1< ac 0.520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山東省菏澤市高三10月期中考-政治試題(含答案)
- 中醫(yī)專長培訓定制班一學員協(xié)議書
- 2024年河北省中等職業(yè)對口升學中職英語真題(解析版)
- 2025年泰安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脊柱外科相關知識
- 2025年份第二季度職業(yè)柔道俱樂部寢技專家訓練器械維護協(xié)議
- 工程售后服務協(xié)議書
- 股權轉讓附條件協(xié)議
- 二零二五版房屋合租協(xié)議
- 建設加油加氣加氫充電一體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拿地申報
- 醫(yī)療放射事故應急處理與輻射泄漏處置培訓課件
- 蔚來培訓課件
- 山東省地震安全性評價收費項目及標準
- 牙周病的護理課件
- 腎上腺占位的教學查房課件
- 護理人員緊急調配方案課件
- 機房搬遷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業(yè)務創(chuàng)新與營銷策略
- TY/T 1103-2023群眾體育賽事活動辦賽指南編制內容與評估指引
- 拼多多民事起訴狀模板
- 【數字普惠金融的發(fā)展研究-以螞蟻集團為例120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