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機電綜合實訓報告基于單片機電子秒表的設計 本次設計的數字電子秒表系統(tǒng)采用以AT89S52單片機為中心器件,利用其定時器/計數器定時和計數的原理,結合顯示電路、LED數碼管以及外部中斷電路來設計秒表。將軟、硬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四位LED顯示,顯示時間為00.0060.00秒,計時精度為0.01秒,能正確地進行計時。其中軟件系統(tǒng)采用C語言編寫程序,包括延時程序,定時中斷服務,按鍵掃描,顯示程序等,并利用PROTEUS強大的功能來仿真,在仿真中就可以觀察到實際的工作狀態(tài)。 本設計主要特點是計時精度達到0.01s,解決
2、了傳統(tǒng)的由于計時精度不夠造成的誤差和不公平性,是各種體育競賽的必備設備之一。 一、 設計要求: 電子秒表設計,具有普通秒表的功能; 單片機是使用按鍵啟動、停止和復位。 二、總體方案的設計: 設計中包括硬件電路的設計和系統(tǒng)程序的設計。其硬件電路主要有主控制器,計時與顯示電路和復位、啟動和停表電路等。主控制器采用單片機AT89S52,顯示電路采用共陰極LED數碼管顯示計時時間。 本設計利用AT89S52單片機的定時器/計數器定時和計數的原理,使其能精確計時。利用中斷系統(tǒng)使其能實現(xiàn)開始暫停的功能。P0口輸出段碼數據,P
3、2.0-P2.3口作位碼掃描輸出,P2.4、P2.5口接兩個按鈕開關,分別實現(xiàn)開始、暫停功能,RST作為復位開關。 硬件電路圖按照圖1進行設計。 圖1 系統(tǒng)組成框圖 按鍵電路的處理。這三個鍵可以采用中斷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掃描的方法來識別。復位鍵主要功能在于數值復位,對于時間的要求不是很嚴格。而開始和停止鍵則是用于對時間的鎖定,需要比較準確的控制。因此可以對復位按鍵采取掃描的方式,而對開始和停止鍵采用外部中斷的方式。顯示電路采用7段數碼管作為顯示介質,數碼管顯示可以分為靜態(tài)顯示和動態(tài)顯示兩種。由于本設計需要采用四位數碼管
4、顯示時間,如果靜態(tài)顯示則占用的口線多,硬件電路復雜,所以采用動態(tài)顯示。 時鐘電路按照圖2所示電路進行設計連接就能使系統(tǒng)可靠起振并能穩(wěn)定運行。圖中,電容器C1、C2起穩(wěn)定振蕩頻率、快速起振的作用,電容值采用大小為22pF的電容和12MHz的晶振。 圖2 內部振蕩電路 復位電路在上電后,由于電容充電,使RST持續(xù)一段高電平時間。當單片機已在運行之中時,按下復位鍵也能使RST持續(xù)一段時間的高電平,從而實現(xiàn)上電且開關復位的操作。如圖3所示,采用的電容值為10F的電容和電阻為1K的電阻。通過以上設計,將各部分電路與單片機有機的結合到一起,硬件部分的設計便完成,剩下
5、的部分就是對單片機的編程,使單片機按程序運行,實現(xiàn)數字電子秒表的全部功能。三、原理電路圖及功能分析: (1)用開關控制計時模式的選擇:單計時模式; (2)用開關控制秒表的啟動、停止和復位。 圖4、電路原理圖 四、主程序設計 本系統(tǒng)程序主要模塊由主程序、定時中斷服務程序、外部中斷1服務程序組成。其中主程序是整個程序的主體??梢詫Ω鱾€中斷程序進行調用,協(xié)調各個子程序之間的聯(lián)系。 系統(tǒng)(上電)復位后,進入主程序。首先對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包括設置各入口地址、中斷的開啟、對各個數據緩存區(qū)清“0”、賦定時器初值,初始化完畢后,就進入數碼
6、管顯示程序。數碼管顯示程序對顯示緩存區(qū)內的數值進行調用并在數碼管上進行動態(tài)顯示。當復位鍵按下后,程序返回開始,重新對系統(tǒng)進行初始化。 在主程序中還進行了賦寄存區(qū)的初始值、設置定時器初值以及開啟外部中斷等操作,當定時時間到后就轉去執(zhí)行定時中斷程序。當外部中斷有請求則去執(zhí)行外部中斷服務程序,并在執(zhí)行完后返回主程序。 五、參考程序: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7、 int sbit start=P24;/開始計時 sbit stop=P25; /停止計時 sbit dian=P07; /停止計時 unsigned char shi,ge,dian0,dian1;/全局變量 char TT=0; char LL=0; /unit tt t1; uchar code tabledu=0x3f,0x06,0x5b,0x4f,0x6
8、6,0x6d,0x7d,0x07,0x7f,0x6f; /0-9共陰數碼管uchar code tablewe=0XFE,0XFD,0XFB,0XF7; /數碼管位選 /*延時程序*/ void delay(uchar ms) /延時程序 uchar y; for(;ms>0;ms-) for(y=120;y>0;y-); /*定時器1中斷程序*/ v
9、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TH0=(65536-10000)/256; /10ms TL0=(65536-10000)%256; LL+; if(LL=100) /1秒 LL=0; TT+; if(TT=60)
10、; TT=0; /*定時器1初始化*/ void init()/初始化,10ms定時 TMOD=0X01; TH0=(65536-10000)/256; TL0=(65536-10000)%256; ET0=
11、1; ET1=1; EA=1; P0=0; /*開始、停止按鍵掃描*/ void Key_Scan(void) /start_stop鍵掃描 if(start=0) delay(10); if(start=0) &
12、#160; TR0=1; if(stop=0) delay(10);
13、; if(stop=0) &
14、#160; TR0=0; /*數碼管顯示*/ void display(void) P0=tableduTT/10; &
15、#160; P2=tablewe0; delay(10); P0=0; P2=0XFF; P0=tableduTT%10; dian
16、=1; P2=tablewe1; delay(10); P0=0; P2=0XFF;
17、0; P0=tableduLL/10; P2=tablewe2; delay(10); P0=0; P2=0XFF; &
18、#160; P0=tableduLL%10; P2=tablewe3; delay(10); P0=0; P2=0XFF;
19、0; main() init(); while(1) Key_Scan(); delay(20); display() 實驗名稱: 霍爾式傳感器的靜態(tài)位移特性直流激勵 一、實驗目的和要求
20、 了解霍爾式傳感器的原理與特性 二、實驗環(huán)境、內容和方法 所需單元及部件: 霍爾片、磁路系統(tǒng)、電橋、差動放大器、V/F表、直流穩(wěn)壓電源,測微頭、振動平臺。 有關旋鈕的初始位置: 差動放大器增益旋鈕打到最小,電壓表置2V檔,直流穩(wěn)壓電源置2V檔,主、副電源關閉。三、實驗過程描述 (1)了解霍爾式傳感器的結構及實驗儀上的安裝位置,熟悉實驗面板上霍爾片的符號,霍爾片安裝在實驗儀的振動圃盤上,兩個半圓永久磁鋼固定在實驗儀的頂板上,二者組合成霍爾式傳感器。
21、0; (2)開啟主、副電源將差動放大器調零后,增益置接近最小,使得霍爾片在磁場中位移時V/F表讀數明顯變化,關閉主,副電源,根據圖1接線,W1、r為電橋單元的直流電橋平衡網絡。 (3)裝好測微頭,調節(jié)測微頭與振動臺吸合并使霍爾片置于半圓磁鋼上下正中位置。 (4)開啟主、副電源,調整W1使電壓表指示為零。 (5)上下旋動測微頭,記下電壓表讀數,建議每隔0.2mm讀一個數,將讀數填入下表: X(mm) 12.14 11.94
22、;11.74 11.54 11.34 11.14 10.94 V(v) 0.042 0.036 0.03 0.023 0.017 0.009 0 X(mm) 10.74 10.54 10.34 10.14 9.94 9.74 9.54 V(v) -0.008 -0.016&
23、#160;-0.025 -0.036 -0.047 -0.059 -0.072 用最小二乘法處理數據: 令:Y=A+Bx 有實驗數據可得:A=-0.47 B=0.21 所以 Y=0.21x-0.47 由此可以得出靈敏度:k=dy/dx=0.21 可見,本實驗測出的實際上是磁場情況,它的線性越好,位移測量的線性度也越好,它的變化越陡,位移測量的靈敏度也越大。 (6)實驗完畢,關閉主、副電源,各旋鈕
24、置初始位置。 四、注意事項: (1)由于磁路系統(tǒng)的氣隙較大,應使霍爾片盡量靠近極靴,以提高靈敏度。 (2)一旦調整好后,測量過程中不能移動磁路系統(tǒng)。 (3)激勵電壓不能過大,以免損壞霍爾片。(±4V就有可能損壞霍爾片)液壓與氣動技術發(fā)展趨勢 -社會需求永遠是推動技術發(fā)展的動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適應環(huán)保需求,機電一體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壓氣動技術繼續(xù)努力的永恒目標,也是液壓氣動產品參與市場競爭是否取勝的關鍵。-由于液壓技術廣泛應用了高技術成果,如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磨擦磨損技術、可靠性技術及新工藝和新材料,使傳統(tǒng)技
25、術有了新的發(fā)展,也使液壓系統(tǒng)和元件的質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盡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液壓技術不可能有驚人的技術突破,應當主要靠現(xiàn)有技術的改進和擴展,不斷擴大其應用領域以滿足未來的要求。綜合國內外專家的意見,其主要的發(fā)展趨勢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減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液壓技術在將機械能轉換成壓力能及反轉換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損耗,主要反映在系統(tǒng)的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上。如果全部壓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則將使能量轉換過程的效率得到顯著提高。為減少壓力能的損失,必須解決下面幾個問題:減少元件和系統(tǒng)的內部壓力損失,以減少功率損失。主要表現(xiàn)在改進元件內部流道的壓力損失,采用集成化回路
26、和鑄造流道,可減少管道損失,同時還可減少漏油損失。減少或消除系統(tǒng)的節(jié)流損失,盡量減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節(jié)流系統(tǒng)來調節(jié)流量和壓力。采用靜壓技術,新型密封材料,減少磨擦損失。發(fā)展小型化、輕量化、復合化、廣泛發(fā)展3通徑、4通徑電磁閥以及低功率電磁閥。改善液壓系統(tǒng)性能,采用負荷傳感系統(tǒng),二次調節(jié)系統(tǒng)和采用蓄能器回路。為及時維護液壓系統(tǒng),防止污染對系統(tǒng)壽命和可靠性造成影響,必須發(fā)展新的污染檢測方法,對污染進行在線測量,要及時調整,不允許滯后,以免由于處理不及時而造成損失。2主動維護-液壓系統(tǒng)維護已從過去簡單的故障拆修,發(fā)展到故障預測,即發(fā)現(xiàn)故障苗頭時,預先進行維修,清除故障隱患,避免設備惡性事
27、故的發(fā)展。-要實現(xiàn)主動維護技術必須要加強液壓系統(tǒng)故障診斷方法的研究,當前,憑有經驗的維修技術人員的感宮和經驗,通過看、聽、觸、測等判斷找故障已不適于現(xiàn)代工業(yè)向大型化、連續(xù)化和現(xiàn)代化方向發(fā)展,必須使液壓系統(tǒng)故障診斷現(xiàn)代化,加強專家系統(tǒng)的研究,要總結專家的知識,建立完整的、具有學習功能的專家知識庫,并利用計算機根據輸入的現(xiàn)象和知識庫中知識,用推理機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維修方案和預防措施。要進一步引發(fā)液壓系統(tǒng)故障診斷專家系統(tǒng)通用工具軟件,對于不同的液壓系統(tǒng)只需修改和增減少量的規(guī)則。-另外,還應開發(fā)液壓系統(tǒng)自補償系統(tǒng),包括自調整、自潤滑、自校正,在故障發(fā)生之前,進市補償,這是液
28、壓行業(yè)努力的方向。3機電一體化-電子技術和液壓傳動技術相結合,使傳統(tǒng)的液壓傳協(xié)與控制技術增加了活力,擴大了應用領域。實現(xiàn)機電一體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實現(xiàn)液壓系統(tǒng)柔性化、智能化,改變液壓系統(tǒng)效率低,漏油、維修性差等缺點,充分發(fā)揮液壓傳動出力大、貫性小、響應快等優(yōu)點,其主要發(fā)展動向如下:(1)電液伺服比例技術的應用將不斷擴大。液壓系統(tǒng)將由過去的電氣液壓on-oE系統(tǒng)和開環(huán)比例控制系統(tǒng)轉向閉環(huán)比例伺服系統(tǒng),為適應上述發(fā)展,壓力、流量、位置、溫度、速度、加速度等傳感器應實現(xiàn)標準化。計算機接口也應實現(xiàn)統(tǒng)一和兼容。(2)發(fā)展和計算機直接接口的功耗為5mA以下電磁閥,以及用于脈寬調制系統(tǒng)的高頻電磁閥(小于
29、3mS)等。(3)液壓系統(tǒng)的流量、壓力、溫度、油的污染等數值將實現(xiàn)自動測量和診斷,由于計算機的價格降低,監(jiān)控系統(tǒng),包括集中監(jiān)控和自動調節(jié)系統(tǒng)將得到發(fā)展。(4)計算機仿真標準化,特別對高精度、“高級”系統(tǒng)更有此要求。(5)由電子直接控制元件將得到廣泛采用,如電子直接控制液壓泵,采用通用化控制機構也是今后需要探討的問題,液壓產品機電一體化現(xiàn)狀及發(fā)展。液壓行業(yè):-液壓元件將向高性能、高質量、高可靠性、系統(tǒng)成套方向發(fā)展;向低能耗、低噪聲、振動、無泄漏以及污染控制、應用水基介質等適應環(huán)保要求方向發(fā)展;開發(fā)高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智能化、機電一體化以及輕小型微型液壓元件;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材料和電子、傳感等高
30、新技術。-液力偶合器向高速大功率和集成化的液力傳動裝置發(fā)展,開發(fā)水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和向汽車應用領域發(fā)展,開發(fā)液力減速器,提高產品可靠性和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液力變矩器要開發(fā)大功率的產品,提高零部件的制造工藝技術,提高可靠性,推廣計算機輔助技術,開發(fā)液力變矩器與動力換檔變速箱配套使用技術;液粘調速離合器應提高產品質量,形成批量,向大功率和高轉速方向發(fā)展。氣動行業(yè):-產品向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組合集成化方向發(fā)展,執(zhí)行元件向種類多、結構緊湊、定位精度高方向發(fā)展;氣動元件與電子技術相結合,向智能化方向發(fā)展;元件性能向高速、高頻、高響應、高壽命、耐高溫、耐高壓方向發(fā)展,普遍采用無油潤滑,應用新工
31、藝、新技術、新材料。(1)采用的液壓元件高壓化,連續(xù)工作壓力達到40Mpa,瞬間最高壓力達到48Mpa;(2)調節(jié)和控制方式多樣化;(3)進一步改善調節(jié)性能,提高動力傳動系統(tǒng)的效率;(4)發(fā)展與機械、液力、電力傳動組合的復合式調節(jié)傳動裝置;(5)發(fā)展具有節(jié)能、儲能功能的高效系統(tǒng);(6)進一步降低噪聲;(7)應用液壓螺紋插裝閥技術,緊湊結構、減少漏油。1電工工具的認識和使用 (1) 目的要求 a熟悉實習工具的使用; b掌握簡單照明線路的基本接線 (
32、2) 線路圖:(略) (3) 步驟: a按圖接好導線,并固定在木板上; b檢查線路; c通入電源,通過開關控制日光燈和燈泡,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 d切斷電源,拆除導線。 2.兆歐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兆歐表在工作時,自身會產生高電壓,而被測對象又是電氣設備,所以必須正確使用,否則就會造成人身或者設備事故。因此,使用前要做好以下各種準備
33、: (1) 測量前必須將被測設備電源切斷,并對地短路放電,決不允許設備帶電進行測量,以保證人身和設備的安全; (2) 對可能感應出高電壓的設備,必須消除這種可能性后,才能進行測量; (3) 被測物表面要清潔,減少接觸電阻,確保測量結果的正確性; (4) 測量前要檢查兆歐表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主要檢查其“0”和“”兩點,即搖動手柄,使電機達到額定轉速,兆歐表在短路時應指在“0”位置,開路時應在“”位置; (5) 兆歐
34、表使用時應放在平穩(wěn)、牢固的地方,且遠離大的外電流導體和外磁場。 做好上述準備工作后就可以進行測量了,在測量時,還要注意兆歐表的正確接線,否則將引起不必要的誤差甚至錯誤。 注意事項: (1)兆歐表用接線應用絕緣良好的單根線,并盡可能短些; (2)搖測過程中不得用手觸及被試設備,還要防止外人觸及; (3)禁止在雷電時或有其他感應民產生可能時搖測絕緣; (4)在測電容器、電纜等大電容設備
35、時,讀數后一定要先斷開接線后方能停止搖動,否則電容電流將通過表的線圈放電而燒損表計; (5)搖測,以均勻速度搖動手柄,使轉速盡量接近120r/min,由于被測設備有電容等充電現(xiàn)象,因此要搖測1min后再讀數。如果搖動手柄后指針即甩到零值,則表示絕緣已經損壞,不能再繼續(xù)搖,否則將使表內線圈燒壞。 由此可見,要想準確的測量出電氣設備等的絕緣電阻,必須對兆歐表進行正確的使用,否則,將失去了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電動機的傳動和點動控制電路 (1)目的要求
36、 a了解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接線方法; b了解電動機的傳動和點動控制。 (2)線路圖:(略) 原理:KM1回路為點動控制電路,按下綠色按鈕。KM1線圈通電,松開綠色按鈕,KM1線圈斷電;KM2回路為傳動控制電路,按下黑色按鈕,KM2通電并自鎖,KM2線圈通電,松開黑色按鈕,KM2線圈不會斷電,停止時按紅色按鈕。 (3)步驟: a按圖接好導線; b檢查線路,確認無誤后通電;
37、c按下后再松開綠色按鈕,觀察KM1的現(xiàn)象,按下后再松開黑色按鈕,觀察KM2的現(xiàn)象,最后按下紅色按鈕,記錄實驗現(xiàn)象; d切斷電源,拆除導線。 4電動機的順序控制電路 (1)目的要求 a了解繼電器的順序控制原理,掌握其接線方法; b加深對繼電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線路圖:(略) 原理:需要KM2線圈通電時,必須先按下綠色按鈕,KM1通電并自鎖,串聯(lián)在KM2線圈回路的KM1也通電并自鎖,再按下黑色按鈕,KM2通電并自鎖,KM2線圈帶電,保證KM2帶電前必須先讓KM1帶電,停止時按紅色按鈕。 (3)步驟: a按圖接好電路; b檢查電路,確認無誤后通電; c先按下綠色按鈕,再按下黑色按鈕,觀察現(xiàn)象;
38、按下紅色按鈕,再直接按黑色按鈕,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 d切斷電源,拆除導線。 5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電路 (1)目的要求 a了解繼電器的正反轉控制控制原理,掌握其接線方法; b通過操作加深對繼電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c能夠組織復雜的接線。 (2)接線圖:(略) 原理:需要KM1帶電時,按下綠色按鈕,KM1通電并自鎖,KM1線圈帶 電,串聯(lián)在KM2線圈回路的KM1常閉觸點斷開,保證KM1與KM2線圈不同時帶電。需要KM2線圈帶電時,先按紅色按鈕停止,KM1斷開,按下黑色按鈕,KM2通電并自鎖,KM2線圈帶電,串聯(lián)在KM1回路的KM2常閉觸點斷開,保證KM2與KM1也不同時帶電。 (3)步驟: a按圖連接
39、好導線; b檢查線路,確認無誤后通電; c按順序,先按綠色按鈕,再按下黑色按鈕,觀察現(xiàn)象;然后按紅色按鈕,反過來,先按黑色按鈕,再按綠色按鈕,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d切斷電源,拆除導線,歸還實驗儀器。 6.ZC-8型接地電阻測量儀的使用方法和要求(1)接地電阻測試要求:a、交流工作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 b、安全工作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 c、直流工作接地。接地電阻應按計算機系統(tǒng)具體要求確定;d、防雷保護地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 e、對于屏蔽系統(tǒng)如果采用聯(lián)合接地時,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 (2)接地電阻測試儀ZC-8型接地電阻測試儀適用于測量各種電力系統(tǒng)、電氣設備和避雷針等接地裝置的電阻值。也
40、可以測量低電阻導體的電阻值和土壤電阻率。(3)本儀表工作由手搖發(fā)電機、電流互感器、滑線電阻及檢流針等組成,全部機構裝在塑料殼內,外有皮殼便于攜帶。附件有輔助探棒導線等,裝于附件袋內。其工作原理采用基準電壓比較式。(4)使用前檢查測試儀是否完整,測試儀包括如下部件:a、ZC-8型接地電阻測試儀一臺b、輔助接地棒二根c、導線5m、20m、40m各一根(5)使用與操作1、測量接地電阻值時接線方式的規(guī)定儀表上的E端鈕接5m導線,P端鈕接線20m線,C端鈕接線40m線,導線的一端分別接被測物接地極E,電位探棒P和電流探棒C,且E、P、C應保持直線,其間距為20m:。1.a測量大于等于1接地電阻時接線圖(
41、略) 將儀表上2個E端鈕連接在一起. 1.b測量小于1接地電阻時接線圖見圖(略) 將儀表上2個E端鈕導線分別連接到被測接地體上,以消除測量時連接導線電阻對測量結果引入的附加誤差. 2、操作步驟2.a儀表端所有接線應正確無誤. 2.b儀表連線與接地極E、電位探棒P和電流探棒C應牢固接觸. 2.c儀表放置水平后,調整檢流計的機械零位,歸零. 2.d將“倍率開關”置于最大倍率,逐漸加快搖柄轉速,達到150r/min.當檢流計指針向某一方向偏轉時,旋動刻度盤,使檢流計指針恢復到“0”點.此時刻度盤上讀數乘上倍率檔即為被測電阻值. 2.e、如果刻度盤讀書小于1時,檢流計指針仍未取得平衡,可將倍率開關置于
42、小一檔的倍率,直至調節(jié)到完全平衡為止. 2.f如果發(fā)現(xiàn)儀表檢流計指針有抖動現(xiàn)象,可變化搖柄轉速,以消除抖動現(xiàn)象. (6)注意事項1、禁止在有雷電或被測物帶點時進行測量. 2、儀表攜帶、使用時須小心輕放,避免劇烈震動. (7)接地電阻測量儀表的要求1、接地電阻的測量工作有時在野外進心行,因此,測量儀表應堅固可靠機內自帶電源,重量輕、體積小、并對惡劣環(huán)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2、大于20dB以上的抗干擾能力,能防止土壤中的雜散電流或電磁感應的干擾. 3、儀表應具有大于500kw的輸入阻抗,以便減少輔助極棒探針和土壤間接觸電阻引起的測量誤差. 4、儀表內測量信號的頻率應在25Hz1kHz之間,測量信號
43、頻率太低和太高易產生極化影響,或測試極棒引線間感應作用的增加,較大的測試電流有利于提高儀表的抗干擾性能. 5、在耗電量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提高測試電流,較大的測試電流有利于提高儀表的干擾性能. 6、儀表應操作簡單,讀數最好是數字顯示,以減少讀數誤差. 7、絕緣電阻表的使用說明:a:將儀器水平位置放置,把被測物接于L及E兩端上,以每分鐘120轉的速度搖動發(fā)電機的手柄,即可從標度盤上讀出被測物的絕緣電阻值b:實驗線路絕緣時,L端接線路,E端接地c:實驗兩線間絕緣時,L及E端各接一線d:實驗電纜絕緣時,L端接芯線,E端接外層,G端接里層,可以避免表面漏電所產生的誤差1. 數控銑床( 精雕CNC雕刻機
44、)組成、布局及其主要技術參數;2. 數控銑床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3.機床操作面板與控制面板及其按鈕使用;4. 工件、刀具安裝及調整,對刀,建立工件坐標系等及其注意事項;5. 實訓用數控銑床的特殊指令與常用指令及其使用方法;6. 程序的輸入與編輯及注意事項;7. 會使用精雕軟件進行編程、對簡單零件數控的加工的手動編程、自動編程和印章和浮雕雕刻的自動編程、參數選定和仿真加工8簡單零件的加工和印章的雕刻的操作三數控機床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1.概念-數控、數控機床與數控加工數字控制:是以數字化信號對機構的運動過程進行控制的一種方法。簡稱為數控(NC)。數控機床:指應用數控技術對加工過程進行控制的
45、機床。數控加工:泛指在數控機床上進行零件加工的工藝過程。 2.數控加工的特點(優(yōu)點)數控機床與普通機床比較:數控機床在普通機床基礎上增加了對機床運動和動作自動控制 的功能部件,使數控機床能夠自動完成 對零件加工的全過程。1)加工精度高,加工質量穩(wěn)定 數控機床的機械精度高 數控機床的控制精度高(0.001mm/P) 無人為誤差,加工的一致性好2)數控加工的生產效率高 極大地縮短加工的輔助時間(快速行程、自動換刀) 免劃線工序 粗、精加工一次裝夾完成 無需中途停車檢測3)對加
46、工對象的適應性強. 單件、小批生產易于獲得好效益4)易于實現(xiàn)CAD/CAM一體化及構成計算機集中控制系統(tǒng).四精雕機的特點:一般認為精雕機是使用小刀具、大功率、小吃刀量、高速進給、高速主軸電機的數控銑床。國外并沒有精雕機的概念,加工模具他們是以加工中心(電腦鑼)銑削為主的,但加工中心有它的不足,特別是在用小刀具加工小型模具時會顯得力不從心,并且成本很高。國內開始的時候只有數控雕刻機的概念,雕刻機的優(yōu)勢在雕,如果加工材料硬度比較大也會顯得力不從心。精雕機的出現(xiàn)可以說填補李兩者之間的空白。精雕機既可以雕刻,也可銑削,是一種高效高精的數控銑床。精雕機和雕刻機、雕銑機
47、、加工中心(電腦鑼)在外觀結構上都非常類似,下面就四者進行比較分析:從概念上講:加工中心:港臺、廣東一帶稱之為電腦鑼,是帶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的一種高度自動化的多功能數控機床。第一臺加工中心出現(xiàn)在1958年的美國。它可以實現(xiàn)了工件一次裝夾后即可進行銑削、鉆削、鏜削、鉸削和攻絲等多種工序的集中加工,功能特別強調“銑”。雕刻機:它主軸轉速高適合小刀具的加工,扭矩比較小,著重于“雕刻”功能,例如木材(專門加工木板的稱為木雕機)、雙色板、亞克力板等硬度不高的板材,不太適合強切削的大工件。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打著雕刻機旗號的產品都是為加工工藝品為主,成本低,由于精度不高,不宜用于模具開發(fā);但也有例外的例如
48、晶片雕刻機。精雕機: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精確雕、也可銑,雕刻機的基礎上加大了主軸、伺服電機功率,床身承受力,同時保持主軸的高速,更重要的是精度很高。雕銑機:雕銑機注重雕和銑,是介于精雕機和加工中心之間的過渡機型。相比精雕機,其優(yōu)點是機器剛性更強,加工效率更高、功率大、適合做軟金屬的快速、重型切削。相比加工中心優(yōu)點是:加工軟金屬如銅、鋁的速度更快、鋼模的精加工速度效率更高。其缺點不宜進行大型工件的開粗、重切削。雕銑機還向高速發(fā)展,一般稱為高速機,切削能力更強,加工精度非常高,還可以直接加工硬度在HRC60以上的材料,一次成型。從外觀體積上講:加工中心體積最大,大型的1690型機體積在4m*3m,小
49、型的850型機也在2.5m*2.5m;精雕機次之,比較大型的750型機一般在2.2m*2m;雕刻機最小。從機械結構上講:加工中心一般采用懸臂式,精雕機和雕刻機一般多用龍門式架構,龍門式又分為棟梁式和定梁式,目前精雕機以定梁式居多。從指標數據上講:主軸最高轉速(r/min):加工中心8000;雕精雕機最常見240000,高速機最低30000;雕刻機一般與雕銑機相同,用于高光處理的雕刻機可以達到80000,一般不用電主軸而是用氣浮主軸。主軸功率:加工中心最大,從幾千瓦到幾十千瓦都有;精雕機次之,一般在十千瓦以內;雕刻機最小。切削量:加工中心最大,特別適合重切削,開粗;精雕機次之,適合精加工;雕刻機最小。速度:由于精雕機和雕刻機都比較輕巧,它們的移動速度和進給速度比加工中心要快,特別是配備直線電機的高速機移動速度最高達到120m/m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廚師餐飲項目投資合作協(xié)議8篇
- 2025年度林木種植基地林業(yè)科研合作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教育科技產品代工開發(fā)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計算機技術援助及服務協(xié)議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用金屬材料采購合同范本3篇
- 專屬2024版代理合作協(xié)議模板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氣管道租賃與運營合同
- 二零二五版酒店員工福利及獎勵計劃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設備拆除與環(huán)保修復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民工勞動權益維護合同范本
- 2024年萍鄉(xiāng)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標準卷
- 2024年高考數學(理)試卷(全國甲卷)(空白卷)
- DB32-T 4444-2023 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范
- 臨床三基考試題庫(附答案)
- 合同簽訂執(zhí)行風險管控培訓
- 九宮數獨200題(附答案全)
-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訓
- PTW-UNIDOS-E-放射劑量儀中文說明書
- JCT587-2012 玻璃纖維纏繞增強熱固性樹脂耐腐蝕立式貯罐
- 典范英語2b課文電子書
- 員工信息登記表(標準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