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漢語言文學古代漢語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1頁
ls漢語言文學古代漢語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2頁
ls漢語言文學古代漢語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3頁
ls漢語言文學古代漢語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4頁
ls漢語言文學古代漢語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漢語專題試題一、填空(10分).1. “小學”本來是對從事初級教育的學校的稱呼,因為文字是小學所學的主要內容,所以漢代用“小學”這一名稱指稱。2 .漢字改革從研制拼音文字開始,代表人物主要有盧慧章、王照、勞乃宣。1892年盧慧章出版了 ,創(chuàng)造了最初的- 文字。1900年王照出版了 ,1905年勞乃宣出版了3 .假借造成的用字后果有兩種情況: 。4 .漢字形體變化的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察: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每題 5分,共20分)5 .如何認識倉頡造字說?6 .唐蘭、陳夢家、裘錫圭提出的“三書說”具體名目是什么?7 .字形感知活動的要求對字形變化有哪些作用?8 .為什么說漢字對漢民族的發(fā)

2、展壯大與國家的統(tǒng)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三、分析下列漢字的構造類型(每字 1分,共10分)9 .皿:10.苛:11.朱:12.景:13. 林: 14. 冊:15忝:16. 伐:17須:18. 基:四、寫出下列黑體字的讀音(每字1 分,共 10 分)19. 龜裂20. 大宛21. 吐谷渾22. 土蕃23. 阿房官24會稽25. 啞然失笑26. 德發(fā)揚,詡萬物27. 抨擊時弊28. 毗鄰五、解釋句中黑體字的宇義,并說明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每字2 分。解釋句中義1 分,說明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 1 分。共 10 分)29. - 氣專定,則傍通而不疑。管子,兵法30. 言己之光美,擬

3、于舜禹,參于天地,非夸誕也。茍子不茍31飛騰何限云中鶴,寂莫空余澗底鱗。汪懋麟送夢敦學士假歸桐城32. 去鄉(xiāng)三十載,復得還舊丘。鮑照結客少年場行33.通人圈于好惡兮,豈愛惑之能剖。后漢書張衡傳六、按照要求說明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異體宇、繁簡字(40 分)34. 寫出下列句中古字,并說明增加或改變了什么構字部件構成今字?(每字 2 分。 寫出古字 1 分,具體說明1 分,共10 分)(1)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論語堯日)(2) 疾止。(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召彼故老,訊之占夢。(詩小雅正月)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左傳宣公二年)“(5)飲之食之,教之誨之。(詩小雅

4、綿蠻)35寫出句中通假字所通之字及其意義(每字2 分。寫出句中通假字1 分,說明意義1分。共 10 分)(1)立適以長不以賢。(公羊傳隱公元年) (2)于是乎詳僵而棄酒。(史記蘇秦列傳) 廣陽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漢書李廣傳)宋,所為無雉兔狐貍者也。(墨子公輸)(5)丞相豈兒女子邪?何謂咀藥而死?(漢書王嘉傳)36. 找出句中的異體字,寫出規(guī)范字,并與規(guī)范字一并說明造字結構特點:(10 分)(1) 繁富夥麴,非可單究。(左思魏都賦)(2)凡火,人火日火,天火日炎。(左傳宣公十六年)腭如激丹,齒如齊貝。(莊子盜跖)(4) 清泉洗聃煎山茗,滿榻松風清晝眠。(陸游午枕)(5)漢王傷筲,乃捫足日

5、:“虜中吾指?!保ㄊ酚浉咦姹炯o)37. 說明句中黑體字的意義并寫出對應的繁體字(每字2 分,共 10分):(1) 寒淡,曉朧朧。黃雞催斷丑時鐘。(宋嚴仁鷓鴣天)(2)朝之室也,聚灑千鐘,積曲成封,望門百步,糟漿之氣逆于人鼻。(列子楊朱)(3)星月之行,可以歷推得也。(淮南子本經(jīng)訓)(4)在我閡兮,履我發(fā)兮(詩齊風東方之日)(5)彼君子女,卷發(fā)如蠶。(詩小雅都人士)試卷代號:131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0-2011 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開卷)古代漢語專題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供參考)2011 年 7 月一、填空(10 分)1 .1 分。漢字學。2每項1 分,共 5 分。一切了然初

6、階;中國拼音;官話合聲字母;增訂合聲簡字譜;重訂合聲簡字譜。3每項1 分,共2 分。(1) 永借不還。(2) 久借棄還。4每項1 分,共2 分。一個是內部因素,即字的制作者、使用者與字形的矛盾的角度來考察。一個是外部角度,即社會因素對字形的制燈:二、每題5 分,共 20 分。5如何認識倉頡造字說?倉頡造字是一種流傳最廣的說法,古人把漢字的發(fā)明歸結于某一個個人,這不符合事理,也不符合事實。漢字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符號系統(tǒng),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根本不可能由某一個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而應該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和地方創(chuàng)造的。魯迅說:“在社會里,蒼頡也不止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圈,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

7、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了,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記事?!碑斏鐣l(fā)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文字能夠系統(tǒng)地記錄語言的時候,就有人對這種雛形的文字進行采集、整理i 釹進,使之成為系統(tǒng)的、為社會所共用的文字。原始社會,文化活動是由巫、史一類人掌管的,文字的采集整理工作也是由他們進行的。黃帝時期,也許有一位名叫蒼頡的史官整理過文字,所以后人就把漢字的發(fā)明歸功于他。6 . 唐蘭、陳夢家、裘錫圭提出的“三書說”具體名目是什么?唐蘭的“三書說”是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聲文字。陳夢家的“三書說”是象形字、聲假字、意音字。裘錫圭的“三書說”是表意字、假借字、意音字?;蛞夥帧⒈硪糇郑ɑ蛞舴郑?、半表意半表音字(或

8、意符音符字)。7字形感知活動的要求對字形變化有哪些作用?對字形的感知要求字形要容易識別,即容易看清楚字形的形狀。這就要求文字必須具有一定的清晰度。要清晰,就要做到,一,字不宜筆畫太多,寫得不易過小。如果字形過于繁富,寫得過小,就不容易看清。第二,部件的分布要相對地集中,這就使?jié)h字形成了二維結構的塊形文字。第三,字形之間的區(qū)別度要明顯。8為什么說漢字對漢民族的發(fā)展壯大與國家的統(tǒng)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國家的統(tǒng)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而漢字對在中華大地上形成共同的漢語和共同的漢文化,產(chǎn)生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從而對中國的統(tǒng)一,產(chǎn)生了巨大的作用。中國和歐洲的面積差不多,歐洲在歷史上,一

9、直處于分裂狀態(tài),現(xiàn)在仍然有幾十個國家,而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而且在歷史上,統(tǒng)一一直是發(fā)展的主流,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使用著形體穩(wěn)定的、能夠溝通各地方言的漢字。漢字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事務的需要,反過來, 漢字為國家的管理提供了最好的工具。有了文字,就可以積累政治管理的經(jīng)驗,可以形成成文的制度法令。中國社會很早就形成了統(tǒng)一的國家,有了完善的管理體制,這與文字的參與有著莫大的關系。三、每字1 分。共 10 分9皿:象形字10苛:形聲字11朱:指事字12景:形聲字13林:會意字14冊:象形字 15忝:形聲字16伐:會意字 17. 須:象形字18基:形聲字四、每字1 分

10、。共 10 分。19龜jun 裂20大宛yuan21吐谷ya 渾22土蕃b623阿邑房官24會kuai 稽25啞宅然失笑26德發(fā)揚,詡xd 萬物27抨peng 擊時弊28毗pi 鄰五、每字2 分。解釋句中義1 分,說明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1 分。共 10 分。29阻礙;假借義。30通“廣”;大;假借義。31寂靜;引申義。32指村落;引申義。33通“菱”;蒙蔽;假借義。六、按照要求說明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異體字、繁簡字,共40 分。34. 每字 2 分。寫出古字1 分,具體說明1 分,共 10 分。(1) 戒;在古字的形體上加意符“ ”寫作“誡”。(2) 止;在古字的形體上加意符“足”

11、寫作“趾”。(3) 召;在古字的形體上加意符“ ”寫作“詔”。(4) 田;在古字的形體上加意符“叟”寫作“畋”。(5) 食;在古字的形體上加聲符“司”寫作“飼”。35. 每字 2 分。寫出句中通假字1 分,說明意義1 分。共 10 分。(1) “適”通“嫡”,嫡子。(2) “詳”通“佯”。假裝。(3) “陽”通“佯”。假裝。(4) “為”通“謂”。說。(5) “謂”通“為”。表判斷。36找出異體字,寫出規(guī)范字1 分,說明造字結構特點1 分,共 10 分。(1) 麴,規(guī)范字是夠?!棒稹?、“夠”構字部件位置不同,兩個字構字部件位置相反。(2) 炎,規(guī)范字是災?!把住薄ⅰ盀摹痹熳纸Y構不同“炎”是形聲字,“災”是會意字。(3) 腭,規(guī)范字是唇“厝”和“唇”都是形聲字,聲符相同,但意符不同,膺從肉,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