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診療規(guī)范_第1頁
痛風診療規(guī)范_第2頁
痛風診療規(guī)范_第3頁
痛風診療規(guī)范_第4頁
痛風診療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痛風痛風系由濕濁瘀阻,留滯關節(jié)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引起的多以趾、指等關節(jié)紅腫疼痛,或伴發(fā)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病證。相當于西醫(yī)學痛風(Gout)。本病常與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心腦血管病伴發(fā),見于世界各地區(qū)、各民族,我國部分地區(qū)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患病率直線上升(超過0.3%),這可能與我國經濟發(fā)展、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改變有關。 一、診斷中醫(yī)診斷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西醫(yī)診斷參照197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分類標準:1. 關節(jié)液中有特異性尿酸鹽結晶2. 其次用化學實驗或偏振光顯微鏡證實痛風石

2、中含尿酸鹽結晶3. 具備以下12項(臨床、實驗、X線表現(xiàn))中6項:急性關節(jié)炎發(fā)作1次;炎癥反應在1天內達高峰;單關節(jié)炎發(fā)作;可見關節(jié)發(fā)紅;第一跖趾關節(jié)疼痛或腫脹;單側第一跖趾關節(jié)受累;單側跗骨關節(jié)受累;可疑痛風石;高尿酸血癥;不對稱關節(jié)內腫脹(X線證實);無骨侵蝕的骨皮質下囊腫(X線證實); 關節(jié)炎發(fā)作時關節(jié)液微生物培養(yǎng)陰性。 二、中醫(yī)治療方案(一)內治法:辨證論治1.急性期(1)濕熱蘊結證癥狀:局部關節(jié)紅腫熱痛,發(fā)病急驟,病及一個或多個關節(jié),多兼有發(fā)熱、惡風、口渴、煩悶不安或頭痛汗出,小便短黃,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數(shù)。治法:清熱除濕、祛風通絡。方藥:竹葉石膏湯或四妙散。竹葉石膏湯:淡竹葉

3、10g,生石膏30g,知母10g,沙參30g,麥冬15g,法夏15g,海桐皮10g,海風藤10g,透骨草10g,羊藿15g,薏苡仁15g,獨活15g,甘草10g。四妙散:蒼術15g,黃柏20g,苡仁15g,牛膝15g,獨活15g,防己15g,威靈仙10g,土茯苓30g,蠶沙10g,甘草6g。加減:熱甚者,加連翹15g,忍冬騰15g;陰傷甚者,加玄參15g,生地15g;腫痛甚者,加乳香10g,沒藥10g,全蝎5g;關節(jié)周圍有紅斑者,加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5g;下肢痛甚,加牛膝15g,木瓜15g,獨活15g;上肢痛甚,加羌活15g,姜黃15g,威靈仙15g。表證甚者,加桂枝15g,杭芍1

4、5g,或改用白虎桂枝湯。中成藥: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中藥針劑:清開靈注射液;可選擇下列1種活血化瘀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丹參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燈盞花注射液靜脈滴注。(2)內寒外熱證癥狀:關節(jié)疼痛,局部觸之發(fā)熱,但自覺畏寒,全身熱象不顯,舌苔或白或黃,或黃白相間,脈弦數(shù)。治法:寒熱分消,內外合治。內治散寒除濕,溫通經絡;外用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方藥:內服黃芪防己湯。黃芪30g,防己10g,桂枝10g,白術15g,茯苓15 g,細辛6g,川芎15g,羌活10g,獨活10g,秦艽10g,懷牛膝10g,海桐皮10g,海風藤10g,生姜15g,大棗10g,甘草6g。加減:寒甚者,加

5、附片30g(先煎3小時)。外用苦參黃柏湯外泡洗,或院內痛風清洗劑泡洗??鄥ⅫS柏湯:苦參30g,黃柏30g,土茯苓20g,大黃20g,虎杖20g,刺蒺藜20g,皂刺20g,淮牛膝15g,苡仁15g,海桐皮10g,海風藤10 g。中藥針劑:脈絡寧注射液、丹參注射液。2.間歇期(脾虛濕阻證)無癥狀期,或僅有輕微的關節(jié)癥狀,或高尿酸血癥,或見身困倦怠,頭昏頭暈,腰膝酸痛,納食減少,脘腹脹悶,舌質淡胖或舌尖紅,苔白或黃厚膩,脈細或弦滑等。治法:健脾化痰、滲濕通絡。方藥:七君湯。三七6g(研磨服),人參10g,茯苓15g,白術15g,土茯苓15g,天竺黃15g,滑石18g,薏苡仁25g,金錢草15g,玉米

6、須15g。中藥針劑:可選擇1種活血化瘀注射液。3.慢性期(1)寒濕痹阻證癥狀:關節(jié)疼痛,腫脹不甚,局部不熱,痛有定處,屈伸不利,或見皮下結節(jié)或痛風石,肌膚麻木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或濡緩。治法:溫經散寒,除濕通絡。方藥:黃芪防己湯。黃芪30g,防己10g,桂枝15g,細辛5g,當歸12g,獨活10g,羌活10g,白術10g,防風10g,羊藿15g,苡仁20g,甘草3g 。加減:寒甚者,加附片30g(先煎3小時),或改用附子桂枝湯;濕邪偏甚者,加木瓜15g,萆薢15g;皮下結節(jié)或痛風石,加天南星15g,金錢草20g,炮山甲10g(研末服)。中藥針劑:可選擇1種活血化瘀注射液。(2)痰瘀痹阻證

7、癥狀:關節(jié)疼痛反復發(fā)作,日久不愈,時輕時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關節(jié)腫大,甚至強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結節(jié),或皮色紫暗,脈弦或沉澀。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絡。 方藥:桃紅四物溫膽湯。生地30g,當歸20g,赤芍15g,川芎15g,桃仁10g,紅花10g,威靈仙10g,秦艽10g,陳皮10g,法夏12g,茯苓20g,枳實10g,竹茹10g,苡仁20g。加減:皮下結節(jié),加天南星15g,白芥子10g;關節(jié)疼痛甚,加乳香10g,沒藥10g,全蝎5g;腫痛甚,加土茯苓15g,滑石15g,防己15g;久病體虛者,加黨參30g,黃芪30g。中藥針劑:可選擇1種活血化瘀注射液。(3)肝腎虧虛證癥狀:關節(jié)疼痛

8、,反復發(fā)作,日久不愈,時輕時重或游走不定,甚或關節(jié)變形,屈伸不利,腰膝酸痛或足跟疼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滑細。 治法:益腎養(yǎng)肝,活絡止痛。 方藥:獨活寄生湯加味。獨活15g,桑寄生15g ,秦艽10g,防風15g,川芎15g ,當歸20g ,桂枝20g ,杭芍15g ,生地20 g ,淮牛膝15g,杜仲15g ,黨參30g,淫羊藿15g,苡仁15g ,生姜15g ,大棗10g ,甘草10g。加減:冷痛甚者,加附片30g(先煎3小時),干姜10g;腰膝酸痛甚者,加黃芪30g,鹿角霜15g,續(xù)斷15g;關節(jié)重著、麻木者,加防己15g,苡仁25g,蒼術15g,雞血藤15g;皮下結節(jié),加天南星15

9、g,白芥子10g;陰虛者,合二至丸加減,或以六味丸、左歸丸加減;陰虛火旺者,加知母、黃柏,或以知柏地黃丸加減。中藥針劑:參附注射液,或生脈注射液;可選擇1種活血化瘀注射液。(二)外治法1.??仆庥弥苿鶕?jù)辨證論治選用。(1)院內痛風清洗劑(苦參、黃柏、土茯苓、大黃、虎杖、刺蒺藜、皂刺、海桐皮等),外洗,每次1瓶(200ml)兌入熱水3000ml中泡洗患處,l次30分鐘,l日2次。(2)金黃膏,外貼,每日一貼。2.穴位藥物注射法:選擇1種注射液:當歸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燈盞花注射液,正清風痛寧注射液等,注射相關穴位,注射穴位為病變部位附近的穴位,如:外關、合谷、八邪、足三里、陽陵泉、昆侖、照海

10、、八風;配合選用腫痛關節(jié)部位的阿是穴,每日或隔日1次,57次為1療程。(三)非藥物療法1.針灸療法針灸(包括針刺、溫灸、火針、電針、刺絡放血及穴位注射等),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見效快,療效好,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1)毫針踝部:行間、隱白、公孫、內庭、昆侖、申脈、照海等。膝部:犢鼻、膝陽關、陽陵泉、梁丘。加減:濕重者加陰陵泉、豐隆、脾俞、胃俞、足三里等;濕熱重者加大椎、曲池、行間、內庭、血海、上巨虛、下巨虛等。(2)三棱針刺絡放血(不常用):多在痛風急性發(fā)作時采用,有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的功效。三棱針作為放血的最常用針具,三棱針在臨床應用很普遍,取阿是穴,放血12ml,每周23次,10天為一療程,

11、間隔7天,連續(xù)34療程?;疾砍R?guī)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腫脹之囊部,迅速點刺后擠壓,可見有大量白色石灰狀物質被擠出,直至周圍擠壓再無滲出物為止然后給患處消毒加壓包扎。(3)火針(不常用):火針作為特種針法治療痛風有著獨到之處?;疳樣兄杌鹬?、溫通經絡、開門去邪、散寒除濕、以熱引熱、行氣散毒的作用,更加適合痛風的治療。認為火針放血療法更適宜于濕熱蘊結型的病人。2.拔罐:疼痛部位用35個火罐,每次留罐5min;痹痛化熱者不宜。(四)治療方案原發(fā)性痛風缺乏病因治療,因此不能根治。治療痛風的目的是:迅速控制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急性發(fā)作;預防急性關節(jié)炎復發(fā);糾正高尿酸血癥,以預防尿酸鹽沉積造成的關節(jié)破壞及腎臟損

12、害;手術剔除痛風石,對毀損關節(jié)進行矯形手術,以提高生活質量。1.基礎治療(1)飲食控制:應采用低熱能膳食,避免高嘌呤食物,保持理想體重。含嘌呤較多的食物主要包括動物內臟、沙丁魚、蛤、蠔等海味及濃肉湯,其次為魚蝦類、肉類、豆類及豆制品等,而各種谷類制品、水果、蔬菜、牛奶、奶制品、雞蛋等含嘌呤最少。嚴格戒飲各種酒類,每日飲水應在2000ml以上。(2)避免誘因:避免暴食酗酒、受涼受潮、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穿鞋要舒適、防止關節(jié)損傷、慎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某些利尿劑、小劑量阿司匹林等。(3)防治伴發(fā)疾?。盒柰瑫r治療伴發(fā)的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2.中醫(yī)藥內外合治(1)內治法

13、為主:辨證論治選用湯藥、成藥及針劑;(2)外治法:院內專病外用制劑、穴位藥物注射法;(3)非藥物療法:針灸、三棱針刺絡放血、拔罐、火針等。(五)調攝護理1.按內科常規(guī)護理2.居住環(huán)境(1)風寒濕痹者室內宜溫暖向陽,干燥防潮,注意防寒保暖。熱痹者病室宜清爽通風。(2)惡寒發(fā)熱、關節(jié)紅腫疼痛、屈伸不利者,應絕對臥床休息,病情穩(wěn)定后可適當下床活動。保持衣被清潔干燥,出汗多時應及時擦干更換衣單。生活不能自理的臥床患者,要經常幫助活動肢體關節(jié),適時更換臥位,受壓部位用軟墊保護,防止發(fā)生褥瘡。注意肢體保持功能位置,防止發(fā)生畸形。(3)關節(jié)疼痛變形者,防止受壓。關節(jié)不利或強直者,應鼓勵或協(xié)助患者加強功能鍛煉,按時做被動活動。3.病情觀察(1)觀察痹痛的部位、性質、時間、與氣候變化的關系,以及皮膚、汗液、二便、體溫、脈博、舌象、伴隨癥狀的變化等,做好記錄。(2)急性期: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應休息至關節(jié)疼痛緩解72h后方可開始恢復活動。(3)間隙期及緩解期:飲食控制很重要,避免進食高嘌呤飲食。動物內臟、骨髓、海味、螃蟹、豆類等含嘌吟最豐富;魚蝦類、肉類、豆類及豆制品、花菜、菠菜亦含一定量嘌呤,蔬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