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共3頁)_第1頁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共3頁)_第2頁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共3頁)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作者:楊勇來源:現(xiàn)代交際2018年第19期        摘要: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和關注,然而這種重視僅僅體現(xiàn)在英語國家文化的學習和了解上,而忽視了我國本土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在英語教學課堂中的切入和滲透,本文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我國本土文化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結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英

2、語教學 有效滲透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206-02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們開展跨文化的交際越來越多,英語早已是一門世界性的語言。然而,有學者提出中國的英語教學存在“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xiàn)象。筆者認為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西方與本土文化的融合勢在必行,是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當前我國英語學習從小學就已經(jīng)開始了,本土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

3、也應同時進行,為學習者打下良好的文化學習基礎。        一、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滲透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英語教學課堂的觀察,以及對教師和學生的訪談交流,筆者發(fā)現(xiàn)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存在以下問題。        (1)英語教學材料中缺少中國文化的成分。為了學習到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語言,從小學到大學的英語學習材料,基本都是選用西方國家的文章片段,而

4、老師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的時候也盡量選擇西方原版的材料,很少涉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材料。如果我們的英語學習者使用的英語學習教材中很少甚至是沒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學習者就無法用英語目標語表達自己的文化,那又怎樣向世界傳播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呢?如何讓世界了解和認識中國呢?        (2)英語教師本土文化意識缺失。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習目標語國家的文化,英語教師既是英語教學的執(zhí)行者又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僅僅只教授語言,而應該既是語言的講解者同時又是文化的引導者和傳播者,既要關注英語教育的

5、價值趨向,又要加強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和教育。但是現(xiàn)實中有些英語教師希望能夠在課堂上滲透傳播中國本土傳統(tǒng)文化,但是由于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不高,對自己沒有信心,也無法準確地講清楚中國的文化。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確實比較深厚,要想真正理解掌握也非易事。因此,許多老師擔心自己誤解文化內涵,誤導學生,從而放棄了機會。        (3)英語考試試題對中國文化的涉及不足。英語科目的考試是英語教學的反映,在中國各級各類英語考試中,是否涉及中國本土文化的內容,將直接反映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上,然而在我國英語考試的試題中涉及和反映的都是

6、西方的文化,很少涉及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不足,學生也不會積累有關本土文化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對本土文化的表達和傳播不重視。        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英語教學中有效滲透的途徑        (1)在課內,利用文化包傳遞中西文化差異的信息。在教師層面,利用課堂教學內容深入挖掘母語傳統(tǒng)文化,適度切入課堂,隨堂講解和比較中西方文化的異同,進行文化宣傳和導入;結合教學材料開設中西方文化比較課;設置校

7、本課程,積極創(chuàng)設文化學習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介紹中國文化。在課外,組織學生多閱讀有關中國的英語材料,積累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英語表達方式;吸收中西方文化養(yǎng)分。從學生層面來講,在學習的英語過程中,要重視母語與民族文化的學習,促進學習者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為以后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2)結合教材內容適時開設文化比較課。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所接觸的素材大多是英美國家的文化、歷史與現(xiàn)狀,中國文化在英語課堂上介入量相當少。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安排,積極主動尋找中國文化的切入點,增加和教學內容相關的中國

8、文化知識,逐步向學生介紹中國的相關文化,從最初的基本詞匯的引入和學習,然后逐漸深入,利用課堂隨時對“本土文化”進行比較和解釋,幫助學習者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其能夠用目的語表達自己的文化,從而提高學生跨文化的敏感性,增強學習者的文化自信,培養(yǎng)跨文化的意識。        (3)設置校本課程,系統(tǒng)介紹中國文化。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區(qū)之間的差異比較大,國家課程無法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學生的需求,而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則可以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設置校本英語課程為教師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空間。提倡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種類型課程

9、相結合,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層次學生的基本要求,在三維課程體系中增加選修課的比重,鼓勵自主學習,提倡人文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學校可以采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固定模式、講座模式、探討模式、活動模式、體驗模式等都是開展校本課程的方法。        (4)完善教材配置。我國英語學習者不能用英語對本族文化進行準確的描述,一方面是因為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講解涉及很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國英語學習者可以參閱的介紹中國文化的英文資料比較少,所能接觸的介紹中國文化的英語資料(下轉第205頁)(上接第206頁)更是少之

10、又少。況且這些資料的翻譯也是各不相同的。在英語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應該提高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英語教材中的比重,把與英語文化相關的中國文化內容編撰到英語教材中,提供必要的詞匯和表達方式,這樣學生能夠幫助學生盡快掌握自己國家優(yōu)秀文化的相關知識,為他們用目標語表達和描述本族文化提供基礎。還能夠間接地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        (5)強化教師的培養(yǎng),提高教師的素質。英語作為連接中西文化的橋梁紐帶,英語教師作為語言文化傳授的專業(yè)人員更需要“學貫中西”。外語教師在介紹、引進和研究西方語言文化的同時,也應熟悉本土

11、傳統(tǒng)文化,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跨文化交際中不失風范,避免出現(xiàn)“文化失語”。此外,“學貫中西”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理解、評價和整合文化,因此更新教師理念和教師知識結構是文化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我國英語教師本人必須具有強烈的跨文化意識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本土文化和目的語文化的特點和彼此之間的異同有較深刻的了解,并且能夠洞察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但是,目前對于我國絕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來說,跨文化交際只是紙上談兵,并無多少實踐經(jīng)驗。因此,要為教師多提供進修的機會,對其加強跨文化交際這門課程的培訓,從整體上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作為教師本人,也要經(jīng)常閱讀一些時代感強且較為流行的反映英語國家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報

12、刊資料。不斷通過微課和慕課學習有關的中西方國家的文化,了解他們之間的差異,通過學習不斷為學生學習中西方文化提供積極有效的支持。        (6)提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翻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對其相關的作品,不同的譯者有不同的理解和翻譯,這給學習者尤其是初學者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使其感到無所適從。相關機構應該及早提供統(tǒng)一的翻譯,為英語教師和廣大的英語學習者提供積累詞匯和用目標語表達自己文化方面的支持,也為我國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在世界的傳播構筑良好的基礎。     &

13、#160;  三、結語        在英語教學中,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英語教學結合,是提高學習者的文化素質的一種手段,是培養(yǎng)英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一種方式。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目標語和母語文化的平等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積極導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是當前外語教學和研究的重要任務之一。        參考文獻:        1廖建思.淺析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缺失及對策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12):167-16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