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工基礎實驗指導書與實驗報告(中英文版)(共35頁)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8/c00d49d2-a78c-427c-8dbe-cae8f8131ad1/c00d49d2-a78c-427c-8dbe-cae8f8131ad11.gif)
![熱工基礎實驗指導書與實驗報告(中英文版)(共35頁)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8/c00d49d2-a78c-427c-8dbe-cae8f8131ad1/c00d49d2-a78c-427c-8dbe-cae8f8131ad12.gif)
![熱工基礎實驗指導書與實驗報告(中英文版)(共35頁)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8/c00d49d2-a78c-427c-8dbe-cae8f8131ad1/c00d49d2-a78c-427c-8dbe-cae8f8131ad13.gif)
![熱工基礎實驗指導書與實驗報告(中英文版)(共35頁)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8/c00d49d2-a78c-427c-8dbe-cae8f8131ad1/c00d49d2-a78c-427c-8dbe-cae8f8131ad14.gif)
![熱工基礎實驗指導書與實驗報告(中英文版)(共35頁)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8/c00d49d2-a78c-427c-8dbe-cae8f8131ad1/c00d49d2-a78c-427c-8dbe-cae8f8131ad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目錄1.熱工基礎實驗指導書22.熱工基礎實驗報告26 熱工基礎實驗指導書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Basic Experiment Instructor (工程熱力學實驗)實驗一 氣體定壓比熱容測定實驗一、實驗目的1、增強熱物性實驗研究方面的感性認識,促進理論聯(lián)系實際,了解氣體比熱容測定的基本原理和構思。2、學習本實驗中所涉及的各種參數(shù)的測量方法,掌握由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比熱容數(shù)值和比熱容關系式的方法。3、學會實驗中所用各種儀表的正確使用方法。二、實驗原理由工程熱力學所知,氣體定壓比熱容的定義式為:(1)在沒有對外界作功的氣體定壓流
2、動過程中,此時氣體的定壓比熱容可表示為:(2)當氣體在此定壓過程中由溫度t1被加熱至t2時,氣體在此溫度范圍內(nèi)的平均定壓比熱容可由下式確定:(kJ/kg)(3)式中:M氣體的質量流量,kg/s;Qp氣體在定壓流動過程中吸收的熱量,kJ/s。大氣是含有水蒸汽的濕空氣,當濕空氣由溫度t1被加熱至t2時,其中的水蒸汽也要吸收熱量,這部分熱量要根據(jù)濕空氣的相對濕度來確定。如果計算干空氣的比熱容,必須從加熱給濕空氣的熱量中扣除這部分熱量,剩余的才是干空氣的吸熱量。在距室溫不遠的溫度范圍內(nèi),空氣的定壓比熱容與溫度的關系可近似認為是線性的,即可近似的表示為:Cp=A+Bt(4)由t1加熱到t2的平均定壓比熱
3、容則為:(5)這說明,此時氣體的平均比熱容等于平均溫度tm=(t1+t2)/2時的定壓比熱容,因此,可以對某一氣體在n個不同的平均溫度tmi下測出其定壓比熱容Cpmi,然后根據(jù)最小二乘法原理。確定A、B:(6)(7)從而便可得到比熱容的實驗關系式。三、實驗設備1、空氣(或其它氣體)由風機經(jīng)流量計送入比熱容儀本體,經(jīng)加熱、均流、旋流、混流、測溫后流出。氣體流量由節(jié)流閥控制,氣體出口溫度由輸入電加熱器的電壓調(diào)節(jié)。2、該比熱容儀可測量300以下氣體的定壓比熱容四、實驗步驟1、按圖1所示接好電源線和測量儀表。經(jīng)指導教師認可后接通電源,將選擇所需的出口溫度計插入混流網(wǎng)的凹槽中。2、小心取下流量計上的溫度
4、計。開動風機,調(diào)節(jié)流閥,使流量保持在預定值附近,測出流量計出口處的干球溫度ta和濕球溫度tw。3、將溫度計入回原位,調(diào)節(jié)流量,使它保持在預定值附近。調(diào)節(jié)電壓,開始加熱(加熱功率的大小取決于氣體流量和氣流進出口溫度差,可依據(jù)關系式Q=12t/進行估算,式中Q為加熱功率,W;t為比熱容儀本體進出口溫度差,;為每流過10升空氣所需要的時間,S)。4、待出口溫度穩(wěn)定后(出口溫度在10分鐘內(nèi)無變化或有微小變化,即可視為穩(wěn)定),即可采集實驗數(shù)據(jù),需采集的數(shù)據(jù)有:(1)每10升氣體通過流量計時所需的時間(S);(2)比熱容儀進口溫度t1與出口溫度t2();(3)當時大氣壓力B(mmHg)和流量計出口處的表壓
5、力h(mmH2O);(4)電加熱器的電壓U(V)和電流I(A)。5、改變電壓,使出口溫度改變并達到新的預定值,重復步驟4,在允許的時間內(nèi)可多做幾次實驗。將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所列的原始數(shù)據(jù)表中。五、計算公式1、根據(jù)流量計出口處空氣的干球溫度ta和濕球溫度tw,在干濕球溫度計上讀出空氣的相對濕度,再從濕空氣的焓濕圖上查出濕空氣的含濕量d(g水蒸汽/kg干空氣),計算出水蒸汽的容積成分rw2、電加熱器消耗的功率可由電壓和電流的乘積計算。3、干空氣流量為:4、水蒸汽流量為:5、水蒸汽吸熱量為:6、干空氣吸熱量為:六、實驗報告要求1、簡述實驗原理,簡介實驗裝置和測量系統(tǒng)并畫出簡圖。2、報告中要有實驗原始數(shù)
6、據(jù)記錄表,計算過程及計算結果。3、將實驗結果表示在Cpmtm的坐標圖上,用(6)和(7)式確定A、B,確定平均定壓比熱容與平均溫度的關系式(5)和定壓比熱容與溫度的關系式(4)。4、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七、注意事項1、切勿在無氣流通過的情況下使加熱器投入工作,以免引起局部過熱而損壞比熱容儀本體。2、輸入加熱器的電壓不得超過220伏,氣體出口最高溫度不得超過300。3、加熱和冷卻要緩慢進行,防止比熱容儀本體和溫度計因溫度聚升或聚降而損壞。4、停止實驗時,應先切斷電加熱器,讓風機繼續(xù)工作十五分鐘左右。實驗二 空氣絕熱指數(shù)的測定一、實驗目的1、學習測量空氣絕熱指數(shù)的方法。2、通過實驗,培養(yǎng)運用
7、熱力學基本理論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3、通過實驗,進一步加深對剛性容器充氣、放氣現(xiàn)象的認識。二、實驗原理在熱力學中,氣體的定壓比熱容Cp和定容比熱壓Cv,之比被定義為該氣體的絕熱指數(shù),并以k表示,即k=Cp/Cv。本實驗利用定量氣體在絕熱膨脹過程和定容加熱過程中的變化規(guī)律來測定空氣絕熱指數(shù)k。該實驗過程的P-v圖,如圖1所示。圖中AB為絕熱膨脹過程,BC為定容加熱過程。因為AB為絕熱過程,所以: ACB (1)BC為定容過程,所以VB=VC。假設狀態(tài)A與C所處的溫度相同,對于狀態(tài)A、C可得:PAVA=PCVC(2)將(2)式兩邊k次方得:(PAVA)k=(PCVC)k (3)比較(1)、(3)兩
8、式,可得:將上式兩邊取對數(shù),可得:(4)因此,只要測出A、B、C三個狀態(tài)下的壓力PA、PB、PC,且將其代入(4)式,即可求得空氣的絕熱指數(shù)k。三、實驗設備本實驗的實驗設備如圖2所示。實驗時,通過充氣閥對剛性容器進行充氣,至狀態(tài)A,由U形管差壓測得狀態(tài)A的表壓hA(mmH2O),如圖3狀態(tài)A,我們選取容器內(nèi)一分氣體作為研究對象,其體積為VA,壓力為PA,溫度為TA,假設通過排氣閥放氣,使其壓力與大氣壓被力相平衡,恰好此時的氣體膨脹至整個容器(體積為VB),立即關閉排氣閥,膨脹過程結束。因為PB=Pa(大氣壓力),由于此過程進行得十分迅速,可忽略過程的熱交換,因此可認為此過程為定量氣體的絕熱膨脹
9、過程,即由狀態(tài)A(PA、VA、TA)絕熱膨脹至狀態(tài)B(PB、VB、TB),處于狀態(tài)B的氣體,由于其溫度低于環(huán)境溫度,則剛性容器內(nèi)的氣體通過容器壁與環(huán)境交換熱量,當容器內(nèi)的氣體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相等時,系統(tǒng)處于新的平衡狀態(tài)C(PC、VC、TC)。若忽視剛性容器的體積變化,此過程可認為是定容加熱過程,此時容器內(nèi)氣體的壓力可由U形差壓計測得hc(mmH2O)。至此,被選為研究對象的氣體,從A經(jīng)過絕熱膨脹過程至B,又經(jīng)過定容加熱過程至C,且狀態(tài)A、C所處的溫度同為環(huán)境溫度,實現(xiàn)了圖1中所示的過程。研究對象定容加熱絕熱膨脹P V TP V TP V T狀態(tài)C狀態(tài)B狀態(tài)A四、實驗步驟1、實驗前,認真閱讀實驗指
10、導書,了解實驗原理。2、進入實驗室后,參考實驗指導書,對照實物熟悉實驗設備。3、實驗中,由于對裝置的氣密性要求較高,因此實驗開始時,首先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方法是:通過充氣閥對剛性容器充氣至狀態(tài)A,使hA=200(mmH2O)左右,過幾分鐘后觀察水柱的變化,若不變化,說明氣密性滿足要求,若有變化,則說明漏氣。此步驟一定要認真,否則將給實驗結果帶來較大的誤差,同時讀出hA的值。4、右手轉動排氣閥,在氣流流出的聲音“拍”消失的同時關上排氣閥(此時,恰到好處,實驗操作者在實驗正式開始前要多練習幾次)。5、等U型管差壓計的讀數(shù)穩(wěn)定后,讀出hc(大約需5分鐘左右的時間)。6、重復上述步驟,多做幾遍,將實
11、驗中采集的數(shù)據(jù)填在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中,并求k值。五、計算公式如果將前述的(4)式直接用于實驗計算的話,那是比較麻煩的。因此,針對我們的實驗條件,現(xiàn)將(4)式進行適當?shù)暮喕?。設U型管差壓計的封液(水)的重度為r=9.81×103(N/m3),實驗時大氣壓力則為Pa103(mmH2O)。因此,狀態(tài)A的壓力可表示為PA=Pa+hA,狀態(tài)B的壓力可表示為PB=pa,狀態(tài)C的壓力可表示為pc=pa+hc。將其代入(4)式得:(5)實驗中由于剛性容器的限制,一般取hA200(mmH2O),且hc<hA,因此有hc+papa,hA/Pa1,(hA-hc)/(pa+hA)1。所以,按照近似的方法,
12、(5)式可簡化為:(6)這即為利用本實驗裝置測定空氣絕熱指數(shù)k的簡化(近似)計算公式。實驗一 粉末或散裝絕熱材料導熱系數(shù)測定實驗一、實驗目的1、學習圓球法測定粉末或散裝材料導熱系數(shù)的實驗方法;2、測定試驗材料(膨脹珍珠巖或空心微珠的粉末)在試驗溫度下的導熱系數(shù);3、熟悉熱電偶測溫、直流電位差計測熱電勢的原理和方法。二、實驗原理實驗時將粉末或散裝試驗材料均勻地填滿在圓球導熱儀的大球和小球之間。小球內(nèi)芯裝有電加熱器,電加熱器放出的熱量傳給小球,然后通過試驗材料傳向大球,再由大球傳給空氣。實驗中可保證大、小球壁的溫度均勻一致,因此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加熱后,自小球向大球的傳熱可視為球坐標系(三個坐標方向為
13、:半徑r方向,球的經(jīng)度方向及球的緯度方向)中的沿半徑方向的一維穩(wěn)態(tài)導熱。導熱量可由傅立葉定律算出: (11)移項后為從小球到大球積分(小球半徑為r1,直徑為d1,壁溫為tw1;大球半徑為r2,直徑為d2,壁溫為tw2)有 (12)式中:d1、d2單位為mtw1、tw2單位為Q的單位為w的單位為w/m.由上式得 (13)實驗中測出電加熱器的功率或測出電加熱器的電壓V(伏特)和電流1(安培)就可得到傳熱量Q;大、小球的壁面溫度tw1、tw2可由埋在大、小球壁面上的各三對銅-康銅熱電偶測出;大球直徑d2=160×10-3m,小球直徑d1=80×10-3m。測出這些數(shù)據(jù)后就可根據(jù)(
14、13)式算出導熱系數(shù)值。把d1、d2數(shù)值代入(13)式整理后可得的簡單算式: (14)三、實驗裝置實驗裝置由圓球導熱儀、試驗材料、電加熱器、熱電偶及冰瓶、多點切換開關、電位差計、功率表或電壓表與電流表、交流穩(wěn)壓電源、自偶變壓器、整流器等組成。圓球導熱儀由大、小兩個空心的球壁組成,小球同心地裝在大球內(nèi),試驗材料填滿在大小球壁之間。大球內(nèi)壁和小球外壁上埋設的三對熱電偶的冷端接冰瓶,熱端和多點切換開關相連接,以便通過電位差計測出六個熱電勢(大球壁三個、小球壁三個),然后查熱電偶分度表得到大、小球壁面的平均溫度。小球壁內(nèi)的電加熱器由交流穩(wěn)壓電源、自偶變壓器、整流器供電,功率由電壓表與電流表測出或由功率
15、直接讀出。電加熱器的輸入功率大小可由自偶變壓器調(diào)節(jié),以改變大、小球壁的溫度。四、實驗步驟1、熟悉實驗裝置圖,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然后接上測量儀表和全部線路,經(jīng)指導教師檢查后,接通電源,并調(diào)整電加熱器的輸入功率為指定值(該值由指導教師臨時告知)。2、加熱若干時間后,當內(nèi)、外壁溫度不再改變時(可由熱電偶的熱電勢不變示出)導熱儀中導熱已進入穩(wěn)態(tài),可以正式測量與記錄數(shù)據(jù)。3、順序掀按琴鍵式切換開關,通過電位差計分別讀出六個熱電勢(小球為1、2、3,大球為4、5、6),在實驗報告上記錄下這六個熱電勢值,并記錄實驗中功率表讀數(shù)或電流與電壓表讀數(shù)。4、切斷電源,結束實驗。實驗二空氣橫掠單管時平均對流換熱系數(shù)
16、及準則方程式測定實驗一、實驗目的1、學習測定空氣槽掠單管時平均換熱系數(shù)的方法;2、測定空氣槽掠單管時的準則方程式;3、熟悉空氣流速及管壁溫度的測量方法。二、實驗原理1、空氣槽掠單管的平均對流換熱系數(shù)的測定根據(jù)牛頓冷卻公式: (4-1)式中單管沿周平均對流換熱系數(shù)w/ m2。Q單管與空氣間的對流換熱量,它等于裝在管子上的電加熱器的功率,單位為WA單管的外表面積,m2;ADL,D為管子外徑(單位為m,可選不同D的管子實驗),L為加熱部分的管長,L=0.1m,管外壁溫度,,空氣溫度,實驗中只要測出電加熱器功率及管外壁溫度及空氣溫度即可按(41)式算出空氣槽掠單管時的平均對流換熱系數(shù)。2、空氣橫掠單管
17、時準則方程式測定根據(jù)傳熱學教科書,強迫對流換熱準則方程的一般形式為 (4-2)對本實驗來講,流體為空氣,實驗中空氣溫度變化不大,因此(42)中的Pr可視為一個常數(shù),這樣(42)式變?yōu)?(4-3)經(jīng)驗表明(43)式可以寫成指數(shù)形式,即 (4-4)實驗中只要測出常數(shù)C及指數(shù)n,就得到了空氣槽掠單管的準則方程具體形式。C、n的測定方法是:對(44)式兩邊取對數(shù),得 (4-5)(45)式在lnNu-lnRe的坐標圖上是一條直線。該直線的斜率即為n值,截距即為lnC值,從而得以C、n值。具體做法是:實驗中改變單管外徑D值或改變空氣流速u值,每改變一次得到一個雷諾數(shù),同時得到一個值(按前述方法測定),可算
18、出一個Nu值,空氣導熱系數(shù)值實驗中為常數(shù))。這樣每改變一次D值或v值,就得到一組(Re、Nu),把它描在lnNulnRe圖上就得到一個點,改變?nèi)舾纱尉驮趫D上得到若干點,連接這些點得到一條直線,然后求出這條直線的斜率和截距就得到n、C值。C、n值的具體計算可有多種方法,本實驗要求用最小二乘方法確定。三、實驗裝置空氣橫掠單管對流換熱實驗裝置實驗時,在風機的抽吸下,室內(nèi)空氣經(jīng)進風口(可調(diào)節(jié)進風口面積以改變空氣流速),風機、風箱、有機玻璃風道流向室內(nèi),單管試件就安裝在有機玻璃風道內(nèi),這樣就造成了空氣槽掠單管的流動。試件為一薄壁不銹鋼圓管。試件上有電加熱器對試件低電壓大電流(直流)加熱,此熱量被橫掠試件
19、的空氣帶走。加熱段ab長度為L=0.1m,試件外徑D對每組實驗來講是固定不變的,但空氣流速可以通過進風口進風截面大小來調(diào)節(jié)。試件的低壓大電流由奎直流電源供緞帶。加熱功率在不同風速下是相同的。為確定試件壁溫tw,在試件中埋有銅康銅熱電偶的測量端(熱端),熱電偶的冷端就置于空氣流中。由空氣流的溫度(就等于室溫)可從熱電偶分度表中查得值,而由電位差計可測得熱電勢值,值按下式算出:最后根據(jù)值查熱電偶分度表得到值。(因為試件很薄,僅0.20.3mm,且內(nèi)壁絕熱,故查出的溫度值就是單管外壁溫度)橫掠單管的空氣流速由畢托管和傾斜傾壓計測出。(810)dL3d畢托靜壓管ppd23p1對畢托管的全壓孔1中駐點(
20、圖中2點,參數(shù)用下角標“0”表示)和靜壓孔(圖中3點)列伯努利方程(見圖42),有由于=Z,=0,故有 (式中為空氣密度)p由傾斜微壓計讀出。測量中讀出的是傾斜微壓計的傾斜管液柱長H(mm)??紤]到斜管的傾斜角以及將液柱密度(傾斜微壓計中液體是煤油)折合成水柱密度等因素,讀出的H值應當乘以斜壓計的倍率。本實驗中斜壓計倍率為0.2,故實際壓差高度為=0.2H。壓差(為水的密度)。這樣空氣流速計算式變?yōu)槿∷拿芏?1000,則上式最后變?yōu)?(4-6)式中,為mmH2O. 為空氣密度(由空氣溫度查表)為了使一臺電位差計能測出試件工作電壓、工作電流及熱電偶熱電勢,實驗裝置中設置了轉換開關。四、實驗步驟
21、1、閱讀實驗指導書,熟悉本實驗的實驗裝置與測試儀表。2、將單管試件安裝在風道中(每實驗小組單管直徑不變,Re的改變通過改變進風口的流通面積大小實驗,實驗中進風口面積改變五次,也即可調(diào)五個空氣流速)。3、啟動風機(即接通電源),將風機進風口面積調(diào)節(jié)至適當大小,待工況穩(wěn)定后進行測量。4、用電位差計(通過轉換開關)測出試件的電壓降(讀數(shù)為mV)。5、用電位差計(通過轉換開關)測出試件的工作電流(讀數(shù)為mV)。6、用電位差計(通過轉換開關)測出試件表面熱電偶的熱電勢單位7、讀出傾斜微壓計的斜管液面長度H(mm)。8、調(diào)節(jié)進風口進風面積,調(diào)好后重復47的操作步驟。9、實驗結束,關閉電源。五、最小二乘方法
22、求C、n為書寫方便起見,令(45)式中,(45)式變?yōu)?(4-7)實驗得到N組(Re、Nu)就有N組(y、x)。將每一組y、x記為yi, xi (i=1N)設每一次實驗得到的yi值與按算出的y值之差為在時求出的n、b值可使誤差最小。由上面二個偏導數(shù)等于零可得到 (4-8)因此只要算出,四個值,并代入(48)式就可解出n、b值,然后由求出C值,這樣就求出了準則方程的具體形式。說明:1)由于每個實驗小組只測出五組(Re、Nu)數(sh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的組數(shù)不夠,因此必需把本班另一實驗小組的五組數(shù)據(jù)取來,然后由最小二乘方法求出C、n值。2)C、n值的參考數(shù)值為:Re=440 C=0.821 n=0.385Re
23、=404000 C=0.615 n=0.466Re=400040000 C=0.174 n=0.618Re=40000 C=0.0239 n=0.805實驗三 微元表面dA1到有限表面A2的角系數(shù)測量實驗一、實驗目的 1、加深對角系數(shù)物理意義的理解,學習圖解法求角系數(shù)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角系數(shù)測量儀(即機械式積分儀)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用角系數(shù)測量儀測定微元表面dA1(水平放置)到有限表面A2(A2為矩形、垂直放置)的角系數(shù)。二、圖解法求角系數(shù)原理角系數(shù)是dA1發(fā)射的輻射能落到A2上的能量的份額。設dA1為黑體,則dA1發(fā)射的輻射能為dQb=dA1Eb1(Eb1為dA1的輻射力);若落
24、到A2上的則有 (1)根據(jù)定向輻射強度定義,可表示為 (2)式中:Ib1dA1的定向輻射強度,A2上的微元面積dA2對dA1所張的立體角dA1CosdA2上所看到的發(fā)射面積(可見發(fā)射面積)dA1與dA2的連線與dA1的法線間夾角(2)式中有關符號的意義見圖1。圖解法求角系數(shù)的具體方法是:以dA1為球心,作一個半徑為R的半球面(見圖1),再從dA1中心向dA2的周線上各點引直線,這些直線與球面的交點形成的面積記為dAs,顯然dAs對dA1所張的立體角也是,于是,可用球面上的dAs來計算,結果是代入(2)式得 (3)圖1 角系數(shù)FdA1-A2圖解原理從dA1中心到A2的周線上各點作直線,這些直線在
25、球面上截出的面積記為As,則有 (4) (4)式中CosdAs正好是球面上的面積dAs在水平面上投影面積dAsp,于是(4)式可改為 (5)式中:Asp為球面上面積As在水平面上投影面積。把(5)式代入(1)式可得 (6)(6)式便是圖解法求角系數(shù)的原理式。根據(jù)(6)式,圖解法求角系數(shù)時,只要以dA1為球心作一個半徑為R的半球面,再從dA1中心向A2周線上各點引直線,各直線在球面上截出的面積為As,最后將As投影到半球底面上得投影面積Asp,測量出Asp大小,就可按(6)式求出角系數(shù)。 上述推導中曾假定dA1為黑體,實際上在一定的假定條件下(6)式對灰體也成立。三、角系數(shù)測量儀結構和測角系數(shù)的
26、原理及方法 角系數(shù)測量儀是根據(jù)圖解法原理測微元表面到有限表面角系數(shù)的機械式積分儀。本實驗中用的是SM1型機械式積分儀,它的基本結構見圖2。主要有立柱、滑桿、平行連桿、鏡筒、記錄筆、平衡塊、鏡筒上的瞄準鏡、底座、方位角旋鈕、高變角旋鈕等組成。圖2 SM-1型角系數(shù)測量儀結構圖 圖3為SM-1角系數(shù)測量儀示意圖。立桿1垂直于水平面MN于B點。立桿可繞其軸線旋轉,以帶動滑桿2旋轉?;瑮U2通過兩根長度皆為R的平行連桿a、b保持與MN垂直。連桿a即是測量儀的鏡筒,A點為假想的球心(dA1)。滑桿2的下部為記錄筆3。當鏡筒上的C點對準A2周線掃瞄時,滑桿2可以旋轉和上、下移動(對A2的水平周線部分掃瞄時,
27、滑桿轉動;對A2的垂直周線部分掃瞄時,滑桿上、下移動,這時山立桿、滑桿、連桿a、b組成的四邊形發(fā)塵變形,從而使記錄筆沿半徑方向移動。)圖3 SM-1角系數(shù)測量儀示意圖 測量時儀器放置見圖4。瞄準鏡是dA1,A2為垂直放置的a×b的矩形面積。在測量儀底座下放一張大白紙(或方格紙),手握平衡塊使鏡筒放到水平位置(即將連桿放到最低位置),然后手握平衡塊使立柱旋轉,這時記錄筆在白紙上黑出一個半徑為R的圓。再手握平衡塊,通過瞄準鏡瞄準A2的周線掃瞄一周(瞄準時瞄準鏡圓孔中心、十字中心與A2周線上的點要連成一線),這時記錄筆在白紙上畫出的面積就是Asp,測量出Asp和圓的面積,兩者之比就是角系數(shù)
28、FdA1-A2(對A2周線掃瞄時,也可通過調(diào)整方位角和高度角進行)。四、實驗步驟 1、將測量儀蓋板卸下,并水平地放在桌面上,放置時要把有定位銅圈的一面朝上。在蓋板上貼上白紙,注意在蓋板的定位銅圈處白紙要開一小孔以使定位銅圈露出。 2、將測量儀放在蓋板上,這時要使測量儀底坐上的孔對準蓋板上的定位銅圈。 3、將儀器箱體靠蓋板垂直放置(注意蓋板上的箭頭與箱體上箭頭對準)。這時箱體上的a×b的矩形就是A2。 4、將鏡筒放到水平位置(即連桿放到最低位置),鎖緊連桿,放下記錄筆,旋轉立桿(通過平衡塊來旋轉),使記錄筆在白紙上畫出半徑為R的圓。 5、將記錄筆抬起,放松鎖緊旋鈕,調(diào)整方位角和高低角,
29、瞄準A2的周線進行掃瞄操作練習(掃瞄練習也可不通過調(diào)整方位角,高低角進行,而是直接手握平衡塊進行),練習到描瞄動作熟練、準確時方可正式測定。 6、放下記錄筆,細心地掃描A2的周線一圈,記錄筆這時在白紙上畫出的面積即是Asp。 7、用求積儀測出Asp面積大小,并測量白紙上圓的半徑R的尺寸,然后按系數(shù)。注意,對同一個A2一般要測量若干次,以求得平均角系數(shù)。8、測量A2的尺寸a、b及圖4中的尺寸C,按下列理論公式計算出角系數(shù),并與測量的角系數(shù)值進行比較。五、注意事項 1、鎖緊旋鈕通常應處于放松狀態(tài),當鎖緊旋鈕處于鎖緊狀態(tài)時,不得改變儀器的高度角,否則將損壞齒輪。2、每次描瞄結束時應立即抬起記錄筆,以
30、免弄臟記錄紙。圖4 實驗操作時儀器放置構圖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 Report熱 工 基 礎 實 驗 報 告(Belong to Pyrology Staff Room)Speciality_Class _Order number_Name _ 專心-專注-專業(yè)實驗一 粉末或散裝材料導熱系數(shù)測定實驗報告.To record the measuring data.(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1. the thermo emf of the thermo couple(熱電偶熱電勢)The outer wall surface of the sm
31、all ball小球外壁面The measuring point of the thermo couple 熱電偶測點123The mean value平均值The thermo emf (mV)熱電勢(mV)The inner wall surface of the big ball大球內(nèi)壁面The measuring point of the thermo couple熱電偶測點456The mean value平均值The thermo emf (mV)熱電勢(mV)2.the power of the electric heater (it is the heat transfer q
32、uantity)電加熱器功率(亦即傳熱量)the current (電流): (A)the voltage(電壓降): (V)3.the material of the experiment(實驗材料):. Data reduction(數(shù)據(jù)整理)= oCThe temperatur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small ball (小球外壁溫度):= oCThe temperatur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big ball (大球內(nèi)壁溫度):The heat transfer quantity(傳熱量): w. The result o
33、f the experiment(計算結果) 2. when compare it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 the comparing result is: 與 理 論 值 相 比 較 結 果 是:實驗二 空氣橫掠單管時平均對流換熱系數(shù)及準則方程式測定實驗報告.To record the measuring data.(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1.the size of the model:(試件尺寸)the outer diameter(外徑): D = m, the effective length(有效長度): L= 0.1m.the area of dissipa
34、tion (散熱面積): m2.2.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大氣溫度): oC, the corresponding thermo emf(大氣溫度對應熱電勢):= mV,the atmosphere density (we refer to the table from ).大氣密度(用查表得) kg/m3.3.the measured value in every operation condition.(各工況實測數(shù)值)工況斜壓計讀H(mm)測工作電壓時電位差計讀數(shù)V(mV)測工作電流時電位差計讀數(shù)A(mV)過余溫差熱電勢E(mV)12345. Data
35、 reduction(實驗數(shù)據(jù)整理)The operation condition (工況)12345The air current kinetic pressure h=0.2H (mmH2O)( 氣 流 動 壓 )The velocity of the air current (m/s)( 氣 流 速 度 )The heating quantity Q加熱量Q工作電流I=電位差計讀數(shù)(mV)×2(A)工作電壓V=電位差計讀數(shù)(mV) ×0.201(V)Q=IV(W)The wall teMperature of the model試件溫度(mV)(oC)The qual
36、itative temperature ( 定 性 溫 度 )導熱系數(shù)(用tm查表得)(w/moC)The kinematic viscosity 運動黏度(用tm查表得)(m2/s)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 換 熱 系 數(shù) )(w/m2oC) Nu number 努謝爾特數(shù)Reynolds number 雷諾數(shù)1=2=3=4=5=1=2=3=4=5= ; ; ; ; .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實驗結果)1.from:(根據(jù))we get (解出得) ()2. we get the guideline equation
37、is(得出的準則方程是): 注:1)計算時本小組有5種工況,將本班另一小組5種工況的x,Y值求和,故上述求和i=110.The other five group data from other groups本班另一實驗小組5種工況的x,Y值2). The reference numbers of C, n are(不同雷諾數(shù)范圍的C, n參考值)Re=440 C=0.821 n=0.385Re=404000 C=0.615 n=0.466Re=400040000 C=0.174 n=0.618Re=40000 C=0.0239 n=0.805實驗三 微圓表面dA1到有限表面A2的角系數(shù)測定實驗
38、報告.To record the measuring data.(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1.the data of measuring the angle factor (測量角系數(shù)時數(shù)據(jù)):The area Asp which is measured by the planimeter 求積儀測出的面積Asp(mm2)The 1st第一次The 2nd第二次The 3rd第三次The mean value平均值The radius R of the circle in the white paper (mm)測量白紙上圓的半徑R(mm)2.the data of calculating the angle factor(計算角系數(shù)時數(shù)據(jù)):(實驗指導書圖中a、b、c尺寸):= mm; = mm, = mm.= ; = . Data reduction and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數(shù)據(jù)整理及結果)1. =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南2025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海南儲備物資管理處招聘1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標準緊固件項目籌資方案
- 泰州2025年江蘇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口腔門診部招聘合同制口腔助理醫(yī)師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河北河北省第三榮軍優(yōu)撫醫(yī)院選聘高層次退休人才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昆明2025年云南昆明市五華區(qū)云銅中學合同制教師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印染廢水特效脫色劑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廣州2025年廣東廣州市天河區(qū)瑜翠園幼兒園編外聘用制專任教師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綠籬機齒輪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滴流樹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楓木實木地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30453自考機電一體化技術及應用小抄
- 旅游規(guī)劃收費標準
- 水利生產(chǎn)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 機械基礎 第2版全書電子教案
- 歸檔文件整理規(guī)則
- 醫(yī)院輸血管理委員會工作總結
- 海淀高科技高成長20強暨明日之星年度報告
- 不停電作業(yè)標準流程及表格
- (建筑電氣工程)電氣系統(tǒng)調(diào)試方案
- 2022年煤礦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
-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初中物理全冊課前預習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