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LGQ-300-7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40901_第1頁
RG-LGQ-300-7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40901_第2頁
RG-LGQ-300-7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40901_第3頁
RG-LGQ-300-7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40901_第4頁
RG-LGQ-300-7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14090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BEIJING LUNAN WASTEWATEROPERATION CO., LTD.北京盧南污水運營有限責任公司Code No.: 文件編號:RG-LGQ-300-7Version: 版本:A2Date 日期:2014-09-1Page No./頁碼: 9 / 8特種設備管理制度特種設備管理制度CONTENT 目 錄1.目的32.范圍33.職責34.定義35.內(nèi)容35.1. 特種設備總體要求35.1.1.特種設備采購35.1.2.建立安全技術檔案35.1.3.使用45.1.4.日常檢查45.1.5.保養(yǎng)55.1.6.定期報檢55.1.7.意外事件的緊急救援65.2. 各特種設備的專項要求65

2、.2.1起重機65.2.2氣瓶75.2.3壓力容器85.2.4食梯96.附件9MODIFICATION STATUS/修改狀態(tài)Modification No.修改次數(shù)Effective Date起效日Summary of Revision修改概況Written by撰寫人 Approved by 批準人02009-11-01第一版本蘭海英高瓊12011-06-30完善了部分內(nèi)容彭昕、張惠莉劉彤22014-9-15增加了叉車的內(nèi)容楊青艷許志新1. 目的為了加強對特種設備的管理,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fā)生,保證員工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 范圍適用于公司特種設備的購買、使用、維護及管理。3. 職

3、責特種設備管理人員負責對特種設備的技術把關,并定期申請檢驗及特種設備的日常管理。特種設備使用人員負責特種設備的每次使用前的檢查。健康安全部負責本制度的起草、修訂及發(fā)放,并監(jiān)督檢查執(zhí)行情況。4. 定義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我公司涉及的特種設備有:壓力容器(含氣瓶)、電梯、起重機械。5. 內(nèi)容5.1. 特種設備總體要求5.1.1. 特種設備采購· 必須購買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特種設備;.· 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應當對購置的特種設備是否符合以下相關文件進行確認:(1)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

4、求的設計文件;(2)產(chǎn)品質量合格證明;(3)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4)監(jiān)督檢驗證明等文件;· 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內(nèi),應當向北京市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置于或附著于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5.1.2. 建立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包括以下內(nèi)容:· 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chǎn)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其他安全裝置及有關附屬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記錄;· 特種

5、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5.1.3. 使用· 由專業(yè)制造單位生產(chǎn),并由具備專業(yè)資質的檢測檢驗單位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安全標志后,方可投入使用;· 操作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經(jīng)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tǒng)一要求的特種作業(yè)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操作或者管理工作;· 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特種設備操作規(guī)程和有關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在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現(xiàn)隱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及時向部門經(jīng)理和健康安全部經(jīng)理報告;· 定期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diào)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校驗,并請專業(yè)單位進行特種設備的維保工作;

6、3; 當特種設備出現(xiàn)故障或發(fā)生異常情況時,必須先進行檢查排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接受相關知識的培訓,并掌握相關技能,持證上崗;證書須定期復審。5.1.4. 日常檢查· 對在用特種設備,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承載類特種設備,必要時要進行載荷試驗,并按額定速度進行起升、運行、回轉、變幅等機構的安全技術性能檢查;· 對在用特種設備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月檢至少應檢查下列項目:各種安全裝置或者部件是否有效;動力裝置、傳動和制動系統(tǒng)是否正常;潤滑油量是否足夠,冷卻系統(tǒng)、備用電源是否正常;繩索、鏈條及吊輔具等有無超過

7、標準規(guī)定的損傷;控制電路與電氣元件是否正常;運行、制動等操作指令是否有效;運行是否正常,有無異常的振動或者噪聲。· 檢查應當作詳細記錄,并存檔備查;嚴格執(zhí)行特種設備年檢、月檢等常規(guī)檢查制度,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有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處理,嚴禁帶故障運行;檢查應當做詳細記錄,并存檔備查;· 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diào)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24小時使用的壓力容器必須每天巡視并做記錄,不定期使用的壓力容器每次使用之前必須檢查并記錄。5.1.5. 保養(yǎng)· 特種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必須由持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資格證的人員進

8、行,人員數(shù)量應與工作量相適應;對于沒有能力進行維修保養(yǎng)的項目,必須委托有資格的單位進行維修保養(yǎng);· 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和維修,必須由具有相關資質的機構進行;· 接受委托的特種設備維修保養(yǎng)單位,必須與公司簽訂維修養(yǎng)合同,并對維修保養(yǎng)的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負責;· 特種設備遇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或者發(fā)生設備事故后,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時,再次使用前,必須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必須消除影響安全的隱患。5.1.6. 定期報檢·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定期進行檢驗;必須按期向豐臺區(qū)監(jiān)督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及時更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中的

9、有關內(nèi)容;安全檢驗合格標志超過有效期的特種設備不得使用;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的有效期自簽發(fā)驗收檢驗或者定期檢驗合格報告之日起計算;· 在用食梯的定期檢驗周期為一年;· 在用起重機械的定期檢驗周期為二年;· 在用壓力容器檢驗周期為三年;· 在用安全閥每年校驗一次,在用壓力表每半年校驗一次;· 在用叉車檢驗周期為一年· 自行決定封停特種設備使用且其期限超1年時,應當報該設備注冊登記機構備案,辦理停止使用手續(xù);經(jīng)確認的,在其停止使用期間,不對其進行定期檢驗;· 特種設備或者其零部件,達到或者超過執(zhí)行標準或者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的壽命期限后應予

10、報廢處理;特種設備進行報廢處理后,使用單位應當向該設備的注冊登記機構報告,辦理注銷手續(xù);廠內(nèi)機動車輛報廢后,還應將廠內(nèi)機動車輛牌照交回原注冊登記機構;· 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使用年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5.1.7. 意外事件的緊急救援· 每年至少應當組織一次特種設備出現(xiàn)意外事件或者發(fā)事故的緊急救援演習,演習情況應當記錄備查;· 特種設備一旦發(fā)生事故,立即采取緊急救援措施,防止損害擴大,保護好事故現(xiàn)場,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及時向當?shù)靥胤N設備安全監(jiān)察機構及有

11、關部門報告。5.2. 各特種設備的專項要求5.2.1. 起重機· 起重機上必須具備的三個標牌:噸位牌、制造廠家和出廠編號牌;· 起重機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專門培訓, 考試合格并持有有效特種作業(yè)操作資格證,方能獨立操作, 否則嚴禁操作;· 嚴禁操作未經(jīng)安全檢驗或超過檢驗有效期的起重機;· 操作前必須先對起重機進行檢查,并填寫檢查記錄;· 操作前應正確穿戴好防護用品, 認真檢查設備機械、電氣部分和安全防護保險裝置是否完好、可靠;控制器、制動器、限位器、緊急開關等主要附件失靈時 , 嚴禁吊運;吊裝不得碰撞設備、管道、電纜等;· 吊運時必須聽從掛鉤

12、起重人員指揮 , 得到指揮信號后方能進行操作;· 操作控制器手柄時,應選擇合適的速度進行操作,使被吊物品重心平穩(wěn);· 當接近卷揚或軌道末端限位器時,速度要緩慢;不準用限位代替停車,不準用緊急開關代替普通開關;· 工作停歇時,不得將起重物懸在空中停留;運行中地面有人或落放吊件時應鳴鈴警告,嚴禁吊物下站人, 吊運物件離地不得過高;    · 在有起重機的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牌;· 檢修起重機應停靠在安全地點 ,切斷電源并掛上“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地面要設圍欄和“禁止通行”的標志;    &

13、#183; 大噸位物件起吊時,應先稍離地試之,確認吊掛平穩(wěn)、制動良好, 緩慢運行升高;· 起重機運行時,嚴禁進行檢修和調(diào)整機件;    · 夜間作業(yè)應有充足的照明;· 起重機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做到“十不吊”:a. 超過額定負荷不吊;b. 指揮信號不明, 質量不明、光線暗淡不吊;c. 吊繩和附件捆綁不牢 ,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d. 行車吊掛重物直接進行加工的不吊;e. 歪拉斜掛不吊;f. 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動物的不吊;g. 氧氣瓶、乙快發(fā)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品不吊;h. 帶棱角缺口未墊好不吊;i. 埋在地下的物體不吊;·

14、 工作完畢 ,行車應停在規(guī)定位置,升起吊鉤,小車開到軌道兩端,并將控制手柄放置 “0”位 , 切斷電源;    · 掛鉤人員必須熟悉起吊工、器具的基本性能和各種吊具、索具的最大容許負荷、報廢標準 ,熟練掌握指揮信號 ,在指揮時不準戴手套;· 起吊工具要經(jīng)常檢查,確保完好可靠,并要妥善保管,不準隨地亂丟,不準超負荷使用;    · 捆綁吊物選擇繩索夾角要適當 ,不得大于 120°;遇特殊起吊件時應用專用工具;· 吊運物體應按規(guī)定地點妥善堆放,不準將重物堆放在管線下面或安全通道上;放置較高

15、大的物件時, 重心要平穩(wěn), 防止倒下傷人。5.2.2. 氣瓶5.2.2.1. 氣瓶的驗收應檢查下列內(nèi)容:· 所選用的氣瓶漆色、字樣與所充裝的氣體應符合規(guī)定;· 瓶閥材料必須根據(jù)氣瓶所裝氣體的性質選用;· 氣瓶的安全附件要齊全、完好;瓶閥應有保護裝置如氣瓶配戴瓶帽等;· 氣瓶的有關技術資料齊全,應符合檢驗期限;· 瓶體經(jīng)外觀檢查無缺陷,能夠保證安全使用。5.2.2.2. 氣瓶使用中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禁止對氣瓶敲擊、碰撞、火烤;閥門凍結時,不得用火烘烤;· 開啟氣瓶閥門時應小心緩慢的進行,操作者應在側面以免氣流傷人;·

16、; 氧氣瓶、氯氣及其減壓器等,禁止與油類接觸,操作人員嚴禁穿有油污的工作服和手套;· 瓶內(nèi)氣體不能用盡,必須留有剩余壓力;· 氣瓶不得靠近熱源;可燃性氣體氣瓶,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得小于10米;· 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曬;· 各類氣瓶的減壓器不準互相代用,并確保不漏氣。5.2.2.3. 運輸氣瓶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旋緊瓶帽,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或碰擊;· 氣瓶裝在車上應妥善加以固定;夏季要有遮陽設施,防止曝曬;· 車上禁止煙火,并應備有滅火器材和防毒用具;· 易燃品、油脂或帶有油污的物品,不得與氧氣瓶或強氧化劑氣瓶同車

17、運輸;· 所裝介質相互接觸后,能引起燃燒、爆炸的氣瓶,不得同車運輸。5.2.2.4. 儲存氣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旋緊瓶帽,放置整齊,留有通道,妥善固定;氣瓶臥放應防止?jié)L動,頭部朝向一方;· 盛裝有毒氣體的氣瓶,或所裝介質相互接觸后能引起燃燒、爆炸的氣體,必須分室儲存,并在附近設有防毒用具或滅火器材;· 各使用部門每月進行兩次氣瓶檢查,并填寫盧南公司氣瓶檢查記錄(FR-LGQ-300-1-8),具體檢查內(nèi)容如下:氣瓶的總壓變化,如果總壓變化異常,則需要測試整個系統(tǒng)是否漏氣;用洗滌靈泡沫法檢查氣瓶的氣密性;氣瓶表觀檢查;此外,在更換氣瓶或氣路進行調(diào)整后也必

18、須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氣密性檢查和氣瓶表觀檢查。5.2.2.5. 更換氣瓶· 盛裝一般氣體的氣瓶使用超過三年;· 氣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有嚴重損傷。5.2.3. 壓力容器· 操作人員必須具備壓力容器操作資格證;· 必須遵守相關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 壓力容器內(nèi)部有壓力時,不得對安全裝置和主要的受壓元件進行任何修理或緊固調(diào)整工作,需焊、挖補修理時,應由持特殊焊接工作操作證人員參加;· 安全閥更新購置應有出廠合格證,合格證上應有檢驗部門和質檢員的印章,并有注明檢驗日期,無出廠合格證嚴禁購置使用;· 未經(jīng)檢驗合格和無鉛封的壓力表不得使用,

19、在使用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壓力表失靈、刻度不清、表盤玻璃破裂、卸壓后指針不回零位、鉛封損壞等情況,應立即更換;· 超出檢驗周期的壓力容器不得使用;· 未經(jīng)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安全閥和壓力表不得使用;· 使用壓力容器之前,操作人員必須對其進行檢查,確認完好方可使用。5.2.4. 食梯 · 不得超載運行;· 裝載貨物時,貨物不能太滿,應放在食梯中間位置;· 無關人員禁止操作食梯。· 維保工作必須由專業(yè)資質單位的專業(yè)人員進行。5.2.5. 叉車· 駕駛人員應取得有效駕駛資質,按時保養(yǎng),保障車況良好;· 使用前應檢查剎車、轉向、喇叭、燈光、輪胎等,運轉中溫度、壓力等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上報維修;· 駕駛叉車廠內(nèi)限速20km/h· 叉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