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現場試驗檢測方法_第1頁
公路工程現場試驗檢測方法_第2頁
公路工程現場試驗檢測方法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驗檢測方法:路基彎沉檢測:執(zhí)行標準:城政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 (CJJ1-2008)及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貝克曼梁法或自動彎沉儀測量:貝克曼梁法技術要求:1、標準車要求:雙軸后軸雙側4輪的載重車,其標準荷載、 輪胎尺寸、輪胎間隙及輪胎氣壓等主要參數符合下表要求,測 試車可根據需要按公路等級選擇,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及二級 公路應采用后軸10t的BZZ-100標準車;其他等級公路可采用 后軸10t的BZZ-60標準車。測定彎沉用的標準車參數標準軸載等級BZZ -100BZZ-60后軸標準軸載(KN)100 ± 160 ± 1一側雙輪荷(KN)50 ± 0.530 &

2、#177; 0.5輪胎沖氣壓力(Mpa)0.7 ± 0.050.5± 0.05單輪傳壓面當量圓直徑(CM)21.30 ± 0.519.50土 0.5輪隙寬度應滿足能自由插入彎沉儀測頭的測試要求2、路面沉儀要求:3.6m和5.4m兩種,當在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上測定時,宜采用5.4m的貝克曼彎沉儀。彎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 可用自動記錄裝置進行測量。測量時需檢查百分表靈敏 情況。3、路基、瀝青路面彎沉值評定:Lr=l+ZaS式中:Lr彎沉代表值;L測量彎沉的平均值;S 標準差;Za與要求保證率有關的系數,當設計彎沉值按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JTJ 01

3、4-97)確定時采用層位Za城市主干道、咼速、一級公路二、三級公路瀝青面層1.6451.5路基2.01.645彎沉代表值不大于設計要求的彎沉值時得滿分;大于時得零分。若在非不利季節(jié)測定時,應考慮季節(jié)影響系數壓實度及厚度檢測方法執(zhí)行標 準:城 政道路 工程 施工與 質量驗 收規(guī) 范 ( CJJ1-2008) 及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壓實度檢測可采用環(huán)刀法或灌砂法進行。環(huán)刀法適用于細 粒土,灌砂法適用于粗粒土。環(huán)刀法檢測技術要求:環(huán)刀法檢測首先開挖試坑,試坑深 度不小于 15cm ,鏟平試坑后將環(huán)刀垂直下壓至土層內, 輕輕將 環(huán)刀取出,在取環(huán)刀過程中避免擾動土樣。取出土樣后采用鋼 絲鋸或切土刀整平環(huán)刀兩端

4、的土樣,擦干凈環(huán)刀外壁,稱量環(huán) 刀和土的總質量,取環(huán)刀土樣測定含水率,土樣烘干時間不小 于 10 小時。環(huán)刀法試驗成果:干密度、含水率、壓實度。 灌砂法檢測技術要求:標準砂粒徑宜選用 0.25-0.50mm( 圓孔篩 ),標準用砂的密度 必須進行標定,按規(guī)定開挖試坑,稱量土重,坑內灌砂,換算 試坑體積,室內進行試樣含水率測定,試樣烘干時間不小于 10h。灌砂法試驗成果:干密度、含水率、壓實度。 厚度檢測方法:檢測依據:城政 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 ( CJJ1-2008) 及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1 目的與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路面各層施工過程中的厚度檢驗及工程交工驗收檢 查使用2 方法與步驟2.1

5、 基層或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測定, 瀝青面層及水泥混凝土路 面板的厚度應用鉆芯孔法測定。2.2 挖坑法厚度測試步驟:(1) 根據現行相關規(guī)范要求,按附錄 a 的方法,隨機取樣決定挖坑檢 查的位置,如為舊路,該點有坑洞等顯著缺陷或接縫時,可在其旁邊檢 測。(2) 在選擇試驗地點,選一塊約 40cn就40cm的平坦表面,用毛刷將 其清掃干凈。( 3)根據材料堅硬程度,選擇鎬、鏟、鑿子等適當的工具,開挖這一 層材料,直至層為底面。在便于開挖的前提下,開挖面積應盡量縮小, 坑洞大體呈圓形,邊開挖邊將材料鏟出,置于搪瓷盤中。( 4)用毛刷將坑底清掃,確認為下一層的頂面 。(5)將鋼板尺平放橫跨于坑的

6、兩邊,用另一把鋼尺或卡尺等量具在坑 的中部位置垂直伸至坑底,測量坑底至鋼板尺的距離,即為檢查層的厚 度,以mn計,準確至1mm2.3 鉆孔取芯樣法厚度測試步驟:(1) 根據現行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按附錄 A的方法,隨機取樣決定鉆孔 檢查位置,如為舊路,該點有坑洞等顯著缺陷或接縫時,可在其旁邊檢 測。(2) 按本規(guī)程 T0901 的方法用路面取芯鉆機鉆孔,芯樣的直徑應符合 本方法第 2 條的要求,鉆孔深度必須達到層厚。3)仔細取出芯樣,清除底面灰土,找出與下層的分界面,量取芯樣有效長度。路面平整度檢測方法: 檢測依據: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092-96 ) 城政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

7、(CJJ1-2008)及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3m直尺測定平整度試驗方法:3m直尺測定法有單尺測定最大間隙及等距離(1.5m)連續(xù)測定兩種, 前者用于施工時質量控制和檢查驗收, 單尺測定是 要計算出測定段的合格率,等距離連續(xù)測試也可用于施工質量 檢查驗收,但要算出標準差。用標準茶來表示平整程度。它與 3m 連續(xù)式平整度儀測定的路面平整度有較好的相關關系。一、試驗目的1. 本方法規(guī)定 3m 直尺測定距離路表面的最大間隙表示路基 路面的平整度,以 mm 計。2. 本方法適用于測定壓實成型的路面各層表面的平整度,以 評定路面的施工質量及使用質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 施工平整度檢測。二、儀具與材料1.3

8、m 直尺:硬木或鋁合金鋼制,底面平直,長3m。2. 楔形塞尺:木或金屬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塞尺的長度與高度之比不小于 10,寬度不大于15mm,邊部有高度標記,刻度精度不小于0.2mm,也可使用其它類型的量尺。3. 其它:皮尺或鋼尺、粉筆等。三、方法與步驟1. 準備方法:(1 )按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選擇測試路段上選擇測試地點:當為 施工過程中質量檢測需要時,測試地點根據需要確定,可以單 桿檢測;當為路基路面工程質量檢查驗收或進行路況(2)在測試路段上選擇測試地點:當為施工過程中質量檢 測需要時,測試地點根據需要確定,可以單桿檢測;當為路基 路面工程質量檢查驗收或進行路況評定需要時, 應連續(xù)測量

9、10 尺。除特殊需要外,應以行車道一側車輪輪跡(距車道線80100cm)作為連續(xù)測定的標準位置。 對舊路已形成車轍的路 面,應取車轍中間位置為測定位置, 用粉筆在路面上作好標記。(3)清掃路面測定位置處的污物。2. 測試步驟(1 )在施工過程中檢測時,按根據需要確定的方向,將 3m 直尺擺在測試地點的路面上。(2)目測 3m 直尺底面與路面之間的間隙情況,確定間隙 為最大的位置。(3)用有高度標線的塞尺塞進間隙處,量記其最大間隙的高度(mm),準確到0.2mm。( 4)施工結束后檢測時,按現行城政道路工程施工與質 量驗收規(guī)范(CJJ1-2008)的規(guī)定,每1處連續(xù)檢測10尺, 按上述(1)(3

10、)的步驟記10個最大間隙。四、計算單桿檢測路面的平整度計算,以3m直尺與路面的最大間隙為測定結果,連續(xù)測定10尺時,判斷每個測定值是否合格,根據要求計算合格百分率,并計算10個最大間隙的平均值。合格率=合格尺數/總測尺數x 100%五、扌報告單桿檢測的結果應隨時記錄測試位置及檢測結果。連續(xù)測定10尺時,應報告平均值、不合格尺數、合格率。連續(xù)式平整度儀測定平整度試驗方法:一、試驗目的1用于測定路表面的平整度,評定路面的施工質量和使用質 量,不適用于在已有較多坑槽、破損嚴重的路面上測定。2.本方法規(guī)定用連續(xù)式平整度儀測量路面的不平整度的標 準差(),以表示路面的平整度,以 mm計。二、儀具1. 連

11、續(xù)式平整度儀:構造如示意圖2-1。除特殊情況外,連續(xù)式平整度儀的標準長度為3m ,其質量應符合儀器標準的要求。中間為一個3m長的機架,機架可縮短或折疊,前后各有 4個行車輪,前后兩組輪的軸間距離為 3m。機架中間有一個能起落的測定輪。機架上裝有蓄電池電源及可拆卸的檢測箱,檢測箱可采用顯示、記錄、打印或繪圖等方式輸出測試結果。測 定輪上裝有位移傳感器,距離傳感器等檢測器,自動采集位移 數據時,測定間距為10cm,每一計算區(qū)間的長度為 100m,輸 出一次結果。當為人工檢測、無自動采集數據及計算功能時, 應能記錄測試曲線。機架頭裝有一牽引鉤及手拉柄,可用人工 或汽車牽引。2. 牽引車:小面包車或其

12、他小型牽引汽車。3. 皮尺或測繩。三、試驗步驟1.準備工作(1 )選擇測試路段。(2)當為施工工程中質量檢測需要時,測試地點根據需要 決定;當為路面工程質量檢查驗收或進行路況評定需要時,通 常以行車道一側車輪輪跡帶作為連續(xù)測定的標準位置。對舊路 已形成車轍的路面,取一側車轍中間位置為測定位置。按第一 條第 2 項的規(guī)定在測試路段路面上確定測試位置,當以內側輪 跡帶(IWP )或外側輪跡帶(OWP)作為測定位時,測定位置 距車道標線 80100cm。( 3)清掃路面測定位置處的臟物。( 4)檢查儀器檢測箱各部分是否完好、靈敏,并將各連續(xù) 線接妥,安裝記錄設備。2.試驗步驟(1)將連續(xù)式平整度測定

13、儀置于測試路段路面起點上。(2)在牽引汽車的后部,將平整度的掛鉤掛上后,放下測定輪,啟動檢測器及記錄儀, 隨即啟動汽車,沿道路縱向行駛, 橫向位置保持穩(wěn)定,并檢查平整度儀表上測定數字顯示、打印、記錄的情況。如遇檢測設備中某項儀表發(fā)生故障,即須停止檢測。牽引平整度儀的速度應保持勻速,速度宜為5km/h,最大不得超過12 km/h。在測試路段較短時,亦可用人力拖拉平整度儀測定路面的平 整度,但拖拉時應保持勻速前進。四、計算1連續(xù)式平整度儀測定儀測定后,按每10cm間距采集的位移值自動計算每100m計算區(qū)間的平整度標準差(mm),還可 記錄測試長度(m)、曲線振幅大于某一定值 (如3 mm、5 mm

14、、 8 mm、10 mm等)的次數、曲線振幅的單向(凸起或凹下)累 計值及以3m機架為基準的中點路面偏差曲線圖,計算打印。 當為人工計算時,在記錄曲線上任意設一基準線,每隔一定距 離(宜為1.5m)讀取曲線偏離基準線的偏離位移值di。2每一計算區(qū)間的路面平整度以該區(qū)間測定結果的標準差 表示,按下式計算:iN -1式中 5各計算區(qū)間的平整度計算值( mm);di -以100m為一個計算區(qū)間,每隔一定距離(自動采集間距為10cm,人工采集間距為 1 .5m )采集的路面凹凸偏差位移值(mm);N 計算區(qū)間用于計算標準差的測試數據個數。3. 按附錄 B 的方法計算每一個評定路段內各區(qū)間平整度標 準差

15、的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五、報告試驗應列表報告每一個評定路段內各測定區(qū)間的平整度標 準差、各評定路段平整度的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及不合 格區(qū)間數。車載式顛簸累積儀測定平整度試驗方法:檢測依據: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092-96 ) 城政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CJJ1-2008)及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一、試驗目的1. 用于測定路面表面的平整度,評定路面的施工質量和使用 期的舒適性。但不使用于在已有較多坑槽、破損嚴重的路面上 測定。2. 本方法規(guī)定用車載式顛簸累積儀測量車輛再路面上通行 時后軸與車廂之間的單向位移累積值 VBI ,表示路面的平整度, 以 cm/km 計。二、儀具1

16、. 車載式顛簸累積儀:由機械傳感器、數據處理器及微型打印機組成,傳感器固定安裝在測試車的底板上,儀器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如下:(1)測試速度: 可在 3050km/h范圍內選定;(2)最小讀數: 1cm;(3)最大測試幅值:±30cm;(4)最大顯示值: 9999cm;(5)系統(tǒng)最高反應頻率:5kHZ;(6)使用環(huán)境溫度:0亠50C;(7)使用環(huán)境相對濕度:V 85%;(8)穩(wěn)定性:連續(xù)開機8h 漂移 v± 1cm;(9)使用電源: 12V DC,1A;(10)測試路段計算長度選擇:100m、 200m、300m、 400m 、 500m 、 600m 、 700m 、 80

17、0m 、 900m、1km 等 10 種,試驗時選擇其中之一種;( 11) 數據顯示及輸出: 可顯示數據打印輸出測 試路段計算長度內的單向位移顛簸累積值。2. 測試車:旅行車、越野車或小轎車。三、準備工作1. 儀器安裝(1)車載式顛簸累積儀的機械傳感器應對準測試車的后橋 差速器上方,用螺栓固定在車廂底板上,如圖 2-2 所示。(2)在機械傳感器的定量位移輪線槽引出鋼絲繩下方的車輛底板上,打一個直徑約 2.5cm 的孔洞。將儀器的鋼絲繩穿過 此孔洞同后橋差速器盒連接,鋼絲繩不能與孔洞邊緣摩擦或接 觸。( 3)將后橋差速器盒蓋螺絲卸下, 加裝一個用直徑 3mm 鐵 絲或 2mm 厚鋼板做成的小掛鉤

18、再裝回擰緊,以備掛測量鋼絲 繩之用。(4)機械傳感器在掛鋼絲繩之前,量位移輪應預先按箭頭 方向沿其中軸旋轉23圈,使內部發(fā)條具有一定的緊度,鋼絲繩則繞其線槽23圈后引出,穿過車廂底板所打的直徑 2.5cm 的孔洞至差速器新裝的掛鉤上掛住,鋼絲繩應張緊,這時儀器 即處于測量準備狀態(tài)。注:在不測量時應松開掛鉤,收回鋼絲繩置于車廂內。(5)數據處理器及打印機安置于車上任何便于操作的位置 或座位上。2. 儀器檢查及準備(1)檢查裝卸車,輪胎氣壓應符合所使用測試汽車的規(guī)定 值;輪胎應清潔,不得粘附有瀝青塊等雜物;車上人員及載重 應與儀器標定時相符;汽車底盤懸掛沒有松動或異常響聲。(2)安本節(jié)三中第 1

19、項要求掛好的鋼絲繩在線槽上應沒有 重疊,張力良好。(3)聯接電源,用 12V 直流電源供電,也可使用汽車蓄電 池,加裝一插頭接于汽車點煙器插座處供電。電源線紅色為正 極,白色為負極,電源極性不得按錯。(4)接妥機械傳感器、 打印機及數據處理器的聯線線插頭。(5) 打開打印機邊上的電源開關,試驗開關置于空白處。(6) 設定測試路段計算區(qū)間的長度,標準的計算區(qū)間長為100m,根據要求也可為 200m、500m或1000m。四、測量步驟1車停在測量起點前約 300500m處,打開數據處理器的電 源,打印機打出“ VBI ”等字頭,在數碼管上顯示“ P”字樣, 表示儀器已準備好。2在鍵盤上輸入測試年、

20、月、日,然后按“D ”鍵,打印機打出測試日期。3. 在鍵盤上輸入測試路段編碼后按“C”鍵,路段編碼即被打出,如“ C0102”。4. 在鍵盤上輸入測試起點公里樁號及百米樁號,然后按“ A ”鍵,起點樁號即被打出,如“ A : 0048+100km ”。注:“F”鍵為改錯鍵,當輸入數據出錯時,按“F”鍵后重新輸入正確的數字。5發(fā)動汽車向被測路段駛去,逐漸加速,保證在到達測試起 點前穩(wěn)定在選定的測試速度范圍內,但必須與標定時的速度相 同,然后控制測試速度的誤差不超過3km/h。除特殊要求外,標準的測試速度是 32km/h。6到達測試起點時,按下開始測量鍵“B”,儀器即開始自動累積被測路面的單向顛簸

21、值。7當到達預定測試路段終點時,按所選的測試路段計算區(qū)間 長度相對應的數字鍵 (例如數字鍵“ 1 ”代表長度為100m, “ 2” 為200m, “ 5”為500m, “ 0”為1000m等),將測試路段的顛 簸累積值換算成以公里計的顛簸累積值打印出來,單位為“ cm/km ”。8. 連續(xù)測試。以每段長度 100m 為例,到達第一段終點后按“ 1 ”鍵,車輛繼續(xù)穩(wěn)速前進, 到達第二段終點時, 按數字鍵“ 1” , 依此類推。在測試中被測路段長度可以變化,儀器除能把不足 1km 的路段長度測試結果換算成以公里計的測試結果 VBI 外, 還可把測過的路段長度自動累加后連同測試結果一起打印出 來。注

22、:“E”鍵為暫停鍵,測試過程中按此鍵將使顯示數值在3s 內保持不變,供測試者詳細觀察或記錄測試數字,但內部計 數器仍在繼續(xù)累積計數, 過 3s 后數碼管重新顯示新的數據,暫停期間不會中斷或丟失所測數據。9. 測試結果。常規(guī)路面調查一般可取一次測量結果,如屬重 要路面評價測試或與前次測量結果有較大差別時,應重復測試 23 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測試結果。10. 測試完畢,關閉儀器電源,把掛在差速器外殼的鋼絲繩 摘開,鋼絲繩由車廂底板下拉上來放好,以備下次測試。注意 松鋼絲繩時要緩慢放松,因機械傳感器的定量位移輪內部有張 緊的發(fā)條,松繩過快容易損壞儀器,甚至會被鋼絲劃傷。注:裝好儀器(掛好鋼絲繩) 的

23、汽車不測量時不要長途駕駛。五、試驗結果與國際平整度指數等其他平整度指標建立相關 關系1. 用車載式顛簸累積儀測定的VBI 值需要與其他平整度指標如連續(xù)式平整度儀測出的標準差、國際平整度指數( IRI ) 等進行換算時, 應將車載式顛簸累積儀的測試結果進行標定, 即與相關的平整度儀測量結果建立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均不得 小于 0.90。2. 為與其他平整度指標建立相關關系,選擇的標定路段應符 合下列要求:(1)有 56 段不同平整度的現有道路,從好到壞不同程度 的都應各有一段。( 2)每段路長宜為 250300m。(3)每一段中的平整度應均勻,段內應無太大差別。(4)標定路段應選縱坡變化較小的平坦

24、、直線地段。(5)選擇交通量小或可以疏導的路段,減少標定時車輛的 干擾。標定路段起訖點用油漆做好標記, 并每隔一定距離作中間標 記,標定宜選擇在行車道的正常輪跡上進行。3. 儀器安裝及裝載車的檢查應符合本節(jié)“三”要求。4. 用連續(xù)式平整度儀進行標定的步驟:(1)用于標定的儀器應使用按規(guī)定進行校準后能準確測定 路面平整度的連續(xù)式平整度儀。(2)按現行操作規(guī)程用連續(xù)式平整度儀沿選擇的每個路段 全程連續(xù)測量平整度 35 次后,取其各次顛簸累積值的平均值 作為該路段的測試結果,平整度儀的各段測試結果相對應,標定時的測試車速應在 3050km/h范圍內選擇一種或兩種穩(wěn)定的 車速分別進行,記錄車速及搭載量

25、,以后測試時的情況應與標 定時的相同。(3) 整理相關關系將連續(xù)式平整度儀測出的標準差二及車載式顛簸累積儀測出的顛簸累積值VBI v繪制出曲線并進行回歸分析,建立相關關 系:a = a +b VBIV式中 匚一用連續(xù)式平整度儀測定的經標準差表示的平整 度(mm);VBiv -測試速度為 V (km/h)時用顛簸累積儀測得的累 積值(cm/km );a、b 回歸系數。5將車載式顛簸累積儀測定結果換算成國際平整度指數 的標定方法:(1) 將所選擇的標定路段在標記上每隔0.25m作出補 充標記。(2) 在每個路段上用經過校準的精密水平儀分別測出每隔0.25m標點上的標高,按有關方法計算國際平整度指數

26、IRI(m/km)。(3) 按本節(jié)“五”中第4項的方法用車載式顛簸累積儀 測試得到各個路段的測試結果。VBIv繪制出曲線并進行回歸分析,建立相關關系:IRI = a b VBIV式中iri國際平整度指數(m/km);VBIv 測試速度為 V (km/h)時用顛簸累積儀測得 的累積值(cm/km );a 、b 回歸系數。六、報告1應列表報告每一個評定路段內各測試區(qū)間的顛簸累積值, 各評定路段顛簸累積值的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2測試速度。試驗結果與國際平整度指數等其他平整度指標建立的相關 關系式、參數值、相關系數。國際平整度指數IRI :為了檢測路面平整度,世界各國研制出許多相關的儀器設 備,

27、如美國、加拿大的四分之一車,英國的標準顛簸累積儀, 法國的縱斷面分析儀,澳大利亞的平整度數據采集系統(tǒng)等。這 些設備在當時的使用情況都不錯,但因彼此之聞未建立定量關 系,其檢測到的數據無法對比。因此,為了客觀定量分析路面 平整度,世界銀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組織了世界有關專 家及各國測定平整度的主要儀器,在巴西利亞進行研究試驗,最后在1986年提出了國際平整度粗糙指數IRI概念。IRI(即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的簡寫)的定義是:模擬標準車在80km/h速度條件下,車身懸架的總位移(單位為m)與 行駛距離(單位為km)之此,同時發(fā)表了采用精密水準儀測得路 面一

28、定間隔(如每25cm 或50cm)的高程,計算IRI的算式和計 算程序, 將路面的真實縱斷面情況表征為國際平整度指數 IRI , 從而把過去世界各國不同的平整度儀測試結果指標統(tǒng)一到IRI來,國際平整度指數 IRI 是世行組織召集世界各國專家學者, 考慮了公路路面的長波模型、短波模型、臺階模型以及專家模 型等向世界各國推薦的所以從技術上比較全面、合理這對世界路面平整度測量是一個重大的貢獻,目前 IRI 已發(fā)展成各國 平整度的通用指標,包括現在最先進的采用激光技術的平整度 檢測設備均可直接輸出 IRI 的指標數值。手工鋪砂法路面構造深度測試方法:檢測依據: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 GB50092

29、-96) 城政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 ( CJJ1-2008 )及有關規(guī) 程規(guī)范1目的與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瀝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構造深 度,用以評定路面表面的宏觀 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2儀具與材料 (1)人工鋪砂儀:由圓筒、推平板組成。 量砂筒:一端是封閉的,容積為(25 土 0.15)mL可通過稱量砂筒中水的質量以確定其容積V,并調整其高度,使其容積符合要求。帶一專門的刮尺將筒口量砂刮平。2 推平板:推平板應為木制或鋁制,直徑 50mm, 底面粘一層厚1. 5mm勺橡膠片,上面有一圓柱把手。刮平尺:可用30cm鋼尺代替。(2) 量砂:足夠數量的干燥潔凈的勻

30、質砂,粒徑為0.150.3mm。( 3)量尺;鋼板尺、鋼卷尺,或采用將直徑換算成構造深 度作為刻度單位的專用的構造深度尺。( 4)其他:裝砂容器(小鏟) 、掃帚或毛刷、擋風板等。3. 方法與步驟1 )準備工作(1)量砂準備:取潔凈的細砂晾干、過篩,取 0.15 0.3mm的砂置適當的容器中備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復使用?;厥丈氨仨毥浉稍?、過篩處理后方可使用。( 2)對測試路段按隨機取樣選點的方法,決定測點所在橫斷面位置。測點應選在行車道的輪跡帶上,距路面邊緣不應 小于 1m。2)試驗步驟用掃帚或毛刷子將測點附近的路面清掃干凈;面積不小于 30cmx 30cm。 用小鏟裝砂沿筒向圓

31、筒中注滿砂,手提圓筒上方,在硬 質路面上輕輕地叩打 3 次,使砂密實,補足砂面用鋼尺一次刮 平。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裝砂,以免影響量砂密度的均勻性。 將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膠片的推平板,由里 向外重復做攤鋪運動, 稍稍用力將砂細心地盡可能地向外攤開; 使砂填人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盡可能將砂攤成圓形, 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動余砂。注意攤鐳時不可用力過大或向 外推擠。 用鋼板尺測量所構成圓的兩個垂直方向的直徑,取其 平均值,準確至 5mm。 按以上方法,同一處平行測定不少于3次,3個測點均位于輪跡帶上,測點間距 35m該處的測定位置以中間測 點的位置表示。4. 計算(1)計算路面表面構造深

32、度測定結果。(2)每一處均取 3 次路面構造深度的測定結果的平均值 作為試驗結果,精確至 0.1mm。(3)計算每一個評定區(qū)間路面構造深度的平均值、 標準 差、變異系數。5報告(1)列表逐點報告路面構造深度的測定值及 3 次測定的平 均值,當平均值小于 0, 2mmfl寸,試驗結果以v 0.2mm表示。2) 每一個評定區(qū)間路面構造深度的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電動鋪砂法路面構造深度測試方法 檢測依據: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 GB50092-96) 城政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 ( CJJ1-2008 )及有關規(guī) 程規(guī)范1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瀝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構造

33、深度,用以評定路面表面的宏觀粗糙度及路面表面的徘水性能 和抗滑性能。2儀具與材料 (1)電動鋪砂儀:利用可充電的直流電源將量砂通過 砂漏鋪設成寬度5cm厚度均勻一致的器具。(2)量砂:足夠數量的干燥潔凈的勻質砂, 粒徑為0.15 0.3。( 3)標準量筒:容積 50mL。( 4)玻璃板:面積大于鋪砂器,厚5mm。( 5)其他:直尺、掃帚、毛刷等。3方法與步驟1 )準備工作(1)量砂準備:取潔凈的細砂,晾干,過篩,取 0.15 0.3 的砂置適當的容器中備用。已在路面上使用過的砂如回收重復使用時應重新過篩并晾干。( 2)對測試路段按隨機取樣選點的方法, 決定測點所在 橫斷面的位置、測點應選在行車

34、道的輪跡帶上,距路面邊緣不 應小于 im 。2)電動鋪砂器標定(1)將鋪砂器平放在玻璃板上,將砂漏移至鋪砂器端部。(2)將灌砂漏斗口和量筒口大致齊平。 通過漏斗向量筒中緩緩注入準備好的量砂至高出量筒成尖頂 狀,用直尺沿筒口一次刮 平,其容積為 50mL。( 3)將漏斗口與鋪砂器砂漏上口大致齊平。 將砂通過漏斗 均勻倒人砂漏,漏斗前 后移動, 使砂的表面大致齊平。 但不得用任何其他工具刮動砂。( 4)開動電動馬達, 使砂漏向另一端緩緩運動, 量砂沿傻 漏底部鋪成寬 5cm 的帶狀,待砂全部漏完后停止。(5)L1 及 L2 的平均值決定量砂的攤鋪長度 L0 ,精確至 1mm:(6)重復標定 3 次

35、,取平均值決定 L0 ,精確至 1mm。 標定應在每次測試前進行,用同一種量砂,由鳳一試驗員 承擔測試。3)測試步驟 (1)將測試地點用毛刷刷凈,面積大于鋪砂儀。2)將鋪砂儀沿道路縱向平穩(wěn)地放在路面上,將砂漏移至端部。( 3)按上述電動鋪砂器標定( 2)(5)相同的步驟,在 測試地點攤鋪50mL量砂,量取攤鋪長度 L1及L2。計算L,準 確至 1mm。(4)按以上方法,同一處平行測定不少于3 次, 3 個測點均位于輪跡帶上,測點間距35m該處的測定位置以中間測點的位置表示。4計算(1)計算鋪砂儀在玻璃板上攤鋪的量砂厚度 t0 。(2)計算路面構造深度 TD:(3)每一處均取 3 次路面構造深度

36、的測定結果的平均值作 為試驗結果,精確至 0.1mm。(4) 計算每一個評定區(qū)間路面構造深度的平均值、標準差、 變異系數。5. 報告(1) 列表逐點報告路面構造深度的測定值及3次測定的 平均值;當平均值小于 0. 2mm寸,試驗結果以0.2mm表示。(2)每一個評定區(qū)間路面構造深度的平均值、標準差、 變異系數。擺式儀測定路面抗滑值試驗方法:檢測依據: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 GB50092-96)城政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 ( CJJ1-2008 )及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1. 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以擺式摩擦系數測定儀(擺式儀)測定瀝青 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 值,用以評定路面在潮濕狀

37、態(tài)下的抗滑能力。2. 儀具與材料(1)擺式儀:擺及擺的連接部分總質量為 ( 1500土 30) g, 擺動中心至擺的重心距離為( 410 土 5)mm ,測定時擺在路面上滑動 長度為( 126 土 1)mm ,擺上橡膠片端部距擺動中心的距離為 508mm橡膠片對路面的正向靜壓力為( 22.2 土 0. 5N( 2)橡膠片:用于測定路面抗滑值時的尺寸為635 mmx25.4mmx 76. 2mm橡膠質量應符合標準的要求。當橡膠片使 用后,端部在長度方向上磨損超過1o 6mm或邊緣在寬度方向上磨耗超過3.2mm,或有油污染時,即應更換新橡膠片;新橡膠 片應先在干燥路面上測 1 0次后再用于測試。

38、橡膠片的有效使用 期為 1 年。(3 )標準量尺:長 126mm。( 4)酒水壺。( 5)橡膠刮板。(6)路面溫度計:分度不大于 1C。( 7)其他;皮尺式鋼卷尺、掃帚、粉筆等。3方法與步驟1 )準備工作( 1 )檢查擺式儀的調零靈敏情況,并定期進行儀器的標 定。當用于路面工程檢查驗收時,儀器必須重新標定。 (2)對測試路段按隨機取樣方法,決定測點所在橫斷面位置。 測點應選在行車牢道的輪跡帶上,距路面邊緣不應小于1m,并用粉筆作出標記。測點位置宜緊靠鋪砂法測定構造深度的測點 位置,并與其一一對應。2)試驗步驟(1)儀器調平 將儀器置于路面測點上,并使擺的擺動方向與行車方向一致。 轉動底座上的調

39、平螺栓,使水準泡居中。(2)調零。 放松上、下兩個緊固把手,轉動升降把手,使擺升高并 能自由擺動,然后旋緊緊固把手。 將擺向右運動,按下安裝于懸臂上的釋放開關,使擺上 的卡環(huán)進入開關槽,放開釋放開關,擺即處于水平位置,并把 指針抬至與擺桿平行處。 按下釋放開關,使擺向左帶動指針擺動,當擺達到最高 位置后下落時,用左手將擺桿接住,此時指針應指向零。若不 指零時,可稍旋緊或放松擺的調節(jié)螺母,重復本項操作,直至 指針指零。調零允許誤差為土 1BPN。(3) 校核滑動長度 用掃帚掃凈路面表面,并用橡膠刮板清除擺動范圍內路 面上的松散粒料。 讓擺自由懸掛,提起擺頭上的舉升柄,將底座上墊塊置 于定位螺絲下

40、面,使擺頭上的滑溜塊升高,放松緊固把手,轉 動立柱上升降把手、使擺緩緩下降。當滑塊上的橡膠片剛剛接 觸路面時 , 即將緊固把手旋緊,使擺頭固定。 提起舉升柄,取下墊塊,使擺向右運動。然后,手提舉 升柄使擺慢慢向左運動,直至橡膠片的邊緣剛剛接觸路面。在 橡膠片的外邊擺動方向設置標準尺,尺的一端正對準該點。再 用手提起舉升柄, 使滑溜塊向上抬起, 并使擺繼續(xù)運動至左邊, 使橡膠片返回落下再一次接觸地面,橡膠片兩次同路面接觸點 的距離應在126mm (即滑動長度)左右。若滑動長度不符合標 準時,則升高或降低儀器底正面的調平螺絲來校正,但需調平 水準泡,重復此項校核直至滑動長度符合要求,而后,將擺和

41、指針置于水平釋放位置。校核滑動長度時應以橡膠片長邊剛剛接觸路面為準, 不可 借擺力量向前滑動,以免標定的滑動長度過長。( 4)用噴壺的水澆灑試測路面, 并用橡膠刮板刮除表面 泥漿。( 5)再次灑水 , 并按下釋放開關,使擺在路面滑過,指 針即可指示出路面的擺值。但第一次測定,不做記錄。當擺桿 回落時,用左手接住擺,右手提起舉長柄使滑溜塊升高,將擺 向右運動,并使擺桿和指針重新置于水平釋放位置。( 6)重復( 5)的操作測定 5 次,并讀記每次測定的擺 值,即 BPN,5 次數值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3BPN。如差數大于3BPN時,應檢查產生的原因,并再次重復上述各項 操作,至符合規(guī)定為

42、止。取 5 次測定的平均值作為每個測點路 面的抗滑值(即擺值 FB),取整數,以BPN表示。( 7)在測點位置上用路表溫度計測記潮濕路面的溫度, 精確至1C。(8)按以上方法,同一處平行測定不少于3次, 3個測點均位于輪跡帶上, 測點問距35mi該處的測定位置以中間測 點的位置表示。每一處均取 3次測定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 果,精確至 1BPN。4抗滑值的溫度修正當路面溫度為T時測得的值為FBT ,必須換算成標準溫度20 C的擺值FB20。5 報告( 1 )測試日期、測點位置、天氣情況、灑水后潮濕路面的 溫度,并描述路面類型汐卜觀、結構類型等。( 2)列表逐點報告路面抗滑值的測定值 FBT

43、、經溫度修 正后的 FB20 及 3 次測定的平均值。(3)每一個評定路段路面抗滑值的平均值、標準差、 變異系數6,精密度與允許差同一個測點;重復5 次測定的差值不大于 3BPN。摩擦系數測定車測定路面橫向力系數試驗方法:檢測依據: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 GB50092-96) 城政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 ( CJJ1-2008 )及有關規(guī) 程規(guī)范1. 目的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以標準的摩擦系數測定車測定瀝青路面或水 泥混凝土路面的橫向力系數,測試結果可作為竣工驗收或使用 期評定路面抗滑能力的依據。2. 儀具與材料本試驗需要下列儀器設備:(1)摩擦系數測定車:SCRIM型,由車輛底盤、測

44、量機構、 供水系統(tǒng)、荷載傳感器、儀表及操作記錄系統(tǒng)、標定裝置等組 成。測定車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測量機構:可以為單側或雙側 各安裝一套,測試輪與車輛行駛方向成 0 角,作用于測試輪上 的靜態(tài)標準載荷為2kN。測試輪胎應為3.0(0-20的光面輪胎, 其標準氣壓為0.35MPa± O.OIMPa。當輪胎直徑減少達 6mmfl寸(每 個測試輪約測350400km需更換),需要換新輪胎。2)測定車 輛輪胎氣壓應符合所使用汽車規(guī)定的標準氣壓范圍。 3)能控制 灑水量,使路面水膜厚度不得小于 lmmo通常測量速度為50km/h 時,水閥開啟量宜為 50%,測量速度為 70km/h 時,宜為

45、 70%, 余類推。(2)備用輪胎等備件。3. 方法與步驟(1) 準備工作 1) 按照儀器設備技術手冊或使用說明書對測定系統(tǒng)進行標定。儀器設備進行標定、檢查時,必須在關閉發(fā)動機的情況下進行。標定按 SFC值10、20、30、,、100的不同檔次進行,滿量程為 100 時的示數誤差不得超過± 2o 2) 檢查橫向摩擦系數測定車系統(tǒng)的各項參數是否符合要求,檢查 外部警告標示是否正常。3)貯存罐灌水4)將測試輪安裝牢固且 保持在升起的位置上。5)將記錄裝置處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安裝 足夠的打印紙。打開記錄系統(tǒng)預熱不少于 lOmin。 6) 根據需要 確定采用連續(xù)測定或斷續(xù)測定,以及每公里測定的

46、長度。選擇 并設定“計算區(qū)間”,即輸出一個測定數據的長度。標準的計 算區(qū)間為20m根據要求也可選擇為 5m或10m。7)根據要求設 定為單輪測試或雙輪測試。 8) 輸入所需的說明性預設數據,如 測試日期、路段編號、里程樁號等 9) 發(fā)動車輛駛向測試地段。(2)測定步驟1)在測試路段起點前約 500m處停住,開機預熱不 少于 10min。 2) 降下測試輪,打開水閥檢查水流情況是否正常 及水流是否符合需要,檢查儀表各項指數是否正常,然后升起 測試輪。3)將車輛駛向測試路段,提前100200m處降下測試輪。測定車的車速可根據公路等級的需要選擇。 除特殊情況下,標準車速為 50km/h ,測試過程中

47、必須保持勻速。 4) 進入測試段 后,按開始鍵, 開始測試。 在顯示器上監(jiān)視測試運行變化情況, 檢查速度、 距離有無反常波動, 當需要標明特征 ( 如橋位、 路面 變化等 )時,操作功能鍵插入到數據流中, 整公里里程樁上也應 做相應的記錄。4. 測試數據處理測定的摩擦系數數據存貯在磁盤或磁帶 中,摩擦系數測定車 SCRIM系統(tǒng)配有專門數據處理程序軟件, 可計算和打印出每一個計算區(qū)間的摩擦系數值、行程距離、行 駛速度、統(tǒng)計個數、平均值及標準差,同時還可打印出摩擦系 數的變化圖。根據要求將摩擦系數在 0100范圍內分成若干區(qū) 間,作出各區(qū)間的路段長度占總測試里程百分比的統(tǒng)計表。5. 報告(1) 測

48、試路段名稱及樁號、公路等級、測試日期、天氣情況、 路面在潮濕狀態(tài)下的路表溫度,描述路面結構類型及外觀等。(2) 測試過程中交叉口、 轉彎等特殊路段及里程樁號的記錄。 (3) 數據處理打印結果,包括各測點路面摩擦系數值、行程距離、 行駛速度, 每一個評定路段路面摩擦系數值統(tǒng)計個數、 平均值、 標準差、 變異系數。 (4) 公路沿線摩擦系數的變化圖, 不同摩擦 系數區(qū)間的路段長度占總測試里程百分比的統(tǒng)計表。五、抗滑 性能檢測中應注意的問題 1. 在使用擺式儀前必須按照說明書 或者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 (JTJ 0582000) 中的方法 對擺式儀進行標定,否則所測數據缺乏可靠性。 2. 用擺式

49、儀法 測定時“標定滑動長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標定時應取 滑溜塊與路面正好輕輕接觸的點進行量取。切不可給擺錘一個 力,讓它有滑動后再量取,這樣標定,則滑動長度偏長,所測 擺值偏大。擺式儀測定路面抗滑值試驗:檢測依據: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 GB50092-96) 城政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 ( CJJ1-2008 )及有關規(guī) 程規(guī)范一、目的和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以擺式摩擦系數測定儀(擺式儀)測瀝青路 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值,用以評定路在潮溫狀態(tài)下的的 抗滑能力。二、儀具與材料本試驗需要下列儀具及材料:1 、擺式儀: 擺及擺的連接部分總質量為1500 ± 30g ,擺

50、動中心至擺的重心距離為 410 ± 5mm ,測定時擺在路面上滑動 長度為 126 ± 1mm ,擺上橡膠片端部距擺動中心的距離為 508mm。橡膠片對路面的正向靜壓力為22.2 ± 0.5N 。2、橡膠片:當用于測定路面抗滑值時的尺寸為6.35mm X25.4mm X 76.2mm,橡膠質量應符合表 1的要求。當橡膠片使用后,端部在長度方向上磨耗超過1.6mm ,或邊緣在寬度方面上磨耗超過3.2mm,或有油類污染時,即應更換新橡膠片。 新橡膠片應先在干燥路面上測試10次后再于測試。橡膠片的有效使用期為1年。3、標準量尺:長 126mm。橡膠物理性能技術要求 表1

51、性能指標溫度(C)010203040彈性(% )43586671744965737779硬度55 ± 54、灑水壺。5、橡膠刮板。6、路面溫度計:分度不大于 1°C .? 其它:皮尺或鋼卷尺、掃帚、粉筆等。三、方法與步驟1、準備工作(1) 檢查擺式儀的調零靈敏情況,并定期進行儀器的標定。 當用于路面工程檢查驗收時,儀器必須重新進行標定。(2) 按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隨機取樣的方法,對測試路段進行隨機取樣選點,決定測點所在橫斷面位置。測點應選在行 車車道的輪跡帶上,距路面邊緣不應小于1m,并用粉筆作出標記。測點位置宜緊靠鋪砂法測定構造深度的測點位置,一一 對應。2、試驗步驟(

52、1) 儀器調平 將儀器置于路面測點上,并使擺的擺動方向與行車方向一 致。 轉動底座上的調平螺栓,使水準泡居中。(2) 調零 放松上、下兩個緊固把手,轉動升降把手,使擺升高并能自 由擺動,然后旋緊緊固把手。 將擺向右運動,按下安裝于懸臂上的釋放開關,使擺上的卡 環(huán)進入開關槽,放開釋放開關,擺即處于水平釋放位置,并把 指針抬至與擺桿平行處。 按下釋放開關,使擺向左帶動指針擺動,當擺動達到最高位 置后下落時,用左手將擺桿接住,此時指針應指零。若不指零 時,可稍旋緊或放松擺的調節(jié)螺母,重復本項操作,直至指針 指零。調零允許誤差為± 1BPN 。( 3 )校核滑動長度 用掃帚掃凈路面表面,并用

53、橡膠刮板清除擺動范圍內路面上 的松散粒料。 讓擺自由懸掛,提起擺頭上的舉升柄,將底座上墊塊置于定 位螺絲下面,使擺頭上的滑溜塊升高。放松緊固把手,轉動立 柱上升降把手,使擺緩緩下降。當滑溜塊上的橡膠片剛剛接觸 路面時,即將緊固把手旋緊,使擺頭固定。 提起舉升柄,取下墊塊,使擺向右運動。然后,手提舉升柄 使擺慢慢向左運動,直至橡膠片的邊緣剛剛接觸路面。在橡膠 片的外邊擺動方向設置標準量尺,尺的一端正對該點。再用手 提起舉升柄,使滑溜塊向上抬起,并使擺繼續(xù)運動至左邊,使 橡膠片返回落下再一次接觸路面,橡膠片兩次同路面接觸點距 離應在 126mm (即滑動長度)左右。若滑動長度不符標準時, 則升高或降低儀器底正面的調平螺絲來校正, 但需調平水準泡, 重復地校核直至使滑動長度符合要求。而后,將擺和指針置于 水平釋放位置。注;校核滑動長度時,應以橡膠片長邊剛剛接觸路面為準,不 可借擺力量向前滑動,以免標定的滑動長度過長 。( 4 )用噴壺的水澆灑試測路面, 并用橡膠刮板刮除表面泥漿。 ( 5 )再次灑水, 并按下釋放開關, 使擺在路面滑過, 指針即 可指示出路面的擺值。但第一次測定,不做記錄,當擺桿回落 時,用左手接住擺,右手提起舉升柄使滑溜塊升高,將擺向右 運動,并拿擺桿和指針重新置于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