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課 題1.1 新生命的誕生時間教學目標1.出男性生殖系統(tǒng)、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器官、部位及其功能2.能說出精子、卵子的基本結構、相對大小和形態(tài)3.能簡單地敘述出精子與卵子受精過程及受精地點、受精卵著床位置、胚胎發(fā)育過程和分娩養(yǎng)育的過程4. 人的胚胎在發(fā)育過程中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途徑與方式重點難點精子、卵子的基本結構受精過程及受精地點、受精卵著床位置、胚胎發(fā)育過程和分娩養(yǎng)育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引入 新生命究竟是如何誕生的?一、 受精 / 精子<- 男性的睪丸 受精卵 <-| |ç 生殖系統(tǒng) 卵 <- 女性的卵巢 /二、 觀察課本上的精子和卵細胞結構圖,比較異同點三、
2、 受精的過程:位置,實質四、胚胎發(fā)育的過程。受精->細胞分裂->著床->胚胎(胎兒)->嬰兒產出 大致的時間 è 介紹母親節(jié),讓學生回去后感謝一下母親。胚胎在母體內獲得營養(yǎng)的途徑:開始,由卵黃提供 著床后,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五、分娩:嬰兒從母體內產出的過程。六、注意事項:1. 母乳喂養(yǎng) 2. 孕婦慎用或禁用的原因3. 胎兒出生后第一聲啼哭反思這節(jié)內容的前面部分比較熟悉對于后面部分,需要幫學生理清思路。在這節(jié)課中,進行了 親情教育:關于母親節(jié)的部分。課 題1.2走向成熟時間教學目標1知道人的發(fā)育所要經歷的幾個時期。2知道青春期發(fā)育的特點。重點難點青春期發(fā)育
3、的特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引入:人的一生要經過幾個生長期?你已經經歷了那幾個生長期,正處什么時期? 學生回答。師總結:青春期是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階段。女孩1314歲進入青春期,男孩一般晚二年。師:你近來從自己和同學的身上感受和觀察到某些變化了嗎?(身體變化、心理變化)一、青春期的身體變化資料分析看人體的生長曲線圖。學生小組討論人在哪二個時期生長最快?青春期人的體重和身高如何變化?學生回答師:學生看人體青春期和兒童期的對比圖并結合自身的發(fā)育特點說說青春期的發(fā)育特點。 學生總結。并寫出來遺精及其原因,月經來潮的原因及經期衛(wèi)生。小結: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形態(tài)、功能發(fā)育: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另外
4、,體重顯著增加。差異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分析、理解等能力迅速提高;心臟重量增加;肺活量顯著增大)二、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及其衛(wèi)生對疑惑不解的問題要詢問、求教,求得指導幫助,以獲得適合自己發(fā)育水平的性知識,從而正確對待身心變化,因為性知識是一門科學知識,不應回避;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自尊、自愛。學會培養(yǎng)自控能力!反思今天,猜都知道那些學生的表現(xiàn)。所以難得的做起了思想教育工作。效果還不錯。課 題1.3動物的生長時期(一)時間教學目標1. 知道人、青蛙、蝗蟲生命周期的特點及其共同性;2. 理解生命周期與生命代代相傳的關系;3. 了解環(huán)境的變化對動物生命周期 的影響。重點難點生命周期的特
5、點理解生命周期與生命代代相傳的關系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一、引入、蝴蝶、海龜?shù)膲勖?、圖片二、人的一生、讀圖探究:不同時期人的特點不同時期的人進行直線連接、自己已經歷了哪幾個時期,目前又正處于什么時期?、讀圖探究:填方框中的內容總結人的生命周期體會、討論:人類為什么能得到不斷的延續(xù)三、青蛙的一生、春季,田間、池塘邊你能見到的小動物是什么?、讀圖探究:填空填方框展示討論:蝌蚪與成蛙的生活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結構的不同點、變態(tài)發(fā)育、介紹青蛙四、蝗蟲的一生、引:夏季,荒草地或莊稼地里,你有時能見到大小不同的蝗蟲;冬季,在土里你可以挖掘到蝗蟲的卵塊、讀圖探究:提醒蝗蟲的幼蟲在發(fā)育過程中為什么要蛻皮?、介紹蝗蟲五生命周
6、期、思考 、歸納、討論:你覺得哪些生活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會影響動物的壽命?請舉例流、小結反思對于學生而言,教育他們學會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課 題1.3動物的生長時期(二)時間教學目標1、復習引導認識有性生殖的概念。2、導認識無性生殖的概念。3、讓學生閱讀課本,自學衰老和死亡的實質。重點難點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概念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引入 以生物最終會死亡,為什么?一、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1、 有性生殖: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體內受精體外受精A、 動物的受精方式胎生卵生B、 動物胚胎發(fā)育方式2、 無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卵結合,直接由一個母體產生個體的生殖方式。 如:分裂生殖和出芽生殖
7、二、衰老和死亡1、 衰老的實質:身體各部分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逐漸衰退的過程。2、 死亡的標志是心臟、肺、大腦停止活動,其中大腦停止活動是死亡的主要標志。小結課堂練習反思學生對于有性生殖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對于無性生殖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啊,畢竟和自己的生活體驗矛盾的。但人的認識范圍是有限的。對此,只能通過加強學生的觀察內容來加強印象了。一個字:失敗課 題1.4植物的一生(一)時間教學目標1. 知道種子的主要結構。2. 知道有胚乳種子和無胚乳種子的區(qū)別,單子葉植物種子和雙子葉植物種子的區(qū)別。重點難點種子的主要結構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引入 將學生五一期間的作品進行展示,完成:植物的一生一、種子的結構師 在黑
8、板上畫出種子結構示意圖1. 蠶豆的結構 花生 胚 和 種皮2. 玉米種子的 胚 和 種皮。3. 比較蠶豆和玉米種子的相同相同品不同點。師 胚是種子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將來植物體的雛形,一旦胚受到損傷,種子就不能萌發(fā),所以,胚的完整是種子萌發(fā)的重要內因。胚乳和種皮只不過是在胚長成幼苗過程中提供營養(yǎng)和保護的作用。4. 種子的分類。1.根據(jù)種子內有無胚乳,種子可分為有胚乳種子和無胚乳種子。5. 種子的成分。種子里含豐富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等營養(yǎng)物質,在有胚乳的種子中,營養(yǎng)物質主要貯存在胚乳中。在無胚乳的種子中,營養(yǎng)物質主要貯存在子葉中。小結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家鄉(xiāng),了解生活,以生活中的實際例
9、子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進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未知的精神,這可以認為是一個新課程理念下的必然,作為教師,如何對課本知識進行更好的構建,將其中的知識融會于學生的已知范圍,從已知走向未知,從課本走向生活,從抽象的知識走向實踐的指向. 該做的還有很多。課 題1.4植物的一生(二)時間教學目標知道種子萌發(fā)的條件和基本過程重點難點種子的萌發(fā)條件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引入 春暖花開,是農民伯伯開始播種的季節(jié)。一、種子的萌發(fā):為什么在春天萌發(fā)呢?種子萌發(fā)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學生找出 變量師:選擇合適的變量主要變量和次要變量分組實驗1. 生: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2. 注意變量的控制選擇3. 對照課本上的設計
10、方案,分析要比較哪些證據(jù)?師 從實驗結果來看,陽光影響植物的生長一個次要原因。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空氣 水分 溫度4. 種子萌發(fā)的過程5. 探究水稻萌發(fā)的因素課堂練習小結 種子萌發(fā)的條件和過程反思學生五一種了那么多的種子,對于植物的種子萌發(fā)條件還是掌握的但是對于控制變量法,只有幾個學生能掌握了。能力的差異還是明顯的。課 題1.4植物的一生(三)時間教學目標芽的結構和分類芽的生長特點重點難點芽的結構和分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一、芽的種類:分類標準不一樣,名稱也不一樣。芽分為頂芽和側芽。二、芽的結構:出示掛圖,觀察芽的結構。三、側芽發(fā)育和頂芽發(fā)育:引導學生討論植物的側芽發(fā)育與頂芽發(fā)育是否有關?舉例說明
11、頂芽生長抑制側芽生長的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如向日葵、松樹、楊樹等)。解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植物體內的生長素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它主要分布在生長旺盛的地方。生長素多集中在頂芽等生長旺盛的地方,并能往下運輸。在含量微小時會促進植物的生長,含量稍多時就會抑制植物的生長。一般情況下頂芽生長素含量少生長快,側芽生長素含量多生長慢。但頂芽去掉后,生長素向下運輸?shù)牧繙p少了,側芽處生長素含量降低,頂芽對側芽的抑制解除,側芽開始生長,便能發(fā)育成側枝。側枝上也有頂芽,同樣的道理會抑制側枝上的側芽的發(fā)育,以此類推。可在黑板上畫簡單的圖來表示,學生更易接受。小結課后練習鞏固頂芽與側芽之間的生長關系忘記介紹了。晚上有
12、時間再講解一下。課 題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一)時間教學目標知道被子植物開花、傳粉、受精等過程的基本情況,進一步了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重點難點傳粉、受精等過程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導入:演示荷花,進一步熟悉花的基本結構,說明雌蕊和雄蕊結構。 一、傳粉 傳粉:結合圖3-47棉花和豌豆花的傳粉方式并討論總結它們傳粉的不同點。 豌豆花在沒有開放時,花粉已經傳到了雌蕊的柱頭上,是自花傳粉; 棉花是異花傳粉。 è 傳粉分為自花傳粉、異花傳粉(普遍) 異花傳粉的方式可風媒與蟲媒等。把花分為風媒花與蟲媒花。 討論:假如你是一只小蜜蜂,你會去什么樣的花上采蜜呢?(課件展示風媒花與蟲媒花的圖片 )
13、è總結蟲媒花的特征:花瓣鮮艷,花蜜香甜等; 風媒花的特征:花粉多而輕,柱頭分叉或成羽毛狀,并且伸出花瓣外面。(說明傳粉并不是很容易的,從而說明生命的可貴) 二、受精 課件展示被子植物受精 傳粉以后,花粉受到柱頭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發(fā)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沿著花柱向子房生長,花粉管內有精子,花粉管到達子房,花粉管內的精子與子房內的胚珠中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 三、果實、種子的形成 課件演示果實的形成 傳粉受精后,花的哪些部分會枯萎、凋謝呢? 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頭、花柱 不斷發(fā)育的是:子房、胚珠 一個子房中有多個胚珠,多個胚珠發(fā)育成多個種子。 如果植物傳不了粉,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影
14、響呢?(傳粉不能完成,果實、種子不能形成) 有些作物在開花后由于種種原因往往無法傳粉也就結不了果,這時人們常用人工授粉的方法,給作物傳粉,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見圖3-53講述人工受粉的基本方法) 小結:植物開花傳粉受精后,形成果實和種子完成了有性生殖。 學生對于某些常識性的知識缺少了解,而這對于農村學生而言,這樣的情況不知道該說是一種幸福還是一種悲哀。對于身邊的事物,學生如果有自己的觀察,有認真的思考,絕對不會一無所知。課 題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二)時間教學目標知道植物主要的無性生殖方式了解營養(yǎng)繁殖在生產中的利用重點難點無性生殖 營養(yǎng)繁殖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引入花、果實、種子是植物體的繁
15、殖器官,除了這些器官可以進行繁殖作用外,植物體還有哪個結構能起到繁殖作用呢?根、莖、葉。確實如此,植物的根、莖、葉也有一定的繁殖作用,植物體靠營養(yǎng)器官繁殖新個體的過程叫營養(yǎng)繁殖。一、營養(yǎng)繁殖的方法1.分根法:夾竹桃、臘梅等灌木,它們的叢生莖下各自有根,可以直接把它們分開,成為獨立的植株。2.壓條法:方法見書 3.扦插法4.嫁接法:砧木 接穗 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緊密接合優(yōu)點:保持親本特性;大量繁殖,較高的經濟效益二、組織培養(yǎng)說明:近幾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植物體的任何一個活細胞,在一定的條件下,都有分化發(fā)育成完整植物體的能力。這叫做植物細胞的全能性。這主要原因是:任何一個植物細胞內都含有發(fā)育成完整植株
16、的全部遺傳信息。在離體培養(yǎng)下,這些遺傳信息可以表達出來,從而使植物細胞(或組織)產生出完整的植株。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以實現(xiàn)植物細胞的全能性。組織培養(yǎng)是指: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離體培養(yǎng)植物的器官、組織、細胞和原生質體,并使其生長、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術。例如:利用植物的器官、組織、細胞進行組織培養(yǎng),快速、大量生產有經濟價值的試管苗,然后移入溫室或苗圃栽培,供應市場需要。在花卉、果樹和林木等多種植物上已用此種方法進行工廠化育苗。反思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對花卉和水果的栽培技術農作物的栽培技術課 題1.6細菌和真菌的繁殖時間教學目標1.了解細菌的主要特點和細菌的繁殖形式2.了解真菌的主要
17、特點及繁殖形式3.了解細菌和真菌的繁殖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重點難點繁殖方式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引入如果食物儲存不當,就會變味或發(fā)臭。到底是什么使食物變味發(fā)臭呢?探究食物變質的原因1.提出問題:食物為什么會變味發(fā)臭?2.建立假設:(讓學生來建立假設)3.實驗:用放大鏡來觀察放在培養(yǎng)皿中變質的面包4.食物變質的原因:細菌和真菌滋生引起的一、細菌過度:要觀察到細菌的真實面目,要利用光學顯微鏡的高倍鏡才能觀察到。教師出示: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菌圖片1.細菌屬于單細胞生物2.細菌的細胞一般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含遺傳物質的核區(qū),沒有細胞核3.根據(jù)細菌形態(tài)的不同,分為:螺旋菌、桿菌和球菌4.生殖方式
18、:分裂生殖總結:細菌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是一種沒有細胞核的微生物。5.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一般要依賴有機物生活。6.細菌的好處(通過多媒體講解)燃料:天然氣食物:奶酪、泡菜、酸奶等環(huán)境再循環(huán):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屬于分解者二、真菌出示:發(fā)霉的面包提問:面包為什么發(fā)霉?(霉菌大量繁殖的緣故,霉菌有細胞核,屬于真菌)從而引入真菌的概念真菌: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依靠現(xiàn)有有機物生存,有細胞核1.細菌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屬真核生物2.生活中常見的真菌酵母菌:用于釀酒、面包發(fā)酵,屬于出芽生殖藥用:青霉、冬蟲夏草食用菌:香菇、蘑菇、金針菇、木耳總結:細菌和真菌
19、統(tǒng)稱為微生物,分布十分廣泛通過學習細菌和真菌的細胞結構特點,讓學生與前面學過的植物細胞核動物細胞的結構進行比較,找出它們在細胞結構上的相同點及顯著區(qū)別。三、食物保存要保存食物你通常會采取什么措施?1.干藏法2.冷藏法3.真空保存法4.加熱法(巴世德消毒法)思考:這幾種方法為什么能較長時間地保存食物課外思考: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條件是什么四、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A和B,課時特訓五、板書設計反思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對花卉和水果的栽培技術農作物的栽培技術課 題2.1 感覺世界(一)時間4月1日教學目標1 1.了解人皮膚中的四種感受器,具有:觸覺、熱覺、冷覺、痛覺等功能。 2.知道人體的鼻具有嗅覺功
20、能及嗅覺的形成過程,及人嗅覺的特點3.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對人體對環(huán)境的各種感覺的事實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懂得用實驗和歸納的方法來研究人體的各種感覺。重點難點重點:如何設計實驗讓學生認識皮膚的四種感受器及四種感覺的形成難點:讓學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覺的部位是在大腦教學準備PPT課件教學過程一階段:(一)情景引入:介紹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說明人對外界環(huán)境的各種刺激能作出相應的反應,即人能對感覺環(huán)境世界的各種刺激感覺世界(二)出示PPT課件中示例,讓學生說出剛才例子中的各種刺激是通過人體的哪一個器官去感覺的?分別形成以哪些感覺?視覺眼 聽覺耳 討論:根據(jù)你的生活經驗,人體還具有哪些感覺
21、?有那些感官的參與?(三)教授新課:人體對環(huán)境的感覺看圖討論:出示教材圖2-1“人的感覺”讓學生分組討論 圖片中的人感覺到了什么? 分別是用人體的哪一結構或器官來感覺的? 如果圖中的人是你,你會有什么相應的反應?可能的答案:1、聽音樂的人感覺到優(yōu)美的音樂,是用耳來感覺的,我的反應是:心情舒暢總結:人體能通過各種感覺器官或感受器去感覺外界的各種刺激,并作出相應在的反應。思考:1、不同的人對同一種環(huán)境刺激的感覺是否完全一樣?2、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對同一種刺激是否會產生相同的感覺和反應?請你舉例說明。討論:1、你最喜歡和最討厭的環(huán)境刺激分別是什么? 2、你認為圖中的小明戴著耳欣賞音樂的原因有哪
22、些?總結:人類有各種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種刺激,產生不同的感覺。(四)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29頁的基礎訓練的1、2、3題,學生獨立做,教師紅筆檢查。二階段(一)皮膚的感覺功能思考:圖中拿冰塊的人,感覺冷覺的結構是皮膚的什么結構?設問:你是否知道冷覺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據(jù)皮膚你結構你認為人的皮膚還具有哪些感覺功能?分別由什么結構來完成?熱覺、觸覺、痛覺1. 皮膚的觸覺實驗一:以同桌為實驗小組,其中一生閉上又眼,將雙手往后放,另一生拿出事先準備的:橡皮、金屬塊、鉛筆、雨花石等物品,讓同桌同學摸,通過手的觸摸,讓對方同學說出此物體的特點。形狀、大小、表面粗糙程度、物品材料、物體冷熱程度思考:你是
23、用手的哪一部位去觸摸物體的?為什么不用其它部位?說明手指與手背、身體背部等人體不同部位的觸覺的敏感度的差異實驗二:分別用一支鉛筆,用同樣大小的力試觸對方同學的手背、手指的指尖、手掌、身體背部等處,讓對方感覺各部位對鉛筆的感覺的敏感度的差異。通過分析比較,得出皮膚具有的功能,哪一部位皮膚最敏感。結論:人的皮膚具有觸覺、痛覺。手指的指尖觸覺較敏感。介紹:盲人用觸覺閱讀盲文2. 皮膚的冷、熱覺思考:去年非典時期,老師用手背去測試體溫,為什么?結論:手背上熱敏感的神經末梢比較豐富。實驗: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熱水(約60),一杯溫水。讓兩位學生上臺實驗:一學生先將一手指浸入冷水中,再將手反映取出浸入溫
24、水中,說出浸入溫水后,手指的感覺;讓另一位學生先將手指浸入熱水中一會兒,再取出浸入溫水中,說出浸入溫水中后手指的感覺。實驗解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 先浸入熱水再浸入溫水的學生的手指皮膚,浸入溫水后,手指在散熱,散熱越快,感覺物體越冷,先浸入冷水,再浸入溫水的學生的手指在吸熱,吸熱越快感覺物體越熱。 皮膚感覺到的冷覺和熱覺是皮膚散熱或吸熱速率的快慢程度。結論:皮膚具有散熱和吸熱功能,冷覺和熱覺的形成是散熱或吸熱的結果。舉例:冬天,由于外界溫度低,人體皮膚與外界之間溫差大,人體皮膚散熱快,人感覺到冷。夏天,由于外界溫度高,人體皮膚與外界之間溫差小,皮膚散熱慢,感覺到熱。結論:皮膚具有冷覺和熱
25、覺,是皮膚真皮中的熱敏小體和冷敏小體接受刺激的。設問:皮膚中除了冷敏小體、熱敏小體、觸覺小體以外還有什么感受器?3. 皮膚的痛覺:讓學生說出自己平時出現(xiàn)過哪些痛覺?討論:皮膚的觸覺、冷覺、熱覺、痛覺中,哪一種感覺對人體具有保護作用?(二)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29頁4到12題(三)拓展題:課時特訓30頁(體驗中考)的13、14題(四)家庭作業(yè):作業(yè)本A第15、16頁的感覺世界 【板書】 感覺世界(一) 視覺眼 聽覺耳 人類有各種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種刺激,產生不同的感覺 人的皮膚具有觸覺、痛覺。手指的指尖觸覺較敏感反思1. 對于自身的體驗,學生容易接受,但在相互之間交流與合作方面,能力需要
26、加強。2. 后面部分女生不是很積極。課 題2.1感覺世界(二)時間4月2日教學目標1.了解人皮膚中的四種感受器,具有:觸覺、熱覺、冷覺、痛覺等功能。2.知道人體的鼻具有嗅覺功能及嗅覺的形成過程,及人嗅覺的特點3.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對人體對環(huán)境的各種感覺的事實產生濃厚的興趣,并 懂得用實驗和歸納的方法來研究人體的各種感覺重點難點重點:如何設計實驗讓學生認識皮膚的四種感受器及四種感覺的形成難點:讓學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覺的部位是在大腦教學準備PPT課件教學過程一階段(一)復習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人體對環(huán)境的感覺以及皮膚的感覺功能,了解了人體的感覺器官以及感覺是如何形成的(二)新課導
27、入-鼻和嗅覺思考:你能用鼻子聞到什么樣的氣味?香、臭、酸思考:那這些氣體我們?yōu)槭裁茨芊直娉瞿??嗅覺怎么形成的呢?進入鼻腔>刺激嗅覺感受器>嗅神經將氣味傳入大腦>嗅覺思考:如果一種氣味很淡,我們怎么仔細的來辨別呢?做頻繁而短促的呼吸嗅覺的特點 (1)嗅覺的適應性 數(shù)秒到數(shù)分鐘即可適應 (2)不同動物的嗅覺敏感差異很大 狗比人高1200倍 (3)隨著人的成長,嗅覺靈敏度越來越低 嬰兒的嗅覺靈敏度比成人高 (4)動物對不同物質氣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貓老鼠、魚 狗(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0頁的1、2、3,學生獨立做,教師紅筆檢查二階段(一)舌和味覺 要了解舌頭的,先來觀察舌頭(互相觀察
28、),學生描述:分析:舌頭的結構 舌乳頭è味蕾è味覺細胞思考:吃糖的時候,為什么越嚼越甜? 因為溶解在唾液中的糖越來越多,說明舌對液態(tài)的刺激特別敏感。讀圖思考:味覺是如何產生的?聯(lián)系嗅覺的形成過程介紹:1. 舌的不同部位對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 2. 通感小結:嗅覺和味覺的形成過程,鼻腔和舌的結構(二)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0頁的4到12題,學生獨立做,教師紅筆檢查(三)拓展題:課時特訓31頁第13題(四)家庭作業(yè):作業(yè)本B18、19頁的感覺世界【板書】 感覺世界(二)1. 鼻和嗅覺鼻子-聞-香、臭、酸2. 舌和味覺舌頭-嘗-甜、酸、苦、咸反思這部分內容上的比較快,學生對
29、于感覺在大腦形成的知識容易受到生活經驗的影響,總認為感覺是由感覺器官形成的,需要糾正。課 題2.2 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時間4月3日教學目標1、了解聲音發(fā)生的條件:物體的振動2、知道聲音傳播條件: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重點難點重點:聲音發(fā)生的條件,聲音傳播的條件難點: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的實驗演示教學準備音叉、“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演示儀教學過程一階段(一)情景導入討論:我們生活在充滿聲音的世界里,我們周圍有著各種各樣奇妙的聲音。讓學生舉出一些聲音這些聲音是怎么發(fā)生的?又是怎么傳播到我們人的耳朵的呢?(二)教授新課-聲音的發(fā)生和聲源小實驗1:讓學生用手頭的橡皮筋或細繩按書上實驗描述進行操作。你聽到
30、聲音了嗎? 橡皮筋有做怎樣的運動?這聲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當橡皮筋停止振動時,你還能聽到聲音嗎?小實驗2:讓學生用一把尺,使發(fā)出聲音,觀察尺在發(fā)聲時的現(xiàn)象,并描述。觀察:當尺停止振動時,是否還能聽到聲音?總結:聲音的發(fā)生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發(fā)出聲音。體驗:讓每個學生用自己的手指按住自己的喉部,齊聲朗讀:“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感受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1到32面的1、2、3、5題,學生獨立做,教師紅筆檢查二階段(一)介紹液體的振動,氣體的振動風聲、哨子等思考: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我們耳朵里面的呢?小實驗:桌子能夠傳聲. 展示課本上的自制土電話實 驗:真空狀況下的
31、聲音傳播實驗??偨Y: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固、液、氣),能傳播聲音的物質叫介質介紹在太空環(huán)境下,如月球上的通訊情況,反駁某些影視作品中的錯誤。(二)聲波聲波:聲音是通過波的形式通過介質將聲源的振動向外傳播的。這個波叫聲波。介紹超聲波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介紹次聲波。聲速:340米/秒 隨環(huán)境改變而改變(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2面的4、612題,學生獨立做,教師紅筆檢查(四)拓展題:課時特訓33面的13、14題(五)家庭作業(yè):作業(yè)本A17、18面的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板書】聲音的產生和傳播1.聲源聲音的發(fā)生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發(fā)出聲音2.聲波聲音是通過波的形式通過介質將聲源的振動向外傳播的反思對于
32、實驗,學生的興趣很大,在實驗過程中,由于聲音減小的時間太長,效果不明顯,所以將實驗作了改動:抽完氣后,再放入氣體,使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課 題2.3 耳和聽覺(一)時間4月7日教學目標1、了解耳的結構,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說出聽覺的形成過程。2、了解樂音的三個特性。3、認識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重點難點重點:從耳的結構分析聽覺的形成難點:樂音的三個特性教學準備PPT課件教學過程一階段(一)情景引入在生活中可以聽到各種聲音,那么,我們是怎么聽到這些聲音的呢?(二)教授新課-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1、我們是用耳朵來聽聲音的,所以,先來認識一下我們的耳朵。讀圖2-19 自己完成書上填空 中耳,外耳,
33、內耳思考:耳的各個部分有什么功能?2、按聽覺產生的過程,逐個介紹耳的各個部分的功能。P53第二段 耳廓(收集空氣中的聲波)>外耳道(聲音進入中耳)>鼓膜(產生振動)>鼓室內聽小骨(把振動的聲音放大)>耳蝸(通過耳蝸把聲音傳到聽神經)>聽神經(把聲音傳給大腦)>大腦(產生聽覺)老師總結一遍,再讓學生復述。(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3面1-6題,學生獨立做,教師紅筆檢查二階段(一)聽覺的損失:年齡增大,聽覺不敏感,可以戴助聽器解決自然原因討論:根據(jù)聽覺形成的過程,談談“失聰”的原因還有哪些?小組討論交流,老師總結A.鼓膜,聽小骨損傷或發(fā)生障礙,導致聽力下降,產生
34、傳導性耳B.耳膜破裂造成失聰,聲音不能振動傳入內耳。原因:1、患急性中耳炎沒有及時治療,導致感染2、巨聲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內外壓力差 3、潛水過深C.聽神經,神經性耳聾,有關的神經損傷引起,藥物影響。è保護耳朵的方法:.(二) 平衡覺:暈車現(xiàn)象(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3-34面的7-10題,學生獨立做,教師紅筆檢查(四)拓展題:課時特訓34面的11題(五)家庭作業(yè):作業(yè)本A19-20面的耳和聽覺【板書】耳和聽覺1.耳的結構2. 聽覺的形成3. 聽覺的損失4. 平衡覺:暈車現(xiàn)象反思相對而言,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接觸和體驗并不足,為此,給學生多一些時間了解比較必要。增加了一個內容:讓學生感
35、受失聰者的感覺,形成尊重他人,幫助他人的品德。課 題2.3 耳和聽覺(二)時間4月8日教學目標1、了解耳的結構,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說出聽覺的形成過程。2、了解樂音的三個特性。3、認識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重點難點重點:從耳的結構分析聽覺的形成難點:樂音的三個特性教學準備PPT課件教學過程一階段:(一)情景引入:有人聲音高,有人聲音低;我們能很快分辨出古箏和笛子的聲音等(二)教授新課-樂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音調:樂音調子有高低,叫音調。演示:快速從木梳上劃過時聲音的調子比慢慢劃過時的調子高!得出:物體振動越快,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shù), 單位是:赫茲(赫)(Hz
36、) 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介紹:音階閱讀表格: 1)超聲波 f>20000h:B超檢查人體內部(檢查孕婦嬰兒的動態(tài)影片),超生探傷儀(金屬),聲納及回聲探測儀。原理:利用超聲波傳播反射定向效果好,穿透力強,傳播時產生巨大的作用力。2)次聲波:傳播衰減慢,傳播很遠。核爆炸、導彈發(fā)射情況,預報地震,海嘯,臺風等 (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4頁的1、2、3二階段(一)響度: 影響響度大小的三個條件:(通過教室里老師說話的例子)(1)振幅越大,響度越大(2)距聲源越遠,響度越?。?)與不同的人有關響度是人耳主觀感覺的音量強度,既聽覺上感受聲音輕和響的程度,取決于頻率、聲強和聲波的波形。
37、了解:響度的大小(分貝)對人體的影響。(二)音色:受發(fā)聲體的性質、形狀和發(fā)聲方法影響。小結:音調越高,物體振動越快,音調高低用音階來表示 頻率的概念,超聲波次聲波的區(qū)分 響度的三個特點及定義,分貝的概念。音色:音樂課的研究。(三)噪聲污染1. 噪聲的產生及控制 聲音產生到引起聽覺:聲源振動發(fā)聲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2. 控制噪聲也應從這三方面入手。(四)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5頁4-11題(五)拓展題:課時特訓35-36頁12、13題(六)家庭作業(yè):作業(yè)本B20-21頁【板書】耳和聽覺(二)樂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頻率,單位是:赫茲(赫)(Hz)2.響度:振幅,單位是:分貝(dB
38、)3.音色:受發(fā)聲體的性質、形狀和發(fā)聲方法影響噪聲的產生及控制:聲源振動發(fā)聲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反思今天課上的內容比較抽象,尤其是關于超聲波與次生波部分,除了幾個成績好的有點興趣外,很大部分同學感覺比較“疲勞”。以后教學中,應該盡可能的找些學生有親身體驗的東西,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課 題2.4 光和顏色(一)時間4月9日教學目標1、能從幾個物體中找出哪些是光源2、理解光傳播和聲音傳播的區(qū)別:光在同一種透明物體中沿直線傳播。3、記住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4、通過觀察了解太陽光的組成重點難點重點:認識在同一種物體中光沿直線傳播難點:解釋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教學準備手電筒
39、、蠟燭、PPT課件教學過程一階段(一) 情景引入:我們生活的世界豐富多彩,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多姿多彩,五光十色:光和色。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會發(fā)光? 火柴,電燈,電視,電腦,太陽,月亮?鏡子? 閃光,螢火蟲(二)教授新課:1.光源:能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學生判斷哪些是光源。介紹人造光源。(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6頁第1題二階段:(一)光的傳播聲音能在氣液固中傳播,那光呢?可在空氣、水、玻璃等透光物質傳播。聲音是以聲波發(fā)散的形式傳播的,那光呢?沿直線結論: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探究:太陽圓形光斑的形成。太陽光斑有一些是雖然上面的小孔不規(guī)則,但是光斑卻是圓形的。探討原因:發(fā)現(xiàn)有的光
40、斑并不是圓的,思考原因。結論:與小孔原始大小有關系 與小孔距離像之間的距離也有關系。請學生自己根據(jù)生活中的經驗說明光是直線傳播的。1. 光影效果 2. 準直校正 3. 小孔成像(二)光速: 真空中30萬千米/秒 計算光線從太陽到地球的時間:94605萬千米 8分多點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有所差別。解釋: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發(fā)令槍時,該根據(jù)什么按表。(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6-37頁2-10題(四)拓展題:課時特訓37頁11題(五)家庭作業(yè):作業(yè)本A21-22頁【板書】光和顏色(一)1.光源:能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2. 光的傳播:沿直線傳播3. 光速: 真空中30萬千米/秒反思對于圓形光斑
41、的形成原因,同學們不能迅速把握原因,一個是平時缺少觀察和思考,另一個,是學生的思維還不能夠迅速打開,知識面比較狹窄,容易就事論事,而不能夠抓住本質的東西。教學生如何去看待問題,很有必要了。課 題2.4 光和顏色(二)時間4月11日教學目標1.知道光的色散現(xiàn)象2.了解紅外線與紫外線3.知道不透明物體和透明物體的顏色的成因重點難點重點:光的色散難點:不透明物體和透明物體的顏色的成因教學準備三菱鏡、PPT課件教學過程一階段:(一)情景引入:太陽光通過三菱鏡-七種顏色的光(二)教授新課1.光的色散實驗:通過觀察了解太陽光的組成,知道白光是復色光2.光的三原色紅、綠、藍3.色光的混合與顏料的混合 顏料的
42、三原色紅、黃、藍。4.看不見的光:人的眼能看到光也是有一定范圍的。紅光外側存在一種人眼看不見的光,這種光具有明顯的熱效應,經過大量的資料證明,這就是紅外線。 問:你知道驗鈔機是利用什么原理的?紫外線在紫外光以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紅外測溫儀;紅外夜視儀、紅外遙感、紅外攝像儀、紅外望遠鏡紫外線:熒光效應、殺菌、消毒的作用)(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8頁1、2題二階段(一)物體的顏色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講述:我們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五光十色,美麗動人,有紅色的花,綠色的草,藍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各種物體都具有 各自的色彩。可是,這些艷麗的顏色,在漆黑的夜里就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這說明只有在陽光(白色光
43、)的照射下,物體才呈現(xiàn)出顏色。那么,為什么在同樣光源的照耀下,2。各種物體會有不同的顏色呢?(1)看到物體顏色的條件:哪種單色光能進入眼鏡,看到的就是哪種顏色。(2)不同的物體,對不同顏色的光線,吸收能力和反射能力又各不相同。被物體吸收的光線,人們就看不見,只有被反射的光線,人們才能看到。物體能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在我們看來,它就具有什么樣的顏色。 (二)討論:現(xiàn)在你能說說:紅色的花為什么會呈紅色?白色的衣服為什么呈白色?那么透明物體的顏色形成的原理也是這樣的嗎?思考:你認為透明物體的顏色的形成,是因為對太陽光的反射還是某種色光?透明物體的顏色:決定光透過的顏色,能透過什么顏色的光,就顯示什么顏
44、色。如:紅色透明體只能透過紅光。思考:你有沒有見過家里的陽臺上用的是藍色玻璃?白天你在室內是感到亮還是較暗?為什么呢?家里物體的顏色有變化嗎?(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8頁3-8頁(四)拓展題:38-39頁的9-11題(五)家庭作業(yè):作業(yè)本B的22-23頁【板書】光和顏色(二)1.光的色散2.光的三原色紅、綠、藍3.看不見的光:人的眼能看到光也是有一定范圍的紫外線紅外線4. 物體的顏色反思對于光的色散,同學們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特別是看不見的光,比如紅外線、紫外線,學生們理解吃力。物體的顏色,物體吸收同顏色的光,反射不同顏色的光,學生們應用起來還是不太熟練。課 題2.5光的反射和折射(一)
45、時間4月12日教學目標1、理解從實驗推得光的反射定律的過程。2、能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有關光路圖。3、知道鏡面反射和漫反射。4、理解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理解虛像的意義,會用規(guī)律找出虛像。重點難點重點:光的反射定律難點:作光路圖教學準備鏡子、手電筒教學過程一階段(一) 情景引入:生活中常常可以用到鏡子,你知道鏡子可以用來干什么嗎?照鏡子,反射光.(二)教授新課一、光的反射1. 展開 平面鏡如何反射光線呢?提出猜想: 1)入射與反射光線成90度角;2)入射與反射光線成某個固定的角度; 3)入射與反射光線所成的角度一樣.通過實驗,來進行驗證。結論:光的反射定律1點2角3線2. 介紹光線作光路圖:先作法
46、線,再測兩角,最后畫入射反射光線,注意箭頭方向。3. 光路可逆原理練習:叫學生說明在潛望鏡中,光是如何傳播的。4. 鏡面反射 與 漫反射:生活中的現(xiàn)象(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9頁的1-7題二階段(一)平面鏡和球面鏡: 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 從畫圖引出(二)凸面鏡 和 凹面鏡 在生活中的應用及特性。凸面鏡:對光器發(fā)散作用如:汽車的后視鏡,擴大事業(yè)凹面鏡:對光器匯聚作用如:手電筒,太陽照,探照燈。(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39-40頁的8-12(四)拓展題:40頁的13題(五)家庭作業(yè):作業(yè)本B24-25頁【板書】光的反射和折射(一)1.光的反射定律1點2角3線2.作光路圖:先作法線,再測兩角,最后畫入
47、射反射光線,注意箭頭方向3.光路可逆原理4.鏡面反射 與 漫反射:生活中的現(xiàn)象5.凸面鏡 和 凹面鏡 在生活中的應用及特性反思今天1班課堂上一個學生在玩鏡子,剛好講到鏡子的作用的時候,就讓他站起來回答。他開始時說不來,通過他手上的鏡子進行引導,使他能夠將實際生活中的觀察融入到課堂的情境當中。同時,適當?shù)墓膭睿欣趯W生的個性發(fā)展。以后要多把握這樣的機會,讓后進生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課 題2.5光的反射和折射(二)時間4月15日教學目標1、了解光的折射定律2、了解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一些現(xiàn)象。3、知道什么是光污染重點難點重點:光的折射定律難點:光的折射定律教學準備玻璃瓶、PPT課件教學過程一階段:
48、(一)復習回顧:光的反射定律(二)教授新課:光的折射1.引入:將裝滿水的玻璃杯展示給同學們,觀察杯子后面移動的筆的像。把一支筆放入空杯子,我們看到筆是直的。然后往杯子里面加水,發(fā)現(xiàn)筆慢慢的從水和空氣的分界面開始發(fā)生了彎曲。問:前面我們學到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里是直線傳播的,那現(xiàn)在進入另一種介質,光不是直線傳播了,那入射角和折射角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呢?2. 光的折射規(guī)律 讓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分析光的折射現(xiàn)象。 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及課本上的圖,學生小結光的折射定律 (1)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的
49、表面時,折射光線向法線靠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思考:為什么不是大于?從看到像變高用作圖法來說明。 那同一條光線,分別射入水和玻璃中,他們的折射角一樣嗎? (4)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5)光垂直射到玻璃或水的表面時,在玻璃或水中的傳播方向不變。一起朗讀光的折射定律。(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40-41頁1-6題二階段(一)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 (1)杯中的筷子 (2)先從空氣射入玻璃,再從玻璃射出空氣,會怎么樣? (3)魚從水中看樓房,高了還是矮了? (4)海市蜃樓的形成。(二)了解光污染,城市另一殺手(三)學生作業(yè):課時特訓41-42頁的7-12(四)拓展題:課時特訓43頁的
50、13題(五)家庭作業(yè):作業(yè)本A的23-24頁,作業(yè)本B的26-27頁【板書】光的反射和折射(二)光的折射規(guī)律:(1)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的表面時,折射光線向法線靠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思今天課上的實驗由于器材限制,只好用玻璃瓶代替了,結果花了更多的時間,但效果卻不是那么好。也許是上的最枯燥的一節(jié)課了,再郁悶一次。課 題2.6透鏡和視覺(一)時間4月17日教學目標1、通過實驗了解凸透鏡成像的特點。2、應用凸透鏡模型解釋照相機,放大鏡和人眼球的作用。3、了解眼球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4、能說出視覺形成的功能。5、能說出照相機和眼睛的相似之處。6、了解近視、遠視的成因,并知道矯正方法重點難點重點:了解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難點:會用作圖法來表示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教學準備放大鏡、PPT課件教學過程一階段(一)情景引入:人眼為什么能夠看見物體?照相機為什么能夠照相?顯微鏡為什么能夠看到 微小的物體?(二)教授新課:透鏡分類:凸透鏡、凹透鏡常見光學儀器: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等1: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拿一張白紙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直到紙上的光斑變的最小、最亮。2:換凹透鏡再做上面的實驗,紙上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性課件開頭介紹
- 運輸服務合同模板
- 三方產品分銷合同范本
- 綜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普法宣講【法律學堂】第十八章 行政答辯狀-ldfjxs004
- 四川省南充市廣安市廣安中學2025屆初三調研考試(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陶瓷酒瓶采購合同
- 上海杉達學院《實時操作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圖學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雇傭合同
- 枸櫞酸氯米芬促排卵療效的預測指標
- 2024-2034年年版礦泉水項目融資商業(yè)計劃書
- 花卉市場攤位租賃合同
- 供應商現(xiàn)場考察表
- 2020年度臨床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程及質量標準
- 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調動申報表
- 2023年壓瘡相關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兒科護理支氣管肺炎課件
- 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2500噸電子冷卻液項目環(huán)評可研資料環(huán)境影響
- 初中數(shù)學競賽方案
- 配電線路帶電作業(y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