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致病因素分析及臨床治療意義_第1頁
小兒腹瀉致病因素分析及臨床治療意義_第2頁
小兒腹瀉致病因素分析及臨床治療意義_第3頁
小兒腹瀉致病因素分析及臨床治療意義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小兒腹瀉致病因素分析及臨床治療意義    朱紅英【摘要】目的 分析總結小兒腹瀉的致病因素并對其治療意義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腹瀉患兒325例,分為感染組和非感染組,分別給予不同藥物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細菌感染與輪狀病毒感染等感染因素所致腹瀉占比49.23%,喂養(yǎng)不當和消化不良等非感染性因素所致腹瀉占比50.77%。感染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非感染組有效率為93.33%,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是導致小兒腹瀉的主要致病因素,根據(jù)患兒的不同致病原因,給予

2、有針對性的的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癥狀,提高治療的效果?!娟P鍵詞】小兒腹瀉;療效;致病因素;治療意義r442.2 b issn.2095-6681.2017.26.01小兒腹瀉屬于常見兒科疾病的一種,在臨床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小兒腹瀉的致病原因較多,如喂養(yǎng)不當、腸道感染以及抗生素使用不當?shù)染锌赡芤l(fā)小兒腹瀉,對小兒腹瀉的致病因素進行分析總結,有助于提高小兒腹瀉治療的效果。本文回顧分析了收治的腹瀉患兒325例的臨床資料,對其致病因素和治療效果進行了分析總結,具體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腹瀉患兒325例,根據(jù)其是否感染分為感染組160例和非感染

3、者165例,感染組男81例,女79例,年齡15歲,平均(2.5±1.3)歲,輕度腹瀉78例,中度腹瀉52例,重度腹瀉30例。非感染組中男85例,女80例;年齡26歲,平均(2.7±1.5)歲,輕度腹瀉79例,中度腹瀉55例,重度腹瀉3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2 方法對所有患兒的糞便標本進行直接涂片,操作完成后實施革蘭染色鏡檢,并對患兒的糞便運用常規(guī)細菌培育方法進行細菌培養(yǎng),主要培養(yǎng)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目標細菌,使用膠體金法對其進行病原菌抗性檢驗,使用抗原金標法快速診斷試劑進行糞便輪狀病毒檢測。所有患兒均繼續(xù)喂

4、養(yǎng),對于輕度脫水的患兒可適當口服補液,脫水為中度和重度患兒應靜脈補液治療,嚴重嘔吐患兒需禁食6 h。在此基礎上,根據(jù)致病原因不同,(1)感染組患兒中,細菌感染患兒給予抗生素與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治療,兩藥需隔開時間。輪狀病毒感染患兒不使用抗生素,口服蒙脫石散和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治療(兩藥需隔開時間),口服蒙脫石散,使用劑量為1歲以下1/3袋每次,3次/d,于餐前半小時服用。12歲患兒每次1/2袋,3次/d。23歲患兒每次1/2袋,4次/d。3歲以上患兒1袋/次,3次/d。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億活),3歲以下患兒1袋/次(0.25 g),1次/d。3歲以上患兒,1袋/次,2次/d。均以7天為

5、1療程。(2)非感染組應用促消化藥物與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治療,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使用方法與感染組相同,口服乳酶生片,3歲以下12片/次,3次/d;3歲以上23片/次,3次/d。1.3 療效評定標準若患兒治療3天后大便次數(shù)與性狀均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均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轉歸,則為顯效;患兒治療3天后臨床大便次數(shù)明顯減少,大便性狀好轉,為有效;治療3天后臨床癥狀無好轉甚至加重,則為無效。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數(shù)據(jù)錄入spss 19.0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結 果2.1 患兒致病因素分析通過對所有患兒的致病因素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患兒因感染導致腹瀉

6、,其中輪狀病毒感染94例,細菌感染66例,感染所致腹瀉49.23%。另外165例非感染腹瀉患兒主要因喂養(yǎng)不當和消化不良等因素所致50.77%。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感染組經(jīng)治療后,93例治療顯效,57例有效,10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3.75%。非感染組患兒中顯效與有效分別為95例和59例,無效11例,非感染組的有效率為93.3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 討 論小兒由于自身消化系統(tǒng)功能發(fā)育尚不完全,體內消化酶分泌較少,抗病能力較差,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胃腸道疾病,其中以腹瀉最為常見1。腹瀉患兒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大便次數(shù)增加、大便性狀改變、腹痛、嘔吐等癥狀,若不能及時對其進行有效治療

7、患兒很容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給患兒的生長發(fā)育造成較大影響。小兒腹瀉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腹瀉其病因分類為霍亂、痢疾以及其他感染性腹瀉。非感染性腹瀉病因分類包括過敏性腹瀉、飲食性腹瀉、癥狀性腹瀉與其他腹瀉2。本研究中,通過對患兒的致病原因發(fā)現(xiàn),其中160例為感染性腹瀉,165例為非感染性腹瀉,通過對其實施對癥治療后,均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所以,臨床在對腹瀉患兒進行治療時,首先應明確其致病因素,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3。總而言之,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是導致小兒腹瀉的重要因素,臨床應明確患兒致病原因,從而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改善患兒癥狀,提升療效。參考文獻1 張冰冰.探討小兒腹瀉的致病因素及其臨床治療意義j.中國醫(yī)藥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