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鉆火災事故應急預案_第1頁
打鉆火災事故應急預案_第2頁
打鉆火災事故應急預案_第3頁
打鉆火災事故應急預案_第4頁
打鉆火災事故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竹林煤礦打鉆發(fā)火事故應急預案大 竹 林 煤 礦2011年打鉆發(fā)火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單位:大竹林煤礦通防隊 編制時間: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大竹林煤礦2011年打鉆發(fā)火事故應急預案為加強我礦對打鉆發(fā)火災事故處置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緊急救援的快速反應和協調水平,確保迅速有效地處置我礦發(fā)生的井下打鉆發(fā)火事故,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有效地保障國家和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我礦實際,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tǒng)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編制了打鉆發(fā)火事故應急預案。一、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礦井打鉆火災是指發(fā)生在礦井井下鉆孔內、孔外。威脅礦井安全生產、形成災害的一切非控制燃燒,是生產中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

2、。根據引火熱源的不同,分為外因火災和內因火災。1、外因火災事故外因火災是由于外部熱源如明火、瓦斯煤塵爆炸、放炮、機械沖擊與摩擦、電流短路、靜電、燒焊、吸煙等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災。外因火災又稱外源火災。井下的易燃物主要有各類油脂、橡膠制品、棉紗、紙制品、木材等,易發(fā)生外因火災的地點主要有皮帶機、各類油脂及其他易燃物品存放地點、機電硐室等。外因火災發(fā)生突然,來勢迅猛,如果不能及時發(fā)現和控制,輕則影響生產,重則可能燒毀煤炭資源和礦井設備,更為嚴重者則可能引起瓦斯煤塵爆炸或火煙毒害礦井,釀成人員死亡。2、內因火災事故煤炭由于受埋藏深度、煤層賦存條件、煤質、通風環(huán)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或由于上分層工作面或

3、相鄰區(qū)段工作面在打鉆過程中遺煤較多,且不均衡,加之工作面沿空布置,漏風通道發(fā)育,供氧積熱條件較好等造成的打鉆自燃發(fā)火事故。礦井現開采的2層煤屬三類不易自燃煤層,不會發(fā)生內因火災。二、 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原則井下發(fā)生打鉆火災事故后,救援人員要按照“緊急救災、妥善避難、安全撤退、救人優(yōu)先”的原則搶險救災。1、以搶救遇難人員為主,必須做到有巷必入,本著“先活者后死者、先重傷后輕傷、先易后難”的原則救險。2、在打鉆時要帶有干粉滅火器材,發(fā)現火源及時撲滅。3、消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救人。4、發(fā)現火源,撲滅火源。5、做好火源偵察、尋找火源、打鉆地點封閉等工作。三、 組織機構及職責1、應急組織體系礦長全權指揮

4、搶險救災行動,各副礦長、總工程師、其他礦領導和礦山救護隊等協助下,統(tǒng)一領導搶險救災工作、部署和監(jiān)督事故預案的實施,協調解決救災工作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并及時將搶險救災情況及災情發(fā)展趨勢等報告集團公司。2、指揮機構及職責火災事故發(fā)生后,迅速通知有關部門領導,成立以礦長為總指揮、各分管副礦長、總工程師、安監(jiān)部部長、其他部門領導和礦長為總指揮、成員由各責任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救災指揮部。根據火災性質、發(fā)生地點、波及范圍、人員分布情況,確定救災的人力和物力,制定災害搶救方案,并配合救護隊進行災害搶救???指 揮:付 澎副總指揮:曹秋庚 丁壓偉 蔡和偉 刑紅清 成 員:劉國綱 劉軍義 高廣建 劉昆祥 劉海

5、燕 蘇永勝 劉海龍 何 松 高礦力 丁德恩 指揮部設在調度室。電話:3694362或888(井下)3.1應急救援行動的總指揮及副總指揮職責如下:礦長是礦井火災處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全權救災的指揮者,全面指揮搶險救災工作,決定救災方案制定??偣こ處熓堑V井火災處置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是礦長處理災害的第一助手,組織制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方案,具體負責事故情況、救災重點、救災計劃、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的制定及事故應急處理。各副礦長、各科室負責人進行搶險救災,并負責處理好處理事故所需的人員、設備材料、傷員的運送與安置等。生產副礦長協助礦長進行搶險救災,并負責對搶險救災的安全和入井人員的控制,實

6、行有效監(jiān)督。救護隊隊長參與制定事故搶救方案,負責搶險救災工作的具體實施。3.2搶險指揮部的職責(1)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2)統(tǒng)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工作中發(fā)生的突發(fā)情況采取緊急處理措施。當突水有淹井威脅時,應當盡快撤出井下所有人員。(3)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改和補充意見。(4)在部門內緊急調動各類物資、設備、人員等。必要時請求集團公司或外單位的協助。(5)配合集團公司及上級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6)做好礦穩(wěn)定和傷亡人員家庭的善后處理工作。(7)處理現場總指揮部的日常事務,辦理總指揮交辦的其

7、它事項。3.3搶險救災指揮部要下設搶險小組及其職責(1)現場搶險組:由救護隊長任組長,救護隊具體負責現場搶救。(2)機電及通訊組:由機電副礦長任組長,機電隊具體負責,確保調度指揮通訊暢通和救災機電設備的及時安裝。(3)后勤保障組:由機電副礦長任組長,機電隊、倉庫具體負責,保證搶險期間所需要的一切材料、工具及應急物資、器材的及時供應及人員、物資等的運輸工作。(4)醫(yī)療救護組:由礦醫(yī)務室負責,要備足常用藥品,負責對遇險人員進行急救。(5)資料及技術分析組:由總工程師任組長,由通防隊、生產技術部具體負責,準備好生產系統(tǒng)圖及其它圖紙,為搶險提供地質及其它資料。(6)安全撤離及事故調查組:由安全副礦長任

8、組長,由安監(jiān)部具體負責,保衛(wèi)部配合,負責按指揮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清點匯總人數等工作,并及時匯報,救援結束后進行事故現場勘察和調查取證,并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查處有關責任人員。(7)保衛(wèi)組:由保衛(wèi)部部長任組長,保衛(wèi)部具體負責,負責事故搶救和處理過程中的治安保衛(wèi)工作,維持礦區(qū)的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并在井口附近設專人警戒,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四、 預防和預警1、火災監(jiān)控礦井現開采的二層煤屬三類不易自燃煤層,不會發(fā)生內因火災。礦井只對外因火災進行監(jiān)控。監(jiān)控范圍為主、副井井口附近;皮帶機、各類油脂及易燃物料存放地點、機電硐室和打鉆位置,通過工作人員的對現場的監(jiān)測,發(fā)現火情及時報

9、告。2、預防措施:防止打鉆火災主要抓好井下機電設備和易燃物品的管理。4.2.1建立完善的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統(tǒng),保證用水地點水壓及水量合乎打鉆要求,并按規(guī)定設置齊全三通及閥門。打鉆的掘進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兩巷,均要敷設消防管路,其它巷道每100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和支管方可打鉆。4.2.2要舉行救災演習。4.2.3井下電氣焊工作的范圍必須嚴格執(zhí)行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并制定嚴格的安全措施。4.2.4 所有打鉆電氣設備防爆必須達到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過流、欠壓等各種保護齊全可靠,嚴禁私自拆除。4.2.5 鉆機使用的各種油類必須裝入蓋嚴的鐵桶內,有專人押運送至使用地點,剩余的油類必須運回地面,嚴禁在井下存放

10、。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放在蓋嚴的專用鐵桶內。用過的棉紗、布頭和紙也必須放在蓋嚴的鐵桶內,并有專人送到地面處理,不得亂放亂仍。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鉆機上。4.2.6井下打鉆地點必須配備滅火器材,每個地點配備泡沫滅火器不少于4個, 采掘工作面附近的打鉆地點配備干粉滅火器不少于2個,滅火器材要定期檢查,及時更換,保證合格。井下打鉆工作人員必須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職工作區(qū)域內滅火器材的存放地點。4.2.7井下所有機電設備硐室及配電點、主要巷道內帶式輸送機機頭前后兩端各20m范圍內,都必須用不燃性材料支護。 在井下和井口房內,嚴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設臨時操作間、休息間。4

11、.2.8 井下打鉆地點嚴禁使用燈泡取暖和使用電爐。4.2.9 帶式輸送機的溫度保護、煙霧保護、自動灑水裝置等安全設施必須齊全可靠,損壞的要及時更換。4.2.10 嚴格井口檢身制度,嚴禁攜帶煙草及點火物品下井;嚴禁穿化纖衣服。4.2.11禁止井下鉆機帶電檢修和挪移電氣設備;電機設備檢修及復電都必須按規(guī)定進行瓦斯檢查,否則嚴禁運行、檢修與復電。4.2.12在啟動電動機電氣設備之前,必須檢查其附近20m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若瓦斯?jié)舛瘸^規(guī)定不準啟動。4.2.13 井下供電要做到“三無”(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四有”(有過流和漏電保護,有螺絲和彈簧墊圈、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兩齊

12、全”(電纜懸掛整齊、設備硐室清潔整齊)“三全”(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一堅持”(堅持使用漏電繼電器)。4.2.14加強打鉆地點瓦斯管理,出現噴孔時,及時停止鉆進,杜絕瓦斯超限積聚現象,防止爆炸事故。4.2.15加強綜合對粉塵管理,防止煤塵爆炸事故。五、信息報告程序事故發(fā)生后,以電話報警為主,先向礦調度匯報,調度室接到報告后,調度人員首先安排撤人,然后立即電話匯報礦值班領導,礦值班領導接到報告后,立即匯報礦長、各分口副礦長、總工程師、其他礦領導、礦山救護隊及各部門負責人。并下達命令撤出受威脅打鉆區(qū)域的人員。來不及撤退受爆炸事故圍困的人員應迎著風流方向撤退,并通過敲打水管等向外求

13、救。由礦調度根據實際情況向領導迅速匯報并采取下一步行動?,F場報警方式,電話報警或跟蹤器緊急呼救、各類監(jiān)控系統(tǒng)示警24小時與上級及相關部門聯系的方式以電話、手機電話、傳真、網絡辦公系統(tǒng)為主。礦內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救援時,必須同時向集團公司匯報,以礦總指揮電話傳真通知相互確認?,F場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救援時,以電話確認為主。明確應急反應人員請求支援的方式和內容井下應急反應人員電話聯系調度室(總指揮部)電話聯系集團公司。附表1 應急通訊電話一覽表序號單位地面電話井下電話1礦井調度室36943628882技術通防部8783通防隊6664安全部8765機電隊6216采煤隊6687掘進隊6888消防應急報警11

14、9附表2:發(fā)生事故后必須立即召集的單位及負責人聯系電話序號姓名職務地面電話公司小號1付 澎礦 長13585366222656222 2曹秋庚總 工15985488446658446 3丁亞偉安全礦4蔡和偉生產礦長150857767756刑紅清機電礦長150863061006561007劉國綱技術通防部副部長159026579816579818蘇永勝調度室主任158861580666580669劉軍義安監(jiān)部1528467768810何 松機電隊長1590259080611劉昆祥保衛(wèi)科長1318527790912劉海龍通防隊、 應急處置1、響應分

15、級調度室接到打鉆火災事故匯報后,立即通知值班領導,值班領導根據具體情況,通知企業(yè)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立即到調度室,總指揮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以及啟動哪一級別應急預案。I級:火災波及范圍較小,不危及人員生命安全,造成的經濟損失100(含100)500萬元。II級:火災波及范圍較小,不危及人員生命安全,造成的經濟損失50(含50)100萬元。III級:火災波及范圍較小,不危及人員生命安全,造成的經濟損失小于50萬元?;馂牟胺秶^大,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或無法控制事故現場形勢;或造成的經濟損失大于500萬元時,申請啟動集團公司應急預案。2、響應程序6.2.1 礦調度室接到井下火災事故后,應先安排直接受

16、威脅人員撤離,并立即向當日值班礦領導、調度室主任匯報。6.2.2 當日值班礦領導、調度室主任根據事故匯報情況,立即向總指揮匯報。6.2.3 總指揮決定啟動礦井火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后,立即向礦調度室下達啟動預案命令。3、處置措施礦調度室接到總指揮命令后,按照大竹林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綜合預案中“安全事故電話通知順序”,立即通知指揮部成員到達調度室集合。指揮部成員到達調度室后,按照總指揮的指示,立即奔赴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搶險救災指揮所,并設立救援基地,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6.3.1 撤人6.3.1.1 井下發(fā)生火災后,在救護隊及醫(yī)護人員未到達之前,現場職工應迅速組織自救和互救,處于回風側的人

17、員要迅速佩戴自救器,按照本工作區(qū)域的火災事故避災路線,撤至新鮮風流中直至地面,在撤離時要設法切斷災區(qū)電源。6.3.1.2 任何人發(fā)現井下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災區(qū)通風瓦斯情況,在不危及人身安全時,應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最大限度的控制火勢,力爭在火災初期把火撲滅。6.3.1.3 若火勢較猛無法控制,且有擴大趨勢。調度室要立即通知所有受火災威脅的危險區(qū)域人員按照避災路線撤至地面。6.3.1.4 若遇到無法撤退時,應迅速進入躲避硐中(或進入臨時構筑的避難硐室)等候營救。6.3.1.5 礦調度室要迅速核查入井人員、升井人員和被困人員的數量及姓名。6.3.1.6 避火災路線:1201運輸巷打鉆

18、地點1201運輸石門二偏口主斜井地面1203回風巷打鉆地點1201運輸石門1201運輸石門二偏口主斜井地面1203運輸打鉆地點1203機軌石門四聯巷副斜井地面其余地點的避火災路線按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或相鄰作業(yè)地點執(zhí)行。6.3.2 偵察6.3.2.1 救護隊到達礦井后,首先應全面了解現場災情,并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偵察探險工作,準確探明火災事故性質、原因、范圍、遇險遇難人員數量和所在位置,以及通風、瓦斯、有毒有害氣體情況,為指揮部制定搶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據。6.3.2.2 在災區(qū)偵察工作中,應把救助遇險人員作為首要工作,發(fā)現后立即護送到安全地點或井下基地。遇到明火能夠用直接方法撲滅的,立即撲滅。6.3.2.

19、3 救護隊指揮員應親自組織和參加偵察工作,做到任務清楚,行進路線明確,同時要把小隊的行進路線方向、時間標注在圖紙上。6.3.3制定搶救方案6.3.3.1指揮部根據偵察災區(qū)情況(災區(qū)性質、發(fā)生地點、波及范圍、人員分布、救災的人力和物力),由總指揮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制定搶救方案。6.3.3.2 制定方案的原則采取一切措施,及時救助遇險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發(fā)生火災后,首先要要立即切斷災區(qū)內的電源,防止事故擴大,然后再滅火;采用直接滅火方法和有效的通風等措施,防止火災擴大。6.3.4搶救6.3.4.1指揮決策:迅速判定火災性質,了解火災特點,波及的范圍和影響區(qū)域,確定是否產生火風壓;判定遇險人員

20、數量和分布位置,迅速撤離危險區(qū)域的的人員,切斷電源; 正確調整風流,防止事故擴大;要有防止火風壓的措施,加大排煙能力; 要根據發(fā)生火災的地點不同,采取正確地通風方法;避免火災氣體達到爆炸濃度,避免瓦斯通過火區(qū),制定防止瓦斯煤塵爆炸的措施; 熟悉通風系統(tǒng),根據火災災情,采取反風措施;防止出現再生火源和火風壓造成的火煙逆轉及風流逆轉;創(chuàng)造接近火源的直接滅火的條件,防止火災擴大;6.3.4.2處理火災時一般戰(zhàn)術: 積極方法(直接)滅火:用水、惰氣、高(中)倍數泡沫、滅火器、注凝膠、用不燃性材料(沙子、巖粉、黃泥、粘土等)直接壓滅、用水灌注火區(qū)等方法滅火隔絕滅火:a、 封閉所有與地面連通的巷道和裂縫;

21、b、 用密閉墻隔絕火區(qū)和火源,然后采用均壓技術或灌注泥漿、河沙、粉煤灰,加速火區(qū)熄滅。綜合方法滅火:先用隔絕方法滅火,待火已部分熄滅和溫度降低后,采取措施控制火區(qū),在打開密閉墻用積極方法滅火。6.3.4.3處理火災時的通風方法與選擇撲滅井下火災時,指揮部應根據火源位置、火區(qū)波及的范圍、工作人員的分布及瓦斯涌出情況,迅速而慎重地決定通風方法。處理火災時常用的通風方法有:正常通風、增減風量、火煙短路、反風、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轉等,無論采用何種通風方法,都必須滿足下列要求:保證災區(qū)和受威脅區(qū)域人員的安全撤退; 能夠防止火災擴大,創(chuàng)造接近火源直接滅火的條件;控制火災產生的火煙沿井巷蔓延;避免火災氣體達到

22、爆炸濃度及瓦斯通過火區(qū),防止瓦斯煤塵爆炸; 防止因火風壓引起的風流逆轉,防止出現再生火源和火煙逆轉;保證救災人員安全,并有利于搶救遇險人員。6.3.4.4撲滅不同地點火災的方法(1)撲滅進回風井口、井筒火災進風井口建筑物發(fā)生火災時要立即進行礦井反風或關閉井口防火門,必要時停止主要通風機,按照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規(guī)定引導人員升井,迅速撲滅火源; 進風井筒中發(fā)生火災時,為防止火災氣體侵入井下巷道,必須采取反風或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轉的措施;回風井筒發(fā)生火災時,風流方向不應該變。為防止火勢增大,應減少風量。其方法是控制入風防火門,打開通風機風道的閘門,停止通風機或執(zhí)行指揮部決定的其他方法(以不能引起可

23、燃氣體濃度達到爆炸界限為原則)。必要時,撤出受危及的人員;(2)撲滅井底車場的火災當進風井底車場和毗鄰硐室發(fā)生火災時,必須進行反風或風流短路,確?;馂臍怏w不侵入工作區(qū);回風井底發(fā)生火災時,應保持正常風向,在可燃氣體不會聚集到爆炸限度的前提下,可減少進入火區(qū)的風量;為防止混凝土支架和砌碹巷道上面的木垛燃燒,可在碹上打眼碹后注水泥;設置水幕,并集中人力、物力防止火災擴展而危及(井筒、火藥庫、變電所、水泵房等)。(3)撲滅井下硐室的火災井下硐室發(fā)生火災時,應切斷電源并關閉防火門,若無防火門,應采取掛風障控制入風,用水、滅火器、高倍數泡沫或沙子直接滅火。(4)傾斜巷道火災的處理傾斜進風巷道發(fā)生火災時,

24、必須采取風流短路或局部反風、區(qū)域反風等措施,以防止火災氣體侵入有人作業(yè)的場所,特別是采煤工作面;火災發(fā)生在傾斜上行回風流巷道,則保持正常風流方向。在不引起瓦斯積聚的情況下應減少供風;撲滅傾斜巷道下行風流火災,必須采取措施增加進入風量,減少回風風阻,防止風流逆轉,決不允許停止通風機運轉,如有發(fā)生風流逆轉的危險時,應從下山下端向上滅火。在不可能從下山下端接近火源時,應采用綜合滅火方法。在巷道中滅火時,應利用中間巷道、小順槽、聯絡巷、和行人巷接近火源。在不能接近火源時,可利用礦車、箕斗,將噴水器下到巷道中滅火,或發(fā)射高倍數泡沫、惰氣、惰泡進行遠距離滅火。(5)平巷道火災的處理方法位于礦井或一翼的總進

25、風道的平巷、石門和其他水平巷道發(fā)生火災時,要選擇最有效的通風方法(反風、風流短路、多風井雙區(qū)域反風、正常通風等),以便救人和滅火。在采取短路通風時,要確?;馂臍怏w不致逆轉; 在采區(qū)水平巷道滅火時,一般保持正常通風,根據瓦斯情況增大或減少火區(qū)供風量。若采取減少風量措施時,要防止災區(qū)貧氧和瓦斯積聚。(6)采煤工作面打鉆地點火災的處理方法從進風側進行滅火,要有效的利用滅火器和防塵管路滅火;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燒時,要增大工作面的風量,并利用干粉滅火器、沙子、巖粉等滅火,全小隊人員分布開,對整個燃燒線進行噴射滅火;在進風側滅火難以取得效果時,可采用局部反風,從回風側滅火,但進風側必須設置水幕,并將人員撤出

26、;采煤工作面回風側著火時,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止采空區(qū)瓦斯涌出和積聚;用上述方法無效時,應采取隔絕法和綜合滅火法。要求救護隊在進、回風側盡量靠近火源,縮小火區(qū)范圍同時進行封閉作業(yè),并爭取同時結束。為保證兩處同時封閉結束,兩處必須安設礦用防爆電話聯系。(7)掘進工作面獨頭巷道火災的處理方法獨頭巷道發(fā)生火災時,要在維持局部通風機正常通風的情況下,積極滅火; 平巷獨頭巷道迎頭發(fā)生火災,瓦斯?jié)舛炔怀^2時要在通風的情況下,采用干粉滅火器、水等直接滅火。滅火后必須仔細檢查陰燃火點,防止復燃引起爆炸;火災發(fā)生在平巷獨頭巷道的中段時,滅火中必須注意火源以里的瓦斯,嚴禁局部通風機把已聚集的瓦斯經過火點排出。

27、如果情況不清應遠距離封閉;火災發(fā)生在上山獨頭煤巷迎頭,在瓦斯?jié)舛炔怀^2時,滅火中要加強通風,排除瓦斯;如瓦斯?jié)舛瘸^2仍在繼續(xù)上升,要立即把人員撤到安全地點,遠距離封閉。若火災發(fā)生在上山獨頭巷道中段時,不得直接滅火,要在安全地點進行封閉;上山獨頭煤巷火災不管發(fā)生在什么地點,如果局部通風機已停止運轉,在無需救人時,嚴禁進入滅火或偵察,要撤出附近人員,遠距離進行封閉;火災發(fā)生在下山獨頭煤巷迎頭時,在通風的情況下,瓦斯?jié)舛炔怀^2,可直接滅火。若發(fā)生在巷道中段時不得直接滅火,要遠距離封閉。6.3.5安全技術措施6.3.5.1火災事故發(fā)生后,現場人員首先要立即切斷災區(qū)電源再滅火;6.3.5.2撲滅火

28、災時,人員必須站在上風側,同時應注意火風壓造成的風流逆轉傷人;6.3.5.3為防止事故擴大,在需改變礦井通風方式或采用反風時,應在組織災區(qū)或受威脅區(qū)域的人員安全撤離后實施;6.3.5.4在處理火災事故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和煤塵,觀測災區(qū)氣體和風流變化。當瓦斯?jié)舛冗_到2以上,并繼續(xù)增加有爆炸危險時,必須把救護人員撤到安全地點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瓦斯爆炸危險;6.3.5.5用水滅火時,水流應從火源外圍噴射,逐步逼向火源中心;必須有充足的水源、風量和暢通的回風巷,防止水煤氣爆炸;用水或注漿滅火時,應將回風側人員撤出;6.3.5.6撲滅電器火災時,必須首先切斷電源。電源無法切斷時,嚴禁使用非絕緣

29、滅火器材滅火;6.3.5.7進風的下山巷道著火時,必須采取防止火風壓造成風流紊亂和風流逆轉的措施;6.3.5.8撲滅瓦斯燃燒引起的火災時,不得使用震動性滅火手段,防止擴大事故;6.3.5.9采取隔絕滅火法封閉火區(qū)時,要指定專人連續(xù)監(jiān)測風流及瓦斯、煤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的濃度和溫度,以確保搶險救災人員的安全;6.3.5.10已經知道發(fā)火地點有爆炸危險,在無需救人的情況下,不得派救護隊進入著火地點冒險滅火和探險;6.3.5.11在密閉的火區(qū)中,如果發(fā)生爆炸,破壞了密閉墻,禁止派救護隊恢復密閉墻和探險。6.3.5.12當發(fā)生巷道坍塌或損壞時,現場指揮所要及時組織搶險隊伍恢復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

30、施,以恢復正常通風。6.4 擴大應急本預案不能滿足現場有效救災,事故不能達到及時控制或有擴大趨勢時,由指揮部決定向集團公司申請求外援。6.5 應急恢復全部受傷、受困人員救出后,火災已被撲滅或火勢得到有效隔絕和控制,指揮部可宣布應急恢復。除火災區(qū)域外其他地點應按要求逐步恢復通風和供電,搶險救災人員可逐步撤離救災現場,善后處理及生產恢復工作由生產技術部負責進行。6.6 應急結束 6.6.1火災被撲滅或達到有效控制后,總指揮下達應急結束命令,事故搶救人員返回原單位。6.6.2安全副礦長及相關部室單位協助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并按規(guī)定及時向上級匯報。七、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礦應當建立應急救援設施、設備等儲備

31、制度,按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要求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為確保事故應急物資設備供應,一聯巷設置消防材料庫,1、救援裝備保障根據有關規(guī)定和實際需要,礦為救護隊等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裝備有呼吸器、防護服、光學瓦斯檢定器、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CO便攜儀、兩用儀、多種氣體檢定器、四用儀、紅外線測溫儀等。應急物資與裝備見附表3地面消防材料庫配備表、附表4井下消防材料庫配備表。附表3:地面消防材料庫裝備明細表序號材 料 名 稱單 位數 量備注1磚車22沙車13灰車24板材/方木立方米35鏟子把146抹子把67消防水桶只208風筒米5009膠管米20010泡沫滅火器只2011鐵釘Kg

32、1012鐵絲Kg508#13大錘把214干粉滅火器只1215局部扇風機臺216注水耙子個517鉆 桿 根15018鋼管 根102寸19水 槍 桿2附表4:井下消防材料庫裝備明細表序號材 料 名 稱單 位數 量備注1磚車12沙車13灰車14板材/方木立方米25鏟子把56抹子把27消防水桶只58風筒米5009膠管米5010泡沫滅火器只1011鐵釘Kg412鐵絲Kg508#13大錘把114干粉滅火器只515鉆 桿 根10016鋼管 根102寸17水 槍 桿1八、井下打鉆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1.1火災事故,容易造成人員燒傷、窒息和中毒,燒毀設備,影響礦井或采區(qū)生產。1.2事故發(fā)生的區(qū)域、地

33、點(1)、外因火災發(fā)生地點主要有各類油脂及其他易燃物品存放地點等。(2)、打鉆地點火災若發(fā)現及時,處理得當,不會造成很大的損害,若未及時發(fā)現或采取措施不得當,火災發(fā)展較迅速,可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事故,甚至造成特別重大的事故;內因火災發(fā)生較緩慢,有明顯的征兆,一般不容易造成死亡事故。(3)打鉆火災發(fā)生較突然,事故發(fā)生前,一般不會出現明顯征兆;內因火災是一個緩慢過程,事故發(fā)生前,煤層的溫度、附近的空氣溫度和水的溫度都比正常高;附近的氧氣濃度下降;附近巷道的濕度增大;附近巷道的壁面和支架表面出現水珠(煤壁出汗);出現有毒有害氣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各種碳氫化合物;巷道中出現煤油、汽油、松節(jié)油和焦

34、油等氣味;人處于發(fā)火地區(qū)時有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2、應急組織及職責1、當打鉆出現火災事故時,受影響區(qū)域單位的職工應在跟班隊長或班組長的帶領下集中在一起,由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隊,沿避災路線方向迎著風流撤離災區(qū),同時未受傷人員輪流照顧受傷人員,班組長指派專人負責沿途安全或尋找安全地點以待救援。撤離過程中,應盡量節(jié)約礦燈電量及食物,并不斷敲打管路、軌道等發(fā)出報警信號或沿途留下標記,當撤離路線堵塞人員無法撤出時,應選擇支護完整、接近水源和壓風管路的躲避硐等待救援,并不斷敲打巖幫發(fā)出報警信號等待救援。3、應急處置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當發(fā)打鉆地點生火災事故時,第一發(fā)現者在火災初起時期若火勢較小應立

35、即使用現場材料進行滅火,將火源消滅,并同時通知現場負責人和其他人員,若火勢較大,無法現場撲滅火源時,現場負責人將火災信息報告給公司調度室,同時組織人員沿避災路線向安全地點撤離,調度室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啟動應急預案。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礦井中打鉆地點發(fā)生火災事故后,可能出現中毒、窒息、燒傷等傷員。救護隊到來之前,在場人員必須找到支護完整、通風正常的地點對這些傷員進行及時、合適的急救,其方法如下:3.2.1對井下燒傷人員的急救: 撲滅傷員身上的火,使傷員盡快脫離火源,縮短燒傷時間 保持傷員呼吸道通暢。傷員運離現場后,先放在空氣流通的安全地點,檢查呼吸和心跳情況。如有反常呼吸情況出現,可用布

36、帶或膠布將胸廓暫時固定;口腔、鼻腔內有異物堵塞應立即清除以利通氣,必要時應進行人工呼吸等急救。 糾正中樞缺氧,傷員出現煩躁不安,意識不清,嘴唇、指端紫紺等現象時應考慮為中樞缺氧,除保持呼吸通暢外,應立即給氧。 止血。如有開放性損傷、骨折等,應及時加壓包扎或壓迫止血,度適當固定。 鎮(zhèn)痛。井下瓦斯爆炸燒傷,多為淺度,有劇痛,條件允許時應使用鎮(zhèn)靜止痛劑,但必須根據傷情給藥防止掩蓋癥狀。 保護創(chuàng)面。禁用一切衣物涂抹創(chuàng)面,以免燒傷水泡破損,以減少污染懷感染;尤其要注意運送過程的污染,在運送時,最好將傷員內衣脫去,用干凈衣物包裹,并注意保暖。如無條件,不要免強處理燒傷創(chuàng)面,在保暖的條件下急送醫(yī)院。3.2.

37、2對于中毒、窒息人員的急救 盡快將傷員轉移通風良好的地點,取平臥位。 松解傷員的衣褲,但要注意傷員的身體保暖。 呼吸微弱的傷員應馬上進行人工呼吸。 中毒傷員應多吸氧氣,在沒有得到氧氣之前,必須作人工呼吸。 心臟停跳的傷員,應立即進行心臟擠壓搶救,以使傷員盡快復蘇。 因二氧化氮、硫化氫、二氧化碳中毒人員,不能進行壓胸、壓背的人工呼吸,也不能進行施行心臟擠壓以免因傷員肺水腫而造成肺組織破壞。 傷員的呼吸恢復正常后,送往醫(yī)院治療時,要用擔架抬送,要注意,傷員在未入醫(yī)院治療之前不能讓傷員自己行走。3.3事故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發(fā)生事故的單位、經營類型及企業(yè)性質;事故時間、地點、類型;發(fā)生事故的簡要經過,約計遇險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發(fā)生事故的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