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_第1頁
新版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_第2頁
新版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_第3頁
新版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_第4頁
新版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 19 新版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科學教案2 / 19 教科版修訂版四年級下冊教材目錄第一單元電1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2 點亮小燈泡3 簡單電路4 電路出故障了5 導體與絕緣體6 做個小開關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第二單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開了2 各種各樣的花3 花、果實和種子4 把種子散播到遠處5 種子的萌發(fā)6 動物的卵7 動物的繁殖活動第三單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營養(yǎng)3 營養(yǎng)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發(fā)霉了6 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7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第四單元巖石和礦物1 各種各樣的巖石2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3 / 19 3 巖石的組成4 觀察、描述礦物一5 觀察、描

2、述礦物二6 面對幾種不知名礦物7 巖石、礦物和我們1、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 ,通過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2、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3、電荷在電路中持續(xù)流動起來可以產生電流。4 / 19 過程與方法:根據已有知識 ,運用邏輯推理 ,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探究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教學重點】 解釋靜電現象【教學難點】 認識正負電荷【教學準備】一把塑料梳子、碎紙屑、幾個氣球、綁氣球的細線、掛氣球的支架、靜電現象的相關圖片或幻燈片。【教學過程】一、體驗靜電現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 ,看老師

3、的表演 ,問:靠近紙屑 ,可能會出現什么?教師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頭發(fā),頭發(fā)可能會怎樣? -頭發(fā)飄起來了。頭發(fā)為什么能飄起來呢? -出示課題:生活中的靜電現象2、體驗靜電現象小組實驗:拿出一根經過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碎紙屑。發(fā)現了什么? -摩擦過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紙屑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塑料棒經過摩擦 ,產生了靜電 ,就把紙屑吸起來了。3、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隨處可見,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認識電荷1、不一樣的電荷1靜電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質之中,為什么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物體帶電呢?認識正電荷和負電荷2進一步研究靜電現象 -小組研討解釋前面的靜電現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頭發(fā),梳子

4、帶負電荷 ,頭發(fā)帶正電荷 ,互相靠近時產生互相吸引的現象,所以頭發(fā)就飄起來了。3 用一塊羊毛皮反復摩擦充氣乞求的一個側面,將氣球的一個側面靠近頭發(fā),發(fā)現了什么? 2人一個小組 ,一人操作 ,一人觀察 ,后互換小結:兩個摩擦后的物體 ,有時相互吸引 ,有時互相排斥 ,跟我們前面所學的磁鐵的現象類似 ,同一種電荷都是正電荷或都是負電荷 互相排斥 ,不同種電荷一正電荷和一負電荷互相吸引。5 / 19 2、讓電荷流動起來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正靜電。帶靜電的物體中的電荷卻不能持續(xù)流動。要形成電流就必須使電荷流動起來,需要具備動力 ,需要形成電路。板書設計:生活中的靜電現

5、象靜電現象:正電荷、負電荷電荷能流動起來【教學反思】2、點亮小燈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fā)光。2、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3、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4、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fā)生短路。過程與方法:1、連接簡單電路。2、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3、根據實驗現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體會對周圍事物進行有日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2、敢于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3、激發(fā)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窘虒W重點】 正確連接電路【教學難點】 認識小燈泡的結構 , 正

6、確連接小燈泡【教學準備】小燈泡、 1. 5 v 的干電池、導線、實驗記錄單、小燈泡的剖面圖或剖開的大燈泡的實物、電池和小燈泡的圖片等【教學過程】一、引入6 / 19 當我們閉合家里的開關,電燈就會亮起來。電燈為什么會亮呢?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嗎?讓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小燈泡吧!二、認識小燈泡等的結構1、小燈泡的構造1小燈泡大家都看到過吧?你能畫一畫印象中的小燈泡嗎?要求劃出小燈泡的內部構造觀察小燈泡。2每組一個燈泡 ,觀察小燈泡的各部分結構。3交流觀察結果 ,并對自己畫的小燈泡作出修正。4猜猜電流是怎么從小燈泡內部通過的?用手指畫一畫。2、觀察導線、電池 ,說說導線和電池的結構三、讓小燈泡發(fā)光1、點亮

7、小燈泡1小組活動 -連接這些實驗器材 ,想辦法使小燈泡亮起來 ,用手比劃說說電流是怎么流動的?并做好記錄,用箭頭畫出流動的方向。2組織學生匯報:連接好的小組上臺展示,并說說電是怎么流動的?它的方向是怎樣的?沒有連接好的也上臺展示,與全班同學一起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滲透短路、斷路等知識。2、嘗試用多種方法點亮小燈泡1還能用哪些方法點亮小燈泡,用實物圖畫下來哦。2畫出每一種連接方法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徑,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3把連接圖貼在黑板上 ,在全班交流4分析接亮的共同點3、出示實物圖 ,分析哪個燈泡會亮 ,哪個燈泡不會亮。四、安全教育我們在課堂上使用的都是電池,電壓較小 ,不傷及到生命 ,

8、而發(fā)電廠發(fā)出的 ,通過導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 交流電 ,這是足以引發(fā)觸電事故的、 致人死亡的點,所以我們不能直接用家里、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尤其要注意。板書設計:點亮小燈泡小燈泡導線電池不同實物圖展示:【教學反思】7 / 19 3、簡單電路【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xù)提供電能的裝置一電池。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3、使用相同的材料 ,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過程與方法: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2、觀察、描述和記錄有關的實驗現象。3、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情感態(tài)

9、度價值觀:激發(fā)對電探究的興趣?!窘虒W重點】1、使用相同的材料 ,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2、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窘虒W難點】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教學準備】每小組小燈座 2 個、電池盒 1 個、1 號電池 1 節(jié)、導線 4 根、小燈泡 2 個、記錄紙若干 ,記號筆 1 支?!窘虒W過程】一、活動導入:1、連接比賽:每組一節(jié)干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燈泡,把小燈泡點亮。2、討論:我們這樣用手按著來點亮小燈泡,一松手小燈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點不太方便啊?3、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提醒學生觀察或回憶學校和家里的電燈是怎樣安裝的 ) 二、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 學會

10、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1、教師逐個出示小燈座、電池盒,讓學生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2、討論:這兩個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 3、請一生演示電池盒和小燈座的安裝,教師可以做如下提示:(1)安裝電池的時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8 / 19 (2)小燈泡是怎么裝到小燈座上的? (3)導線怎么連 ?(指出彈簧接線頭的最佳連接方法) 說明:電池盒和小燈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由教師直接按照教科書上提供的步驟告訴學生,不必對使用方法進行討論。教師邊講解,學生邊操作 ,保證每個學生都會使用。 4、學生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5、請一組學生展示他們的連接實物圖,教

11、師介紹用簡單的符號畫電路圖的方法。三、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1、再提供 1 個小燈泡、 1 個小燈座、 3 根導線 ,讓學生嘗試怎樣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2、 學生使用教師提供的材料來進行各種嘗試,當嘗試成功后 ,再去嘗試其他的連接方法。3、教師提醒學生將各種方法的電路圖畫出來,以便交流。4、 根據各小組電路的連接情況,再發(fā)給每個小組一節(jié)電池和一個電池盒,探究兩節(jié)電池在電路中的連接方法,并畫出電路圖。5、實驗結束 ,小組匯報 ,互動交流。交流要點:小燈泡亮了嗎?用了幾種連接方法 ?哪種方法更好 ?為什么 ?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燈泡同時發(fā)光?指出電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的。 四、活動延伸:1、

12、挑戰(zhàn):我們能連接更多的小燈泡和電池,讓它們同時亮起來嗎?2、討論他們的想法 ,使學生對電路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板書設計:3、簡單電路電池導線用電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方法點亮小燈泡【教學反思】4、電路出故障了【教學目標】科學概念:9 / 19 1、利用電來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通道)。2、電路出故障了 ,電流就會中斷。過程與方法:1、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2、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尊重他人意見 ,敢于提出不同見解 ,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精神?!窘虒W重點】用一種新的方法來檢測電路做一個“電路檢測器”,體驗科學的檢測手段將使我們更為迅速地解決問題。【教學難點】

13、 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窘虒W準備】每組 2-3 個小燈泡、導線若干、電池、電池盒、小燈座、壞的小燈泡、沒有剝皮的導線、廢電池、形成斷路的電池盒、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一張電路檢測器的掛圖?!窘虒W過程】一、觀察導入:1、 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fā)光的串聯電路,讓學生畫出簡單的電路圖 ,并說一說電流是怎樣流動的。2、說明:小燈泡發(fā)光是因為在這個電路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回路。板書:回路3、提供一個出了故障的電路,并提出問題:小燈泡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動。 (建議:教師可準備多個好的和壞了的小燈泡,有電的和沒電的電池等材料。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 1、 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檢

14、查連接的方法,結合前面的學習 ,排除連接方法上的問題。2、引出新的問題 :為什么連接方法正確而小燈泡卻不亮呢?引導學生來整理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各種原因。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1. 小燈泡壞了;2. 燈座松了 , 沒有連上;3、4、10 / 19 說明:這是發(fā)掘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過程。要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盡可能多地分析電路出故障的可能,并做好記錄。三、做個電路檢測器:1、討論 ,用什么辦法來檢測有故障的電路?一般有下面幾種方法:檢查法:檢查電路中的連接是否完好。電池盒兩端彈簧夾上的導線有沒有夾緊;電池是否放好了;小燈泡擰緊了嗎替換法:用另外的燈泡、電池、導線等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燈泡是否能亮

15、。2、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按教科書中的提示做一個電路檢測器。電路檢測器做法:把上節(jié)課連接過的簡單電路中的小燈座上的一根導線頭拆下來,另外再連上一根導線 ,這就是我們的電路檢測器。 3、做好電路檢測器后 ,試試靈不靈。4、根據教材 10 面的插圖講解檢測電路和檢測電路中各個部分(小燈泡、導線)的方法。 把故障電路的某一部分電路或某一個元件連到電路檢測器的兩個導線頭之間 ,如果小燈泡亮了 ,就說明這部分電路或這個元件是暢通的、沒有故障的 ,否則就證明這部分電路或這個元件不暢通、有故障。5、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在檢測電路時 ,應先把故障電路中的電池從電池盒中取出; 2檢測故障電路中的

16、電池是否有電,應采用取出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中的電池,將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放在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里,看看小燈泡會不會亮。6、制定檢測計劃。提醒學生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生的原因,要邊檢查邊做記錄;最后數一數電路中一共有幾個地方出故障了。7、利用排除法進行測試,找出故障的原因 ,要讓學生再試一次 ,使小燈泡重新亮起來。分組匯報。8、強調安全事項。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里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 220v 的電路。9、拓展:還有其他方法查找電路中的故障嗎?板書設計:4、電路出故障了回路故障電流中斷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1. 小燈泡壞了;11 / 19 2. 燈座松了 , 沒有連上;3、4、電路檢測器【

17、教學反思】5、導體與絕緣體【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有的物質易導電 ,這樣的物質叫做導體 ;有的物質不易導電 ,這樣的物質叫做絕緣體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過程與方法:1、根據任務要求制定一個小組的研究計劃,并完成設想的計劃。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并整理實驗記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學會與人合作。2、培養(yǎng)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窘虒W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 :木片、塑料片、陶瓷、紙板、橡皮、布、絲綢、皮毛、鋼管、玻璃、鉛筆、銅絲、鉛絲、鋁絲(易拉罐 )、鐵絲、卷筆刀、硬幣、導線、插座、20 種待檢測

18、的物體 ,一個電路檢測器。一份科學檢測記錄表?!窘虒W過程】一、觀察導入:1、觀察簡單的電路連接 ,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么流的。2、討論將電路中的導線剪斷,會出現什么情況 ,為什么? 3、想辦法重新接亮小燈泡 ,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 ,小燈泡會亮 ,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 ,小燈泡就不會亮。4、討論:為什么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 ,而把外面的12 / 19 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5、講授: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導體;像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 ,叫做絕緣體

19、。板書:導體、絕緣體二、檢測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1、提問:怎樣檢測一塊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2、預測橡皮能否通過電流使小燈泡發(fā)光,并做好記錄。3、使“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檢驗小燈泡是否發(fā)光。4、用兩個檢測頭接觸橡皮的兩端,觀察小燈泡是否發(fā)光。5、重復檢測一次 ,并將檢測時小燈泡“亮”或“不亮”的情況記錄下來。6、得出結論:橡皮是絕緣體。三、檢測 20種物體的導電性:1、在材料盤中為學生提供20 種供檢測的材料 ,一張“我們的檢測記錄”表。2、 在檢測前 ,要求學生對每一種物體是否可以使小燈泡發(fā)亮做出預測,然后進行嘗試實驗 ,并做好檢測記錄。活動中 ,要關注每組學生活動的參與性、

20、 興趣的持久性,鼓勵他們學會合作。3、待所有的檢測都完成后 ,各組整理分析檢測的結果。4、表達與交流:哪些物體能使小燈泡發(fā)亮,哪些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fā)亮。5、在觀察的基礎上對20 種物體進行分類 ,并從分類中發(fā)現一定的規(guī)律,由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做出自己的描述。 說明:對插頭、卷筆刀等復雜物體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識別 ,知道許多物體構成復雜,有的部分能使小燈泡發(fā)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燈泡發(fā)光。我們常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四、討論教室電器設備的絕緣措施和進行安全用電教育。1、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2、描述絕緣材料的用處 ,理解各種材料的作用。提醒學生要好好

21、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 ,注意安全用電。3、概括: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板書設計:5、導體與絕緣體導體導電性絕緣體安全用電【教學反思】13 / 19 6、做個小開關【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開關可以用來連接或斷開電路,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tài)。2、開關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必須用絕緣體來做。過程與方法: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窘虒W重點】 觀察手電筒的開關【教學難點】 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窘虒W準備】為每個小組準備 :

22、一只手電筒和相應的干電池,軟木塊(橡皮)一塊、圖釘兩個、曲別針一個 ,小燈泡一個 ,小燈座一個、 電池盒一個、 電池一節(jié) ,導線若干 ,紅燈、綠燈和黃燈各 1 個。【教學過程】一、觀察手電筒:1、觀察組成手電筒的各種材料。討論:在這些材料中 ,有哪些是導體 ,哪些是絕緣體?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導體,有些地方要用絕緣體?2、觀察手電筒的構造。思考: 電池和小燈泡是怎樣安裝的?電路中電流的路徑是怎樣的?試著標出電流的路徑。3、觀察手電筒的開關。觀察并操作手電筒的開關 ,體驗開關是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的。 教科書提供了一張手電筒內部構造的電路圖,圖中表示的是電路斷開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 ,如果

23、手電筒的電路是通的,圖上的開關該怎樣表示?畫一畫電流是如何從電池的一端通過開關和小燈泡回到電池另一端的。二、做個小開關:1、給每一組一個斷開的電路,討論怎樣設計一個開關。重點討論:用什么材料來做,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2、利用身邊的材料 ,討論并設計制作一個小開關,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14 / 19 3、利用每組準備好的材料 ,小組合作制作一個能交叉控制紅綠燈的電路。推測一下 ,什么時候紅燈亮 ,什么時候綠燈亮。 活動目的: 用一個開關來控制紅綠燈的亮與滅。4、 如果要在紅燈變綠燈、 綠燈變紅燈的中間亮起一盞黃燈的話,應該怎么辦 ?方法:在一個開關控制兩個電路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電路 ,用一

24、個開關控制三個電路。 5、交流匯報:1在小組活動中發(fā)現了哪些問題?2解決了哪些問題?3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4一共運用了幾種小開關的制作方法?5自己設計的紅綠燈是怎樣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紅綠燈有什么區(qū)別?三、延伸與拓展:1、介紹幾種不同的開關 ,如遙控開關、拉線開關、閘式開關、活動開關等。2、布置學生課后調查家里用電器的開關是什么樣的,這些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的。板書設計:6 、做個小開關開關連接或斷開電路導體絕緣體做個小開關控制紅綠燈遙控開關、拉線開關、閘式開關、活動開關等【教學反思】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 如果電能從一點流到另一點,兩點之間一定有導體連接,這兩點之間就

25、構成一個電的通路 ,否則就是斷路。2、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是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的電路。過程與方法:1、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15 / 19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并在反復觀察和實驗中發(fā)現不同連接方式的特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培養(yǎng)勇于挑戰(zhàn)、繽密推斷的態(tài)度。2、樂于交流自己的觀點?!窘虒W重點】 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教學難點】 能運用串聯和并聯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電路【教學準備】為小組準備 :一個電路檢測器、兩個四個接線頭的盒子(其中一個只有一組通路,另一個有三組通路 )、實驗記錄單 ;一節(jié)電池 (配電池盒 )、一個小燈泡 (帶燈座 )、導線幾根。

26、【教學過程】一、里面是怎樣連接的:活動一:關于第一個接線盒的研究1、發(fā)給每組一個接線盒 ,觀察接線盒外面的四個接線頭及對應的數字標號2、打開盒蓋 ,看到 1 號和 3 號接線頭在盒子的里面是用導線連接在一起的。3、蓋上盒蓋 ,討論:如何用電路檢測器檢驗出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斷路?4、用電路檢測器實際檢測 ,看看檢測結果是不是和前面觀察到的一樣?;顒佣簷z測、推測第二個接線盒內導線的連接情況1、發(fā)給每組另外一個接線盒 ,說明盒子上面的四個接線頭在盒子里面是有導線連接的。不打開盒子 ,直接用電路檢測器來檢驗 ,能知道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嗎?2、學生先討論檢測順序 ,然后再開

27、始檢驗 ,并把檢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1-21-31-42-32-43-4通 路斷 路3、 檢驗完后 ,根據檢驗結果推測接線盒內的連接情況,把推測結果畫在記錄紙上教材 17 面 。4、各小組匯報推測結果 ,并討論哪種推測是合理的。5、打開接線盒 ,讓學生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樣連接的。二、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活動一:電池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1、發(fā)給每組兩節(jié)電池、兩個電池盒、一個小燈泡、一個燈座和四根導線,16 / 19 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看看有幾種不同的方法。2、啟發(fā)思考:在不同的兩種方法中,你有什么發(fā)現。3、學生匯報后 ,教師作適當講解。串聯和并聯:一節(jié)電池的電壓

28、是1.5v,兩節(jié)電池串聯起來的電壓是3v,所以小燈泡會特別亮。 兩節(jié)電池并聯起來 ,電壓還是1.5v,所以小燈泡不太亮?;顒佣盒襞莸膬煞N不同連接方法1、發(fā)給學生兩個小燈泡、兩個小燈座、一節(jié)電池、一個電池盒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都亮起來。看看能有幾種方法。2、啟發(fā)思考:在不同的連接方法中,你有什么發(fā)現?3、學生匯報后 ,教師作適當講解。說明: “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這一活動 ,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讓學生直接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按照教科書上的電路連接方式連接電路,重點放在讓學生觀察兩種連接方法有什么不同,觀察小燈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上。這樣做更有利于讓學生發(fā)現并聯

29、電路和串聯電路的本質不同。三、拓展活動:看誰的設計最有特色提供學生若干材料 ,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設計電路,比一比誰的設計最有特色、最實用。板書設計: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通路斷路里面是怎樣連接的電路檢測器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串聯電路并聯電路【教學反思】1、油菜花開了17 / 19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構成。它們能夠幫助植物滿足自身的需要。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 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實的過程中要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過程與方法:1、解剖油菜花并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2、觀察一株油菜上花的變化過程并用畫圖的方式記錄油菜花變成油菜莢的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獲得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 產生探究各種各樣的花的濃厚興趣?!窘虒W重點】 學習使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窘虒W難點】 花到形成果實的變化過程?!窘虒W準備】演示:油菜花變化過程的圖片, 課件。分組:開花的油菜植株 , 鑷子、放大鏡、膠帶、剪刀, 白紙、觀察記錄表?!窘虒W過程】一、引入單元概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