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州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_第1頁
西雙版納州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_第2頁
西雙版納州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_第3頁
西雙版納州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_第4頁
西雙版納州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西雙版納州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李銳群李智海李樹忠唐志敏摘 要:通過在西雙版納州茶葉主產區(qū)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總結了適合該區(qū)茶葉栽培現狀、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茶葉綠色防控技術,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保障茶葉的食品安全。關鍵詞:西雙版納州;茶葉病蟲;綠色防控技術中圖分類號 s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6-0081-02云南西雙版納州盛產茶葉,全州一市兩縣均有茶葉種植,由于茶葉原料品質佳,本地出產的普洱茶名聲斐外,深受中外消費者的青睞。普洱茶的暢銷給茶葉生產經營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尤其是成為了本

2、地山區(qū)、半山區(qū)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綠色無公害食品的需求愈發(fā)強烈,生產綠色無公害茶葉已成為滿足人民需求,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茶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為此,西雙版納州植保站在茶葉主產區(qū)勐??h開展了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究,經過系統(tǒng)性的研究試驗示范與應用推廣,實踐證明,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能顯著減少茶葉病蟲害的發(fā)生,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有力地保障了茶葉的食品安全。1 綠色防控技術的概念綠色防控是指在作物目標產量效益范圍內,通過優(yōu)化集成生物、生態(tài)、物理等技術并限量使用有毒農藥,達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的行為過程。該項技術強調盡量采用非化學農藥手段

3、來控制茶葉病蟲害的發(fā)生,以顯著減少化學農藥的用量,避免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超標,避免人畜中毒事故,保護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它是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發(fā)展優(yōu)質、高產、高效、生態(tài)、環(huán)保農業(yè)的重要舉措。2 綠色防控的主要技術2.1 農業(yè)防治 農業(yè)防治是指應用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術,創(chuàng)造有利于作物生長,不利于有害生物發(fā)生的條件,直接或間接消滅或抑制有害生物的方法。2.1.1 施用有機肥 開展科學平衡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少施或不施化肥。茶園停采后在12月份完成土壤深翻,深度在20cm以上,深翻同時每hm2配合施入農家肥15000kg,茶葉專用有機肥1350kg,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促進

4、植株生長,增強其抗病蟲害的能力。2.1.2 翻耕松土 在茶葉生長季節(jié)經過前期的茶葉采摘,土壤被人為不斷地踩踏,致使土壤板結,透氣性差,雨水也不易滲透到土壤下層,宜在5月進行中耕,深度在10cm左右,不僅可改善土壤的透氣性,而且可為接下來的雨季做好水分積蓄的準備。隨著雨季的到來,加之高溫,茶園田間雜草生長茂盛,69月應進行4次除草壓青,防止雜草爭水、爭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茶葉采摘結束后深翻土壤,使病蟲暴露在土壤表面或深埋在土壤中,消滅土壤中的病蟲,減少病蟲發(fā)生的數量。2.1.3 合理修剪,清潔田園 適度修剪可以增強茶樹樹勢,促進茶樹生長,同時可剪除帶病蟲的枝葉達到一定的防病蟲的效果。在本區(qū)內大

5、葉種適宜的高度應控制在90cm,在茶園停采后,對80cm高的茶樹可在上次剪口上提高23cm進行修剪,90cm以上高的茶樹要深剪,剪去雞爪枝、病蟲枝、枯枝、弱枝等不良枝條同時清除田間雜草、枯枝落葉,集中深埋或燒毀,消滅病蟲越冬場所,減少田間病蟲的初侵染來源。封園時每hm2用那氏778母液450ml加入優(yōu)質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各500g,稀釋1500倍進行噴霧,可增強植株抗性,減少病蟲害發(fā)生。2.1.4 以采代治 假眼小綠葉蟬、茶橙癭螨、茶蚜、茶細蛾、茶薊馬等害蟲趨嫩性強,主要在嫩梢危害,可隨茶葉的采摘摘除這些害蟲大量的蟲和卵,并集中燒毀或深埋,能有效降低茶園中害蟲的種群數量,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2.

6、1.5 建立生態(tài)茶園 生態(tài)茶園1是指在同一片茶園中以茶樹為主要物種,通過實施立體復合栽培,人為創(chuàng)造多物種并存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使茶樹生長與茶園生態(tài)系統(tǒng)和諧統(tǒng)一,實現茶葉生產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茶園。調查研究表明:生態(tài)茶園的天敵數量高于單作茶園1。故在茶園內或四周種植其他植物,不僅可對茶園起到減弱光照強度,降溫、提高空氣濕度的作用,促進茶葉高產、優(yōu)質,更為重要的是茶園生物的多樣性有利天敵昆蟲的棲息、繁衍,充分發(fā)揮自然控制因子的作用,減少害蟲的危害。此外,一些樹種還對害蟲具有趨避作用,如樟腦樹、海南黃花梨、大果紫檀和印度紫檀2等。西雙版納州植保站對4種不同種植模式的茶園進行調查,得出茶園的益害蟲比依次為

7、:樟茶套種>衫松套種>燈臺樹套種>純茶園;鱗翅目幼蟲危害程度依次為:衫松套種>純茶園>燈臺樹套種>樟茶套種,樟腦樹對昆蟲的趨避作用表現明顯,鱗翅目幼蟲在樟茶套種茶園基本不造成危害,可見樟腦樹可作為茶園中趨避害蟲的優(yōu)質樹種種植。選用其他樹種與茶葉混種時,應注意選擇與茶樹共生互惠、病蟲害少,無相同病蟲害,具有一定經濟效益的樹種種植,避免種植過密,遮光度以40%3為宜。2.2 物理防治2.2.1 利用色板、性誘劑誘殺 利用害蟲對顏色的趨性,在茶園設置粘蟲色板,可粘殺葉蟬、斑潛蠅、粉虱、薊馬、蚜蟲等小型害蟲。一般放置色板225塊/hm2,色板下沿高出樹冠蓬面510c

8、m1。調查結果表明:勐海茶區(qū)茶園害蟲的優(yōu)勢種類為假眼小綠葉蟬,黃板、綠板對假眼小綠葉蟬、黑刺粉虱;藍板對薊馬的誘殺效果顯著,能大幅降低茶茶園中假眼小綠葉蟬、黑刺粉虱和薊馬的為害。此項技術成本不高(粘蟲板價值6751125元/hm2)、操作簡便,防效時間長,可有效減少施藥次數和施藥量。但由于黃色粘蟲板對天敵有一定的殺傷作用,在冬季封園期間應及時取下黃板,避免傷害天敵。此外,還可在示范區(qū)內安放茶毛蟲性誘芯誘殺茶毛蟲雄蛾,造成害蟲種群性比例失調,不能正常交尾,達到壓低茶毛蟲種群數量的目的。2.2.2 利用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誘殺 利用害蟲對光的趨性,在茶園設置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茶園害蟲。調查結果表明:頻

9、振式殺蟲燈對鞘翅目、鱗翅目、同翅目等昆蟲均有誘殺效果,能誘殺蛾、葉甲、天牛、葉蟬、粉虱等害蟲,尤其對鱗翅目害蟲誘殺效果明顯。據資料統(tǒng)計,其對茶毛蟲、茶卷葉蛾和茶尺蠖的控制效果可達到60%80%,但對茶葉蟬誘殺效果不佳。頻振式殺蟲燈也會誘殺到天敵,但數量相對較少,對天敵安全性較好4-5。針對對趨光性不敏感的某些害蟲,在殺蟲燈使用期間,再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配合防治23次,能有效控制害蟲危害。采用此種方法能明顯控制茶園害蟲,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量,從而可以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2.3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謝產物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2.3.1 保護天敵 據調查,茶園的天敵種類

10、有鳥、蜘蛛、食蚜蠅、獵蝽、蠼螋、螳螂、瓢蟲、蝎蛉、寄生蜂等,應保護好這些天敵,不去捕捉傷害。通過在茶園內或四周種植樹木、蜜源植物等使茶園生物呈現多樣化吸引天敵棲息和繁衍,消滅害蟲。使用化學農藥時應盡量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避開天敵活動的高峰期用藥,盡可能減輕對天敵的傷害。2.3.2 養(yǎng)雞治蟲 茶園養(yǎng)雞,隨著雞的覓食活動,茶園中的雜草、草籽、蟲及卵會被雞啄食掉,起到生物除草和除蟲的作用。同時,雞排出的糞便增加了土壤肥力,使茶樹生長旺盛。但應注意茶園養(yǎng)雞的密度宜低,否則會導致茶園土地板結,影響茶葉生長。參考文獻1冉隆珣,玉香甩,毛加梅,等.不同類型茶園病蟲害調查及防治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0(27):13358-13359.2徐玉梅,楊德軍,胥佳.西雙版納高效生態(tài)茶園創(chuàng)新種植模式初探j.四川林業(yè)科技,2014,35(6):102-104.3童啟慶.茶樹栽培學m.北京: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