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專項應急救援預案_第1頁
多個專項應急救援預案_第2頁
多個專項應急救援預案_第3頁
多個專項應急救援預案_第4頁
多個專項應急救援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一章1.1 編制目的 ,IIJ 1 P J II H -J , ,1.2 編制依據(jù) ,1.3 適用范圍 ,1.4 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 ,1.5 應急工作原則 ,第二章2.1 工程概況 ,2.2 碼頭與引堤工程危險性分析 ,2.3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 ,第三章3.1 應急組織體系 ,3.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 應急處理機構 ,3.2.2 應急指揮機構小組成員的職責 ,3.2.3 項目部應急處理小組成員的組織機構 ,第四章4.1 危險源監(jiān)控與預防措施 ,4.2 項目部的預警行動 ,4.3 信息報告與通知 ,4.4 信息上報 ,1 1I II 丿 L2八

2、9;- J |z>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4.5 信息處理 ,4.6 信息傳遞 ,第五章5.1 應急分級 , / / * J (2j、丿 J, ,5.2 響應程序 ,l J /i / j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5.3 應急結束 ,5.4 信息發(fā)布 ,5.5 后期處置 ,5.6 應急結束與現(xiàn)場恢復 ,斥民 、.、:第六章6.1 事故搶險救援組織6.2 信息與通訊保障措施6.3 物資與運輸保障措施6.4 人力資源保障措施6.5 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措施6.6 經費保障措施 ,7.1 培訓 , f I 嚴I v &#

3、39; IJJJJJJJJJJJJJJJJJJJJJJJ7.2 演練 ,* 1/、yJ' jjjjjjjjjjjjjjjjjjjjjjj8.1 表彰或者獎勵 ,8.2 懲罰或者責任追究9.1 術語和定義 ,9.2 相關術語解釋 ,9.3 應急預案備案 ,9.4 應急預案維護和更新9.5 應急預案制定與解釋9.6 應急預案實施總則11112 工程危險性分析233 組織機構及職責233 ,3,41 J J J J J J J J J J J*預警行動455678 應急響應91011111111 保障措施121212121212 培訓與演練1313 獎懲1313 附則141414141515

4、第十章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一、淹溺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15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153、淹溺事故的預防措施 ,164、報告制度與應急處置 ,16二、觸電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17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173、觸電事故的預防措施 ,174、報告制度與現(xiàn)場應急處置 ,18三、火災和爆炸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19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193、火災和爆炸事故預防措施 ,204、報告制度與現(xiàn)場應急處置措施 ,20四、中暑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

5、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21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13、中暑事故預防措施 ,214、報告制度與現(xiàn)場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22五、起重傷害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23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33、起重傷害事故的預防 ,234、報告制度與現(xiàn)場應急處置措施 ,24六、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24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53、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 ,254、報告制度與現(xiàn)場應急處置措施 ,26七、船舶溢油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26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6、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63、溢油事故的預防 ,264、報告制度與現(xiàn)場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27八、食物中毒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27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73、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 ,274、報告制度與現(xiàn)場處置措施 ,28九、船舶交通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28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83、船舶交通事故的預防 ,294、報告制度與現(xiàn)場應急處置措施 ,30十、車輛交通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30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303、車輛交通事故的預防 ,304

7、、報告制度與現(xiàn)場應急處置措施 ,31十一、防風、防雷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31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323、防風、防雷的準備工作 ,334、報告制度與現(xiàn)場處置措施 , 3434附表 1、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項目經理部領導小組成員聯(lián)系電話2、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項目經理部應急救援船舶、車輛表 34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救援預案第一章 總則1.1 編制目的: 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項目經理部,為規(guī)范承建的湛江港霞山港區(qū)散 貨碼頭工程水工碼頭和軟基處理工程,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提 高項目部處置生產安全事故能力,快速、有序、高效實施應急救援工

8、作,最大限度地降低 事故危害,有效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生產安全、環(huán)境保護,促進和諧四 航、社會穩(wěn)定。1.2 編制依據(jù)1.2.1 安全生產法1.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1.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1.2.5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1.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條例1.2.7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1.2.8 局綜合管理體系文件:高處施工作業(yè)指導書 、船舶出海航行作業(yè)指導書 、防 臺防洪作業(yè)指導書、起重機械起重安裝作業(yè)指導書 、施工現(xiàn)場安全用電作業(yè)指導書 、 施工現(xiàn)場食堂管理制度 、高溫作

9、業(yè)管理規(guī)定 、危險品管理規(guī)定、消防工作管理規(guī) 定1.2.9 五個工程各施工組織設計1.2.10 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定。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項目經理部所承建的湛江港霞山港區(qū)散貨碼頭工 程水工碼頭和軟基處理工程施工期間發(fā)生的一般事故(較?。┘耙陨系燃壍慕ㄖ┕どa 安全事故、一般及以上等級的船舶交通事故、三級重大及以上等級的自然災害事故、一般 及以上等級的食物中毒事故。1.4 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 結合項目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fā)生的主要事故類型,本應急預案體 系由 11 個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構成:1.4.1 淹溺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2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

10、預案1.4.3 火災和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 4.4 中暑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5 起重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6 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7 船舶溢油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8 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9 船舶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10 車輛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11 防風、防雷應急救援預案1.5 應急工作原則1.5.1 以人為本,科學管理。 把保障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首要任務,在事故 未發(fā)生時充分做好預防工作;在事故發(fā)生后,立即營救受傷人員,組織撤離或采取其他措 施,保護危險區(qū)域內的其他人員; 項目部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統(tǒng)一領導, 形成

11、高效反應機制,及時、有效地整合內部資源、社會資源,形成合力的中交四航局湛江 港工程項目經理部應急救援體系。1.5.2 “三優(yōu)先”原則。“以人為本”,以救援人員優(yōu)先、以防止事故擴大優(yōu)先、以保護 環(huán)境優(yōu)先的原則。1.5.3 預防為主,平戰(zhàn)結合。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事故災 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tài)下的風險評估、 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第二章 湛江港在建工程危險性分析2.1 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湛江港,地理位置為我國南疆廣東省雷州半島東北部,瀕臨南海,面向東 南亞,西倚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毗鄰廣西、海南二省,是我國大

12、陸通往東南亞、非洲、 歐洲和大洋洲各國港口航程最短的重要港口,在亞太經濟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 工程招標范圍:本次招標范圍為 30萬噸級卸船泊位一個(結構 40 萬噸級)、5 萬噸級裝船 泊位一個(結構 7 萬噸級),包括連接 30 萬噸泊位的引橋、 5 萬噸級泊位的接岸結構、東 南圍堰和護岸、及約 95.45 萬平方米軟基處理等施工。工程規(guī)模及結構型式水工結構:本工程水工建筑物包括: 1個 30萬噸級散貨泊位(結構按 40萬 噸設計)和 1個 5萬噸級散貨泊位 (結構按 7萬噸設計),包括連接 30萬噸級泊 位的引橋、 5 萬噸級泊位的接岸結構、東南圍堰和護岸。碼頭設計使用年限 50

13、年。地基處理:本次地基處理總面積為 954514m2其中真空聯(lián)合堆載預壓區(qū)(A區(qū)、D區(qū)、E區(qū)、F1區(qū))面積為905752m2僅真空預壓區(qū)(B區(qū)-土建區(qū))面積 為7847m2堆載預壓區(qū)(C區(qū))面積為4836m2回填砂振沖區(qū)(F2區(qū))面積為36079m2。2.1.1 工程名稱: 湛江港霞山港區(qū)散貨碼頭工程水工碼頭和軟基處理工程。2.1.4 工程地址: 廣東湛江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霞山港區(qū)。2.2 碼頭、土建、護岸工程危險性分析 本項目工程,地處于雷暴頻繁、霧重、能見度差、高溫、多雨、臺風較多的地區(qū)。海 上既有在碼頭旁邊港內作業(yè)的各類施工船舶挖泥船、絞吸船、泥駁、打樁船、吹砂船、方 駁、拖輪等,又

14、有來往的運樁船、運沙石料船、工作船、交通船等船舶。而碼頭施工現(xiàn)場 毗鄰油氣庫及管道,屬火災高??刂茀^(qū)域,消防安全工作責任重大。施工現(xiàn)場各單位、各 班組同時施工,交叉作業(yè)影響大。施工分部分項工程有:海上沉樁、挖泥、拋石、陸域預 制、現(xiàn)澆、梁板及扭王塊安裝等作業(yè)。重大危險源活動過程主要包括有:臨水作業(yè)、高處 作業(yè)、起重作業(yè)、交叉作業(yè)、臨時用電、施工船舶,工程機械、車輛、施工機具等。因此 必須加強陸地和水上安全監(jiān)督管理,杜絕違章作業(yè)行為,船舶要嚴格執(zhí)行海上航行避撞規(guī) 則,必須嚴格執(zhí)行動火證審批制度,以確保施工生產安全、順利進行。2.3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 (見附表 1:重大危險源及其風險評價、 控

15、制措施一覽表) 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應急組織體系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安全領導小組) ,負責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 援指揮任務,編制相關實施細則和程序文件,建立安全組織機構網絡系統(tǒng)。3.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3.2.1 應急處理機構組 長:陳池 副組長:李聰 鄒朋高 蘇在東成 員:盧新標、陳清、鄧峰、尹援溪、李雙利、谷告柏、劉 江、葉運華、丁廣杰、 王清花、雷艷、張東蓮、肖秀珊、安全部:畢永剛、龐東明3.2.2 應急指揮機構小組成員的職責:3.2.2.1 分析判斷本工程事故、 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qū)域、 危害程度, 確定相應警報級 別、應急救援級別;3.2.2.2 組織制定

16、和批準本工程施工現(xiàn)場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救援預案;3.2.2.3 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組織、指揮、 協(xié)調各應急救援工作組進行應急救援行 動;3.2.2.4 報告公司與地方安全生產歸口管理部門, 與地方政府應急反應組織或機構進行 聯(lián)系,通報事故、事件或災害情況;3.2.2.5 評估事態(tài)發(fā)展程度,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救援級別;3.2.2.6 決定救援人員、員工從事故區(qū)域撤離, 保證現(xiàn)場搶救和現(xiàn)場外其他人員的安全;3.2.2.7 根據(jù)事態(tài)發(fā)展,決定是否請求外部援助;3.2.2.8 決定請求地方政府組織周邊群眾(船舶)從事故受影響區(qū)域撤離;3.2.2.9 協(xié)調物資、設備、醫(yī)療、通訊、后勤等方面給以支持;

17、3.2.2.10 宣布應急結束、組織、指揮恢復生產和生活;3.2.2.11 決定本工程項目部各類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3.2.3 項目部應急處理小組成員的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突發(fā)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安全領導小組) ,由項目經理任組長,分管安全的 副經理任副組長,成員由工程部、機務部、辦公室、安全環(huán)保部、勞資部、物資部、 QA/QC 部、合約部、財務部、調度等部門、班組負責人組成。當突發(fā)事故發(fā)生時,作業(yè)隊負責人、 船長即列入指揮小組的組成人員。突發(fā)事故應急處理小組日常辦公室設在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項目經理部安全環(huán)保 部,主要職責為:3.2.3.1 貫徹執(zhí)行國家及地方政府關于處理突發(fā)事故的方針、

18、政策和法規(guī), 結合項目部 實際組織實施;3.2.3.2 貫徹“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方針,落實防范措施,避免和減少突發(fā)事故的 發(fā)生;3.2.3.3 突發(fā)事故發(fā)生后, 負責組織突發(fā)事故的應急處理, 加強指揮調度, 控制事態(tài)發(fā) 展,減少事故損失;3.2.3.4 負責突發(fā)事故應急處理的對外溝通、協(xié)調工作,并按規(guī)定向上級報告;3.2.3.5 負責輕傷事故、 3 人以下中暑和中毒事故、一般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第四章 預警行動4.1 危險源監(jiān)控與預防措施項目部將施工生產中潛在的危害因素告知每一位員工及相關人員,通過對潛在危害因 素存在原因的分析,制定應急措施、專項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隱患整改

19、措施 等預防措施。預防措施可作為施工方案的一部分, 在開展生產前和技術交底時一起傳達給有關人員。 預防措施制定必須經項目部領導批準后方可執(zhí)行。對于有重大影響的預防措施,必要時報 上一級單位審批。預防措施要按計劃實施,項目部的安全環(huán)保部門對預防措施進行監(jiān)督, 如實施部門未按計劃采取預防措施,應馬上向分管領導報告并采取補救措施。相關責任部 門對預防措施實施效果進行跟蹤驗證,評審預防措施的有效性,若未達到預期的效果,應 重新分析制定措施直至達到預期效果為止。實施過程中應及時了解預防措施不足的信息, 如相關方的意見和反饋,員工的反映等,并及時補充、完善相關預防措施。項目部通過定期安全檢查、經常性安全檢

20、查、季節(jié)性及節(jié)假日前安全檢查、專項安全 檢查、綜合性安全檢查、不定期地組織員工進行安全檢查,加強對危險源的監(jiān)控。安全檢 查可以是常規(guī)檢查、安全檢查表法、儀器檢查法等。檢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確定檢查對象、目的、任務;查閱、掌握有關法規(guī)、標準、規(guī)程的要求;了解檢查對象的工藝流程、 生產情況、可能出現(xiàn)危害的情況;制定檢查計劃,安排檢查內容、方法、步驟;準備必要 的檢測工具、儀器、書寫表格和記錄表。實施安全檢查可以通過訪談、查閱文件、現(xiàn)場檢 查、儀器測量等方法來獲取信息。之后,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和檢驗,并及時做出決定 進行處理。4.2項目部的預警行動重大危險源對象在大多數(shù)時間運行在安全狀況下。當被實

21、時檢測的危險源對象的各種 參數(shù)超出正常值界限,向事故方向轉化,而不采取應急控制,就會引發(fā)事故;或者已發(fā)生 事故。在這兩種情況下,項目部啟動應急預案。項目部現(xiàn)場人員或監(jiān)控人員當發(fā)現(xiàn)有危急險情或者危險源的各種參數(shù)超過正常值界限 或已發(fā)生事故時,要迅速、及時上報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并同時展開初步救援行動。安 全領導小組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信息后,一方面,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 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fā)生,同時向當?shù)叵嚓P政府部門及公 司報道。另一方面,準確判斷險情的危害性大小和事故級別,迅速、及時告知相關人員撤 離險情發(fā)生地。4.3信息報告與通知4.3.1建立事故應急

22、報告制度現(xiàn)場事故報告現(xiàn)場負責人報告應急救援指揮專職安全員總指揮報告救援行動應急救援 工作組地方安全生產 歸口管理部門救援行動公司安全 監(jiān)督科救援資源、能力分析地方政府救援機構報告、求助資源充足 資源不足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432事故應急報告專項接受部門為安全環(huán)保部,專項接受人為現(xiàn)場負責人或專職安全 員。433現(xiàn)場發(fā)生事故,事故人或目擊者應立即向現(xiàn)場負責人或專職 HSE管理員報告事故 的基本情況,基本情況包括:事故發(fā)生的單位、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 人數(shù)、傷害程度、涉及范圍;事故發(fā)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fā)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當前事故的搶險情況等。434現(xiàn)場負責人或專職HSE管理員接到現(xiàn)

23、場事故報告后,在組織現(xiàn)場人力、物力進行 搶救的同時,須立即向應急救援總指揮報告,由應急救援總指揮根據(jù)事故發(fā)展趨勢、影響 大小,組織各事故救援工作組進一步開展事故救援工作。435應急救援總指揮根據(jù)事故發(fā)展趨勢、損失大小,做出處理和進一步報告的決定。 使事故能及時得到控制,損失較小的,則組織內部力量自行處理;事故擴大趨勢,超出本 項目部應急反應能力,或者人員、財產損失較大達到公司或政府的報告標準,應立即向公 司安全監(jiān)督科、地方安全生產歸口管理部門及其應急反應機構報告,獲取外部救援幫助。436應急處理聯(lián)絡方式 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安全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要24小時開通。 日常聯(lián)絡電話:項目部建立應急處

24、理指揮小組(安全領導小組)聯(lián)絡電話(附后)。 應急救援電話:A)火警:119B)救護:120C)治安:110D)海上搜救中心:123954.4信息上報安全事故發(fā)生后,項目部或在場人員應當用最快捷的方式報告事故發(fā)生情況,撥打120、119等急救電話,報告公司。4.4.1公司接到各級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后,及時報告四航局。4.4.2按事故嚴重等級,將信息上報方式分為三類。信息上報方式分類表信息上 報分類序號發(fā)生的事故 等級上報方式備注建筑安 裝施工 生產安 全事故1一般事故及 以上等級項目部以最快方式(事故發(fā)生后1小時內)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 安全生

25、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2較小事故事故發(fā)生單位必須在月報中將事故情況及調查處理結果報告 公司船舶交 通事故3大事故及重 大事故1、事故船舶必須以最快方式(事故發(fā)生后1小時內)報告當?shù)睾J虏块T、公司應急指揮部。2、事故船舶必須于4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并報當?shù)睾J虏块T、 公司應急指揮部。4一般事故1、事故船舶在事故發(fā)生 4小時內報告當?shù)睾J虏块T、公司應 急指揮部。2、事故船舶必須于6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并報當?shù)睾J虏块T、 公司應急指揮部。5小事故1、事故船舶在事故發(fā)生 8小時內報告當?shù)睾J虏块T、公司應急指揮部。2、事故船舶必須于 10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并報當?shù)睾J虏?門、公司應急指揮部。自然災

26、害事故6三級及以上項目部應盡可能快速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食物中 毒事故7重大及以上 等級食物中 毒事故項目部在事故發(fā)生后 2小時內報告公司、事故所在地人民政 府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8一般食物中 毒事故項目部在事故發(fā)生后 4小時內報告公司應急指揮部、所在地 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443事故報告主要內容443.1安全事故報告人員在向上級報告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時,應提供以下情況: 發(fā)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位置;事故類型;傷亡情況及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評估; 事故涉及的危險材料性質、數(shù)量; 事故發(fā)展趨勢,可能影響的范圍,現(xiàn)場人員和附近人員分布;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斷;采取的應急搶救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

27、位協(xié)助救援搶險的事宜; 事故的報告時間、報告單位、報告人及電話聯(lián)絡方式。4.4.3.2船舶交通事故報告的主要內容發(fā)生事故時間:年 月日時 分船舶所屬單位:船名: 發(fā)生地點(經緯度或航段或具體地點):載貨噸數(shù)或載客及船員人數(shù):損失噸數(shù):死亡人數(shù):A受傷人數(shù):E事故原因:4.5信息處理 接到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后,項目部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立即報 告公司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根據(jù)事故性質和嚴重程度以及項目部的請求,通知公司相關部 門和機構,做好應急救援準備或立即趕往事故現(xiàn)場。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要立即成立專家組,組織專家對事故危害進行研判,確定事 故影響的范圍及可能影響的人數(shù),從而對警情做

28、出準確及時判斷,初步確定響應級別,并 密切關注事態(tài)進展。如果事故不足以啟動應急救援體系的最低響應級別,則應向應急指揮 部總指揮提出報告意見。公司各相關部門和機構接報后,應立即了解掌握事故情況,組織協(xié)調事故搶險救災 和調查處理等事宜,并及時向公司領導反饋情況。 按照有關規(guī)定,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后,應在規(guī)定時限內 立即上報四航局應急指揮部和當?shù)卣嘘P部門。4.6信息傳遞安全生產事故發(fā)生后,可以是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現(xiàn)場應急報告可用對講機、電 話報告,報告單位和接受單位應做好記錄,以便備查。第五章應急響應5.1應急分級按照建設部、交通部有關安全生產事故等級標準,結合公司管理

29、實際,應急響應由高 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表6應急響應分級表應急類別發(fā)生的事故等級一級響應建筑安裝施工安全事故:較大事故及以上等級事故船舶交通事故:大事故及以上等級事故自然災害事故:二級重大及以上等級事故食物中毒事故:特別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二級響應建筑安裝施工安全事故:一般事故船舶交通事故:一般事故自然災害事故:三級重大自然災害事故食物中毒事故: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三級響應船舶交通事故:小事故食物中毒事故:一般食物中毒事故5.2響應程序5.2.1 一級響應程序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立即向當?shù)叵嚓P政府部門報告,尋求救援幫助。安全領導小組立即向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并在12小時內提出書面報告,說明事故

30、情況及應急救援預案啟動運行情況。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到位,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立即開展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工作, 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安全領導小組向社會公眾(員工)發(fā)出危險或避險警告。安全領導小組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態(tài)擴大,遏止事故進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減少 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安全領導小組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到傷害的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 人員安全領導小組組織協(xié)調有關方面做好現(xiàn)場應急處置的保障和支援工作,盡最大可能 保護好事故現(xiàn)場。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向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報告,總指揮 和副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四航局應急指揮部報告。公司應急

31、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按規(guī)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通知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 組有關成員。由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及時傳達領導和上級機關的有關指示精神,協(xié)助指導 項目部做好傷員搶救、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負責向上級部門報告事故應急 處理的最新動態(tài)。(11)公司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或指定其他人員立即前往事故現(xiàn)場,親自指揮事故的搶險、 調查、處理。5.2.2 二級響應程序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及時報告當?shù)赜嘘P政府部門。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立即向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 并在 24小時內書 面報告事故簡要情況以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到位,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立即開

32、展應急處置、應急保障 工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態(tài)擴大,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到傷害的 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遏止事故進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 亡和財產損失。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織協(xié)調有關方面做好現(xiàn)場應急處置的保障和支援工作,盡最 大的可能保護好事故現(xiàn)場。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接到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的事故報告后,立即向公司總指 揮及副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盡快向四航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 告。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及時傳達領導和主管部門的有關指示精神,協(xié)助指導項 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做好傷員

33、搶救、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負責向領導和主管 部門報告事故應急處理的最新動態(tài)。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派員會同項目部等有關人員前往事故現(xiàn)場協(xié)同進行事故調查 處理,或委托項目部負責人進行事故調查和事故處理。5.2.3 三級響應程序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及時報告當?shù)赜嘘P政府及部門。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即向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 并在 48 小時內書面 報告事故簡要情況以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到位 , 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立即開展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工 作,保證組織到位、應急救援隊伍到位、應急保障物資到位。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態(tài)擴大,立即

34、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到傷害的 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遏止事故進一步蔓延,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 亡和財產損失。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織協(xié)調有關方面做好現(xiàn)場應急處置的保障和支援工作,盡最 大可能的保護好事故現(xiàn)場。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接到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的事故報告后,立即向公司總指 揮及副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接到報告后,應盡快向四航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 告。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及時傳達領導和主管部門的有關指示精神,協(xié)助指導項 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做好傷員搶救、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負責向領導和主管 部門報告事故應急處理的最新動態(tài)。5.3 應急結束 當遇險人員全部獲救、

35、事故現(xiàn)場得以控制,環(huán)境符合有關標準,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進行撤離和交接程序、恢復正常狀態(tài)程序。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宣布應急響 應結束。5.4 信息發(fā)布 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和事故處理的主管部門對事故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組織媒體報道。5.5 后期處置5.5.1 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負責事故善后處置工作, 包括人員安置、 補償、疏散人員回 遷、災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慰問受害員工及受影響人員,保證員工情緒穩(wěn) 定、社會安定,從而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5.5.2 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協(xié)同保險機構及時開展各項保險理賠工作。5.5.3 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按程序組成事故調查組, 對事故展開

36、全面調查。 事故現(xiàn)場應 急救援小組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建議,形成總結報告公司,同時抄送當 地政府有關部門。5.6 應急結束與現(xiàn)場恢復5.6.1 事故現(xiàn)場得以完全控制,環(huán)境污染已經達到規(guī)范限值以內,應急救援行動已無 繼續(xù)進行的必要,則由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宣布應急結束。5.6.2 搶救結束后,應急救援小組組織工作組人員進行現(xiàn)場清理、人員清點,制定恢復生產、生活計劃,實施現(xiàn)場恢復第六章 保障措施6.1 事故搶險救援組織 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織成立搶險救援組、對外聯(lián)絡組、事故調查組、善后工作組。6.2 信息與通訊保障措施 公司建立重大危險源信息和監(jiān)控系統(tǒng),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也同時采取網絡、

37、固定/ 移動電話、傳真等相結合的通訊方式,保證應急預警、報警、警報、指揮等活動的信息交流 快速、順暢、準確,做到信息資源共享。6.3 物資與運輸保障措施 根據(jù)救援需要,不但要保證足夠的應急救援物資儲備,而且要實現(xiàn)快速、及時供應到 位。項目部應高度重視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設施建設,重視救援物資、設備和個人防護裝 備貯備,按照國家標準和要求制定配備標準,建立管理制度,加強日常性的維護、保養(yǎng)、 檢查,保證設施、裝備性能的安全可靠。項目部應當具備以下應急救援設備和器材: 醫(yī)療器材:應急藥箱; 搶救工具:一般項目部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 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 36 伏以下安全線路、燈具等; 通訊器材

38、: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等; 交通工具:項目部常備值班救護急用車輛; 滅火器材:滅火器日常按要求配置,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6.4 人力資源保障措施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掌握所項目部的應急救援隊伍人力資源信息情況,并督促檢查 項目部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人力資源準備情況。6.5 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措施6.5.1 項目部要加強與湛江市當?shù)蒯t(yī)療衛(wèi)生機構的聯(lián)系, 配備應急藥箱,在發(fā)生險情時, 能立即撥打急救電話。6.5.2 項目部加強對應急救治藥品、 醫(yī)療器械實施監(jiān)督管理, 保證所用藥品、 醫(yī)療器械 的安全有效。6.6 經費保障措施 項目部應當做好應急救援必要的資金準備,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資金首先由項目部

39、 承擔。第七章 培訓與演練7.1 培訓項目部要建立互動機制,負責本單位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由安全 環(huán)保部牽頭定期組織相關應急預案的培訓工作,尤其是從事危險性較大的施工作業(yè)人員, 要求其了解施工作業(yè)中潛在的危險性和對健康的危害性,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識,提高自我 保護能力。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納入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宣傳教育的內容,掌握應 急救援知識,增強應急救援意識,提高應急救援能力。7.2 演練項目部應結合公司及上級有關按安全生產的要求,宣傳應急救援知識,每年至少組織 一次應急預案演習,從而使應急預案經得起實戰(zhàn)的檢驗。演習結束后,要形成總結報告送 公司應急指揮部(安全管理部)辦

40、公室備案。第八章 獎懲8.1 表彰或者獎勵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xiàn)之一的部門、班組、船舶或個人,由項目 部或公司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的; 搶排險事故或者搶救人員有功,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生命財產免受損失或減少損失 的; 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且實施效果顯著的; 有其他特殊貢獻的。8.2 懲罰或者責任追究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者,按照法律、法規(guī)及有關規(guī)定,對有關責任人員 分別在管轄范圍內進行行政處分;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 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按規(guī)定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 不及時報告事

41、故真實情況,延誤處置時機的; 不服從應急指揮部的命令和指揮,在應急響應時臨陣逃脫的; 盜竊、挪用、貪污應急救援資金或者物資的; 阻礙應急救援人員依法執(zhí)行任務或進行破壞活動的; 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有其他危害應急救援工作行為的。第九章 附則9.1 術語和定義 應急預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針對可能發(fā)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應急準備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針對可能發(fā)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運行保 障。 應急響應 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發(fā)生后,有關組織或

42、人員采取的應急行動。 應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應急響應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 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恢復 recovery 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 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9.2 相關術語解釋9.2.1 臺風信號9.2.1.1 1 號風球:注意信號。臺風(或熱帶低壓)在 48 小時內可能臨近本港及附近 地區(qū)。9.2.1.2 2 號風球:強風信號。本港在 24 小時內將有強風( 67 級)。9.2.1.3 3 號風球:大風信號。本港在 12 小時內有大風( 8

43、級以上)。9.2.1.4 4 號風球:大風增強信號。大風將繼續(xù)增強,但不到 12 級。9.2.1.5 5 號風球:颶風信號。颶風( 12 級以上)即將經過本港和附近地區(qū)。9.2.2 熱帶氣旋等級國際上分類標準9.2.2.1 熱帶低壓 (TD) :風速17.2 ,相當于小于 8級風。922.2 熱帶風暴(TS) : 17.2=風速24.5,相當于8-9級風。9.2.2.3 強熱帶風暴 (STS): 24.5=風速32.6,相當于 10-11 級風。9.2.2.4 臺風(T):風速32.7,相當于12級以上風。9.3應急預案備案該應急救援體系預案各備一份于中交四航局三公司湛江工程項目經理部HSE部

44、和項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安全領導小組成員)人手一份。9.4 應急預案維護和更新9.4.1 項目部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每年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一次評審與更新。 對預案內容 的變更或部分更新,將更新版本重新發(fā)放,隨著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修改和完 善,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工程的進展、施工內容)發(fā)生變化,以及應急預案實施后,經 評估發(fā)現(xiàn)其缺陷和不足,項目部要及時組織修訂完善,上報公司批準后實施。9.4.2 存在如下情況時須對本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更新:9.4.2.1 組織機構人員更換;9.4.2.2 相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等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廢除、頒布或更新,預案內容與其沖 突;9.4.2.3 項目部安

45、全生產領導小組年度評審預案提出不合理項;9.4.2.4 預案運行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如缺項、不合理項)等影響了預案的有效實施;9.4.2.5 隨著施工的進展,出現(xiàn)新的危險源,發(fā)現(xiàn)本預案存在不合理、需要更正;9.4.2.6 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使用,或施工內容出現(xiàn)新變化;9.4.2.7 發(fā)生其他須對預案更新的合理事件。9.5 應急預案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項目經理部制定并負責解釋。9.6 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自發(fā)布之日起開始實施。第十章 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一、淹溺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 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本工程涉及臨水、水上作業(yè)和船舶作業(yè)。作業(yè)區(qū)域夏季長、溫度較高,海區(qū)夏

46、季臺風 頻發(fā)、秋冬季節(jié)季候風盛行,自然環(huán)境比較惡劣,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生人員墜海淹溺事故可能 性較大。2 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1 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2.1.1 充分利用現(xiàn)場救助資源,迅速、果斷、自救、互救的原則;2.1.2 溺水時間長、體質弱的先營救的原則;2.2 組織機構及職責: 見( 3.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3 淹溺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3、淹溺事故的預防措施3.1 水上作業(yè)、甲板上臨邊操作的人員必須正確穿救生衣, 舷外作業(yè)系救生繩 (安全帶)3.2 臨水作業(yè)時的風力等級不得超過六級,超過六級停止作業(yè)。3.3 臨邊、臨水作業(yè)區(qū)及海上作業(yè)平臺 (

47、碼頭)空洞處設置安全網 (平網、 立網)圍蔽, 孔洞用木板蓋上,無圍蔽措施處須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3.4 在小艇、排筏水上作業(yè)時必須 2 人以上,嚴禁單獨水上作業(yè)。3.5 乘坐及駕駛交通船的安全措施:3.5.1 交通船持有有效適航證書,配置符合載員要求的救生設備。3.5.2 交通船上限定載量和最高載客人數(shù),不許超載。3.5.3 乘坐交通船的人員上船后,要坐下或蹲下,手扶船上固定物(欄桿) ,不準嘻鬧, 遇到風浪大時,不能走到同一則,船未停穩(wěn)不得上落。3.5 船舶靠泊、移船、定位帶纜作業(yè)時,人員要站在安全位置和站穩(wěn),防止船舶碰撞瞬 間站立失穩(wěn)掉海。3.6 水上作業(yè)人員須正確穿救生衣,臨水作業(yè)點放

48、置一定數(shù)量的救生圈;3.7 定期檢查船體狀況及安全設施齊備情況,保證船舶安全適航。4、報告制度與應急處置4.1 報告制度: 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4.2 現(xiàn)場應急處置4.2.1 施救人員救護措施4.2.1.1 第一個發(fā)現(xiàn)有人落水的人員應及時進行施救, 立即向落水者下游、 下風或附近 拋下救生圈,系有救生繩的救生圈應把繩頭留在手上,同時大聲通知附近人員或船只協(xié)助 救援??赡軙r,直接救落水者脫險。4.2.1.2 現(xiàn)場帶班負責人聽到有人落水的消息,應立即組織搶救并通知工地負責人。4.2.1.3 值班救護船接通知后,應立即前往出事地點,從下風、下游接近落水者,如風 浪大要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船碰撞

49、落水者。4.2.1.4 救護船接近落水者后,放下舷邊掛梯,伸出竹竿或拋下帶救生繩的救生圈 , 使 落水者拉住扶物,自行上船或拖近船旁上船。4.2.1.5 如落水者落水后暈迷或受傷, 施救人員下水施救時, 應穿好救生衣, 系上救生 繩,接近傷者后, 仰面托起受傷者頭部, 把傷者救離水面后, 立即根據(jù)傷情給予現(xiàn)場搶救。4.2.1.6 如傷者情況嚴重或無法現(xiàn)場搶救, 救護船在現(xiàn)場搶救的同時, 邊通知項目部負 責人做好送傷者到醫(yī)院就醫(yī)準備。4.2.2 落水人員自救措施4.2.2.1 人員一旦落水,浮升到水面后,應大聲呼救,可能情況下,盡量抓住固定物, 避免漂遠或被海浪打向岸邊。但要注意身體不要碰撞固定

50、物。4.2.2.2 落水人員如被壓船底,應手托船底板,設法順流游離船底。4.2.2.3 落水人員在待救時,要背向風浪,防止嗆水。二、觸電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本工程項目施工現(xiàn)場用電設備多,用電設備隨工程進度移動頻繁,施工面積廣,且作 業(yè)區(qū)域導電材料多、臨水,觸電事故發(fā)生幾率高,影響范圍廣,安全用電是安全工作的一 大重點。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2.1 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動作迅速、方法正確的基本原則;2.2 組織機構及職責 :見( 3.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3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3、觸電事故的預防措施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項目經理部根據(jù)安全用電“裝得安全,拆得徹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