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訓練6其他文言散文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答秦太虛書蘇軾軾啟:五月末,舍弟來,得手書,勞問甚厚。比日履茲初寒,起居何如?軾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喪一女子,而軾亦喪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鄉(xiāng)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異鄉(xiāng)衰病,觸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見喻,中間得疾不輕,且喜復健。吾儕漸衰,不可復作少年調度。當速用道書方士之言,厚自養(yǎng)煉。謫居無事,頗窺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慶觀道堂三間,冬至后當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廢放,安得就此?太虛他日一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閑,豈可復得耶?當及今為之,但擇平時所謂簡要易行者,日夜為之,寢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滿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縱
2、復出從人事,事已則心返,自不能廢矣。寄示詩文,皆超然勝絕,娓娓焉來逼人矣。太虛未免求祿仕,方應舉求之,應舉不可必。竊為君謀,宜多著書,如所示論兵及盜賊等數篇,但似此得數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實者,不須及時事也。但旋作此書,亦不可廢應舉。初到黃,廩人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jié)儉,日用不得過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錢,斷為三十塊,掛屋梁上,平旦用畫叉挑取一塊,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別貯用不盡者,以待賓客。度囊中尚可支一歲有余,至時別作經畫。所居對岸武昌山水佳絕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為風濤所隔不能即歸則王生能為殺雞炊黍至數日不厭。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徑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釅。岐亭監(jiān)酒胡
3、定之,載書萬卷隨行,喜借人看。黃州曹官數人,皆家善庖饌,喜作會。太虛視此數事,吾事豈不既濟矣乎!展讀至此,想見掀髯一笑也。歲晚苦寒,惟萬萬自重。夜中微被酒,書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軾再拜。(選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華,有刪節(jié))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悼念未衰,又得鄉(xiāng)信信:消息B又承見喻,中間得疾不輕喻:開導C度囊中尚可支一歲有余度:估量D吾事豈不既濟矣乎濟:成功解析:喻:告訴。答案:B2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現蘇軾達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的一項是()吾儕漸衰,不可復作少年調度自非廢放,安得就此事已則心返,自不能廢矣至時別作經畫棹小舟徑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釅展讀至此,想見掀髯一笑也2
4、-1-c-n-j-yA BC D解析:寫蘇軾的身體狀況;設想太虛修煉后的情景;寫的是設想太虛讀信至此時的表現。答案:D3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所居對岸武昌/山水佳絕/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為風濤所隔/不能即歸/則王生能為殺雞炊黍/至數日不厭www-2-1-cnjy-comB所居對岸/武昌山水佳絕/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為風濤所隔/不能即歸則王生/能為殺雞炊黍至數日/不厭C所居對岸武昌山水/佳絕/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為風/濤所隔不能即歸則/王生能為殺雞/炊黍至數日不厭D所居對岸武昌/山水佳絕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為風濤所隔/不能即歸/則王生能為殺雞炊黍/至數日不厭解析
5、:此題斷句的關鍵是句意?!八訉Π段洳笔且粋€完整的結構,所以在“武昌”后停頓,排除B、C兩項;“山水佳絕”是完整的結構,后面可以停頓;“王生”是指“蜀人”,所以“蜀人”后不能停頓,排除D項,選擇A項。答案:A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是蘇軾謫居黃州后寫給秦太虛的一封回信,信中真切記述了自己這段時期內的生活情形與精神狀態(tài),給人以親切之感。B蘇軾到道觀借了三間房,準備閉門靜修四十九天,用道家的方法靜心養(yǎng)生,并讓秦太虛也注意修煉身性,對其關心備至。C蘇軾十分賞識秦太虛的才華,勸導他努力去寫見識高超、有實用價值的文章,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發(fā)展,感情極深厚。D在黃州時
6、,蘇軾雖然經濟拮據,生活儉樸,但他并不顯得消沉,而是隨遇而安,時常寄情山水,交友游樂,充滿生活情趣。解析:“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發(fā)展”與原文“但旋作此書,亦不可廢應舉”文意不符。答案:C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太虛他日一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閑,豈可復得耶?譯文:_(2)寄示詩文,皆超然勝絕,娓娓焉來逼人矣。譯文:_(3)初到黃,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譯文:_答案:(1)太虛(你)將來一旦受到官務的束縛,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閑,又哪里能再次得到呢?(2)(你)寄給我看的詩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極點,娓娓道來而有一種逼人的力量。(3)(我)剛到黃州,薪俸已經斷絕,(家中
7、)人口卻沒有減少,我心里對這件事十分擔憂。參考譯文蘇軾啟:五月底,我弟弟來到這里,(從他手中)得到你寫給我的信,(你)慰問的情誼十分深厚。近來天氣進入初寒季節(jié),你生活得怎么樣?我寄居在這里,大體上還過得去。但我弟弟剛到筠州,就失去了一個女兒,而我的一位老奶媽也去世了。悼念他們的心情還未消退,又得到家鄉(xiāng)來的消息,說我的堂兄太子中舍(蘇不欺)在九月份去世了。我身處他鄉(xiāng),身體衰弱有病,眼見的都是使人感到凄涼的事物,想來人命就是如此的脆弱?!境鎏帲?1教育名師】又承蒙你告訴我,你中間有段時間得病不輕,幸喜重新恢復健康。我們這些人漸漸衰老了,不能夠再像年輕時那樣對待自己的身子,應當趕快采用道書上方士說的
8、辦法,加強養(yǎng)生方面的修煉。我被貶住在這里沒有事做,稍微了解一點養(yǎng)生術?,F已借到本州天慶觀三間道堂,冬至后就住到里面去,過四十九天才會出來。假如不是被貶官、遭到放逐,我怎么能這樣呢?太虛(你)將來一旦受到官務的束縛,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閑,又哪里能再次得到呢?應該趁現在有空閑去做,(做時,)只要選擇平時所謂簡明扼要、容易做到的方法去做就行,日夜修煉,除吃飯睡覺以外,不做別的事,只要滿了這期限,養(yǎng)生的根基就建立了。從此以后,縱然再出來處理人世間的事務,事情辦完了,心情又會回到原來的閑靜狀態(tài),(修煉身性的事)自然不會廢止。(你)寄給我看的詩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極點,娓娓道來而有一種逼人的力量。太虛你
9、免不了要去求官位俸祿,將要通過參加科舉考試去追求,參加科舉考試不一定能實現愿望。我私下替你考慮,應該多寫書,像你給我看的論兵和論盜賊等幾篇文章就很好,就像這樣寫幾十篇,都是見識高超又切于實用的,但不必涉及當今的時政。只是你轉過來寫這類文章的時候,也不能停止參加科舉考試的準備工作?!景鏅嗨校?1教育】(我)剛到黃州,薪俸已經斷絕,(家中)人口卻沒有減少,我心里對這件事十分擔憂。只好盡量節(jié)儉,每天費用不準超過一百五十錢。每月初一,就取出四千五百錢,把它分成三十份,掛在屋梁上,每天天一亮就用畫叉挑取一份,然后把叉子藏起來。未用完的錢仍然用另外的大竹筒裝好貯存起來,用來招待客人。估計袋中的錢還可用一
10、年多,到時候再另想辦法了。我住處的對岸武昌,山水美妙到了極點。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過江后常常因為風濤阻隔,不能馬上回家,王生能為我殺雞煮飯,甚至幾天他都不厭煩。又有一位潘生,在樊口開有酒店,可以劃船直接到他店旁,雖是鄉(xiāng)村釀的酒,也自是味醇汁釅。岐亭監(jiān)酒胡定之,隨行帶有萬卷書,喜歡借給人看。黃州官署的一些官員,家家都會做吃的東西,很喜歡舉行宴會。你看這些情況,我的生活難道不是已經過得去了嗎!你打開信紙讀到這里,我想象得出你一定笑得須髯都會抖動起來。年底天氣十分寒冷,希望你萬萬自己多加保重。夜里酒喝得多了點,字寫得不像樣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不一一說了。蘇軾再拜。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11、,完成610題。先王父馬贊清莫與儔先王父崇級君好馬而善相,家中常數十蹄,皆駑駘,不當意。山砦蠻家有一駒,善蹄龁人,砦中莫敢近者。出牧,常聽數日不歸。先王父聞之曰:“此其良馬乎?”令奴子招弟往視。返,白以神駿。王父復親視之,信。議售,馬主以不能馭,取直極廉。而曰:“馬素無韁轡,要自施之。服不服,不吾與也?!倍械芄噬品R,令砦人驅馬群于巷,驀自墻登其脊,任所之。騰山越澗,往復約百里。馬稍倦,謂之曰:“汝可降矣!”馬似首肯者。乃結帶為轡,牽以歸。乃馴良無匹,然惟先王父及先君能騎之。有所適,二百里外,日往返,未嘗及晡。負鹽米,二倍于常馬;速亦然。日食,盡粟四五斗。王父愛之甚,每親飼之。否則先君飼之,
12、招弟飼之。他人稍近之,則蹄龁立至矣。又解人語。先君讀書于羊安,去家五十里。月令馬致米,盈其馱,謂之曰:“送至羊安!”則自去。有頃,先君聞嘶聲,則馬立學舍外。卸其馱,曰:“速歸!”有頃,已復至家。往返不須人馭也。凡所曾經歷,語以地名,即能自至其處。以故先王父適遠,有句留,馬率自歸。計事竣,當往迎,皆命馬。知本州某聞其異,必欲以重價致。先王父不肯,然以其地方官,強應之。令招弟牽往,系州署堂下樁。謂其圉人曰:“須數健者視此馬。不爾,不能有也?!备餍︻h之。招弟出城里許馬已拔樁奔騰來樁尚在韁也乃還價歸馬州衙人謂未嘗食其寸草粒粟云至先王父卒之夜馬悲嘶不食而斃。先后在吾家,計三十年。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贊
13、曰:“其附主也,似感知己,其致力似圖報恩。他人之厚豢,曾不一盼,獨于其主而殉之身。此古烈丈夫事,尚不易得之今之人。馬乎!爾猶負毛插角之倫乎!”(選自清文觀止,有刪改)注王父:祖父。砦(zhài):同“寨”。先君:已故的父親。圉人:官名,掌管養(yǎng)馬放牧等事;泛指養(yǎng)馬的人。6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家中常數十蹄,皆駑駘 駘:劣馬B月令馬致米,盈其馱 致:送達,送給C出牧,常聽數日不歸 聽:聽說D往返不須人馭也 馭:駕馭解析:句中的“聽”應解釋為“聽任,任憑”。答案:C7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該馬的能力超群的一組是()謂之曰:“汝可降矣!”馬似首肯者負鹽米,二倍于常
14、馬;速亦然他人稍近之,則蹄龁立至矣謂之曰:“送至羊安!”則自去凡所曾經歷,語以地名,即能自至其處馬已拔樁奔騰來,樁尚在韁也A BC D解析:表明馬被馴服了,與能力無關,不合題意;表明馬與主人感情深厚,與能力無關,不合題意;體現了馬的忠義,不合題意;表明馬馱得多,跑得快;和都表明馬能“解人語”,往返不需人馭。都能體現馬的能力超群。答案:B8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招弟出城/里許馬已拔樁/奔騰來樁尚在韁也/乃還價歸馬/州衙人謂/未嘗食其寸草粒粟/云至先王父卒/之夜馬悲嘶/不食而斃B招弟出城里許/馬已拔樁奔騰來/樁尚在韁也/乃還價/歸馬/州衙人謂未嘗食其寸草粒粟云/至先王父卒之夜
15、/馬悲嘶/不食而斃C招弟出城里許/馬已拔樁/奔騰來樁尚在韁/也乃還價/歸馬州衙人/謂未嘗食其寸草粒粟云/至先王父卒/之夜馬悲/嘶不食而斃D招弟出城里許馬已拔樁/奔騰來/樁尚在/韁也乃還價歸馬/州衙人謂/未嘗食其寸草粒粟/云至先王父/卒之夜馬悲嘶/不食而斃解析:從句意入手,“里許”是說“招弟出城”的距離,所以停頓只能在“里許”之后,排除A、D兩項;這里“也”是句末語氣詞,后面應該停頓;“謂未嘗”的主語應該是“州衙人”,故中間沒有標點,排除C項,選擇B項。答案:B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高度贊美了此馬的至情忠義,具有“古烈丈夫”風范。此馬對主人忠心耿耿,盡心盡力;
16、主人死后它也絕食而亡,以死相報。B此馬在山寨的蠻人家里時,從沒安過轡頭,也沒有韁繩,很喜歡踢人咬人,沒人敢接近它。其主人認為此馬難以馴服,見先祖父要買,就賤賣給了懂馬的先祖父。C先祖父騎著此馬要是去了稍遠一點的地方,且有事要多逗留會兒,馬總會自己先回來。它估計主人的事情辦完了,又會自動去接他回來。D本地知州聽說了這匹馬的種種神奇?zhèn)髀劊瑳Q意要重金買馬。先祖父剛開始不肯賣,然而考慮到知州的身份,就勉強答應了。解析:C項描述夸大了馬的本領,應是家人估計祖父事情辦完了,要去接他回來,才叫馬去的。答案:C10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令砦人驅馬群于巷,驀自墻登其脊,任所之。譯文
17、:_(2)凡所曾經歷,語以地名,即能自至其處。譯文:_(3)他人之厚豢,曾不一盼,獨于其主而殉之身。譯文:_答案:(1)叫寨子里的人把一群馬趕進巷子里,突然從墻頭跳到那馬背上,任憑它跑到哪里。(2)凡是它去過的地方,只要把地名告訴它,它就能自己去到那個地方。(3)別人的豐厚供養(yǎng)條件,它不曾一顧,唯獨對它的主人能夠犧牲自己的生命。參考譯文先祖父崇級很喜歡馬,也善于相馬,家中常養(yǎng)數十匹馬,(但)都是劣馬,(先祖父)并不滿意。山寨的蠻人家里有一匹馬,很喜歡踢人咬人,寨子中沒有人敢接近它。出去放牧時,常聽任它數日不歸。先祖父聽說后說:“這恐怕是匹良馬吧?”便派仆人招弟去看看。招弟回來,說的確是匹好馬。
18、先祖父又親自去看,果真不錯。便議價購買,馬主人認為這匹馬不太好駕馭,所以要價很便宜。不過說:“這馬向來沒有韁繩轡頭,需要(你們)自己加上去。它服不服,與我無關?!闭械鼙揪蜕瞄L馴馬,叫寨子里的人把一群馬趕進巷子里,(他)突然從墻頭跳到那馬背上,任憑它跑到哪里。(馬)翻過山坡,越過小溪,來回大約跑了上百里。馬稍稍疲倦些了,(招弟)便對它說:“你服了吧!”馬好像點頭認同。(招弟)就用布條做了韁繩,牽著回了家。(這馬)此后才溫順馴服無比,但是只有先祖父和先父能夠騎它。如果要去哪里,哪怕是二百里以外的地方,一天跑個來回,也不曾遲于下午五點。馱點鹽米(等貨物),(載重)是普通的馬的兩倍;跑的速度也是普通馬
19、的兩倍。每天能吃完四五斗小米。先祖父很喜歡它,常常親自照顧它吃食,如果先祖父不能照顧,那么先父或招弟就照顧它吃食。如果其他人稍稍走近它,它就立刻踢咬那人。它還聽得懂人話。先父在羊安讀書時,距離家里五十里。每月叫馬去送米,背上馱滿了,對它說:“送到羊安去!”它便獨自去了。不久,先父聽到了馬叫聲,那馬已站在學舍門外了。先父卸下馱來的東西,對它說:“快點回去吧!”不久,它又回到了家里。馬跑來跑去,不需要人去駕馭。凡是它去過的地方,只要把地名告訴它,它就能自己去到那個地方。所以先祖父要去遠一點的地方,且有所逗留,馬總會自己先回來。家人估計先祖父的事情辦完了,要去接他回來時,都叫馬去。本地知州聽說了它的
20、與眾不同,決意要出高價買馬。先祖父不肯賣,然而因為他是地方官,就勉強答應了。叫招弟牽馬送去,系在州衙堂下的木樁上。對那些養(yǎng)馬的人說:“一定要用幾個健壯的人看住這馬。不然,是不能擁有它的?!睅讉€人都笑著點了點頭。招弟出城才一里多路,馬已拔起了木樁,飛奔而來,那木樁還在韁繩上。于是歸還了買馬錢,把馬又牽回來了。州衙的人說那馬沒有吃他們的一寸草一粒米。到先祖父去世的那天晚上,馬叫得很悲傷,不吃東西,也死了。馬在我家,前后算起來有三十年。21教育網我贊嘆道:“它服從主人,感覺像是遇到了知己一樣,它盡力干活,像是在報答知遇之恩。別人的豐厚供養(yǎng)條件,它不曾一顧,唯獨對它的主人能夠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古代烈
21、丈夫的事跡,想在現在的人中找到一個,也是不容易的。馬??!你還是匹披毛戴角的牲畜嗎!”21·cn·jy·com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浪游記快(清)沈復山水怡情,云煙過眼,不過領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尋幽也。余凡事喜獨出己見,不屑隨人是非。名勝所在,貴乎心得,有名勝而不覺其佳者,有非名勝而自以為妙者。2·1·c·n·j·y余年十五時,吾父稼夫公館于山陰趙明府幕中。有趙省齋先生名傳者,杭之宿儒也。趙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門下。暇日出游,得至吼山。近山見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園”。臨
22、流建石閣五椽,對面石壁有“觀魚躍”三字,水深不測,相傳有巨鱗潛伏,余投餌試之,僅見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閣后有道通旱園,拳石亂矗,有橫闊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頂而上加大石者,鑿痕猶在,一無可取。游覽既畢,宴于水閣,命從者放爆竹,轟然一響,萬山齊應,如聞霹靂生。此幼時快游之始。21*cnjy*com至山陰之明年,先生以親老不遠游,設帳于家,余遂從至杭,西湖之勝因得暢游。結構之妙,予以龍井為最,小有天園次之。石取天竺之飛來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魚,有活潑趣也。大約至不堪者,葛嶺之瑪瑙寺。其余湖心亭,六一泉諸景,各有妙處,不能盡述,然皆不脫脂粉氣,反不如小靜室之幽僻,雅近天然。蘇小小墓在
23、西泠橋側,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書曰:“錢塘蘇小小之墓”。從此吊古騷人不須徘徊探訪矣。余思古來烈魄忠魂堙沒不傳者,固不可勝數,即傳而不久者亦不為少,小小一歌妓耳,自南齊至今,盡人而知之,此殆靈氣所鐘,為湖山點綴耶?橋北數武注有崇文書院,余曾與同學趙緝之投考其中。時值長夏,起極早,出錢塘門,過昭慶寺,上斷橋,坐石闌上。旭日將升,朝霞映于柳外,盡態(tài)極妍;白蓮香里,清風徐來,令人心骨皆清。步至書院,題猶未出也。午后交卷,偕緝之納涼于紫云洞,大可容數十人,石竅上透日光。有人設短幾矮凳,賣酒于此。解衣小酌,嘗鹿脯甚妙,佐以鮮菱雪藕,微酣出洞。緝之曰:“上有朝陽臺,頗高曠,盍往一游?”余亦興發(fā),奮勇登其巔
24、,覺西湖如鏡,杭城如丸,錢塘江如帶,極目可數百里。此生平第一大觀也?!緛碓矗?1cnj*y.co*m】(節(jié)選自浮生六記,有刪改)注武:古時半步為武。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吾父稼夫公館于山陰趙明府幕中館:館舍B趙明府延教其子延:請C固不可勝數固:本來D此殆靈氣所鐘鐘:集聚解析:館:住。答案:A12下列全都能體現作者暢游風景“自以為妙”的一組是()有柱石平其頂而上加大石者,鑿痕猶在轟然一響,萬山齊應,如聞霹靂生石取天竺之飛來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大約至不堪者,葛嶺之瑪瑙寺朝霞映于柳外,盡態(tài)極妍白蓮香里,清風徐來A BC D解析:屬于毫無可取之處,原文已指出“一無可取”。葛
25、嶺之瑪瑙寺大概屬于最不值得看的,原文已指出“大約至不堪者”。答案:C13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凡事都喜歡獨出己見,不屑于人云亦云。有的名勝,并不覺得它有何妙處,有的雖不是名勝,卻自認為妙不可言。B作者的父親讓他到杭州拜宿儒趙省齋先生為師,在杭州作者趁著閑暇之時游覽了吼山的美景。C作者認為西湖的水最佳的是玉泉,因為那里水清魚多,有生動自然的趣味,而湖心亭、六一泉則不夠“雅近天然”。D在紫云洞喝酒至微有醉意,作者登上紫云洞上面的朝陽臺之頂極目遠眺,覺得眼前是有生以來所見的最妙之景。解析:作者拜師的地點是在山陰,且吼山在山陰,不在杭州。答案:B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26、翻譯成現代漢語。(1)有趙省齋先生名傳者,杭之宿儒也。譯文:_(2)相傳有巨鱗潛伏,余投餌試之,僅見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譯文:_答案:(1)有一位趙省齋先生,名叫趙傳,是杭州的名儒。(2)相傳有巨大的魚潛伏其中,我投魚餌來試探,僅僅見到不足一尺的魚兒躍出水面來吃食。參考譯文山水的怡情悅目,如云煙般在眼前飄逝,只不過領略其大概,不能盡興探尋到幽僻的妙境。我凡事都喜歡獨出己見,不屑于人云亦云。所謂名勝的標準,貴在心有所得,有些名勝,我并不覺得它有何妙處,有的不是名勝,我卻認為其妙不可言。www.21-cn-我十五歲那年,父親稼夫公住在紹興趙縣令的衙門里任幕僚。有一位趙省齋先生,名叫趙傳,是杭州的名
27、儒。趙縣令延請他教授孩子的學業(yè),我父親也叫我投拜在先生門下。在閑暇的日子里外出游玩,我們來到吼山??拷鹕娇匆娨粋€石洞,里面豁然空闊,四面都是懸崖峭壁,俗名叫“水園”。臨水建造了五間石閣,對面石壁上有“觀魚躍”三字。水流深不可測,相傳有巨大的魚潛伏其中,我投魚餌試探,僅僅見到不足一尺的魚兒躍出水面來吃食。石閣后面有條路通往旱園,旱園內亂石林立,有的像拳頭胡亂矗立,有的橫向攤開如手掌,有的柱石被削平了頂端,上面壘塊大石頭,人工雕琢的痕跡清晰可見,毫無可取之處。游覽完畢,我們在水閣里設宴飲酒,叫隨從燃放爆竹,轟然一響,千山萬壑一齊回應,好像聽到了打雷的聲音,這是我小時候暢游的開始。到紹興的第二年,
28、趙先生因為雙親年邁而不能遠游他鄉(xiāng),所以在家中設館授徒。我于是也跟著到了杭州,西湖勝景也因此得以飽覽暢游。要說結構的精妙,我認為以龍井最佳;若論小巧玲瓏,天園排在第二位。山石的奇妙則首選天竺山的飛來峰和城隍山的瑞石古洞。水之佳則在玉泉,因為那里水清魚多,有種生動自然的趣味。大概最不值得看的,就是葛嶺的瑪瑙寺。其他像湖心亭、六一泉等景致,各有各的妙處,不能一一說盡,但都不能脫離脂粉氣,反而不如小靜室那樣幽雅僻靜,情趣接近于天然。蘇小小的墓在西泠橋旁邊,呈八角形,上面立了一塊碑,刻著“錢塘蘇小小之墓”幾個大字。從此,憑吊古跡的騷人墨客,再不用左右徘徊四處尋找了!我想自古以來埋沒于世間而不能流傳的忠烈
29、們的魂魄。本來就不可數盡,即使流傳但不能久遠的也不在少數。小小只是一個歌妓罷了,從南齊到如今,卻盡人皆知,這大概是靈氣所聚集的地方,作了西湖山水點綴的緣故吧!西泠橋北面幾步遠的地方有崇文書院,我曾經和同學趙緝之投考這里。當時正值長夏,我們起得很早,出了錢塘門,過了昭慶寺,上了斷橋,坐在石欄桿上。太陽即將升起,朝霞從柳葉外映照過來,枝條的形態(tài)充分展現出來,極其美麗。在白蓮花的幽香里,一股清風徐徐吹來,令人身心都覺得清爽。走到崇文書院,考題還沒有出。午后交了卷,和緝之在紫云洞納涼。紫云洞很大,可以容納幾十人,洞頂的石孔可以透過日光。有人擺了些小桌子和矮凳子,在這里賣酒。我們便解開衣衫喝了點小酒,嘗
30、了嘗干鹿肉,味道很好,用鮮嫩的菱角和雪白的蓮藕下酒,微有醉意才走出紫云洞。緝之說:“上面有朝陽臺,非常高,又很遼曠,何不乘興一游?”我也興致大發(fā),奮勇登上山頂,只覺西湖如明鏡,杭州城如彈丸,錢塘江如練帶,極目遠望,可達數百里。這是我有生以來見到的第一大景觀。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題。景明寺楊衒之景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為名在宣陽門外一里御道東雖外有四時而內無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松竹蘭芷,垂列堦墀。含風團露,流香吐馥。至正光年中,太后始造七層浮圖一所,去地百仞。是以邢子才碑文云“俯聞激電,旁屬奔星”是也。妝飾華麗,侔于永寧。金盤寶鐸,煥爛霞表。21·世紀*教
31、育網時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寺。至八日,以次入宣陽門,向閶闔宮前受皇帝散花。于時金花映日,寶蓋浮云,旛幢若林,香煙似霧。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比。名僧德眾,負錫為群。信徒法侶,持花成藪。車騎填咽,繁衍相傾。時有西域胡沙門見此,唱言佛國。至永熙年中,始詔國子祭酒邢子才為寺碑文。子才,河間人也。志性通敏,風情雅潤。下帷覃思,溫故知新。文宗學府,騰班馬而孤上;英規(guī)勝范,凌許郭而獨高。是以衣冠之士,輻輳其門;懷道之賓,去來滿室。升其堂者,若登孔氏之門;沾其賞者,猶聽東吳之句。籍甚當時,聲馳遐邇。正光中,解褐為世宗挽郎、奉朝請,尋進中書侍郎、黃門。子才洽聞博見,無所不通,軍國制
32、度,罔不訪及。自王室不請,虎門業(yè)廢,后遷國子祭酒,謨訓上庠。子才罰惰賞勤,專心勸誘。青領之生,競懷雅術。洙泗之風,茲焉復盛。永熙年末,以母老辭,帝不許之。子才恪請懇至,涕淚俱下,帝乃許之。詔以光祿大夫歸養(yǎng)私庭,所在之處,給事力五人,歲一入朝以備顧問。王侯祖道。若漢朝之送二疏。暨皇居徙鄴,民訟殷繁,前革后沿,自相與奪,法吏疑獄,簿領成山,乃敕子才與散騎常侍溫子升撰麟趾新制十五篇。省府以之決疑,州郡用為治本。1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妝飾華麗,侔于永寧妝飾:裝飾、裝點B時世好崇福崇福:崇尚福祉C寶蓋浮云,旙幢若林寶蓋:儀仗的傘蓋D子才罰惰賞勤,專心勸誘勸誘:規(guī)勸誘導解析
33、:崇福:積善求福。答案:B16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景明年中/立因以為名/在宣陽門外/一里御道東/雖外有四時而/內無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B景明年中立/因以為名/在宣陽門外一里御道東/雖外有四時/而內無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C景明年中立/因以為名在宣陽門外/一里御道東/雖外有四時而內/無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D景明年中立/因以為名/在宣陽門外/一里御道東/雖外有四時而/內無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解析:先找出語句中的動詞或形容詞,找到謂語,然后根據謂語前的主語(狀語)以及謂語后的賓語(或介賓短語)等確定斷句點。比如“立”,是建立的意思,后面是“因”,不是“立”的賓語,
34、所以“立”后要停頓;再如“有”,前面的“外”加上關聯詞“雖”可以判斷“雖”前停頓,后面的“四時”是賓語,“四時”后要停頓。答案:B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盛贊了景明寺的華美。文章開篇交代了景明寺是由宣武帝建立的,后來寺院中又造了一座七層寶塔,十分高大,邢子才說在塔上彎腰可以聽到雷聲,在身旁可以看到流星。【來源:21·世紀·教育·網】B文章詳細描寫了景明寺佛教盛會時的熱鬧景象。四月七日,京城各個寺院的佛像都運到景明寺來,到四月八日,這些佛像依次進入宣陽門,到閶闔宮接受皇上的散花、行禮。21*cnjy*comC文章敘述婉轉有致,文辭
35、生動秀麗。比如作者在描寫景明寺佛教盛會景象時,詞語濃麗秀逸,句式也特別整齊,多用四言句子,并時作駢對。D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看作比較完整的人物傳記,表達了作者對邢子才的崇敬之情。最后一段介紹了邢子才的籍貫、文學才華以及做官的經歷,并介紹了他為光祿大夫時在復興禮樂教化方面的做法。解析:“為光祿大夫時”錯誤,根據原文,他復興禮樂教化時擔任的是國子監(jiān)祭酒一職。答案:D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詔以光祿大夫歸養(yǎng)私庭,所在之處,給事力五人,歲一入朝以備顧問。譯文:_(2)乃敕子才與散騎常侍溫子升撰麟趾新制十五篇。省府以之決疑,州郡用為治本。譯文:_答案:(1)孝武帝下詔讓他以光祿大夫的官銜回家奉養(yǎng)老母,他所在的地方,配給五個仆役,每年上朝一次,以備咨詢。(2)于是,皇上就命令邢子才與散騎常侍溫子升撰寫麟趾新制十五篇,中央政府機構用它來判決疑難案件,各州各郡用它來作為治理的依據。參考譯文景明寺是宣武皇帝修建的,建于景明年間,所以就用“景明”這兩個字給它命名。位于宣陽門外一里的地方,在御道的東面。雖然寺院外部有四季的變化,而寺院里面卻沒有寒冷與暑熱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人教A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師大新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紀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蘇教版選修6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滬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共享中國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公司駕駛員勞動合同競業(yè)禁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寵物領養(yǎng)合同范本:寵物福利與責任4篇
- 無人化農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課件
- 社區(qū)團支部工作計劃
- 拖欠工程款上訪信范文
- 2024屆上海市金山區(qū)高三下學期二模英語試題(原卷版)
- 學生春節(jié)安全教育
- 《wifi協議文庫》課件
- 《好東西》:女作者電影的話語建構與烏托邦想象
- 教培行業(yè)研究系列(七):出國考培的再研究供需變化的新趨勢
- GB/T 44895-2024市場和社會調查調查問卷編制指南
- 道醫(yī)館可行性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