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1707-1850修建過程_第1頁
圓明園1707-1850修建過程_第2頁
圓明園1707-1850修建過程_第3頁
圓明園1707-1850修建過程_第4頁
圓明園1707-1850修建過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圓明園 1707-1850 修建過程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康熙帝(清圣祖,玄燁)臨皇四子胤禛(清世宗,雍正帝)花園。(清實錄)此時圓明園當(dāng)已初具規(guī)模。1711年(康熙五十年)五福堂之玉蘭樹、清暉閣之九株松,此時皆已栽植。圓明園的北界已拓至大北門耕云堂一線。(乾隆御制五福堂詩、爽籟居詩)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胤禛賦園景十二詠。后湖景區(qū)的牡丹臺(乾隆九年定名鏤月開云)、竹子院(雍正四年定名天然圖畫)、梧桐院(乾隆二年定名碧桐書院)、澗閣(雍正年間定名慈云普護)、菜圃(雍正四年定名杏花春館)和金魚池(乾隆四年定名坦坦蕩蕩),以及后湖西北的桃花塢(乾隆九年定名武陵春色),后湖直北

2、的耕織軒,福海西岸的深柳讀書堂(后稱雙鶴齋,自乾隆三年起亦總稱廓然大公)等,此時皆為園中佳景。(清世宗御制文集卷二十六)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胤禛迎奉玄燁至牡丹臺賞花,皇孫弘歷(清高宗,乾隆帝)隨侍。(清實錄、乾隆紀(jì)恩堂記)據(jù)乾隆御制詩文可知,九州清晏的清暉閣,天然圖畫的五福堂、朗吟閣,坦坦蕩蕩的素心堂等,康熙年間均已建成?!胺饦恰奔慈仗炝沼钪追Q。表明此景已建成。1725年(雍正三年)六月,蓬萊洲西北亭上安訖銅鳳試風(fēng)旗。(活計檔)洲于乾隆五年前定名蓬島瑤臺。此景當(dāng)已建成。八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雍正帝首次駐蹕圓明園。諭:“朕在圓明園與宮中無異,凡應(yīng)辦之事,照常辦理”。(清實

3、錄)圓明園正式成為清帝園居理政之御園。十月、十一月,制做四宜堂、會心處(在九州清晏)等6面匾額。(活計檔)本年,雍正御制圓明園記謂:即位三年,修葺臺亭邱壑,辟田廬,營蔬圃,建設(shè)軒墀,分列朝署。構(gòu)殿于園之南,御以聽政。此時,圓明園之規(guī)模當(dāng)已大備,宮門區(qū)、正大光明、勤政親賢各景皆已建成。1726年(雍正四年)六月,傳旨做御筆匾額26面。除公布于九州清晏、鏤月開云、天然圖畫、杏花春館、武陵春色、日天琳宇、廓然大公諸景外,尚包括飲和(在上下天光)、如意館(在洞天深處)等處。(活計檔)同月,“田字房”由郎世宇畫斗方。(活計檔)該房即澹泊寧靜殿之俗稱。此景當(dāng)已建成。七月,“引見樓”內(nèi)安訖銅絲爐罩。(活計檔

4、)樓于乾隆四年前命名為山高水長。此景當(dāng)已建成。八月,鋪面房同樂園“凈房”內(nèi)配訖銅絲爐罩。(活計檔)可知買賣街當(dāng)在修建,同樂園已有園居活動。本年,弘歷賜居于桃花塢桃源深處。綰春軒、品詩堂、樂善堂皆是時書堂。(乾隆御制詩文)1727年(雍正五年)閏三月,傳旨為水法制做“翎毛風(fēng)扇”,安于耕織軒水法風(fēng)扇室。(活計檔)水木明瑟風(fēng)扇室當(dāng)已建成同日,雍正帝燕接親藩,于田字房觀稻。此時東北方之流杯亭(乾隆初年定名坐石臨流)業(yè)已建成。(弘歷田字房記)八、九月,制成御筆“萬方安和”等13面匾額,懸于“萬字房”各處,房前十字亭亦安訖銅鳳試風(fēng)旗。(活計檔)此景當(dāng)已全部建成。十月,為“城中廟宇”制做普福宮等3面匾額。(

5、活計檔)舍衛(wèi)城當(dāng)在修建。本年暮春見御制釣魚磯詩。此額是時掛在慎修思永(乾隆四年總名濂溪樂處),此景當(dāng)已規(guī)模初備。1728年(雍正六年)十月,掛訖西峰秀色,含韻齋御筆額。次年四月掛訖自得軒、一堂和氣額,并在高水瀑布處(小匡廬)安設(shè)水法。(活計檔)1729年(雍正七年)本年,弘歷賜居于長春仙館。含碧堂、抑齋、隨安室等斯時已有。此地時稱蓮花館,雍正五年見于活計檔,乾隆元年定名為長春仙館。(乾隆御制詩、活計檔)本年秋見平湖秋月詩。此景當(dāng)已建成。1730年(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京師地震,雍正帝“偶先登舟”而未受驚。(清實錄)震后帝住深柳讀書堂(雙鶴齋)卷棚板房。(活計檔)十月,活計檔中見“秀清村”銀作

6、活計。秀清村于乾隆三處亦總稱別有洞天。(活計檔)此景當(dāng)已修建并入住。本年夏見多稼軒詩。軒在映水蘭香一景。1731年(雍正九年)三月,做27面御筆匾額,分屬于魚躍鳶飛、慈云普護、日天琳宇、紫碧山房、接秀山房、四宜書屋(春宇舒和)、夾鏡鳴琴、映水蘭香、四達(dá)亭諸景。(活計檔)1733年(雍正十一年)五月,活計檔中有在“北門內(nèi)北苑山房”西北角建廟的記載(次年稱“北苑山村”)。北遠(yuǎn)山村一景當(dāng)已建成。九月二十四日,雍正帝在洞明堂秋審勾到。(清實錄)1735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病逝于九州清晏寢宮。(清實錄)據(jù)日下舊聞考、乾隆御制詩可知,圓明園內(nèi)尚有二三十面胤禛親筆匾額,不詳掛于康、雍、乾何年

7、。主要在九州清晏、慈云普護、澹泊寧靜、映水蘭香、四宜書屋、平湖秋月、蓬島瑤臺、澡身浴德、洞天深處、紫碧山房等景。乾隆后來命名的“圓明園四十景”中,此時當(dāng)有33景已初具規(guī)模。即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州清晏、鏤月開云、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云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蕩蕩、長春仙館、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日天琳宇、澹泊寧靜、映水蘭香、水木明瑟、濂溪樂處、魚躍鳶飛、北遠(yuǎn)山村、西峰秀色、四宜書屋、平湖秋月、澡身浴德、蓬島瑤臺、接秀山房、別有洞天、夾鏡鳴琴、廓然大公、洞天深處、坐石臨流、多稼如云(乾隆三年換下雍正“觀稼軒”額)。1736年(乾隆元年)正月十一日,圓明園舊蓮花館處所掛“長春仙館

8、”匾,奉旨做黑漆銅鍍金字。(活計檔)1737年(乾隆二年)二月,做御筆“清凈地”各處匾額7面。九年,將“大覺真源”額易為月地云居。(活計檔)月地云居一景于乾隆二年前建成。八月,做得圓明園各式御筆匾72面掛訖。(活計檔)1738年(乾隆三年)正月十一日,乾隆帝初次駐蹕圓明園,皇太后居長春仙館。本月二十四日起,皇太后居暢春園內(nèi)春暉堂,凡來御園皆膳寢于長春仙館。(清實錄、乾隆御制詩初集)五月十一日,繪制成圓明園全圖,是日,貼于九州清晏之清暉閣北壁。圖高八尺,寬三丈二尺。由沈源繪房舍,唐岱繪土山樹石,朗士寧繪大宮門外鹵簿鑾駕隨從人員等項。此圖早在乾隆元年四月即傳旨繪制,二年二月傳旨放大增改。(活計檔)

9、圖上御題“大觀”二字。(日下舊聞考)本年,做匾額51面。主要有福海西岸的澄虛榭、望瀛洲、四面云山、眺遠(yuǎn)亭,南岸的夾鏡鳴琴、一碧萬頃、聚遠(yuǎn)樓,東岸的涵虛朗鑒、貽蘭庭、云錦墅,北岸的松風(fēng)閣、流水音;以及曲院風(fēng)荷的飲練長虹、四圍佳麗,慎修思永,澹泊寧靜、曙光樓(活計檔)。勤政親賢新建富春樓。(乾隆富春樓詩)1739年(乾隆四年)十二月,韶景軒茹古涵今屋內(nèi)安訖掛屏。此景為乾隆初年修建。(活計檔、乾隆三十三年內(nèi)務(wù)府奏案)本年,制作并掛訖16面匾額。主要有濂溪樂處、鑒光樓、坦坦蕩蕩、半畝園、多稼如云、芰荷香、新蓋五間殿湛淥等。(活計檔)1740年(乾隆五年)三月,掛訖天宇空明、怡情邱壑兩殿4面匾額。(活計

10、檔)同掛匾的還有蘇堤春曉。七月十五日夕中元節(jié),福海放河燈。此后例皆如是。(御制詩)十月掛訖方壺勝境各處匾額20面。(活計檔)本年,蓬島瑤臺有添改建,殿宇屋頂改覆琉璃瓦件。(乾隆五十六年奏銷檔)次年三月掛訖門樓額“鏡中閣”。1743年(乾隆八年)六至九月,掛訖鴻慈永祜(安佑宮)各處匾額12面。乾隆六年十二月,遵旨將圓明園宮門前石麒麟一對移至安佑宮,大宮門前新做銅麒麟一對。安佑宮,循壽皇殿之例而建。)1744年(乾隆九年)六月至十月,做匾額10面。有長春仙館的藤影花叢、林虛桂靜,九州清晏的怡情書史、水木明瑟、武陵春色、壺中天等。(活計檔)九月,繪制成“圓明園四十景”圖。乾隆三年正月,即傳旨沈源、唐

11、岱將圓明園各所合畫冊頁一冊。六年傳旨將方壺勝境、蓬島瑤臺、慈云普護三圖增入冊頁內(nèi)?,F(xiàn)又傳旨將安佑宮、匯芳書院、前垂天貺、清凈地四圖收貯在冊頁上。至此,始成四十景圖。該圖分為兩冊,后奉旨將雍正御筆圓明園記、乾隆御筆圓明園后記裱于畫前。十二年四月。奉旨安設(shè)在圓膽園奉三無私殿呈覽。(活計檔)圓明園40景中,安佑宮確知為乾隆年間新建;月地云居、涵虛朗鑒、方壺勝境、曲院風(fēng)荷、匯芳書院、茹古涵今6景,亦建于乾隆初年。至此,圓明園大規(guī)模興建工程告一段落。1746年(乾隆十一年)六至八月,傳旨做找春園匾額24面?!奥男潘柬槨鳖~,當(dāng)年九月懸于翠交軒(在澤蘭堂);“山色湖光共一樓”額(思永齋),次年正月掛訖。(活

12、計檔)1747年(乾隆十二年)八、九月,長春園的54面匾額,分兩次全部掛訖。主要有:長春園(宮門)、澹懷堂、眾樂堂、云容水態(tài),含經(jīng)堂、涵光室、淵映齋、神心妙達(dá)、得勝概、思永齋、橫秀亭、玉玲瓏館、鶴安齋、狎鷗亭、林光澹碧、天心水面、寶云樓、遠(yuǎn)風(fēng)樓、流香渚、罨畫溪、青瑤嶼(海岳開襟額),蘿溪煙月,法慧寺,寶相寺,愛山樓、翠交軒、環(huán)碧亭,平疇交遠(yuǎn)風(fēng),叢芳榭、琴清齋、漾月亭等。(活計檔)長春園的宮門區(qū)、中心景區(qū)和西部、北訓(xùn)各主要景群,此時均已基本建成。是年初冬,乾隆帝即有含經(jīng)堂御制詩。(高宗御制詩初集)1749年(乾隆十四年)本年,乾隆帝于圓明園九州清晏之池上居,聚董其昌品評之名畫大觀及虞世南臨蘭亭帖

13、等真跡,同?是室,增額曰“畫禪”室。(乾隆畫禪1751年(乾隆十六年)二月,做御筆“諧奇趣”匾額。長春園西洋樓第一水法工程,自乾隆十二年籌劃。(“蔣友仁述圓明園事”函)十五年三月、十一月傳旨制做水法池之銅鵝、銅鴨、銅異獸。(活計檔)諧奇趣為十六年秋季建成。(乾隆三十四年內(nèi)務(wù)府奏案)同月,圓明園秀清村做納翠樓、接葉亭等匾額。(活計檔)別有洞天河北岸漢有添建。1752年(乾隆十七年)四月,做茜園各處匾額16面。園有“茜園八景”及虛受軒、云香室、此中大有佳處樓等十余景點。該園當(dāng)為是年建成。(活計檔、御制詩)十月,雙鶴齋掛訖綺吟堂、峭茜居、啟秀亭、延青洞等11畫匾額。(活計檔)此景有“廓然大公八景”及

14、采芝徑、丹梯、澹存齋、靜嘉軒、存素齋、琢雪廠等十余景點。是年,北部當(dāng)有較大改建、添建。景仿無錫寄暢園,山石則肖盤山靜寄山莊綴疊。(乾隆御制詩、嘉慶御制廓然大公詩)十月,杏花春館掛訖春雨軒、得樹(亭)、鏡水齋、翠微堂等8面匾額。(活計檔)此景是年除添建春雨軒(高宗詩余集“題春雨軒”)之外,并有較大改建。其后,本景亦總稱春雨軒。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傳旨:長春園全圖上,著張遷彥添畫茜園、諧奇趣、并新添西洋水法殿。(活計檔)上年四月,郎世寧為諧奇趣東邊“西洋式花園地盤樣”起稿呈覽,奉旨照準(zhǔn)。(活計檔)年余當(dāng)已完成主體工程。該第二座西洋式花園當(dāng)包括方外觀(時稱水法殿三間樓)、海晏堂(時稱水法

15、殿十一間樓)和大水法噴泉。長春園思永齋東院,疊石成峰,范錫為宇,激水作瀑,仿杭州汪氏園建成小有天園。(乾隆小有天園記)同見詩的還有抱清樓、林屋、佳處領(lǐng)其要。正月、二月,首見藻園湛清華軒、鏡瀾榭和夕佳書屋御制詩。乾隆十七年五月曾傳旨裱做藻園紙樣,(活計檔)至今藻園東部當(dāng)已建成。閏六月,長春園西洋樓新建水法工竣,奏準(zhǔn)添設(shè)園戶10名、花匠4名。(內(nèi)務(wù)府則例圓明園卷)至此,西洋樓東邊各景當(dāng)已建成。本年,修治多稼軒諸景。(乾隆多稼軒詩)翠扶樓當(dāng)年亦同見御制詩。四月,舍衛(wèi)城修建成南北樓座及東所湛然室等殿廊。上年十二月至本月,先后掛訖多寶閣內(nèi)額和湛然室、悅霽亭、蔭云、標(biāo)月等匾額。(活計檔、乾隆三十五年內(nèi)務(wù)府

16、奏案)七月,紫碧山房添建成東所納翠軒、翼翠亭、石帆室、景暉樓和西邊澄素樓、引溪亭。(活計檔)同掛匾額或同見御制詩的還有含余清、霽華樓、橫云堂和含清閣。(高宗御制詩三集)同時,紫碧山房有石洞工程。(奏銷檔)本年,北遠(yuǎn)山村添建成臨河群樓皆春閣、涉趣樓、稻涼樓等。同掛匾額或見詩的還有水村圖、蘭野、繪雨精舍和湛虛書屋。(活計檔)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四至十月,思永齋添建改修殿宇、游廊、罩棚、穿堂等。新蓋盎春書屋,同見詩或新?lián)Q匾額的還有綏德齋、罨畫窗和迎步廊。(活計檔、奏銷檔)本年,別有洞天添修殿宇成。(奏銷檔)前于二十五年掛澹閑室額;(活計檔)二十六年來,水木清華之閣石刻御書詩文帖37種。(清朝通

17、志·圓明園碑志)今見延藻樓、竹密山齋、片云樓、活畫舫、扇薰榭詩,隨后又有擢秀亭、綠稠齋、時賞齋詩。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五月五日凌晨,九州清晏失火,清暉閣前九松盡毀。隨后即于閣前新建成“清暉閣四景”:茹古堂、松云樓、露香齋、涵德書屋。(乾隆清暉閣四景詩序)十月,在四宜書屋仿海寧陳氏隅園,改建添建成安瀾園。園有“安瀾園十景”及山影樓、涵雅齋、引涼小樓、挹香室、得趣書屋、云濤亭等十余景點。(乾隆安瀾園記及御制詩、奏銷檔)本年,新建成柳浪聞鶯和斷橋殘雪兩景。(乾隆御制詩、圓明園碑志)至此,杭州西湖十景,在圓明園皆作仿建。本年,在福海南岸添建成開鑒堂。(乾隆開鑒堂詩注、嘉慶開鑒堂詩)17

18、64年(乾隆二十九年)九月,在澄虛榭添建成“新宮”,掛訖抑齋、曠然閣、靜香館、解慍書屋匾額。(活計檔)同見御制詩的還有適性居、咀華室、翠影紅陰。同月,掛歷訖爽簌居、碧瀾亭、耕云堂、若帆之閣、湛虛翠軒等7面匾額。(活計檔)同年六月,并見諸景詩。若帆之閣景群,當(dāng)為新建成。本年,疏治萬泉莊,其水亦北流,歷暢春園至圓明園。(乾隆五十一年開鑒堂詩注)十月,長春園玉玲瓏館制蹈和堂、茂悅書屋、擷景室、朝暉亭匾額。(活計檔)同見御制詩的還有恒春圃、習(xí)靜室、澹然書屋、芥舟(亭)。此景似有添建。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正月,藻園添建成“新宮”,掛歷訖貯清書屋、自遠(yuǎn)軒、溜琴亭匾額。(活計檔)同年見詩的還有履吉齋、

19、曠然堂、粹藻樓。本年,天宇空明改建添建成澄景堂、清曠樓、華照樓等21間、游廊25間。(奏銷檔)當(dāng)年六月即有乾隆題詠。七月,奏準(zhǔn)在蓬島瑤臺留春殿前添建游廊樓,西邊平臺上添建游廊。(活計檔)本年,在坐石臨流,仿承德獅子園草房改建成抱樸草堂。(乾隆草房詩)次年正月同見詩的還有養(yǎng)和室、洗心室。四月,長春園做映清齋、豁如室、益思室、晴望樓、昭曠亭5面匾額。(活計檔)同年見詩的還有陶嘉書屋。映清齋一景當(dāng)于是年新建成。以此為起點,長春園集中增建東部各景。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十月,在長春園仿江寧瞻園新建成如園。本月,做如園匾額3面。次年,同見御制詩的還有敦素堂、明漪樓等。(活計檔、奏銷檔、乾隆如園詩)本

20、年,長春園新建成鑒園,并大東門改建樓座、朝房。次年見詩的有師善堂、芳暉樓、漱瓊齋、開益軒、樂性齋、綠凈榭。(活計檔、奏銷檔)七月,熙春園歸入御園,俗稱東園。該園康熙年間已有。是年,油新或制作匾額15面,并設(shè)置六品苑丞一人,歸圓明園總管事務(wù)大臣統(tǒng)管。次年正月,即有御制詩多篇。(活計檔、奏銷檔、清會典)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重修雍正年間改建之恩佑寺,恢復(fù)其清溪書屋舊名。(養(yǎng)吉齋叢錄卷十八)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十月,奉旨春和園改名綺春園。本月做御筆“綺春園”匾,次年三月掛訖。該園康雍間原為怡親王賜邸。歸入御園前是大學(xué)士傅恒及福隆安的賜園。歸圓明園后即奏請派員專司其事。三十九年,設(shè)七品苑副一

21、人,歸圓明園總管大臣統(tǒng)領(lǐng)。(活計檔、奏銷檔、嘉慶綺春園記、清會典)本年,圓明園添建成花神廟(匯萬總春之廟)共35間殿宇、24間游廊。次年春見味真書屋、披襟樓(香遠(yuǎn)益清)詩。廟制仿杭州西湖,祭花神。(奏銷檔、嘉慶匯萬總春之廟詩)近年得元程棨摹樓?耕織圖真跡,共二卷45圖,藏于圓明園多稼軒內(nèi)。本年,弘歷命畫院將原圖并所和詩韻臨摹刻石,貯之于萬壽山延賞齋。(乾隆三十四年延賞齋詩、三十五年多稼軒詩)本年,武陵春色的桃源深處修葺,并添建垂花門一座、游廊18間。全碧堂添蓋屋宇50間。(奏銷檔、乾隆桃花塢詩)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和靜固倫公主下嫁成婚定禮,帝在正大光明殿筵宴喀爾喀親王成袞扎

22、布、額駙及其近族王公并大學(xué)士、尚書。(清實錄)本年,春雨軒后側(cè)堆做山石高峰。(奏銷檔)長春園含經(jīng)堂后邊改建成淳化軒,蘊真齋移改于稍北。至三十七年春,重摹淳化閣帖刻竣,十卷144頁石幅,遂鑲嵌于軒前之24間回廊壁間。三十五年,同見御制詩的還有三友軒、理心樓、待月樓、靜蓮齋。是年,含經(jīng)堂西北部當(dāng)有較大添建。(活計檔乾隆淳化軒記、重刻淳化閣貼聯(lián)句)本年,綺春園添建宮門、朝房,并添砌周圍虎皮石大墻。園內(nèi)添蓋公主住房、茶房、馬圈。(奏銷檔)本年,秀清村南邊添建樓座,拆蓋游廊,并堆山、砌墻、鋪甬路。(奏銷檔)當(dāng)為開辟聯(lián)通綺春園門徑工程。當(dāng)年夏日,即見眺爽樓詩。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五月,杳明圓明園、長

23、春園安設(shè)帳幔的寢宮共22處,即九州清晏殿、樂安和、奉三無私殿、怡情書史、保合太和、富春樓、懷清芬、長春仙館、墨池云、慎修思永、安然、心怡身自安、雙鶴齋、西峰秀色、澹泊寧靜、蓬島瑤臺、噦鸞殿、蕊珠宮、含經(jīng)堂、淳化軒、三友軒、思永齋、以及多處妃嬪寢宮。(宮中檔簿)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十月,長春園新建成獅子林,掛訖各處匾額16面。當(dāng)年即有“獅子林十六景”詩。同見匾額的還有吐秀亭、凝嵐亭、枕煙亭、繚青亭。上年四月,奉旨呈覽蘇州獅子林燙樣,年余即仿建工竣。(活計檔、奏銷檔、圓明園碑志、高宗御制詩四集)1775年(乾隆四十年)四月,在圓明園四達(dá)亭,仿寧波范氏天一閣新建成文源閣,本月傳旨做御筆匾額。同

24、見御制詩的還有玲峰(石)、趣亭、月臺。四十八年四庫全書第三份書繕成,貯于此閣。(活計檔、乾隆文源閣詩)五月,長春園東邊4孔閘改建成7孔,閘東3孔石橋亦改成7孔。(奏銷檔)本年,多稼如云之湛淥殿東邊添建成點景房。(奏銷檔)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孝圣皇太后病逝于長春仙館。(清實錄)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閏六月,秀清村拆修活畫舫工竣。(奏銷檔)舫為石座,內(nèi)艙房五間,前抱廈一間。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傳旨做新建“法源樓”匾額。(活計檔、內(nèi)務(wù)府則例圓明園卷)月地云居?xùn)|側(cè)之法源樓,建成。本年,坐石臨流之蘭亭八柱貼刻竣建成。是年春,弘歷輯蘭亭八柱冊,因?qū)⒋送ひ诪槭恐桃?/p>

25、冊。(乾隆蘭亭八柱冊詩)亭改建為八方重檐。(內(nèi)務(wù)府黃冊)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本年,安瀾園添蓋點景樓三間。(奏銷檔)本年,(四庫全書薈要第二份書繕成,貯于含經(jīng)堂之東味腴書屋(霞翥樓)。乾隆味腴書室詩)至此,清帝御園的規(guī)模成為圓明五園,即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熙春園、春熙院。自乾隆五十一年起,工程檔案中屢見“五園”之稱,均專指上列五處園林。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傳旨新建成水法殿做西洋花邊玻璃心匾。兩日后交御筆“遠(yuǎn)瀛觀”白紙匾文。四十八年,“添建遠(yuǎn)瀛觀成”。(活計檔、內(nèi)務(wù)府奏案)本年,蓬島瑤臺中島西部之日日平安報好音方亭及平臺游廊,已改建成方亭樓3間、游廊樓8間。(奏銷檔)本年,海

26、岳開襟各座樓廊14座89間均修葺工竣,并油飾周圍之流香渚、罨畫溪、蘿溪煙月、蘭林、翠幄。(奏銷檔)綺春園,自乾隆四十三年以來,陸續(xù)拆瓦油飾春錦樓文亭等這亭座、游廊、房間6座12間,成砌樂水山房等處坍塌墻垣15段,粘修明善堂、環(huán)秀城關(guān)、如意門、雅園門等處橋梁13座,撈堆雙壽寺、眺吟樓、浩然亭、松風(fēng)蘿月等處坍塌山石泊岸,堆涵遠(yuǎn)齋、存城殿等處山石高峰。(奏銷檔)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一,哈薩克汗來使在出入賢良門外瞻覲。初二,帝在山高水長武帳宴賞。(清實錄)濂溪樂處之慎修思永殿后,新建成知過堂。(乾隆知過堂詩、活計檔)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月,新建成寶蓮航宮殿。(內(nèi)務(wù)府則例圓明園卷)當(dāng)

27、為鑿石成舫,位于花神廟北側(cè)水中。(樣式雷圓明園圖籍、嘉慶御制詩)1785年(乾隆五十年)正月十三日-十六日、十八日,帝在山高水長賞蒙古王公、回部郡王臺吉、金川土司并朝鮮國、暹羅國使臣茶果,看火戲。(清實錄)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三月,傳旨在長春園全圖上添畫如園、映清齋、鑒園、叢芳榭、獅子林,得時貼于此中大有佳處樓上南墻。前于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傳旨著姚文瀚、賈全、袁瑛現(xiàn)畫全圖。(活計檔)四月初一日,將刻得的西洋樓水法殿銅版20頁并印得紙圖100份,安設(shè)齋宮呈覽。奉旨將20頁銅墻鐵壁版式并10份紙圖,安設(shè)于西洋樓水法殿。(活計檔)這套西洋樓銅版畫于四十六年遵旨成造,由清宮滿族畫師伊蘭泰起稿,造辦

28、處匠師刻版。本年,天然圖畫之五福堂添建成新所,題額“五福五代堂”。(乾隆五福五代堂詩、活計檔)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圓明園、長春園、熙春園、綺春園、春熙院五處,奏準(zhǔn)額計園戶頭目35名,園戶、匠役632名。(內(nèi)務(wù)府則例圓明園卷)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本年冬,日天琳宇之瑞應(yīng)宮添建成神殿。(內(nèi)務(wù)府則例圓明園卷、樣式雷圖籍)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十四日,奉三無私宗親宴,皇子、皇孫、皇曾孫、皇玄孫及諸王入宴?;市O載錫首次與宴,實現(xiàn)五代同堂之慶。(清實錄、御制詩)十五日,正大光明殿朝正外藩宴。正月十四日-十六日,帝在山高水長賞蒙古王公、回部郡王伯克、臺灣四總社生番頭目及朝鮮國、暹

29、羅國使臣觀煙火。(清實錄)十月十五日,和孝固倫公主下嫁初定禮,帝在正大光明殿宴賞皇子、王公、大臣和額駙。(清實錄)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十二日,帝在山高水長武帳宴賞王公大臣,蒙古王公,回部伯克,及朝鮮、安南、琉球、暹羅、廓爾喀等國使臣。十三日,在山高水長賞茶果,觀煙火。八月初一-初六、十九日,帝在同樂園賞王公大臣、蒙古王公、回部郡王伯克、金川土司、臺灣生番頭目,并安南國王,朝鮮、緬甸、南掌等國使臣便宴,看慶壽戲。八月十三日,乾隆帝八旬萬壽節(jié),在大內(nèi)受賀,宴賞。二十日,帝在正大光明殿筵宴王公大臣、外藩王公和外國使臣。(清實錄)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綺春園粘修正覺寺、披襟、百花鎮(zhèn)等處殿

30、宇、樓亭、游廊25座71間。(奏銷檔)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十三日-十五日,十九日,帝在山高水長賞王公大臣、蒙古王公、年班回部及霍?來使。朝鮮、安南、暹羅、廓爾喀等國使臣看煙火。(清實錄)十五日,正大光明殿朝正外藩宴。1796年(嘉慶元年)五月,綺春園已作大規(guī)模修葺。乾隆六十年至本月,該園包括明善堂、含暉園、百花鎮(zhèn)等處,共拆瓦竣工殿宇亭廓263座976間(含游廊324間,亭22座,垂花門、門樓11座),并在百花鎮(zhèn)添蓋房兩所,計50座181間(含游廊60間,垂花門、門樓4座)。(奏銷檔)1799年(嘉慶四年)四月,清查自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至嘉慶三年十一月,5年內(nèi)圓明園銀庫共開支銀149萬

31、兩。(內(nèi)務(wù)府奏案)本年,嘉慶帝(清仁宗,顒琰)親政,和坤以罪誅,沒其第賜成親王永?。(清史稿卷二一四)親王原賜園西爽村歸入綺春園。(嘉慶清夏齋詩)1801年(嘉慶六年)四月初四,嘉慶帝駐蹕圓明園。(清實錄)七月,綺春園內(nèi)西爽村、含淳堂、展詩應(yīng)律、敷春堂四處建成。(內(nèi)務(wù)府則例圓明園卷)端午前后見敷春堂、鑒德書屋、問月樓、來薰室、翠合軒、淙玉軒、凌虛閣,華滋庭,含淳堂,春澤齋諸御制詩。西爽村的含光樓、清夏齋于七年、九年見詩。(仁宗御制詩初集)1802年(嘉慶七年)在熙春園內(nèi)增建成省耕別墅。(嘉慶八年省耕別墅詩)春熙院,奉旨賞給莊靜固倫公主居住。(清會典)七月十五日,中元日福海放河燈。(御制詩)18

32、03年(嘉慶八年)圓明園自寧河鎮(zhèn)新浚水渠至秀清村。新見御制詩的有寫琴書屋、丹翠林、玉榮山館、寫曙齋、染碧齋。(仁宗御制詩二集)別有洞天一景當(dāng)有修繕改建。五月初五端陽日,如諸王觀龍舟競渡。(御制詩)18041年(嘉慶九年)正月,得旨:同樂園向來大戲十日后,外傳買賣攤子撤去,葷素鋪照舊開設(shè)。嗣后大戲十日后,一并撤去。(內(nèi)務(wù)府則例圓明園卷)1805年(嘉慶十年)五月初五端陽日,如諸大學(xué)士及內(nèi)廷翰林等至澄虛榭觀龍舟。(御制詩)六月,御制“綺春園三十景”詩。分布于園東北部的敷春堂、蔚藻堂、涵秋館、展詩應(yīng)律(虛明鏡)、春澤齋、生冬室(含淳堂),及西北部的清夏齋、竹林院、喜雨山房、四宜書屋諸景。(仁宗御制詩

33、二集卷十三)閏六月,奏準(zhǔn)圓明園額設(shè)六品總管以下太監(jiān)共620名(含六七品總管5名,七八品首領(lǐng)83名,技勇太監(jiān)70名)。(內(nèi)務(wù)府則例圓明園卷)1807年(嘉慶十二年)綺春園鳳麟洲,已修建竣工見詩。同年,春澤齋已添建暢惠軒、蘋香?,見詩。1808年(嘉慶十三年)正月,新正御園山高水長筵宴外藩回部及朝鮮、琉球、暹羅使臣。(御制詩)長春園的茜園東部改建成碧靜堂。堂仿避暑山莊景,為嘉慶“茜園四景”之一。(嘉慶碧靜堂詩、樣式雷圓明園圖籍)五月初五端陽日,命諸王、御前侍衛(wèi)、內(nèi)務(wù)府大臣、南書房翰林等至澄虛榭觀龍舟。(御制詩)1809年(嘉慶十四年)本年,綺春園添建宮門、勤政殿。(奏銷檔、嘉慶綺春園記、內(nèi)務(wù)府則例圓明園卷)位于正覺寺東側(cè)的新宮門是時建成。本年,綺春園添建成茂悅精舍和煙雨樓。(奏銷檔)樓在四宜書屋之北,遠(yuǎn)仿嘉興,近規(guī)塞苑。(嘉慶綺春園記)心鏡軒亦修成見詩。本年,圓明園舍衛(wèi)城、方壺勝境、福園門小馬圈有添建(奏銷檔)。七月十五日,中元日福海放河燈。(御制詩)十月初六,嘉慶帝五旬壽節(jié),正大光明殿大宴諸王、外藩來使及大學(xué)士、尚書、各省將軍、總督、巡撫、提督。(御制詩)1810年(嘉慶十五年)本年,修葺長春園的鑒園,并新見品題。(嘉慶十五年詩)本年,福海北岸平湖秋月之鏡遠(yuǎn)洲當(dāng)為新改建。次年正月起題詠頗多。1811年(嘉慶十六年)五月,奉旨含暉園嗣后改呼南園。(內(nèi)務(wù)府則例圓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