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延遲退休意愿的影響機制及提升策略研究_第1頁
高校教師延遲退休意愿的影響機制及提升策略研究_第2頁
高校教師延遲退休意愿的影響機制及提升策略研究_第3頁
高校教師延遲退休意愿的影響機制及提升策略研究_第4頁
高校教師延遲退休意愿的影響機制及提升策略研究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高校教師延遲退休意愿的影響機制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上述分析,為進一步促進高校教師延遲退休方案軟落地,本文提出以下3個提升策略:(一)宏觀層面:實行“兩部制”漸進式彈性延遲退休方案一方面,根據(jù)我國高?,F(xiàn)行的不同群體教師退休年齡,分步實施延遲退休,漸進到位。如每遲1年退休加3個月,經(jīng)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另一方面,允許彈性退休,即基于法定退休年齡標準,可以選擇繼續(xù)工作或者退休,并針對延遲退休設計一種彈性的“兩部制”養(yǎng)老金激勵制度,即一部分養(yǎng)老金稱為基礎養(yǎng)老金,依照現(xiàn)有計算系統(tǒng)用于保障高校教師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另一部分稱

2、為社會養(yǎng)老金,根據(jù)實際退休年齡與政策要求的退休年齡差計算應從社會獲得的激勵或懲罰的一部分數(shù)額,且這部分養(yǎng)老金可實施個人所得稅、財產(chǎn)稅等照顧政策。這樣的制度既考慮到延遲退休國家標準的一致性,又充分考慮了高校教師延遲退休所產(chǎn)生的社會作用,具有一定的彈性化和靈活性。(二)組織層面:建立溝通與信任的組織軟文化與價值余輝支持硬平臺延遲退休的高校教師是否有機會在崗,還取決于社會和學校能否為他們發(fā)揮余熱提供氛圍、資源與機會。高校內部應建立關于延遲退休政策的“組織成員”溝通與信任渠道,如通過座談會、校長信箱、政策解答等形式,增加教師對高校實施延遲退休政策的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建立起延遲退休的知覺行為規(guī)

3、范,促成延遲退休意愿的提升。此外,很多高校教師出于對學校的情感承諾、對教學科研的熱衷,愿意接受延遲退休,為學校和社會的發(fā)展繼續(xù)貢獻自己的力量78。但是高校的職能崗位畢竟有限,一旦實行剛性的延遲退休政策,必將引致高校人事配置的老齡化和供需不平衡。因此,高校在落實延遲退休方案時,必須配套相應的軟文化和硬平臺。如通過貢獻獎、感動人物等形式表彰延遲退休的優(yōu)秀教師,增強其心理成就感,塑造延遲退休的組織職稱軟文化。同時,對于科研型或教學科研型高校教師在臨退休時申請教學或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實驗室平臺、研究生指導等方面應當一視同仁并適當給予鼓勵,打造良好的延遲退休支持硬平臺。(三)個體層面:構建激勵機制,激發(fā)自我

4、實現(xiàn)動機現(xiàn)階段,提升高校教師延遲退休意愿,首要任務是提高高校教師個體對延遲退休的欲望和意向。然而,通過對臨退休高校教師的訪談發(fā)現(xiàn),部分高校教師在臨退休時對自己的教學與科研成果、職稱水平止足于現(xiàn)狀,學校亦對其考核放松、要求放低,出現(xiàn)了“不退已休”的實際狀況;此外部分高校青年教師面臨著學校高要求的考核指標,在奮斗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職業(yè)倦怠感,產(chǎn)生“提前退休”的念想。這些現(xiàn)實困境將不利于延遲退休政策在高校的落地。而本研究表明,具有教授職稱、較長教齡以及較高收入的高校老師在延遲退休政策的落實過程中可起到示范作用。因此可嘗試設立延遲退休專項基金,對積極響應延遲退休政策且對學校與社會發(fā)展貢獻突出的優(yōu)秀教師實

5、施物質獎勵,充分激發(fā)臨退休高校教師的價值實現(xiàn)動機和工作熱情。參考文獻:178于晨旭,潘鵬宇.高等院校高層次教師培養(yǎng)問題研究基于教學名師獲獎數(shù)據(jù)分析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5):115-117.2張琦.從人類生命周期視角看高校教師職業(yè)發(fā)展路徑j.高校教育管理,2010(4):55-58.34066686972于翠婷,喻繼銀.高校教師對延遲退休年齡意愿的實證研究基于成都市高校教師的調查j.人口與發(fā)展,2013(4):82-89.4243160孫韜瑋.高校教師對于延長退休年齡的意愿和影響因素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2):24-26.5趙青.關于我國高校教師延遲退休問題的研究以北京

6、某高校為例j.經(jīng)營管理者,2015(11):116.6蔡炯.淺議“延遲退休”下的高校教師激勵的帕累托改進j.時代經(jīng)貿(mào),2016(21):74-75.7林道欽.淺析我國高校女性教師延遲退休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7):62-63.8ajzen i.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m. action control.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985: 11-39.9劉加鳳.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創(chuàng)業(yè)教育對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意愿影響分析j.高教探索,2017(5):117-12

7、2.10高錫榮,張鐘昱.高校教師的成果轉化意識及其結構效應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9(12):1877-1884.113865李琴,彭浩然.誰更愿意延遲退休?中國城鎮(zhèn)中老年人延遲退休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公共管理學報,2015(2):119-128.1247閻光才.年長教師:不良資產(chǎn)還是被閑置的資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5(13):57-66.1349唐炎華,石金濤.我國企業(yè)知識型員工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7(21):34-41.144850席恒,翟紹果.我國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機制與方案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5(5):107-112.1551bi

8、dewell j. timing of retirement: including a delay discounting perspective in retirement model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6(68): 368-387.1652topa g.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retirement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a meta-analysis and model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9(75

9、): 38-55.1753jackson n, walter m, felmingham b, et al. will older workers change their retirement plans in line with government thinking? 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on retirement intent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6(168): 12-8.18285463孫佳佳,吳錚.個人退休決策的影響因素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09(5):51-54.1955王曉

10、莊,駱皓爽,張永翠等.工作家庭中心性與延遲退休態(tài)度的關系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6(14):390-398.2056conley s. perceptions of retirement affect career commitment: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tirement system satisfaction for two teacher age groupsj.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015(41): 267-281.2157adams g a. career-related variables and planned

11、retirement age: an extension of beehr's model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9(55): 221-235.2258辛亞,馮穎,田梅等.退休計劃與決策的前因變量和結果變量分析j.職業(yè),2009(35):23-25.23265962嚴成樑.延遲退休、隔代教養(yǎng)與人口出生率j.世界經(jīng)濟,2018(41):10-20.2561丁守海,蔣家亮.家庭勞動供給的影響因素研究:文獻綜述視角j.經(jīng)濟理論與經(jīng)濟管理,2012(32):42-51.2764李琴,彭浩然.預期退休年齡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charls數(shù)據(jù)的實證

12、研究j.經(jīng)濟理論與經(jīng)濟管理,2015(35):89-100.29杜鵬.推遲退休年齡應對人口老齡化j.人口與發(fā)展,2011(17):26-30.30夏永祥,管斌彬.延遲退休與社會公平辨析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112-118.32fields g s, mitchell 0 s. the effects of social security reforms on retirement ages and retirement income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84(25): 143-159.33elsayed a, gri

13、p a d, fouarge d, et al. gradual retirement,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labour supply of older workers: evidence from a stated preference analysis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18(6): 277-294.34王軍,王廣州.中國城鎮(zhèn)勞動力延遲退休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16(3):81-92.35hairault j o, langot f, zylberb

14、erg a.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and retirement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5(79): 37-58.36古文,邢亞龍,李迪.企業(yè)年金動態(tài)資產(chǎn)配置策略與延遲退休的量化分析j.上海金融,2013(12):70-75.37楊李唯君,馮秋石等.延遲退休年齡對中國人力資本的影響j.人口研究,2019(43):102-112.3971林熙,林義.退休制度的約束效應及路徑優(yōu)化j.財經(jīng)科學,2017(3):88-97.41mcgarry k. health and retirement: do changes in health

15、 affect retirement expectations? j.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04(39): 624-648.42范琦,馮經(jīng)綸.延遲退休對青年群體就業(yè)的擠出效應研究j.上海經(jīng)濟研究,2015(8):11-19.43stynen d, nwh j, kant i. the impact of work-related and personal resources on older workers'fatigue, work enjoyment and retirement intentions over timej. ergonomics, 2017, 60(12): 1692-1707.4467廖楚暉,劉千亦.事業(yè)單位職工延遲退休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7-12.45高亞東.新建院校離退休教師返聘問題探討j.江蘇高教,1987(6):34-35.4670747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