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課程設計干粉壓片機說明書_第1頁
機械課程設計干粉壓片機說明書_第2頁
機械課程設計干粉壓片機說明書_第3頁
機械課程設計干粉壓片機說明書_第4頁
機械課程設計干粉壓片機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題目:干粉壓片機 學 院 :機電工程學院 專業(yè)年級 :10級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學號 :姓名 :指導教師 :目 錄第1章 設計題目干粉壓片機···············1 第一節(jié) 工作原理及工藝動作過程··············1 一 其工藝動作的分解···&

2、#183;·····················1 二 設計原始數(shù)據(jù)及設計要求···················1 第三節(jié) 功能元求解·····

3、;·····················2 第四節(jié) 形態(tài)學矩陣···························

4、2第二章 執(zhí)行機構(gòu)的設計與計算·················2 第一節(jié) 主要執(zhí)行構(gòu)件的設計方案···············2 一 上沖頭運動···········&

5、#183;····················2 二 送料機構(gòu)····························

6、;······4 三 下沖頭運動································4 第二節(jié) 機械運動方案的選擇和評定·······&#

7、183;·····5 一 構(gòu)件方案組合設計··························5 二 方案評定···············

8、···················7 三 干粉壓片機運動循環(huán)圖······················7 第三節(jié) 執(zhí)行機構(gòu)的尺寸計算····&

9、#183;··············8 一 上沖頭機構(gòu)設計····························8 二 下沖頭凸輪的設計···&#

10、183;······················9 (一) 凸輪基圓的確定·························&

11、#183;··9 (二) 滾子半徑的確定····························9 (三) 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

12、3;··········10 (四) 從動件位移線圖及凸輪輪廓線···············10 (五) 下沖頭凸輪輪廓的確定··················

13、83;··10 三 料篩凸輪輪廓的確定······················11 第四節(jié) 運動簡圖及運動線圖·················12 一 運動簡圖··

14、······························12 二 運動線圖··················

15、83;·············13 (一) 用解析法對上沖頭進行分析················13 (二) C語言編程···············&#

16、183;··········13第三章 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與計算················17 第一節(jié) 帶式輸送機傳動系統(tǒng)方案·············18 第二節(jié) 電動機的選擇··

17、83;·····················18 一 計算功率···························

18、·····18 二 確定傳動裝置的效率······················18 三 選擇電動機···················

19、··········19 四 分配傳動比·····························20 五 計算各軸的運動參數(shù)和動力參數(shù)······&

20、#183;····20 (一)各軸轉(zhuǎn)速 ································20 (二) 各軸功率·········

21、83;······················21 (三) 各軸轉(zhuǎn)矩·························

22、3;······21 (四) 列出各軸的運動參數(shù)和動力參數(shù)··················21 第三節(jié)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21 一 帶傳動的設計······

23、3;·········21 (一) 確定計算功率Pca··············21 (二) 選擇V帶的帶型·············22 (三) 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并驗算帶速v·····

24、··················································

25、·······22 (四) 確定v帶的中心距a和基準長度·······································

26、83;·······················22 (五) 驗算小帶輪上的包角········22 (六) 計算帶的根數(shù)·············

27、3;··23 (七) 計算單根V帶的初拉力的最小值()min···········································&#

28、183;···········23 第四節(jié) 傳動件的設計計算·················23 一 選定齒輪材料、熱處理及精度······23 (一) 齒輪材料及處理方式·······&

29、#183;······23 (二) 齒輪精度························24 二 初步設計齒輪傳動的主要尺寸······24 三 校核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30、;·······26 第五節(jié) 低速級齒輪設計····················27 一 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27 二 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 ·············&#

31、183;····28 (一) 確定公式內(nèi)的各計算數(shù)值············28 (二) 計算·····························

32、;·28 第六節(jié) 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和計算··················31 一 選定軸的材料和估算軸的直徑,確定軸的許用應力·······················

33、3;···························31 二 按扭矩估算軸的最小直徑并確定軸的最小直徑··················

34、83;··································31 三 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

35、3;··········32 (一) 高速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32 (二) 中間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

36、3;·······33 四 按彎曲和扭轉(zhuǎn)復合強度對軸進行強度設計計算······································

37、83;················36第4章 設計心得····························40第五章 參考資料··&

38、#183;·························41 第一章 設計題目干粉壓片機第一節(jié) 工作原理及工藝動作過程干粉壓片機的功用是將不加粘結(jié)劑的干粉料(如陶瓷干粉、藥粉)定量送入壓形置壓制成 30 ×5 圓型片坯, 經(jīng)壓制成形后脫離該位置。機器的整個工作過程(送料、壓 形脫離)均自動完成。該機器可以壓制陶瓷圓形片坯、藥劑(片)等

39、。一 其工藝動作的分解如圖11 圖11 (一) 料篩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復振動,將干粉料篩入直徑為 30mm 、深度為 21m m的筒形型腔,然后向左退出 45 mm 。(二) 下沖頭下沉 4mm ,以防上沖頭進入型腔時把粉料撲出。(三) 上沖頭進入型腔 4mm 。(四) 上、下沖頭同時加壓,各移動 8mm ,將產(chǎn)生壓力15000N,要求保壓一定時間,保壓時約占整個循環(huán)時間的 1/10 。(五) 上沖頭退回,下沖頭隨后以稍慢速度向上運動,頂出壓好的片坯。(六) 為避免干涉,待上沖頭向上移動 100mm 后,料篩向右運動推走片坯,接著料篩往復振動,繼續(xù)下一個運動循環(huán)。二 設計原始數(shù)據(jù)及設計要求(一)

40、精壓成形制品生產(chǎn)率為每分鐘 20件;(二)行程速比系數(shù) K=1.2(三)被壓工件的外形是直徑為 30 mm ,厚度為 5mm 的圓形片坯第二節(jié) 工作原理及工藝動作過程分析顧名思義,干粉壓片機就是把干粉壓制成具有一定形狀厚度的片坯,一般采用黑箱法進行分析,分析見下:由題目要求,該干粉壓片機要求完成的工藝動作有一下五個:(1)、送料:為間歇直線運動(2)、篩料:篩子往復運動(3)、加壓:下沖頭先下移,上沖頭再下移,然后一起加壓,并保時成型(4)、推出:下沖頭上升推出成型的片坯(5)、送成品:通過凸輪推動篩子來將成型的片坯擠到滑道以上五個動作,加壓時用上沖頭和下沖頭兩個機構(gòu)來完成的。因此干粉壓片機運

41、動方案設計重點考慮料篩機構(gòu)、上下沖頭加壓機構(gòu)的選型和設計問題。第三節(jié) 功能元求解根據(jù)功能的要求,進行求解,各功能元分別可以用不同的機構(gòu)來實現(xiàn)其運動及傳動要求 (1)上沖頭運動A可以由移動推桿圓柱凸輪機構(gòu)、曲柄導桿滑塊機構(gòu)、偏置曲柄滑塊機構(gòu)、曲柄搖桿機構(gòu)來實現(xiàn) ;(2)送料機構(gòu)B可以由渦輪蝸桿機構(gòu)、移動凸輪機構(gòu)、偏置曲柄滑塊機構(gòu)來實現(xiàn); (3)下沖頭運動C可以由雙導桿間歇運動機構(gòu)、移動凸輪機構(gòu)、曲線槽導桿機構(gòu)來實現(xiàn)。 第四節(jié) 形態(tài)學矩陣根據(jù)上下沖頭和料篩這三個執(zhí)行構(gòu)件動作要求和結(jié)構(gòu)特點,可以選擇表12常用的機構(gòu),即為執(zhí)行機構(gòu)的形態(tài)學矩陣。表11執(zhí)行機構(gòu)的形態(tài)學矩陣上沖頭移動推桿圓柱凸輪機構(gòu)曲柄導

42、桿滑塊機構(gòu)偏置曲柄滑塊機構(gòu)曲柄搖桿機構(gòu)蝸輪蝸桿運動機構(gòu)送料機構(gòu)渦輪蝸桿機構(gòu)移動凸輪機構(gòu)偏置曲柄滑塊機構(gòu)下沖頭雙導桿間歇運動機構(gòu)移動凸輪機構(gòu)曲線槽導桿機構(gòu)對心直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gòu)曲柄導桿滑塊機構(gòu) 第二章 執(zhí)行機構(gòu)的設計與計算第一節(jié) 主要執(zhí)行構(gòu)件的設計方案一 上沖頭的運動A:要實現(xiàn)往復直線移動,還有考慮急回特性。因此有以下方案可供選擇:方案1說明:桿1帶動桿2運動,桿2使滑塊往復運動,同時帶動桿3運動,從而達到所要求的上沖頭的運動。此方案可以滿足保壓要求,但是上沖頭機構(gòu)制作工藝復雜,磨損較大,且需要加潤滑油,工作過程中污損比較嚴重。 圖12 方案2說明:凸輪旋轉(zhuǎn)帶動滾子運動,使桿1與桿2運動,

43、使上沖頭上下往復運動,完全能達到保壓要求。但上沖頭行程要求有90100mm,凸輪機構(gòu)尺寸將會變得很大很笨重。 圖13方案3: 說明:此方案使用曲柄搖桿機構(gòu)和搖桿滑塊機構(gòu)串接而成,結(jié)構(gòu)簡單、輕盈,能滿足保壓要求,并能夠輕松達到上沖頭的行程要求。a,b圖方案所示機構(gòu)采用轉(zhuǎn)動凸輪推動從動件,當與從動件行程末端相應的凸輪廓線采用同心圓弧廓線時,從動件在行程末端停歇。c圖采用曲柄滑塊機構(gòu),結(jié)構(gòu)簡單,尺寸較小, 圖1-4但滑塊在行程末端只作瞬間停歇,運動規(guī)律不理想。d圖形曲柄搖桿機構(gòu)和曲柄滑塊機構(gòu)串聯(lián)可得到較好的運動規(guī)律。e圖為蝸輪蝸桿運動機構(gòu),結(jié)構(gòu)簡單、承載能力大,有緩和沖擊且能滿足較理想的運動規(guī)律。故

44、d、e兩方案為上沖頭的機構(gòu)比較好。二 送料機構(gòu)B 主要作用是將坯料送至加工位置,對承載能力要求低(如圖1-5圖1-6)。圖1-5為凸輪連桿的機構(gòu),且獲得較大的行程;圖1-6為偏置的曲柄滑塊機構(gòu) ,傳動精度高、且制造容易;圖1-6不能滿足往復振動和實現(xiàn)間歇運動。圖1-5所示機構(gòu)方案可達到運動要求,能滿足往復振動和實現(xiàn)間歇運動。 圖15 圖1-6三 下沖頭的運動C:需要較高的承受能力、且需要實現(xiàn)間歇運動,可靠性好。則有以下方案(圖1-7,圖1-8,圖1-9)可供選擇: 圖17 圖18 圖19圖1-7所示為兩個盤形凸輪推動同一個從動件方式,可實現(xiàn)預定的運動規(guī)律。圖1-8所示為對心直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

45、機構(gòu),結(jié)構(gòu)簡單、且能實現(xiàn)間歇運動,滿足運動規(guī)律。圖1-9所示為曲柄導桿滑塊機構(gòu),可滿足較高的承受能力、具有較好的增力效果且能實現(xiàn)間歇運動。故以上三種方案可為下沖頭運動的機構(gòu)。雙導桿運動機構(gòu),雖然也可作為下沖頭的運動實現(xiàn)間歇運動,但構(gòu)件數(shù)目較多、結(jié)構(gòu)相對較上述較復雜,不可采用為宜。第二節(jié) 機械運動方案的選擇和評定一 構(gòu)件方案組合設計綜上所述,機構(gòu)系統(tǒng)可能運動的方案有N=3×2×3=18種。經(jīng)過認真思考和討論干粉壓片機機構(gòu)系統(tǒng)的運動方案現(xiàn)可初步確定為以下三個方案。方案(一):圖110方案(二) 圖111方案(三) 圖112二 方案評定通過我們組的討論、分析和比較認為方案(一)為

46、最優(yōu)方案。三 干粉壓片機運動循環(huán)圖從上述工藝過程可以看出,由主動件到執(zhí)行有三支機構(gòu)系統(tǒng)順序動作;畫出運動傳遞框圖如下: 位移上沖頭下沖頭料篩 圖1-13從整個機器的角度上看,它是一種時序式組合機構(gòu)系統(tǒng),所以要擬定運動循環(huán)圖,應以主動件的轉(zhuǎn)角為橫坐標(0360),以機構(gòu)執(zhí)行構(gòu)件的位移為縱坐標畫出位移曲線。運動循環(huán)圖上的位移曲線主要著眼于運動的起迄位置,而不是其精確的運動規(guī)律。料篩從推出片坯的位置經(jīng)加料位置加料后退回最左邊(起始位置)停歇。下沖頭即下沉3mm。下沖頭下沉完畢,上沖頭可下移到型腔入口處,待上沖頭到達臺面下3mm處時,下沖頭開始上升;對粉料兩面加壓,這時上、下沖頭各移動8mm,然后兩沖

47、頭停歇保壓,保壓時間約0.3s相當于主動件轉(zhuǎn)36度左右。以后,上沖頭先開始退出,下沖頭稍后并稍慢地向上移動到臺面平齊,頂出成形片坯。下沖頭停歇待卸片坯時;料篩已推進到形腔上方推卸片坯。然后,下沖頭下移21mm的同時,料篩振動使篩中粉料篩入形腔而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h第三節(jié) 執(zhí)行機構(gòu)的尺寸計算一 上沖頭機構(gòu)設計設定搖桿長度:選取 代入公式:得 選取確定搖桿擺角根據(jù)右圖,可知行程的計算公式為 圖1-14 算的擺角為32°與測量出的圖中擺角大小相等 題設要求擺角小于60°滿足要求。 通過圖解法求出曲柄搖桿機構(gòu)中曲柄與連桿的長度如圖所示,AB為曲柄, BC為連桿,DC為搖桿:DC0是搖

48、桿在擺角最大時的位置;DC12是搖桿與鉛垂方向夾角為2°的位置;DC3是搖桿鉛垂時的位置;由題意: , 測量出,為保壓角檢驗曲柄存在條件 ,, , 滿足桿長之和定理,即AD+AB<CD+BC,確保了曲柄的存在。綜上所述 上沖頭機構(gòu)的尺寸設計如下:曲柄 97,曲柄連桿171,搖桿390,滑塊連桿L=585 二 下沖頭凸輪的設計(一) 凸輪基圓的確定 在實際設計中規(guī)定了凸輪機構(gòu)壓力角的許用值,對于直動從動件通常取。此處取凸輪機構(gòu)最大壓力角為。由于機械系統(tǒng)要求下沖頭的承載能力較大,且欲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緊湊,因而凸輪機構(gòu)在運動的某一個位置出現(xiàn)的最大壓力角的前提下,基圓半徑盡可能小。由于下沖頭為

49、對心直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gòu)。 結(jié)合下沖頭的循環(huán)圖由以上二式知可取。則由于凸輪廓線,則取凸輪機構(gòu)的最小曲率半徑為。(二) 滾子半徑的確定由于滾子半徑必須小于理認輪廓線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徑,因此取,(三) 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為避免產(chǎn)生振動和沖擊,且要求傳動較平穩(wěn),則取從動件在推程轉(zhuǎn)折處以圓弧過渡,行程為;回程以相同規(guī)律返回。(四) 從動件位移線圖及凸輪輪廓線如下 圖115(五) 下沖頭凸輪輪廓的確定凸輪機構(gòu)的最大的優(yōu)點是:只要適當?shù)卦O計出凸輪的輪廓線,就可以使推桿得到各種預期的運動規(guī)律,而且機構(gòu)簡單緊湊。選取適當?shù)谋壤?,取為半徑作圓;選取凸輪的基圓半徑,偏心距,凸輪以等角速度沿逆時針方向回轉(zhuǎn),

50、推桿的運動規(guī)律如圖1-15所示。先作相應于推程的一段凸輪廓線。為此,根據(jù)反轉(zhuǎn)法原理,將凸輪機構(gòu)按進行反轉(zhuǎn),此時凸輪靜止不動,而推桿繞凸輪順時針轉(zhuǎn)動。按順時針方向先量出推程運動角,再按一定的分度值(凸輪精度要求高時,分度值取小些,反之可以取小些)將此運動角分成若干等份并依據(jù)推桿的運動規(guī)律算出各分點時推桿的位移值S。根據(jù)以上位移曲線結(jié)合反轉(zhuǎn)法得出凸輪的輪廓曲線如下: 圖116三 料篩凸輪輪廓的確定其中S為料篩的位移,設為凸輪的轉(zhuǎn)角,而的關系如下圖: 圖117繼而可根據(jù)下沖頭凸輪機構(gòu)的設計方法,做出料篩凸輪的輪廓曲線如下圖: 圖118第四節(jié) 運動簡圖及運動線圖一 運動簡圖 圖119 二 運動線圖(一

51、) 用解析法對上沖頭進行分析由課本P42-P43所述,(1)(2)(3)(4)(二) C語言編程#include<stdio.h>#include<math.h>#define PI 3.1415926void main()int i;double m,a,b,c,n,d,h,l,r,s,t,w,v,z;FILE *fp;fp=fopen("myf1.out","w");printf("角度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n");fprintf(fp,"角度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n");for(i=0

52、;i<360;i=i+5)m=i*PI/180.0;a=462-97*cos(m);b=-97*sin(m);c=(a*a+b*b+390*390-171*171)/(2*390);if(a=c)d=2*atan(-a/b);elsed=2*atan(b+sqrt(a*a+b*b-c*c)/(a-c);n=d-PI*148/180;l=atan(b+390*sin(n)/(a+390*cos(n);r=2.0/3*PI;s=-r*97*sin(m-n)/171/sin(l-n);t=r*97*sin(m-l)/390/sin(n-l);w=(171*s*s+97*r*r*cos(m-l)

53、-390*t*t*cos(n-l)/390/sin(n-l);h=581+390-390*cos(n)-sqrt(585*585-390*sin(n)*390*sin(n);v=390*sin(n)*t+(390*sin(n)*cos(n)*t)/sqrt(585*585-390*390*sin(n)*sin(n);z=390*cos(n)*t*t+390*sin(n)*w+(sqrt(585*585-390*390*sin(n)*sin(n)*(390*cos(n)*cos(n)*t*t-390*sin(n)*sin(n)*t*t+390*sin(n)*cos(n)*w)-390*sin(n

54、)*cos(n)*t*(390*sin(n)*t-v)/(585*585-390*390*sin(n)*sin(n);printf("%4d %15f %15f %15f n",i,h,v,z);fprintf(fp,"%4d %15f %15f %15f n",i,h,v,z);fclose(fp);角度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0 92.983333 -128.082352 198.492177 5 76.583440 106.569505 164.213338 10 61.774424 96.604693 120.262099 15 48.763270

55、 84.331927 86.674392 20 37.638582 72.212974 63.032311 25 28.378933 60.885644 46.930582 30 20.872376 50.623645 35.964834 35 14.942452 41.554673 28.154775 40 10.375815 33.718883 22.034592 45 6.947471 27.092153 16.627760 50 4.441103 21.599431 11.372329 55 2.663432 17.125091 6.027681 60 1.452761 13.5223

56、80 0.580940 65 0.682578 10.622547 -4.836060 70 0.261421 8.243607 -10.013558 75 0.130197 6.198547 -14.712734 80 0.258021 4.302710 -18.697817 85 0.637366 2.380167 -21.754254 90 1.279111 0.268960 -23.696519 95 2.207832 -2.174798 -24.369069 100 3.457561 -5.073930 -23.643511 105 5.068094 -8.528185 -21.41

57、4344 110 7.081876 -12.613074 -17.594907 115 9.541426 -17.379400 -12.114582 120 12.487263 -22.853296 -4.917848 125 15.956267 -29.036641 4.034509 130 19.980403 -35.907648 14.761719 135 24.585766 -43.421473 27.256378 140 29.791878 -51.510560 41.473619 145 35.611196 -60.084297 57.313219 150 42.048788 -6

58、9.027055 74.587577 155 49.102143 -78.192312 92.956981 160 56.761092 -87.386083 111.776782 165 65.007809 -96.315172 129.657897 170 73.816885 -104.380053 142.787921 175 83.155447 -115.273479 170.201115 180 92.983327 -130.340377 200.779199 185 103.253268 -140.149885 219.900443 190 113.911149 -147.42508

59、3 230.071027 195 124.896251 -152.075161 263.302506 200 136.141530 -156.294614 302.792764 205 147.573925 -159.372028 344.663551 210 159.114668 -160.930723 386.938154 215 170.679618 -160.690224 428.022008 220 182.179597 -158.410933 466.315943 225 193.520727 -153.879839 500.081714 230 204.604767 -146.9

60、09637 527.393536 235 215.329427 -137.344106 546.138778 240 225.588670 -125.067543 554.065481 245 235.272983 -110.017489 548.886849 250 244.269621 -92.200245 528.457251 255 252.462838 -71.708419 491.032289 260 259.734121 -48.739147 435.614856 265 265.962482 -23.610820 362.367076 270 271.024873 3.2248

61、14 273.033325 275 274.796851 31.179098 171.276869 280 277.153642 59.535629 62.795606 285 277.971848 87.475575 -44.925377 290 277.132050 114.120509 -143.318924 295 274.522660 138.590809 -223.877293 300 270.045365 160.073595 -279.546414 305 263.622471 177.890767 -306.043189 310 255.206312 191.556103 -

62、302.717486 315 244.790602 200.811824 -272.680272 320 232.423104 205.639185 -222.144025 325 218.218357 206.243561 -159.174501 330 202.368439 203.020297 -92.219417 335 185.149081 196.512490 -28.796142 340 166.918239 187.377537 25.392938 345 148.104690 176.398091 66.810463 350 129.185646 164.684275 93.

63、881479 355 110.654626 155.391555 105.714486 圖120第三章 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與計算第一節(jié) 帶式輸送機傳動系統(tǒng)方案(如下圖所示) 圖121第二節(jié) 電動機的選擇一 計算功率單個周期的時間:沖壓階段的壓力變化近似地與距離成線性關系。壓制階段單組沖頭一個周期內(nèi)所做的功為:單組沖頭的平均功率:考慮到運動副摩擦和料篩運動所需的功率,實際所需功率約為平均功率的兩倍。減速器輸入功率:干粉壓片機所需總功率二 確定傳動裝置的效率查表得:皮帶傳動效率一對軸承的效率 一對圓柱斜齒輪傳動的效率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的效率故總的傳動裝置的效率為三 選擇電動機 電動機所需功率 取V帶傳動的

64、傳動比,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傳動比則總傳動比合理范圍為,故電動機轉(zhuǎn)速的可選范圍為符合這一范圍的同步轉(zhuǎn)速有750,、1000、1500r/min。根據(jù)容量和轉(zhuǎn)速,由相關手冊查出有四種適用的電動機型號,因此有四種傳動比方案,如下表: 表12方案電動機型號額定功率Ped/kw電動機轉(zhuǎn)速r/min傳動裝置的傳動比同步轉(zhuǎn)速滿載轉(zhuǎn)速總傳動比V帶傳動減速器1Y132S15.5750720362.514.402Y132S25.51000960482.817.143Y132M25.515001440723.421.184Y160M25.5300028801443.837.9綜合考慮電動機和傳動裝置的尺寸和帶傳動、

65、減速器的傳動比,可見3方案比較合適,因此可選定電動機型號為Y132S2-6,其主要性能如下表: 表1-3型號額定功率kw 滿載時最小轉(zhuǎn)矩/額定轉(zhuǎn)矩最大轉(zhuǎn)矩/額定轉(zhuǎn)矩轉(zhuǎn)速r/min效率%功率因數(shù)Y132S25.5144085.50.841.42.3四 分配傳動比實際總傳動比 取帶傳動比 對于減速器內(nèi)的兩對齒輪的傳動比減速起的總傳動比為對展開式二級圓柱斜齒輪減速器可查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中的圖12得(為一對斜齒輪傳動比),(為一對直齒輪傳動比)五 計算各軸的運動參數(shù)和動力參數(shù)未進行傳動件的設計計算,要推算出各軸的轉(zhuǎn)速和轉(zhuǎn)矩(或功率)。如將傳動裝置各軸由高速至低速依次定為軸、軸.,.為相鄰兩軸間的

66、傳動比;,.為相鄰兩周間的傳動效率;,.為個軸的輸入功率(kw);,.為個軸的輸入轉(zhuǎn)矩(N.m);,.為個軸的轉(zhuǎn)速(r/min)。則可按電動機軸至工作機運動傳遞路線推算,得到各軸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如下:(一) 各軸轉(zhuǎn)速 故符合實際要求(二) 各軸功率 (三) 各軸轉(zhuǎn)矩 (四) 列出各軸的運動參數(shù)和動力參數(shù) 功率P(kw)轉(zhuǎn)矩T(N·m)轉(zhuǎn)速n(rpm)傳動比i效率輸入輸出輸入輸出電機4.6646.269603.40.964.464.37150.99147.87282,354.50.96044.294.20652.55639.5062.753.140.96044.124.041967.8

67、71928.5119.980.97023.993.911909.231871.0519.98第三節(jié)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一 帶傳動的設計(一) 確定計算功率Pca本組機器屬于軟啟動且為三班制且載荷變動不大由表8-7 可查得:(二) 選擇V帶的帶型根據(jù)、n1由圖8-11選用A型。(三) 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并驗算帶速v(1)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由表8-6和表8-8,取小帶輪的基準直徑(2)驗算帶速v按式(8-13)驗算帶的速度<v<,故帶速合適。(3) 計算大帶輪的基準直徑。根據(jù)式(8-15a),計算大帶輪的基準直徑(四) 確定v帶的中心距a和基準長度(1)根據(jù)式(8-20)初定中心距

68、(2)由式(8-22)計算帶所需的基準長度=由表8-2選帶的基準長度(3) 按室(8-23)計算實際中心距a中心距的變化范圍為443515mm。(五) 驗算小帶輪上的包角(六) 計算帶的根數(shù)(1)計算單根V帶的額定功率由和,查表8-4a得根據(jù),和A型帶,查表8-4b得查表8-5得,表8-2得,于是(2) 計算V帶的根數(shù)z。取7根。(七) 計算單根V帶的初拉力的最小值()min由表8-3得A型帶的單位長度質(zhì)量,所以應使帶的實際初拉力:(八) 計算壓軸力壓軸力的最小值為:第四節(jié) 傳動件的設計計算一 選定齒輪材料、熱處理及精度(高速級傳動件的設計計算引用圖表均來至機械設計吳克堅版)考慮此減速器的功率及及現(xiàn)場安裝的限制,故第一對大小齒輪均選用軟齒面漸開線斜齒輪。(一) 齒輪材料及處理方式大小齒輪材料為40Cr,經(jīng)調(diào)質(zhì)處理齒面硬度為241286HBS,根據(jù)圖9.55、9.58取,.(二) 齒輪精度按GB/T 100951988,7級,齒面粗糙度R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