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配筋規(guī)范要求_第1頁
梁配筋規(guī)范要求_第2頁
梁配筋規(guī)范要求_第3頁
梁配筋規(guī)范要求_第4頁
梁配筋規(guī)范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9.2.1 條鋼筋混凝土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梁高h> 300mm時,不應小于10mm;當梁高hv 300mm時,不應小于 8mm.一.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6.3.4.1 條沿梁全長頂面和底面應至少各配置兩根縱向配筋,一、二級抗震設計時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4mm,且分別不小于梁兩端頂面和底面縱向鋼筋中較大截面面積的1/4;三、四級抗震設計和非抗震設計時鋼筋直徑不應小于 12mm.二.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10.2.8.2條偏心受拉的框支梁 ,其支座上部縱向鋼筋至少應有50%沿梁全長貫通 ,下部縱向鋼筋應全部直通到柱內 .一.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11.3.1 條

2、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中,計入縱向受壓鋼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應符合下列要求:一級抗震等級:xw 0.25*ho,二、三級抗震等級:xw 0.35ho二.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6.2.7條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尚應符合下列條件:xw*h0;鋼筋等級為 HPB300時Jb = 0.576鋼筋等級為 HRB335/HRBF335時,中=0.550鋼筋等級為 HRB400/HRBF400/RRB400 時,/ = 0.518鋼筋等級為 HRB500/HRBF500時,中=0.482三.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6.3.4.1條梁端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2.5%一.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11.3.6第 1

3、 條縱向拉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于表 11.3.6-1規(guī)定的數(shù)值 ; 表 11.3.6-1 框架梁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1 111抗震等級11 11位置1 11支座(取較大值)丨11跨中 (取較大值 )11 11一級1 11I0.40,80ft/fy|110.30,65ft/fy1111二級1110.30,65ft/fy|110.25,55ft/fy11 11三、四級1 110.25,55ft/fy|110.20,45ft/fy1二.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8.5.1 條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彎構件不應小于 0.2和 45ft/fy 的較大值 .三.

4、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10.2.8.1條 梁上、下部縱向鋼筋的最小配筋率 ,非抗震設計時分別不應小于 0.30%; 特一、一和二級分別不應小于 0.6%.0.5%和 0.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11.3.6 第 2 條抗震設計時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頂面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除按計算確定外一級不應小于 0.5,二、三級不應小于 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3.4.3 條 受彎構件的最大撓度應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并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影響進行計算 其計算值不應超過表 3.4.3 規(guī)定的撓度限值 .表 3.4.3 受彎構件的撓度限值1 1構件類型1 1i丨撓度限值11 11 吊車梁:手動吊車1

5、Io/500自動吊車1 11IO/60011 1屋蓋樓蓋及樓梯構件11當Io v 7m時1lo/200(lo/250)當 7m< Io< 9m 時Io/250(Io/300)當Io > 9m時iiIlo/300(lo/400)1注:1.表中 lo 為構件的計算跨度 ;2. 表中括號內的數(shù)值適用于使用上對撓度有較高要求的構件;3. 如果構件制作時預先起拱 ,且使用上也允許 ,則在驗算撓度時 ,可將計算所得的撓度 值減去起拱值 ;對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尚可減去預加力所產(chǎn)生的反拱值 ;4. 計算懸臂構件的撓度限值時 ,其計算跨度 lo 按實際懸臂長度的 2 倍取用 .一. 混凝土結

6、構設計規(guī)范 3.4.4 條 結構構件正截面的裂縫控制等級分為三級、裂縫控制等級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 一級 -嚴格要求不出現(xiàn)裂縫的構件 ,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時 , 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不應產(chǎn)生拉應力 ;二級 -一般要求不出現(xiàn)裂縫的構件 ,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時 , 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拉應力不應大于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準值 ; 按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計算時 ,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不宜產(chǎn)生拉應力,當有可靠經(jīng)驗時可適當放松 ;三級 -允許出現(xiàn)裂縫的構件 ,按荷載準永久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計算時,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不應超過表3.4.5 規(guī)定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3.4.5 條

7、結構構件應根據(jù)結構類別和本規(guī)范表 3.5.2 規(guī)定的環(huán)境類別 ,按表 3.4.5 的規(guī)定選用不同的裂縫控制等級及最大裂縫寬度限值 Wlim.表 3.4.5 結構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及最大裂縫寬度限值IIIIII鋼筋混凝土結構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II 環(huán)境類別 I1111II 裂縫控制等級 I Wlim(mm) I 裂縫控制等級 I Wlim(mm) I1一I1 1I 0.3(0.4) II1三級I0.2II11 1I1I1二 aI1 1III 0.11 111二 bI11IIIII 0.2I二級11I1111I 三a、三b I111IIIIII1一級11 1I1注:1. 表中的規(guī)定適用于采用熱軋鋼

8、筋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和采用預應力鋼絲、鋼絞線及熱處理鋼筋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當采用其他類別的鋼絲或鋼筋時,其裂縫控制要求可按專門標準確定;2. 對處于年平均相對濕度小于60%地區(qū)一類環(huán)境下的受彎構件,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可采用括號內的數(shù)值 ;3. 在一類環(huán)境下 ,對鋼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勞驗算的吊車梁,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應取為 0.2mm;對鋼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應取為0.3mm;4. 在一類環(huán)境下 ,對預應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樓板,應按二級裂縫控制等級進行驗算 ;在一類和二類環(huán)境下 ,對需作疲勞驗算的須應力混凝土吊車梁,應按一級裂縫控制等級進行驗

9、算;5. 表中規(guī)定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和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僅適用于正截面的驗算;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斜截面裂縫控制驗算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章的要求 ;6. 對于煙囪、筒倉和處于液體壓力下的結構構件,其裂縫控制要求應符合專門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7. 對于處于四、五類環(huán)境下的結構構件,其裂縫控制要求應符合專門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8. 表中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用于驗算荷載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縫寬度.一.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6.3.3.3 條梁端 箍筋加密區(qū)的長度 .箍筋的最大間距和最小直徑 應 按表 6.3.3采用 ,當梁端縱向鋼筋配筋率大于 2%時 ,表中箍筋最小直徑應加大 2mm.表 6.3.3 梁端箍筋加

10、密區(qū)的長度 .箍筋的最大間距和最小直徑1 11抗震等級1111 1 加密區(qū)長度(mm)丨(取較大值)I1 1I箍筋最大間距(mm)I(取較小值)1I箍筋最小直徑(mm) IIn1 一1nI2*hb,500iIIhb/4,6d,100nI10In1 二1III1IIhb/4,8d,100IIn8In1三1I1.5*hb,5001IIhb/4,8d,1501II1n8In1四1 1I1II11 611I注:1.d為縱筋直徑,hb為梁截面高度.2.梁高不小于1m時,梁端箍加密區(qū)箍筋的最大間距應允許為hb/6,但不應大于200mm二.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929.2條對截面高度h>800mm的梁,

11、其箍筋直徑不宜小于 8mm; 對截面高度h< 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徑不宜小于 6mm.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箍筋直徑尚不應小于縱向受壓鋼筋最大直徑的0.25倍.三.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10.2.8.3條框支梁支座處(離柱邊1.5倍梁截面高度范圍為)箍筋應加密, 加密區(qū)箍筋直徑不應小于10mm,間距不應大于100mm.一.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11.3.7條在非加密區(qū)的箍筋間距w 2倍的加密區(qū)箍筋間距.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表9.2.9梁中箍筋的最大間距(mm)-1 梁高h(mm:Iii)I V>0.7*ft*b*h0IiiI V<=0.7*ft*b*h0nII

12、w 300iII150InI200nII 300v hw 50(II)| 200InI300nII 500v hw 80(II)|250InI350nIIh > 800iiII300inI400i一.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表6.3.3梁端箍筋加密區(qū)的長度.箍筋的最大間距和最小直徑1 11抗震等級|111 1加密區(qū)長度(mm)|(取較大值)|11箍筋最大間距(mm)(取較小值)1|箍筋最小直徑(mm) | |n1 一1n|2*hb,5001nn|hb/4,6d,100n| 10|n1 二1|1nIhb/4,8d,100|1n8|n1三1|1.5*hb,5001|Ihb/4,8d,1501|1n8

13、 |n|1n1四1 1|1|i1 61|注:1.d為縱筋直徑,hb為梁截面高度.2.梁高不小于1m時,梁端箍加密區(qū)箍筋的最大間距應允許為hb/6,但不應大于200mm.二.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10.2.8.3條框支梁支座處(離柱邊1.5倍梁截面高度范圍為)箍筋應加密, 加密區(qū)箍筋直徑不應小于10mm,間距不應大于100mm.三.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表 9.2.9梁中箍筋的最大間距(mm)-1 梁高h(mm:n1 1)|V>0.7*ft*b*h0n1 1|V<=0.7*ft*b*h0nnI< 300nn|150nn| 200nnI 300V h< 50(nn)|

14、200nn|300nnI 500V h< 80(nn)|250nn|350nh > 800|300|400混凝土構造手冊圖 3.3.2當梁寬 V 400 n=2, > 400 n=4一.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11.3.8條梁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內的箍筋肢距 :一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 200mm和20倍箍筋直徑的較大 值二、三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四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300mm二.混凝土構造手冊圖 3.3.2當梁寬 v 400 n=2, > 400 n=4一.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11.3.9 條一級:pv> 0.3ft/fyv二級:pv> 0

15、.28ft/fyv三、四級:pv0.26ft/fyv二.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9.2.9.3條當 V>0.7ft*b*ho 時,箍筋的配箍率p sv(psv=Asv/(b*s)尚不應小于 0.24ft/fyv.三. 高層建筑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10.2.7條框支梁最小配箍率 :特一級 :psv 1.3ft/fyv一級 :psv 1.2ft/fyv二級 :psv 1.1ft/fyv非抗震區(qū) :psv 0.9ft/fyv一.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9.2.13條當梁的腹板高度 hw 450mm 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 (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腹板截面面積 bhw 的 0.1%,且其間距不宜大于 200mm.二. 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