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2習題全集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0/b063f228-90d7-47d2-95be-f97477d33816/b063f228-90d7-47d2-95be-f97477d338161.gif)
![古代漢語2習題全集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0/b063f228-90d7-47d2-95be-f97477d33816/b063f228-90d7-47d2-95be-f97477d338162.gif)
![古代漢語2習題全集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0/b063f228-90d7-47d2-95be-f97477d33816/b063f228-90d7-47d2-95be-f97477d338163.gif)
![古代漢語2習題全集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0/b063f228-90d7-47d2-95be-f97477d33816/b063f228-90d7-47d2-95be-f97477d338164.gif)
![古代漢語2習題全集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0/b063f228-90d7-47d2-95be-f97477d33816/b063f228-90d7-47d2-95be-f97477d33816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名詞用作狀語)12345678910桓晉文之事)1112第三單元 語法(上)一、什么是詞類活用舉例說明詞類活用的條件。二 、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有什么區(qū)別舉例說明。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說明是屬于哪類活用(包括、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天論)、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馮諼客孟嘗君)、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服侍者簡其業(yè),而游學者眾。(韓非子五蠹)、今京不度,非制也。(鄭伯克段于鄢)、沛公旦日從百騎來見項王。(鴻門宴)、君子遠庖廚也。(齊桓晉文之事)、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季氏將伐顓頊)、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
2、列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齊、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過秦論)、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 “君君、臣臣、 父父、 子子?!保ㄕ?語顏淵)四 、說明下列句中加點號的詞的詞性和用法, 并把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能。(荀子非十二子)、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wèi)靈公) 、萁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晉侯飲趙盾酒。(晉靈公不君) 、君子博學而日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傳)、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3、,大不可小也韓非子 . 說林下)1011則能避之。孫子謀攻)、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輸)、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zhàn)之,少則能逃之,不若12、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小五之一,小九之一。(鄭伯克段于鄢)五 、說明下列各句中加“”號餓詞的詞性和用法。、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保ㄔ溃?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zhàn))4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蹇叔哭師)5 、臣之所好者,道也。(皰丁解牛)6 、夫如
4、是,則能補過者鮮矣。(晉靈公不君)7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齊桓公伐楚)8 、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觸龍說趙太后)9 、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見,其誰曰不然。(鄭伯克段于鄢)10 、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廉頗藺相如列傳)11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論語述而)12 、卻克傷于矢,流血及履。(齊晉鞌之戰(zhàn))13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14 、既而命西鄙北鄙二于己。(鄭伯克段于鄢)15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孟子勸學)六、標點并翻譯下文。1 、平公射鴳不死使豎襄搏之失公怒拘將殺之叔向聞之夕君告之叔向曰 君必殺之昔吾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為大甲以
5、封于晉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博之不 得是揚吾君之恥者也君其必速殺之勿令遠聞君忸怩乃趣赦之(國語晉語八)2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shù)乘王說之益車百乘反于宋見 莊子曰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y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痣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痣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莊子列御寇)第四單元 語法(下)一、古代漢語賓語前置主要有哪幾個類型舉例說明。二、什么是被動句被動句有哪些類型舉例說明各類型的特點。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動句哪些不是被動句是被動句的,指出是用什么方法表達的被動句1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zhàn))2 、
6、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3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4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許行)5 、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五蠹)6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報任安書)7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賓語前置的條件。1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2 、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是繼?。R桓公伐楚)3 、姜氏何厭之有(鄭伯克段于鄢)4 、大宛聞漠之饒財,欲通不得,見騫,喜,問欲何之。(張騫傳)567812345678123、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子曰:“求,無乃爾是過歟”(論語季氏)、許子奚為不自織(許行)、吉
7、孰兇何去何從(楚辭卜居)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判斷句并說明起其特點。、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說)、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鄭伯克段于鄢)、此亡秦之續(xù)耳。(史記項羽本記)、親朋好友,虎狼之國,不可信。(屈原列傳)、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齊桓公伐楚)、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諫逐客書、吾所欲者,土地也。(五蠹)、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保ㄕ撜Z微子)六、說明下列各句的詞序和現(xiàn)代漢語有什么不同。、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論積貯書)、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乏,莫之振救。(論積貯疏) 、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4 、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保ㄗ髠飨?/p>
8、公 十四年)5 、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公孫丑上)6 、何為久讀此(張中丞傳后敘)7 、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馮諼客孟嘗君)8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晉靈公不君)七、說明下列各句用了哪些修辭方法。1 、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于敝邑,使下臣犒執(zhí)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2 、行軍四歲,舅奪母志。(陳情表)3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4 、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5 、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賦)6 、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愛)7 、上初即位,富于春秋。(史記魏其武
9、安侯列傳)8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而今有誰堪摘?。暵暵? 、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齊晉鞌之戰(zhàn))10 、將蘄至于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利,食其根而竢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答李翊書)11、乘堅策肥。(漢書食貨志)12 、脭醲肥厚。(七發(fā))八、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標點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齊景公謂子貢曰子誰師曰臣師仲尼賢乎對曰賢公曰其賢何若對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 賢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對曰今謂天高無少長愚智皆知高高幾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 賢而不知其奚若(說苑)2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齊語也則使齊人傳諸
10、使楚人曰使齊人傳之曰齊人傳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把 可得矣引而置之荘嶽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 王所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 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孟子騰文公下)第五單元 古書的注解、標點和翻譯一、十三經(jīng)的書名及其注疏者。二、解釋:傳、箋、 疏、章句、衍文。三、古書注釋術(shù)語“曰”、“謂”、“猶”、“貌”、“之言”、分別 填入下面的括號里。1 、禮記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稅?!编嵭ⅲ骸凹?)也?!? 、魏風馬牛不相及伐檀:“實之河之側(cè)兮?!泵珎鳎骸皞?cè),( )時也?!? 、楚辭涉江:“冠切云之崔嵬?!蓖?/p>
11、逸章句:“崔嵬,商( )。4 、論語學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何晏集解: “同門( )朋。四、問答題:1 、古書注解中的“謂”和“謂之”有何不同2 、古書注解中的“讀為”、“讀曰”同“讀若、讀如”有何共同點有何不同點五、下面的四段古文各有三種不同的標點,其中只有一種是正確的,請 在正確的標點后打V。1 、世說新語雅量:01謝公興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語,徐向局。O2謝公興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語徐向局。03 謝公興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語,徐向局。2 、荀子修身0 1 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壓受諫而能誠,難欲無 進,得
12、乎哉02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壓,受諫而能誠,難欲無 進,得乎哉03 故君子隆師而親友, 以致惡其賊好善, 無壓受諫而能誠, 難欲無進, 得乎哉3 、呂氏春秋別類:01 知不知,上矣,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物多類,然而不然,故亡國僇民無已O2知不知,上矣。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物多類,然。而不然, 故亡國僇民無已。O3知不知上矣,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物多,類然而不然,故 亡國僇民無已。4 、王充論衡問孔:O1 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圣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 難問。O 2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圣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 難問。O 3世儒學者,好信
13、師而是古,以為賢圣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 難問。六、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譯文。1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即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譯文 遠方的人不服, 就搞好德政教化而把他們招來; 他們既來到這里,就會安心地住在這里。2 、當是時也,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孟子 許行)譯文 在這個時候,禹在外治水八年,三次經(jīng)過自己家門卻沒有進去,他雖然想親自耕種,能得到嗎3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zhàn)也。(孫子謀政)譯文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屈服于人家的兵力,就不能戰(zhàn)斗了、事智者 則法敗,用力者寡則國貧。(韓非子五蠹)譯文 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多,法制就要敗壞;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少,國
14、家就要貧弱。七、標點翻譯下列古文。1 、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于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 關(guān)其思對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戰(zhàn)之曰胡兄之國也子方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已遂不 鄭鄭人襲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樂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 財其家什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此二人說皆當也厚者為戰(zhàn)薄者見疑則非知也難也處之則 難也(韓非說難)2 、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書榮樂之止乎其身二者必至 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離不托飛馳之 勢而聲名自傳于后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類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wù)不以康樂而加思夫然古 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
15、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攝于饑寒富貴則流亡于逸樂遂營 目前之務(wù)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于上體貌衰于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曹丕 典論論文)3 、善食老者非家至戶見衣而食之蓋能為其立田里之制以安其業(yè)導樹畜 之產(chǎn)以厚其生使生有所養(yǎng)老有所終也近代之主以為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飽而特頒其布 帛肉粟之賜則為養(yǎng)老之道書于是矣臣以為此小惠也非大德也何則賜之以布帛仁則仁矣 不若勸其桑麻之業(yè)使天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賜之以肉粟惠則惠矣不若教其鵝豚之畜使 天下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然后牧以仁賢慎其刑罰雖不興之年而老者得以壽矣不奪其力不 擾其時難不興之財而老者得以富矣使幼者事長少者敬老雖不興之爵而老者得以貴矣 居易養(yǎng)老)第六單元
16、音韻 一、填空:1 、在音韻學中,照傳統(tǒng)說法,“古音”指的是( )音,是( ) 時期 的語音,以( ) 音作為代表?!敖褚簟敝傅氖牵?)音,即()時期的語音,以( )音系為代表。2 、古代有三十六字母,相傳是宋人在唐末和尚( )創(chuàng)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礎(chǔ)上增訂而成的,大致反映了( )之間的漢語語音系統(tǒng)。3 、疊韻指的是兩個音節(jié)的( )相同,雙聲指的是兩個音節(jié)的( )相同。4 、我國最早的一部韻書是三國時魏國的( )所作的( ),現(xiàn)已失傳。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韻書是隋朝( )編著的(),現(xiàn)在只保存若干殘卷。北宋時,( )等人奉敕撰成 ( ),通稱 ( ),這是最早、最完整,目前最通用的一部韻書。它分韻
17、為( )韻。5 、律詩的四聯(lián)各有自己的名稱,第一聯(lián)叫( ),第二聯(lián)叫( ),第 三聯(lián)叫( ),第四聯(lián)叫( ),一般來說,( )和( )要用對仗。二、名詞解釋陰聲韻 陽聲韻 入聲韻 輕聲韻 重唇音 舌頭音 舌上音 廣韻 平水韻 平聲和仄聲 韻 律詩 絕句 詞 詞牌 詞譜三、根據(jù)下面提供的首句平仄樣式,寫出律詩整個平仄格式,并用號標出韻腳:1 、仄仄平平仄2 、平平平仄仄3 、平平仄仄仄平平4 、仄仄平平仄仄平四、寫出下面三首詞的韻腳,簡單說明其各自用韻的特點:1 、浪淘沙 李煜簾外雨潺潺, 春意關(guān)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
18、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2 、憶秦娥 李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園。3 、西江月 蘇軾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俗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五、默寫出上古三十韻部和傳統(tǒng)三十六字母。六、問答題:1 、上古的韻部是根據(jù)什么材料歸納出來的是怎樣歸納的2 、舉例說明雙聲、疊韻。3 、舉例說明“陰陽對轉(zhuǎn)”。4 、舉例說明“古無輕唇音”。5 、舉例說明“古無舌上音”。6 、通假字分別同古今字和假借字有何區(qū)別7 、詞的平仄同近體詩的平仄有何不同8 、舉例說明
19、“反切”的道理。今天解讀古代“反切”有什么主要的困難七、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寫近體詩和詞。八、標點翻譯:1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懷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 漢之嗟漢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啃蹈之也情發(fā)于聲聲成文謂之 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 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毛詩 序)2 、故正義之臣設(shè)則朝廷不頗諫爭輔拂之人信則君過不遠爪牙之士施則 仇讎不作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故明主好同而暗主好獨明主尚賢使能而饗其盛暗主妒 賢畏能而減其功罰其忠賞其賊夫是之謂至暗桀所以減也(荀子臣道)3 、夫九州
20、之人言語不同生民以來固然矣自春秋標齊言之傳離騷目楚詞 之經(jīng)此蓋其較明之初也后有揚雄著方言其言大講皆考名物之同異不顯聲讀之是非也逮 鄭玄注六經(jīng)高誘解呂即淮南許慎造說文劉熙制釋名始有況假借以證音字耳而古語興今 殊別其問輕重清猶未可曉加以內(nèi)言久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孫叔言創(chuàng)而雅音義 是漢末人獨知反語于魏世此事大行高貴鄉(xiāng)公不解反語以為怪異自茲厥后音韻蜂出各有 土風邊相非笑指為之喻未知孰是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古今為之折衷摧而量之獨金 陵興洛下耳(顏氏家訓音辭)第七單元 近代漢語、名詞解釋近代漢語;倒反詞;中原音韻;平分陰陽、入派三聲;濁音清化;科白;套數(shù)。二、默寫出中原音韻 19 韻部的名稱。三、
21、問答題1 、近代漢語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文獻材料2 、試述近代漢語詞 的特殊性。3 、近代漢語人稱代詞主要有哪些方面試同古代漢語人稱代詞和現(xiàn)代漢 語人稱代詞作一比較。4 、試述現(xiàn)代漢語普通聲母 j 、 q、 x 的來源四、下文是一首元曲,選自王 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請認真閱讀后,回答以 下問題:1 、押韻字是哪些2 、用的是中原音韻什么韻部3 、對照課本中提供的的天凈沙曲譜,用括號畫出曲中的襯字??春訕蝻w虎將軍,叛蒲東虜掠人民。半萬賊屯合寺門,手橫著霜刀,高叫道要鶯鶯做壓寨夫人。五、標點翻譯下列文章:1 、褚公褚公于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名字已顯而位微人多未識公東出乘估課船送故吏數(shù)人投錢唐亭往爾時
22、吳與沈充為縣令當送客遇浙江客出亭吏軀公移牛屋下潮水至申沈令起彷徨問牛屋下是何物人吏云昨有一傖父來寄亭中有尊貴客權(quán)移之令有酒色因遙問傖父欲食餅不姓何等可共語褚因舉手答曰河南褚季野遠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 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詣公更宰殺為具于公前鞭撻亭吏欲以謝慚公與之宴言色無 異狀如不覺令送公至界(世說新語雅量)注釋: 1 估客:“估”同“賈”。 2 修刺: 寫具名片。2 、著心去做,方始會成先生痛言諸生工夫悠悠云今人做一件事沒緊要底事也著心去做方始會成如何悠悠會做得事且如好寫字底人念念在此則所見之物無非是寫字底道理又如賈島 學作詩只思推敲兩字只此推敲二字計甚利害他直得恁地用力所以后來做得詩來極是
23、精 高今吾人學問是大小大事卻全悠悠若存亡更不著緊用力反不如他人做沒要緊底事可謂 倒置諸公切宜勉之 (朱子語類 卷七)注釋: 1 先生: 指朱熹。 2 底:同今日之 “的” 下同。 3 計甚利害:憂言“有什么要緊”。3 、石崇王斗富王愷常與石崇斗寶王愷寶物不及石崇因此陰懷毒心要害石崇每每受石崇厚待無因為之忽一日皇后宣王愷入內(nèi)御宴王愷見了姐姐就流淚告言城中有一財主富室家財巨萬寶貝奇珍言不可盡每每請弟設(shè)宴斗寶賽他則個皇后見弟如此說遂召掌內(nèi)庫的太監(jiān)內(nèi)庫中借他鎮(zhèn)庫之寶乃是一株大珊瑚樹長三尺八寸不曾啟奏天子令人扛往王愷之宅王愷謝了姐姐便回府用蜀錦做罩罩里翌日廣設(shè)珍羞美饌使人去移在金谷園中親石崇會宴先令人扛
24、抬珊瑚樹去園上開空閑閣子里安了王愷與石崇飲酒半酣王愷道我有一寶可請一觀勿笑為幸石崇教去了錦袱看著微笑用杖一擊打為粉碎王愷大驚叫苦連天道此是朝廷內(nèi)庫鎮(zhèn)庫之寶自你賽我不過心懷妒恨將來打碎了如何是好石崇大笑道國舅休怒此亦未為至寶石崇請王愷到后園中看珊瑚樹大小三十余株有長至七八尺者內(nèi)一株一般三尺八寸遂取來賠王愷填庫更取一株長大的送與王愷王愷羞慚而退自思國中之寶敵不得他過(古今小說三十六卷)注釋: 1 那借:“那”,同“挪”。第八單元 古代文化常識一、填空:1 、中國古代文體按語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大類:( )、( )、 ( )。2、散文中的史傳體主要有三種體裁:( )體、( )體、( )體。3 、我國上古時期,氏和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姓是一種( )號、氏是姓的( )。( )以后,姓氏逐漸合而為一,到( )時期,通稱為姓。4 、古代婚姻要經(jīng)過六道手續(xù), 稱為“六禮” ,這六禮分別是 ( )、( )、( )、( )、( )、( )。5 、十二個月為一年,這是( )歷,太陽一周天為一年,這是( )歷;綜合考慮二者的關(guān)系來定一年,這是( )歷。6 、省,本來是 ( )名稱。( )以中書省為中央政府, 又在原來的 “路”之上分設(shè)行中書省,簡稱( )。明代改為(),但人民們習慣上仍稱( )。7 、秦代的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設(shè)( )、( )、( ),稱為“三公”。漢代三公指(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演員廣告代言合同
- 2025年度醫(yī)療機構(gòu)藥品采購委托代購合同
- 農(nóng)業(yè)綠色發(fā)展行動計劃
- 養(yǎng)老院合同協(xié)議書
- 用戶體驗設(shè)計原則及實踐
- 簡易買賣合同
- 云計算在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中的應(yīng)用
- 三農(nóng)產(chǎn)品追溯系統(tǒng)建設(shè)方案
- 模具設(shè)計與制造技術(shù)作業(yè)指導書
- 建房勞務(wù)人工的合同
- 高考英語經(jīng)常用的七百個詞匯
- 不定代詞用法總結(jié)及配套練習題
- PLC編程與應(yīng)用技術(shù)西門子S7-1200(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法第一單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長 》
- JJG 976-2024透射式煙度計
- 半干法脫硫工藝
- 強基計劃自我陳述范文模板
-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 網(wǎng)絡(luò)和信息安全教育課件
- 公司貨款管理制度
- 術(shù)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