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與滅菌的原則和方法_第1頁
消毒與滅菌的原則和方法_第2頁
消毒與滅菌的原則和方法_第3頁
消毒與滅菌的原則和方法_第4頁
消毒與滅菌的原則和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毒與滅菌的原則和方法 清潔、消毒、滅菌是預防和控制醫(yī)院感染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包括醫(yī)院病室內(nèi)外環(huán)境的清潔、消毒、診療用具、器械、藥物的消毒、滅菌,以及接觸傳染病患者的消毒隔離和終末消毒等措施。 一、概念 消毒 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達到無害化的處理。根據(jù)有無已知的傳染源可分預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據(jù)消毒的時間可分為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滅菌 是指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達到無菌程度。經(jīng)過滅菌的物品稱“無菌物品”。用于需進入人體內(nèi)部,包括進入血液、組織、體腔的醫(yī)用器材,如手術器械、注射用具、一切置入體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絕對無菌。 消毒與滅菌是兩個不

2、同的概念。滅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卻不能代替滅菌。消毒多用于衛(wèi)生防疫方面,滅菌則主要用于醫(yī)療護理 二、消毒、滅菌的原則二、消毒、滅菌的原則 (一)明確消毒的主要對象 應具體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徑、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種類,有針對性地使用消毒劑。 (二)采取適當?shù)南痉椒?根據(jù)消毒對象選擇簡便、有效、不損壞物品、來源豐富、價格適中的消毒方法。 醫(yī)院診療器械按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在人體接觸部位不同分為三類 1高度危險的器材 穿過皮膚、粘膜而進入無菌的組織或器官內(nèi)部,或與破損的皮膚粘膜密切接觸的器材,如手術器械、注射器、心臟起搏器等。必須選用高效消毒法(滅菌)。 2中度危險的器材 僅與皮膚、粘膜

3、密切接觸,而不進入無菌組織內(nèi),如內(nèi)窺鏡、體溫計、氧氣管、呼吸機及所屬器械、麻醉器械等。應選用中效消毒法,殺滅除芽胞以外的各種微生物 3低度危險器材和物品 不進入人體組織,不接觸粘膜,僅直接或間接地與健康無損的皮膚接觸,如果沒有足夠數(shù)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一般并無危害,如口罩、衣被、藥杯等,應選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衛(wèi)生處理。只要求去除一般細菌繁殖體和親脂病毒。 (三)控制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 許多因素會影響消毒劑的作用,而且各種消毒劑對這些因素的敏感性差異很大。 1微生物的種類 不同類型的病原微生物對消毒劑抵抗力不同,因此,進行消毒時必須區(qū)別對待 1)細菌繁殖體 易被消毒劑消滅,一般革藍氏陽性細菌

4、對消毒劑較敏感,革藍氏陰性桿菌則常有較強的抵抗力。繁殖體對熱敏感,消毒方法以熱力消毒為主。 ( 2)細菌芽胞 芽胞對消毒因子耐力最強,殺滅細菌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熱力滅菌,電離輻射和環(huán)氧乙烷熏蒸法。在化學消毒劑中,戊二醛、過氧乙酸能殺滅芽胞,但可靠性不如熱力滅菌法。 (3)病毒 對消毒因子的耐力因種類不同而有很大差異,親水病毒的耐力較親脂病毒強。 (4)真菌 對干燥、日光、紫外線以及多數(shù)化學藥物耐力較強,但不耐熱(601小時殺滅)。 2微生物的數(shù)量 污染的微生物數(shù)量越多需要消毒的時間就越長,劑量越大 3有機物的存在 有機物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護層妨礙消毒劑與微生物的接觸或延遲消毒劑的作用,以致于

5、微生物逐漸產(chǎn)生對藥物的適應性。有機物和消毒劑作用,形成溶解度比原來更低或殺菌作用比原來更弱的化合物。一部分消毒劑與有機物發(fā)生了作用,則對微生物的作用濃度降低。有機物可中和一部分消毒劑。消毒劑中重金屬類、表面活化劑等受有機物影響較大,對戊二醛影響較小 4溫度 隨著溫度的升高,殺菌作用增強,但溫度的變化對各種消毒劑影響不同。如甲醛、戊二醛、環(huán)氧乙烷的濕度升高1倍時,殺菌效果可增加10倍。而酚類和酒精受溫度影響小。 5PH值 從兩方面影響殺菌作用。對消毒劑的作用:改變其溶解度和分子結(jié)構(gòu)。pH過高或過低對微生物的生長均有影響。在酸性條件下,細菌表面負電荷減少,陰離子型消毒劑殺菌效果好。在堿性條件下,細

6、菌表面負電荷增多,有利于陽離子型消毒劑發(fā)揮作用 6處理劑量與監(jiān)測 保證消毒、滅菌處理的劑量,加強效果監(jiān)測,防止再污染 三、消毒、滅菌的方法三、消毒、滅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滅菌法 利用物理因子殺滅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熱力消毒滅菌、輻射消毒、空氣凈化、超聲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 1熱力消毒滅菌 高溫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質(zhì)和酶變性或凝固(結(jié)構(gòu)改變導致功能喪失)新陳代謝受到障礙而死亡,從而達到消毒與滅菌的目的。在消毒中,熱可分為濕熱與干熱兩大類。 干熱消毒滅菌 干熱是指相對濕度在20以下的高熱。干熱消毒滅菌是由空氣導熱,傳熱效果較慢。一般繁殖體在干熱80100中經(jīng)1小時可以殺死,芽胞需160170經(jīng)2小時

7、方可殺死。 (1)燃燒法 焚燒 2)干烤法 電熱烤箱 微波消毒 濕熱消毒滅菌 濕熱消毒滅菌是由空氣和水蒸氣導熱,傳熱快,穿透力強,濕熱滅菌法比干熱滅菌法所需溫度低、時間短。 (1)煮沸法 將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鐘可殺滅繁殖體,保持13小時可殺滅芽胞。在水中加入碳酸氫鈉至12濃度時,沸點可達105,能增強殺菌作用,還可去污防銹。在高原地區(qū)氣壓低、沸點低的情況下,要延長消毒時間(海拔每增高300m,需延長消毒時間2分鐘)。 消毒時間均從水沸后開始計時。若中途再加入物品,則重新計時,消毒后及時取出物品,保持其無菌狀態(tài) .經(jīng)煮沸滅菌的物品?!盁o菌”有效期不超過6小時。 (2)高壓蒸汽滅菌法高壓

8、蒸汽滅菌器裝置嚴密,輸入蒸汽不外逸,溫度隨蒸汽壓力增高而升高,當壓力增至103206kPa時,濕度可達121.3-132。高壓蒸汽滅菌法就是利用高壓和高熱釋放的潛熱進行滅菌,為目前可靠而有效的滅菌方法。適用于耐高溫、高壓,不怕潮濕的物品,如敷料、手術器械、藥品、細菌培養(yǎng)基等。 高壓蒸汽滅菌法的注意事項 第一,無菌包不宜過大(小于 50cm30cm30cm),不宜過緊,各包裹間要有間隙,使蒸汽能對流易滲透到包裹中央。消毒前,打開貯槽或盒的通氣孔,有利于蒸汽流通。而且排氣時使蒸汽能迅速排出,以保持物品干燥。消毒滅菌完畢,關閉貯槽或盒的通氣孔,以保持物品的無菌狀態(tài)。 第二,布類物品應放在金屬類物品上

9、,否則蒸汽遇冷凝聚成水珠,使包布受潮。阻礙蒸汽進入包裹中央,嚴重影響滅菌效果。 第三,定期檢查滅菌效果。經(jīng)高壓蒸汽滅菌的無菌包、無菌容器有效期以1周為宜。 高壓蒸汽滅菌效果的監(jiān)測:有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工藝監(jiān)測,又稱程序監(jiān)測。根據(jù)安裝在滅菌器上的量器(壓力表、溫度表、計時表)、圖表、指示針、報警器等,指示滅菌設備工作正常與否。此法能迅速指出滅菌器的故障,但不能確定待滅菌物品是否達到滅菌要求。此法作為常規(guī)監(jiān)測方法,每次滅菌均應進行.。 第二種是化學指示監(jiān)測。利用化學指示劑在一定溫度與作用時間條件下受熱變色或變形的特點,以判斷是否達到滅菌所需參數(shù)。 濕熱與干熱各有特點,互相很難完全取代,但總的說

10、來,濕熱的消毒效果較干熱好,所以使用也普遍。濕熱較干熱消毒效果好的原因有三;蛋白質(zhì)在含水多時易變性,含水量多,愈易凝固;濕熱穿透力強,傳導快。蒸汽具有潛熱,當蒸汽與被滅菌的物品接觸時,可凝結(jié)成水而放出潛熱,使?jié)穸妊杆偕?,加強滅菌效果?光照消毒 (1)日光曝曬法 日光由于其熱、干燥和紫外線作用,具有一定的殺菌力,將物品放在直射日光下,曝曬6小時,定時翻動,使物體各面均受日光照射。此法多用于被褥、床墊、毛毯、書籍等物品的消毒。 (2)紫外線燈管消毒法 注意事項:注意眼睛、皮膚的保護,照射時囑病人勿直視紫外線光源,可戴墨鏡,或有用紗布遮蓋雙眼。用被單遮蓋肢體,以免引起眼炎或皮膚紅斑。紫外線燈管要

11、保持清潔透亮。燈管要輕拿輕放。關燈后應間隔34分鐘后才能再次開啟。一次可連續(xù)使用4小時。定期監(jiān)測消毒效果。紫外線的殺菌力取決于紫外線輸出量的大小,燈管的輸出強度隨使用時間的增加而減弱。故日常消毒多采用紫外線強度計或化學指示卡進行監(jiān)測,新管(30W)不低于100Wcm2 3空氣凈化 空氣本身缺乏細菌維持生活所需的營養(yǎng)物,再加上日光對細菌的影響,故空氣中細菌很少。但如果室內(nèi)光照和通風較差,同時微生物不斷地從室內(nèi)人群的呼吸道、皮膚排出,以及室內(nèi)物品表面的浮游菌。使室內(nèi)空氣中細菌比室外多。利用通風或空氣過濾器可使室內(nèi)空氣中的細菌、塵埃大降低,達到凈化目的。 (1)自然通風 定時開放門窗,以通風換氣,這

12、樣可降低室內(nèi)空氣含菌的密度,短時間內(nèi)使大氣中的新鮮空氣替換室內(nèi)的污濁空氣。通風是目前最簡便、行之有效的凈化空氣的方法。通風的時間可根據(jù)濕度和空氣流通條件而定。夏季應經(jīng)常開放門窗以通風換氣;冬季可選擇清晨和晚間開窗,每日通風換氣兩次,每次2030分鐘。 (2)空氣過濾除菌 是醫(yī)院空氣凈化措施中采取的現(xiàn)代化設備。即使空氣通過孔隙小于0.2的高效過濾器,利用物理阻留、靜電吸附等原理除去介質(zhì)中的微生物。通過過濾除菌使病室、手術室或無菌藥物控制室內(nèi)的空氣達到絕對凈化的目的。 4超聲波消毒法 是利用頻率在20200kHz的聲波作用下,使細菌細胞機械破裂和原生質(zhì)迅速游離,達到消毒目的。如超聲洗手器,用于手的

13、消毒。超聲洗滌機,用于注射器的清潔和初步的消毒處理。 (二)化學消毒滅菌法 利用化學藥物滲透細菌的體內(nèi),使菌體蛋白凝固變性,干憂細菌酶的活性,抑制細菌代謝和生長或損害細胞膜的結(jié)構(gòu),改變其滲透性,破壞其生理功能等,從而起到消毒滅菌作用。所用的藥物稱化學消毒劑。有的藥物殺滅微生物的能力較強,可以達到滅菌,又稱為滅菌劑 1化學消毒滅菌劑的使用原則 (1)根據(jù)物品的性能及病原體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消毒劑。 (2)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和使用方法。 (3)需消毒的物品應洗凈擦干,浸泡時打開軸節(jié),將物品浸沒于溶液里。 (4)消毒劑應定期更換,揮發(fā)劑應加蓋并定期測定比重,及時調(diào)整濃度。 (5)浸泡過的物品,使用前需用無菌等滲鹽水沖洗,以免消毒劑刺激人體組織。 2常用化學消毒滅菌方法 (1)浸泡法 選用殺菌譜廣、腐蝕性弱、水溶性消毒劑,將物品浸沒于消毒劑內(nèi),在標準的濃度和時間內(nèi),達到消毒滅菌目的。 (2)擦拭法 選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強的消毒劑,擦拭物品表面,在標準的濃度和時間里達到消毒滅菌目的。 (2)擦拭法 選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強的消毒劑,擦拭物品表面,在標準的濃度和時間里達到消毒滅菌目的。 3消毒劑的性質(zhì)與消毒水平 (1)高水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